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红细胞血型检测方法
血型的鉴定方法
![血型的鉴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6ef864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f.png)
血型的鉴定方法血型是人类体内的一种生物学特征,是指血液中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和血浆中的抗体的组合。
血型的鉴定是医学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可以为献血、输血、器官移植等医疗活动提供重要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血型的鉴定方法。
一、ABO血型鉴定ABO血型系统是最常见的血型系统,分为A、B、AB、O四种,其鉴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直接凝集法将献血者的血液滴在含有不同抗A和抗B血清的玻片上,观察是否出现凝集现象,从而确定其ABO血型。
2. 反凝集法将献血者的血液加入已知ABO血型的红细胞悬液中,观察是否出现凝集现象,从而确定其ABO血型。
3. 红细胞溶血法将献血者的血液与已知ABO血型的红细胞混合,在特殊条件下加热或冷却,观察是否出现红细胞溶解现象,从而确定其ABO血型。
二、Rh血型鉴定Rh血型系统是人类血型系统中的第二大血型系统,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两种。
Rh血型的鉴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直接凝集法将献血者的血液滴在含有Rh抗体的玻片上,观察是否出现凝集现象,从而确定其Rh血型。
2. 反凝集法将献血者的血液加入已知Rh血型的红细胞悬液中,观察是否出现凝集现象,从而确定其Rh血型。
3. 红细胞溶血法将献血者的血液与已知Rh血型的红细胞混合,在特殊条件下加热或冷却,观察是否出现红细胞溶解现象,从而确定其Rh血型。
三、其他血型鉴定除了ABO和Rh血型外,还有其他一些罕见的血型,如Kell血型、Duffy血型、Lewis血型等。
这些血型的鉴定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免疫荧光法将献血者的血液加入含有特定抗体的荧光素标记红细胞悬液中,观察是否出现荧光信号,从而确定其血型。
2. 免疫吸附法将献血者的血液加入含有特定抗体的固相吸附板中,观察是否出现吸附信号,从而确定其血型。
3. PCR技术通过PCR技术检测献血者的DNA中是否存在特定基因,从而确定其血型。
总之,血型的鉴定是医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献血、输血、器官移植等医疗活动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血型的鉴定方法及操作
![血型的鉴定方法及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e984a33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bf.png)
方法学评价
灵敏度和准确性高,实验结果重复性好,可长时间保存 自动化程度高,实验过程标准化,ISO9000/CE认证 成本高
03
间接Coomb’s(indirect antiglobulin test, IDAT)
DAT:检查红细胞是否致敏
IDAT:检测血清中不完全抗体
原理和方法 低离子强度盐溶液(low ionic strength salt solution, LISS):降低介质离子强度,增加抗原抗体结合 聚凝胺:中和红细胞表面负电荷,使红细胞发生非特异性凝集。 重悬液(resuspension)
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可能原因(三)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
规则抗体和不规则抗体
规则抗体:ABO系统产生抗A、抗B是有规律的。
Landsteiner规律: A型-抗B,B型-抗A,O型-抗A,抗B
不规则抗体:除ABO 系统外,其他系统产生的抗体均不符合上述规律。
正常人血液中一般没有不规则抗体,又称为意外抗体(unexpected antibody)。
完全抗体和不完全抗体
血型(blood type)
红细胞血型原理与检测策略
![红细胞血型原理与检测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c10c27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8.png)
红细胞血型原理与检测策略引言:红细胞血型是指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和血清中的抗体的特异性反应。
根据不同的抗原和抗体的存在与否,可以将人类的红细胞血型分为A、B、AB和O型。
了解红细胞血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包括输血、器官移植和孕产妇管理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红细胞血型的原理以及常用的检测策略。
一、红细胞血型的原理红细胞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和血清中的抗体决定的。
抗原是一种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而抗体则是一种能够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根据红细胞表面抗原的不同,人类的红细胞血型可分为A、B、AB和O型。
1. ABO血型系统:ABO血型系统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红细胞血型系统之一。
根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A抗原和B抗原,人类可以分为A型、B型、AB 型和O型。
A型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B型红细胞表面有B抗原,AB型红细胞表面同时具有A抗原和B抗原,而O型红细胞表面则没有A抗原和B抗原。
2. Rh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是另一个重要的红细胞血型系统。
Rh血型系统中最重要的抗原是Rh因子,也称为D抗原。
如果红细胞表面有Rh因子,则为Rh阳性;如果没有Rh因子,则为Rh阴性。
二、红细胞血型的检测策略红细胞血型的检测通常包括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查两个方面。
1. 血型鉴定:血型鉴定是指确定个体的ABO血型和Rh血型。
常用的血型鉴定方法包括直接血细胞法和血清试剂法。
直接血细胞法是通过将被测血液与已知血型的抗血清混合,观察凝集反应来确定血型。
例如,将被测血液与抗A血清混合,如果出现凝集反应,则说明被测血液为A型;如果与抗B血清混合后出现凝集反应,则说明被测血液为B型。
血清试剂法是通过将被测血液与已知血型的红细胞混合,观察凝集反应来确定血型。
例如,将被测血液与A型红细胞混合,如果出现凝集反应,则说明被测血液为B型。
2. 抗体筛查:抗体筛查是为了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与红细胞抗原相对应的抗体,以避免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
常用的抗体筛查方法包括交叉试验和抗人球蛋白试验。
血型的鉴定方法及操作全解
![血型的鉴定方法及操作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d50d69314431b90d6c85c73d.png)
规则抗体:ABO系统产生抗A、抗B是有规律的。 Landsteiner规律: A型-抗B,B型-抗A,O型-抗A,抗B 不规则抗体:除ABO 系统外,其他系统产生的抗体 均不符合上述规律。 正常人血液中一般没有不规则抗体,又称为意外抗体 (unexpected antibody)。
完全抗体和不完全抗体
原理:根据IgM类抗体与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 原能发生凝集反应。 正定型:已知血型抗体试剂 + 红细胞
鉴定红细胞上血型抗原
反定型:已知标准红细胞 + 血清
鉴定血清中抗体
反应条件:生理盐水介质,室温,肉眼可见凝 集反应 平板法,试管法,微孔板法,试管离心法最可 信赖。 应用:ABO血型定型、RhD抗原定型 (IgG+IgM,IgM单克隆抗体),交叉合血
增强IgG抗体 的凝集作用
注意事项:
Rh血型不需作反定型 每次实验均需作阳性、阴性对照
方法学评价
简单经济
稳定性、准确性较差,不能检出MN、Duffy血 型系统
3.抗人球蛋白实验(Coomb’s test)
原理和方法
抗IgG
待测红细胞 + 抗RhD(IgG)
红细胞凝集
+ 抗人球蛋白
应用延伸:
红细胞血型
红细胞血型分类: ISBT(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Blood Transfusion)
2002年,29个系统,200多个抗原 目前,30个系统,300多个抗原
一、ABO血型系统
1. ABO血型抗原和抗体特性
2.ABO血型的遗传与生化
(1)ABO基因型与表型 A型——AA,AO B型——BB,BO AB型——AB O型——O
人血型实验报告
![人血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704103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c.png)
一、实验目的1. 掌握ABO血型鉴定原理和方法。
2. 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了解抗原抗体反应。
3. 通过实验,学会使用血型鉴定工具,并能够独立进行血型鉴定。
二、实验原理人类的ABO血型系统是由三个复等位基因(IA、IB、i)决定的。
根据基因型组合,红细胞表面可以存在A、B抗原或两者兼有,或者都不存在。
血清中则含有相应的抗体,即抗A和抗B。
血型鉴定通过观察红细胞与标准血清之间的凝集反应来确定个体的血型。
三、实验材料1. 受试者血液样本2. A型标准血清3. B型标准血清4. 载玻片5. 滴管6. 红细胞洗涤液7. 生理盐水8. 显微镜9. 红细胞洗涤液四、实验步骤1. 准备样本:将受试者血液样本与红细胞洗涤液按1:4比例混合,室温下静置5分钟,以去除血浆蛋白。
2. 制备红细胞悬液:取洗涤后的红细胞,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浓度。
3. 滴加标准血清:在载玻片上分别滴加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
4. 加入红细胞悬液:用滴管吸取稀释后的红细胞悬液,分别滴加到A型和B型标准血清中。
5. 观察凝集现象:静置5分钟后,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是否发生凝集现象。
6. 记录结果:根据凝集现象,记录受试者的血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A型血:加入A型标准血清后,红细胞发生凝集;加入B型标准血清后,红细胞不发生凝集。
结论:受试者血型为A型。
2. B型血:加入B型标准血清后,红细胞发生凝集;加入A型标准血清后,红细胞不发生凝集。
结论:受试者血型为B型。
3. AB型血:加入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后,红细胞均发生凝集。
结论:受试者血型为AB型。
4. O型血:加入A型标准血清和B型标准血清后,红细胞均不发生凝集。
结论:受试者血型为O型。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受试者血型鉴定结果与预期相符,说明实验操作规范,结果可靠。
2. 血型鉴定在临床输血、器官移植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了解血型有助于预防输血反应等并发症。
3.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避免误判。
血型检测实验报告结论(3篇)
![血型检测实验报告结论(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cd2ba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7c.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血液学检测方法,对受试者的血型进行鉴定,了解其血型特征,为临床输血、器官移植等医疗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血型鉴定是依据人类红细胞表面抗原的差异进行分类的。
根据不同的抗原,血型可分为A、B、O、AB四种类型。
本实验采用凝集反应原理,通过观察红细胞与抗血清之间的反应,判断受试者的血型。
三、实验材料1. 受试者血液样本2. 抗A、抗B标准血清3. 抗A、抗B、抗AB混合抗血清4. 生理盐水5. 试管、滴管、显微镜等实验器材四、实验步骤1. 将受试者血液样本加入试管中,加入生理盐水,混匀后取少量置于玻片上。
2. 分别用滴管滴加抗A、抗B标准血清至玻片上,观察红细胞是否发生凝集。
3. 重复步骤2,加入抗A、抗B、抗AB混合抗血清,观察红细胞是否发生凝集。
4. 根据凝集情况,判断受试者的血型。
五、实验结果1. 当受试者血液与抗A血清发生凝集,与抗B血清不发生凝集时,可判定其为A 型血。
2. 当受试者血液与抗B血清发生凝集,与抗A血清不发生凝集时,可判定其为B 型血。
3. 当受试者血液与抗A、抗B血清均发生凝集时,可判定其为AB型血。
4. 当受试者血液与抗A、抗B血清均不发生凝集时,可判定其为O型血。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鉴定了受试者的血型。
实验结果表明,受试者的血型为____型(A型、B型、AB型或O型)。
在临床输血、器官移植等医疗活动中,了解受试者的血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避免输血反应和移植排斥等不良反应。
此外,本次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以下问题:1. 实验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控制试剂的添加量和操作时间,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在观察凝集现象时,应使用高倍显微镜,以便更清晰地观察红细胞与抗血清之间的反应。
3. 在实验过程中,应保证实验器材的清洁和消毒,以防止交叉污染。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确保试剂的添加量和操作时间准确。
实验报告检测血型
![实验报告检测血型](https://img.taocdn.com/s3/m/3fbca1db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9.png)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血型鉴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血型鉴定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二、实验原理血型是指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类型。
根据红细胞表面抗原的不同,人类血型可分为A 型、B型、AB型、O型四种。
血型鉴定是通过检测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判断个体的血型。
常用的血型鉴定方法有直接凝集法和间接凝集法。
三、实验材料1. 标本:抗A抗体、抗B抗体、抗AB抗体、抗O抗体、抗A-B抗体。
2. 试剂:生理盐水、A型标准血清、B型标准血清、AB型标准血清、O型标准血清、红细胞悬液。
3. 仪器:离心机、移液器、显微镜、载玻片、滴管等。
四、实验步骤1. 制备红细胞悬液:将新鲜血液离心,取上层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最后加入适量生理盐水制成红细胞悬液。
2. 制备抗血清:取抗A抗体、抗B抗体、抗AB抗体、抗O抗体、抗A-B抗体各一份,分别加入等量生理盐水,混匀后备用。
3. 检测A型血:a. 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A型标准血清。
b. 滴加一滴制备的红细胞悬液。
c. 观察红细胞是否发生凝集,判断血型。
4. 检测B型血:a. 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B型标准血清。
b. 滴加一滴制备的红细胞悬液。
c. 观察红细胞是否发生凝集,判断血型。
5. 检测AB型血:a. 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AB型标准血清。
b. 滴加一滴制备的红细胞悬液。
c. 观察红细胞是否发生凝集,判断血型。
6. 检测O型血:a. 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O型标准血清。
b. 滴加一滴制备的红细胞悬液。
c. 观察红细胞是否发生凝集,判断血型。
五、实验结果1. A型血:红细胞与抗A抗体发生凝集。
2. B型血:红细胞与抗B抗体发生凝集。
3. AB型血:红细胞与抗A抗体和抗B抗体均不发生凝集。
4. O型血:红细胞与抗A抗体、抗B抗体、抗AB抗体、抗O抗体均不发生凝集。
六、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鉴定了四种血型。
血型鉴定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如输血、器官移植、亲子鉴定等。
检测血型最简单的方法
![检测血型最简单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649cb6f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7.png)
检测血型最简单的方法引言血型是指人体红细胞膜上的抗原和抗体的组合,对我们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了解自己的血型对于日常生活以及医疗救助都非常重要。
在过去,检测血型需要进行繁琐的实验室检测,但现在已经有了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快速检测血型。
1. 血型的基本知识在了解如何简单检测血型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关于血型的基本知识。
人类的血液主要分为A、B、AB和O四个基本类型,每一种类型都可以携带Rh因子(+/-)。
根据人体红细胞上的抗原和血浆中是否带有特定抗体,我们可以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2. 观察和猜测法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是通过观察和猜测来推测血型。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血型的初步猜测:- 观察眼睛和头发的颜色。
一般说来,A型血的人眼睛颜色较深,B 型血的人眼睛颜色较浅,O型血的人则基本上都是棕色眼睛。
此外,A型血的人头发颜色偏黑,B型血的人头发颜色偏黄,O型血的人则是深棕色或棕黄色。
- 观察皮肤的色泽。
A型血的人的皮肤一般会有一定程度的红晕,B 型血的人则皮肤较为黄亮,O型血的人则皮肤较为白皙。
- 猜测性格特点。
一般说来,A型血的人比较内向、敏感,B型血的人较为外向、适应力强,O型血的人则更加独立、不拘小节。
请注意,这种方法只是初步判断血型的依据,并不是十分准确的方式,需要进一步的确认。
3. 使用试纸法另一种简单的方法是使用试纸法进行血型的初步检测。
试纸法使用的试纸具有特定的抗原和抗体,可以与血液中的抗原和抗体发生反应,从而确定血型。
以下是使用试纸法进行血型检测的步骤:1. 清洁和消毒手指,用无菌棉球或酒精棉球进行清洁,确保无菌状态。
2. 使用消毒针或无痛采血器将手指刺破,让血液滴在清洁的杯子或试管中。
3. 取出试纸,将试纸的尾部放入杯子中的血液中,并保持静止数秒,直至试纸吸取足够的血液。
4. 将试纸放入试纸盒子中,等待约1分钟,根据试纸上显示的颜色变化,可以初步确定血型。
试纸法是一种快速方便的检测方法,但由于试纸上的抗原和抗体数量有限,因此可能无法检测出稀有的血型。
血型的鉴定方法及操作
![血型的鉴定方法及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a44d1a3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7.png)
血型的鉴定方法及操作血型在医学和生物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治疗疾病、血液输血以及遗传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血型的鉴定方法及相关操作。
一、血型的分类与意义人类的血液主要有A、B、O和Rh四种类型,根据红细胞膜表面的抗原的类型和组合,可以将血型分类为A、B、AB和O四种基本类型。
同时,Rh血型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两种。
血型的鉴定对于输血安全至关重要,错误的输血可能导致输血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此外,血型还与各种疾病的易感性以及药物反应等有关,因此了解个体的血型信息对于医疗保健和疾病预防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血型的鉴定方法1. 直接血涂片法直接血涂片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鉴定血型的方法。
操作步骤如下:(1)将被测血的一滴滴于玻璃片上,用纤维棒均匀地在玻璃片上涂抹;(2)取相应的抗血清:如A型血的抗A血清、B型血的抗B血清、AB型血的抗A和抗B血清、O型血的抗A和抗B血清以及Rh抗血清等;(3)将抗血清滴于涂片中,与血液充分混合;(4)观察血涂片的凝集反应,如果呈现凝集,即为抗血清与红细胞抗原的配血现象,反应凝结越强,说明抗血清与红细胞抗原之间的亲和力越高。
2. 输血试验为了确保输血安全,一般在输血前需要进行输血试验。
输血试验包括供者血型和受者血型鉴定,以及鉴定受者血浆对供者红细胞抗原的抗体情况。
输血试验的操作步骤如下:(1)进行供者和受者的血型鉴定,使用与直接血涂片法相同的方法;(2)对受者的血浆进行抗体筛查,这是为了查找受者血浆中特异性抗体的存在情况;(3)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将受者血浆与供者红细胞反应,观察有无凝集反应。
若有凝集反应出现,则代表受者血浆中的抗体与供者红细胞的抗原有亲和力,此时该供者的血液不适合输给受者。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血型鉴定和输血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操作前需准备好所需试剂和设备,保持无菌状态;2. 确保工作区域安全,避免交叉污染;3. 操作过程中要仔细,避免误操作导致错误结果;4. 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5. 注意个人防护,避免自身接触到血液和试剂。
实训报告血型测定方法
![实训报告血型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79beb4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b5.png)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训,了解血型测定的原理和方法,掌握血型鉴定的基本技能,提高实验室操作能力,为临床输血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二、实验原理血型是指血液成分中红细胞表面所具有的特异性抗原。
根据红细胞表面抗原的不同,人类血型可分为A、B、O、AB四种基本血型。
此外,根据红细胞膜上凝集原的不同,血型系统还可分为多种亚型。
血型测定是通过对血液中凝集原和凝集素的检测,来判断受检者的血型。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实验器材:抗A、抗B标准血清、抗A、抗B、抗AB、抗O标准红细胞悬液、玻片、滴管、显微镜、生理盐水等。
(2)实验试剂: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2%柠檬酸钠溶液、2%草酸铵溶液等。
2. 实验操作(1)取受检者血液1-2ml,加入抗凝剂(如2%柠檬酸钠溶液)制成抗凝血。
(2)将抗凝血离心,取上层血清备用。
(3)将受检者血清分别加入四个玻片,每个玻片滴加1滴抗A、抗B、抗AB、抗O 标准红细胞悬液。
(4)轻轻混匀,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
(5)用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凝集现象,记录结果。
3. 结果判断(1)若受检者血清与抗A、抗B、抗AB红细胞悬液均不发生凝集,则受检者血型为O型。
(2)若受检者血清与抗A红细胞悬液发生凝集,与抗B红细胞悬液不发生凝集,则受检者血型为A型。
(3)若受检者血清与抗B红细胞悬液发生凝集,与抗A红细胞悬液不发生凝集,则受检者血型为B型。
(4)若受检者血清与抗A、抗B、抗AB红细胞悬液均发生凝集,则受检者血型为AB型。
四、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掌握了血型测定的原理和方法,提高了实验室操作能力。
2. 了解了不同血型系统的亚型,为临床输血工作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3. 发现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如血清污染、操作不规范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4. 认识到血型测定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为今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奠定了基础。
五、改进措施1. 严格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血型测定实验报告
![血型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d5a82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e7.png)
血型测定实验报告1.引言血型是指人体血液中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差异,是人类常见的遗传特征之一。
通过血型测定实验,可以了解个体的血型类型及其遗传规律,对于医学研究、输血配对以及法医学鉴定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血型测定实验,掌握血型测定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通过实验的实际操作,加深对血型遗传规律的理解,探索不同血型之间的遗传关系。
3.实验材料和方法3.1 实验材料- 实验室用血清和血红蛋白稀释液- 血型抗血清:A型、B型、AB型和O型- 可试胎儿血清(逐渐稀释)和效价O型红细胞悬液- 细胞接合用平板和规则- 生理盐水3.2 实验方法3.2.1 血型分析方法本次实验使用ABO血型分析方法。
首先,取一小滴新鲜的静脉血放入4个分别标注为A、B、AB和O的小玻璃片中,然后滴上相应的ABO血型抗血清,搅拌均匀。
观察凝集现象,记录血型反应。
3.2.2 Rh因子分析方法Rh因子是另一种重要的血型特征。
通过直接抗人血清法来测定Rh因子。
首先,在标有R的玻璃片上滴上待测血液样本,然后加入Rh因子抗血清,搅拌均匀。
观察凝集反应,判断是否有Rh因子存在。
4.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操作和观察,我们获得了一系列的实验结果。
例如,血片A和A型抗血清的凝集反应明显,表明该血液样本属于A型;而血片B在与A型抗血清和B型抗血清混合后均出现凝集现象,表明该血液样本属于AB型。
此外,通过Rh因子的分析,我们发现R玻片在加入Rh抗血清后出现凝集反应,说明具有Rh因子的存在。
5.讨论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不同血型之间的凝集反应表明了不同血型之间的抗原抗体反应。
这与血型遗传学规律相吻合。
根据遗传学原理,A型血液表面具有A类抗原,B型血液具有B类抗原,而AB型血液同时表达A类和B类抗原,而O型血液则没有表达抗原。
此外,Rh因子的测定对于Rh血型的判断非常关键。
在人类红细胞表面,如果存在Rh因子,则为Rh阳性,否则为Rh阴性。
测血型的实验报告
![测血型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fda1353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3.png)
实验名称:测血型实验日期:2023年4月15日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掌握血型鉴定的原理和方法,学会使用血型试剂进行血型鉴定。
实验原理:血型鉴定是通过对血液中的凝集原和凝集素进行反应,观察红细胞是否发生凝集来判断血型。
人类血型主要分为A、B、O、AB四种,其中A型和B型红细胞表面分别有A凝集原和B凝集原,O型红细胞表面无凝集原,AB型红细胞表面同时有A和B凝集原。
实验材料:1. 红细胞悬液:A型、B型、O型、AB型2. 抗A血清3. 抗B血清4. 生理盐水5. 试管6. 离心机7. 移液器实验步骤:1. 取四个试管,分别标记为A型、B型、O型、AB型。
2. 在每个试管中加入1ml生理盐水。
3. 将A型、B型、O型、AB型红细胞悬液分别加入对应的试管中,使每个试管中的红细胞浓度为2%。
4. 在A型试管中加入2滴抗A血清,B型试管中加入2滴抗B血清,O型试管中加入2滴抗A血清和2滴抗B血清,AB型试管中加入2滴生理盐水。
5. 混匀每个试管中的液体,轻轻振荡。
6. 将四个试管放入离心机中,以1000r/min的速度离心5分钟。
7. 观察各试管中的红细胞是否发生凝集。
实验结果:1. A型试管:红细胞发生凝集。
2. B型试管:红细胞发生凝集。
3. O型试管:红细胞未发生凝集。
4. AB型试管:红细胞未发生凝集。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A型血红细胞表面有A凝集原,与抗A血清发生凝集反应。
2. B型血红细胞表面有B凝集原,与抗B血清发生凝集反应。
3. O型血红细胞表面无凝集原,与抗A血清和抗B血清均不发生凝集反应。
4. AB型血红细胞表面同时有A和B凝集原,与抗A血清和抗B血清均不发生凝集反应。
实验讨论:1. 血型鉴定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输血、器官移植等提供依据。
2. 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抗A血清和抗B血清进行血型鉴定,实际操作中还可以使用其他试剂,如抗AB血清、抗O血清等。
ABO血型的测定
![ABO血型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ccf73ad058fafab068dc02a2.png)
ABO血型的测定(直接凝集玻片法)
(一)实验目的了解ABO血型鉴定的原理;掌握玻片凝集试验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已发现人类红细胞有20多种血型系统,其中ABO血型系统在输血中最为重要,必须血型相合才能输血。
血型鉴定是根据人类红细胞表面有不同的血型抗原,故用已知的抗A、抗B单克隆抗体作直接玻片凝集试验,可测定血型。
(三)实验材料
1、诊断用抗A及抗B单克隆抗体试剂各一支。
2、玻片、无菌刺血针、消毒用碘酒、酒精、无菌棉签、牙签,记号笔等
(四)实验方法
1、取洁净玻片一张用蜡笔分成两半,分别标记A、B,然后A侧滴一滴抗A抗体(蓝色),B侧滴一滴抗B抗体(黄色)
2、被检者耳垂或手指用碘酒消毒,酒精脱碘并凉干后,用刺血针刺血。
3、用牙签刮取两滴血液充分与两种抗体混匀,即可观察结果
;
(五)实验结果
血型鉴定结果
(六)注意事项
1、A、B两侧不能混,否则结果不可靠。
2、无菌观念:消毒按一定方向,以一点为中心,由内向外;注意酒精脱碘,否则损伤皮肤、色素沉着;酒精脱碘后,要晾干,否则进针会有烧灼疼痛;。
人类ABO血型鉴定实验
![人类ABO血型鉴定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091567e5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15.png)
一、实验目的: 学习人类ABO血型的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通过观察参试人员的血液与抗A和抗B标准血清是否发生凝集反应, 判断其血型。
A型:红细胞上具有A抗原,能与特异性抗体A发生凝集反应,而不 与B抗体发生凝集反应。
B型:红细胞上具有B抗原,与特异性抗体B发生凝集反应,而不与A 抗体发生凝集反应。
AB型:红细胞上具有A抗原和B抗原,既与抗体A发生凝集反应,也 与抗体B发生凝集反应。
O型:红细胞上缺乏A抗原,也缺乏B抗原,均不与抗体A或抗体B发 生凝集反应。
三、实验用品
标准抗A和抗B血清、玻片、消毒液、 牙签、棉签、采血针、记号笔等
四、实验步骤
1.标记玻片:取洁净玻片一张,用蜡笔在玻片两 端分别标明A B
A
B
2.滴加血清
在玻片A B两端分别滴加标准抗A 和抗B血 清各一滴。
B
标准抗A血清
标准抗B血清
3.消毒采血 用无菌棉签蘸取消毒液,消毒左手无名指
指腹皮肤,用消毒采血针垂直刺入消毒皮肤 处取血各一滴分别涂于玻片的标准抗A血清 和标准抗B血清中,分别用牙签将其混匀。
4.观察反应
静置10—15分钟后用肉眼观察有无凝集现 象。
五、结果判断 根据有无凝集现象判断血型
A型 B型 AB 型 O型
六、注意事项
1.严格消毒皮肤与采血针 2. 标准抗AB血清不能混淆 平稳移动玻片 3.使用牙签时不可混用 4.凝集现象肉眼分辨不清时用低倍镜辨别
abo血型检测原理
![abo血型检测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ff00a5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af.png)
abo血型检测原理一、背景介绍ABO血型是人类最早发现的血型系统,是由Karl Landsteiner在20世纪初发现的。
ABO血型系统是指人类红细胞表面所存在的A、B抗原和相应的抗体,共有四种基本血型:A型、B型、AB型和O型。
ABO血型检测是医学常规检查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ABO血型检测原理1. ABO血型基本概念在人类红细胞表面存在着两种糖蛋白质,即A抗原和B抗原。
如果一个人的红细胞表面有A抗原,则他就属于A型;如果一个人的红细胞表面有B抗原,则他就属于B型;如果一个人的红细胞表面同时有A 和B抗原,则他就属于AB型;如果一个人的红细胞表面没有任何抗原,则他就属于O型。
2. ABO血型检测方法(1)直接凝集法:将被检者的全血加入含有特定抗体(如A抗体或B 抗体)的试剂中,如果被检者含有对应的抗原,则会发生凝集反应,从而判断出被检者的血型。
(2)间接凝集法:将被检者的血清加入含有已知血型抗原的试剂中,如果被检者含有对应的抗体,则会发生凝集反应,从而判断出被检者的血型。
(3)免疫荧光法:将被检者的红细胞与特定荧光标记抗体结合,然后观察荧光显微镜下是否发生荧光反应,从而判断出被检者的血型。
3. ABO血型遗传规律ABO血型是由一个人体内所拥有的A、B基因和O基因共同决定。
A、B基因是显性遗传基因,O基因是隐性遗传基因。
一般来说,父母分别给予一个人一个A、B、O中的一种或两种基因,从而决定了这个人所属的ABO血型。
4. ABO血型与输血在输血过程中,必须确保受体和供体之间ABO血型相同或相容。
如果输错了血型,则会引起输血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5. ABO血型与妊娠如果母亲和胎儿ABO血型不同,则母体会产生抗ABO抗体,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甚至引起溶血性疾病。
三、结论ABO血型检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医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输血和手术等治疗方案。
同时,也能够为孕妇提供科学的指导,避免因ABO血型不同而引起的不良后果。
红细胞血型检测
![红细胞血型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ee8eac8de45c3b3566ec8bad.png)
红细胞血型检测摘要】目前红细胞血型至少已发现有26个血型系统,400多种血型抗原。
ABO血型是最早发现的一个血型系统,也是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一个系统。
本节重点介绍ABO和Rh两个血型系统。
【关键词】红细胞类型检验(一)ABO血型系统1.ABO血型的分类人类红细胞表面有两种抗原,分别为A抗原和B抗原,A型红细胞表面含A抗原;B型红细胞表面含B抗原,AB型红细胞表面含有A和B两种抗原,O型红细胞既不含有A抗原也不含有B抗原。
在人的血清中,存在着两种天然抗体,一种叫抗A抗体,一种叫抗B抗体,在A型人的血清中含有抗 B抗体,在B型人的血清中含有抗A抗体,在AB型人的血清中既不含有抗A抗体也不含有抗B抗体,O型人的血清中含有抗A和抗B两种抗体。
两种抗体可分别与相应的A或B抗原发生免疫反应。
2.ABO抗原与血型物质 ABO系统的血型抗原有A、B、H三种,它们属于多糖类抗原,主要存在于红细胞表面,与脂质、蛋白质结合在一起,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抗原成分由多糖和多肽组成。
多肽部分决定血型的抗原性,多糖部分决定血型的特异性,H抗原是A、B抗原基础物质。
ABO各型红细胞上都有H抗原,O型最多,其顺序分别为O>A2>A2 B>B>Al B。
ABH抗原在胎儿37天时便能检出,以后反应的敏感性不断增强,至出生时红细胞 ABH抗原的敏感性已是成人的20%,至20岁时达高峰,抗原性终生不变,所以,初生儿不易鉴定血型。
3.ABO血型抗体 ABO血型系统抗体若按产生的原因又分、为“天然抗体”和“免疫性抗体”。
(1)天然抗体:没有可以觉察的抗原刺激,在体内自然存在的抗体称为天然抗体,如人体血清中的抗A、抗B抗体,就属于天然抗体。
天然抗体大多数都是IgM,分子量100万,分子的长度为95 nm,由于分子量大,不能通过胎盘,不耐热,70℃加热l小时便破坏,能在等渗盐水中与含有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因此,又叫凝集素或盐水抗体或完全抗体。
血型检测方法学
![血型检测方法学](https://img.taocdn.com/s3/m/d09c92fa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bc.png)
血型检测方法学引言:血型检测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确定一个人的血型类型。
血型检测方法学主要包括血型抗原与抗体的检测、凝集反应和血型鉴定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型检测的方法学,包括血型抗原与抗体的检测、凝集反应和血型鉴定的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血型抗原与抗体的检测血型抗原与抗体的检测是确定一个人的血型类型的首要步骤。
血型抗原是存在于红细胞表面的蛋白质或糖类物质,根据其存在与否,可将人类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
血型抗体则是存在于血浆中的特定抗体,与相应的血型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
血型抗原与抗体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凝集试验、溶血试验和免疫荧光染色法。
1. 凝集试验:凝集试验是一种常用的血型抗原与抗体检测方法。
它通过将被测血液与特定的抗体或抗原混合,观察是否发生血凝集反应来确定血型。
例如,将被测血液滴在含有A抗体的试剂中,如果血液中含有A抗原,就会发生凝集反应。
凝集试验可以直接在玻片上进行,也可以使用特定的试剂盒进行。
2. 溶血试验:溶血试验是一种通过观察溶血现象来确定血型的方法。
溶血试验主要用于检测不同血型之间的抗体和抗原反应。
例如,将被测血液与特定的抗体混合,如果发生溶血现象,则说明血液中含有相应的抗原。
溶血试验可以在试管中进行,也可以使用特定的试剂盒进行。
3. 免疫荧光染色法:免疫荧光染色法是一种通过标记荧光物质来检测血型抗原和抗体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特异性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然后用荧光素标记的二抗与抗体结合,观察标记物的荧光信号来确定血型。
免疫荧光染色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优点,常用于血型抗原的检测。
二、凝集反应凝集反应是血型检测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用于观察血细胞与抗体或抗原之间的凝集现象。
凝集反应主要有直接凝集试验和间接凝集试验两种。
1. 直接凝集试验:直接凝集试验是一种将被测血液与含有特定抗体的试剂混合,观察是否发生血凝集现象的方法。
如果被测血液中含有相应抗原,就会与试剂中的抗体发生反应,导致血细胞之间的凝集现象。
简述血型鉴定方法
![简述血型鉴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0b7c078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48.png)
简述血型鉴定方法
血型鉴定方法是通过检测人体中的血液样本来确定个体的血型类型。
主要的血型鉴定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ABO血型鉴定:这是最常见的血型鉴定方法,通过检测红细胞表面的抗原来确定血型。
常见的有A型、B型、AB型和O型。
通常使用血清型抗原试剂与患者的红细胞相互反应,根据凝集的情况来确定血型。
2. Rh血型鉴定:Rh血型是指红细胞表面的Rh抗原。
根据是否具有Rh抗原可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血型。
Rh血型鉴定同样可以通过血清型抗原试剂与患者的红细胞反应来确定。
3. Kell血型鉴定:Kell血型是指Kell抗原,也是红细胞表面的抗原之一。
Kell血型鉴定通常使用特定的抗体试剂反应来确定。
4. Lewis血型鉴定:Lewis血型是指受体器官和体液的特定酶所表达的血型抗原。
鉴定方法主要基于特定抗体的反应性。
5. MN血型鉴定:MN血型是指地贫素和金伯利金抗原。
通过特定抗体的作用来进行鉴定。
这些血型鉴定方法主要通过血清型抗体试剂与患者血液样本中的红细胞进行反应来确定。
根据反应的凝集情况和试剂的反应性,可以确定个体的血型类型。
这些方法在血液供应和输血匹配以及遗传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血型的检测原理
![血型的检测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8c23b629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02.png)
血型的检测原理血型的检测原理,主要是通过血型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反应来进行。
在人类血液中,存在着两种常见的抗原系统,即ABO系统和Rh系统,这两个系统是影响血型的主要因素。
ABO系统是由A、B、O三种抗原所组成的。
在红细胞表面上,如果有A抗原,则称该血型为A型;如果有B抗原,则称该血型为B型;如果有A和B抗原,则称该血型为AB型;如果没有A、B抗原,则称该血型为O型。
Rh系统是由Rh抗原所组成的。
如果血液中有Rh抗原,则为Rh阳性血型;如果没有Rh抗原,则为Rh阴性血型。
血型的检测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进行:1. 血型抗原检测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血凝反应来检测血型抗原的存在。
它通常采用人工血清或试纸盒,在试剂中加入对应的抗体,然后将被测血液和试剂混合,观察是否发生凝集反应。
如果凝集发生,则表示被测血液中存在相应的抗原,确定血型;如果没有凝集反应,则表示被测血液中不存在相应的抗原,进一步判断是否为O型。
这种方法简单、快速、容易操作,被广泛应用于输血配型和血型鉴定领域。
2. 血型基因检测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检测相关基因的存在与否来判断血型。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可以利用PCR技术和DNA分析技术来检测人体细胞中的特定基因,并通过比对与已知基因序列进行鉴定。
这种方法准确性高,但相对来说比较复杂,需要专门的实验设备和技术。
血型的检测原理基于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性反应。
抗原是一种分子,它们存在于红细胞表面,可以诱导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
抗体是一种特异性的蛋白质,它可以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当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时,会发生凝集反应,也就是俗称的“血凝”。
凝集反应是由于抗原与抗体结合后,形成可见的小颗粒,导致血液的黏稠度增加,从而使血液凝结成固体。
血型抗原和相应的抗体之间的反应是一个免疫反应的过程。
免疫系统可以根据外来物质与自身分子的差异识别它们,并产生相应的抗体进行排斥。
在血型抗原-抗体反应中,如果个体的血液中存在某种抗原,但缺乏相应的抗体,则血液与含有抗体的试剂混合后会发生凝集反应,即被测个体具有相应的抗原;反之,如果血液中缺乏某种抗原,但存在相应的抗体,则试剂与血液混合后会发生凝集反应,即被测个体缺乏相应的抗原。
细胞生物学实验-ABO血型鉴定试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ABO血型鉴定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12e7991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5.png)
红细胞数
男: 4.29-5.38×10¹²/L
女: 3.5-5.0×10¹²/L
血红蛋白
男: 120-160g/L
女: 110-150g/L
血比重
男: 1.054-1.062
女: 1.048-1.059
血细胞压积
男: 41.0-52.0%
女: 38.0-46.0%
ABO血型鉴定的原理是根据红细胞上有或无A抗原和B抗原或AB抗原,将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及O型四种。本实验采用红细胞凝集试验,用已知抗A和抗B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A抗原或B抗原或AB抗原来确定ABO血型。
血 型
可能基因型
A B AB O
IAIA或IAIO IBIB或IBIO IAIB IOIO
红细胞沉降率(cluter法)
男: 0-8mm/lh
女: 0-10mm/lh
白细胞数
0.4-1.0×1010/L
白细胞分类计数
嗜中性粒细胞
50-70%
嗜中性粒细胞
1-4%
嗜中性粒细胞
0-1%
淋巴细胞
25-40
单核细胞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血小板数
10-30×1010/L
出血时间
1-3min
凝血时间
玻片法(室温)
将盖玻片放入计数板中央,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少量已稀释混匀的血细胞悬浮液,于盖玻片边缘一次性滴入计数室内,使之灌满,静置2~3min后再进行计数。
计数方法 红细胞数/mm3=5个中方格的红细胞总和×104
红细胞计数
注意事项
(1)血液加入试管后必须充分摇匀,但动作要轻。 (2)计数室内细胞分布要均匀,每中格的红细胞数目相差20个以上,表示分布不均匀,必须摇匀后重新计数。 (3)混悬液滴入计数室时,液量要适当,计数室内正好充满或稍多于,将两侧深槽内多余溶液用滤纸片吸干净再计数。 (4)肉眼看不清凝集现象时应去低倍镜下观察。 (5)红细胞悬液和血清应新鲜,因污染可产生假凝集现象。 (6)在操作中应严格分离各种检测用品,注意吸取标准血清的滴管和搅拌用的牙签等用品绝对不能混匀,防止在操作时相互污染。 (7)判断红细胞凝集,要有足够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红细胞血型检测方法
发表时间:2009-08-04T11:56:06.7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20期供稿作者:唐银华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宝泉岭分局梧桐河农场职工医院
[导读] 自发现人类第一个红细胞血型以来,一个世纪中,人们使用免疫学和生物化学力几乎所有的血液成分中
【中图分类号】R44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0-0250-02
自发现人类第一个红细胞血型以来,一个世纪中,人们使用免疫学和生物化学力几乎所有的血液成分中,检出数百种遗传多态性标记。
这个领域的成果,已用于输血移植等临床医学,以及免疫学、遗传学、法医学、人类学等许多方面。
红细胞血型检查主要用于一般体检,产前检查及输血前检查。
临床上最重要的为ABO血型及Rh血型两种,必要时还需检查其他血型。
1 常用试剂
血型检查的常用试剂包括抗-A,抗-B,抗-H以及抗-D。
这类试剂有来自人血清的、单克隆抗体以及外源凝集素。
现在实验室所用的大多为单克隆抗体。
根据免疫球蛋白的性质,抗体可分为IgM、IgG两种。
前者在盐水介质中与相应的红细胞血型抗原凝集,后者在抗人球蛋白试验、酶试验或其他胶体介质中发生凝集。
血型鉴定常用立刻离心试管法,以肉眼观察凝集反应,根据凝集反应的强度,以4+,3+,2+,1+及±区别。
所谓混合外观是指极大多数红细胞不凝集,只有少数红细胞呈凝集现象。
如少量的A型红细胞混匀于O型红细胞时,与抗-A血型试验即呈混合外观,原则上与弱凝集有所区别。
单克隆抗-A(B)试剂的研制成功和应用,为临床节省了大批珍贵的人源试剂血清。
但近年来,在ABO血型检测过程中,国外已有多篇因单克隆试剂引起假凝集现象的报道,国内孙爱农等亦有类似报道。
即单克隆抗-A与B型红细胞反应,单克隆抗-B与A型红细胞反应,这种现象均表明单克隆试剂与人源多克隆试剂存在一定差异鉴于单克隆试剂可造成假阳性结果,因此Butch(1994年)等认为输血前单个标本ABO/Rh血型检测,应该用人源多克隆血清。
由于目前国内市场上供应的几乎都是单克隆试剂,所以孙爱农等认为:厂家生产单克隆抗一A(B)成品时,应取不同来源杂交瘤细胞制备的抗-A(B)混匀,并用大批量包括亚型在内的标本验证,对输血前所有病人的检查,必须增加ABO反定型试验,对于有疑问的标本的血型鉴定和吸收放散试验,应该采用人源抗-A(B),以确保安全输血。
2 ABO定型
ABO血型与其他血型不同的是,正常人红细胞上有A,B或A和B抗原者,其血清中必定有与之不同的抗体或没有抗体。
例如A型人必定有抗-B,B型人必定有抗-A,O型人有抗-A和抗-B,而AB人没有抗-A和抗-B。
因此ABO血型的鉴定,包括正反定型两个方面:正定型是以已知的抗-A,抗-B血清测定未知的抗原;反定型是以已知的A型及B型红细胞测定未知的抗体。
两者必须相符,否则应进一步分析研究不符的原因,是技术性还是病理性的。
3 Rh定型
常见有抗-D,抗-C,抗-E,抗-c,抗-e用来鉴定Rh血型抗原。
因为抗-e来源比较困难,所以临床上通常以抗-D,抗-C,抗-E,抗-c 4种抗体来测定。
Rh抗体以IgG为常见,所以通常以抗人球蛋白试验测定。
现在市售的抗-D为单克隆化学改性抗体,可以用立刻离心凝集试验测定。
4 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试验是输血前必须做的试验。
交叉配血实验包括主测及次测两部分。
主测是受者的血清加上供者红细胞,次测是供者血清加上受者红细胞。
理想的配血结果应该是两测都无凝集及溶血现象。
在特殊情况下,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次测往往可以见到极弱的凝集。
检验工作者应特别注意。
第一次输血后,如在两周后再次输血时,仍为同一供血者或亲属,仍应做交叉配血试验,因为该供者如有该受者所缺乏的某种血型抗原,第一次输血后,因免疫而产生抗体,第二次交叉配血时可以产生不相配的现象。
5 抗体测定与抗体鉴定
抗体测定与抗体鉴定是血型血清学中十分重要的工作。
抗体测定又称抗体筛检,它是一种初步检查血清中有无血型抗体的方法。
抗体测定必须应用试剂红细胞(又称筛检红细胞),一般都推荐用两种不同血型的0型红细胞等量混合,而这种红细胞的抗原组成必须是互补的,所以应包括Rh,Kidd,MNS,Ouffy,Diego,Xg,Kell,Lewis,P及Lutheran等。
如果被检血清与筛检红细胞发生凝集,则应用谱细胞进一步加以鉴定。
谱细胞一般应用9-11个不同血型互补的红细胞。
为了提供Rh系统复合抗体(如抗-ce)与混合抗体(如抗-c+抗-e)的鉴定根据,谱细胞的Rh基因型也应加以标明,这必须通过家系调查来决定,目前有一定的难度。
ABO血型系统中的抗体为最具临床意义的抗体,其他抗体一般认为是具有潜在临床意义的抗体。
根据其发生频率排列为:抗-D,抗-K,抗-E,抗-c,抗-Fya,抗-c,抗-Jkb,抗-s,抗-Jkb。
我国引起HTR的抗体以抗-E最多,而HDN以抗-D为最多。
如果在交叉配血时测到受者具有针对低频率抗原的抗体,则不必为了确定供者抗原阴性而进一步加以鉴定,只要从贮存的血液中,任取一个供者血液,一般不含此低频率抗原。
因此,与该受者血清交叉是相容的。
反之,如在产前检查,发现针对罕见抗原的抗体时,抗体鉴定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预测HDN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供换血用的血液是不难找到的。
另一方面,如果病人血清中含有针对高频率抗原的抗体,不必考虑这种研究是为了输血还是预测HDN,必须加以鉴定,对估计临床意义以及确定输血用的血液都有帮助。
6 分泌型唾液中血型物质的测定
唾液中HAB血型物质测定可用作ABO。
血型鉴定的辅助方法。
分泌型唾液中血型物质的强度各人不同,A,B,H物质之间也不一样,唾液中血型物质测定常用凝集抑制试验,所用抗血清的浓度应当适当。
分泌型AX及Ael,BX及Bel人唾液中只有H物质而无A或B物质。
7 吸收放散试验
血清学方法中,吸收放散试验是确定ABO亚型及目前鉴定Del的惟一方法。
这种红细胞与抗-A,抗-B,抗-D不起凝集,但可以吸收抗-A,抗-B及抗-D并放散出来,是血型鉴定中十分重要的方法。
8 采用血凝反应的增强剂和改变血凝反应体系
一些血凝反应的增强剂,如凝聚胺(polybrene)、聚乙二醇(PEG)、盐水、牛白蛋白、低离子强度悬液(LISS)、抗人球蛋白试剂、酶试剂等,以及有别于常规试管反应的反应体系,如固相反应、微量板反应和微量试管柱式反应等,已被广泛地使用。
但事实上,每项技术都
有其各自的优、缺点和局限性。
对新的血型血清学技术的应用,有公认的基本要求:在用于抗体检测时,必须优于经典的低离子强度一间接抗球蛋白试验(LISS-IAT),必须有助于检测灵敏度的提高和节省经费,必须不受无临床意义的抗体的干扰。
9 聚合酶链反应(PCR)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是一种在体外模拟自然DNA复制过程的核酸扩增技术。
它以待扩增的两条DNA链为模板,由一对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引物介导,通过DNA聚合酶酶促反应,快速体外扩增特异DNA序列。
由于PCR技术经过变性、复制、延伸约30个循环就可在2h内将靶DNA扩增数百万倍,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特异和灵敏的特点。
目前,国内已经选用PCR-SSP技术进行了ABO血型基因型检测的研究。
另外,RhD DNA定型推知其表型的方法也迅速地建立起来,使对Rh(-)母亲所怀胎儿的RhD基因定型已经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