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合同的风险分类与风险规避方法
销售业务的风险控制
销售业务的风险控制一、引言销售业务是企业获取利润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变化,销售业务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为了保护企业的利益并确保销售业务的顺利进行,风险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销售业务的风险控制措施,以确保企业在销售过程中能够做到风险可控。
二、销售业务的风险分类销售业务的风险可以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两大类。
1. 内部风险内部风险主要指企业在销售过程中由于内部管理不善或员工行为不当而导致的风险。
例如,销售人员的违规行为、销售数据的造假等。
2. 外部风险外部风险主要指企业在销售过程中由于市场环境、竞争对手或法律法规等外部因素而导致的风险。
例如,市场需求的下降、竞争对手的恶意竞争、法律法规的变化等。
三、销售业务的风险控制措施为了降低销售业务的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完善的销售流程、规范的销售合同和明确的销售政策。
同时,企业应加强对销售人员的培训,提高其风险意识和合规意识,确保销售人员的行为符合企业的规定。
2. 加强销售数据的监控与分析企业应建立有效的销售数据监控与分析系统,及时发现销售数据异常情况。
例如,销售额的大幅度波动、销售数据与市场环境不符等。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企业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查和处理,以防止风险进一步扩大。
3. 加强对竞争对手的监测企业应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动态,了解其销售策略和市场行为。
通过对竞争对手的监测,企业可以及时调整自身的销售策略,防止竞争对手的恶意竞争对销售业务造成不利影响。
4. 与法律法规保持一致企业应密切关注法律法规的变化,确保销售业务的合规性。
同时,企业应建立法律事务部门或委托专业律师进行法律咨询,以确保企业在销售过程中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5.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企业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销售业务中的风险。
例如,建立销售风险指标体系,设立风险预警岗位,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分析等。
合同风险审批说明模板范文
合同风险审批说明模板范文鉴于我公司业务发展需要,为确保公司的合同签订活动能够符合法律法规、公司政策及风险防控要求,经公司领导批准,特制定本合同风险审批说明,以规范合同审批流程,明确各部门职责,并规范合同中的风险防范意识,确保公司资产和利益安全。
一、合同风险审批的适用范围:本合同风险审批说明适用于公司所有合同的签订活动,包括但不限于销售合同、采购合同、租赁合同、技术合同等各类合同,其中,涉及高风险交易或超过公司风险阈值的合同需经风险控制委员会审批。
二、合同风险分类:1. 业务风险:即合同中约定的业务内容是否符合公司业务发展战略,是否与公司主营业务相符,是否有过去不良记录等;2. 法律风险:即合同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是否有法律漏洞,是否存在违法行为等;3. 信用风险:即合同对方的信用状况如何,是否有逾期行为,是否有破产风险等;4. 履约风险:即合同对方是否能够按时履约,是否有履约能力,是否有履约记录等;5. 其他风险:即其他可能影响公司利益的风险,如政治风险、市场风险、自然风险等。
三、合同风险审批流程:1. 合同起草:由合同起草人提出合同草案,并注明合同中涉及到的风险及控制措施;2. 风险评估:由风险评估部门对合同进行风险评估,给出风险评估报告,并提出合同签订建议;3.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估报告,对合同中的风险进行控制,确定合同签订条件及措施;4. 审批流程:由合同审批委员会对合同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审批,确定是否可以签订合同;5. 签订合同:经过审批的合同,由签订合同人员与对方签订合同,并按照约定履行各项义务。
四、合同风险审批注意事项:1. 坚持风险防范原则,确保公司利益不受损害;2. 严格执行合同审批流程,确保合同审批合法、规范;3. 充分保障合同签订人员的权益,遵守公司相关规章制度;4. 根据不同合同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5. 定期对公司合同风险审批制度进行评估调整,持续改进。
五、合同风险审批记录:1. 每一份合同风险审批流程都需有完整的审批记录,包括合同审批委员会的决议、签订合同的依据、风险评估报告等;2. 审批记录需妥善保存并备查,供公司内部审计和监督使用;3. 审批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不得隐瞒合同风险信息;4. 对于高风险合同,应对审批委员会的决议进行跟踪,并及时落实审核结果。
销售合同范本中的合同风险与风险控制策略分析
销售合同范本中的合同风险与风险控制策略分析在商业交易中,销售合同是供应商与买方之间达成的正式协议,用于明确商品或服务的购买和销售条件。
然而,合同当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可能会影响交易的顺利进行。
因此,在销售合同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合同风险的认识和风险控制策略的应用至关重要。
一、合同风险的分类销售合同中的风险可以分为两类:合同执行风险和合同约束风险。
1. 合同执行风险合同执行风险是指供应商或买方在合同履行中存在的风险。
比如,供应商未能按时提供商品或服务,或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与合同约定不符。
另外,供应商可能存在破产、经营困难等风险,这也会影响合同的履行。
2. 合同约束风险合同约束风险是指供应商或买方在合同签订后,未能履行合同义务,或者采取不正当手段终止合同。
买方未能按时支付款项,或者拖延付款,都属于合同约束风险。
同时,供应商可能会提供劣质商品或服务,或者违反合同约定进行变更,也会造成合同约束风险。
二、合同风险的原因合同风险的产生有多种原因,主要包括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合同条款不清晰、市场环境变化和法律法规变更等。
1. 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当供应商和买方在合同签订前存在信息不对称时,容易导致合同风险。
比如,供应商可能隐瞒其真实财务状况,或者没有提供准确的产品信息,买方在合同签订后才发现供应商的实际情况与其所声称的不符。
2. 合同条款不清晰如果合同条款表述不明确或者存在漏洞,就会容易引发合同纠纷。
例如,合同中未明确规定交货时间,供应商和买方对于“及时交货”的定义可能存在差异,进而导致合同履行出现问题。
3. 市场环境变化和法律法规变更市场环境和法律法规的变化也可能导致合同风险。
例如,政府出台新的贸易限制措施,或者市场行情波动,都可能对合同履行造成影响,增加合同风险。
三、合同风险控制策略为了有效控制合同风险,供应商和买方可以采取一些策略。
1. 建立诚信合作关系建立供应商和买方之间的诚信合作关系,是降低合同风险的关键。
赊销的风险-浅议赊销风险及其防范
赊销的风险|浅议赊销风险及其防范[摘要] 在激烈竞争的商业社会,赊销已成为很多企业获得订单的竞争手段之一,但它犹如一把双刃剑,虽然可以扩大企业的销售额,但也增加了潜在的风险。
如何赊销,才能规避风险?始终是人们争辩的问题。
本文在分析赊销对企业产生不良影响,赊销形成应收账款的监控问题,提出如何有效防止赊销风险。
[关键词] 赊销应收帐款风险防范一、赊销的形成及其对企业的影响赊销是一种信用销售,在现代社会的竞争机制下,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不但要在成本、营销上下功夫,而且大量运用商业信用促进销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进展,市场上商品空前丰富,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生产企业纷纷实行各种营销策略来销售本企业的产品。
在商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都相当的状况下,销售的付款方式也成为重要的竞争手段。
因此,赊销这种信用销售方式应运而生。
然而,一些企业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为了扩大销售,在事先未应付款人资信状况做深化调查的状况下,盲目地采纳赊销策略去争夺市场,形成企业账面利润的虚高,导致较大的赊销风险。
据统计:我国自从20世纪90年月以来,在国内绝大多数市场竞争激烈的行业,如医药保健、纺织、机械等,以赊销方式完成的交易额已占60%~90%。
其中赊销重灾区大多发生在中小企业及不知名品牌上。
这些企业由于规模小,技术力气弱,网络不畅等缘由,难与实力强的大企业竞争,为在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扩大销售。
通常实行“先市场后利润”的经营模式,委曲求全,降低信用标准赊销。
企业赊销实质是一项高风险的投资行为,其回报就是在销售得到完全支付时赚取的利润。
由于我国信用体制的不完善,部分企业信用较差,在现阶段,赊销方式使企业面临许多问题。
其一,赊销造成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大。
一方面,赊销所占用的流淌资金,赊销造成的应收账款过大导致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经营不得不依靠贷款进行融资,大量资金沉淀在应收账款上,延长了企业自身的借款时间,因而增大了财务费用。
另一方面,赊销所形成大量应收账款,使得企业在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和催收工作中要花费相当一部分费用。
销售业务的风险控制
销售业务的风险控制一、引言销售业务是企业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但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为了确保销售业务的顺利进行,企业需要制定一套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减少潜在的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销售业务的风险控制标准,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
二、销售业务的风险分类1. 市场风险:市场需求变化、竞争加剧、政策变化等因素可能影响销售业务的稳定性和盈利能力。
2. 信用风险:客户无法按时支付货款或违约,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和损失增加。
3. 供应链风险:供应商延迟交货、质量问题、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可能导致交付延误或产品质量问题。
4. 法律合规风险:销售业务涉及的合同、广告、产品标识等方面存在违法违规风险,可能导致法律纠纷和声誉损失。
5. 人员风险:销售人员的失职、不当行为或离职可能对销售业务造成不利影响。
三、销售业务的风险控制措施1. 市场风险控制:a. 定期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及时调整销售策略。
b. 多元化产品和服务,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性。
c. 关注政策变化,及时调整业务模式,避免法律风险。
2. 信用风险控制:a. 建立客户信用评估体系,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设置合理的信用额度。
b. 定期进行客户信用风险检查,及时调整信用额度或采取其他措施。
c. 建立催收机制,对逾期未付款的客户进行催收,确保及时收回欠款。
3. 供应链风险控制:a. 选择可靠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b.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确保其质量和交货能力。
c. 建立备选供应商,以应对突发情况。
4. 法律合规风险控制:a. 建立合规部门或聘请专业律师,及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
b. 对销售合同、广告宣传材料等进行合规审查,确保符合法律要求。
c. 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客户投诉,避免法律纠纷的发生。
5. 人员风险控制:a. 建立人员培训体系,提升销售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b. 设立明确的销售目标和绩效评估机制,激励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销售合同管理规定
销售合同管理规定篇一:销售合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明确销售合同的审批权限,规范销售合同的管理,规避合同协议风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本公司相关管理制度授权(《公司章程》、《合同管理制度》等)制定本制度。
第2条本制度所称销售合同是指本公司为了确定与客户(包括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销售供应关系而签订的书面协议。
第二章销售合同格式的使用第3条本公司销售合同采用统一的标准格式和条款,由公司销售部经理会同法律顾问共同拟定,经主管销售副总经理及总经理审批后统一执行。
第4条公司销售合同格式按照版本号由销售部和公司法律顾问分别保管,供查阅和使用,已作废版本应予以注明。
第5条公司销售合同格式应至少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供需双方全称、签约时间和地点。
二)产品名称、质量标准、单价(价格审批)。
三)运输方式、运费承担、交货期限、交货地点及验收方法应具体、明确。
四)付款方式及付款期限。
五)免除责任及限制责任条款六)违约责任及赔偿条款。
七)具体谈判业务时的可选择条款。
八)合同双方盖章生效等。
第6条公司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应尽量采用公司经审批的统一格式;一)若客户要求使用客户公司的范本,合同需先经公司法律顾问及销售经理审核,经主管销售副总经理及总经理审批后才能执行。
二)若客户不愿意签订销售合同,由客户经理填写《免签销售合同申请单》,报销售部经理审核,经主管销售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审批后免除签订销售合同;销售订单应按“销售订单评审流程”中“XX条款”执行。
第7条销售业务员与客户进行销售谈判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格式合同部分条款作出调整,但调整后的销售合同应报经销售部经理审核,并经总经理审批后执行。
第三章销售合同审批与签订第8条与客户签订不含金额的销售合同,客户经理应填写《合同签订申请单》,报销售经理审核,经本制度第6条、第9条规定权限审批后,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
第9条与客户签订含有金额的销售合同,客户经理应填写《合同签订评审表》,结合“销售订单评审管理流程”和本制度控制要求签订。
实验报告营销风险评价(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营销活动面临着诸多风险。
为了确保营销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营销效果,企业需要对营销风险进行有效评价。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营销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提高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的水平。
二、实验目的1. 理解营销风险的概念和类型。
2. 掌握营销风险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3. 培养企业营销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三、实验内容1. 营销风险识别(1)市场风险:包括市场需求、市场容量、市场竞争、消费者偏好等方面的变化。
(2)产品风险:包括产品研发、产品质量、产品生命周期、产品更新换代等方面的风险。
(3)价格风险:包括成本波动、价格竞争、价格政策等方面的风险。
(4)渠道风险:包括渠道选择、渠道管理、渠道冲突、渠道效率等方面的风险。
(5)促销风险:包括广告效果、促销活动、促销成本、促销策略等方面的风险。
2. 营销风险评价(1)定性评价:根据专家经验和历史数据,对营销风险进行定性分析。
(2)定量评价:采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营销风险进行量化分析。
3. 营销风险应对(1)风险规避:通过调整营销策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风险减轻:通过改进产品、优化渠道、调整价格等手段,降低风险损失。
(3)风险转移:通过购买保险、签订合同等方式,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
(4)风险接受: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接受风险损失。
四、实验步骤1. 收集资料:收集企业营销活动的相关资料,包括市场数据、产品信息、渠道情况、促销策略等。
2. 风险识别: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识别企业营销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3. 风险评价: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识别出的营销风险进行评价。
4. 风险应对: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5. 实施与监控:将风险应对策略付诸实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监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风险识别结果通过收集和分析企业营销活动的相关资料,我们识别出以下风险:(1)市场需求波动:受经济环境、消费者偏好等因素影响,市场需求可能发生波动。
销售合同的风险等级分类包括
销售合同的风险等级分类包括
销售合同风险等级分类包括如下:
一、重大风险等级
1. 合同属于高风险或极高风险合同,可能会导致双方巨
大损失;2. 合同涉及到重大财产、关键业务或重大政治、社
会因素的交易;3. 合同中的某些规定可能违反法律或法规;4. 合同中存在一些不确定或风险性高的条款。
二、较高风险等级
1. 合同可能涉及一些现实争议和纠纷;
2. 合同涉及到知识产权或商业秘密的交易;
3. 合同虽然法律效力较高,但是
存在一定的风险;4. 合同中的某些规定可能需要进一步明确
或修改。
三、中等风险等级
1. 合同原则上符合当地法律法规;
2. 合同可能涉及到一些财产交易、房地产交易等;
3. 合同中的条款明确,但需要
注意执行的方式和期限。
四、较低风险等级
1. 合同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
2. 合同中的所有内容都明确无误,不存在争议;
3. 合同的履行方式明晰,符合法律要求。
以上为销售合同的风险等级分类包括,律师在拟定销售合同时需要根据合同的具体内容和交易的特点,评估合同的风险等级,尽量减少合同中的不确定和风险因素,保护当事人的利益。
销售部合同管理制度
销售部合同管理制度篇一:销售合同管理制度(1)销售合同管理制度第一条、为了加强销售合同(以下简称合同)的规范管理。
保证合同的严肃性、有效性,规避销售风险,减少销售损失,降低销售成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其相关法规,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总则1、本制度中的合同是指以销售本公司产品为标的的所有销售合同。
2、公司所有销售的产品必须签订销售合同。
3、合同的签署应坚持“规避风险,降低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原则。
4、合同的执行实行营销业务员负责制,即每一合同由营销业务员全权负责管理。
负责合同的洽谈、起草、签订、履行(包括:货物的生产、出库、运输、交付)以及结算(包括:票据的传递、出口退税资料的传递等)。
5、主管销售的副总经理、经理以及公司财务部门有责任指导和监督合同的洽谈、签订、履行和结算工作,其他有关人员和部门应积极配合营销业务员履行合同。
第三条、合同的洽谈1、合同的洽谈工作由营销业务员负责完成。
2、营销业务员在洽谈合同时,应做到: (1)遵循国家及行业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2)遵循公司产品的种类及质量体系。
(3)遵循公司对各类产品的定价原则。
(4)尽快了解需方的需求、公司资信等基本情况。
(5)规避各类风险,尤其是合同回款的风险和汇率风险。
第四条、合同的起草1、营销业务员负责合同的起草工作。
2、合同起草应遵循以下原则:(1) 合同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国际贸易规则,完整、准确地表述各项条款。
(2) 必须从供需双方的利益出发,明确合同供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3) 所有合同的合同号应按合同编号办法统一编写,同时应及时登记在《销售合同台帐》上。
第五条、合同的评审按公司规定相关管理制度执行第六条、合同的签订1、对产品的要求确认后,由授权人代表公司与客户签订合同。
2、合同价格需符合定价会议所定产品出厂价格。
3、销售合同章由专人管理,只有当合同签署授权人签字后,才可加盖合同章。
浅谈企业市场营销中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浅谈企业市场营销中的风险及控制措施市场营销是企业和外界保持沟通和对接的关键性环节,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尤其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全球化经济环境中,市场营销作为企业的直接盈利手段往往会决定企业在竞争中的成败。
根据美国工业协会作出的统计,在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中,工业品失败率大约在25%,消费品失败率则在30%~40%。
同时,在针对这些产品失败原因进行调查时却发现,因技术因素而导致的失败只占22%,经济因素占14%,而相应的市场营销因素导致的失败却占到了63%。
而且,在新产品出厂之前,有将近80%的错误是发生在营销方面的[1]。
对于现代化企业来讲,怎样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正确预测并防止各类风险的发生,无疑将会是各企业都高度关注的话题。
一、市场营销风险的概念及分类1.市场营销风险的概念市场营销风险通常指的是在市场营销的各环节中,因一些没有预料到的突发性因素给营销过程造成的影响,最终使得市场营销的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发生了偏差。
值得注意的是,风险最终给企业带来的并非是绝对的经济损失,也有可能是经济上的额外获利,总之是和预期的经济效益不符合的结果,统称为风险[2]。
作为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市场营销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使企业获利,因此对于营销中的各种风险,无论其结局对于企业经济效益有利还是有害,都应当是在前期予以及时预判和规避掉的。
市场营销风险多数都起源于营销或者与营销有关的活动,而产生风险的条件则是经营主体的市场行为以及营销事项所引发的各种不确定事故。
2.市场营销常见的风险类型(1)业务量风险业务量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的供应链或需求的结构变化以及竞争环境的意外变化形成的[3]。
例如,对于传统的实体店图书、音像行业而言,网络购物的兴起便对实体店的销售业绩产生很大影响。
企业要想控制好业务量风险,可以通过强化自己的市场地位,并且积极开拓新市场的途径来完成。
(2)价格风险价格风险是市场营销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风险之一。
它通常是指因市场价格的频繁波动而使得企业产品定价过高或过低,最终蒙受经济损失。
销售合同整理归档方法
销售合同整理归档方法一、销售合同整理归档的重要性1. 便于管理:合同的整理归档可以帮助企业集中管理合同文件,便于查阅、监控和跟踪合同的履行情况。
2. 提高效率:合同整理归档可以减少寻找文件所需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3. 防止遗漏:合同整理归档可以有效避免合同文件的遗漏和遗失,保证合同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4. 减少风险:合同整理归档可以减少因合同管理不善而带来的风险,确保企业在法律纠纷中有据可查。
二、销售合同整理归档的方法1. 建立合同管理制度:企业应该建立合同管理制度,规范合同的签订、执行和归档流程,明确责任人和操作规范。
2. 规范合同命名方式:统一规范合同的命名方式,包括合同编号、签订日期、合同类型等信息,便于文件的分类和查找。
3. 电子化管理:利用合同管理软件或文件管理系统,将合同电子化存储管理,方便快捷地查找和归档合同信息。
4. 分类归档:根据合同类型、客户名称、签订日期等因素进行分类,统一归档管控,便于管理和使用。
5. 定期清理整理:定期清理过期或失效的合同文件,更新合同信息,保持合同数据库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6. 加强保密措施:对合同文件进行加密或设置权限,保护合同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泄露。
7. 建立备份系统:建立合同备份系统,确保合同信息的安全性和持久性,防止文件遗失或损坏。
8. 培训员工:对相关员工进行合同管理培训,提高他们的合同管理意识和技能,确保合同管理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三、销售合同整理归档的意义1. 提高工作效率:销售合同整理归档能够帮助企业高效管理合同信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负担。
2. 降低风险:合同整理归档能够减少管理漏洞和风险,保障合同的执行和履行,降低法律纠纷的风险。
3. 增强管理能力:合同整理归档可以增强企业的管理能力和规范性,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4. 增加客户信任:合同整理归档能够展现企业的专业性和诚信度,增加客户的信任和忠诚度,促进合作关系的深化。
销售合同的风险与控制
销售合同的风险与控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销售合同在企业运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签订和执行销售合同的过程中,企业可能会面临各种风险。
本文将从销售合同的风险分类、风险规避方法以及风险控制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销售合同的风险分类1. 合同主体风险:包括签订合同的主体不具备资格、公司没有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公司名称与营业执照不一致、非法定代表人没有经过授权、签约人与落款人不一致等。
2. 合同名称风险:合同名称与内容不一致时,合同的分类是看内容而不是看名称。
例如,《情况说明》、《会议纪要》、意向书、认购协议、合同书、协议书、补充协议都可以成为合同。
3. 合同形式风险:包括传真件、复印件没有经过对方追认(签字盖章的原件);货物签收没有专人签收(签名样本)。
4. 合同效力风险:包括签字盖章生效、交付定金生效、登记生效、公证生效等。
主合同与从合同效力(补充协议与原合同不一致以什么为准)。
5. 合同用语风险:合同中的套话空话、模棱两可的表述,例如“否则,承担一切法律责任”、“按法律的规定处理”等。
6. 合同签章风险:包括公章不真实、不清晰,没有签字,没有签约时间或时间不准确,前页没有签字盖章(或骑缝章)。
7. 合同解除风险:合同解除的程序、法律后果(结算条款、违约责任);不可抗力与意外事件。
二、销售合同的风险规避方法1. 加强合同主体资格的审查,确保签订合同的主体具备资格,查阅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年检章),保留复印件,工商局网站查询。
2. 明确合同名称与内容的一致性,确保合同的分类准确。
3. 确保合同形式合法有效,传真件、复印件经过对方追认(签字盖章的原件),货物签收有专人签收(签名样本)。
4. 明确合同的效力,确保签字盖章、交付定金、登记、公证等程序合法有效。
5. 使用明确的合同用语,避免套话空话、模棱两可的表述,具体明确违约责任。
6. 确保合同签章的真实性、清晰性,签字、签约时间准确,前页签字盖章(或骑缝章)。
销售风险管控的基本方法
销售风险管控的基本方法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商业环境的变化,企业在销售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风险。
良好的销售风险管控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销售风险的概念、分类以及基本方法进行详细的探讨,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销售风险管控,提高销售业绩。
一、销售风险的概念销售风险指的是在销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可能对企业销售目标和利润造成负面影响的风险。
销售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竞争风险、信用风险、合同风险、销售人员风险等多种类型。
企业在进行销售活动时,需要对各种风险进行及时的分析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控,以降低不确定因素对企业的影响。
二、销售风险的分类1.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需求、价格、竞争等因素的变化,导致企业产品销售受到影响的风险。
市场风险通常与宏观经济环境和行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在面对市场风险时,企业需要通过市场调研、市场预测等手段,及时了解市场变化,进行产品定价和市场定位的调整,以规避市场风险。
2.竞争风险竞争风险是指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可能面临的来自竞争对手的挑战和压力。
竞争风险主要包括价格战、产品同质化、竞争对手技术和服务水平的提升等。
企业应该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手段创新来应对竞争风险,保持市场竞争力。
3.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在销售过程中,客户可能出现的付款延迟、违约或拖欠账款等情况,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的风险。
企业在接受客户订单时,需要进行信用评估,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和信贷风险控制措施,加强对客户账款的催收管理,做到及时收回应收账款,降低信用风险。
4. 合同风险合同风险是指在销售合同中,由于条款不清晰、风险预判不足、合同履行不到位等原因,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的风险。
企业在签订销售合同时,需要注重合同条款的明确性、风险的预判和规避方式的设定,确保合同的履行,避免因合同纠纷导致的风险。
5. 销售人员风险销售人员风险是指由于销售人员能力不足、操纵、失职等原因,导致企业销售目标无法达成的风险。
销售环节的风险控制
销售环节的风险控制一、引言销售环节是企业实现盈利的重要环节,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保障企业的利益和品牌形象,有效控制销售环节的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销售环节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销售流程规范、销售人员管理、客户风险评估以及销售合同的管理。
二、销售流程规范1. 销售目标设定:制定明确的销售目标,包括销售额、市场份额等,以便对销售绩效进行评估和监控。
2. 销售策略制定: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包括定价策略、产品推广策略等,以确保销售的可持续发展。
3. 销售流程设计:明确销售流程中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权限,确保销售活动的顺利进行,并避免潜在的风险。
4. 销售数据管理:建立完善的销售数据管理系统,及时记录和分析销售数据,为决策提供依据。
三、销售人员管理1. 岗位职责明确:明确销售人员的岗位职责,包括销售目标、销售技巧要求等,确保销售人员的工作方向明确。
2. 培训和培养:为销售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培养机会,提升他们的销售技能和专业知识水平,增强他们的风险意识。
3. 绩效考核: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根据销售人员的销售业绩和风险操纵情况进行评估,激励积极表现的销售人员,同时对于存在风险控制问题的销售人员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4. 内部监督: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定期对销售人员的销售行为进行检查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止风险的发生。
四、客户风险评估1. 客户资质审查: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前,进行客户资质审查,包括客户的信用状况、经营状况等,以减少与高风险客户的业务往来。
2. 风险分类评估:根据客户的行业、地域、信用等级等因素,对客户进行风险分类评估,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3. 风险预警机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客户的经营情况进行监控和预警,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五、销售合同的管理1. 合同规范制定:制定明确的销售合同模板,包括合同条款、风险提示等,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财务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
财务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财务风险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财务风险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盈利能力下降甚至破产倒闭。
因此,准确识别财务风险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一、财务风险的概念与分类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内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导致企业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财务风险进行不同的分类。
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
筹资风险主要源于企业的筹资决策。
例如,负债规模过大可能导致企业面临较高的利息支出和偿债压力;筹资方式选择不当可能增加资金成本或影响资金的及时性。
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由于投资项目的收益不确定性或投资决策失误而带来的风险。
包括对内投资(如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投资(如证券投资)。
资金回收风险与企业的销售策略和应收账款管理密切相关。
如果销售不畅或应收账款无法及时收回,企业的资金周转就会受到影响。
收益分配风险涉及企业利润分配的比例、方式等决策。
不恰当的收益分配可能影响企业的资金积累和投资者的信心。
二、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1、财务报表分析法通过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财务风险。
例如,资产负债率过高可能暗示着较大的偿债风险;净利润持续下降可能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出现问题;现金流量净额为负数可能意味着企业的资金周转存在困难。
2、指标分析法运用一系列财务指标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周转率等。
这些指标的异常变动往往能够反映出财务风险的存在。
3、专家意见法请教财务领域的专家,凭借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判断和评估。
4、风险清单分析法将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各种因素列成清单,逐一进行分析和排查。
三、财务风险的成因1、外部环境因素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如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利率汇率波动等,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影响。
营销活动的风险管理措施有哪些
营销活动的风险管理措施有哪些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营销活动已成为企业推广产品、服务和品牌的重要手段。
然而,营销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各种风险,如果不能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可能会导致活动效果不佳、资源浪费甚至损害企业形象。
因此,了解和掌握营销活动的风险管理措施至关重要。
一、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营销活动风险管理的第一步。
这需要对营销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常见的风险因素包括:1、市场变化风险市场需求、消费者偏好、竞争对手策略等方面的变化可能导致营销活动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例如,新的竞争对手推出更具吸引力的产品,或者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需求突然下降。
2、法律法规风险营销活动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否则可能面临法律诉讼和罚款。
例如,虚假宣传、不正当竞争、侵犯知识产权等。
3、财务风险营销活动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如果预算不合理、成本控制不当或者预期收益无法实现,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压力。
4、执行风险包括人员安排不当、流程不畅、技术故障等,可能导致活动无法按时、按质完成。
5、品牌形象风险如果营销活动的内容或方式不当,可能会损害企业的品牌形象,降低消费者的信任度。
二、风险评估在识别出风险因素后,需要对其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风险评估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定性评估主要是根据经验和判断对风险进行大致的分类和排序,如高、中、低风险。
定量评估则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量化计算。
例如,对于市场变化风险,可以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来评估其发生的可能性和对销售业绩的影响程度;对于法律法规风险,可以咨询专业律师来确定风险的严重程度。
三、风险应对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常见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1、风险规避对于可能性高、影响程度大且无法控制的风险,采取规避策略,即放弃相关的营销活动或方案。
例如,如果某项营销活动可能涉及严重的法律风险且无法解决,就应该果断放弃。
销售环节的风险控制
销售环节的风险控制一、引言销售环节是企业实现盈利的重要环节之一,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为了保障企业的利益和稳定经营,需要在销售环节进行风险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销售环节的风险控制措施,包括销售目标设定、客户风险评估、销售合同管理、销售数据分析等方面。
二、销售目标设定1. 确定合理的销售目标: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可衡量的销售目标,包括销售额、销售数量等指标。
2. 制定激励机制:设定合理的销售奖励制度,激励销售人员达成销售目标,同时要确保激励机制与企业整体利益保持一致。
三、客户风险评估1. 客户背景调查:在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前,进行客户背景调查,包括公司注册信息、信用记录、经营状况等,以评估客户的可靠性和信誉度。
2. 风险分类: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支付能力等指标,将客户进行风险分类,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3. 限额管理:对高风险客户进行限额管理,限制其购买额度,减少潜在的风险。
四、销售合同管理1. 合同审查:对销售合同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合同条款明确、合法合规,避免合同纠纷的发生。
2. 合同风险评估:评估合同风险,包括合同履行风险、付款风险等,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3. 合同管理系统:建立合同管理系统,对销售合同进行统一管理,包括合同签订、履行、变更等环节,确保合同的有效执行。
五、销售数据分析1. 数据采集:采集销售数据,包括销售额、销售数量、客户反馈等,建立完整的销售数据库。
2. 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工具,对销售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机会,为决策提供依据。
3. 预测与监控:基于历史数据和市场趋势,进行销售预测,及时调整销售策略,并对销售数据进行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六、销售培训与监督1. 培训计划:制定销售培训计划,包括产品知识、销售技巧、法律法规等内容,提升销售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风险意识。
2. 定期培训:定期组织销售培训,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销售团队的整体水平。
风险管理如何识别和应对行业内的潜在风险
风险管理如何识别和应对行业内的潜在风险在现代商业环境中,风险管理是企业成功经营的关键要素之一。
无论是大型跨国公司还是中小型企业,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潜在风险。
正确地识别和应对这些风险,可以帮助企业保护自身利益,确保持续经营。
本文将就如何识别和应对行业内的潜在风险进行讨论。
一、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
企业需要全面了解自身所处行业的特点和现状,以识别可能对企业造成威胁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险类型:1.市场风险:涉及市场需求的不稳定性、竞争加剧、消费者口味变化等因素,可能导致销售下滑和利润减少。
2.技术风险:与企业所使用的技术和设备相关的风险,包括技术过时、设备故障、数据丢失等,可能对业务流程和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3.金融风险:涉及企业资金运作和财务管理的风险,包括汇率波动、利率变动、资金链断裂等,可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带来风险。
4.法律风险:与行业法规和法律要求相关的风险,包括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侵权、劳动合同违约等,可能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
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调研、竞争对手分析、内部审核等方式,全面了解自身所面临的潜在风险。
此外,与行业协会和专业顾问合作,也是一个有效的风险识别方法。
二、风险评估识别潜在风险后,企业需要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
风险评估是为了确定每个风险的潜在损失程度和发生概率,以便合理地分配资源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1.潜在损失程度:企业需要评估每个风险对其运营、财务和声誉等方面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
例如,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导致销售下降,企业需要评估这种情况可能对其利润和市场份额产生的影响。
2.发生概率:企业需要评估每个风险发生的概率,以便确定其紧迫性和优先级。
例如,技术设备故障的发生概率较低,但一旦发生可能会对生产线的正常运转造成重大影响,因此企业需要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通过风险评估,企业可以对各个风险进行排序和分类,为后续的风险应对工作提供指导。
三、风险应对风险应对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采取相应的策略来管理潜在风险。
化肥销售合同的风险规避
化肥销售合同的风险规避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化肥作为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市场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化肥销售合同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风险,使得合同双方都需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所预见,并采取相应的风险规避措施。
本文将就化肥销售合同的风险规避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化肥销售合同的风险分类1. 合同主体风险:签订合同的主体不具备资格,如公司没有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公司名称与营业执照不一致,非法定代表人没有经过授权,签约人与落款人不一致等。
2. 合同形式风险:合同形式不规范,如传真件、复印件没有经过对方追认(签字盖章的原件);货物签收没有专人签收(签名样本)等。
3. 合同效力风险:合同签字盖章不完整,如签字盖章失效,交付定金失效,登记失效,公证失效等。
4. 合同用语风险:合同条款模糊不清,如套话空话模棱两可,没有具体约定就等于没有约定等。
5. 合同签章风险:公章不真实、不清晰,没有签字,没有签约时间或时间不准确,前页没有签字盖章(或骑缝章)等。
6. 合同解除风险:合同解除的程序、法律后果(结算条款、违约责任)不明确。
二、化肥销售合同的风险规避方法1. 合同主体风险规避:合同签订前,应认真审查对方的工商注册信息,确认对方的合法地位和授权情况,确保签约主体具有合法资格。
2. 合同形式风险规避:尽量采用签字盖章的原件,避免使用传真件、复印件。
对于货物签收,应指定专人负责签收,并要求提供签名样本。
3. 合同效力风险规避:合同签字盖章应完整无误,确保合同生效。
如有需要,可进行合同公证,提高合同的执行力。
4. 合同用语风险规避:合同条款应明确具体,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表述。
对于关键条款,如价格、数量、交货期限等,应详细说明,以防产生歧义。
5. 合同签章风险规避:合同签章应真实清晰,确保签约人的身份和授权情况。
同时,注意合同的签约时间和签字盖章的完整性。
6. 合同解除风险规避:在合同中明确合同解除的程序和法律后果,如结算条款、违约责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销售合同的风险分类与风险规避方法一、合同风险的分类:1、合同名称风险只要是双方经过签字盖章形成的约定就可以成为合同,名称与内容不一致时合同的分类是看内容而不是看名称。
《情况说明》、《会议纪要》、意向书、认购协议、合同书、协议书、补充协议都可以成为合同。
单方面出具的承诺书、样本、委托书、单据或保证书等可以成为合同的附件。
2、合同主体风险签订合同的主体不具备资格,公司没有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公司名称与营业执照不一致,非法定代表人没有经过授权,签约人与落款人不一致。
查阅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年检章),保留复印件,工商局网站查询。
3、合同形式风险传真件、复印件没有经过对方追认(签字盖章的原件);货物签收没有专人签收(签名样本)。
4、合同效力风险签字盖章生效,交付定金生效,登记生效,公证生效。
主合同与从合同效力(补充协议与原合同不一致以什么为准)。
5、合同用语风险套话空话模棱两可——“否则,承担一切法律责任”“按法律的规定处理”违约责任按合同法规定(没有具体约定就等于没有约定)。
6、合同签章风险公章不真实、不清晰,没有签字,没有签约时间或时间不准确,前页没有签字盖章(或骑缝章)。
7、合同解除风险合同解除的程序、法律后果(结算条款、违约责任);不可抗力与意外事件;不安抗辩与预期违约的实践。
8、合同的责任风险责任范围:赔偿金、定金(存在双倍返还)、违约金的适用;连带责任、保证责任、对第三人的责任。
9、合同争议(诉讼)风险时效的控制——催讨与送达(异议时间和方式);合同责任的选择管辖之争(诉讼地选择);合同纠纷的调解技巧;代理人的选择风险(书面授权)。
二、合同风险规避方法(一)合同的签订过程中的风险防范1、签订前对合作对象的审查(调查)了解合作对象的基本情况,有助于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在供货及付款条件上采取相应的对策,避免风险的发生。
(1)了解合作方的基本情况,保留其营业执照复印件,如果合作方是个人,应详细记录其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电话。
了解这些信息有利于我方更好地履行合同,同时,当出现纠纷的时候,有利于我方的诉讼和法院的执行。
(2)应特别注意营业执照上的公司名称,保证合同上对方名称和企业营业执照上的名称保持一致,还应注意公司的样章的名称和营业执照上的一致。
(3)签约对方的主体资格审查。
签约对方为企业时,则应注意企业下属部门,如企业各部、科、室等是不具备主体资格,不能签约的,如果签订了这样的合同可能会因为主体不适格而被认定无效;而企业的分支机构,如分厂、分公司、办事处等,则应看其是否具有对外开展业务资格(是否有授权)?是否有非法人营业执照?如果有授权或非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才有签订合同的资格,对分公司、分厂、办事处的审查,除审查分支机构的履约能力外,还应审查公司的履约能力的情况,因为在分支机构无力承担责任的情况下,公司还应承担补充责任。
看注册资本,是否与拟签合同标的额相称,如差别较大,则可能风险也较大,应加以注意;看企业经营范围,看拟签合同业务是否在经营范围内,不是,风险也较大;看企业的工商年检是否通过了工商部门年度检验,如果没有,则签订合同时风险也会较大。
除以上的方式以外,还应依据营业执照中记载的情况,对公司的办公地点、人员、固定资产等进行实地考察和确认。
(4)要核实对方资信情况考察。
在审核了对方的主体资格,没有问题后,则应核实签约对方的资信。
核实资信的方式与签约对象是新客户还是老客户,有很大的区别,如果是老客户,则可以考虑与其签合同,但要核对其之前的履约的情况,如履约情况差,一般不能再与其签合同,既使签,也只能同时履行合同,既交货的同时付款的合同。
如果交货期较长,则应要求对方先支付一定的履行保证金,并要求在交货的同时付清全部货款;对核对履约记录情况后,如履约情况一般或履行情况良好,则应考察其资信证明文件,除了交货的同时付款以外的合同,一般应要求对方提供资信证明文件,资信证明文件一般包括企业简介,营业执照,效益情况,税务证明,银行信用等级证明以及单位的基本情况等资信证明资料;同时可以通过了解对方客户的评价,调取工商资料等其它手段核实对方所提供的资信证明情况,同时还可以对公司的注册资本情况、会计资料、股东等进行核实,最后依据对方的资信情况确定是否应签合同或签什么样的合同。
对于新客户除了交货的同时付清款项的合同外,一般应要求对方提供资信证明材料,并实地进行考查,在确认有良好资信及履约能力后再与之签订合同,如果在此过程中能让对方提供履约担保则会极大的减少风险。
(5)一般而言,合同上会要求有企业法定代表人的签字,在此应确认在此处签字的人的身份,如果不是法定代表有人,则应特别注意该人员是否有公司或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委托书,并且应把授权委托书、合同书及个人的身份证明放在一起保管,以保证签订合同的有效性。
2、合同各主要条款的审查一切合同都应当采取书面的形式订立。
订立合同时,要力争做到用词准确,表达清楚,约定明确,避免产生歧义。
对于重要的合同条款,要仔细斟酌,最好是参考一些标准文本并结合交易的实际情况进行增删,对于重要的合同应请专业律师审查防患于未然。
对合同条款的审查,不仅要审查文字的表述,还要审查条款的实质内容。
(1)规格条款:对于多规格产品尤其要注意。
我们在与客户协商的时候,要对各型号产品的具体规格做出说明,同时详细了解客户的需要。
避免供需之间出现差错。
(2)质量标准条款:根据我方的产品质量情况明确约定质量标准,并约定质量异议提出的期限。
同时应认真审查合同中约定的标准和客户的需求是否一致。
《合同法》第125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有争议的,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
(3)包装条款。
对于购货方提出的特殊包装方法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4) 交付方式条款(送货条款):如果货物送往本地,当明确约定送货地点,这关系到纠纷处理时法院的管辖;如果货物送往外地,则尽量不要写明,而应争取约定由本地法院管辖。
此外,合同中应列明收货方的经办人的姓名(签名样本、加盖公章的授权委托书或工作证明材料)。
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经办人离开后,对方不承认收货的事实,给诉讼中的举证带来困难。
企业人员的变动较为频繁,当对方更换新的经办人时,应当要求对方提供授权委托书。
(5)付款条款:应明确约定付款的时间。
模棱两可的约定会给合作方找到拖延付款的理由。
以下付款时间的表述就有不足之处:甲方收到货物后付款;应更正为“甲方收到货物后10日内付款。
”检验合格后付款;应更正为“检验合格后____日内付款”。
(6)违约责任条款: 如果合同由合作方草拟,则应当注意审查有无不平等的违约责任条款和加重我方责任的违约责任条款。
(7)争议处理条款约定诉讼管辖地,争取在我方所在地法院起诉。
诉讼管辖地的约定要明确。
约定管辖的法院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5条约定,只有以下五个地方的法院可供当事人协议管辖:原告所在地;被告所在地;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标的物所在地。
但是不得违反专属管辖和级别管辖的规定。
(8)在这里特别提醒!货物所有权约定条款的运用。
约定了货物的所有权仍归我方的情况下,我方可以基于物权而拥有请求返还,请求损害赔偿等权利。
(9)对于对方提供的格式合同应特别注意:要应势而变,不可以不加审查地完全适当其条款。
3、合同谈判成果的确认销售人员在和客户反复接触并基本达成一致后,应学会以明确,有效的方式对谈判成果进行确认,作为双方签订正式合同的依据。
一般而言,在谈到结束以后,应以缔约谈判备忘录,缔约意向书等形式确认谈判成果,以备正式签订合同时参照。
对于制作的谈判文书被确认以后,应对内容进行确认并写上时间、地点、当事人、谈判成果,然后由双方签字、盖章。
在法律效力上,缔约意向书、会谈纪要等主要具有以下的特点:(1)按照《合同法》如果一方最终无正当理由拒绝签订正式合同,则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赔偿对方因缔约而受到的损失;(2)这些文书有时可以起到补充正式合同的重要作用,正式合同对有关事项约定不明或者没有约定,而该事项又对合同的履行或者争议处理不可或缺,那么依据《合同法》的规定,可以按照这些文书记载的内容处理合同中的有关问题。
(3)这些文书有时可解释合同条款。
由于在缔约意向书中一般包括已决条款和未决条款两部分,对于已决条款会直接成为合同中的条款,故在意向书中确定已决条款时应特别的谨慎,千万不要以为不是正式合同就随意的承诺,避免在签订正式合同时给自己造成不利;而对于未决条款由于是双方的分歧所在,可能会影响正式合同的签订,故在意向书中应对因未决条款达不成一致造成正式合同不能签订的情况,约定有相应的处理方式,以免有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4、签订时的注意事项(1)合作方应加盖其单位的公章。
或者合作方的经办人应提供加盖了其单位公章的签约授权委托书。
注意:a、对方的授权委托书应该由我方保存,以便在发生纠纷时作为证据。
b、如果对方是加盖分公司、部门的印章或者是部门经理、业务人员等都需要明确的授权委托书。
(2)加盖的公章应清晰可辨。
(3)合同文本经过修改的,应由双方在修改过的地方盖章确认。
(4)争取取得合作方的营业执照复印件。
(5)联系方式的确认,如地址、电话、传真、电子邮箱等,这些细节对于文件送达和生效具有重大意义。
5、担保合同:为了防范风险,在与合作方签订合同的时候,应尽量取得对方提供的担保。
关于担保合同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担保合同的当事人:担保人不一定是本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在保证担保合同中,担保人只能是本合同以外的第三人。
(2)哪些财产可以用于提供担保?依照《担保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下列财产不得抵押:一、土地所有权;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担保法关于该款有除外规定),三、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四、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六、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提醒注意:我国法律对某些财产的抵押规定必须经过登记合同才能生效。
(土地使用权,城市房地产,乡(镇)、村企业厂房等建筑物,林木,航空器,船舶,车辆,企业的设备和其他动产)(3)哪些人不可以做为保证担保的保证人?国家机关,学校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企业法人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得为保证人。
但是,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有法人的书面授权的,可以在授权的范围内提供保证。
(4)定金条款:a、应明确所缴款项的性质是“定金”定金条款应写明“定金”字样,最高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第118条规定:当事人交付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或者订金等,但没有约定定金性质的,当事人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