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版发行营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出版发行营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营销理论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内容局限于如何实现商品所有权和实体的转移,是以销售为核心的。尼尔·博顿最早提出了营销组合的概念,麦卡锡(Jerome McCarthy)使其更加条理化和清晰化,他在1960年出版的《基础市场营销:管理方法》一书中,率先提出了营销组合的4P因素:Product(产品)、Price(价格)、Place(分销)和Promotion(促销)。麦卡锡认为,市场营销是为了满足顾客需要和实现企业的各种目标,因此不是生产,而是市场决定应该生产什么产品,指定怎样的价格,在什么地方以及为何出售产品或做广告。4P为营销管理与规划提供了一个系统方法,它的出现是营销理论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的营销决策者们都必须按着4P的理论框架规划市场营销活动,缺少了它,营销活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谈营销离不开市场,谈市场离不开商品,商品是市场构成的基础要素之一。按照经济学的定义,所谓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图书符合经济学对商品概念定义的全部要件,因此也是商品。图书营销,是指图书出版发行企业引导图书商品和劳务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读者)所实施的一项综合性业务活动(或称企业整体营销活动),在图书营销活动中,必须用4P理论进行指导。但目前,我国书业企业在营销的实际操作里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书业企业领导对营销的概念理解模糊,把图书市场营销等同于推销,致使图书编辑部门与销售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有时甚至互相推诿指责。图书编辑指责销售部门销售不力,造成大量图书库存积压;销售部门指责编辑部门编辑出版的图书不符合市场的需求,没有读者市场。

按照营销理论,营销不是推销,营销工作早在产品制成之前就开始了。不是由书业企业决定生产什么样的图书产品,而是由市场决定应该生产什么样的图书产品。在图书出版过程中,编辑与营销人员之间应该通力协作。

·在选题策划上通力协作

一个成熟的选题包括作者、图书内容、出版时间、定价、利润、发行网络等方面。如何针对市场设计和运转这些环节,需要编辑与营销人员之间的通力合作。

共同了解市场需求和图书信息。编辑在确定选题前,首先要了解市场需求,了解潜在的读者群,对选题做进一步市场调研,写出选题论证报告。编辑由于精力和时间有限,不可能对市场了解透彻,往往凭感觉和经验来做决定,其观点有时有失偏颇。营销人员由于与外界交往较多,他们对某一类图书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市场上缺少哪些图书,读者需要什么样的图书都有一个总体的把握。编辑可利用他们回收的信息,及时调整思路、策略。对编辑所策划的图书,营销人员要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与市场上已出的相同或相似的图书进行对比,了解同类图书的印数、定价和发行情况,判断市场的吸纳能力,从而保证所出版的图书在

内容上做到人有我新,在时间上做到人新我快,为今后的顺利营销创造条件。

共同选择、培育作者队伍。有了好的选题,还必须寻找优秀的作者。编辑在策划选题时,必须针对不同的学科层次挑选出优秀的作者,作者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选题的质量及后期运作。编辑在选择作者时,往往是根据自己对某一学科的了解来组织作者,或是通过熟人、朋友、同学的关系推荐作者。编辑对作者的情况并不十分了解,营销人员应尽可能地帮助编辑了解作者的具体情况,包括作者的职业、学历、资历、信誉度、号召力、写作水平等状况,最重要的是分析该作者以往所出图书的销售记录,做到尽可能量化,以帮助编辑正确选择作者。

一支有特色、水平高、有效率的作者队伍,是出版社选题计划落实和完善的保证。出版社平时应有意识地培养作者队伍。平时,编辑要主动了解学术前沿动态,了解专家的情况,并经常向他们请教、沟通,培养感情,使他们成为出版社潜在的作者群。营销人员在推销图书时,了解各种各样的读者群,有些人既是读者,又是很好的作者,营销人员可利用自己广泛的社交关系将各类人员组织起来,让他们加入到作者队伍中,从而弥补编辑触角伸不到的角落的不足,对编辑新一轮的选题策划有所助益。

利用现有的营销网络组织选题。编辑在策划选题时,不是一种孤立的行为,个体策划要符合整体的方向,要和全社的发展战略保持内在的联系。每个出版社从创立到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形成自己的市场与影响,并形成自己的出版特色,这是由出版社内部的编辑结构、编辑素质、发行网络等因素决定的。编辑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发行网络,逐步挖掘品牌图书,把此类相关图书做深做透;或以现有的品牌为中心,向四周辐射,逐步扩大市场。而那种不顾本社实际、盲目组稿的做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同样是一本有品位的图书,在有些出版社很可能成为畅销书,而在另外一些出版社由于没有此类图书的发行网络,则可能被埋没。

·在书稿编辑加工中通力协作

一本图书从选题策划到组稿、约稿,最后加工成型,至少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内,现实的情况会不断发生改变,即使事先思考再周密、运营计划再完整,但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使原本适合市场的书稿过时、陈旧。这时,营销人员应利用搜集到的情报,总结市场上已出图书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和编辑商量应对措施,及时通知作者调整写作思路,或编辑在加工书稿时作适当删减,或补充新内容,或对上市时间作适当调整,或重新确定图书的装帧、开本大小、纸张、价位,以适应读者的新要求,使出现的问题不至于影响最终的图书销售。

·在图书营销中通力协作

要使自己的图书在市场中脱颖而出,被读者注意和接受,就得花心思、花力气宣传、推销自己。如果仅靠出版社传统的营销方式,如店面销售、邮购、网上

销售和电话销售,是不可能将图书推向市场的。即使是优秀的图书,也会被淹没在图书的汪洋大海中。

加大对读者的直接宣传力度。营销人员不仅要做好对图书经销商的营销,以使经销商订货,图书尽快上架,还应利用编辑,重视对读者面对面的营销。在图书的出版过程中,从图书选题的确定,书稿的审定、校对,到图书的印刷,没有人比编辑更了解图书,编辑在介绍图书的内容、作者、体例结构和出书的指导思想上的详尽和贴切是没有人能够代替的。只有在编辑的参与和帮助下,图书的宣传才能到位、生动,具有说服力。以教材推广为例,营销人员应组织编辑定期开展如书友会、读者俱乐部、上门营销等方式,加大对直接消费者的宣传力度。这样,既能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出版社的效益,又能通过与读者面对面的交流,将教材的创作意图传递给读者,扩大影响。同时,编辑能直接听到用户的反馈意见,为教材的修订提供宝贵意见。此外,编辑与读者经常进行交流,因为他们之间有共同的话题,气氛比较融洽,极易形成朋友关系。利用这些读者为出版社出谋划策,他们甚至可以成为出版社今后的作者和忠实的宣传人员,更好地为编辑与营销人员服务。

加强个性化的宣传。出版社所出图书每年均有上百种,每本书的内容不同,读者层次不同,如果营销人员根据以往图书营销方式的经验,使用统一的营销方式和营销理念,势必造成营销的失败。即使所出图书类型相同,但随着外界市场条件的变化,原先的营销方法已不适合现今的外界环境,也需作相应的调整,决不可一概而论。编辑对自己责编的图书内容熟悉,可根据每本书的特点和读者层次,制定对应的营销方式,细到发布广告信息、书评撰写、内容提要介绍等。同时,提供图书的销售区域、渠道,促销方案,上市时间的安排和市场辐射范围,并指出销售中的薄弱环节。营销人员有选择性地吸收编辑的营销思路,再结合自己多年来的营销经验,制定相应的运作计划,从而不断开拓新的发行网络。

为读者提供配套的服务。目前,市场上同类图书很多,各版图书各有千秋,读者在选择图书时往往举棋不定。编辑与营销人员要了解读者的需求,预测读者在使用图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想读者之所想,使各方面配套服务到位,以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编辑与营销人员在协作中要学会互相宽容,积极营造合作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彼此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系统思考,科学组合,编辑与营销人员的合作才能深入、长久。

第二,缺少专业的营销人员。有些出版社,把销售部作为安置富余人员、关系人员的场所,这些营销人员整体素质较差、营销理念明显老化。这表现在:(1)留恋市场垄断地位,老是指望依靠国家政策来保护自己获得一份份额。(2)除了打折扣战,仿佛没有别的招数,有的甚至搞不正之风来扩大销售额。(3)压作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