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本科生交换生指南
北京大学本科生赴境外大学学习的课程认定及学分转换相关管

北京大学本科生赴境外大学学习的课程认定及学分转换相关管理办法大学之间的学生交流对大学的学术发展以及学生成长都具有重要作用,北京大学鼓励学生以各种形式参加校际交流项目,并在交流期间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业水平,获取更多有用知识。
这一点已经成为我校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内容。
随着我校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境外许多知名大学都进一步加强了与我校的合作与交流,包括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其中大多数学校都与我校有本科生交换项目,即双方学校互派学生到对方学校学习(一般学习期限为一学期或一年),学习期满,接受学校发给学生所修课程成绩单,派出学校对学生所修课程、成绩及学分进行认定和转换。
为对我校学生在接受学校所修课程进行统一管理,规范课程、成绩认定及学分转换的程序,进一步促进我校本科教育的国际化水平,现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课程认定和学分转换的基本原则(一)接受学校或其中某学科(专业)学术声誉(课程水平)、学术地位,与北京大学相当。
(二)接受学校课程符合我校各院系教学计划对学生培养的要求。
(三)学分认定参照我校学分与学时对应关系,即1学分对应15学时。
二、课程认定和学分转换的范围(一)国家公派、校际交换、经国际合作部与教务部备案的院系级学生交流项目所修学分按照交换协议予以转换和承认。
为使学生珍惜交流机会努力学习,以上交流项目学生所修课程学分和成绩,必须全部转换登录进入学生个人成绩单。
根据“北京大学本科学生选课办法及管理规则”,交流学生每学期选课不得少于14学分(如学分对应关系与我校不同,交流学生每学期选课不得少于三门)。
(二)经院系及学校教务部批准学生本人联系赴境外参加的学生交流项目(含暑期学校),如学生本人提出转换学分申请,学校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课程一般只能转换为我校选修课)。
(三)以自费出国留学形式赴境外大学学习、实习的学生,自办理离校手续之日起,学校可为其保留一年学籍,但保留学籍期间学生所修学分不予认可。
北京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本科生交换计划报名通知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北京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本科生交换计划报名通知北京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的交换生方案已经确定,具体情况如下,请各院系及同学参照此方案执行。
一、交换人数新加坡国立大学2010年秋季学期拟接收我校5名学生,有关新加坡国立大学各学院及专业的具体情况学生可参看.sg/。
二、选拔范围及条件1、选拔范围为08级的在校本科生。
2、接收申请的院系限制在工学院、数学学院、物理学院、化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学院、以及元培学院选择这些院系专业方向的学生。
3、新加坡国大下学期开学时间是8月2日,请同学们注意。
有关国大校历安排,请查询https://.sg/registrar/info/calendar/AY2010-2011.pdf3、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个性、在校综合表现、院系推荐意见以及学生是否适合此交流计划等情况,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拔优秀学生。
4、学校会在本学期结束后对初步确定的人选再次进行审核,并有权取消因成绩或其他原因而不适合参加此交换项目同学的交换资格。
5、双方学校均有权拒绝录取由对方学校推荐的学生。
6、学生不得以辅修/双学位专业申请此交换项目。
三、申请材料1、北京大学交换生申请表(贴照片,需院系盖章),请从以下网址下载:/download/down_main.htm2、成绩单一份3、英语证书4、获奖证书等其他材料(可选)四、学生管理1、被选拔的学生在对方学习期间必须遵守当地的法律、对方学校的规定及社会风俗习惯,接受对方学校的管理。
2、学生在对方学习期满应按时回校上课,不得擅自延长或转往其他地区或国家。
3、学生在交换期间,一定要注意安全。
如有意外,一切后果自负。
五、学生义务以及学分采认1、申请成功的学生在离校前本人须写一份离校申请,并交院系主任签字后到教务部4205室办理停学手续。
交换期满回校后,必须办理复学手续。
北京大学本科生交换生指引

北京大学本科生交换生指南欢迎致词北京大学诚挚地欢迎来自香港高校的交换学生,欢迎你们来到首都北京,来到这所百年学府——北京大学,成为我们中的一员。
相信这短短半年或一年的学习和生活,将会让您更加了解北大,了解北京,希望你们有所收获。
北京大学简介百年学府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当时既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著名的教育家、启蒙思想家严复出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
1916年12月,蔡元培先生出任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治学理念,在学术和思想上将北大造就成中国首屈一指的大学。
1952年全国院系进行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了一所以文理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在继续加强和发展基础学科的同时,着力发展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
2000年4月北京大学和北京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北京大学。
目前北京大学已经成为一所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新型工程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医药科学和语言科学等多种学科的新型综合性大学,充分发挥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
北京大学始终保持“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百余年来,北大校园中人文渊薮,英才辈出,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据统计,北大校友中,已有四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仅七人),12人成为“两弹一星”的元勋,近500人当选两院院士,北大的毕业生和教师为我国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工程技术及国防事业、文化事业的发展做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贡献。
北京大学现有普通本科学生14240人、硕士生8498人、博士生4234人,共有5个学部、45个院系、271个研究所(中心)、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8个附属和教学医院:102个本科专业、4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221个硕士点、199个博士点;81个国家重点学科、3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91名正高级教职人员(其中博士生导师128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9名、中国工程院院士8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9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4人、长江特聘教授58人。
北京大学与香港三所大学本科生交换计划秋季方案

北京大学与香港三所大学本科生交换计划秋季方案北京大学与香港三所大学交换生计划秋季方案已经确定,具体情况如下,请各院系及同学参照此方案执行。
一、交换人数港大2004-2005年度秋季学期拟接收我校10名学生,中大2004-2005年度秋季学期拟接收我校10名学生,科大2004-2005年度秋季学期拟接收我校7-8名学生。
二、选拔范围及条件1、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个性、在校综合表现、是否适合此项交流计划等情况,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拔优秀学生到对方学校学习。
本方案拟选派03级(9月份将为大二学生)和02级(9月份将为大三学生)的学生作为交换学生。
考虑到大四学生将要面临毕业、考研或择业,故不选派大四学生。
2、学校会在本学期结束后对初步确定的人选再次进行审核,并有权取消因成绩或其他原因而不适合参加此交换项目同学的交换资格。
3、双方学校均有权拒绝录取由对方学校推荐的学生。
三、学生管理1、被选拔的学生在对方学习期间必须遵守当地的法律、对方学校的规定及社会风俗习惯,接受对方学校的管理。
2、学生在对方学习期满应按时回校上课,不得擅自延长或转往其他地区或国家。
3、交换学生在接待校修得之学分,由派遣校决定是否予以承认,与接待校无关。
4、学生在交换期间,一定要注意安全。
如有意外,一切后果自负。
四、费用1、学生于交换期间之各项学杂费用均缴交至派遣校。
2、北大与三所大学将安排学校宿舍给予对方的交换学生,费用自理。
3、学生往返旅费、学习期间各项生活、书籍、保险与其他个人消费,均由学生本人自行承担。
4、中大和港大提供给内地学生的奖学金和补贴合计每学期10,000港币,科大提供给内地学生的奖金和补贴合计每学期6000港币。
附:内地学生在港大致费用(以港元计算)(供参考)●学费:付母校学费●书费;$200至$1,000不等(也可以买旧书比较便宜)●医疗费:医疗中心免费提供一般性的服务●膳食费:每月$1,200至1,800;一学期大概为$5,400至$8,100●医疗、意外保险:每月$70左右;但最好能在内地购买可以在香港通用的保险。
北京大学本科生交换生指引

北京大学本科生交换生指南欢迎致词北京大学诚挚地欢迎来自香港高校的交换学生,欢迎你们来到首都北京,来到这所百年学府——北京大学,成为我们中的一员。
相信这短短半年或一年的学习和生活,将会让您更加了解北大,了解北京,希望你们有所收获。
北京大学简介百年学府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当时既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著名的教育家、启蒙思想家严复出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
1916年12月,蔡元培先生出任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治学理念,在学术和思想上将北大造就成中国首屈一指的大学。
1952年全国院系进行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了一所以文理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在继续加强和发展基础学科的同时,着力发展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
2000年4月北京大学和北京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北京大学。
目前北京大学已经成为一所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新型工程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医药科学和语言科学等多种学科的新型综合性大学,充分发挥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
北京大学始终保持“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百余年来,北大校园中人文渊薮,英才辈出,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据统计,北大校友中,已有四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仅七人),12人成为“两弹一星”的元勋,近500人当选两院院士,北大的毕业生和教师为我国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工程技术及国防事业、文化事业的发展做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贡献。
北京大学现有普通本科学生14240人、硕士生8498人、博士生4234人,共有5个学部、45个院系、271个研究所(中心)、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8个附属和教学医院:102个本科专业、4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221个硕士点、199个博士点;81个国家重点学科、3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91名正高级教职人员(其中博士生导师128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9名、中国工程院院士8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9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4人、长江特聘教授58人。
北京大学本科生交换生指南

北京大学本科生交换生指南欢迎致词北京大学诚挚地欢迎来自香港高校的交换学生,欢迎你们来到首都北京,来到这所百年学府——北京大学,成为我们中的一员。
相信这短短半年或一年的学习和生活,将会让您更加了解北大,了解北京,希望你们有所收获。
北京大学简介百年学府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当时既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著名的教育家、启蒙思想家严复出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
1916年12月,蔡元培先生出任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治学理念,在学术和思想上将北大造就成中国首屈一指的大学。
1952年全国院系进行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了一所以文理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在继续加强和发展基础学科的同时,着力发展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
2000年4月北京大学和北京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北京大学。
目前北京大学已经成为一所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新型工程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医药科学和语言科学等多种学科的新型综合性大学,充分发挥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
北京大学始终保持“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百余年来,北大校园中人文渊薮,英才辈出,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据统计,北大校友中,已有四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仅七人),12人成为“两弹一星”的元勋,近500人当选两院院士,北大的毕业生和教师为我国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工程技术及国防事业、文化事业的发展做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贡献。
北京大学现有普通本科学生14240人、硕士生8498人、博士生4234人,共有5个学部、45个院系、271个研究所(中心)、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8个附属和教学医院:102个本科专业、4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221个硕士点、199个博士点;81个国家重点学科、3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91名正高级教职人员(其中博士生导师128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9名、中国工程院院士8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9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4人、长江特聘教授58人。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本科生交换计划报名通知北京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本科生交换生计划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方案已经确定,具体情况如下,请各院系及同学参照此方案执行。
一、交换人数香港理工大学2010学年秋季学期拟接收我校3名本科生,接收院系不限。
二、选拔范围及条件1、选拔范围为08、09级在校本科生。
2、请登录.hk查询香港理工大学相关情况。
香港理工大学接受学科专业对应的交换申请,不接受跨学科的交换,亦不得以辅修/双学位专业申请此交换项目。
如理工大学没有与自己所在院系相对应的学科专业,则不能参加此次申请。
有关理工大学各学院专业请登陆.hk/cpa/polyu/dept_office/teaching_e.php查询。
有关下学期香港理工大学开设的课程信息,请参考.hk/cmao/04_SubList.html。
3、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个性、综合能力、身体心理状况、院系推荐意见以及学生是否适合此交流计划等情况,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拔优秀学生到香港理工大学学习。
4、学校会在本学期结束后对初步确定的人选再次进行审核,并有权取消因成绩或其他原因而不适合参加此交换项目同学的交换资格。
5、双方学校均有权拒绝录取由对方学校推荐的学生。
三、申请材料1、北京大学本科生交换学习申请表(表上贴照片,院系推荐意见请通过院系教务协助完成并盖章),请务必填写清楚申请的理工大学的院系、专业及年级。
2、成绩单一份(加盖院系教务章)。
3、英语证书复印件。
4、获奖证书、实习证明等其他证明材料。
(可选)四、学生管理1、被选拔的学生在对方学习期间必须遵守当地的法律、对方学校的规定及社会风俗习惯,接受对方学校的管理。
2、学生在对方学习期满应按时回校复学上课,不得擅自延长或转往其他地区或国家。
3、学生在交换期间,一定要注意安全。
如有意外,一切后果自负。
4、学生交换期间需按照对方学校的校历安排学习,如无特殊情况,不得申请提前返回大陆。
北京大学本科生交换生指南

北京大学本科生交换生指南欢迎致词北京大学诚挚地欢迎来自香港高校的交换学生,欢迎你们来到首都北京,来到这所百年学府——北京大学,成为我们中的一员。
相信这短短半年或一年的学习和生活,将会让您更加了解北大,了解北京,希望你们有所收获。
北京大学简介百年学府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当时既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著名的教育家、启蒙思想家严复出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
1916年12月,蔡元培先生出任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治学理念,在学术和思想上将北大造就成中国首屈一指的大学。
1952年全国院系进行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了一所以文理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在继续加强和发展基础学科的同时,着力发展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
2000年4月北京大学和北京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北京大学。
目前北京大学已经成为一所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新型工程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医药科学和语言科学等多种学科的新型综合性大学,充分发挥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
北京大学始终保持“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百余年来,北大校园中人文渊薮,英才辈出,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据统计,北大校友中,已有四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仅七人),12人成为“两弹一星”的元勋,近500人当选两院院士,北大的毕业生和教师为我国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工程技术及国防事业、文化事业的发展做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贡献。
北京大学现有普通本科学生14240人、硕士生8498人、博士生4234人,共有5个学部、45个院系、271个研究所(中心)、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8个附属和教学医院:102个本科专业、4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221个硕士点、199个博士点;81个国家重点学科、3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91名正高级教职人员(其中博士生导师128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9名、中国工程院院士8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9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4人、长江特聘教授58人。
北京大学本科生赴境外大学学习的课程认定及学分转换相关管理办法

北京大学本科生赴境外大学学习的课程认定及学分转换相关管理办法作者:教务部来源:北京大学教务部点击数:更新时间:2005-10-24大学之间的学生交流对大学的学术发展以及学生成长都具有重要作用,北京大学鼓励学生以各种形式参加校际交流项目,并在交流期间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业水平,获取更多有用知识。
这一点已经成为我校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内容。
随着我校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境外许多知名大学都进一步加强了与我校的合作与交流,包括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其中大多数学校都与我校有本科生交换项目,即双方学校互派学生到对方学校学习(一般学习期限为一学期或一年),学习期满,接受学校发给学生所修课程成绩单,派出学校对学生所修课程、成绩及学分进行认定和转换。
为对我校学生在接受学校所修课程进行统一管理,规范课程、成绩认定及学分转换的程序,进一步促进我校本科教育的国际化水平,现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课程认定和学分转换的基本原则(一) 接受学校或其中某学科(专业)学术声誉(课程水平)、学术地位,与北京大学相当。
(二) 接受学校课程符合我校各院系教学计划对学生培养的要求。
(三) 学分认定参照我校学分与学时对应关系,即学分对应学时。
二、课程认定和学分转换的范围(一) 国家公派、校际交换、经国际合作部与教务部备案的院系级学生交流项目所修学分按照交换协议予以转换和承认。
为使学生珍惜交流机会努力学习,以上交流项目学生所修课程学分和成绩,必须全部转换登录进入学生个人成绩单。
根据"北京大学本科学生选课办法及管理规则",交流学生每学期选课不得少于学分(如学分对应关系与我校不同,交流学生每学期选课不得少于三门)。
(二) 经院系及学校教务部批准学生本人联系赴境外参加的学生交流项目(含暑期学校),如学生本人提出转换学分申请,学校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课程一般只能转换为我校选修课)。
(三) 以自费出国留学形式赴境外大学学习、实习的学生,自办理离校手续之日起,学校可为其保留一年学籍,但保留学籍期间学生所修学分不予认可。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级交换项目学生管理条例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级交换项目学生管理条例为了增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学术交流,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已经与百余所世界知名大学和商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与其开展了学生交换合作项目,借此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增长见识、丰富阅历,以适应未来日益国际化、多元化的工作环境需要。
根据院级交换项目协议,我院学生可免交学费在合作院校进行交换学习。
在对方院校所选的课程需经我院教学项目部门批准,符合课程和学分要求,方可转换学分。
参加院级交换项目,不须向合作院校缴纳学费,只须照常向北京大学缴纳学费。
除参加奖学金项目之外,交换期间发生的差旅、食宿等费用由学生自己承担。
以下涉及的管理条例请学生本人和学生家长/家属仔细阅读,并请签字。
1. 请参加院际学期交换选派前作出慎重考虑,一旦签署《院级交换项目学生管理条例》知情书,等同于自愿接受被学院派出,认同《光华管理学院交换学生选拔方案》中的所有内容,不允许擅自退出、放弃或互换名额。
否则将影响申请人信誉度,对其擅自退出、放弃或交换名额的行为进行全院通报,取消参与其他海外交流项目的资格,并取消申请人在读期间参加评奖评优的资格。
2. 在国外学习期间,作为代表北大的“使者”,须树立良好的北大学子形象,宣传北大,做好光华与合作院系的桥梁;交换学习期间,须完成至少一次推广学院品牌和项目的活动,返校后提交《交换学习报告》,以及宣传短片;3. 在北大期间,应积极参加有关国际交流方面的活动,帮助国外交换学生和未来出国交换的本院学生,协助学院国际合作相关工作;4. 派出交换的学生,应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到校办理注册手续;离校前须到教学项目办公室办理停学手续,按规定时间返校,并办理复学手续;未经允许不得擅自提早结束交流时间或提前返校;不允许在派出交换期间同时在北大选课,一经查出,将提交教务部门记零分处理,并通报批评;不得擅自延长交流时间,无故逾期仍不返校者将视为放弃学籍,按学籍管理规定,将被按照自动退学处理;如须办理延期毕业的学生,应于赴交换院校学习前,办理延期手续;如未办理延期或未能按时返校而影响正常毕业,须自己承担后果;5. 获得交换名额之后,在出访前,如果有必修课未合格,将取消交换资格;6. 参加交换的同学在出境前须确保已购买境外的基本人身安全保险,境外期间须自己负责人身及财产安全,确保平安返校;如遇到问题,及时联络学院以及中国驻当地大使馆;7. 交换期间如有不及格课程不得参加奖学金评选,已参加或者已获得奖学金的同学如有不及格课程将取消其相关资格;交换期间须为在对方院校的行为负全责,如有出现有损于中国及北大形象的行为,视情节轻重作相关处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大学本科生交换生指南欢迎致词北京大学诚挚地欢迎来自香港高校的交换学生,欢迎你们来到首都北京,来到这所百年学府——北京大学,成为我们中的一员。
相信这短短半年或一年的学习和生活,将会让您更加了解北大,了解北京,希望你们有所收获。
北京大学简介百年学府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当时既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
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著名的教育家、启蒙思想家严复出任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
1916年12月,蔡元培先生出任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治学理念,在学术和思想上将北大造就成中国首屈一指的大学。
1952年全国院系进行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了一所以文理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在继续加强和发展基础学科的同时,着力发展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
2000年4月北京大学和北京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北京大学。
目前北京大学已经成为一所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新型工程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医药科学和语言科学等多种学科的新型综合性大学,充分发挥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功能。
北京大学始终保持“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百余年来,北大校园中人文渊薮,英才辈出,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据统计,北大校友中,已有四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仅七人),12人成为“两弹一星”的元勋,近500人当选两院院士,北大的毕业生和教师为我国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医学、工程技术及国防事业、文化事业的发展做了奠基性和开拓性的贡献。
北京大学现有普通本科学生14240人、硕士生8498人、博士生4234人,共有5个学部、45个院系、271个研究所(中心)、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8个附属和教学医院:102个本科专业、4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221个硕士点、199个博士点;81个国家重点学科、3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91名正高级教职人员(其中博士生导师128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9名、中国工程院院士8名、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9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4人、长江特聘教授58人。
北京大学的中科院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以及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数目,均居全国高等院校之首。
北京大学图书馆为亚洲最大的大学图书馆,北大图书馆现有藏书703万余册。
北京大学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按照“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在低年级实行通识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
在教学管理上,逐步推行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提高了选修课的比例,建设了素质教育通选课,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修读辅修专业或双学士学位,提前修满学分的学生可以提前毕业,推荐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北京大学拥有18.5个国家基础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为培养杰出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作为科学与文化之重镇,北大始终屹立在中国学术研究的最前沿。
从“新人口论”的提出,到牛胰岛素人工全合成,从我国第一台百万次电子数字计算机的设计,到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制,北大开辟的是一条奋进之路。
北京大学在继续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大力开展应用研究,特别是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科研成果的转化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建设了一批以北大方正、北大青鸟、北大未名、北大资源等为代表的校办产业,取得了优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北京大学是国际性、开放性的大学,置身于此,可以放眼世界,胸怀天下。
现有来自近百个国家的四千余名留学生在北大求学,每年都有外国元首与政府首脑访问北大。
2003年,耶鲁大学、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莱顿大学、法兰克福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负责人访问我校,9位诺贝尔奖得主登上我校讲台,6位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莅临我校发表演讲。
北京大学校园又称燕园,与圆明园、颐和园相毗邻,在明清两代曾是皇家的“赐园”。
未名湖区湖光塔影,飞阁流丹,题词碑刻随处可见;教学区端宁恢弘,林荫大道和爬满常青藤的建筑山墙让人难以忘怀。
“槛外山光,窗外云影”,这里正是读书学习之佳处。
北大是校园文化最活跃的高校,正式注册的学生社团近百个,山鹰社、爱心社等学生社团已发展成为北大的品牌社团。
每年一度的文化节、科技节、运动会、创业大赛、“挑战杯”学术论文竞赛、十佳歌手大奖赛、未名诗会已经成为北大人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学校每年数百场高水平的公开演讲、学术报告更是为学生创造了接触学科前沿、感受多元文化的阵地。
“北大人”——这个光辉的名字不仅代表着优秀与才华,更代表着勤奋和责任。
北大的传统渗透到每个北大人的血液里,鞭策每一个北大人不懈努力,为今日之北大与明日之中国而奋斗不息。
北京大学——自然科学家、人文社会科学家的摇篮,创新人才成长的沃土!北京大学——永远的精神家园、大师之园!本科生交换计划在香港特区政府推动和香港各高校与我校共同努力下,我校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达成交换学生协议,主要内容有:对等交换,学分互认,学费互免,学习期限一般为一学期,也可为一年。
申请程序符合条件的学生经本人申请、院系推荐、所在学校审核选拔后推荐给接受学校。
接受学校经院校两级审查确认后给学生发录取通知书。
报到注册与新入校的新生一样,交换生必须在北京大学登记注册,并办理北京大学学生证。
学生证是确认学生身份的有效证件,只供本人使用,不得转借他人。
一旦丢失,须立即到教务部登记补办。
学生管理学生事务交换学生按照专业分配到各个院系,并插入各班。
交换生的学习和生活将由院系、学校教务部、国际合作部等部门负责。
咨询电话:62751258课程学校教务部是负责全校本科生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学生如果在选择专业、选修课程、考试等方面有疑问,或者学习上有困难等均可以向教务部咨询,咨询电话:62751432。
学分北京大学本科教育实行学分制,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即可毕业。
一个学分对应15学时。
原则上一个学期所修学分不得低于14学分,不得高于25学分,但对交换学生没有限制。
费用除学费互免外,学生其他开支估算:住宿费:1200元/年(4人间)餐饮费:500-1000元/月(估算)北京市内交通费:50-100元/月(估算)其他:500元/月(书费、零花等)保险费:由学生根据个人需要购买图书证学生可以到图书馆办理图书证,需要交押金1000元,工本费10元。
学生离校时办理退书手续后押金可以如数返还。
网络学生先在计算中心办理账户,交押金50元,就可以开通网络,学生可以上国内网,费用为5元/月。
学生上国际网要按流量来收费,费用为1.25元/MB携带行李北大宿舍房间面积大约有13平方米左右,供4个同学共住,学生可带适量的行李来学校。
(两个行李箱)★衣服-除了带适量的适时的衣服外,应带防水外套和雨伞。
★电器-北京的电压是220V,50Hz,宿舍内每人床头有一个插座,学生可带电脑等少量电器,请不要带其他的电器。
★食物-北大校内有数家餐厅,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口味来选择。
也可在学校超市购买食品。
★个人用品-可自带个人毛巾、牙刷、牙膏、梳子、洗浴用品、拖鞋,个人内衣物等,也可来京后购买。
★床上用品-宿舍不提供床单、枕头、被褥等物品,学生可以自带,也可来京后购买。
本科生专业课程作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的研究型大学,北京大学向学生提供大量的、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环节,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增强对某一学科的知识了解,更重要是它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和全面素质,为毕业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学校每学期开设有2000多门课程,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基础理论到调查实践。
学校鼓励本科生参加科学研究活动,目前由校方组织的科研基金有三项。
学校也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包括数学建模、程序设计大赛、辩论赛、创业大赛等,学校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300多门素质教育通选课(共分5大类)以及任选课,供同学们选修,旨在拓宽基础、强化素质、培养通识的跨学科基础教学新体系,力图引导学生从本科教育的最基本的领域中获得广泛的知识,让学生了解不同学术领域的研究方法及主要思路,从而为能力和经验各异的大学生提供日后长远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方法和眼界。
同时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了解,陶冶性格,提高艺术品味。
详细资料请参阅2003年北京大学教学手册校园文化生活校级活动北京大学每年都举行如辩论赛、歌手大赛、创业大赛,篮球赛、足球赛等重大比赛,每年有几百场的高水平的演讲和学术报告,并开展各种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等大型活动,丰富了在校学生的课余生活。
学生社团活动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半壁江山,让你感受激情,感受自我,是学生开发潜能,展示风采的舞台,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
北京大学共有社团100多个,分为几大类:理论类,如光电信息学会;实践类,如学生国际交流学会;文艺类,如风雷社;体育类,如网球协会;北大还有很多知名的品牌社团如山鹰社、未名诗会等,这些社团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培养新世纪求实创新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宿舍文化北京大学倡导健康、文明、活泼的宿舍文化,包括寝室布置大赛、卫生评比、宿舍创意赛、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北京市简介历史:50万年前周口店就出现“北京人”。
春秋战国为燕国都城,称蓟。
辽为陪都,称南京,又名燕京。
金建都于此,号中都。
此后800年,元称大都,明、清称京师,曾改称为北平、北京,及民国初年,称为首都。
地理: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经115°25'至117°30',北纬39°26',面积16807平方公里,市中心海拔43.71米,年均气温11.5度。
行政:全市共划10区、8县,东距渤海150公里。
风味肴馔:北京荟萃了南北大菜,风味齐备,而以清代宫廷大菜、满汉全席最为突出。
亦有法式、俄式、美式等西餐和民族风味餐。
北京烤鸭香酥细嫩,几乎是所有旅游者一尝为快的风味。
药膳近年有所发展,有祛病保健功效。
北京小吃品种极多,爆肚、灌肠、豆腐脑、豆汁、炒肝、面茶、羊头肉、卤煮火烧、艾窝窝、蜜麻花、炸糕、豌豆黄等应有尽有,所费不多,可以大饱口福。
地方文艺:京剧融南北戏剧之长,形成行当齐全、表演精湛、内容广泛、人才辈出的艺术,是中国戏剧的代表剧种,其影响极为深远。
评剧历史虽短,但生活气息浓郁,刻画人物细腻生动,唱腔甜润,深受欢迎。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京味话剧"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表演炉火纯青,备受海内外观众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