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精神内涵管窥_从蒙古族的那达慕谈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4月第21卷 第2期

阴山学刊

YINSHAN ACADEMIC JOURNAL Apr.2008Vo1.21 No.2

草原文化精神内涵管窥

从蒙古族的那达慕谈起

陈改桃

(内蒙古科技大学政法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10)

摘 要:以蒙古族的那达慕为管窥点,透视草原文化的精神内涵:从那达慕的主要活动内容看,草原文化内涵着浓厚的尚 勇!、尚 力!的英雄精神;从那达慕主要活动的参加者看,草原文化内涵着不分等级尊卑、自强坚毅的自由精神、平等精神;从那达慕的起源意义上看,草原文化内涵着人对自然原始崇拜的宗教精神;从那达慕的现实意义来看,草原文化内涵着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

关键词:那达慕;蒙古族;草原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7 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869(2008)02-0048-04

蒙古族,被誉为 马背上的民族!,是草原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民族,这里仅以蒙古族为例,谈谈我对草原文化的理解。

文化作为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反映的形式不外乎两种:感性形式和理性形式,前者即社会心理、民族性格、风俗习惯等,后者即政治法律思想、哲学、宗教、道德、艺术、科学等社会意识形式。这里,我之所以用 那达慕!这一典型的蒙古族风俗作为草原文化的透视点,因为我认为风俗是活跃于民间的、流动着的、传承文化的集中点。

一、那达慕概况

那达慕!(其意为玩)是内蒙古草原上的盛会。原来是在祭敖包以后,大家尽情地欢乐,玩的项目很多。后来祭敖包被那达慕所代替。一般在牧草茂盛、牛羊肥壮的丰收季节(夏末秋初)举行那达慕大会。届时牧民们可以出售牲畜和畜产品,购买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同时还有文艺演出及各种比赛项目。如赛马是引人注目的活动项目之一,赛马分跑马和走马两种。跑马是比驰骋疾跑的速度与赛程,主要由青少年参加;走马是比毅力与平稳,主要由中老年人参加。传统的蒙古式赛跑马,不备马鞍,不穿

靴子,这样可以考验一个骑士的真本领,马也不受束缚而能加快速度。赛马是一种群众性的体育比赛,很受重视,既能鼓励人们精心培育骏马,又能激发骑手刻苦练习骑术。除赛马之外,有的还进行套马、跳马等表演。射箭也是那达慕大会的活动内容。蒙古式射箭强调准确有力,做到箭不虚发,并能远距离地射击。射箭比赛分静射(立射)和骑射。弓箭的式样、重量、长度、拉力等在比赛中无统一规格。男女老幼不分级别,自由参加。在那达慕大会上摔跤也很盛行。真正的蒙古式摔跤,以比力为主要内容。两雄相争,以倒地为负。清代的蒙古式摔跤称为 演库布!。双方一开始就互相抓握力搏,双方的手允许触及对方臀部以下的部位,但不准碰腿。拼搏是以一跤决定胜负,先倒下为输。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旧的规则都作了改变。现在,那达慕大会成了具有民族特点的传统集会,是一个喜庆的集竞技、娱乐、祝福、贸易于一体的民族体育、娱乐性节日。

二、那达慕成因

那达慕作为蒙古族的传统性节日,在蒙古族风俗习惯中颇具代表性。作为一种风俗,那达慕形成和延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48

收稿日期:2007-07-04

作者简介:陈改桃(1969-),女,内蒙古乌兰察布人,硕士,内蒙古科技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论文有∀章太炎后期虚无主

义思想探析#等。

1、那达慕的形成与蒙古民族居住地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经济特点和生产特点密切相关。

13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各部,建立了疆域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用国家的形式重新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即把大小、强弱、语言、宗教信仰、文化程度等各不相同的草原部落,融合为一个民族共同体 蒙古族。从此,蒙古族成为草原的主体民族,也成为草原文化的承载者。

蒙古族人民世代居住、繁衍生息的家园是中国北方草原,这里是亚洲草原的主体部分,属于内陆高原的自然环境,这里为游牧业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地理条件。所以,13世纪的蒙古人承袭了这里先民们的游牧生产方式,长期以来基本保持逐水草而游牧!的生存方式。这是一种以人、畜、环境三个要素构成的生产方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中,畜既是生产资料,也是生活资料,人对畜的驾驭、控制能力就成为人获取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关键。所以,为了生存,蒙古人就不得不强健体魄、习马练箭。同时,获得畜的丰富程度还取决于环境 草原上水草的生长状况,但如何保证草原植被长势茂盛,蒙古族的先民们把这一难题交给了神灵。所以,在草原上,自然是人敬奉的对象,人以一种敬畏和崇尚的心态对待自然,这也是蒙古族人民信仰萨满教的主旨。所以,早期的那达慕是在祭敖包之后,欢庆在神灵保佑下一年的丰收。

2、那达慕的形成与蒙古族的信仰有一定的联系。

早期的那达慕是在祭敖包之后,大家尽情地那达慕!(玩),这说明在起源的意义上,那达慕只是祭敖包的一个组成部分。可见,今天的那达慕是从祭敖包分离、独立出来的一个节日。祭敖包是草原上很隆重的节日。敖包!蒙古语语意为堆!,即是用石块、土块等堆积而成,认为是多种神灵聚居的地方。一般一年祭祀一次,具体时间各地不一。有的在六月初,有的在夏秋选日举行。人们带着肉、奶、酒等各种祭品,聚集到敖包处,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蒙古族的敖包所祭的神,就是天神、土地神、雨神、风神、羊神、牛神、马神等![1](P15)。有萨满祈祷、诵经,大家跪拜祝福,然后往敖包上添加石块,进行修补,并在敖包顶上悬挂新的五色绸布条和幡等。祈求吉祥,人畜兴旺。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推进,牧民思想观念的更新,现在的那达慕大会已没有了往日的宗教意义和宗教色彩,但从起源的角度讲,那达慕作为一种风俗,应该遗留有一定的宗教心理痕迹。

3、那达慕的形成还与蒙古民族历史上的社会斗争和军事征伐不无关系。

就风俗的形成而言,20世纪初章太炎就曾分析过,他说:因政教而风俗,因风俗而心理。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之前,由于游牧业的生产特点,各部落住地分散,政治上不统一,彼此之间联系薄弱,互不隶属,各部在较小的范围内形成汗。而在部落中,游牧贵族为了争夺汗,各部落之间也为了争夺有限的牧场、人口和牲畜,形成了无休止的攻杀和战争。在成吉思汗通过战争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之后,又不断进行对外军事行动。他曾数次出兵西夏,多次南下进攻金朝,并大举进行西征,通过征战的方式建立了统一的元帝国。伴随着蒙古族人民若干年来的争斗现实和征战生涯,戎马和利箭作为他们长久的生活实践,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思想意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日久积淀、传承而为风俗。

从上述分析可知,那达慕作为一种风俗习惯的形成,应该是上述三种原因互动的结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总的说来,在蒙古族的早期,生产力低下,他们只能自发地适应自然环境,从而产生了相应的生产方式和生计文化,在此情形下,就形成了与宗教崇拜有关的祭敖包之后的那达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生产关系的发展,就形成了与政治和社会生活相关的那达慕。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言:今日进化之人,文明程度愈高,则去自然愈远![2](P66)。

三、由那达慕窥见的草原文化精神内涵

以那达慕作为一个管窥点透视草原文化的精神内涵,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1、从那达慕的主要活动内容看,草原文化内涵着浓厚的尚勇!、尚力!的英雄精神。

那达慕的传统项目主要是赛马、射箭、摔跤。如前所述传统的蒙古式赛跑马因不备马鞍,不穿靴子,能够考验一个骑士的真本领。除赛马之外,有的还进行套马、跳马等。传统的蒙古式射箭强调准确有力,做到箭不虚发,并能远距离地射击。男女老幼不分级别,自由参加。而真正的蒙古式摔跤,以比力为主要内容。两雄相争,以倒地为负。这些都可以折射出蒙古族人民尚勇!、尚力!的英雄精神。下面以赛马为例加以说明:

蒙古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马与蒙古族人

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