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 郑愁予

合集下载

第七课郑愁予《错误》原文+赏析-word

第七课郑愁予《错误》原文+赏析-word

第七课郑愁予《错误》原文+赏析郑愁予《错误》原文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郑愁予《错误》赏析有一种错误是美丽的,那便是爱的错误。

台湾诗人郑愁予运用神来之笔,把它描写得更加美丽,令我们不得不拊掌赞叹。

美丽的故事通读全诗可以发现,诗人以凄美的笔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暮春三月,东风和煦,柳絮飘舞,在江南一个美丽的小城,一个女子在苦苦等待心上人的归来,她的心宛若孤寂的小城,没有东风,也没有柳絮,她听不到青石街道上有意中人的足音,因而意态慵懒,云鬓不整,心灵也如窗扉紧闭,春帷不揭。

浪迹天涯的“我”打这里走过,听到达达的马蹄声,企盼已久的她如莲花般绽开了笑颜可“我”未入家门,她失意万分,盈盈笑靥又像夏末的莲花迅速地枯萎凋谢了。

全诗不足百字,而故事情节却随着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一波三折,先是漫长的期待,然后是听到马蹄声的惊喜,最后是失望,再后来又是无尽的等待。

言已尽而意无穷,可谓余音袅袅,耐人寻味。

美丽的修辞诗人在诗中充分运用了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塑造了一位楚楚动人、凄婉可人的思妇形象。

“不来”“不飞”与“不响”“不揭”四个否定句间隔两行两两相对,形成一种呼应重复,既使全诗音韵和谐,又使全诗抒情意味变得深婉动人。

诗中的“你”有莲花般的容貌、孟姜女的执着。

她心如磐石,守身如玉,除了意中人,她的心不向任何人开放。

尽管阳春三月,杨柳依依,东风拂面,但在她心中、眼里,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心如窗扉“紧掩”,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被相思所苦,云鬓不整,玉颜渐凋的痴情女子的形象。

诗中的比喻句更有妙处:“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第一句不仅写出了“你”的美貌,而且极为省略地刻画出“你”苦盼不得的憔悴。

郑愁予《错误》原文及赏析

郑愁予《错误》原文及赏析

郑愁予《错误》原文及赏析(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英语资料、语文资料、数学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地理资料、历史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English material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郑愁予《错误》原文及赏析--> 郑愁予作品《错误》是本店铺整理了《郑愁予《错误》原文及赏析》,同学们可参考学习。

郑愁予诗歌《错误》原文及赏析

郑愁予诗歌《错误》原文及赏析

郑愁予诗歌《错误》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郑愁予诗歌《错误》原文及赏析【导语】:《错误[台湾]郑愁予》全文与读后感赏析我打江南走过那留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错误·[台湾]郑愁予》全文与读后感赏析我打江南走过那留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一九五四年郑愁予的诗素以婉约见长,他的爱情诗更可以说清新婉约,绮思无穷,如这一首诗便是这样。

郑愁予《错误》赏析名篇赏析错误郑愁予赏析

郑愁予《错误》赏析名篇赏析错误郑愁予赏析

郑愁予《错误》赏析-名篇赏析错误郑愁予赏析郑愁予《错误》赏析-名篇赏析文/林小凤郑愁予的《错误》是一首短小别致,轻巧清隽带美丽凄哀情感的诗歌。

诗歌共分为三小段,大致描写的是一个女子在等待有情郎的过程中心情的起伏变化。

“我”从江南走回来,而等待“我”的女子的心此时“小小的寂寞的城”,感受不到东风、柳絮,其心境如傍晚的青石街般让人感觉低沉;她的心也像掩的窗扉,跫音不响,春帷不揭。

此时“我”达达的马蹄声吸引了她,当为看到了重逢的希望而高兴时,“我”只是“过客”而不是“归人”的角色又将推入苦等的境地,其忧伤之情空留给读者想象。

在诗的第一段中,“我”打江南走过,等待“我”的女子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莲花”的开落一方面暗示了我和她分别的时间之久,另一方面也从侧面表达了女子的容颜在等待的岁月中憔悴。

第二段中,将等待的女子比作“寂寞的城”,“紧掩的窗扉”,因而“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加之带有古风古色意象的渲染,营造出别具有感情色彩的意境,泼放出浓重的愁绪,把亲人久别的抑郁和不得相聚的惆怅,曲折的表现出来。

第三段里,“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达达的马蹄声”敲响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灵深处的希冀,因而是美丽的:但峰回路转,马蹄声仅仅从眼前路过,只是“过客”并非“归人”,不为她的企盼而停驻,因而是个错误。

情感上的起伏,前后情景的逆转,产生了高度的戏剧性。

自整体来看此诗,可以看到运用了纵横两条线索,纵线是景物的描写自远及近,由远处的“我”拉扯到“女子”,“城”,窗扉最后聚焦到“马蹄”。

横线贯穿的是女子在等待中情感的起伏变化,由遥遥无期的等待到听见马蹄声的喜悦再到最后又恢复为无限的等待,女子的情感由伤——喜——哀变化。

短短的几句话,将丰富的情感变化展现在我们眼前,给予读者心灵上的欣赏与思维上的遐想。

诗歌的另一特色是继承了古代宫怨和闺怨一类诗歌的传统,但是将这一主题用现代语言表现出来,读起来带有别样的风情韵味,让人读了欲罢不能休,还想再读多几遍。

《错误--郑愁予》阅读与欣赏

《错误--郑愁予》阅读与欣赏

〖全文〗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简单翻译〗《错误》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候归人的心情变化过程。

时光悠悠,莲花开了又落了,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封闭、沉闷、没有生气。

而在这里莲花的开落其实是女子因以为心上人归来而愉悦,但又因为知道只是一个过客从门前经过而失望;这两种心情的变化也是女子的表情的变化如“莲花的开落”。

在这个“城”中——东风不来,柳絮不飞,向晚的街上已无人迹,她在失望中将心的门扉紧掩。

这时,街上传来达达的马蹄声,这声音给极度失望的她又带来新的希望。

但是这希望不过是一个“美丽的错误”,那并不是她盼望的归人,而只是一个过客。

[编辑本段]【诗歌《错误》的作者简介】郑愁予,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

15岁开始创作新诗,不过,他说自己完全没有袭取古典诗的遗产,大家认为他的诗有古典的神髓,只是因为他有古典诗人的情操,但诗的语言主要是白话,表现的也主要是自己的生活体验。

他在1949年与家人迁往台湾,在中兴大学毕业后,在台湾出版第一本诗集《梦土上》,早期诗作多为关怀社会的诗。

1968年,35岁的郑愁予应邀赴美国爱荷华参加“国际写作计划”,1972年在爱荷华大学获创作艺术硕士学位,并留校在中文系任教,翌年转往耶鲁大学,在东亚语文学系当高级讲师,现任耶鲁驻校诗人及资深中文导师。

郑愁予为现代诗社主要成员,其诗歌以婉约见长,他的爱情诗更是清新婉约。

如果说,郑愁予的作品最能引起共鸣、最能打动人心灵深处的地方,莫过于美与情,那么《错误》这首诗可谓其中的佼佼者,为诗人奠定了他在台湾诗坛上不可忽视的地位和影响。

[编辑本段]【诗歌《错误》的相关解读】〖诗歌的中国性〗初看这首诗时,最先感受到的便是它的中国性。

水中清莲——郑愁予诗歌《错误》赏析

水中清莲——郑愁予诗歌《错误》赏析

郑愁予《错误》赏析原文: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赏析:这个九行小诗共分三节,第一节的两句诗写“我”骑马在江南赶路,自然而然的想起那位还在这里苦等的“佳人”。

“莲花的开落”是个变化着的意象,它在诗中有两层意思:一是暗示“我”与她分别的时间之长,一是说她的容颜在等待中憔悴。

第二节五行诗全写“我”对她的想象:时节虽是阳春,但由于“我”仍未归来,所以她丝毫也未感觉到柳絮飘飞的春意。

她的心寂寞犹如小城的傍晚,惆怅犹如紧掩的窗扉。

这几行诗不禁让我们想起宋代柳永的《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由此也可见出郑诗的古典韵味。

第三节写“我”从想象中回到现实,我从她的身边路过,她也许能隐约听到这“达达的马蹄声”但“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美丽的错误”是全诗最让人激赏的字眼,与她越来越*确实是美丽的,但不能相见无疑是一个错误,诗人把两个相互矛盾的词组合在一起,真可谓妙笔生花。

全诗情意缠绵,格调凄婉,含蓄蕴籍,韵味悠长。

这首诗在台湾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愁予风”之所以能长盛不衰,与这首诗有很大的关系。

这首诗有几个特点非常突出:一、古典意象、意境的化用:江南、容颜、莲花、东风、柳絮、青石、向晚、跫音、春帷、窗扉、马蹄这些充满古典意味的词语,给全诗带来浓浓的书卷味;诗中策马走过江南,东风、柳絮这些情景其实也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古代文人的理想空间,这是一个传统文人的古典想象空间;诗中对闺中女子期待和失落的内心描绘,其实又是对古诗“过尽千帆皆不是”意境不着痕迹的化用。

二、叙事性和画面感的结合,将叙事化为画面象征的手法:此诗避开直接的抒情,将具有叙事性的段落化为一个个富于象征性的画面,几乎每一节都可以让人联想出几个形象直观但又富于象征暗示的画面。

郑愁予的《错误》赏析

郑愁予的《错误》赏析

郑愁予的《错误》赏析郑愁予的《错误》赏析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诗歌,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歌具有精炼、集中,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的特点。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郑愁予的《错误》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郑愁予的《错误》赏析篇1错误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郑愁予的《错误》赏析篇2美丽的故事通读全诗可以发现,诗人以凄美的笔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暮春三月,东风和煦,柳絮飘舞,在江南一个美丽的小城,一个女子在苦苦等待心上人的归来,她的心宛若孤寂的小城,没有东风,也没有柳絮,她听不到青石街道上有意中人的足音,因而意态慵懒,云鬓不整,心灵也如窗扉紧闭,春帷不揭。

浪迹天涯的“我”打这里走过,听到达达的马蹄声,企盼已久的她如莲花般绽开了笑颜可“我”未入家门,她失意万分,盈盈笑靥又像夏末的莲花迅速地枯萎凋谢了。

全诗不足百字,而故事情节却随着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一波三折,先是漫长的期待,然后是听到马蹄声的惊喜,最后是失望,再后来又是无尽的等待。

言已尽而意无穷,可谓余音袅袅,耐人寻味。

美丽的修辞诗人在诗中充分运用了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塑造了一位楚楚动人、凄婉可人的思妇形象。

“不来”“不飞”与“不响”“不揭”四个否定句间隔两行两两相对,形成一种呼应重复,既使全诗音韵和谐,又使全诗抒情意味变得深婉动人。

诗中的“你”有莲花般的容貌、孟姜女的执着。

她心如磐石,守身如玉,除了意中人,她的心不向任何人开放。

尽管阳春三月,杨柳依依,东风拂面,但在她心中、眼里,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心如窗扉“紧掩”,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被相思所苦,云鬓不整,玉颜渐凋的痴情女子的形象。

郑愁予《错误》原文

郑愁予《错误》原文

郑愁予《错误》原文郑愁予《错误》原文郑愁予《错误》以江南小城为中心意象,写出了战争年月闺中思妇等盼归人的情怀,寓意深刻,是现代抒情诗代表作中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郑愁予《错误》原文,欢迎查看!郑愁予《错误》原文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郑愁予《错误》赏析郑愁予的诗和他的名字一样,轻巧又带着深深的愁怨,婉转而藏着一份诉说的衷情。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这是辛弃疾的词,何等的空寥,何等的.愁怨?同时,这正是诗人诗的意境。

在诗的开头,诗人说:“我打江南走过。

”简单的“江南”二字,一下子就将人们带入充满诗情画意的境地——那蒙蒙的烟雨,那翠绿的河岸和灵秀的山水,当然还有深闺和那思念的人儿。

然而,诗人心中的江南是消瘦的江南,留下的风景已经变换了数旬,已经如莲花,在开开落落之间只剩下了一支干枯的荷梗。

这是怎样的季节呢?该是春季吧,早春,一切都在焦急的等待中。

东风滞留在遥远的地方,柳絮在柔柔的柳枝中沉沉睡去,不管人间的等待和梦。

在这样的季节里,在江南那小小的城市的阁楼中,妇人的心扉紧闭,如幽深的青石小巷,笼罩在氤氲的暮色中,寂寞中伴着深深的愁思。

一切都静静的,连一个足音都没有。

春天或许已经来了,那绿树和鲜花已经在绚烂地开着了。

然而,没有心灵盼望的足音,春天等于没来,春色仍藏在深深的帷幕中。

“你”的心扉如同那深深庭院的一扇窗扉,紧紧地关着一颗寂寞的心,含着深深的愁怨。

南宋著名词人蒋捷的词道:“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但这首诗里说的不是黄花秋声,红叶低窗,是绿柳早春,青石深巷;不是凄凉在心,是相思,是悠悠的哀愁和寂寞。

这时,“我”的足音,清脆的马蹄声在江南的青石板路上达达而过。

这“美丽的错误”更生动新颖地写出了思妇的怀人心情,写出了那心中的寂寞和盼望。

《错误》完整版

《错误》完整版

朗读诗序,思考:
为什么用“莲花的开落”来比 喻女子“等待的容颜”?
明确:莲花自古多产在江南,如古乐府中的“江南
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接天 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故用莲花来象 征江南女子的柔美纯洁;那等待的容颜随着季节的 变化而喜悦,而失望,故如莲花的盛开和凋落一样。 思妇的心情也是如此,敏感的情绪随着莲花的一开 一落微妙的变化着。
内容:
第一节:诗序 第一句暗示错误 的由来 描写女子漫长的 等待 第二节:描绘女子等待的情思
第三节:对第一节的补充,指 出造成错误的原因。
结构:
纵横双线—— 纵线——从大景(广阔的江 南)到小景(小城、 街 道、帷幕、窗扉和马蹄声); 横线——第一节两句是故事 结局,中间五句是想象对方, 最后两句是眼前写实。 全诗按照“实——虚——实” 的思路倒装。
“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自从现代了 以后,中国也很有些外国诗人,用生疏恶劣 的中国文字写他们的“现代感觉”,但郑愁 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用良好的中国文字写 作,形象准确,声籁华美,而且是绝对地现 代的,有经验的人一定同意,愁予的诗最难 英译。”
——台湾诗人杨牧
郑愁予的《错误》是一首可爱的小诗, 流传甚广。评论家说它“轻巧清隽”“美丽 凄哀”,“堪与宋词小令相提并论”。整个 诗读来凄美幽怨。 这首诗在台湾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 唱”
我从想像中回到现实, 我从她的身边路过,她也 许能隐约听到这“达达的 马蹄声”但“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美丽的错 误”是全诗最让人欣赏的 字眼,与她越来越近确实 是美丽的,但不能相见无 疑是个错误,诗人把两个 相互矛盾的词组合在一起, 真可谓妙笔生花。全诗情 意绵绵,格调凄婉,含蓄 蕴藉,韵味悠长。
揭示主旨 ——美丽的错误(过客远去)

现代诗《错误》原诗及赏析

现代诗《错误》原诗及赏析

现代诗《错误》原诗及赏析现代诗《错误》原诗及赏析他的《错误》、《水手刀》、《残堡》、《小小的岛》、《情妇》、《如雾起时》等诗,不仅令人着迷,而且使人陶醉。

被称为“浪子诗人”,“中国的中国诗人”。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现代诗《错误》原诗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作品赏析】郑愁予是我最喜欢的一位诗人。

而《错误》是他最经典的一首诗歌。

我打江南走过:打即从、自,意思是:我路过江南。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把人的容颜比喻成莲花,也暗含着这个貌美如花,莲花开夏季,莲花等到季节来临才开放。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这句也与上句相对,莲花等到季节才会开放,正如柳絮没有东风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你的心门紧锁,因为你所等待的人还没有来。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以马蹄借指我的到来,这里用的是借代的手法。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我不是你要等的人,我只是一个与你擦肩而过的过客。

郑愁予人物经历郑愁予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地,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

15岁开始创作新诗。

1949年随父至台湾。

毕业于新竹中学。

1956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作秀。

1958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

曾在基隆港务局任职。

1968年应邀参加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计划”。

1970年入爱荷华大学英文系创作班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

1985年获耶鲁大学无限期续聘,其妻余梅芳亦在耶鲁大学图书馆东亚收藏部工作。

1990年至1992年任台湾《联合文学》总编辑。

2002年,香港教育局将《雨说》一诗编入中学教科书,并将《水巷》一诗编入职校教材;同年,担任“香港双年文学奖”评审,并参加“科技大学现代文学座谈会”。

郑愁予现代诗《错误》原诗及赏析

郑愁予现代诗《错误》原诗及赏析

郑愁予现代诗《错误》原诗及赏析郑愁予现代诗《错误》原诗及赏析1《错误》原诗及赏析错误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作品赏析】郑愁予是我最喜欢的一位诗人。

而《错误》是他最经典的一首诗歌。

我打江南走过:打即从、自,意思是:我路过江南。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把人的容颜比喻成莲花,也暗含着这个貌美如花,莲花开夏季,莲花等到季节来临才开放。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这句也与上句相对,莲花等到季节才会开放,正如柳絮没有东风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你的心门紧锁,因为你所等待的人还没有来。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以马蹄借指我的到来,这里用的是借代的手法。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我不是你要等的人,我只是一个与你擦肩而过的过客。

【作者介绍】郑愁予本名郑文韬,是台湾现代诗社的重要成员。

他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并能把传统的诗词意境与现代西方的艺术表现手法相揉和。

在台湾诗人诗被改成歌最多的就是郑愁予和余光中。

郑愁予诗具有清新淡雅的风格,读他的诗仿佛看见一位穿着蓝色长衫的古代诗人。

我认为在台湾诗人中郑愁予的诗是写得最好的。

余光中的诗在清新淡雅方面是无法和郑愁予相比的。

诗人西渡曾指出台湾诗歌缺少现代意识,这在郑愁予诗中也能体现出来。

郑愁予的诗的确可以放在任何时代,他的诗的现代感表现在诗歌的艺术手法上,在诗歌的内容方面,的确不够宽广。

但是爱情是世代流传的话题,关键是怎样写好它,这也是为什么三十四年代作品中,徐志摩和张爱玲的作品为什么还被现代的读者所喜爱,戴望舒是经典的是《雨巷》而不是《我用残损的手掌》,尽管后者的时代感更加强烈,思想内容更加进步。

西渡在提到台湾诗人中最具有现代意识的时候,他指出是纪弦。

我所看到台湾诗歌中内容上最具有现实感的是白灵的《爸爸,中国容不下一张书桌》。

郑愁予《错误》的赏析

郑愁予《错误》的赏析

郑愁予《错误》的赏析郑愁予《错误》的赏析导语:《错误》是中国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于1954年写作的一首现代诗,全诗以江南小城为中心意象,写出了年月闺中思妇等盼归人的情怀,寓意深刻,是现代抒情诗代表作中之一。

以下是郑愁予《错误》的赏析,供各位阅读。

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作者』郑愁予(1933—),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南,生于山东,1949年随父去台湾。

1954年发表《错误》一诗,一举成名,成为台湾“现代诗”运动中一颗新星。

著有诗集《梦土上》《雪的可能》等。

其诗多以山川风物、人生漂泊、故国梦土为主题,风格优美、潇洒,既受到西方现代诗的影响,又有一种动人的古典美和韵律感,深受广大读者喜。

因为他诗中这种风格和特质,他被有的批评家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

“愁予”出自屈原的《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

”以此亦可看到他诗作有其含蓄蕴藉的特点。

『赏析』这首诗从总体结构上看多处采用“变式”。

按照通常的写作顺序,应该先写“我打江南走过”,然后是第二段游子对等待者心理的揣摩,再之后“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最后才是“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这种错位倒装的构思有好处呢?首先给读者一个小小悬念;其次,它把游子和思妇连接了起来,尽管他们在错误地点相逢,但却如徐志摩的《偶然》中所说,毕竟在交会时互放过光亮;最后,短句和长句交错,短句暗示过客之匆匆,长句暗示等待之漫长。

诗一开始,即显示出诗的叙述者作为一个漂泊者的形象,“江南”一词的运用,则指向一种特定的惹人乡愁的“文化中国”的传统意境;在漂泊者的心目中,那等待者的容颜也呈现出来了,而它如江南一带的“莲花”一样在季节里开落。

等待者的形象是和江南、莲花交融在一起的。

小家碧玉的江南,总让人想起唐朝诗人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现代诗《错误》原文及赏析

现代诗《错误》原文及赏析

现代诗《错误》原文及赏析《错误》是中国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于1954年写作的一首现代诗。

全诗以江南小城为中心意象,写出了战争年月闺中思妇等盼归人的情怀,寓意深刻,是现代抒情诗代表作中之一,下面是现代诗《错误》原文及赏析,欢迎阅读!现代诗《错误》原文及赏析1现代诗《错误》原文: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错误》作品赏析:《错误》这首诗,以一连串具有传统意味和江南风情的意象,将豪放旷达的气质和欲语还休的情韵融为一体,营造出和谐、完整的艺术境界。

虽然诗中写了思妇和浪子,但与传统的闺怨诗相比,表现出了较强的历史感和时空感。

《错误》最大的特点是叙事、画面的象征化以及对照手法的结合运用。

从第一节开始,在一个叙事的语境中,季节、容颜、莲花就共同型塑出这些词语的象征意味。

第一节两句,以第一人称“我”写游子走过江南,“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诗中,“容颜”显然借指某个人,至于这个人的性别,在语言文化的规约下很自然会将其认同为“女性”。

前半句中“等”和“季节”赋予了“容颜”以叙事内容和时间限度;后半句是对“容颜如花”这个套板化譬喻的推进和激活,诗人不再甘于用静止的喻体去比附静止的本体,喻体被转化为两种动作状态——开、落。

所以,这个句子就是诗人对一个具有情节性、动作性和时间性的故事的切片和象征。

一个通常用叙事的方式予以展开的情景被象征化地表达,于是在想象中补齐了这句诗所涉及故事的三个层面:一个美丽的年轻女子在守候着她的归人(容颜、等待);她等了一年复一年,时间在等待中悄然逝去(季节里);她也曾欣喜期待,以为她的归人即将到来(莲花开),却终于还是寂寞失落,因为她的归人终究没有归来(莲花落)。

从诗歌艺术的角度看,这句诗十四字却包含着如此丰富的内容,它对“容颜”这个中心词的前后修饰,使简单的借代获得了微妙的情景性和独特的心理内涵;它又采用了将叙事情景象征化的方式,使诗歌言简意丰,富于诗性的密度。

郑愁予《错误》

郑愁予《错误》

郑愁予《错误》《错误》诗歌名,作者为台湾著名诗人郑愁予。

这首小诗轻巧清隽,是一首至今仍脍炙人口的佳作,下面一起来欣赏欣赏郑愁予的《错误》!郑愁予《错误》原文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郑愁予《错误》赏析郑愁予的《错误》这首小诗,轻巧清隽,是一首至今仍脍炙人口的佳作。

郑愁予为现代诗社主要成员,其诗歌以婉约见长,他的爱情诗更是清新婉约。

如果说,郑愁予的作品最能引起共鸣、最能打动人心灵深处的地方,莫过于美与情,那么《错误》这首诗可谓其中的佼佼者,为诗人奠定了他在台湾诗坛上不可忽视的地位和影响。

初看这首诗时,最先感受到的便是它的中国性。

这是一首绝对的中国诗,是一首属于中国人的诗,讲着一个永恒、美丽的中国的故事。

因此,这首诗的外壳虽标榜着学习西方技巧的现代派,但它所传达出的更深一层的中国传统意识是不可置疑的。

《错误》一诗,承受的可说是中国古代宫怨和闺怨一类诗歌的传统。

诗中主人公“我”骑着马周游江南,遇到了日以继夜地等待着、盼望着情人归来的女子。

然而女子痴痴的深情却换来了漫长又百般无聊的等待。

所以,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没有“东风”为她传递消息,没有满天飞舞的春天的“柳絮”;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时刻留意着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连帷幕也不揭开,去看看窗外花团锦簇的春景。

刘禹锡《春词》中“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与上述所咏的怨情似有异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又悠长深远。

“我达达的马蹄”让她以为“他”回来了,这达达的马蹄声对她而言无疑是美丽的,因为日盼夜盼的心上人归来了,但转瞬间,这无限的喜悦变成了无限的失望。

因为“我”不是“归人”,只不过是个过客。

这“美丽的错误”残忍的捉弄了她,就好像上天捉弄了她一样。

或许,有些人会把诗中的“我”理解为浪子无家可归的悲哀,而这种理解是未尝不可的。

《错误》郑愁予赏析

《错误》郑愁予赏析

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qióng,形容脚步声)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声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有一种错误是美丽的,那便是爱的错误。

台湾诗人郑愁予运用神来之笔,把它描写得更加美丽,令我们不得不拊掌赞叹。

美丽的故事通读全诗可以发现,诗人以凄美的笔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暮春三月,东风和煦,柳絮飘舞,在江南一个美丽的小城,一个女子在苦苦等待心上人的归来,她的心宛若孤寂的小城,没有东风,也没有柳絮,她听不到青石街道上有意中人的足音,因而意态慵懒,云鬓不整,心灵也如窗扉紧闭,春帷不揭。

浪迹天涯的“我”打这里走过,听到达达的马蹄声,企盼已久的她如莲花般绽开了笑颜可“我”未入家门,她失意万分,盈盈笑靥又像夏末的莲花迅速地枯萎凋谢了。

全诗不足百字,而故事情节却随着主人公的情感变化一波三折,先是漫长的期待,然后是听到马蹄声的惊喜,最后是失望,再后来又是无尽的等待。

言已尽而意无穷,可谓余音袅袅,耐人寻味。

美丽的修辞诗人在诗中充分运用了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塑造了一位楚楚动人、凄婉可人的思妇形象。

“不来”“不飞”与“不响”“不揭”四个否定句间隔两行两两相对,形成一种呼应重复,既使全诗音韵和谐,又使全诗抒情意味变得深婉动人。

诗中的“你”有莲花般的容貌、孟姜女的执着。

她心如磐石,守身如玉,除了意中人,她的心不向任何人开放。

尽管阳春三月,杨柳依依,东风拂面,但在她心中、眼里,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心如窗扉“紧掩”,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被相思所苦,云鬓不整,玉颜渐凋的痴情女子的形象。

诗中的比喻句更有妙处:“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郑愁予现代诗《错误》全文赏析

郑愁予现代诗《错误》全文赏析

郑愁予现代诗《错误》全文赏析郑愁予现代诗《错误》全文赏析《错误》是中国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于1954年写作的一首现代诗。

下面和店铺一起来看郑愁予现代诗《错误》全文赏析,希望有所帮助!《错误》原文: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写于1954年赏析:郑愁予《错误》一诗可说是近五十年来最被人们传唱不已,且乐于诵读的现代诗。

诗中精确地运用许多古典意象表现思妇愁绪及浪子情怀。

本文将以章法学角度浅析《错误》。

全文以了解郑愁予写作此诗的创作背景入手,再就作者选取的物材、事材作一整理,进而分析其章法结构,以期对这首诗的风格主题能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诗人余光中以“浪子”称呼郑愁予。

而《错误》这首作品也是作者最具浪子意识的代表作之一。

虽然描写的是“闺怨”的中国古典诗歌旧主题,但作者却别具新意,透过浪子的角度来叙写女子闺怨的期待及落寞,从另一方面展现体贴的关怀。

诗中并运用许多古典诗歌的语汇,如江南、莲花、东风、柳絮、春帷、向晚、马蹄等意象,将古典与现代巧妙地镕铸。

古典诗词中对郑愁予影响最深的.是古诗十九首,他认为诗中表现人生的无常,其实就是最大的流浪。

何其芳和废名(冯文炳)的诗作,在象征手法和语言风格上,对郑愁予也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郑愁予前期诗风婉约动人,继承传统诗词的音韵感,且能将古典意象融入现代情境中,且往往带几分哀愁,以及漂泊的离别愁绪。

这时期的著作包括梦土上、衣钵、窗外的、长歌、郑愁予诗集、郑愁予诗选集。

作家常常因为某些生命经验的触发而产生作品,曾经有人问过郑愁予,这首诗是否为诗人的经验之作。

诗人答说:这首诗在内容上,它与某些传统诗歌非常类似,可见诗从古代到现代,内容是没有改变的,只有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语言方面它突破了中国方言的限制,当我们用广东话去朗诵这首诗时,在味道上当然与用国语来念不同,但却有一种美感。

《错误》郑愁予赏析

《错误》郑愁予赏析

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得容颜如莲花得开落东风不来,三月得柳絮不飞您得心如小小得寂寞得城恰若青石得街道向晚跫(qióng,形容脚步声)音不响、三月得春帷不揭您得心就就是小小得窗扉紧掩我达达得马蹄声就就是美丽得错误我不就就是归人、就就是个过客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得容颜如莲花得开落有一种错误就就是美丽得,那便就就是爱得错误。

台湾诗人郑愁予运用神来之笔,把它描写得更加美丽,令我们不得不拊掌赞叹。

美丽得故事通读全诗可以发现,诗人以凄美得笔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得爱情故事:暮春三月,东风与煦,柳絮飘舞,在江南一个美丽得小城,一个女子在苦苦等待心上人得归来,她得心宛若孤寂得小城,没有东风,也没有柳絮,她听不到青石街道上有意中人得足音,因而意态慵懒,云鬓不整,心灵也如窗扉紧闭,春帷不揭。

浪迹天涯得“我”打这里走过,听到达达得马蹄声,企盼已久得她如莲花般绽开了笑颜可“我”未入家门,她失意万分,盈盈笑靥又像夏末得莲花迅速地枯萎凋谢了。

全诗不足百字,而故事情节却随着主人公得情感变化一波三折,先就就是漫长得期待,然后就就是听到马蹄声得惊喜,最后就就是失望,再后来又就就是无尽得等待。

言已尽而意无穷,可谓余音袅袅,耐人寻味。

美丽得修辞诗人在诗中充分运用了积极修辞与消极修辞,塑造了一位楚楚动人、凄婉可人得思妇形象。

“不来”“不飞”与“不响”“不揭”四个否定句间隔两行两两相对,形成一种呼应重复,既使全诗音韵与谐,又使全诗抒情意味变得深婉动人。

诗中得“您”有莲花般得容貌、孟姜女得执着。

她心如磐石,守身如玉,除了意中人,她得心不向任何人开放。

尽管阳春三月,杨柳依依,东风拂面,但在她心中、眼里,东风“不来”,三月得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心如窗扉“紧掩”,仿佛让我们瞧到了一位被相思所苦,云鬓不整,玉颜渐凋得痴情女子得形象。

诗中得比喻句更有妙处:“那等在季节里得容颜如莲花得开落”“您得心如小小得寂寞得城/恰若青石得街道向晚”“您得心就就是小小得窗扉紧掩”。

《错误》郑愁予赏析

《错误》郑愁予赏析

《错误》郑愁予赏析《错误》郑愁予赏析郑愁予的《错误》这首小诗,轻巧清隽,是一首至今仍脍炙人口的佳作以下是由店铺给同学们整理发布的《错误》郑愁予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好的学习。

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蛩音不响,三月的春帏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对《错误》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题为“错误”,对此的理解是:“我”犯了一个错误,“我”不该在“你”久盼“归人”的时候响起“达达的马蹄”声,表现了“我”内疚的心情。

B.这首诗像一个浓缩的故事,诗人用了倒叙的写法,先写结局,再写经过。

其实是“你”知道“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后,“容颜”才“如莲花的开落”。

(C)(D)略。

参考答案是B,对此我不敢苟同,就此谈一下个人看法。

一、分析A项。

首先,错误的主动者是谁?“我”到底有无“内疚”之情?一般情况下,第一人称叙述不能深入其他人物内心。

这首诗不从女子的视角出发,而以“我”的视角来透视女子内心世界。

这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对女子真正熟悉,一种是对女子虚构想象。

如果对女子真正熟悉,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我”正是她等待之人;一种是“我”单恋着女子。

若为后者,则“我”透视了女子的内心,她的心另有所属,“我”不是她等待之人,错误的主动者应是女子,且错误是双重的:一方面,女子误把“过客”当作“归人”,美丽的马蹄声在带给她希望的同时又带给她深深的失落,其愁怀未能释解;另一方面,女子对“我”心扉紧掩,使“我”的思恋之苦没能缓解,这双重的错误使内心更偏向于失落而非内疚。

但“我”并没有丧失理智,明白单项的思恋不会有结果,于是叹惋“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无奈而坚定地走开。

若为前者,诚然,错误在“我”,“我”明知女子盼“我”归来,却又匆匆踏上漂泊之途而去,“我”内疚,但内疚的是“我”未留下来而非不该响起马蹄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闺怨诗
采桑子
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 南北东西;南北东西, 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恰似江楼月, 暂满还亏;暂满还亏, 待得团圆是几时?
闺怨 ·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子夜吴歌 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你说,你真傻,多像那放风筝的孩子 本不该缚它又放它 风筝去了,留一线断了的错误; 书太厚了,本不该掀开扉页的; 沙滩太长,本不该走出足印的; 云出自岫谷,泉水滴自石隙, 一切都开始了,而海洋在何处? “独木桥”的初遇已成往事了, 如今又已是广阔的草原了, 我已失去扶持你专宠的权利; 红与白揉蓝于晚天,错得多美丽, 而我不错入金果的园林, 却误入维特的墓地……
这次我离开你,便不再想见你了, 念此际你已静静入睡。 留我们未完的一切,留给这世界, 这世界,我仍体切地踏着, 而已是你底梦境了……
小小的岛
你住的小小的岛我正思念 那儿属于热带,属于青青的国度 浅沙上,老是栖息着五色的鱼群 小鸟跳响在树枝上,如琴键的起落 那儿的山崖都爱凝望,披垂着长滕如发 那儿的草地都善等待,铺缀着野花如果盘 那儿浴你的阳光是蓝的,海风是绿的 则你的健康是郁郁的,爱情是徐徐的 云的幽默与隐隐的雷笑 林丛的舞乐与冷冷的流歌 你住的那小小的岛我难描绘 难绘那儿的午寐有轻轻的地震 如果,我去了,将带着我的笛杖 那时我是牧童而你是小羊 要不,我去了,我便化作萤火虫 以我的一生为你点盏灯。
诵读思考
• 找出诗中的比喻,说说你的理解。 • 找出诗中的否定句,说说它的作用。 • 为什么说“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 赏析句式的特点。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偶 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
而当你终於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是雨,是夜晚; 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 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念此际你已回到滨河的家居, 想你在梳理长发或是整理湿了的外衣, 而我风雨的归程还正长; 山退得很远,平芜拓得更大, 哎,这世界,怕黑暗已真的成形了……
课后作业
这首诗隐含了一个凄美幽 怨的故事,请用诗意的语言描 述出来。
“美丽的错误”
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我遇见你 在这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思妇词
闺怨诗
主题——妻子对远行的 丈夫的思念。
现代闺怨诗
错 误
郑愁予
授课:合浦一中 陈冬梅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祖籍河北,1933年出生于 山东济南。童年随父亲辗转大江南北。抗战胜利后到 北京,曾就读于崇德中学。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 1958年大学毕业后,曾在基隆港务局任职多年。1968 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研究,获艺术 硕士学位。现旅居美国,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郑愁予比较有名的诗作,比如《错误》《水手刀》 等,大多都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的。因此他被称为 “浪子诗人”。出版的诗集有《梦土上》(1955)、 《衣钵》(1966)、《燕人行》(1980)、《寂寞的 人坐着看花》(1993)。
春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
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满地不开门。
梦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颦洲。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蕈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