正常体重指数腹型肥胖糖尿病患者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合集下载

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与空腹胰岛素水平之间的关系

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与空腹胰岛素水平之间的关系

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与空腹胰岛素水平之间的关系杨雁慧;焦玲;吕莺;宋亚玲【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咨讯》【年(卷),期】2009(001)006【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与空腹胰岛素水平之间的关系。

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超重及肥胖组21例[体重指数(BMI)≥25kg/m2]和正常体重组21例(BMI〈25kg/m2),检测其空腹胰岛素水平。

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中超重及肥胖组空腹胰岛素为(19.2±1.71μu/ml),体重正常组患者胰岛素为(12.63±1.25μu/ml),两组患者的胰岛素水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

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BMI)与空腹胰岛素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

结论:体重指数是影响空腹胰岛素水平的重要因素,因而减轻体重有利于控制胰岛素抵抗,进而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

【总页数】1页(P36)【作者】杨雁慧;焦玲;吕莺;宋亚玲【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北京100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清真胰岛素水平与血脂的关系 [J], 甘宇;张锦;张国峰;郑长虹2.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清真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抵抗与血脂的关系 [J], 甘宇;张国峰;李宏革;张锦;郑长虹;孟馨;彭阳3.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水平与肥胖的关系 [J], 赵倩;陈旭;陈玉娟;杨再刚4.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与空腹胰岛素水平的关系 [J], 杨雁慧;焦玲;吕莺;宋亚玲5.2型糖尿病患者糖类抗原19-9水平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之间的关系 [J], 张琪;付文君;陈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瘦素与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性初探

血清瘦素与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相关性初探
与 肥 胖 程 度 呈 正 相 关 。 人 类 瘦 素 抵 抗 的 机 制 尚 不 清
1 2 2 其 它测 定 : 身高 、 重 : 察 对 象 脱 鞋 、 冠 , .. ① 体 观 免 仅穿 单衣 测定 。 ⑦B 按 体 重 ( ) 身 高 ) 算 。 MI Kg / ( 计 1 3 统计 学处 理 . 相戋 分 析 。
象 均 于隔 夜 空腹抽 取 静 酥血 . 测 血 清 瘦 素 、 腹 血 檐 检 空
2 3 采 用相 关 分 析 , 示 瘦 素水 平 与 体 重 指 数 呈正 相 . 显
关 。 男 性 r= 0 5 7 P< 0 0 1 女 性 r= 0 6 1 P< 7。 .0 ; .9 .
0. 01 0 。
算。
2 4 采 用相 关 分析 . 示无 论 正 常非 肥胖 组 或 肥 胖 组 . 显
个体、 男性 或女性 , 索 水平 与 II 相关 性 。 瘦 S无
3 讨 论
19 9 4年 . 国 学者 首 先 发现 丁瘦 素 . 报道 丁 小 鼠 美 并 o b基 因和 人类 同源 序列 的 分 子 克 隆及 序 列 测 定 “ . ] 此 后 . 素 已成 为 国 内外 的 研 究热 点 。瘦 素 与 下 丘 脑 等 瘦 部 位特 异 的受 体 结舍 . 过 降低 食 物 摄 入 、 加 能量 消 通 增 耗而 参 与体 内能量 平 衡 的调 节 。 动物 实 验 中, b基 因 O 突变 导 致 循环 中瘦 素 缺 乏 是 引 起 肥 脖 的 原 因 之 一 . 而 非 肥 胖 组 男性 49 3± ^类 大 多数 肥 胖 患 者 瘦 素 MRNA 编 码 区并 没 有 发 现 基因 突变 及 其 引 起 的基 因表 达 下 降 , 而是 基 因表 达 增 强 , 清瘦 素水平 升 高 J 因 此推 测 ^ 娄肥 胖 可 能 主要 血 . 与瘦 素抵 抗 有 关 。本 实验 结 果 亦 表 明 . 论 男女 , 胖 无 肥 者血 清瘦 素 水 平 比非 肥 胖者 明 显 升 高 . 且 瘦 索 水 平 而

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进展

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进展

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进展李乐愚;成金燕【摘要】2型糖尿病属于中老年人群常见病,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较为典型,临床治疗及相关研究的切入点在于防治胰岛素抵抗,这已成为该领域临床研究中的重点。

本文主要对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关系进行探讨,查阅和总结近年来有关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机制的文献报道,对其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期刊名称】《北方药学》【年(卷),期】2016(013)004【总页数】2页(P107-108)【关键词】2型糖尿病;超重肥胖;胰岛素抵抗;关系【作者】李乐愚;成金燕【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中山 528400;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中山 528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内饮食结构的改变,高热量食物无限制摄入使得我国超重和肥胖人群逐年增多,肥胖症、2型糖尿病等代谢紊乱行疾病的发病率也与之保持着同步增长的发展态势,临床上将体质量超过标准体重20%的人群称为肥胖症群,该类病症对人体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糖脂代谢等均构成严重威胁,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

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改变,脂肪组织在胰岛素抵抗中扮演重要角色,血浆脂联素执行防止血管改变、脂代谢异常等重要功能,其水平的降低与胰岛素抵抗存在密切关联,基于这一关系,二者的确切机制成为研究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的关键切入点。

现回顾有关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文献报道,对胰岛素抵抗机制的认识、实验研究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1.1胰岛素抵抗关系的认识:胰岛素抵抗是指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其病理过程为胰岛素在周围组织摄取及清除葡萄糖的作用减低而引发身体糖脂代谢紊乱,出现这种现象主要由不正常β细胞分泌产物、胰岛素拮抗剂持续供应和靶向组织缺陷三种原因造成,从中能够推测出与肥胖相关的临床症状与胰岛素抵抗存在内在联系,即体质量越重,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性越大,出现糖尿病的风险也越大[2~3]。

脂肪因子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

脂肪因子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

脂肪因子在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胰岛素抵抗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伴随着胰岛细胞功能下降,最终发展为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发生往往与肥胖症相关,由于体脂的堆积,肌肉和其他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造成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

脂肪组织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包括脂联素、抵抗素、瘦素、内脂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血管紧张素原和视黄醇结合蛋4等。

这些脂肪因子参与各种机体的代谢过程,作为肥胖与胰岛素抵抗间的一种联系,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标签:2型糖尿病;脂肪因子;胰岛素抵抗肥胖与2型糖尿病是两种常见的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研究显示,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

近年來研究发现,脂肪组织不仅可以作为能量储存器官,还可以分泌激素以及多种生物活性物质[2],肥胖导致的脂肪组织分泌脂肪因子失调,参与了多种肥胖相关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包括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3]。

目前已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及蛋白质因子包括脂联素(Adiponectin)、抵抗素(Resistin)、瘦素(Leptin)、内脂素(Visfa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血管紧张素原和视黄醇结合蛋4等,这些细胞因子与肥胖、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障碍、内皮功能紊乱、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有关[4-6],但对其与肥胖、糖尿病之间联系的确切关系仍需要进一步探讨[7]。

本文通过总结几种重要的脂肪因子与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进一步阐明脂肪因子在胰岛素抵抗中发挥的作用。

1 瘦素Leptin是一种脂肪组织源激素,主要由皮下脂肪分泌,参与脂肪量恒定的自稳态调节,由脂肪细胞分泌入血液,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发挥抑制食欲、增加能耗等效应[8]。

Leptin作用较关键的部位是下丘脑,在进入血液后透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下丘脑弓状核,与其长型受体结合,影响神经肽Y(NPY)分泌,而NPY 具有增加能量消耗、刺激食欲和提高胰岛素水平的作用,因此Leptin可以通过抑制NPY的合成,引起机体耗能增加及食欲下降,使体重减低。

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标准

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标准

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标准
胰岛素抵抗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其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标准是通过一系列的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来确定的。

下面将介绍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标准及其相关内容。

首先,胰岛素抵抗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症状可能提示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性。

此外,患者的家族史、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因素也需要进行综合分析。

其次,实验室检测是诊断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抵抗程度,从而确定诊断。

另外,影像学检查也可以辅助胰岛素抵抗的诊断。

例如,腹部超声、CT、MRI等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患者内脏脂肪堆积情况,评估患者的肥胖程度和脂肪分布,进一步确认胰岛素抵抗的诊断。

除了上述检测手段外,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病情发展趋势等因素。

通过综合分析,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管理。

总之,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来确定。

通过科学、准确的诊断,可以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患者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能够对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有所帮助,也希望患者能够重视自身健康,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

安医生告诉你:如何评估你的胰岛素抵抗

安医生告诉你:如何评估你的胰岛素抵抗
血液里的胰岛素浓度堆积到很高的时候,身体就处于一个美妙的大工业时代,ohlala。在胰岛素的促合成作用下,很多东西被生产并堆积起来,代表作就是脂肪,而且它特别愿意成为游泳圈的样子,牢牢套住你的曲线,即所谓的向心性肥胖。
鼓掌欢迎怪圈从此产生:越肥胰岛素越抵抗,越抵抗越多肥肉合成。Oh, no.若胰岛素总是这么不好用,胰岛细胞经年劳作,疲于分泌,总有一天它会累shi的明白不。这段文字摘录于@阿滋妈乐活营养工作室公号
那么胰岛素抵抗到底是怎么造成的呢?先看看下面这段萌萌的文字,或许能更好地帮助你理解:胰岛素大家可能不太陌生吧,就是负责降血糖的nei个激素,胰腺里β细胞专业分泌的宝贝。
胰腺除了胰岛素外,还会分泌一个叫做胰高血糖素的小伙伴,恩,其实是胰岛素的对头。
胰岛素天生的树大招风敌众我寡,不但家里的兄弟爱添乱,身体分泌的各路激素都爱跟他较劲儿。食物在消化道被转化成血糖后,胰岛素一边忙着把血糖搬进细胞供能,欲将其调整到身体耐受的良好范围,一边还要承受各路激素对他的拮抗干扰。
1.空腹血胰岛素:水平越高,提示胰岛素抵抗越重。这个指标在非糖尿病人群是很好的胰岛素抵抗指标,在糖尿病人群,因为有胰岛素缺乏,就不再能代表胰岛素抵抗情况。
2.稳态模型(HOMA):Homa IR=空腹血浆葡萄糖(mmol/L)*空腹血浆胰岛素(uU/ml)/22.5;HomaIR数值越高,提示胰岛素抵抗越严重。在正常人中Homa IR大概是2.1~2.7在糖调节受损(IGT)中Homa IR大概是4.3~5.2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Homa IR大概是8.3~9.5
而“胰岛素抵抗”的医学定义是这样的:胰岛素的外周靶组织(主要是骨骼肌、肝脏和脂肪组织)对内源性或外源性胰岛素的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导致生理剂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的生理效应。打个比方说,如果将胰岛素看作是执行降低血糖任务的“工人”,发生胰岛素抵抗后,就相当于是工人的效率下降了,原来两个工人能完成的任务,现在要4个人甚至6个人来完成。当β细胞功能完好时,它可以派出更多工人来完成降低血糖的任务。虽然耗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力增加了,但是活儿还是可以干完的,因此并不会发生糖尿病。

李东晓副教授:肥胖与2型糖尿病

李东晓副教授:肥胖与2型糖尿病

李东晓副教授:肥胖与2型糖尿病肥胖和2型糖尿病是当今世界较为流⾏的疾病,严重威胁着公共健康。

两者均伴有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成成分,是⼼⾎管疾病发病的⾼危因素。

肥胖定义为过多的脂肪组织堆积的状态,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

肥胖和2型糖尿病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前认为由于肥胖患者体内过多的脂肪组织释放较多的游离脂肪酸、⽢油、炎症因⼦、激素及其他因⼦,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发⽣,同时也会导致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异常,当胰岛素抵抗伴有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时,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不⾜以控制⾎糖达正常⽔平,最终导致糖尿病。

⼀、肥胖和2型糖尿病相关的流⾏病学肥胖和2型糖尿病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严重威胁⼈类健康的流⾏疾病,其发病呈不断增长趋势。

在流⾏病学上,肥胖与2型糖尿病有⾮常明确的联系。

在美国的⼏项调查结果显⽰:随着BMI的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威胁增加,BMI 30~34.9kg/m2的⼥性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增加20.1倍,超重和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预测因⼦;有报道,体重每增加1 kg,发⽣糖尿病的风险增加4.5%~9%。

⼀项死亡率调查结果显⽰:超过理想体重20%~30%以及40%的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正常体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2.5~3.3倍和5.2~7.9倍。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中⼼的最新资料显⽰: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过去的30年间已经增加了3倍多,这其中主要归因于肥胖的流⾏。

约97%的2型糖尿病患者超重或肥胖。

在中国也是如此,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数逐年增多,并且发病年龄倾向年轻化。

甚⾄⼀些学者提出⼀个新的术语“diabesity”来说明糖尿病(diabetes)和肥胖(obesity)之间内在的联系。

⼆、肥胖和2型糖尿病相关的发病机制肥胖与2型糖尿病均是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两种疾病,但并⾮所有的肥胖伴胰岛素抵抗的个体都会发⽣⾼⾎糖或糖尿病,估计有半数的肥胖患者发展为糖尿病。

这是因为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胰岛β细胞会代偿性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来弥补胰岛素作⽤不⾜,以维持正常的⾎糖⽔平。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BMI、WHR、BF%与胰岛素抵抗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BMI、WHR、BF%与胰岛素抵抗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BMI、WHR、BF%与胰岛素抵抗指数的相关性研究*宁观华① 赫玉峰① 【摘要】 目的:分析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体脂百分比(BF%)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2019年1-11月在本院住院的50例 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BMI不同分为肥胖组42例(BMI≥25 kg/m2)和非肥胖组8例(BMI< 25 kg/m2),肥胖组按WHR不同分为腹型肥胖组(n=23)和周围型肥胖组(n=19)。

比较肥胖组和非肥胖组的临床资料、临床生化指标;比较三组胰岛素抵抗发生率;分析BMI、WHR、BF%与HOMA-IR的相关性以及BMI与WHR、BF%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肥胖组与非肥胖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的BMI、WHR、BF%均高于非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肥胖组与非肥胖组的F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的FINS、HOMA-IR均高于非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T2DM患者整体胰岛素抵抗发生率为80.00%(40/50),其中腹型肥胖组的发生率为86.96%(20/23),周围型肥胖组为78.95%(15/19),非肥胖组为62.50%(5/8),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23,P<0.05)。

BMI、WHR、BF%与HOMA-IR均呈负相关(P<0.05),BMI 与WHR、BF%均呈正相关(P<0.05)。

结论:在肥胖T2DM患者中,通过TANITA法测得BF%,可更好地反映患者体脂含量,具有便捷、安全有效的优势,对于评估肥胖T2DM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发生率精确度较高,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肥胖 T2DM BMI WHR BF% HOMA-IR Correlation Study of BMI, WHR, BF%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in Obese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NING Guanhua, HE Yufeng.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1, 18(11): 016-020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ody mass index (BMI), waist-to-height ratio (WHR), body fat percentage (BF%)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 (HOMA-IR) in obese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patients. Method: A total of 50 T2DM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Nov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ccording to BMI, 42 patients were in the obese group (BMI≥25 kg/m2) and 8 patients were in the non-obese group (BMI<25 kg/m2). The obese group was divided into abdominal obesity group (n=23) and peripheral obesity group (n=19) according to different WHR. The clinical data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of the obese group and the non-obese group were compared. The incidence of insulin resistance among the three groups was compar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MI, WHR, BF% and HOMA-IR as well a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MI and WHR, BF% were analyzed. Resul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ge and sex between obese group and non-obese group (P>0.05), and the BMI, WHR, BF% of obes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non-obese group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PG between the obese group and the non-obese group (P>0.05); the FINS and HOMA-IR of the obes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non-obese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overall incidence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 all T2DM patients was 80.00% (40/50), among which the incidence of abdominal obesity group was 86.96% (20/23), peripheral obesity group was 78.95% (15/19), and non-obesity group was 62.50% (5/8), the difference among the thre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0.23, P<0.05). BMI, WHR, BF%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HOMA-IR (P<0.05), BMI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WHR and BF% (P<0.05). Conclusion: In obese T2DM patients, the measurement of BF% by TANITA method can better reflect the patient’s body fat content,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c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it has a high accuracy in the assessment of the incidence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 obese T2DM*基金项目:中山市医学科研项目(2020J397)①广东省中山市坦洲医院 广东 中山 528467通信作者:宁观华- 16 - 我国人口肥胖与糖尿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涨的趋势,肥胖与糖尿病对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较大[1]。

胰岛素抵抗指数标准

胰岛素抵抗指数标准

胰岛素抵抗指数标准一、概述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一定量的胰岛素的生物学反应低于正常水平,即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

本标准主要涵盖了空腹胰岛素水平、空腹血糖水平、肥胖程度、家族史、年龄、性别、血脂水平、血压水平、生活方式和其他相关因素等方面。

二、空腹胰岛素水平空腹胰岛素水平是评估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指标。

正常空腹胰岛素水平应在10-20mU/L之间。

如空腹胰岛素水平升高,则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

三、空腹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水平也是评估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指标。

正常空腹血糖水平应在3.9-5.6mmol/L之间。

如空腹血糖水平升高,则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

四、肥胖程度肥胖是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危险因素。

肥胖患者的身体脂肪含量增加,脂肪细胞分泌的瘦素和脂联素等代谢调节因子增多,导致胰岛素抵抗。

根据BMI (身体质量指数)进行分类,BMI≥28kg/m2为肥胖,BMI在24-28kg/m2之间为超重,BMI在18.5-24kg/m2之间为正常体重。

五、家族史家族史是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危险因素。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中,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较高。

这可能与遗传因素对胰岛素敏感性和分泌量的影响有关。

六、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逐渐升高。

这可能与年龄相关的生理变化(如肌肉质量减少、脂肪质量增加)以及生活习惯改变等因素有关。

七、性别性别对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也有影响。

女性在绝经前患胰岛素抵抗的风险较低,而绝经后风险增加。

这可能与女性激素水平变化以及脂肪和肌肉分布的差异有关。

八、血脂水平血脂水平也是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之一。

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异常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有关。

九、血压水平高血压也是胰岛素抵抗的危险因素之一。

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发生率较高,可能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血管舒张功能受损等因素有关。

十、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对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也有影响。

胰岛素抵抗计算方法诊断标准

胰岛素抵抗计算方法诊断标准

胰岛素抵抗计算方法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胰岛素抵抗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它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慢性疾病密切相关。

胰岛素抵抗是指身体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导致胰岛素在体内的生理功能减弱,从而引发一系列代谢紊乱。

目前,胰岛素抵抗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生化指标和特定检查结果,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胰岛素抵抗的计算方法和诊断标准。

一、计算方法胰岛素抵抗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

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是指空腹时胰岛素水平(Fasting Insulin)与空腹血糖水平(Fasting Glucose)的比值,通常用来评估胰岛素抵抗的程度。

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是指一个综合指标,反映了胰岛素对血糖的调控效果,计算公式为1/(Fasting Insulin × Fasting Glucose)。

通过这两个指标的计算,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程度。

二、诊断标准根据国际胰岛素抵抗研究组织(IRSG)的建议,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根据空腹胰岛素和血糖水平计算得出的胰岛素抵抗指数,一般大于3.0时可以诊断为胰岛素抵抗。

2、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根据1/(Fasting Insulin × Fasting Glucose)计算得出的胰岛素敏感指数,一般小于0.2时可以诊断为胰岛素抵抗。

3、腰围(男性大于90cm,女性大于80cm)、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表现:胰岛素抵抗常伴随着腰围过大、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表现,同时还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4、胰岛素抵抗相关疾病的高发族群:例如患有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现象。

在临床诊断中,以上几个方面结合起来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程度,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干预相关疾病的发生。

胰岛素抵抗计算方法诊断标准

胰岛素抵抗计算方法诊断标准

胰岛素抵抗计算方法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胰岛素抵抗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紊乱疾病,其发生主要是由于机体的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或者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所致。

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激素,它在调节血糖和脂肪代谢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胰岛素抵抗可以导致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糖尿病等一系列疾病的发生。

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患者的疾病状况,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胰岛素抵抗计算方法有HOMA-IR指数等。

HOMA-IR指数是一种简单、快速、无创的评估胰岛素抵抗程度的方法,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实践中。

HOMA-IR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HOMA-IR= (空腹血糖(mmol/L) × 空腹胰岛素(μU/ml))/22.5,其中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的测定在患者空腹状态下进行。

根据HOMA-IR指数的数值,可以判断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程度,一般来说HOMA-IR指数大于2.5为胰岛素抵抗。

除了HOMA-IR指数外,临床上还有其他一些评估胰岛素抵抗的方法,如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Matsuda指数等。

这些指数都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程度,为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胰岛素抵抗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胰岛素敏感性指数、HOMA-IR指数、Matsuda指数等,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当前,胰岛素抵抗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代谢紊乱,其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及早发现和治疗胰岛素抵抗对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临床指标外,患者在平时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也是影响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因素。

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适量的运动、规律的作息时间等都可以帮助减轻胰岛素抵抗的程度。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改善饮食结构、加强锻炼以及保持心情愉快,以降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风险。

胰岛素抵抗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紊乱疾病,在临床诊断中需要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判断。

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综述)

肥胖与胰岛素抵抗(综述)

用的 , 全身组织 以骨骼肌 、 肝脏的脂联素受体表达最 丰富, 脂 联 素 的受 体 有 脂 联 素 受 体 1 f A d i p o R 1 ) 和脂
联 素受 体 2 ( A d i p o R 2 ) P  ̄ 种 受体 [ 1 l 】 。 两种 受体 对球 形 和 全 长 型脂 联 素 的亲 和力 是 不 同 的 。脂 联 素 是 通 过 A d i p o R1 和 Ad i p o R 2介 导 的过 氧化 酶 体 增 殖物 激 活
脂肪酸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本质联系 , 为 防治肥胖相关疾病提供依据 。
关键词 : 脂联素 ; 游离脂肪酸 ; 胰 岛素抵抗 ; 肥胖
近 几年 肥胖 在 全球 增 长 已接 近流 行 态势 【 1 ] , 国 内 肥胖 的 发 病 率依 然 形 势严 峻[ 2 1 , 对 健 康 的危 害 巨大 。 肥胖 可 诱发 一 系 列慢 性代 谢 性 疾 病 , 如 糖尿 病 、 血 脂 异常 、 高血 压 和非 酒精 性 脂 肪肝 等 , 这 些 疾 病严 重 地 威 胁 着 人类 的健 康 。胰 岛素 抵抗 ( i n s u l i n r e s i s t a n c e , I R ) 与肥 胖联 系最 为 紧密 , 胰 岛素 抵 抗 是 这些 疾 病 的 共 有 特征 。近几 年 的研究 证 实 , 脂 肪组 织 是一 个非 常 活跃 的 内分 泌器 官 ,它 可 以分 泌 多种 激 素 和 细胞 因 子, 参 与调 节一 些 生理 、 病理过程 , 与胰 岛素 抵抗 、 糖 尿 病 等疾 病 和病 理 过 程有 密 切 的关 系 。此外 肥 胖 患 者 脂 代谢 紊 乱 的发 病 率 高 , 目前研 究 认 为 肥胖 患 者 体 内游 离脂 肪 酸 的升 高 与胰 岛素抵 抗 密 切 相关 。本 文综 述 了肥 胖 、 脂联素 、 游离 脂 肪 酸 与胰 岛 素抵 抗 之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与胰岛功能及多代谢异常关系的探讨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与胰岛功能及多代谢异常关系的探讨

d a ei s n u i e r t n w s e r a e , e e sHb c a d F G e e s i c n l c e s d OG s ib t s l s c ei a c e s d wh r a Al n P w r i f a t i r a e . Tr t t c i n o d n g i yn e a d h me sa i mo e h w d sg i c n n u i e it t a d lw r i s l e st i n o e e g t n o o tss d l s o e i f a t i s l r ss n o e n u i s n i vt i v r ih n i n n a n i y w
[ 中图分类号 ] 571 R 8.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0 6 8 4 (0 80 — 3 2 0 10 — 17 2 0 )3 0 1 —4
Aso i t n fb d a s n e t n t n o a c e tcB c l s ca i so o ym s d xwi f ci f n r ai el o i h u o p a d mu t l tb l a k r e y da n s d tp a e i ain s n li emea oi m r e s n n wl - ig o e y e2d b t p t t p c i i c e
o v r eg td a tc t b o n o e i r r n o y e tnso ,h g TG,lw-HDL.I e n fo e w i h ibeis wi a d me b st we e p o e fr h h y p re i n ih- o n la

糖尿病抵抗相关

糖尿病抵抗相关

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2.5(最近提出>2.69时判有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不仅与2型糖尿病有关,而且与肥胖、血脂紊乱、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病有关。

胰岛素敏感指数李光伟提出一种新的胰岛素敏感指数,即1/(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与钳夹技术也显著相关。

空腹血糖与空腹血浆胰岛素乘积的倒数, l / (FPG×FINS),是1993年我国中日友好医院李光伟等教授与美国DrpeterH.Bennett共同提出的。

以美国两种族320例胰岛素钳(clamp)技术研究的资料证实,以上述公式评估的胰岛素敏感性与clamp测定的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代谢率(M.mg/kg bw .win)高度显著相关,(r>0.7,P=0.0001);以这个公式分析874例中国人,结果与用clamp技术测定的美国人的胰岛素敏感性极为相似,假定正常胰岛素敏感性为 1.0,则中国人和美国人葡萄糖耐量低减组分别为0.61,0.62;中国人和美国人糖尿病组分别为0.57,0.53;表明该指标也适用于测定中国不同糖代谢状态人群的胰岛素敏感性。

因l / (FPG×FINS)为非正态分布,故计算时取其自然对数。

为什么选用空腹血糖与胰岛素乘积的倒数为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是因为从生理学角度看,胰岛素是唯一的负性调整血糖的激素,血糖调节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靶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在清晨空腹状态下血糖、胰岛素和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三者达到一个基本稳定平衡。

但本指数的使用也有某些限制,它不适用于原胰岛素结构不正常的病例,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极差的病例,因这些病例清晨血糖、血浆胰岛素和组织胰岛素敏感性之间并未达到稳定的平衡。

本方法测试结果与clamp 的结果相似,是一个很简单,能粗略地评估IR的方法,较适合用于人群IR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Duncan等提出的空腹IR=(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与钳夹技术也显著相关。

肥胖患者中瘦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肥胖患者中瘦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肥胖患者中瘦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江孙芳;高鑫;陆志强;赵耐青【期刊名称】《复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2(029)004【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瘦素水平在不同糖代谢水平的肥胖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肥胖患者152例,其中包括糖耐量正常者68例,糖耐量异常者46例和糖尿病患者38例,以及正常对照者47例,测定并比较他们的空腹血清瘦素水平.采用HOMA指数评价胰岛素抵抗程度,分析肥胖患者中瘦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果肥胖者体重指数(BMI)和瘦素水平均高于对照者(P<0.001);空腹血糖糖尿病患者>糖耐量异常者>糖耐量正常者(P<0.001),体重指数和瘦素水平三组间的差别无显著性.肥胖者HOMA值与瘦素呈正相关(r=0.20,P<0.05),但性别分层后,男性肥胖者的HOMA值与瘦素仍呈正相关(r=0.51,P<0.001),而女性肥胖者的HOMA值与瘦素无显著相关(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肥胖者男性瘦素水平是HOMA值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体脂水平相同情况下,不同的糖代谢水平的肥胖者的空腹血清瘦素水平相同;肥胖者空腹血清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是胰岛素抵抗的主要相关因素,而这一关系仅在男性中存在.【总页数】4页(P290-293)【作者】江孙芳;高鑫;陆志强;赵耐青【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上海,200032;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统计学教研室,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9.2【相关文献】1.血清瘦素及游离脂肪酸在肥胖患者中的致胰岛素抵抗作用 [J], 赵玉岩;郭磊;都健;刘国良2.肥胖患者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西布曲明对其的影响 [J], 吴静;雷闽湘;陈慧玲;周敏;孙志香3.单纯性肥胖及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J], 张磊;石琳琳;卢丹;张蕾;王清;姚文华4.单纯性肥胖患者血清瘦素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J], 孙志香;吴静;雷闽湘5.TNF-α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与瘦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J], 沈名扬;陈春生;丛进春;王俊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内脏脂肪面积胰岛素抵抗与miR-155表达的关系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内脏脂肪面积胰岛素抵抗与miR-155表达的关系

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内脏脂肪面积胰岛素抵抗与miR-155表达的关系陈华玲;杨进红;朱瑞;朱丽【期刊名称】《安徽医学》【年(卷),期】2023(44)1【摘要】目的探究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外泌体微小RNA-155(miR-155)表达水平与内脏脂肪面积(VFA)、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

方法选取洪湖市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新诊断的T2DM患者144例为研究对象,按身体质量指数(BMI)将其分为正常体重组(34例,BMI<24 kg/m^(2))、超重组(38例,24 kg/m^(2)≤BMI<28 kg/m^(2))、肥胖组(72例,BMI≥28 kg/m^(2))。

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浆外泌体miR-155表达水平以及VFA、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Pearson法分析肥胖T2DM患者血浆外泌体miR-155表达水平、VFA、HOMA-IR与临床指标,及血浆外泌体miR-155表达水平与VFA、HOMA-IR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浆外泌体miR-155的影响因素。

结果肥胖组VFA、HOMA-IR高于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外泌体miR-155表达水平低于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VFA、HOMA-IR高于正常体重组,血浆外泌体miR-155表达水平低于正常体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T2DM患者BMI、FINS、腰臀比(WHR)与血浆外泌体miR-155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393、-0.406、-0.445,P<0.05),与VFA、HOMA-IR呈正相关(r=0.456、0.362、0.401;r=0.322、0.387、0.350;P 均<0.05);肥胖T2DM患者血浆外泌体miR-155表达水平与VFA、HOMA-IR呈负相关(r=-0.588、-0.562,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VFA、HOMA-IR是miR-155的影响因素(P<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正常体重指数腹型肥胖糖尿病患者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生:阿依努尔.木合它尔 导师:伊力多斯 副教授摘要目的:在正常体重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探讨腹型肥胖者各项血脂水平、血压、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方法: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和干综内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共1713例,其中体重指数正常的T2DM患者297例,以按照腰围分为腹型肥胖(163例)及非腹型肥胖(134例)两个组。

收集所有对象的身高、体重、腰围(WC)、血压(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采取t检验比较两个组血脂、血压、HOMA-IR、HOMA-β有无统计学差异;并采用多元直线相关分析腰围与各项血指指标、血压、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结果:(1)腹型肥胖组TG、TC、LDL-C、SBP、DBP、HOMA-IR均显著高于非腹型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腹型肥胖组HDL-C显著低于非腹型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经协方差校正BMI后仍有显著差异(P <0.05);两组HOMA-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腰围、BMI与TG、TC、LDL-C、HDL-C、BP、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 <0.05),且腰围的相关系数比BMI大;与HOMA-β无相关(P>0.05)。

结论:在BMI正常的2型糖尿病腹型肥胖患者比非腹型肥胖患者表现出更显著的胰岛素抵抗。

腰围与胰岛素抵抗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其相关性高于BMI。

关键词:2型糖尿病;体重指数;腹性肥胖;胰岛素抵抗新疆医科大学医学硕士学位论文Insulin Resistance in normal body mass index with abdominal obesity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Postgraduate:Ayinuer.Muhetaer Supervisor:Yiliduosi Associate professor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lood lipid、blood pressure、Islet-β cell function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abdominal obesity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with normal Body mass index. Methods: to selecte 297 cases with normal Body mass index from 1713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according to waist circumference(WC)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s abdominal obesity group(163 cases) and nonabdominal obesity group(134 cases). all subjects’anthropometric measurements include height、weight、waist circumference、blood pressure blood lipid 、Fasting plasma glucose、Fasting plasma glucose、glycosylated hemoglobin were collected and compare blood lipid、blood pressur、HOMA-IR、HOMA-β levels beween abdominal obesity group and nonabdominal obesity group and analyze correlation with waist circumstance and Body mass index.Results:(1) TG、TC 、LDL-C、HDL-C、BP、 HOMA-IR concentration in the abdomin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non abdominal obesity group(P <0.05); HDL-C concentration in the abdomin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non abdominal obesity group(P <0.05); After adjustment of BMI, there was still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of all paramiters between two group(P <0.05). (2) WC,BMI were related with all of the blood lipid parameters、BP、HOMA-IR.;And the coefficient of correlation of WC was higher than BMI.Conclusion:In normal Body mass index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abdominal obesity group shows more IR than that non abdominal obesity group.WC, BMI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insulin resistance, and the correlation is stronger than BMI.Key words:type 2 diabetes; body mass index; abdominal adiposity; insulin resistance;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英文缩写英文全名中文译名mellitus 2型糖尿病T2DM Type2diabetssyndrome MS Metabolic代谢综合征resistance IR Insulin胰岛素抵抗 FBCI Fasting B cell index 空腹β细胞功能指数HOMA 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稳态模型法hemoglobin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glycosylatedBMI Body mass index 体重指数circumference 腰围 WC waistSBP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收缩压DBP Diastolic blood pressur 舒张压FPG Fasting plasma glucose 空腹血浆葡萄糖 Fins Fasting plasma insulin 空腹胰岛素水平 HDL-C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高密度脂蛋白 LDL-C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低密度脂蛋白 TC Totalcholesterol 总胆固醇 TG Triglycerides 甘油三酯学位论文独创性说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我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研究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新疆医科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询。

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使用本规定。

研究生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时间: 年 月 日前 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球范围内超重/肥胖率急剧增加,据估计,全世界有近3亿肥胖症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999年度全球84个国家的资料,肥胖的患病率为8.2% [1];在我国,肥胖症的发生率也迅速增加。

1998年,我国14岁至64岁的人群中,超重人数已愈1亿,而且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到2002年肥胖的发生率将近25%。

根据我国2004年10月卫生部、科技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显示,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18%,肥胖率为7.11%,估计超重和肥胖人数分别为2.10亿和6 000多万[2]。

肥胖已在世界流行,是21世纪的杀手[3]。

且常并发2型糖尿病(T2DM)和血脂代谢紊乱,是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R)及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4]。

肥胖症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导致疾病发生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

1989年,Kaplan 将中心性肥胖、糖耐量异常、高血压和高甘油三脂血症称为“死亡四重奏”[5]。

肥胖与糖尿病(DM)的发病率有密切关系,一般认为,肥胖在糖尿病发病中起病因诱发和加重因素的作用[6]。

目前,肥胖症与2型糖尿病已渐取代营养不良与感染性疾病,成为危害全人类健康的重要流行性疾病。

肥胖与疾病的危险性不但与体内脂肪的数量有关,也与体内脂肪分布相关。

腹型肥胖,即中心性肥胖,是指脂肪主要积聚在腹腔内,包括腹膜内的脂肪(肠系膜和网膜脂肪)和腹膜后脂肪。

有研究认为,腹型肥胖指标比BMI 或皮脂厚度更能预测中风、缺血性心脏病和全死因死亡。

腹型肥胖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兴趣,正是由于其本身特点―内脏脂肪蓄积。

在关于内脏脂肪研究发现与外周脂肪(臀部,皮下)相比,它与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联系更密切。

近年来研究发现腹型肥胖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症及其死亡率的预测指标,甚至有报道其独立于体重指数[7-9]。

高脂血症对身体的损害是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

减重或低脂饮食均可使肝脏脂肪含量下降。

肝脏脂肪沉积导致肥胖症患者出现肝脏IR,并增加由此发展为T2DM的风险,同时也增加了心血管病的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