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及中考真题汇总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点及中考真题汇总

西游记》人物形象1、孙悟空(行者)①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
②出世:仙石孕育而生。
③性格:桀骜不驯、忠心耿耿、聪明幽默、爱憎分明、勇敢机智、好勇斗胜、重视承诺、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韧不拔、英勇无畏。
④本领:手持一根一万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缩的金箍棒;能耍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了四十九天不死,反而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世间一切妖魔鬼怪;偷吃无数蟠桃和各种仙丹练就而成金刚不坏之身。
⑤典型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车迟国斗法。
一路上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孙悟空那种不畏艰辛困苦的精神贯穿取经始末。
2 、唐僧(玄奘)①姓名:俗姓陈,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
②身世:如来佛祖第二弟子金蝉长老投胎。
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
③性格:勤敏好学、意志坚定、勇往直前、心地善良、正直不阿、毫无主见、迂腐顽固、胆小懦弱、无智无能、是非不分、耳根子软。
④典型情节: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女儿国遇难。
唐僧是如来佛祖的弟子金蝉子转世投胎作状元陈光蕊之子,出家后法名玄奘,修成正果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3 、猪八戒(悟能)①身世:原是仙界天蓬元帅,因醉调戏嫦娥,被贬下凡,投错了胎,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脸的模样。
②性格:贪吃好色、见识短浅、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胆小怕事、吃苦耐劳、忠勇善良、知错就改、淳朴憨厚。
③兵器:九齿钉耙④典型情节:四圣试禅心,三打白骨精,偷吃人参果在去西天取经途中,他总是挥舞钉耙,与妖魔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
而且他能够知错改错,淳朴憨厚。
但他好吃懒做,见识短浅,一遇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后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4 、沙和尚(悟净)①身世:原是天庭中的卷帘大将,因失手打碎琉璃盏被贬下凡,盘踞在流沙河,兴风作浪,危害一方。
唐僧途径流沙河时收为徒弟。
中考名著阅读指导:《西游记》知识点总结与中考真题(附参考答案)

中考名著阅读指导:《西游记》知识点总结与中考真题(附参考答案)简介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
2、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3、主要内容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主要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三大部分,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4、小说主题本书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在孙悟空身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邪恶和征服自然力的强烈愿望;深深地植于富有斗争传统的中国人民历史生活的土壤之中,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生活的艺术概括。
它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5、经典故事(1)孙悟空大闹天宫(2)三打白骨精(3)车迟国斗法(4)女儿国遇难(5)真假美猴王(6)智取红孩儿(7)三调芭蕉扇(8)火烧盘丝洞(9)天竺国招亲(10)灵山取真经常考点一、填空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
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取经的事件,《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玄奘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
3、《西游记》全书一百回,基本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至十二回是全书的引子,其中前七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第八至十二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经的缘起。
第十三回至一百回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终于取到真经,他们自己也修成正果。
《西游记》名著导读知识点整理及中考题汇编

《西游记》名著导读知识点整理及中考题汇编【作者简介】吴承恩(约1504—1582),明朝人。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
淮安阳山(今江苏淮安)人。
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剧的基础上,创作了举吐瞩目的神话小说《西游记》。
这是中国古代小说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充满了奇情幻想。
【作品简介】《西游记》共一百回,是以唐玄奘上西天取经,途中发生的故事为主干,记述了三藏法师一行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扫尽沿途妖魔鬼怪、取回真经的故事。
这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的中国古代神话幻想小说,它不同于一般的古代小说,其神幻离奇、浪漫诙谐、雅俗共赏,主要人物性格鲜明,堪称文林独秀,因而流传极广,征服了亿万读者。
【背景资料】在十五——十七世纪之间,对于中国小说艺术发展史来说,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小说开始往纵横两个方向伸展,展现了色彩斑斓、标新立异的繁盛景象,长篇、短制、文言、白话,构成了一个惊人的小说奇观,小说世界已蔚为大国。
世称的“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都产生于此时,它们都是耸立于艺术群山中的高峰,其中被鲁迅称之为“魁杰”、“巨制”的神魔小说《西游记》,就是吴承恩终其一生对中国小说史,也是对世界小说史奉献出的伟大的瑰宝。
【故事梗概】东胜神州傲来国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产下一猴。
石猴求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去可行十万八千里,自称“美猴王”。
他盗得定海神针,化作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又去阴曹地府,把猴属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
玉帝欲遣兵捉拿,太白金星建议,把孙悟空召入上界,做弼马温。
当猴王得知弼马温只是个管马的小官后,便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天大圣”。
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美猴王连败巨灵神、哪咤二将。
孙悟空又被请上天管理蟠桃园。
他偷吃了蟠桃,搅闹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离天宫。
玉帝又派天兵捉拿。
孙悟空与二郎神赌法斗战,不分胜负。
中考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梳理及练习5试卷

中考名著导读《西游记》知识梳理及练习5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西游记》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孙悟空的金箍棒,是从东海龙王那里抢来的“定海神珍铁”,能长能短,取经路上用它屡建奇功。
B.白龙马本是龙王三太子,因为纵火烧了太上老君赠的明珠,被贬蛇盘山。
C.曾给唐僧师徒制造了不少麻烦的青牛精和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和太上老君都有直接关系。
D.“三打白骨精”写的是白骨精先后变成女儿,老妇人,老公公来欺骗唐僧,被孙悟空一一识破打死。
2.连线题:《西游记》中,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有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也给我们留下来深刻的印象,请将下列人物和名著中相关回目连线配对。
人物回目红孩儿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铁扇公主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白骨精婴儿戏化禅心乱,猿马刀归木母空3.名著阅读噫!这兵器原是他们随身之宝,一刻不可离者,各藏在身,自有许多光彩护体。
今放在厂院中几日,那霞光有万道冲天,瑞气有千般罩地。
其夜有一妖精,离城只有七十里远近,山唤豹头山,洞唤虎口洞,夜坐之间,忽见霞光瑞气,即驾云头而看。
原是州城之光彩,他按下云来近前观看,乃是这三般兵器放光。
妖精又喜又爱道:“好宝贝!好宝贝!这是甚人用的,今放在此?也是我的缘法,拿了去呀!拿了去呀!”他爱心一动,弄起威风,将三般兵器,一股收之,径转本洞。
(1)《西游记》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古代神话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万苦千辛,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小说故事情节精彩纷呈,如孙悟空大闹天宫、______、______。
(2)选段中的“三般兵器”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4.“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
”这幅对联写的是(哪个人物)_______,这个人物出自《西游记》,该书的作者是_____。
5.唐僧师徒路阻火焰山,无比炎热,无法通过。
这里的土地却说:“这火原是大圣放的。
”请你说说火焰山的来历。
中考《西游记》名著导读(含知识点、习题10试题

中考《西游记》名著导读(含知识点、习题10试题一、选择题1.李卓吾评点《西游记》:“灵台方寸,心也。
一部《西游》,此是宗旨。
”西天取经之路也是孙悟空的修心之路。
请结合以下情节,比较孙悟空“被拒绝”或“被误解”后的表现,分析他的心灵成长。
①被拒绝:索宝水晶官——三调芭蕉扇②误解:三打骨精一一真假美猴王2.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问题。
《西游记》中孙悟空居住的花果山水帘洞洞内石碣上,刻着“花果山福地,_____”;最能反映孙悟空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_____。
3.连线题:《西游记》中,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有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也给我们留下来深刻的印象,请将下列人物和名著中相关回目连线配对。
人物回目红孩儿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铁扇公主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白骨精婴儿戏化禅心乱,猿马刀归木母空4.阅读《西游记》选段,按要求填空。
A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鼻子里浓烟迸出,闸闸眼,火焰齐生。
那五辆车子上,火光涌出。
连喷了几口,只见那红焰焰。
大火烧空,把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真个是熯天炽地。
B 慌了道:“哥哥,不停当!这一钻在火里,莫想得活;把我弄做个烧熟的,加上香料,尽他受用哩!快走!快走!”说声走,他也不顾行者,跑过涧去了。
A指___________(填人名),B指___________(填人名)。
5.《西游记》中,孙悟空曾两度拜师。
请填写下表。
6.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相关内容。
行者道:“适才那卖糕人说,此仙有柄‘芭蕉扇’。
求将来,一扇息火,二扇生风,三扇下雨,你这方布种收割,才得五谷养生。
我欲寻他讨来扇息火焰山过去,且使这方依时收种,得安生也。
”选文出自《西游记》,作者是___________。
孙悟空想借“芭焦扇”的目的是:(1)___________;(2)___________。
7.《西游记》是明代_______(作者)所写的一部作品,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鲁迅先生称之为“_______”。
2023年中考语文《西游记》名著阅读必备知识点详解及过关题训练

《西游记》知识点整理与必做题目目录1.基本文学常识 (2)2.人物形象及对应情节 (3)3.对人物的深刻理解 (14)4.经典故事情节 (16)5.必做的50道填空题 (23)6.《西游记》有关的歇后语 (31)一.基本文学常识【作者简介】吴承恩,明代小说家,字汝忠,别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
【内容概述】全书共100回,大致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7回):讲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的故事,集中表现了孙悟空的反抗精神,为他的神通广大和后来随唐僧去西天取经提供背景材料。
第二部分(第8~12回):介绍小说的另一主人公唐僧。
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徵斩龙、唐僧出世等故事,交代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主要起过渡和连接的作用。
第三部分(第13~100回):写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这部分是全书故事的主体部分。
【主题思想】赞扬了唐僧师徒不畏艰险和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以及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寄托了作者关于社会与人生的理想。
【艺术特色】①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特色;②神性(幻想性)、人性(社会性)、物性(自然性)三者的有机结合;③优美的语言、富有变化的句法、浓烈的生活气息,表现了一种幽默诙谐的艺术情趣,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而有生命力;④具有高超的讽刺艺术,既诙谐有趣,又隽永有味。
二.人物形象及对应情节唐僧称号由来:金蝉子(唐僧是金蝉子转世)→陈江流(唐僧俗家的名字)→唐僧(因为他是唐朝的第一高僧,所以被称为唐僧)→玄奘(唐僧的法名)→唐三藏(西行取经时,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赐法名三藏)→旃檀功德佛(西天取经成功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性格优点: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
缺点: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相关情节:四圣试禅心→尸魔三戏唐三藏(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圣僧恨逐美猴王→计脱女儿国→圣僧夜阻通天水→玄英洞唐僧供状生平简介:唐太宗开科取士,海州陈光蕊中状元,被丞相之女殷温娇的绣球打中,做了佳婿。
《西游记》-中考语文必备名著知识点梳理与精讲(全国通用)解析版

《西游记》综合题型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2分)A.《西游记》中,美猴王向菩提祖师学道。
他学会了长生之道、筋斗云和七十二般变化。
B.《狗·猫·鼠》叙述了狗和猫结仇的故事:猫嘲笑弓起脊背的狗是在装“象”。
C.《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被风暴带到大人国,他向国王讲述英国政治制度。
D.《童年》中,“好事情”叮嘱阿廖沙要赶紧学会写字,把外祖母说的话记下来。
【答案】B【解析】【详解】B.“猫嘲笑弓起脊背的狗是在装‘象’”表述有误。
二者结仇的原因是狗错把弓起脊背的猫当成了“象”,并引发了其他动物的嘲笑,从此二者结仇。
故选B。
2.某校开展以“漫步经典”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某班同学分成四组,各展才艺。
下面设计所涉及的经典内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取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渔家傲》中的内容,完成书法作品。
B.选取《红岩》中江姐和狱友们一同绣五星红旗来庆祝新中国成立的场景,绘制海报,表现“信仰坚定”主题。
C.选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条件艰苦的工地抢修铁路的片段,进行话剧表演,表现“青春励志”主题。
D.选取《西游记》中大闹五台山的故事,创作连环画,表现孙悟空反抗封建制度的斗争精神。
【答案】D【解答】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名著常识。
其中包括:作家作品、古代文化常识、文体知识与类别、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
ABC.正确;D.有误,“大闹五台山”的情节出自《水浒传》,主人公是鲁智深。
故选:D。
3.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西游记》:中国古典文学中极富想象力的科幻小说B.《昆虫记》:阿西莫夫写就的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昆虫的史诗”C.《儒林外史》: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D.《简·爱》:寻求人格独立追寻平等自由的英雄赞歌【答案】C【解析】A.《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极富想象力的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并非“科幻小说”;B.《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布尔,并非“阿西莫夫”;D.《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西游记》-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之思维导图+知识点汇总+考点速记+习题演练(原卷版)

《西游记》思维导图+知识点汇总+考点速记+习题演练一、作品简评吴承恩(明代小说家)的经典小说《西游记》是以唐代玄奘和尚赴西天取经的经历为蓝本,在《大唐西域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作品的基础上,经过整理、构思最终写定而成的。
作品借助编撰的神话人物和神话故事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渴望改变的愿望,折射出作者渴望建立“君贤神明”的王道之国的政治思想。
二、名著梗概全书情节可分为四部分:(1)从第一回到第七回,叙述孙悟空出生、求仙得道、大闹“三界”;(2)从第八回至第十二回,描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出世的故事,交代取经缘起;(3)从第十三回到第九十九回,描写孙悟空被迫皈依佛教,唐僧西行,路遇八十一难,但在佛力的支持下,由八戒、沙僧协助孙悟空保护唐僧,一路斩妖除怪,安达西天,取得真经;(4)第一百回为全书的结尾,描写师徒四人取经回到东土,都得道成为真佛。
三、主要情节1、大闹天宫:玉帝派十万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没有成功,便请孙悟空管理蟠桃园。
孙悟空偷吃蟠桃,搅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又盗食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离天宫。
玉帝令托塔天王率十万天兵捉拿悟空。
悟空打退了众天神。
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擒。
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甚至置太上老君八卦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毫发无损,还炼成火眼金睛。
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2、大闹黑风山(祸起观音院):唐僧悟空行到观音院,老住持为谋占唐僧袈裟欲纵火烧死唐僧师徒,悟空从天界借得避火罩罩住唐僧,火烧禅院。
黑风山黑熊怪趁乱偷走了袈裟,想开“佛衣会”炫耀宝物。
孙悟空追寻袈裟,大闹黑风山,不能取胜后去请观音菩萨帮忙,观音变作白衣秀士,劝熊怪服下悟空变的仙丹;最终观音收服了黑熊怪,悟空夺回了袈裟。
3、大战流沙河:师徒三人来到流沙河畔,流沙河中妖怪径抢唐僧,八戒悟空去战,妖怪钻入水中,不肯上岸。
悟空去见观音,观音让木叉与悟空同去。
中考总复习-《西游记》名著导读练习+

《西游记》(10年3考)一、作品简介1.作者简介吴承恩(约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明代杰出的小说家。
2.主要内容《西游记》全书共一百回,前七回写石猴的出世,学道,大闹龙宫、地府、天宫,直至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
第八至十二回介绍唐僧,交代取经缘起。
第十三至一百回是小说故事的主体,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3.主题思想通过孙悟空的种种斗争行为,歌颂劳动人民反对强权、反对暴力、蔑视统治阶级,坚决与统治阶级做斗争的反抗精神,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以及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表现了劳动人民在斗争中克服困难的坚强信心和征服大自然的伟大气魄,寄托了作者关于社会与人生的理想。
4.艺术特色(1)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极具浪漫主义特色。
①形象多身奇貌异,似人似怪,神通广大,变幻莫测;故事则上天入地,翻江倒海,兴妖除怪,祭宝斗法;环境多是天上地下、龙宫冥府、仙地佛境、险山恶水。
作者将这些奇人、奇事、奇境熔于一炉,构筑了一个统一和谐的艺术整体,展现出一种奇幻美。
②想象“极幻”,却又令人感到“极真”,如那等级森严、昏庸无能的仙卿,使人想起当朝百官;降伏横行霸道、凶残暴虐的妖魔,隐含着铲除社会恶势力的愿望;歌颂升天入地、无拘无束的生活,则寄托着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理想。
(2)人物塑造上将神性、人性和物性和谐统一,既妙趣横生又合情合理。
①物性,就是作为某一动物或植物的精灵,保持其原有的形貌和习性,如鱼精习水、鸟精会飞、蝎子精有毒刺、蜘蛛精能吐丝、猴子机灵、松柏有诗人之风、杏树呈轻佻之姿等。
②神性,就是指这些动物、植物,一旦成妖成怪,就有神奇的本领,如孙悟空神通广大,有七十二般变化的本领。
③人性,指将妖魔鬼怪人格化,将人的七情六欲赋予他们。
如孙悟空是一只神猴,是人们理想中的人间英雄;同时他又具备有勇有谋、无私无畏、坚韧不拔、积极乐观、心高气傲、争强好胜、容易冲动、爱捉弄人等人性。
语文中考重要知识点整理归纳与练习名著导读《西游记》

名著导读重要知识点整理归纳与练习《西游记》内容简介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
2、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
3、主要内容主要写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主要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和孙悟空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三大部分,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战胜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功成圆满,终成正果。
4、小说主题本书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在孙悟空身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邪恶和征服自然力的强烈愿望;深深地植于富有斗争传统的中国人民历史生活的土壤之中,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长期斗争生活的艺术概括。
它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5、经典故事(1)孙悟空大闹天宫(2)三打白骨精(3)车迟国斗法(4)女儿国遇难(5)真假美猴王(6)智取红孩儿(7)三调芭蕉扇(8)火烧盘丝洞(9)天竺国招亲(10)灵山取真经常考点一、填空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
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取经的事件,《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玄奘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
3、《西游记》全书一百回,基本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至十二回是全书的引子,其中前七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盾处境;第八至十二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经的缘起。
第十三回至一百回写唐僧师徒历经八十一难,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终于取到真经,他们自己也修成正果。
(部编版)中考语文名著导读:专题02《西游记》梳理盘点考前梳理(解析版)

(部编版)中考语文名著导读:七上名著阅读《西游记》一、知识梳理【作者简介】吴承恩,明朝著名小说家,【内容简介】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经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出明代百姓的社会生活状况。
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作品主题】《西游记》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古代章回体神魔小说,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取经三大部分组成。
小说赞扬了孙悟空师徒四人不畏艰险和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以及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寄托了作者关于社会与人生的理想。
【艺术特色】《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一是幻,一是趣。
《西游记》的艺术想象奇特,丰富、大胆,在古今小说作品中罕有其匹的。
孙悟空活动的世界近于童话的幻境,十分有趣,而且在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稀奇有趣的妖怪,真是千奇百怪,丰富多彩。
浪漫的幻想,源于现实生活,在奇幻的描写中折射出世态人情。
除了它的奇异想象,就要数它的趣味了。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西游记》可以说是趣味性和娱乐性最强的一部作品。
虽然取经路上尽是险山恶水,妖精魔怪层出不穷,充满刀光剑影,孙悟空的胜利也来之不易,但读者的阅读感受总是轻松的,充满愉悦而一点没有紧张感和沉重感。
【人物辨识】【取经路线】【内容导图】【情节辨识】斗金角、银角大王(第三十二至三十五回):平顶山莲花洞中有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两妖。
金角大王说吃了唐僧肉可以延寿长生,银角大王便携唐僧师徒图像,领小妖上山巡逻,正巧遇上巡山的八戒,有小妖认出了他,双方打了二十回合仍不分胜负。
最后妖怪一拥而上,八戒寡不敌众,败逃中被萝藤绊了个踉跄,被一群小妖擒进洞去。
专题02名著《西游记》考题盘点:文学常识+主要人物+选择题+精段阅读+读后感-中考语文名著考题盘点

6.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语空一怒之下推倒了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后来悟空三岛求方,终于用观音菩萨的净瓶水救活了
人参果树。
2024
B.《范爱农》一文中的范爱农和鲁迅是同乡,都在日本留过学,但他们在对徐锡麟等人被杀要不要打
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时持不同意见。
中 C.《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受阻于火焰山,土地交代了此山的来历,说是当年大圣“蹬倒丹炉,落了几
考 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
语 文 名 著
③那公主参拜了父王、母后,会了姊妹,各官俱来拜见。那公主才启奏道:“多亏孙长老法 力无边,降了黄袍怪,救奴回国。” ④沙僧搀着长老,近前看时,那里是甚香米饭,却是一罐子拖尾巴的长蛆,也不是面筋,却
复 是几个青蛙、癞虾蟆,满地乱跳。
习 ⑤那怪接水在手,纵起身来,走上前,使个黑眼定身法,念了咒语,将一口水望唐僧喷去,
【答案】A 【解析】A“整整八回”表述有误。《西游记》以整整7回写美猴王孙悟空出世及其大闹天宫 作为全书故事的开始。8--12回写唐僧的来历,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写 唐僧师
徒取经途中历经81难和师徒终成正果,带经回东土大唐。
考点3 综合性选择题
3.下列对《西游记》相关情节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 )
名 一难,终成正果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著 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调
复 习
芭蕉扇。三打白骨精(表现了孙悟空刚烈、直率的品行),真假美猴王(表现了孙悟空忠心 和为真理而战)
考点2 主要人物
唐 僧:
2024
性格: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偶有迂腐、是非不分。
七年级上册《西游记》名著导读与中考真题精选

名著导读与中考真题精选《西游记》精读与跳读作品简介《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鲁迅称之为“神魔小说”,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
小说围绕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
全书故事引人入胜。
前七回讲孙悟空的身世和大闹天宫的故事;第八回到第十二回介绍唐僧,交代西天取经这一中心事件的由来;第十三回到第一百回是小说故事的主体,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这些故事大多情节曲折,扣人心弦。
作者简介吴承恩(约1500年—1583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河下人,中国明代杰出的文学家、小说家。
主旨情感这部小说讲述了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重重磨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更像一个励志故事:人生要有所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困难,直至到达胜利的终点。
阅读指导本书建议用五周左右的时间完成三遍阅读。
(1)高效跳读。
《西游记》文本较长,可以采用跳读。
具体可分为:章节跳读、人物跳读、故事跳读、语言跳读。
(2)专题精读。
精读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第一遍阅读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深思情节联系,体会故事启示,做到有侧重地阅读。
(3)整体速读。
有了跳读、精读的基础,我们已经对《西游记》的精彩的情节、人物、语言、主题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但这可能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
我们可以进行第三遍阅读,从头到尾,前后贯通,兼容并收,全面阅读。
理清情节先后顺序,弄清人物发展变化,明晰取经大体行程,把握小说整体风貌。
作品知识点梳理一内容提要(跳读)二人物性格及重要情节(精读)(带要求能够复述,带要求识记掌握)孙悟空:重要情节唐僧:人物性格猪八戒:性格特征一填空题。
1 《西游记》是一部有趣的书,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林庚先生称之为“”。
专题02《西游记》知识梳理-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知识(考点)梳理+真题演练

专题02 西游记作家介绍吴承恩(约1500—约1582),明代小说家。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江苏淮安山阳(今淮安市)人。
他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又家遭败落的小商人家庭,曾祖父吴铭、祖父吴贞曾分别任过县学训导、教谕。
吴承恩自幼聪慧好学,年轻时即以文著于乡里。
《淮安府志》记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
早年曾希望以科举进身,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以后才补上“岁贡生”。
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
晚年归居故里,放浪诗酒,贫病以终。
吴承恩自幼酷爱野史奇闻,喜读唐人传奇,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
科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使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
他自言:“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
”“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他晚年致力于诗文的写作,《西游记》便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
吴承恩的诗文多散佚,现存作品除《西游记》外,还有《射阳存稿》四卷《续稿》一卷。
作品介绍《西游记》产生于十六世纪的中国明朝嘉靖公元1522 -1566)时期,距今已四百多年了.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居士,《西游记》是吴承恩中年时期写成初稿,后来经过润饰而成的.他在前代多年积累下来并在民间流传的有关唐僧取经的文学作品和故事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并且把原来的以唐僧取经为主的故事,改为孙悟空为主的战天斗地史.孙悟空是全书中最光辉的形象.“大闹天宫“突出他热爱自由,勇于反抗的精神“西天取经“表现他见恶必除,除恶必尽的精神.孙悟空大闹天宫失败后,经过五行山下五百年的镇压,被唐僧放出,同往西天.他已不再是一个叛逆者的形象,而是一个头戴紧箍,身穿虎皮裙,专为人间解除魔难的英雄.在重重困难之前顽强不屈,随机应机,就是镇魔者孙悟空的主要特征.《西游记》描写的幻想世界和神话人物,大都有现实生活作基础,同时在神奇的形态下体现了作家与人民的某些美好愿望.八十一难,七十二变,各种神魔的本领都充满幻想色彩;五花八门,奇光异彩的宝贝,显然是人们为了征服自然或战胜敌人才假想出来的.《西游记》构成了浪漫主义的基本艺术特征.《西游记》把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峻的批判艺术地结合起来,使不少章回妙趣横生,完满地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鲜明爱憎.九九八十一难所包含的四十一个小故事也都通过僧徒,神佛,妖魔间的错综关系表现出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这无数充满斗争的幻想情节中,意味深长地寄寓了广大人民反抗恶势力,要求战胜自然,困难的乐观精神,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社会现实.叙述孙悟空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求取真经的故事。
《西游记》常考知识点梳理(附:多种题型)

名著导读:《西游记》常考知识点梳理(附:多种题型)名著导读常考知识点《西游记》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重点推荐阅读的名著。
近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对于这部名著的涉及较多,形式多样,有独立考查的,也有与其他名著一起综合考查的。
今天,为大家梳理了《西游记》的常见考查点,让我们带着问题与思考,一起走进经典!常见考查点1.情节概括。
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描述的故事情节。
2.形象分析。
如:《西游记》中很多人物既保持着动物性,又有神的本领,还兼有人的特点。
请从孙悟空和猪八戒中任选一个,结合原著简要分析。
3.语言品析。
如:《西游记》的语言风格诙谐幽默,请从选文中举出一例,并做简要分析。
4.主题领悟。
如:请从下列两组名著中任选一组,从主题角度提炼出一个共同的关键词,并结合小说的内容阐释理由。
《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A组);《西游记》《骆驼祥子》(B组)。
5.创作特色。
如:巧妙的构思让情节引人入胜,从下列名著中选一部,结合故事分析作者的构思技巧。
A.《西游记》;B.《水浒传》;C.《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D.《基地》。
6.体会评价。
如:探究孙悟空、唐敖、格列佛三个人物形象。
同学们在探究这三个人物形象时,有的认为他们都很机智,有的认为他们都很勇敢。
你支持哪种观点?请结合作品相关内容简要阐述。
7.阅读策略。
如:名著阅读可以采取多部联读的方法。
下面是《西游记》《镜花缘》《格列佛游记》三部作品的阅读任务,请你完成。
任务:探究《西游记》《镜花缘》中的“女儿国”。
(1)简要概述唐僧和林之洋在“女儿国”的经历。
(2)作者写两人在“女儿国”的经历有何用意?请简要说说。
解答名著阅读题,需要调动平时的阅读积累,可以根据统编教材“名著导读”中的方法指导,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进行圈点、批注,有些重要的章节还需要进行细读、精思、鉴赏等精读的工作。
面对考题,需要仔细审题,把握题意,明确考点,回顾相应策略,理顺思维,组织语言,精准作答。
《西游记》近年中考真题考点整理大全

动物世界、儿童的游戏性、天真的童心与非逻辑的想象这一切形成了弥散在《西游记》中的童话的气氛。
也正是在这样一种气氛中,孙悟空才得以那么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充分自由地发展他传奇性的英雄性格与特征,并且将他性格形象的精神内涵推向了最完美的高度。
——林庚我少年时读之,老年也读之,越读越觉得有味道,真是百读不厌,我把它看成一部人生教科书……它给人以大眼光、大境界、大省悟、大触动。
——贾植《西游记》是一部很有趣的书,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它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
期末考试越来越近,今天,小编为大家精选了《西游记》近年中考真题考点整理,助您一臂之力!小编在整理汇编近年中考真题时发现考查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四个方面:1.作品的常识内容2.人物形象3.情节4.专题探究(温馨提示:文后附往期《西游记》名著阅读指导课及备考复习知识点整理汇编链接)作品的常识内容01【2021年浙江杭州中考题】按要求填空。
小说中有些情节,引人发笑又耐人寻味。
如猪八戒囫囵吞下人参果后又借口没尝出味道,要悟空再去摘取的情节,传神地刻画了猪八戒①______的特点;《格列佛游记》中“②______国”的人们用鞋跟高低划分阵营的情节,想象奇特,有讽刺意味;《儒林外史》中的人物③______在贡院一头撞向号板、满地打滚痛哭的情节,夸张地描写了士人醉心功名的丑态。
【答案】①贪婪②小人(国)③周进【2021年黑龙江中考题】《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__。
请你写出该作品中任意一个故事情节的名称_____________。
示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答案】吴承恩示例:孙悟空大闹天宫孙悟空三调芭蕉扇。
【2021年贵州毕节中考题】填空:被鲁迅先生称为“神魔小说”的①《_______》,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想象力的作品之一。
前七回讲述主要人物的身世和②_______的故事。
作品中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角色③________,虽然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爱占小便宜,说谎,贪恋女色,遇到困难就嚷嚷散伙等,但也不失忠勇和善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人物形象1、孙悟空(行者)①号称:美猴王和齐天大圣。
②出世:仙石孕育而生。
③性格:桀骜不驯、忠心耿耿、聪明幽默、爱憎分明、勇敢机智、好勇斗胜、重视承诺、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韧不拔、英勇无畏。
④本领:手持一根一万三千五百斤,能任意伸缩的金箍棒;能耍七十二变;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炼了四十九天不死,反而炼出一双火眼金睛,能识破世间一切妖魔鬼怪;偷吃无数蟠桃和各种仙丹练就而成金刚不坏之身。
⑤典型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车迟国斗法。
一路上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孙悟空那种不畏艰辛困苦的精神贯穿取经始末。
2、唐僧(玄奘)①姓名:俗姓陈,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
②身世:如来佛祖第二弟子金蝉长老投胎。
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
③性格:勤敏好学、意志坚定、勇往直前、心地善良、正直不阿、毫无主见、迂腐顽固、胆小懦弱、无智无能、是非不分、耳根子软。
④典型情节: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女儿国遇难。
唐僧是如来佛祖的弟子金蝉子转世投胎作状元陈光蕊之子,出家后法名玄奘,修成正果后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3、猪八戒(悟能)①身世:原是仙界天蓬元帅,因醉调戏嫦娥,被贬下凡,投错了胎,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脸的模样。
②性格:贪吃好色、见识短浅、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胆小怕事、吃苦耐劳、忠勇善良、知错就改、淳朴憨厚。
③兵器:九齿钉耙④典型情节:四圣试禅心,三打白骨精,偷吃人参果在去西天取经途中,他总是挥舞钉耙,与妖魔勇猛战斗,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
而且他能够知错改错,淳朴憨厚。
但他好吃懒做,见识短浅,一遇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后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4、沙和尚(悟净)①身世:原是天庭中的卷帘大将,因失手打碎琉璃盏被贬下凡,盘踞在流沙河,兴风作浪,危害一方。
唐僧途径流沙河时收为徒弟。
②性格:正直无私、任劳任怨、忠心不二、踏踏实实、谨守本分③兵器:降妖宝杖④典型情节:大战流沙河沙僧外貌丑恶,但个性憨厚,忠心耿耿。
他不像孙悟空那么叛逆,也不像猪八戒那样好吃懒惰,贪恋女色,自他放弃妖怪的身份起,他就一心跟着唐僧,正直无私,任劳任怨,谨守佛门戒律,踏踏实实,谨守本分,最终功德圆满,被如来佛祖封为南无金身罗汉。
基础测试题1、《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是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玄奘远出西域取经的事件。
在《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中,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唐僧取经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现在《西游记》是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的金陵世德堂版本整理加工而成的。
2、《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中,号射阳山人,明代人。
3、全书共100回,共分三大部分:前7回写大闹天宫的故事,是全书的精华部分,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8—12回写唐僧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待取经的缘起;第13回—100回写唐僧师徒取经途中历经81难和师徒终成正果,带经回东土大唐。
4、《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5、《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6、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菩提祖师,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针,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后受观世音菩萨规劝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
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7、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
8、沙僧也叫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
9、白龙马原是西海龙王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10、《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
11、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大闹天宫。
12、写出下列故事涉及的人物的名字。
《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孙悟空《西游记》中劝孙悟空上天招安的是太白金星;把孙悟空投入八卦炉中炼成火眼金睛的是太上老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中考真题再现1、【2019浙江台州中考】名著阅读(10分)名著阅读可以采取多部联读的方法。
下面是《西游记》《镜花缘》《格列佛游记》三部作品的阅读任务,请你完成。
【任务一】探究《西游记》《镜花缘》中的“女儿国”。
3.简要概述唐僧和林之洋在“女儿国”的经历。
(2分)3.《西游记》中女儿国国王相中唐僧后准备留他为国王,自己不惜屈尊为王后,唐僧不答应,最后孙悟空用计获得通关文牒,并帮助唐僧脱身。
《镜花缘》中女儿国国王相中林之洋后准备招他为妃,林之洋想尽办法却脱不了身,受尽折磨,最后在唐敖的帮助下才得以脱身.评分标准:共2分。
每点1分。
意对即可。
4.作者写两人在“女儿国”的经历有何用意?请简要说说。
(2分)4.《西游记》叙述唐僧在女儿国的经历,意在突出唐僧西天取经途中不受外界诱惑的坚定意志。
《镜花缘》叙述林之洋在女儿国的经历,描述女子所受的痛苦,意在表现女儿国的风俗习惯,揭露封建陋习。
【任务二】探究孙悟空、唐敖、格列佛三个人物形象。
5.同学们在探究这三个人物形象时,有的认为他们都很机智,有的认为他们都很勇敢。
你支持哪种观点?请结合作品相关内容简要阐述。
(6分) 5.【示例1】我认为他们都很机智。
孙悟空一路上与妖魔鬼怪斗智,如三借芭蕉扇这一情节中,不断与铁扇公主斗智;唐敖在女儿国,揭檄文治水智救林之洋;格列佛在小人国机智地用一泡尿浇灭宫廷大火。
【示例2】我认为他们都很勇敢。
孙悟空大闹天宫,勇敢地与天庭对抗;唐敖在淑士国挺身而出,救出身处险境的徐承志;格列佛不畏艰险,一次次勇敢地冒险出航。
2、【2019四川泸州中考】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回答15-16题。
甲灵通本讳号金蝉:只为无心听佛讲,转托尘凡苦受磨,降生世俗遭罗网。
投胎落地就逢凶,未出之前临悉党。
父是海州陈状元,外公总管当朝长。
出身命犯落江星,顺水随波遲浪決。
海岛金山有大缘,迁安和尚将他养。
(节选自《西游记》)乙巨口獠牙神力大,玉皇升我天蓬帅。
掌管天河八万兵,天宫快乐多自在。
只国酒醉戏宫娥,那时就把英雄卖。
一嘴拱倒斗牛宫,吃了王母灵芝莱。
玉皇亲打二千锤,把喜贬下三天界。
教吾立志养元神,下方却又为妖怪。
(节遮自(西游记》)丙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肯云外。
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到:“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商时,穿一顿皂布直极,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
(节选自(水浒传》)15.上面三则材料各写到了名著中的个经典人物,他们是:甲,乙,丙。
(3分)(1)唐僧;猪八戒;鲁智深16.班级准备举办以“阅读经典,品味形象”为主题的交流活动,请你从上面材料写到的三个经典人物中任选一个,以“我认为是一个的人”为开头写一段话,向同学们介绍这位人物。
要求:所写内容必须符合人物身份,至少使用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
(3分)(2)示例:唐僧是一个坚韧不拔、执着追求的人。
作为师父,他对徒弟要求很严,经常教导徒儿“要以慈悲为怀”;作为僧侣,他行善好施,为民除害,为人们播撒着善良的种子;作为求学者,令人们赞叹不已的是他那坚强的意志和执着追求的精神。
3、【2019广东中考】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①正行之际,忽闻得有人言语。
八戒仔细看时,原来是行者在山凹里,聚集群妖。
……那呆子有些怕他,又不敢明明的见他;却往草崖边,溜阿溜的,溜在那一千二三百猴子当中挤着,也跟那些猴子磕头。
②不知孙大圣坐得高,眼又乖滑,看得他明白。
便问:“那班部中乱拜的是个夷人。
是那里来的?拿上来!”说不了,那些小猴,一窝峰,把个八戒推将上来,按倒在地。
行者道:“你是那里来的夷人?”八戒低着头道:“不敢,承问了;不是夷人,是熟人,熟人。
”行者道:“我这大圣部下的群猴,都是一般模样。
你这嘴脸生得各样,相貌有些雷堆,定是别处来的妖魔。
既是别处来的,若要投我部下,先来递个脚色手本,报了名字,我好留你在这随班点扎。
若不留你,你敢在这里乱拜!”八戒低着头,拱着嘴道:“不羞!就拿出这副嘴脸来了!我和你兄弟也做了几年,又推认不得,说是甚么夷人!”行者笑道:“抬起头来我看。
”那呆子把嘴往上一伸道:“你看么!你认不得我,好道认得嘴耶!”行者忍不住笑道:“猪八戒。
”他听见一声叫,就一毂辘跳将起来道:“正是,正是!我是猪八戒!”他又思量道:“认得就好说话了。
”③行者道:“你不跟唐僧取经去,却来这里怎的?想是你冲撞了师父,师父也贬你回来了?有甚贬书,拿来我看。
”八戒道:“不曾冲撞他。
他也没甚么贬书,也不曾赶我。
”行者道:“既无贬书,又不曾赶你,你来我这里怎的?”八戒道:“师父想你,着我来请你的。
”(节选自《西游记》)(1)第③段中的“这里”是指____;猪八戒来到此地是为了请孙悟空去降服____。
(1)花果山;黄袍怪(2)《西游记》的语言风格诙谐幽默,请从选文中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
(2)示例一:如“溜阿溜的,溜在那一千二三百猴子当中挤着”中,“溜”和“挤”等动作滑稽可笑,把八戒不敢见悟空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示例二:如“你看么!你认不得我,好道认得嘴耶!”中的“好道认得嘴”通过俏皮的语言,突出猪八戒的外貌特征,表现出其憨厚可爱,让人忍俊不禁。
(3)《西游记》中很多人物保持动物性,又有神的本领,还兼有人的特点,请从孙悟空和猪八戒中任选其一。
结合原著简要分析。
(3)孙悟空:①动物性:长得一副猴相,雷公嘴、毛脸,具有猴子机敏、乖巧、好动的习性;②神的本领(神性):神通广大,有七十二般变化的神奇本领;③人的特点(人性):心高气傲,容易冲动,爱捉弄人,信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
猪八戒:①动物性:猪八戒嘴脸和猪相似,有猪的贪吃、贪睡、懒惰等特点;②神的本领(神性):天蓬元帅出身,会变身术,能腾云驾雾;③人的特点(人性):爱耍小聪明,爱在师父面前进孙悟空的谗言、动不动就喊“散伙”。
4.【2019四川成都中考】在叙述中插入诗词,是《西游记》行文的一个特点。
下面是从《西游记》中摘录的有关孙悟空的诗句,请概括出相应的故事情节。
(2分)(1)渴饮嫆铜捱岁月,饥餐铁弹度时光。
天灾苦困遭磨折,人事凄凉喜命长。
(1分)(1)被定五行山(2)棒架威风长,枪来野性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