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墙的保护方法探析

合集下载

浅析古城墙保护

浅析古城墙保护

浅析城市历史遗产古城墙的保护【摘要】:我国古城墙修筑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且数量众多。

但是于诸多原因,我国古城墙曾经遭受过前所未有的破坏,甚至被大规模拆除。

在当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和历史保护意识的增强,城市中的古城墙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在具体的保护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在文章中我首先对中国古城墙的现状进行了说明,针对现今城墙遗存的保护开发情况,以西安与大同为例,对古城墙的保护、其开发及其价值进行研究,说明了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再从社会、历史、经济等多角度对城墙保护进行了研究,并试着提出了一些相应的保护实施对策。

【关键词】:古城墙破坏保护开发历史质疑传承【Abstract】:The Chinese ancient city wall construction has a long history, also the quantity of the wall is numerous. For various reasons, our country ancient city wall had suffered unprecedented destruction. Nowadays, along with the urbanized advancement's aggravating and the historical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s enhancement, the urban ancient city wall is being valued by the majority, but there still had many problems in the practice of the protection. This paper firstly mention the Chinese ancient city wall's orig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carried on has combed, in reviewed our country ancient city wall protection course in the foundation, remains the situation in view of the nowadays city wall, to between the Chinese ancient city wall's contrastive analysis, to the ancient city wall's protection and the value conducted the research, asked the question which in the protection existed,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and so on society, history, has conducted the research again to the selected topic, and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protection implementation countermeasure.【Key words】:Ancient city wall; Destruction; Protection; History; Critical1 我国古城墙的现状中国古城墙,是世界古代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

古城墙保护措施

古城墙保护措施

古城墙保护措施古城墙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为了保护古城墙,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本文将从加固修复、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等方面介绍古城墙的保护措施。

一、加固修复古城墙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侵蚀,部分墙体可能出现损坏、倾斜等问题。

为了保护古城墙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我们需要进行加固修复工作。

这包括对墙体进行石材修复、砖瓦更换、墙体加固等工作。

在进行修复时,要尽量保持原汁原味,还原古城墙的历史风貌。

二、环境保护古城墙所处的环境对其保护至关重要。

为了保护古城墙,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

首先是加强周边环境的整治,保持古城墙周围的环境整洁、无垃圾。

其次是加强植被的保护,适当种植树木和花草,美化周边环境,同时也可以起到保护墙体的作用。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周边区域的管理,控制建筑物的高度和密度,避免对古城墙的视觉影响和压力。

三、安全防护为了保护古城墙的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

首先是加强巡逻和安保力量,加强对古城墙周边的巡逻和监控,确保古城墙的安全。

其次是设置警示标识,对古城墙进行明确的标识,告知游客和周边居民禁止攀爬、涂鸦等行为。

同时,还要加强对古城墙的维护,及时修复受损的部分,防止进一步的损坏。

四、宣传教育古城墙的保护需要广大市民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古城墙的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公众普及古城墙的历史文化价值,提高市民的保护意识。

同时,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如古城墙文化节、摄影比赛等,吸引更多的人们参与保护古城墙的行动。

五、科技保护科技的进步为古城墙的保护提供了新的手段。

利用无人机、激光扫描等技术,可以对古城墙进行全面的勘测和监测,及时发现墙体的变化和问题。

同时,借助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可以还原古城墙的原貌,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古城墙的价值。

古城墙的保护措施包括加固修复、环境保护、安全防护、宣传教育和科技保护等方面。

只有采取综合的措施,才能更好地保护古城墙,让其历史文化价值得以传承和发扬。

老城墙遗址保护方法

老城墙遗址保护方法

老城墙遗址保护方法
保护老城墙遗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代表着历史和文化的珍贵遗产。

保护老城墙遗址的方法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考虑:
1. 环境保护,老城墙遗址所处的环境对其保护至关重要。

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防止污染和破坏,可以减少对老城墙的侵害。

此外,合理规划周边建筑和交通,避免对遗址造成挤压和破坏。

2. 文物保护,采取措施保护老城墙上的石刻、浮雕等文物。

这包括定期进行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以确保老城墙的完整性和稳固性。

3. 定期检测和监测,建立定期检测和监测机制,对老城墙的结构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复,以防止进一步损坏。

4. 公众教育,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对老城墙保护的意识,引导游客文明游览,避免对老城墙造成额外磨损。

5. 立法和管理,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老城墙遗址的保护范围和管理权限,加强对周边开发和建设的监管,确保老城墙的安全
和完整。

总的来说,保护老城墙遗址需要综合考虑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定期检测和监测、公众教育以及立法和管理等多种因素,才能有效
地保护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共同保护好老城墙遗址,让后人能够继续欣赏和学习这些珍贵
的历史文化遗产。

浅析临汾古城墙之保护与修复

浅析临汾古城墙之保护与修复

浅析临汾古城墙之保护与修复摘要:临汾古城墙始建于北魏时期。

保护前留存的残面,大多是明代城墙遗迹。

残存部分盘踞汾河二阶台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防御高度高达24.5米,异于其他古城墙,本项目旨在通过对临汾古城墙的考察、并对其实施保护与修复的方法进行总结和剖析。

关键词:临汾古城墙修复保护第一部分临汾古城墙现状一、临汾古城墙的历史临汾,古称平阳,地处山西省中南部,系唐尧故地,属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据《平阳府志》史料记载,临汾古城始建于北魏时期,隋唐时继续修整加固,到明洪武初,“因感城堞保障之难,发兵卒万余,将旧城增广重修。

外则砖砌雉堞,内则土壅环衬”。

目前,现存的残面,大多是明代城墙遗迹。

临汾县志记载,古城墙城垣周11里288步(5980米),高15米,外包以砖,池深二丈五尺,城四边各建一门,外各建月城(即瓮城),城门之上和城垣四隅分别建木结构城楼和角楼。

城墙上可以驰车马,树旌旗,楼橹森列,城高池深,十分壮观。

二、残损现状目前残存只有1000多米,并被分割成若干部分,另外,原有的瓮城、关城、城门、城楼、角楼、敌楼等建筑均已荡然无存。

目前尚存部分:1. 东城墙尚存部分,在卧牛小区,长13.80米,宽1.5—3.5米,高5米;2. 北城墙尚存部分,东至临汾市防疫站院内,西至北财神楼大街,长150米,宽5.5米,高10——13米;3. 南城墙尚存部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家属院南部,长80米,宽2—4.5米,高4—8米;4.西城墙残迹尚存近800米的。

在临汾军分区机关院内,它是历史上临汾古城的西北角城垣,在现存的几段古城墙中,它长度为最,保存相对较好,最能体现临汾古城的固有风貌和历史尊严,有科学研究和文物保护价值。

四、残损原因1、古城墙自建造以来,历经地震、风雨等自然灾害的破坏和侵蚀。

2、历史的兴往和朝代的更迭,历代的战火无论古今都对其毁坏的程度和速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特别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炮火是历代战乱中对城墙破坏最为严重的。

例析古城墙遗址保护措施

例析古城墙遗址保护措施

例析古城墙遗址保护措施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古城墙对城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古城墙作为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又承载着人们的记忆。

1、背景介绍乾县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河平原北部,黄土高原南缘,总面积约为1千平方公里,地处关中-天水经济区副核心地带,毗邻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和工业重镇宝鸡。

距离省会西安约60公里,距离咸阳国际机场约35公里,属于大陸性季风气候。

乾县古城墙现有遗留城墙,位于乾县县城西北部,梁山脚下,乾陵南部。

在2010年-2030年乾县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墙西北部将规划为公共绿地。

2、古城墙的价值古城墙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历史文化价值与科学研究价值;(二)美学价值主要体现为建筑完整时的辉煌美,建筑被毁弃后的沧桑美等;(三)社会价值主要体现为:旅游观赏价值、科学认知价值、经济价值、教育熏陶价值、感情影响价值等。

3、案例分析3.1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全长24千米,现存长度约为1.5千米。

公园运用简洁的设计手法,突出展现城墙的残缺之美。

延绵古朴的明城墙及深沉凝重的角楼仿佛在向人民诉说民族的沧桑。

公园入口处雕塑设计仿佛再现了当年的古风古貌。

现存遗迹主要有正阳门,正阳门箭楼,德胜门箭楼,东南城角楼,城内的南城垣残段。

北京明城墙估计保护修复是在原有古迹的基础上进行修复,这种手法是国际上不支持的手法,所以成为了之后的申遗过程中的一个阻碍。

3.2南京明城墙南京京城城墙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的城墙,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垣。

南京明城墙京城长度约为25千米,京城上宽4-14米,下宽14-19.75米,京城高度为14-26米,护城河长度约为31千米。

南京城墙具有三大特点:首先,打破了方形或矩形的城墙样式,它依山傍水,“控岗垅之脊,扼江湖之险”,成为不规则的多边形;其次,南京城墙的砖大多数都有“砖铭文”;最后一个特点是南京城墙“高坚甲于海内”,南京城墙视地形地质之需采用不同的材料和砌筑方法。

古城墙结构保护措施

古城墙结构保护措施

古城墙结构保护措施引言古城墙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

然而,由于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环境的侵蚀,许多古城墙的结构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遗产,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结构保护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古城墙结构保护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常见的保护措施。

保护措施1. 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古城墙结构保护的基础工作。

通过定期监测古城墙周围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降水和风力等,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危害因素。

同时,对于生物侵蚀、酸雨等环境问题,也需要进行监测,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以确保古城墙的结构稳定。

2. 清洁和修复定期清洁古城墙表面的尘土和污渍,可以减少外界因素对其结构的影响,并提高其美观程度。

对于已经出现损坏的部分,需要进行修复工作。

修复工作可以采用传统的石材修复技术,或者利用先进的材料和方法修复,保持其原有的风貌和特色。

3. 支撑和加固对于已经出现明显损坏的古城墙部分,需要进行支撑和加固工作,以防止进一步的塌陷和崩塌。

支撑和加固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包括使用钢筋混凝土加固、钢结构加固、砌体加固等。

在进行支撑和加固工作时,需要遵循科学、安全的原则,确保古城墙的结构稳定和安全。

4. 植被管理合理的植被管理可以起到保护古城墙的作用。

在古城墙周围种植一些适应当地环境条件的树木和花草植物,可以增加周围环境的湿度,减少日晒和风力对古城墙结构的影响。

同时,需要定期修剪和管理植被,以防止根系对古城墙的侵蚀和破坏。

5. 游客管理有效的游客管理对于古城墙的结构保护也非常重要。

游客的过度踩踏和触摸古城墙表面不仅会加剧结构的磨损,还可能导致大面积的污染和损坏。

因此,需要通过设置合理的游客通道和安全护栏,引导游客进行有序的观赏和参观,同时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和宣传,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保护意识。

结论古城墙作为历史文化的见证,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维护。

通过环境监测、清洁和修复、支撑和加固、植被管理以及游客管理等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可以确保古城墙的结构稳定和安全。

古城墙的维修与保护

古城墙的维修与保护

古城墙的维修与保护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孟繁兴陈国莹长城和全国遗存下来的诸多城墙,许多都已成为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面临繁重的保护与维修问题,各地情况也不一样,有共性也有个性,需要有宏观制约的措施.由于城墙遗存遍布全国,使用材料和施工方法也有差异,维修方法更难统一.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借这次会议讨论并完善有关古城墙保护的文本,是非常必要而及时的.现就多年从事古建筑保护工作的体会,谈一些意见.一、古城墙的保护古城墙的存在与否,是古代城市存在与否的重要象征.古城是文明的最大载体.尽管古遗址、古建筑、石窟寺、流散文物也非常重要,但它们的内涵和外延都有局限性,而古城包含着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军事、水利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其次它是历史的最好见证,例如历史上着名的屠城事件,人们一见到该城的城墙或残迹,就会触物伤情不忘国耻.古城的保存,是留给后代子孙最完整的一部教科书,它可以教育后代要有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和自尊.古城市是最难保护的文物之一,城墙本身直接接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破坏,如果比较完整地保留一座古城市,难度就更大了,因为城市中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发生着巨大变化,水、电、路、气、通讯等当代人们生活中的必需条件都与旧城市和城墙有矛盾,所以保存古城市和城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河北省各时代古城遗址和城墙存留很多,如燕下都和赵王城都有专门机构研究和保护.长城的起点山海关和河北境内大量的长城遗存,保护和研究的工作量都非常大.二十多年前,我们曾参加山西平遥古城的保护工作,有一些认识供大家参考.当时,平遥城墙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单凭省里的文物保护经费,根本无力对它进行修缮.当时国家文物局在大力保护西安古城墙的同时,计划选择一到两处典型而保存比较好的中、小城市府、县所在地进行重点保护.我们当时是山西省文管会古建组的普通工作人员,受命了解情况,分析对比,提出重点保护的目标和理由.当时晋中地区的祁县、太谷县、平遥县、介休县和汾阳府所在地都有城墙,平遥的城墙保存比较完好,城墙以内的街道几乎没有大的改造.中国最早的票号等许多有保护价值的临街商屋没有拆改,城内还保留许多处明、清时期的民居.在文物建筑方面,城内有市楼、文庙大成殿及道教建筑纯阳宫,距城不远有双林寺,保存大量完好的明、清彩塑.镇国寺也保存有五代的木结构大殿和明、清彩塑.相比之下,平遥城是一处文物建筑数量较多而且集中的城市,环境氛围改造较少的城市.我们当时的希望是把城墙提升为国家级保护单位,争取中央拨些维修经费.当时国家文物局第一次就拨款100万元,后又连续几次拨专款维修城墙.此举震动了方方面面,县党政领导班子、省建委主任、总工、规划处都重视平遥的规划.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也参与规划,多方努力,决定保存平遥古城墙以内的原有城市建筑及风貌,城内的街道等格局不动,旧建筑基本不拆,把新平遥城放到古城以西去发展建设.在古城被国务院列为历史文化名城,并被联合国公布为世界文化遗产,同济大学师生辛勤的规划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省建委和平遥县委一班人对平遥发展的决策起了关键作用.当地人民是保护古城和城墙的主力军.文物部门在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连续几次拨专款修城墙,和对城内外建筑的保护要求,对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体会,保护城墙和古城市、村镇等大体量的文物,文物部门不能孤军奋战,要动员全社会的保护力量,共同协作,相互支持,才能取得保护的实效.二、古城墙的维修古城墙的遗存遍布全国,各地的做法和选用材料差异很大,只能讨论一些原则问题,工程中的具体问题需要具体研究解决.1.古城墙的用料1石料:筑城所用石料,一般就地取材或运送距离较近.料石、毛石和片石都可使用.花岗石、灰岩和砂岩,只要坚固,不是从风化层中开采的,都能使用.维修城墙以选配与原城墙使用的相同石材为好.2砖:筑城的砖都是实心黏土砖.北方的官窑多设在山东临清.加工黏土的工艺精粗不同,大体分澄泥城砖、停泥砖和沙滚砖三类.城砖的规格有定制,清代官窑的规格澄泥砖为480×240×112毫米,停泥砖为480×240×128毫米,沙滚砖为240×120×48毫米,另有大量沙滚砖为281.6×144×64毫米和304×150.4×64毫米.但实际城砖的规格无定制,每个城的用砖尺寸都有差异.同一时代窑口不同尺寸也有异;同一城池不同时代修缮补砖,尺寸的差异就更普遍了.各地民窑烧制的城砖也基本无定制.修城可以补制新砖,最好烧上制作年款.3土:就地取材.在黏土、砂质土和砂黏土之中,以砂黏土和砂质土较好用.4灰:筑城工程以白灰为主.白灰有淋灰灰膏和泼灰两种.在砌筑砖石工程中,以用灰膏为主.在夯土工程中使用灰膏和液灰的混合灰为好,老师傅相传的工艺是“半熬半炒”.5使用水泥问题的探讨.在文物建筑的维修工程中,能否使用水泥的问题,长期存在分歧.就古城墙的保护性修缮工程,能否使用水泥,我有几点体会,供同行指正.A.有些部位可以用水泥.在大面积的维修和复建工程中,以用原材料原做法为好,可以保护文物建筑的价值.在承重部位,如券脸、券门、基础、当墙等,为了坚固,可以用水泥;在排水、防水、防潮的部位,可以用水泥.B.要使用水泥,则必须用高标号、正品水泥.并按建筑规范的水灰比等要求使用,不得马虎. C.小厂生产的无标号标号不准仓底子过期的水泥,绝对不能使用.D.把水泥拌在黏土里用,不如不用.2.造成城墙毁坏的几种营力1自然营力的破坏:飓风、大水、地震.2植物营力的破坏:树和草、苔藓.3动物的破坏:牛踏、羊蹬、鼠打洞、獾造窝都是破坏城墙的因素,而人在战争中的爆破,和平时期的扩建城市和展宽道路,都能造成对城墙快速而彻底的破坏.群众刨砖用土,虽然缓慢而量小,但不可忽视,很多城墙大都是小搬运而毁坏的,所以保护城墙是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几个主管部门的努力而能完善的.4诸多破坏因素中,在正常生活条件下,水是较主要的破坏营力.我们重点讨论一下水的破坏作用.A.冲涮:无论是江河泛滥,还是暴雨成灾,水对城墙的冲涮,可以使城墙从墙根倒毁.冲开的缺口越扩越宽,其破坏力是很强的.B.渗漏:水对城墙的渗漏,其破坏力不可忽视.一种是位于墙根,基础下有渗漏,这种破坏往往在不知不觉中造成城墙大面积塌毁;另一种是墙体顶部的渗漏,这种渗漏可以先造城墙皮外鼓,然后坍塌.坍塌面逐渐扩大,引起城墙局部倒塌.C.酥碱:在容易渗水而不见阳光的部位,城砖表皮酥碱,虽然进展缓慢,但破坏力和破坏范围也不可忽视.3.古城墙的维修古城墙的遗存数量多,地域广.使用材料和砌造方法不同,毁坏原因和性质不一样.实难归纳出统一的修缮方法.现就普遍性的问题及修缮方法简单阐述,供大家参考.1水冲缺口的修复:凡是经洪水冲开的城墙,不论残存多少,都要深挖墙基,重新做基础.缺口的修缮面要加宽,凡经水冲涮过的墙体,最好清理干净.凡经水冲涮悬起来的墙体,必须拆到底,不能堵一堵了事.外光而内不实的墙,就是隐患、后患,新补砌的墙体,要砌成楔形,基础部下窄,越往上越宽.修复被水冲涮成沟的墙体,要砌留排水通道明沟或暗沟都可以.对未来的水患宜疏导,而不宜堵塞,新留的排水通道是保护城墙的措施,不是改变原貌.2渗漏的修正防护:由于渗漏而墙面起鼓的部位,其渗漏的墙顶不一定在起鼓部位的正上方,也可能是由很远的地方渗漏过来的水.所以渗漏的防护和维修难度较大.日常防护就是要去掉墙顶的小树和杂草.不能在残墙上放牛放羊.发现獾窝鼠洞一定要及时封灌,防渗工作琐碎而不见成绩,容易被人忽视.应当有经常的检查和维修制度.3酥碱的修复与防护:墙顶有渗漏,排水沟不通畅,水簸箕残毁,存留过短,排水扬不出去,都顺着墙面流下去了.阴暗潮湿的墙面,常年不见阳光,就容易生苔藓或酥碱.阳面的墙面也有酥碱或风化的砖.是砖本身的质量问题.大面积的酥碱只能防水或拆补.目前没有更好的办法.总之,古城墙的保护与维修,要把握住三个关键.第一是法规——国家文物法和相关规定;第二是法式——只有严格遵循法式,才能保护它的文物价值;第三是质量,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工程本身的优劣,都是质量.。

古城墙保护措施

古城墙保护措施

古城墙保护措施简介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城墙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本文将就古城墙的保护措施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

古城墙的意义古城墙不仅是城市的防护工事,更是一座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它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演变和建筑技术发展,具有独特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古城墙保护的现状目前,古城墙面临着许多保护挑战。

城市化、旅游开发、环境污染等问题给古城墙的保护带来了许多困扰。

为了保护古城墙的完整性和独特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基本情况调研在制定保护措施之前,需要对古城墙进行全面的情况调研,了解其结构、材质、历史背景等信息,并通过专家的评估确定其现状和保护需求。

意识提高与公众教育保护古城墙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部门和相关组织应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古城墙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和意识,培养社会的保护意识。

古城墙保护的措施在实施古城墙保护时,应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加强管理、修复维护、环境保护等方面。

加强管理1.设立古城墙保护管理部门或机构,负责古城墙的日常管理和保护工作。

2.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于古城墙的保护力度,明确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

3.加强巡逻和监控,确保古城墙的安全和完整性。

修复维护1.针对古城墙的破损情况,制定修复计划并及时进行修复工作。

2.修复过程中要尽量使用传统的建筑材料和工艺,保持原有建筑的风貌和特色。

3.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修复古城墙上的损坏和老化部分。

环境保护1.加强周边环境的保护,减少对古城墙的环境污染。

2.控制周边建筑的高度和密度,避免对古城墙的遮挡和影响。

3.加强植被的保护,防止植物的生长对古城墙的破坏。

文物保护1.加强文物保护区的划定和管理,保护古城墙周边的文化遗产资源。

2.配备专业人员对文物进行定期保护和修复,确保其保存完好。

3.加强文物保护的科研和技术支持,提高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古城墙保护的意义和价值古城墙保护不仅仅是为了保存一座城市的历史遗迹,更是为了传承文化,展示历史,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调研报告古城墙

调研报告古城墙

调研报告古城墙《调研报告》一、背景古城墙作为中国传统城市特有的建筑形式,代表着城市的历史与文化。

然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许多城市的古城墙面临破坏和拆除的威胁。

为了了解古城墙的现状以及保护措施的效果,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活动。

二、调研方法我们选择了五个不同城市的古城墙进行调研,包括A市、B市、C市、D市和E市。

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和资料搜集,我们收集到了大量关于古城墙现状与保护措施的信息。

三、调研结果1. 古城墙危机调研发现,古城墙面临严重的破坏和拆除威胁。

在城市扩张和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古城墙被拆除或被遮挡,无法展示其原有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2. 古城墙保护措施调研表明,尽管一些城市已经采取了保护措施,如修复古城墙、设立保护区等。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修复不当、管理不善等,导致保护效果不佳。

3. 公众意识调研还发现,公众对于古城墙的保护意识相对较低。

在一些城市中,人们对古城墙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了解不深,甚至对保护工作不重视,这也给古城墙的保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四、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保护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古城墙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认识,增强社会对古城墙保护的重视程度。

2. 政府投入和监管:政府应加大对古城墙保护工作的投入,同时加强对修复和保护工作的监管,确保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3. 与现代城市发展结合:在古城墙保护的同时,要将其与现代城市发展相结合,以更好地保护古城墙同时发展城市经济。

五、结论古城墙作为城市的历史与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为了保护古城墙,我们需要加强公众意识、加大政府投入,并将保护工作与城市发展相结合,以确保古城墙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襄阳古城墙保护措施

襄阳古城墙保护措施

襄阳古城墙保护措施
襄阳古城墙的保护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 按照“先救后保再控”的思路,控制襄阳古城开发总量,疏解城市功能,优化空间布局,提升人居环境。

- 襄阳古城保护范围内的建设活动应当遵循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符合襄阳古城保护与利用规划要求,不得突破相关规划确定的控制性指标,不得破坏古城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 襄阳古城保护范围周边一定区域的建设活动,应当符合襄阳古城保护与利用规划,在高度、体量、色彩、风格等方面保持与古城整体风貌相协调。

- 鼓励对古城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

- 古城保护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在作出规划、建设许可前,应当征求襄阳古城管理委员会的意见;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应当依法征得文物部门同意。

《襄阳古城保护条例》已于2020年3月正式施行,对加强襄阳古城墙保护、规范古城墙合理利用、传承优秀历史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西安古城墙的防御措施

西安古城墙的防御措施

西安古城墙的防御措施一、引言西安古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之一,建于明朝初年,全长约14公里。

作为古代城市的防御工事,西安古城墙采用了多种严密的防御措施,保障了城市的安全和稳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西安古城墙的防御措施。

二、外墙体系1. 外围护城河西安古城墙外围设有护城河,分为南北两条,总长约13公里。

护城河宽度达到了40米左右,水深2-3米。

在战争时期,敌人攻破了外围护城河后还需面对高大坚实的城墙。

2. 瓮城瓮城是指位于古代大门前的一个小型独立建筑物,用于保卫大门。

西安古城墙共有4座瓮城:南门、北门、东门和西门。

每个瓮城都有上下两层楼房和突出的角楼。

角楼上设有箭樓和射孔口等防御设施。

3. 城门西安古城墙共有18个城门,每个城门都有瓮城和城楼。

城门上设有重重护卫,如吊桥、铁门、铁链等。

在战争时期,敌人攻破了城门后还需面对高大坚实的城墙。

三、内墙体系1. 内围护城河西安古城墙内围设有护城河,总长约3公里。

内围护城河比外围护城河要窄一些,但同样深度达到了2-3米。

2. 瓮墩瓮墩是指位于内围护城河前的一个小型独立建筑物,用于保卫内围护城河。

西安古城墙共有6座瓮墩:东南角、东北角、西南角、西北角、南门和北门。

每个瓮墩都有上下两层楼房和突出的角楼。

角楼上设有箭樓和射孔口等防御设施。

3. 壕沟壕沟是指位于内围护城河前的一条深壕,用于增加敌人攻击难度。

西安古城墙内围设有壕沟,深度达到了2-3米。

4. 城墙西安古城墙的城墙高达12米,厚度约14米。

城墙上设有箭樓、射孔口、护栏等防御设施。

城墙上还设有一些特殊的建筑物,如瞭望塔、角楼等。

四、总结西安古城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中国古代城市防御工事的典范之一。

其严密的防御措施保障了城市的安全和稳定,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和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保护古城墙说起

从保护古城墙说起

从保护古城墙说起引言保护古城墙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一环。

古城墙作为城市的标志和历史的见证,承载着城市的记忆和文化的积淀。

然而,由于城市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许多城市的古城墙面临着破坏和崩溃的风险。

本文将就保护古城墙的重要性、现状以及相关保护措施进行探讨。

保护古城墙的重要性1. 文化价值古城墙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城市的发展演变和历史变迁。

保护古城墙可以使人们感受到城市的历史厚重感,增强城市的文化认同感。

同时,古城墙还是研究城市历史、城市规划以及军事防御等方面的重要资料,对于研究和传承城市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 规划和旅游价值保护古城墙有助于城市规划和旅游开发。

古城墙作为城市的地标性建筑,给城市带来独特的风景和特色。

许多城市将古城墙作为旅游景点或者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文化爱好者,为城市带来了经济效益。

3. 历史传承古城墙是历史的见证,保护古城墙有助于将历史的记忆传承给后代。

通过保留和修复古城墙,可以使人们了解和感受到过去的历史风貌,加深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古城墙也是历史文化教育的场所,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传授历史知识和培养文化素养。

古城墙保护的现状1. 破坏和崩溃的风险由于城市发展、战争破坏以及自然环境等原因,许多古城墙面临着破坏和崩溃的风险。

有的古城墙因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经历多年的风吹雨打后已经严重损毁。

破坏古城墙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城市的历史文化,也破坏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2. 缺乏保护意识和机制在一些地方,对于古城墙的保护意识还较为薄弱,尚未形成有效的保护机制。

一方面,由于物质和人力资源的限制,很难实现对全部古城墙的全面保护。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在城市发展中对古城墙保护的重视度不够,对古城墙进行破坏和改建的现象屡见不鲜。

古城墙保护的措施1. 制定监管规范和政策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明确古城墙的保护要求和范围,为古城墙保护提供法律依据。

苏州古城墙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苏州古城墙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苏州古城墙的保护措施有哪些苏州古城墙是苏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深厚记忆和独特魅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发展的影响,苏州古城墙面临着诸多挑战,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以下是一些针对苏州古城墙的保护措施:一、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保护苏州古城墙的重要基础。

政府应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明确古城墙保护的范围、责任主体、处罚措施等。

加强执法力度,对破坏古城墙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形成有效的法律威慑。

同时,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识和保护意识,让保护古城墙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二、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科学的监测体系,对古城墙进行实时监测。

通过安装传感器、监测设备等,对城墙的结构稳定性、墙体位移、风化程度等进行监测和数据采集。

定期分析监测数据,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隐患,并采取相应的修复和保护措施。

此外,还可以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技术,对古城墙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和评估。

三、开展定期的修缮和维护定期的修缮和维护是保护古城墙的关键措施之一。

组织专业的修缮队伍,根据城墙的损坏程度和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修缮方案。

在修缮过程中,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尽量使用传统的工艺和材料,保持古城墙的原有风貌和历史价值。

同时,加强对修缮工作的质量监督和管理,确保修缮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四、加强对周边环境的整治古城墙周边环境的整治对于保护城墙也至关重要。

加强对周边建筑物的规划和管理,控制建筑高度和风格,使其与古城墙相协调。

整治周边的道路交通,减少车辆对城墙的震动和影响。

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绿化和美化,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对城墙的侵蚀。

五、推动文化传承和教育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举办展览、出版书籍等方式,加强对苏州古城墙历史文化价值的宣传和推广。

让更多的人了解古城墙的历史和意义,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同时,将古城墙保护纳入学校教育体系,通过开展科普讲座、实践活动等,培养青少年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浅谈汉长安城城墙遗址的保护对策

浅谈汉长安城城墙遗址的保护对策

浅谈汉长安城城墙遗址的保护对策一、汉长安城城墙的简介汉长安城城墙的修筑,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御外来侵袭;其形态为闭合带状。

根据考古研究最初可能是一圈坚固的土墙,经历朝代更迭之后,城墙结构发生了改变:增设角楼、马面等附属军事设施。

环城墙外围有城壕即护城河的设置,环城墙内侧铺筑环涂,城墙与城壕之间铺筑城墙外环路。

附属设施包括:城壕正对各个城门处架设的护城河桥、外环路上分散布局的小型卫戍建筑。

至此,本文所指的汉长安城城墙的内涵是:以城墙墙体为中心、包括城壕、环途、外环路在内的一套完整而系统的军事防御体系。

经考古勘探和发掘,汉长安城东城墙5917米、南城墙7453米、西城墙4766米、北城墙6878米,总长约25014米;地面上现存残留遗迹长度分别为东城墙4184 米、南城墙5873米、西城墙1795米、北城墙1399米。

据考古城墙基宽12~16米,原高度在12米以上,现存最高高度约10米。

城墙之外有宽35~45 米、深3 米的城壕。

城墙与城壕之间有宽4~6 米的外环线。

紧贴城墙内侧有宽4~6米的环途。

二、汉长安城城墙遗址的价值1.历史价值汉长安城是我国现存大型城市遗址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遗迹最丰富的一处统一王朝遗址,汉长安城城墙是反应汉长安城格局典型性和完整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长安城打破了东周时期郭城(大城)、宫城(小城)两城相套的建筑制发展为一个大城。

由此,汉长安城城墙丰富和推进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建城模式。

2.科学价值第一,城墙选址的科学性。

汉长安城的选址,“因天材,就地利”,充分考虑西安建筑科技、政治、军事、经济、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

汉长安城城墙的这种曲尺方形形态概括来讲一是城墙修筑为了避让之前建筑的宫殿;二是地势、河流等地理自然环境原因。

汉长安城城墙的形态走势是因地制宜科学设计的最好例证。

第二,在城市防御系统设计上,汉长安城的城墙顺地形而建,先黄土版筑、再经土石混筑、砖石砌筑其表,坚固耐用,经过了两千多年的风雨现仍然高耸于地面。

古城墙保护措施

古城墙保护措施

古城墙保护措施
古城墙作为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其保护至关重要。

为了保
护好古城墙,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加强对古城墙的日常维护工作。

由于古城墙的历史悠久,大
多数都存在一定的老化现象,长期以来也受到了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需要制定专门的维护计划,对古城墙进行日常维护。

例如,对于墙体表面的裂缝和脱落部分进行修缮和加固,对于积水和长期积
尘的地方进行清理等。

其次,要严格限制游客进入,避免人为破坏。

游客的大量涌入,虽然
可以增加古城墙的知名度和知名度,但也给墙体造成了很大的人为破坏。

比如踩踏、刻画、涂鸦等。

为了避免这些破坏行为,需要设立相
关的景区保护规定,制定相应的罚则。

加强对游客的宣传,增强游客
的保护意识。

第三,要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古城墙的保护。

现在,有很多高科技手段
可以用来保护古城墙,如安装红外线监控系统,及时监测和发现异常
状况,发现火灾和盗窃行为,为保护古城墙提供技术支持。

第四,要加强管理制度建设。

对于古城墙,需要有一整套完备的管理
制度,包括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标准等。

保护古城墙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需要各种管理部门、相关企业、志愿者以及游客加入。

总之,保护古城墙既需要大力加强维护,在日常管理中保持墙体的完好无损,也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加强保护,提高对墙体的监控和管理水平。

同时,还需要各种管理部门、相关企业、志愿者以及游客加入,共同为古城墙的保护和管护而努力。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古城墙遗址保护

古城墙遗址保护

古城墙遗址保护一、古城墙的意义。

古城墙可不仅仅是一堆砖头瓦块儿,它承载着一座城市的记忆呢。

每一块石头,每一寸泥土,都有过去的影子。

比如说,以前的人们靠着这城墙来抵御外敌,在城墙里面安居乐业。

它就像是城市的保护神,见证了城市的兴衰荣辱。

就像我老家那边有段古城墙,小时候我在城墙根儿下玩耍,听老人们讲着过去的故事,什么战争时候的英勇事迹啦,和平时期的集市繁荣啦,感觉就像穿越回了古代一样。

古城墙也是文化的载体,它蕴含着独特的建筑文化。

那些古老的建筑工艺,独特的城墙构造,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要是不好好保护,这些文化就可能消失不见,多可惜呀。

二、古城墙遗址面临的威胁。

不过呢,现在古城墙遗址面临着不少问题。

一方面,自然因素对它影响很大。

风吹雨淋的,时间长了,城墙的砖石就会松动、剥落。

你想啊,这么多年过去了,城墙一直在那风吹日晒的,就像一个人一直在户外经受着风雨的侵袭,肯定会生病的。

还有呢,植物生长也会破坏城墙。

有些植物的根会钻进城墙的缝隙里,把城墙撑开,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在捣乱。

另一方面,人为因素也不容小觑。

城市建设有时候会不小心伤到古城墙。

比如说,在城墙附近搞建筑,可能会破坏城墙周边的环境,影响城墙的稳定性。

还有些游客不文明,在城墙上乱刻乱画,这就像在老人脸上划了一道疤,看着真让人心疼。

三、保护古城墙遗址的措施。

那咱们得做点啥来保护古城墙遗址呢?首先得加大保护的宣传力度。

要让大家都知道古城墙的重要性,就像宣传保护环境一样。

可以在学校里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让孩子们从小就有保护古城墙的意识。

也可以在社区里办一些展览,讲讲古城墙的历史和保护的意义。

然后呢,在保护技术方面也要下功夫。

专业的人士可以研究更好的方法来修复城墙的破损部分。

比如说,用先进的材料来加固城墙,又不破坏它原来的风貌。

还有,政府也得制定严格的保护法规。

对于那些破坏古城墙的行为,一定要严惩。

就像对待坏人一样,不能让他们逍遥法外。

另外,合理开发利用也是一种保护方式。

城市遗产视角下的古城墙保护——以重庆通远门城墙遗址公园为例

城市遗产视角下的古城墙保护——以重庆通远门城墙遗址公园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历史街区”到“历史地段”,再到“自然景观”“人文环境”,保护的范围越发扩大,其边界也越来越模糊。

这显然是近二十年来全球遗产保护新概念、新思潮影响的结果,提醒我们应该从旧有的纪念碑式的单体保护走向城市环境中的景观保护。

本文以重庆的通远门城墙遗址公园为研究主体,基于文献和现场调研展开研究。

对于重庆古城墙的研究已有丰硕的成果,基础的城墙考古调查工作和对城墙历史与现状的研究是其他研究的基石[1,2]。

在此基础上,有学者讨论了重庆古城墙的保护与利用问题,包括从宏观视角入手的价值分析及保护策略[3-6],近年来也有城市更新背景下对城墙保护的再利用的讨论[7,8],甚至有学者具体讨论了来福士对渝中半岛整体的城市文脉的影响[9]。

具体到通远门城墙段,在遗址公园立项后,学界不乏对遗址公园的改造更新的分析[10-13]。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拟增加对遗址公园2018—2019年修复工作的讨论,并以遗产理论中“建筑遗产干预的基本原则”[14]为工具,分析通远门城墙遗址公园具体的保护策略中可识别性原则、可逆性原则、最小干预原则的具体体现。

此外,本研究试图将通远门城墙段放入整个重庆古城墙的框架中,分析其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并从遗址公园“纪念碑式”的单体保护出发,讨论重庆古城墙在当下遗产语境中保护与利用的困境及机遇。

1 历史与现状1.1 通远门的历史重庆古城位于渝中半岛,嘉陵江与长江的交汇处,东南北三面临水,仅西边接陆地。

渝中半岛地形复杂,古人依地势建城,形成了独特的沿江城墙景观,这在我摘要 文章分析了通远门城墙遗址公园建设过程中的种种策略,认为其是比较成功的城墙保护案例,尤其是对城墙本体的保护,在满足可识别性、可逆性等原则的同时还兼顾了整体视觉上的和谐。

其后,文章分析了遗址公园与周边城市环境的关系,并基于重庆古城墙碎片化散布于城市空间的现状,认为渝中半岛现存的古城墙片段应当整体作为城市中的文化景观进行统一的保护与规划。

城市更新视角下古城墙遗产保护探究——以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为例

城市更新视角下古城墙遗产保护探究——以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为例

砖石包砌,形成内为土心、内外壁下石上砖、绵延34 km 的城墙[1]。

现存的崇文门至城东南角楼一线的城墙遗址全长1.5 km,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是原北京内城城垣的组成部分中仅存的一段[2]。

2001年城墙遗址工程开工后,遗址附近原有的200多棵古树成功被保留下来,并陆续种植了以国槐为主,银杏、油松为点缀的乔木,以及花色淡雅的山桃、山杏、海棠等能很好地烘托明城墙气氛的树木品种[3]。

狭长的地块配以高低错落的微地形,再结合12.2 hm 2的大片草坪,展开多条优美的透景线(见图1)。

修复过程中,城墙的厚重与沧桑尤以残缺的马面表现得淋漓尽致(见图2)。

一眼望去,就如同翻阅中华民族沉甸甸的历史书。

2古城墙的保护与发展2.1遗产保护的意义与作用古城墙遗址公园在城市中具有独特的社会运行模式,属于具备市民日常生活行为,并将之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景观体系,这造就了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旅游景区那种游览行为主导的运行模式与景观构架。

片面追求景区化、市场化的遗产保护思想,会对古城墙遗址公园自身的社会运行产生一定程度的阻碍,进而演变为破坏遗址公园特有的社会景观风貌。

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的形制与理念、材质与色彩、保护与使用、文化与民族、空间与视野,被角楼建筑从艺术、历史、社会、科学等层面体现得淋漓尽致(见图3)。

随着调研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明城墙遗址周边的环境也饱含着历史信息,在设计时同样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尊重,古城墙遗址的改造与修缮并不是随意地增添或删减其含义,而是在园区范围内尽可能保持遗产自身组织和结构的完整,以及其与所在环境的和谐(见图4)。

作为遗址公园,遗存的城墙是景观主体,设计上更多考虑的是要协调好公园与城市、城墙与古树的关系[4]。

整摘要 伴随古城墙遗产保护与再生实践的积累,针对遗产保护实践中受时代局限性影响产生的问题,运用文献调查、实地调研的方法,对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保护原生价值、发掘再生价值的实践成果进行归纳整理。

古代防城墙倒塌的手段

古代防城墙倒塌的手段

古代防城墙倒塌的手段摘要:本文档旨在探讨和总结古代在不同文明中用以维持城墙稳定并防止其倒塌的技术和策略。

通过分析古代建筑技术、材料选择、结构设计以及日常维护,本文揭示了古人如何确保其城防工程的坚固与持久。

引言:古代的城墙是城市防御体系的核心,它不仅体现了当时的建筑技术水平,还代表了军事和工程学的结合。

城墙的设计和建造需要考虑到耐久性、抵御外敌的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

因此,古代工匠和工程师开发了多种手段来防止城墙倒塌,这些手段至今对现代建筑学和保存历史遗迹具有借鉴意义。

一、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处理1. 石料的选择:选择质地坚硬、耐风化的石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如花岗岩或石灰岩。

2. 土壤的处理:使用黏土、砂砾等混合土壤,并通过夯实提高其密度和承载力。

3. 烧制砖块:在部分文明中,人们会烧制砖块以增强城墙的结构强度和耐火性。

二、城墙结构设计1. 梯形基础:构建宽大于顶的梯形基础,以确保墙体的稳定性。

2. 收分与悬挑:城墙上部略向内收分,降低侧向压力;使用悬挑结构减少土压力。

3. 空心敌台:设计空心的敌台,减轻重量同时提供防御空间。

三、施工工艺1. 分层夯实:采用分层夯实法,逐层建立墙体,并确保每一层都达到足够的紧密度。

2. 交错砌筑:石料交错砌筑,增加整体稳定性。

3. 斜撑与拱券:在城门和通道处使用斜撑和拱券技术,分散压力。

四、日常维护与修复1. 定期巡查:对城墙进行定期的检查,及时修复裂缝和损伤。

2. 排水系统:设计良好的排水系统,防止水分侵蚀和积水损害。

3. 植被控制:控制墙体附近的植被生长,避免根系对城墙结构的破坏。

五、非常规加固手段1. 护城河:在城墙外侧挖掘护城河,作为额外的防御障碍。

2. 增建箭楼与马面:在城墙上增建箭楼与马面,用于加强防御并提供侧翼保护。

3. 应用热处理:在某些情况下,古人会对城墙的某些部分进行热处理,以提高石材或砖块的硬度。

结论:古代城墙的建造和维护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 6
第3 6卷 第 2 4期 20 10 年 8 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 I TE( UlE
V . 6 No 2 13 . 4 Au 2 0 g. 01
文 章编 号 :0 96 2 (00 2 —0 60 10 .8 5 2 1 }40 3 .2
市 的形 态 。城 市 轮 廓 受 到 城 墙 的 影 响 较 大 。多 数 城 市 以 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形 为 破古城门城墙 的束缚 向外 发展。 由经济发展 引起 的土地 问题 也 在大多城市 中由于开发商想从古城门城墙包 围中的老 主 , 了受 到 中 国传 统 礼 制 思 想 的影 响之 外 , 受 到 城 墙 的 影 响 。 极为严 重 , 除 还 且应 大 力 鼓励 大 、 中城 市 的有 序 发 展 ; 重 点 发 展 小 城 镇 , 在 仅 就业 , 而 是 而老年劳动力可能继续在农村 务农。因此 , 城镇 的规划应
其 其对劳 动力 的 展大、 中城 市 还 是 发 展 小 城 镇 的 成 本 和 效 率 之 争 , 实 足 一 种 不 工商业 的培 育和发展 , 就业市场得 以逐步扩大 , 其 必要的误导。因为这里提出的发展小城镇的思路 , 是相对 于让农 需求会 逐渐增加 ; 而农村 中随着农业 规模的发展 , 其对劳动力 的 村居 民留在农村 的比较效 率而 言, 通过发展 小城镇 , 不断增加城 需求却逐渐减少 。小 城镇 的规 划应有利 于这 一消 民过程 的良性 镇就业机会 , 让农村 人 口逐 步转 向在城 镇就业 比让农 民 留在农 互动 , 确保农村人 口向城镇 的 自然流 动, 使村庄人 口减少和城镇 村、 守着非常有限的土地谋生的比较优势是不言而喻的 人 口增加成为一个相辅相成的 、 平稳的过程。 促 进城 乡和谐发展 [] 山西 J. 在规划城镇规模时 , 下列几点可作为参考 的因索 :) 1农村 居 参考文献 :
民迁入小城镇后 , 对其原有的生活方式不应震荡太大 。比如其原 [ ] 郑韶华 . 1 统筹城 乡规划建设 有的亲情、 乡情等关系网仍能得以维系。2 农 村居 民迁人小城镇 ) 建 筑 。09 3 (7 :—. 2 0 ,5 2 ) 78
后, 较常见的情形可能是 家庭 中年轻劳动力 往往先在城镇 创业 或
1 概 述 古城墙是城市古建筑 的重要组成部 分。城市 中的古建 筑有
寺庙 、 宫殿 、 衙署 、 住宅等 , 它们作为 点状或者面状元素 在城 市的
除 了圆形 , 较短的周长能 够包厢最大 而积的就是方形 了, 如果其
他的形状或者不规则的形状 都会增加城市周边的长度 , 也就是说 就会加大城墙的长度 , 方形 的城墒足最经济的… 。因此城市在外 1
古 城 墙 的 保 护 方 法 探 析



田伟 丽
要: 针对城墙在城 市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探讨 了影响古城墙保护 的因素, 并且以浚县古城 墙的保护为例, 通过对浚县
古城 墙 问题 的分 析 , 出 了保 护 的方 法 , 提 以期 指 导 古城 墙 的保 护及 利 用 工作 。 关键 词 : 古城 墙 , 问题 , 则 , 法 原 方 中图 分 类 号 : 94 TU 8 文献 标 识 码 : A
向。 空间格局 中起着重 要的作用 , 古城墙作 为线 状的元 素, 在城 市的 部平面轮廓上受到城墙的影 n 空问格局中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 。中国的城市一旦形成 , 具有 3 影响城 墙保护 的因素 就 防御 的要求 , 墒也就随之 出现 , 与城市相辅相成 的。古代城 3. 自然 因素 城 是 1 市的城墙在城市建设 中起 到 了 要的作用 , 正是 城墙 的存 在 , 城 古城墙受到损坏甚至消失首先是受 自然灾害的影响, 尤其是 市在战争的炮火 中才得 以幸存。但 是随着经济和社会 的发展 , 古 中原 的许 多县城 , 受黄河泛滥 的影 响较大。另外 , 由于我 国县城 城墙 正 遭 到严 重 的 破 坏 , 此 对 于古 城 墙 的 保 护 迫 在 眉 睫 , 数 的选址传统 , 因 多 很多县城依 山傍水 , 因此 县城常常受 到洪水泛滥 的 城市 已经采取 了相应 的措施 , 本文将 以浚县古城 墙的保护 为例, 影响 , 导致古城墙受到的损害 比较严重 【 。 2 J 探讨古城墒 的保护方法 。
3 2 人 为 因素 . 1战争的破坏 。在抗 日战争时期 , ) 多数城池 的城墙遭到轰炸
2 古城墙在 城市 中的作 用
) 从 1 防御作用。城墙 在 出现之 日起 就担 负着防御 的作 用。一 或者拆毁 。2 城市化快速发展 。随着城市的经济发展 迅速 , 而 ) 人 方面城墙可以防御外 敌的侵扰 , 保护城 市巾的百姓 , 并使城市免 引起资本和工业的集 中, 口的聚集 以及交 通工 具的迅速发展 , 而冲 遭战争的破坏 ; 另一方 面, 墙可 以防止洪水 的侵 袭。2 塑造城 原来被城 门城墙限定的城市格局已不能满足其发 展的需求 , 城 )
S in i c p a n n a e h y o r a ia i n f r u b n a d r r lo e ald v l p n ce tf ln i g t k st e wa fu b n z to o r a n u a v r l e eo me t i
靠发展大 、 中城市不能解决 中冈城镇化 的现实前提下 , 以较低 成 考虑迁入城镇 与迁 出村庄之 问的距离 , 确保 尚需继续在农村务农
本 、 小 震 荡 的 方 式 解 决 中 国城 镇 化 的 必 要 途 径 。因 此 , 较 有关 发 的居 民能在适 当的时 间内往返于城镇 和村庄之 问。3 随着城镇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