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基因重组知识点总结
高中基因重组的概念
![高中基因重组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2ce57d3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d.png)
高中基因重组的概念高中基因重组的概念1. 介绍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一种生物技术,通过改变或重新组合生物体的基因序列,以获得特定的性状或功能。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学生将初步接触到基因重组的概念和应用。
基因重组在农业、医学和环境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 深入探讨基因重组的原理基因重组的原理是将来自不同生物体的DNA片段进行切割,然后重新组合在一起。
这一过程主要通过DNA重组酶来实现,它能够识别DNA链上的特定序列并切割。
3. 基因重组的应用3.1. 农业应用基因重组在农业中被广泛应用,旨在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性、耐旱性和产量。
通过基因重组将外源基因导入农作物中,可以增加农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提高农作物在不利环境条件下的生存能力,从而提升产量。
3.2. 医学应用基因重组在医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尤其是在基因治疗和生产重组蛋白方面。
通过基因重组技术,人们可以合成多种重组蛋白,如重组胰岛素、生长激素和白血球介素等,以用于治疗疾病或改善生命质量。
3.3. 环境应用基因重组还可以用于改善环境质量。
通过引入具有吸附污染物能力的基因,可以使微生物具备降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从而加速环境中有害物质的降解过程。
4. 对基因重组的观点和理解基因重组技术的应用给社会带来了许多益处,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基因重组可以带来重大的农业和医学突破,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另一些人对基因重组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表示关注。
他们担心可能产生未知的风险和副作用,以及基因重组可能带来的不可逆性改变。
总结:基因重组是一种生物技术,通过改变或重新组合生物体的基因序列,以获得特定的性状或功能。
学生对于高中基因重组的概念应该从原理、应用和观点等多个方面进行理解。
基因重组在农业、医学和环境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病性,治疗疾病以及改善环境质量。
然而,基因重组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其中包括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对于这个概念的全面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技术的应用和影响。
基因重组知识点
![基因重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27c3b3dcc7931b765ce1534.png)
基因重组知识点
1、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基因重组的类型及意义
基因重组类型发生时间发生重组的原因特点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重组减一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重组①只产生新的基因型,并产生新的基因→无新蛋白质→无新性状(新性状不同于新性状组合)②发生于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和遗传中(DNA重组除外)③两个亲本杂合性越高→遗传物质相差越大→基因重组类型越多→后代变异越多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组减一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认为导致基因重组(DNA重组)体内重组质粒目的基因经运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导致受体细胞中基因重组
细胞分裂图中的变异类型确定:
A图B图分裂类型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变异类型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意义不同:
比较项目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生物变异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生物进化为生物进化提供最初原始材料为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材料(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易错点拨:
1、基因重组使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因此会产生不同于亲。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fc0e85b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0.png)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遗传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类型和影响等方面介绍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知识点。
一、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在DNA分子中发生的突发性变化,它是遗传信息的突然改变。
基因突变可以分为点突变和染色体突变两种。
1. 点突变点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它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和无移突变。
(1)错义突变:在DNA分子中的某个位置上,由于碱基置换,从而改变了密码子的编码,使得合成的蛋白质发生改变。
(2)无义突变:在DNA分子中的某个位置上,由于碱基置换,使得原本编码一个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导致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
(3)无移突变:在DNA分子中的某个位置上,由于碱基插入或缺失,使得密码子的序列发生改变,导致蛋白质合成中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
2. 染色体突变染色体突变是指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染色体缺失、染色体重复和染色体转座。
(1)染色体缺失:染色体上的一部分基因缺失或丧失。
(2)染色体重复:染色体上的一部分基因重复出现。
(3)染色体转座:染色体上的一部分基因从一个位置移到另一个位置。
二、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指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重新组合,从而产生新的基因组合。
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有性繁殖过程中。
1. 交叉互换交叉互换是基因重组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
在交叉互换过程中,染色体上的相同部分被切割并重新连接,从而产生新的基因组合。
2. 随机分离随机分离是指在有性繁殖过程中,父本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随机组合分离,从而产生新的组合。
基因重组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它是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来源,也是进化过程中的重要机制。
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影响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对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和进化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1. 遗传疾病基因突变是遗传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中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总结_
![高中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总结_](https://img.taocdn.com/s3/m/b3b8699258fafab068dc02a7.png)
高中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知识点总结_1、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①P:黄色圆粒X绿色皱粒F1 :黄色圆粒 F2:9黄圆:3绿圆:3黄皱:1绿皱。
②解释:1)每一对性状的遗传都符合分离规律。
2)不同对的性状之间自由组合。
3)黄和绿由等位基因Y和y控制,圆和皱由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和r控制。
两亲本基因型为YYRR、yyrr,它们产生的配子分别是YR和yr,F1的基因型为YyRr。
F1(YyRr)形成配子的种类和比例: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四种配子YR、Yr、Yr、yr的数量相同。
4)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试验分析图示解:F1:YyRr 黄圆(1YYRR、2YYRr、2YyRR、4YyRr):3绿圆(1yyRR、2yyRr):黄皱(1Yyrr、2Yyrr):1绿皱(yyrr)。
5)黄圆和绿皱为亲本类型,绿圆和黄皱为重组类型。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F1(YyRr)X隐性(yyrr)(1YR、1Yr、1yR、1yr)X yr F2:1 YyRr:1Yyrr :1yyRr :1 yyrr。
4、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1)基因重组使后代出现了新的基因型而产生变异,是生物变异的一个重要来源;通过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产生人们需要的具有两个或多个亲本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5、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正确地选择了实验材料。
2)在分析生物性状时,采用了先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再循序渐进的方法(由单一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
3)在实验中注意对不同世代的不同性状进行记载和分析,并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处理实验结果。
4)科学设计了试验程序。
6、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比较:①相对性状数: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②等位基因数: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③等位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分离规律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④细胞学基础:基因的分离规律是在减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在减I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⑤实质:基因的分离规律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https://img.taocdn.com/s3/m/b6a71410ed630b1c59eeb58c.png)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学习目标】1、概述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及原因。
2、举例说明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的意义。
3、比较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要点梳理】要点一、生物变异的类型1.生物变异有两种类型:不可遗传的变异和可遗传的变异2.两种变异的区别:3.变异类型之间的关系:要点诠释:(1)病毒的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
(2)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基因突变。
(3)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①进行无性生殖时——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②进行有性生殖时——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要点二、基因突变1.基因突变的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1)症状:细胞呈镰刀状,运输氧的能力降低,易破裂溶血造成贫血,严重时会导致死亡。
(2)直接原因: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分子一个氨基酸(β链的第6位氨基酸)发生改变引起的,由正常的谷氨酸变成了不正常的缬氨酸。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分析研究要点诠释:突变的原因:基因中碱基对的改变2.基因突变的概念和原因(1)概念: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时间: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即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由于这是稳定的双螺旋结构解旋形成单链DNA,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改变缺失增添要点诠释: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其RNA上核糖核苷酸序列发生变化,也引起基因突变,另外,RNA通常为单链,更易发生突变。
(3)原因:①内因——DNA复制过程中基因内部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或排列顺序发生局部的改变,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
②外因——诱变因素:物理因素:各种射线、紫外线等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秋水仙素等生物因素:各种病毒和某些细菌4.基因突变的特点和意义(1)特点:①普遍性: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②随机性: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要点诠释:对基因突变“随机性”的剖析a.时间上的随机:它可发生于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甚至在趋于衰老的个体中也很容易发生,如老年人易得皮肤癌等。
高中生物第十一节:基因重组与基因转位——基因重组概念
![高中生物第十一节:基因重组与基因转位——基因重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3bca4cdcf8c75fbfc67db20d.png)
课次:22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重组的四种类型,了解位点特异重组和异常重组的特点,掌握同源重组的机制。
重点:同源重组的机制难点:同源重组的机制复习旧课:提问1人,了解教学效果。
导入新课:第九章遗传重组第一节概述DNA分子内或分子间发生遗传信息的重新组合,称为遗传重组(genetic recombination)。
重组产物为重组体DNA (recombinant DNA) 。
DNA重组对生物进化起着关键的作用。
基因重组是指由于不同DNA链的断裂和连接而产生的DNA片段的交换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DNA 分子的过程。
重组的类型:(1)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反应涉及到大片段同源DNA序列之间的交换。
其主要特点是需要RecA蛋白的介入。
(2)位点特异性重组(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重组发生在特殊位点上,此位点含有短的同源序列,供重组蛋白识别。
(3)转座重组(transposition recombination):由转座因子产生的特殊的行为。
转座的机制依赖DNA 的交错剪切和复制,但不依赖于同源序列。
(4)异常重组分为两类,末端连接和链滑动。
其特征时重组对中很少或没有序列同源性,所以也称为非同源性重组。
第二节同源重组1 同源重组1.1 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发生在同源DNA序列之间。
1.2 特征-进行同源重组的基本条件:1)在交换区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序列:涉及同源序列间的联会配对,且交换的片段较大;单链DNA分子或单链DNA末端是交换发生的重要信号2)双链DNA分子之间互补碱基进行配对3)重组酶4)异源双链区的形成:涉及DNA分子在特定的交换位点发生断裂和错接的生化过程;存在重组热点。
e.g.:Euk.减数分裂时的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细菌的转化,转导,接合,噬菌体重组同源重组是同源依赖性的,而非序列依赖性。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提纲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5ee907e1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15.png)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提纲1.生物的变异包括?区分依据是什么?可遗传变异包括?光镜下是否可见?2.镰状细胞贫血说明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是?其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3.基因突变:概念?类型?发生时期主要是?结果?对后代的影响?原因(外因和内因)?特点?怎样理解随机性和不定向性?对生物进化的意义?4.从基因角度看癌变的原因是?健康的人细胞中是否存在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5.癌细胞的特点?6.基因重组:概念?两种类型(具体内容)及对应的时期?广义上还包括哪两种类型?结果?意义?7.判断:①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基因重组()其原因是?②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基因重组()8.基因突变产生_______,基因重组产生__________。
9.不同生物可遗传变异的来源:病毒?原核生物?真核生物(无性生殖的、有性生殖的)?5.2染色体变异1.用概念图分析染色体变异的类型2.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哪种改变了基因的数目?哪种改变了基因的排列顺序?3.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区别?4.易位发生位置?易位与交叉互换的区别?5.染色体组的特征?判断方法?6.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概念?判断依据是?理解三体与三倍体7.多倍体植株的特点?诱导方法?其作用原理?作用时期?8.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方法?培育原理?培育过程?两次授粉的目的分别是?无子原因?无子性状能否遗传给后代?制备无子西瓜的替代方法?9.单倍体植株的特点?10.单倍体育种:原理?方法?优点?11.现有纯种的高杆抗病(DDRR)和矮秆感病(ddrr)植株,如何利用单倍体育种方法获得矮秆抗病(ddRR)的新品种?写出具体过程12.秋水仙素在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中处理对象分别是?13.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异实验:原理?材料部位?用到的试剂:①固定液?作用?固定之后用_______冲洗两次②解离液?作用?解离之后用_______漂洗③染色液?作用?制片的步骤?压片的目的?视野中观察的细胞有哪些?哪个时期细胞最多?原因是?能否观察到染色体加倍过程?5.3人类遗传病1.人类遗传病:概念?类型?2.单基因遗传病:概念?类型及特点、病例?3.多基因遗传病:概念?特点?病例?4.调查遗传病:应选取_______中发病率_____的________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等。
高中生物遗传知识点总结书
![高中生物遗传知识点总结书](https://img.taocdn.com/s3/m/24fb9955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3.png)
高中生物遗传知识点总结书一、遗传的基本概念1. 遗传:生物体将其特征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2. 变异:生物体在遗传过程中发生的性状差异。
3. 基因: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 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线状结构,基因的载体。
5. DNA:脱氧核糖核酸,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成分。
6. RNA:核糖核酸,参与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二、孟德尔遗传定律1. 分离定律(一对相对性状的分离定律):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一个生物体的两个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分离,每个配子只含有一个等位基因。
2. 组合定律(两对或多对相对性状的组合定律):不同性状的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各按分离定律独立分离,一个生物体的多个性状的遗传是相互独立的。
三、基因的遗传模式1. 显性遗传: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后代中至少有一个性状表现出来的遗传方式。
2. 隐性遗传: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后代中只有当两个隐性等位基因同时存在时,隐性性状才会表现出来的遗传方式。
3. 共显性遗传:两个等位基因在同一个体中都能表现出来的遗传方式。
四、性别与性别遗传1. 性别决定:大多数生物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2. 性染色体:决定生物性别的染色体,如X和Y染色体。
3. 性别连锁遗传: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其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五、基因突变1. 基因突变的概念:基因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
2. 突变类型: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
3. 突变效应: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生物体性状的改变。
六、基因重组1. 基因重组的概念:生物体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亲本的基因发生新的组合。
2. 重组类型:包括自由组合、交叉互换等。
3. 重组的意义:增加遗传多样性,有利于生物体适应环境变化。
七、人类遗传病1. 遗传病的概念:由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引起的疾病。
2. 遗传病的类型: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病。
3. 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通过遗传咨询、基因治疗等手段进行预防和治疗。
高中生物基因工程核心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基因工程核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cb18b8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0.png)
高中生物基因工程核心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工程基本概念
1、生物工程:是以生物学知识、生物技术手段,对细胞、微生物、生物分子和其它生物材料进行改造,以及利用工程原理和技术解决或优化生物学问题的学科。
2、分子工程:建立、组装和修饰分子,应用分子的变化来把控和调整生命过程的学科。
3、基因工程:建立、组装和改变基因,应用基因的变化来把控和调整生命过程的学科。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1、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是对物种细胞的基因结构进行改变,使细胞依据调控的要求合成想要的物质或达到目的的技术。
2、基因组:基因组指细胞或组织中基因组成的细胞总和,它可以表达出一种物种所拥有的特性并参与各种活动。
3、转基因技术:利用质粒载体从一种生物体中取出基因,放入另一种生物体中,实现基因重组来改变生物遗传特性。
4、基因测序:利用核酸聚合酶酶切基因片段,用多种技术和设备测定其结构,分析基因的种类、数目、排布、重组等相关内容。
5、基因扩增技术:利用催化剂体外实现DNA的复制,改变或增加基因的数量,从而改变功能,调控细胞表达活动,引入新功能。
6、蛋白质工程:合成、结晶和组装蛋白质,改变其结构和性质,以达到改造表型的目的,从而实现新的功能。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https://img.taocdn.com/s3/m/72930a86284ac850ad02427e.png)
高中生物知识点归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名词: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2、基因重组: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3、自然突变:有些突变是自然发生的,这叫~。
4、诱发突变(人工诱变):有些突变是在人为条件下产生的,这叫~。
是指利用物理的、化学的因素来处理生物,使它发生基因突变。
5、不遗传的变异: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进一步遗传给后代。
6、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所引起的变异。
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语句:1、基因突变①类型:包括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②特点:普遍性;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生物体的任何细胞。
突变发生的时期越早,表现突变的部分越多,突变发生的时期越晚,表现突变的部分越少。
);突变率低;多数有害;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
③意义:它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也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④原因:在一定的外界条件或者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使得DNA 复制过程出现小小的差错,造成了基因中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的改变,最终导致原来的基因变为它的等位基因。
这种基因中包含的特定遗传信息的改变,就引起了生物性状的改变。
⑤实例:a、人类镰刀型贫血病的形成:控制血红蛋白的DNA上一个碱基对改变,使得该基因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也就是基因结构改变了,最终控制血红蛋白的性状也会发生改变,所以红细胞就由圆饼状变为镰刀状了。
b、正常山羊有时生下短腿“安康羊”、白化病、太空椒(利用宇宙空间强烈辐射而发生基因突变培育的新品种。
)。
⑥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a、物理因素:主要是各种射线。
b、化学因素:主要是各种能与DNA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物质。
c、生物因素:主要是某些寄生在细胞内的病毒。
⑦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a、诱变因素:物理因素---各种射线(辐射诱变),激光(激光诱变);化学因素—秋水仙素等b、优点:提高突变率,变异性状稳定快,加速育种进程,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
高中生物易混淆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易混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b4bbfda647d27284a7351b0.png)
高中生物易混淆知识点一受精作用属于基因重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其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受精作用是指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此过程不存在基因重组。
虽然受精卵的基因型不同,但是它是由不同基因型配子所决定的。
假如没有减数分裂过程中的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和四分体的交叉互换,就不会产生不同基因型的精子和卵子细胞,也就不会形成不同基因型的受精卵。
生物的基因型就不会有更丰富的变化。
所以,不同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的过程不属于基因重组。
高中生物易混淆知识点二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复制时期我们知道,基因突变具有低频率性。
其原因之一是DNA的结构具有稳定性,而DNA 具有稳定性的原因之一是DNA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当DNA解旋时,双螺旋结构被打破,其稳定性受到影响,容易发生突变。
DNA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容易发生突变,转录时也需要解旋,同样也容易发生突变。
新课程教材中这样描述道:“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教参中明确指出: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阶段以及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周期的任何时期。
由于自然界中诱变剂的作用或DNA复制转录修复时,偶然出现碱基配对错误所产生的突变称为自发突变。
由此可见:基因突变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高中生物易混淆知识点三染色体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中有一种类型叫易位,指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而四分体的交叉互换是指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由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局部交换,导致这些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新组合。
因此,四分体的交叉互换应属于基因重组,而不属于染色体变异。
高中生物易混淆知识点四精细胞变形为精子的过程属于减数分裂过程一个初级精细胞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
也就是说,减数分裂结束时形成的是精细胞而不是精子。
因此,精细胞变形成为精子的过程不属于减数分裂过程。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5e5d95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55.png)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大全科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而真正的科学家的任务就是丰富这个令人类都能受益的知识宝库。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生物变异的类型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变化引起)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二、可遗传的变异(一)基因突变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原因:物理因素:X射线、紫外线、r射线等;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
3、特点:a、普遍性b、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的不同的DNA分子上或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上);c、低频性d、多数有害性e、不定向性注:体细胞的突变不能直接传给后代,生殖细胞的则可能4、意义: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二)基因重组1、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第二节染色体变异一、染色体结构变异: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看书并理解)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类型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实例:21三体综合征(多1条21号染色体)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2、染色体组(1)概念: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2)特点: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
(3)染色体组数的判断:①染色体组数=细胞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几个染色体组三、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1、多倍体育种: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上海高中生命科学:经典高考生物考点总结
![上海高中生命科学:经典高考生物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02d002c31b765ce05081494.png)
上海高三生必读:经典高考生物考点1.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分子复制过程,是所有生物(真核、原核和病毒)都会发生的变异。
是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和基因工程(重组质粒构建)中。
基因重组包括孟德尔自由组合和摩尔根的连锁互换,前者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后者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前期,形成四分体时,是非姐妹染色体间的互换。
三倍体(无法联会)、病毒(无细胞形态)、细菌(原核生物)等不能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包括数目变异和结构变异数目变异:整倍数变异和非整倍数变异;非整倍数变异:21三体综合征(先天性愚型或唐氏综合症)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缺失整倍数变异:单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和多倍体育种(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其无法形成纺锤丝)结构变异:倒位、重复、缺失、异位(只会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2.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就是DNA,有DNA就有RNA,有5种碱基(A、T、C、G、U),8种核苷酸(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和四种核糖核苷酸)。
非细胞生物:病毒遗传物质为DNA或RNA3.双缩脲试剂不能检测蛋白酶活性,因为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质。
定性检测是否有蛋白质。
由NaOH(先加)和CuSO4(后加)组成,出现紫色复合物。
4.高血糖症≠糖尿病。
高血糖症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只能验血,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因血液是红色。
5.洋葱表皮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必须是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根尖分生区细胞),减数分裂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
永不增值细胞:神经细胞暂不增值细胞(G0期细胞):肝细胞、肾脏细胞连续分裂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干细胞6.细胞克隆就是细胞培养,利用细胞增殖的原理。
7.细胞板≠赤道板。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分裂后期由高尔基体形成,赤道板不是细胞结构,显微镜下看不到。
8.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部分。
高中生物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d289bb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f.png)
高中生物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一、基因工程1、基因工程:通过诱导、控制、修饰和组装酶分子改造生物的技术手段,即基因工程。
2、基因是什么:基因是DNA(deoxyribonucleic acid)在调控生物表达的功能单位,它是细胞在传递遗传信息的实体,也是遗传的核心物质。
它决定着生物体的各种性状特征。
3、基因的分类:基因可以按照性质和功能分为结构基因、调控基因和其他基因。
4、基因工程改造方法:基因工程技术有多种,包括基因重组技术、克隆技术、突变技术、转基因技术和增幅技术等。
二、基因工程在实验室中应用1、基因工程在实验室中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实验室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有关生命科学研究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蛋白质检测、临床诊断等领域。
2、基因芯片:基因芯片是一种微小的电子设备,它可以通过在芯片上安装的特定探针来检测特定基因的表达情况或者其他特征。
这种技术可以用来快速检测病毒、细菌等多种病原体,也可以用来研究和监测人体疾病的进展情况。
3、基因测序:DNA测序技术是利用数字技术对准确确定和分析DNA序列的一种技术。
它可以用来检测基因组DNA的结构、查找靶基因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因变异和肿瘤等。
4、基因合成:基因合成技术是以整合DNA的方式制造新的蛋白质的技术,它是把细菌、哺乳动物等常用基因以指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
三、基因工程的发展1、基因工程的发展趋势:基因工程的发展将继续走向优化、分析和精细化。
将进一步提升对生命系统的认识,并能更好地利用基因信息提高生物系统的性能。
2、基因工程的应用场景:基因工程可用于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制药新药研发、生物燃料的生物柴油等方面的开发应用,还可以进行生命科学的深入研究,探索新的生物机理。
3、基因工程的未来发展:基因工程技术将在药物研发、医疗诊断、育种良种、食品检测、农药残留和农作物耐药性等方面获得更大的应用,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地促进人类健康。
高中生物基因重组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基因重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032d79d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9.png)
⾼中⽣物基因重组知识点总结 基因重组是⾃然界常见的⼀种⾃然现象,也是⾼中⽣物的⼀个知识点,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中⽣物基因重组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物基因重组基础知识点 1、定义: 在⽣物体进⾏有性⽣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发⽣时期: ➀减⼀前(四分体时期,同源染⾊体上的等位基因会随⾮姐妹染⾊单体的交换⽽发⽣交叉互换) ➁减⼀后(⾮同源染⾊体⾃由组合) ➂部分R型菌转化为S型菌 ➃基因⼯程(可定向改造⽣物性状) 3、意义: ⽣物变异的来源之⼀,对⽣物进化有重要意义。
4、基因重组在⼈⼯操作下也可实现,如基因⼯程、肺炎双球菌转化过程中都发⽣了基因重组。
5、基因重组使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因此会产⽣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但只是原有的不同性状的重新组合,并不会产⽣新的性状。
6、基因重组发⽣的时间是在减数第⼀次分裂的后期和四分体时期,⽽不是在受精作⽤过程中。
7、基因重组为⽣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是形成⽣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
⾼中⽣物基因重组练习 1.DNA分⼦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代DNA分⼦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 )A.胸腺嘧啶B.腺嘌呤C.胞嘧啶D.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2.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对于⽣物个体是利多于弊 B.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C.基因重组能产⽣新的基因 D.基因重组普遍发⽣在体细胞增殖过程中 3.下列哪种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 A.正常夫妇⽣了⼀个⽩化⼉⼦ B.纯种红眼果蝇的后代出现⽩眼果蝇 C.对青霉菌进⾏X射线照射后,培育成⾼产菌株 D.⽤⽣长素处理得到⽆⼦番茄 4.⽤⼀定剂量的α射线处理棉花,⼀段时间后,发现棉花不能再吸收K了,其他离 ⼦却能正常吸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α射线杀死了K载体 B.α射线破坏了K载体合成的酶 C.α射线改变了控制K载体合成的基因 D.棉花细胞已被杀死,不能再进⾏主动运输 ⾼中⽣物知识点 1、分离定律:在⽣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性状的遗传因⼦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时,成对的遗传因⼦发⽣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分别进⼊不同的配⼦中,随配⼦遗传给后代。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3cd445e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8.png)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点归纳高中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点归纳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中的改变,它是生物遗传变异的基础。
而基因重组则是指DNA分子之间的片段重新组合,从而形成新的基因组合。
这两个概念都是遗传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下面我们将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基因突变的类型:1. 点突变:指的是DNA序列中某个碱基的改变,包括替换、插入和缺失三种情况。
替换突变是指一个碱基被另一个取代,插入突变是指一个新的碱基被插入到DNA序列中,缺失突变则是指一个或多个碱基从DNA序列中缺失。
2. 突变的原因:突变可以由内源性因素例如DNA复制错误、DNA修复错误等导致,也可以由外源性因素例如辐射、化学物质等引起。
基因突变的影响:1. 突变对蛋白质的编码能力有影响:点突变可能导致密码子改变,进而改变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 突变对性状的影响:突变可能导致基因表达的变化,从而影响性状的表现。
3. 突变对个体适应性的影响:突变在自然选择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利突变可能被保存下来,还有部分突变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基因重组的类型:1. 交互重组:指两条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相互交换,促使等位基因的组合发生改变。
2. 合成重组:指两条染色单体互相连续段的重组,形成新的染色体组合。
3. 基因转座:指基因从一个位点转移到另一个非同源位点的过程。
它可以导致基因组结构的改变。
基因重组的影响:1. 产生新的基因组合:基因重组可以导致新的基因组合出现,使得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
2. 基因重组还是突变:基因重组不一定导致新的基因出现,有时只是导致现有基因的重新组合。
因此,基因重组和突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对生物进化的影响:1. 生物进化是指物种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遗传变异和适应性改变。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遗传变异的重要来源,它们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遗传学基础。
2. 突变和重组的存在使得物种能够积累适应新环境的遗传变异,并导致物种的多样性。
生物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总结
![生物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3ed1fd4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7.png)
生物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总结生物是与我们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科。
高中生物的学科特点不同于数学物理,学好高中生物既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又要求精准地记忆。
下面是整理的生物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物基因工程知识点总结一、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基因工程概念: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
通俗的说,就是按照人们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原理:基因重组结果: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品种。
二、基因工程的工具1、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1)特点:具有专一性和特异性,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
(2)作用部位:磷酸二酯键(4)例子:EcoRI限制酶能专一识别GAATTC序列,并在G和A 之间将这段序列切开。
(黏性末端)(黏性末端)(5)切割结果:产生2个带有黏性末端的DN断。
(6)作用:基因工程中重要的切割工具,能将外来的DNA切断,对自己的DNA无损害。
注:黏性末端即指被限制酶切割后露出的碱基能互补配对。
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作用:将互补配对的两个黏性末端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DNA分子。
连接部位:磷酸二酯键基因的运载体(1)定义:能将外源基因送入细胞的工具就是运载体。
(2)种类: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三、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1、提取目的基因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四、基因工程的应用1、基因工程与作物育种:转基因抗虫棉、耐贮存番茄、耐盐碱棉花、抗除草作物、转基因奶牛、超级绵羊等等2、基因工程与药物研制:干扰素、白细胞介素、溶血栓剂、凝血因子、疫苗3、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超级细菌五、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两种观点是:1、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不安全,要严格控制2、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应该大范围推广。
高中生物选修三基因工程常考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选修三基因工程常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6ec895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7.png)
1.基因工程的概念(1)供体:提供目的基因。
(2)操作环境:体外。
(3)操作水平:分子水平。
(4)原理:基因重组。
(5)受体:表达目的基因。
(6)本质:性状在受体体内的表达。
(7)优点: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基础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基因工程(1)20世纪中叶,基础理论取得了重大突破①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1944年,艾弗里等人通过不同类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不仅证明了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还证明了DNA可以从一种生物个体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个体。
艾弗里等人的工作可以说是基因工程的先导。
②DNA双螺旋结构和中心法则的确立: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1958年,梅塞尔松和斯塔尔用实验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
随后不久确立的中心法则,解开了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之谜,阐明了遗传信息流动的方向。
③遗传密码的破译:1963年,尼伦伯格和马太破译编码氨基酸的遗传密码。
1966年,霍拉纳用实验证实了尼伦伯格提出的遗传密码的存在。
这些成果不仅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从微生物到人类共用一套遗传密码,而且为基因的分离和合成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2)技术发明使基因工程的实施成为可能①基因转移载体的发现:1967年,罗思和赫林斯基发现细菌拟核DNA之外的质粒有自我复制能力,并可以在细菌细胞间转移,这一发现为基因转移找到了一种运载工具。
②工具酶的发现:1970年,阿尔伯、内森斯、史密斯在细菌中发现了第一个限制性内切酶(简称限制酶)后,20世纪70年代初相继发现了多种限制酶和连接酶,以及逆转录酶,这些发现为DNA的切割、连接以及功能基因的获得创造了条件。
③DNA合成和测序技术的发明:自1965年,桑格发明氨基酸序列分析技术后,1977年,科学家又发明了DNA序列分析的方法,为基因序列图的绘制提供了可能,之后,DNA 合成仪的问世又为引物、探针和小分子量DNA基因的获得提供了方便。
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729163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a4.png)
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总结本文介绍了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工具和操作程序。
基因工程,又称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在分子水平上操作的一种技术。
其优点在于打破了物种界限,可以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包括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和载体。
限制酶主要来源于原核生物,具有专一性,可以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DNA连接酶则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载体则需要具备稳定保存并复制的能力,含有标记基因,对受体细胞无害,并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酶切位点。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取、人工合成目的基因和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目的基因主要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可以通过基因文库获取。
基因文库包括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二者的区别在于文库大小、基因中是否有启动子、基因中是否有内含子以及基因多少物种间基因交流。
人工合成目的基因需要满足基因比较小且核苷酸序列已知的条件。
PCR技术则是利用多聚酶链式反应的原理,通过变性、复性和延伸三个步骤扩增目的基因。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为了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除目的基因外的其他组成部分,包括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置,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基因。
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常用的导入方法包括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和微生物细胞。
在植物细胞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而在动物细胞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对于微生物细胞,常用的原核细胞是大肠杆菌,转化方法是先用Ca2+处理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再将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
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为了检测转基因生物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可以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基因重组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基因重组基础知识点
1、定义:
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发生时期:
➀减一前(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叉互换)
➁减一后(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➂部分R型菌转化为S型菌
➃基因工程(可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3、意义:
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
4、基因重组在人工操作下也可实现,如基因工程、肺炎双球菌转化过程中都发生了基因重组。
5、基因重组使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因此会产生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但只是原有的不同性状的重新组合,并不会产生新的性状。
6、基因重组发生的时间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和四分体时期,而不是在受精作用过程中。
7、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中生物基因重组练习
1.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 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 )
A.胸腺嘧啶
B.腺嘌呤
C.胞嘧啶
D.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2.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对于生物个体是利多于弊
B.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C.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
D.基因重组普遍发生在体细胞增殖过程中
3.下列哪种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
A.正常夫妇生了一个白化儿子
B.纯种红眼果蝇的后代出现白眼果蝇
C.对青霉菌进行X射线照射后,培育成高产菌株
D.用生长素处理得到无子番茄
4.用一定剂量的α射线处理棉花,一段时间后,发现棉花不能再吸收K了,其他离
子却能正常吸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α射线杀死了K载体
B.α射线破坏了K载体合成的酶
C.α射线改变了控制K载体合成的基因
D.棉花细胞已被杀死,不能再进行主动运输
高中生物知识点
1、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
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
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
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
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3、两条遗传基本规律的精髓是:遗传的不是性状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4、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现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的遗传;应用统
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而提
出假说,再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
5、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说:生物的性
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生物体再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6、萨顿的假说: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通过类比推理提出)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萨顿由此推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秦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7、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8、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看了<高中生物基因重组知识点总结>的人还看了:
1.高中生物基因重组知识点梳理
2.高考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点归纳
3.高中生物基因重组知识点
4.高一生物基因突变知识点总结
5.高中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点
6.高中生物遗传变异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