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与人文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育与人文精神
武汉市汉南一中张大勇
报载,华中理工大学等高校因不堪忍受天之轿子们语文水平之低而对新生进行汉语水平测试,在高考众多科目中,享受此待遇的唯有语文。九十年代,上海近万名中小学生“语文学习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有77%的学生表示对语文课“不喜欢”。所有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不能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母语的语文到底迷失了什么。
从深的层面考查,就会发现,学生缺少的何止是语文知识,语文失去的何止是学生的垂青。语文教育不知不觉中迷失了其精髓—人文精神。漠视人文精神,是当今语文教育的一大误区。
关于人文精神,我同意这样一种说法:在即在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因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精神。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上的精华”,因为“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都集中在哲学思
想里”。人文精身四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赖以健全发育的营养源,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同为支撑人类文明大厦的两根擎天柱。
在中学基础学科中,文化积淀浸染最深最广当然非语文莫属了,故而人文精神理所当然地成为语文教育活的灵魂。而现今的语文教育却在指导思想,思维方式及具体操作上愈来愈明显地呈现与人文精神背道而弛地趋向。
-—忽略个体。人乃万物之灵,语文教育要真正激起个体的关注与参与,必须真诚关切个体情感,而非装腔作势,更非置之不理。
纵观1977-1997这20年的高考作文题,明里看出强调社会意义是高考作文不变的主题,而个体情感无处立身。高考作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最竟近二十年中学语文教育的走向。再看阅读教学,课堂上如果不讲出点阶级压迫或大善大恶来,教师就觉得很不放心;至于个体情感,则无足轻重。所以,即使象《荷塘月色》〈〈荷花淀〉〉这样清丽的问章,教师的讲述、教参的冷释也与《猎户》、《古战场春晓》似曾相识。画意诗情已为血光呐喊所冲淡。阅读学又称解释,经这番解后,本该有血有肉、有情有意有声有色、有条有理的审美享受却畸变为变相训话、图解概念、堆砌术语、照搬教条的精神折磨。学生怎能不对语文敬而远之?
改革开放二十年,中国的诸多方面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而语文教育的指导思却沿袭了六七十年代狠抓意识形态的老套。社会意义并没有错,错的是对它神密兮兮的人,曲解社会意义,附会社会意义,即使社会责任,历史使命之类一时占据了学生心头,多半也是靠不住的。因为能打动学生的惟有熟悉的丰富的实在的平凡的生活,学生内衷纷繁变幻的情感象冰封下的潜流在汩汩流淌,他们渴望有一种情感与他们交流,给他们抚慰。超越学生的生活基础、精神视野和话语世界,粗暴地灌输,一厢情愿地拉郎配,能有什么好结果呢?下面是一位高三学生题为《小议“笑”》的作文片断:
在我们社会主义祖国中,有很多人把能使别人得到欢乐作为笑的基础,雷锋同志就是一个光辉典范。然而社会上也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见到和自己闹过矛盾的同志遇到困难,不是帮助,而是幸灾乐祸地
笑,这样直接间接影响了我们的事业。清醒吧,可恶的灵魂!在举国上下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四人帮”横行时期的流毒应该肃清了。
这里除了刺鼻的火药味,口号转抄和神经质般的梦呓外,还剩下什么?“有意载花花不发”,这也许是教育者始料来及的。
九八年的高考作文向个体情感回归,但经过长期熏陶而“集体失语”的学生显然猝不及防,依旧假话、空话、绝话连篇。
如果经过长达十二年的语文学习,语文并未给学生打下有益的“精神的底子”,学生的精神家园空荡如故,那才叫“误尽天下苍生”!
二强求规范。阅读和写作教学一直被认为是语文教育的晴雨表。有学者将阅读教学观状描述为五个“不足”与五个“太快”,即“一曰诵读不足,分析介入太快。二曰咀嚼不足,结论得出太快。三日讨论不足,分歧消解太快。四曰欣赏不足,理性说明太快。五曰整合不足,阅读结束太快”。透过这五个“不足”与五个“太快”,我们分明感觉到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便是急匆匆得出一个结论,这结论是唯一的,是标准和规范,其他的一切不过是过场或陪衬,而且这过场或陪衬还是预设前提了的。
中学语文教材的“课前提示”,教参的“课文说明”作出似乎担心读者的理解力,虽然写法全面,但其中的观点见解仿佛全民公决后的集体性意见,特别是以一种刻板的口吻叙述出来后,摆在我们面前的宛然是一份份官方文件,叫人勿庸置疑。象对阿Q的理解,中学教材沿用至今的是五十年代陈涌《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的观点,五
十年“风雨不动安如山”。对此,北大葛兆光教授说了一番振聋发聩的话:“标准的教科书象征着绝对正确的集体话语,这种不经论证就取得了话语权力的教科书,其实已经消泯了思考的个人性,而人文学科的研究没有了这种“个人性”“往往就失去了意义。”
北大另一位教授钱理群的《名著重读》是一本很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认真一读的书。这本选取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名篇进行“重读”的书中诸多观点就很不合规范,甚至不合时宜。《〈故乡〉:心灵的诗》、《关键词语所揭示的生存困境——鲁迅杂文名篇的一种读法》、《〈套中人〉结构上的套子》等篇章题目就带给人一种冲击,一种悸动。《名著重读》的价值不在于提出了多少新鲜的见解,而在于它告诉了我们一篇文章至少有两种以上的读法。
规范未必是坏事,但人文学科之精深博大,错综纷纭,没有哪一种“规范”能规范得了:对人文学科规范太多!就是让人文精神“戴着镣铐跳舞”,只能扼杀创造,培养惰性;泯灭热情睿智,滋长愚忠柔顺。
三关注功利。韩愈将教师的职能定义为“传道、受业、解惑”。而今日甚一日很多教师在世风的影响,社会的压力和私欲的驱使下,只对“分高八斗”,“奖富五车”感兴趣。升学率成了教师的“救命草”。升学率的高低与教师水平的优劣、声誉的好坏和奖金的多少息息相关,其巨大的影响力使一些教师失却了立世的重心。一时间,追逐高分,人心所向。此风之猛,即使象洪镇涛这样提出“语言学习论”的特级教师出难以招架,办能坦率地承认“我的成绩并不总是辉煌”。
一些教师为了在全国性的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中“一赛成名”而走出“陪练助阵、个人表演”的终南捷径。课堂上的激情澎湃的忘我、鞭辟入里的阐述,如坐春风的教诲、启人智慧的理趣难觅,代之而起的是程式化的流水作业,刻板的题海战术,生硬的方法兜售,冷漠的教条灌输,因为这样得分奏效。活泼的思想上紧发条,师生为了“升学扬名”而忙忙碌碌。
当有“为人师表”之誉的教师已为功名所累,当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欲望之旗迎风招展时,人文精神流失,精神家园荒芜又有什么奇怪呢?
人文精神是一种精魂,存在浩荡天地之间;人文精神是一泓幽泉,清气所结,润物无声。人文精神生来与功利无缘。
在世纪未钟声行将敲晌时,为人业师者,功利之前不能“心太软”;传道之语文,不施人文惠泽“怎么能见彩虹”?
四倚重技术。人文精神的传承靠的是耳濡目染,身临其境,物我合一。以为人文精神能用成型的技术、系统的训练揽入怀中是莫大的误会,而现今的语文教学正在这条歧路上越走越远。
君不见一些教师命题没陷井迷障驾轻就熟,神出鬼没;君不见各样理解“秘决”、“指津”、“宝蘘”、“大全”混迹于学生桌上,教师案头。物别是每年中考、高考前夕,刊载各种解题技巧成了多数语文教学类期刊报纸的一道热人风景(其中不乏一些特级教师的身影);君不见阅读教学抽筋剥皮,“断其喉、食其肉”步步有法;君不见写作教学“文章分类,作法分步,一类一法,对号入座”的新八股风正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