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歌川《读书的习惯》阅读练习及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专题训练 10现代文阅读(真题+答案)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统编版
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题训练(统编版)专题10:现代文阅读(23-24五年级上·福建宁德·期末)阅读情境类文本《“偷”字》,完成练习。
①九岁那年,苦于家境贫困,交不上学费,我迟迟得不到上学的机会。
②此后,多少个清晨,我每每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背着书包上学去,就心生羡慕之情。
记不得哪天,我禁不住痒痒的脚,跟随背书包的同龄人,偷偷地走进村小学。
③起初,我只是在操场上无所事事地转悠。
后来,挡不住书声的诱惑,就壮着胆子,厚着脸皮,一步步趋近教室,抻(chēn)颈探脑地趴在走廊边的窗沿上,看语文老师将一个个神秘的方块字写在黑板上。
随后,又支棱起耳朵,静静地听着语文老师将方块字一个个地念出来,我暂且忘了自己的身份,下意识地轻轻跟着念。
被老师发现后,我带着沉甸甸的获得感,走到无人处,把捡来的一截枯枝当作粉笔,把怎么也涂不完的泥地当作黑板,歪歪扭扭涂上几个自以为正确的方块字。
④后来,随着智商的发育和经验的积累,我的“偷”字目标开始转向更广的空间,更多的领域。
也就是说,除了去学校“偷”字,我还会去刷着标语口号的粉墙“偷”字……⑤那年冬天,我乘坐父亲的运肥船,第一次去了苏州城。
运肥船泊在山塘街一处河埠后,父亲兴致勃勃带着我上岸去遛街,逛商场,让我开开眼界,顺便也尝尝苏州城里的风味小吃。
可是步行途中,我的兴趣和注意力很快就转移了,倾注于水巷边的路牌、桥名、商店幌子等。
不用说,我又开始“偷”字了,“偷”观前街、饮马桥、拙政园等一个个方块字。
当然,那些笔画多、写得草的方块字我是没法“偷”走的。
正当我“偷”得兴致十足时,一直陪在我身边的父亲突然消失在了人民商场门口的茫茫人流里。
我急了,到处找父亲。
可是找了半天没找着。
惶恐与绝望间,我的唯一希望似乎就是独自走回泊船地。
结果呢,我把来时“偷”得的一个个方块字当作“路标”,边看边走,步步为营,最后,赫然出现在我眼前的,是镌刻在一座古石桥栏板上的三个方块字——“山塘桥”。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少年正是读书时》2024年单元测试卷(5)+答案解析
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少年正是读书时》2024年单元测试卷(5)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1.在第四单元“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某活动小组对班级的课外阅读情况做了问卷调查(见下表),下列对问题总结的与表格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读书计划情况读书笔记情况常有计划10.1%每读必做2.5%偶有计划31.3%凭兴趣做24.1%没有计划58.6%从来不做73.4%A.只有少数同学课外阅读有长期规划。
B.大多数同学课外阅读没有长期规划。
C.绝大多数同学要改正随兴做笔记的习惯。
D.只有少数同学养成了长期阅读,勤于积累的好习惯。
2.某班正围绕“少年正是读书时”展开讨论,下列四位同学的发言不恰当的是()A.我认为读书要用心。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就指出了读书用心的意义。
B.我认为读书要勤奋。
“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的典故便是明证。
C.我认为读书要惜时。
司马光的父亲为了激励司马光学习,经常对他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D.我认为读书要培养兴趣。
《论语》中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由此可见,读书要培养兴趣。
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3.图书角建立后,同学们纷纷在图书角借阅图书,但也有一部分同学提出,课内篇目大多是经典文章,更需要我们仔细阅读,我们不应该花过多心思在课外阅读上。
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看法的?4.我班正在举行“少年正是读书时”的主题班会活动,现在请你将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推荐给同学们。
推荐时请先用一句话概括书籍内容,再陈述推荐理由。
三、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7小题,共105分。
5.为强化同学们自主读书的意识,学校准备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1)【宣传动员】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都把自己勤奋读书的感受或经验写成对联以鞭策自己激励别人。
请你从下列选项中为所给上联选出对应的下联。
A.无意身心事莫为B.甘面壁读十年书C.白首方悔读书迟D.立志读尽人间书①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______②孙中山:愿乘风破万里浪,______(2)【方法推荐】向名人学读书——请你向同学们介绍一位名人的读书方法。
福建省三明市九年级语文3月中考模拟试卷
福建省三明市九年级语文3月中考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1. (5分)(2019·鄞州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在繁忙的生活里,品读文言诗文是一方足以安顿心灵的秘境,在吟咏讽sóng之际,天光轻轻________开云影,透出煦煦柔和:仿佛有一股清泉伴随的晓风,徐徐吹fú;好似一轮剪开晨曦的朝阳,排沓而出……日追诗文无尽景,于是,所有的郁闷都释然了,就像在阒黑的夜里看见了亮起的璀璨星空。
(1)划线字“朝”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A . zhāoB . cháo(2)填入文中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拨B . 拔(3)跟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sóng fú吟咏讽________徐徐吹________(4)下列划线的“舍”与“所有的郁闷都释然了”中的“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 便舍船,从口入B . 其人舍然大喜(5)下列划线的“尽”与“日追诗文无尽景”中的“景”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B .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2. (5分)(2012·宁波) 古诗文名句默写。
(1)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2)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3)《出师表》中体现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古诗词中描写战争场面的句子。
(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古诗词中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句子。
(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三、其他 (共1题;共1分)3. (1分) (2017九上·鄞州月考)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词语。
①怅恨久之________②徒以有先生也________③秦王怫然怒________④以头抢地耳________四、名著阅读 (共2题;共3分)4. (2分)(2017·贵港)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威尼斯商人》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穆莫泊桑,德国的契坷夫,英国的莎士比亚。
议论文阅读6.议论文语言的品析
议论文阅读6.议论文语言品析请先关注作者,不错过最近更新哦!中考议论文阅读的考查以表述性简答题为主,一般从论点、论据、论证三方面设题考查。
另外,还将会考查学生的拓展探究能力。
先关注,再购买哦!【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议论文的语言具有准确性、概括性、逻辑性、生动性等特点。
分析议论文的语言,可以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性;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性和生动的感情色彩。
【常见考点】1.修饰限制性词语的运用(某个词语能否删去)。
议论文的语言必须准确鲜明,态度明确,爱憎分明,不能模棱两可。
表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删去后会显得不准确,思维不严密,观点不明确。
2.语序安排(可否调换位置)。
一些字词、句子、段落的顺序,调换后不合乎逻辑,不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会打乱作者的论证层次。
3.词句的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感情倾向(词语的感情色彩)。
【常见题型1】某个词语能否删去?【思路点拨】①不能删去。
②词语起(修饰或限制)作用+紧扣论点或分论点分析词语在文中的含义;③去掉的后果(与实际情况不符,或过于绝对);④这个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什么特点(一般是准确性、周密性)。
【典题例析1】例文:【2018年中考四川攀枝花卷】灵感并不那么值钱(万维钢)①人们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有三个迷信:创新的关键是某个绝妙的灵感,灵感非常难得,想法越离奇越有价值。
其实,这些迷行是不符合创造性思维的。
②据说阿基米德洗澡时福至心灵,想出了测量皇冠体积的方法,大喊“Eureka”(意思是“我发现了”,从此,有人把凡是通过神秘灵感获得重大发现的时刻叫作“尤里卡时刻”)。
人们熟知: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梦见蛇咬住自己的尾巴(另一个说法是梦见一张张扑克牌被放进一个大表中),醒来制成元素周期表……③人们由此形成了对“创造性思维”的传统认识: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神秘思维,其中,辛苦工作不重要,灵感才是关键。
钱歌川《读书的习惯》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阅读下文,完成 20-23题。
(18分)读书的习惯钱歌川① 人类的知识大都是从眼睛输入的, 用耳朵听来的东西,毕竟有限,所谓耳食流所得到的知识,不外乎是一些道听途说。
学生治学,固然要听,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在读。
英国大学 里有些学生终年不去听讲, 学校里也让他们如此, 而且多认为他们是优秀学生,考试起来果 然比每天去听讲的学生成绩还要好。
因为勤读胜于勤听,名师讲授,同学共享,只有自修, 才是一人独得。
② 古今的大学者没有不勤读的,囊萤凿壁,比我们现在的一灯如豆,还要不方便得多,但学问就是这样得来。
苏东坡说: “读破完万卷自通神”,可见学问并不难,只在多读,你如 果手不释卷,必然会有成就,甚至偶然翻阅,也就开卷有益。
③ 可是先在很少有人手上那着书本。
终日终夜,不离开牌桌的人, 我曾见到过,废寝忘 食,手不释卷的人,却尚未遇到。
一般人买书,大都是拿来作装饰品的, 永远陈列在书架上, 很少拿到手中来读。
这些书要他们去读,条件很多,第一得有明窗净几,其次得有清闲,再 次得有心情;地方不好不能读书,时间不长不能读书,心情不定也不能读书。
懒学生还有一 首解嘲的打油诗: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很好眠,秋多蚊虫冬多雪,一心收拾到明年。
④ 阔公子有了明窗净几, 又有的清闲;但还是不能读书, 因为他没有那种心情;穷小子 终日忙于做工糊口, 也没有时间读书军人忙于打仗,商人忙于赚钱,政客忙于应酬,男子忙 于做事,女子忙于说话,少年忙于寻乐,老人忙于怀旧,甚至闲人也忙于逛街,或坐茶馆,或凑热闹,似乎谁都不能读书。
其实,他们并不是不能读书,而只杀不去读罢了。
要读书谁 都可以读,决不受任何限制,读书的条件,就在养成读书的习惯,其余皆不足道。
⑤ 我认为要读书决不可等待那种无尽悠闲的到来才开始,应该随时随地地利用空余的时 间来读,把那种读书的习惯,织入 我们的生活中去,作为我们日常工作的调剂品。
那么,事 也做了,书也读了,一点光阴也没有虚掷。
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读书贵有新得》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理解《读书贵有新得》含答案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读书贵有新得于洋①读完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和叶圣陶先生合著的《文心》一书,颇受启发。
两位教育家在这本谈论“读”与“写”的专著中,把枯燥的知识融入32个有趣的故事中娓娓道来,妙趣横生,生动活泼。
读书与写作大概是人人都能做的事,但《文心》中提出“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
②“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
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
”《文心》提出,读书要学会站在文中人物的角度去感受体会他人的经验。
“勿只把文字当文字而读,勿只从文字上学文字。
”只有学会正确的读书方法,在读书中练就触发的功夫,细心品读生活这本“无字天书”,才能从书中读出“新味”来,读出自己独有的“新得”。
③常言道: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善于读书学习的伟人毛泽东曾说过:“《红楼梦》要读5遍以上,才有发言权。
”这说明,经典作品有时并不是一下子就能从中看出道理、感悟出其深刻思想内涵的。
【甲】④古人云:“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
”大凡有成就的专家学者,都善于从书中读出“新味”、悟出“新得”。
著名翻译家林纾为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花8年时间阅读《汉书》,又用8年时间“啃”《史记》,对于韩愈的文章更是反复品味了数十年。
他常常把文章铺在桌上,每天打开阅读一遍,读后又合上,探求其中精蕴,直到装进脑海才另换一篇文章。
【乙】⑤刘伯承元帅倡导读书要下功夫背记一些必要知识。
他曾反复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十多遍,不少故事情节和精彩的妙语佳句都能背下来。
他一生研读最多的是《孙子兵法》,一些重要的章节能熟练地背诵。
他注重将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结合军事实践学以致用、灵活运用。
正因如此,在他的军事生涯中创造出诸多以弱胜强、以劣胜优、以少胜多的战争奇迹。
⑥读书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逮着什么书读什么书。
读书仍然要有选择地读,只有选择那些有价值的书精读,才会有“读书贵有新得”的体会。
【10篇】新版部编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课外阅读时间就是生命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
他用笔做武器,写文章激励广大群众起来革命。
他在从事写作的三十年间,写作和翻译了六百多万字。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的知识和成就,是由于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得来的。
鲁迅充分利用时间,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
他曾经说过:节省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
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
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
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不仅珍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
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人等他。
就是下大雨,他也总是冒着雨准时赶到。
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耗费别人的时间和谋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鲁迅珍惜时间,为的是认真学习和写作,他几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革命事业。
(1)“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这句话表明________。
(2)鲁迅把忙碌后看书当作是________;把耗费别人的时间看作是________;把节省时间看作是________。
(3)文章第________自然段写鲁迅先生珍惜自己的时间,第________自然段写他珍惜别人的时间。
(4)文章赞扬了________。
【答案】(1)鲁迅的知识和成就就是靠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得来的(2)休息;谋财害命;延长一个人的生命(3)三;四(4)鲁迅先生珍惜时间、孜孜不倦的品质【解析】【分析】(1)体会划线语句,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语文试卷 第1页(共20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绝密★启用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 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与应用(共2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鄙夷(B ǐ)伫立(Ch ù) 潜心贯注(qi án ) B .气氛(f ěn ) 霎时(sh à) 惟妙惟肖(xi āo ) C .屏息(b ǐng ) 炽痛(ch ì)风雪载途(z ài ) D .默契(qi è) 殷红(y ān ) 随声附和(h è)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勋章 葱茏 物竞天择B .托辞 慷慨 油光可签C .狂斓 委屈 心无旁骛D .诀别伧俗妇儒皆知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都黯然失色....。
B .外出三年的李波回到家乡,与同学好友欢聚一堂,尽享天伦之乐....。
C .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用笔流畅遒劲,行文劲挺奔放,有一泻千里....之势。
D .“南海军演”显示了中国捍卫疆土的强大实力,那些不自量力....的挑衅行为只会自取其辱。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教育是否兴盛强大,是一个国家兴盛强大的标志。
B .李明同学一年来阅读名著大约100万字左右。
C .人民公园的木栈道满足了游人与花花草草亲密接触。
D .通过全家人不懈努力,我们家去年的年收入有了大幅增加。
5.在下列文段空白处填入的词语,顺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 )王羲之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
他的书法从总体上说,刚健而_______、朴素而_______、真率而_______、飘逸而_______,多种似乎矛盾的艺术特色都在这里汇合、交融,达到炉火纯青、尽善尽美的境界。
九年级《短文两篇》优秀课件
整体感知
阅读课文,想一想:作者的文题为《谈读书》,那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 谈的呢?
读书目的 读书方法 读书作用
整体感知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味同嚼蜡矣”):阐述 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从“读书使人充实”到结尾):阐述读书的作用——能 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③可是现在很少有人手上拿着书本。一般人买书,大都是拿来作装饰品的,永远陈列在书架上,很少 拿到手中来读。这些书要他们去读,条件很多,第一得有明窗净几,其次得有清闲,再次得有心情;地方不 好不能读书,时间不长不能读书,心情不定也不能读书。懒学生还有一首解嘲的打油诗:春来不是读书天, 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冬有雪,收拾书本好过年。
字词检查
yí
怡情
jié
诘难
zhì
滞碍
chóu
统筹
jué
要诀
zǎo
藻饰
liú
蒸馏
xiá
狡黠
jiè
劝诫
kōu
死抠
càn
王粲
cī huò
吹毛求疵 豁然贯通
cūn
马南邨
字词检查
jué 咀嚼 嚼
jiáo 味同嚼蜡 juàn 书卷 卷 juǎn 翻卷
hào 好读书 好
hǎo 读好书
字词检查
【怡情】 【傅彩】 【观察】 【文采藻饰】 【学究】 【诘难】 【味同嚼蜡】
背景链接
《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20世纪60年代初,邓拓应《北京晚报》 之约,撰写《燕山夜话》专栏杂文。这个专栏的杂文从古人读书治学、科学研 究、生产活动等方面为我们总结和介绍了一些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还对现实 中的各种不良现象和错误的思想方法、工作作风提出了批评,对青年的学习给 予了指导。一篇篇短小精悍、妙趣横生的文章,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哲理,引 人深思,发人深省,对当时的杂文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就是针对有些 人对陶渊明“不求甚解”的曲解而写的一篇驳论文。
2020中考语文专题-读书的习惯议论文阅读_1
(一)关于读书一、(2018新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读书的习惯钱歌川①人类的知识大都是从眼睛输入的,用耳朵听来的东西,毕竟有限,所谓耳食流所得到的知识,不外乎是一些道听途说。
学生治学,固然要听,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在读。
英国大学里有些学生终年不去听讲,学校里也让他们如此,而且多认为他们是优秀学生,考试起来果然比每天去听讲的学生成绩还要好。
因为勤读胜于勤听,名师讲授,同学共享,只有自修,才是一人独得。
②古今的大学者没有不勤读的,囊萤凿壁,比我们现在的一灯如豆,还要不方便得多,但学问就是这样得来。
苏东坡说:“读破完万卷自通神”,可见学问并不难,只在多读,你如果手不释卷,必然会有成就,甚至偶然翻阅,也就开卷有益。
③可是先在很少有人手上那着书本。
终日终夜,不离开牌桌的人,我曾见到过,废寝忘食,手不释卷的人,却尚未遇到。
一般人买书,大都是拿来作装饰品的,永远陈列在书架上,很少拿到手中来读。
这些书要他们去读,条件很多,第一得有明窗净几,其次得有清闲,再次得有心情;地方不好不能读书,时间不长不能读书,心情不定也不能读书。
懒学生还有一首解嘲的打油诗: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很好眠,秋多蚊虫冬多雪,一心收拾到明年。
④阔公子有了明窗净几,又有的清闲;但还是不能读书,因为他没有那种心情;穷小子终日忙于做工糊口,也没有时间读书军人忙于打仗,商人忙于赚钱,政客忙于应酬,男子忙于做事,女子忙于说话,少年忙于寻乐,老人忙于怀旧,甚至闲人也忙于逛街,或坐茶馆,或凑热闹,似乎谁都不能读书。
其实,他们并不是不能读书,而只杀不去读罢了。
要读书谁都可以读,决不受任何限制,读书的条件,就在养成读书的习惯,其余皆不足道。
⑤我认为要读书决不可等待那种无尽悠闲的到来才开始,应该随时随地地利用空余的时间来读,把那种读书的习惯,织入..我们的生活中去,作为我们日常工作的调剂品。
那么,事也做了,书也读了,一点光阴也没有虚掷。
⑥利用余暇去读书是轻而易举的,大家之所以不这样做,仅是因为没有这种习惯而已。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13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满分:45分时间:45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荫.庇(yìn)怪诞.(dàn)诘.责(jié)锲.而不舍(qì)B.伎俩.(liǎ)执拗.(niù)拮挶.(jū)叱吒.风云(chà)C.遒劲.(jìng)阴霾.(mái)孱.弱(chán)咬文嚼.字(jiáo)D.殷.红(yān)狡黠.(xiá)媲.美(bì)锋芒毕露.(lù)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最喜欢教语文的李老师,他站在讲台上,总是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脸上一副狂妄自大....的表情。
B.教研讨论会上,刘老师高谈阔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C.做学问一定要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即对每个问题都追根究底,吹毛求疵....。
D.这篇文章观点不明,语言平淡,描写也不细腻,读起来味同嚼蜡....。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看着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
B.从古希腊开始,英雄都是神祇和将军,而罗曼·罗兰却认为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
C.不同品种的鱼通过换核能否得到新的物种呢?我国科学家解决并提出了这个问题。
D.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提供了证据。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韦编三绝”“牛角挂书”等都是与读书有关的成语。
B.“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这是个单句。
C.古代有许多表示敬称的特定字词,例如“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惠赠”;“贵”用于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贵庚”。
上进联考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进联考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江西省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检测考语文试卷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在中国源远流长,绵延几千年并不断发展和丰富。
这种思想方法的核心是主张从实际材料中获得对事物真相的认识,以实践效果来检验认识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突出了思想认识的来源及其真理性的检验问题。
中国早期文化典籍中已经包含着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萌芽,如《诗经·国风》中的大部分篇目就是来自民间生活的原始资料,或者是对这些原始资料的提升。
这表明,在萌生时期,中华文化就有注重采集实际资料的传统,注重从实际资料中抽象和提炼出反映社会生活或政治实践的经验和思想。
这种自发的实事求是思想方法,是中华先人在征服自然过程中形成的宝贵思想财富。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都高度重视言与行、思想与实际、理论与功用的关系,强调人们的思想认识和言论必须来源于生活实际,必须具有现实功用,形成了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早期形态。
《论语》强调“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这就是强调,人的思想和认识不能固执于个人的主观意志,而必须符合实际;人们在思想和行动的过程中,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行不一、言过于行都是不合理的。
《荀子》提出“验符论"的思想,“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凡论者,贵其有辩合、有符验"。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必修上册《读书目的和前提》课后练习(含解析)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必修上册《读书目的和前提》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对有关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课文《读书:目的和前提》中指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
B.黑塞曾获得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荒原狼》等。
C.荀子,名况,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唯心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
D.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唯心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理解错误。
荀子为唯物主义思想者,不可能成为“唯心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
故选C。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跋涉.(shè)沉浸.(qìn)望洋兴叹B.麻痹.(bì)戕.害(qiāng)孜孜不惓C.卷帙.(zhì)一摞.(luò)一劳永逸D.时髦.(máo)逊.色(sùn)各得其所【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常用规范汉字字音和字形的能力。
A.“沉浸”的“浸”应读“jìn”。
B.“孜孜不惓”的“惓”应为“倦”。
D.“逊色”的“逊”应读“xùn”。
故选C。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
B.从此我便孜孜不倦....地搜寻大厅中那一个个高高的书架,经常在扶梯顶上一坐就是几个钟头。
C.我厌烦地将那本蓝色小书放回原处,从此许多许多年都没再读巴尔扎克,直至很久很久之后重新发现他;这次才是认认真真的发现,一劳永逸....的发现。
D.秋天,我去公园看荷花,没想到荷塘里处处是残枝败叶,正大喜过望....时,却意外发现在残枝败叶下,一朵粉红的荷花静静地开着。
【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的能力。
A.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
兴叹:发出感叹。
习惯成自然阅读答案习惯成自然阅读理解答案(9篇)
习惯成自然阅读答案习惯成自然阅读理解答案(9篇)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较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这篇习惯成自然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这里是人美心善的小编有缘人帮大家找到的9篇习惯成自然阅读答案的相关范文,欢迎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习惯成自然阅读答题目篇一9.文章第②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3分)答:10.第④段列举了哪些事例?意在阐明什么?(4分)答:11.第⑥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请说说理由。
(4分)答:12.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3分)答:13.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第⑨段学校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的认识。
(4分)答:习惯成自然篇二习惯成自然1、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2、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
3、一般人都是依据爱好去想,依据学识及吸收的见解去说,但通常都依据习俗去做。
4、习惯是在习惯中养成的。
5、大事使我们惊讶,小事使我们沮丧,久而久之,我们对这二者都会习以为常。
6、根深蒂固的恶习决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
7、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
8、较为贤明的。
生活方式是蔑视时代的习惯,同时又一点也不违反它地生活着。
9、只有强者才懂得斗争;弱者甚至失败都不够资格,而是生来就是被征服的,10、由智慧养成的习惯成为第二天性。
11、崇德而定势,行又而忘利,修修而忘名。
12、是否真有幸福并非取决于天性,而是取决于人的习惯。
13、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
14、总以某种固定方式行事,人便能养成习惯。
15、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
生产建设兵团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扫描答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2.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3.答题卷共4页,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答题前,考生应先在答题卷密封区内认真填写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地(州、市、师)、县(市、区、团场)和学校.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2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鄙.夷(bǐ)伫.立(chù)潜.心贯注(qián)B.气氛.(fēn)霎.时(shà)惟妙惟肖.(xiōo)C.屏.息(bǐng)炽.痛(chì)风雪载.途(zài)D.默契.(qiè)殷.红(yān)随声附和.(hè)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勋章葱茏物竞天择B.托辞慷慨油光可签C.狂斓委屈心无旁骛D.诀别伧俗妇儒皆知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都黯然失色。
B.外出三年的李波回到家乡,与同学好友欢聚一堂,尽享天伦之乐。
C.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用笔流畅遒劲,行文劲挺奔放,有一泻千里之势。
D.“南海军演”显示了中国捍卫疆土的强大实力,那些不自量力的挑衅行为只会自取其辱.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教育是否兴盛强大,是一个国家兴盛强大的标志。
B.李明同学一年来阅读名著大约100万字左右。
C.人民公园的木栈道满足了游人与花花草草亲密接触。
D通过全家人不懈努力,我们家去年的年收入有了大幅增加.5.在下列文段空自处填入的词语,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3分)至羲之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书法从总体上说,明健而,朴素而,直率而,飘逸而,多种似乎矛盾的艺术特色都在这里汇合交融,达到炉火纯青、尽善尽美的境界。
2024年《读书》阅读及参考答案
16.见解:“读书的眼界,自然还取决于读书的宽度,这既关乎读书兴趣,亦关乎读书效果。”
该段从另一个角度补充论证读书的宽度对于读书的眼界的影响,强调怎样获得高远的眼界,使论证更加辩证严密。
17.要点:我们不要一味地为功利而读书,要明确自己为什么读书,树立远大的读书理想,担当起自己那份应尽的责任。(联系实际略)
2024年《读书》阅读及参考答案
《读书》阅读及参考答案1
①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乍听之下,这话似乎说得严重。
②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假如好久没接近书本了,那必定是因为他的心思分散在其他琐碎拉杂的事情上。而这些琐碎拉杂的事情使人忙碌,正是造成一个人思想肤浅庸俗的最大原因。
④古人说: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的思想需要源头活水,而这源头有一大部分是来自读书。
3.第⑨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目的是为了从反面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引出论题(2分)。
3.作用是过渡,承上启下。
4.此题为开放题。
5.文章从三方面论述读有益的书的好处。
《读书》阅读及参考答案2
人教版中考 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
人教版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训练试题整理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停下来,做个发现者张勇①李斌先生在文中谈到,大学时的老师来北京出差,邀请三两门生去喝茶。
老师亲自沏茶、斟茶,并传授洗杯、闻杯、品茶的技巧。
临走时老师特别叮嘱:“只有学会停顿,才能发现不同的自己,工作再忙再累,也要给自己留出一点品茶静思的时间。
”②忙是一种节奏,是一种标志,也是一种生活。
现在社会,何人不忙?何事不忙?生活的逼迫,学习的压力,梦想的追求,常常让我们行色匆匆,不肯停下前进的脚步。
于是,在努力拼搏的过程中我们有时候会感到无力,彷徨,孤单……与其在苦难的泥潭中挣扎,不如停下来。
③立陶宛有一种叫做“螺旋树”的松树,这种树在幼年时,长势过快,一味地疯长,顶端的幼芽就显得柔弱,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
每当刮风下雨,这些脆弱的幼芽往往是不堪一击,几乎全被毁掉。
顶芽被毁后,螺旋树就生长出许多侧芽来顶替,这样一来就渐渐地长成了弯弯扭扭的螺旋树。
④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
要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这样才能为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没有人可以精力无限、奔腾不息,忙碌周期与休憩周期相结合才能让生命充满精彩。
适度的停顿犹如登山过程中的休整,是从胜利走向胜利、从激昂迈向激昂的必经阶段。
就像电影镜头,长短镜头结合在一起,才会形成缤纷多彩的画面节奏;________________。
⑤古人在驿道旁建造亭子,让人们暂时停下疲累的脚步,正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赶路,让人们在“停”中补充体力,增添力量,让人们把后面的路走得更轻松,走得更快捷。
“停”是为了更好地走,这是中国古人智慧在“亭”中的形象体现。
⑥“明月松间照”,照一片娴静淡泊寄寓我无所栖息的灵魂;“清泉石上流”流一江春水细浪淘洗我劳累庸碌之身躯。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面对山之厚重,水之浩淼,难道你就不会有些许所感所悟么?那些洗净铅华,浮躁的心灵同样可以清丽脱俗,摄人心魂,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现在你,需要整装待发,重新起航。
泰安中考语文专题十二 课外议论文阅读
专题十二课外议论文阅读中考题组一、(2018新疆,20—23)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18分)读书的习惯钱歌川①人类的知识大都是从眼睛输入的,用耳朵听来的东西,毕竟有限,学生治学,固然要听,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在读。
英国大学里有些学生终年不去听讲,学校里也让他们如此,而且多认为他们是优秀学生,考试起来果然比每天去听讲的学生成绩还要好,因为勤读胜于勤听,名师讲授,同学共享,只有自修,才是一人独得。
②古今的大学者没有不勤读的,囊萤凿壁,比我们现在的一灯如豆,还要不方便得多,但学问就是这样得来。
苏东坡说:“读破万卷自通神”,可见学问并不难,只在多读,你如果手不释卷,必然会有成就,甚至偶然翻阅,也就开卷有益。
③可是现在很少有人手上拿着书本。
一般人买书,大都是拿来作装饰品的,永远陈列在书架上,很少拿到手中来读。
这些书要他们去读,条件很多,第一得有明窗净几,其次得有清闲,再次得有心情;地方不好不能读书,时间不长不能读书,心情不定也不能读书。
懒学生还有一首解嘲的打油诗:春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很好眠,秋多蚊虫冬多雪,一心收拾到明年。
④阔公子有了明窗净几,又有的是清闲,但还是不能读书,因为他没有那种心情;穷小子终日忙于做工糊口,也没有时间读书。
军人忙于打仗,商人忙于赚钱,政客忙于酬应,男子忙于做事,女子忙于说话,少年忙于寻乐,老人忙于怀旧,甚至闲人也忙于逛街,或坐茶馆,或凑热闹,似乎谁都不能读书。
其实,他们并不是不能读书,而只是不去读书罢了。
要读书谁都可以读,决不受任何限制,读书的条件,就在养成读书的习惯,其余皆不足道。
⑤我认为要读书决不可等待那种无尽悠闲的到来才开始,应该随时随地利用空余的时间来读,把那种读书的习惯,织入..我们的生活中去,作为我们日常工作的调剂品。
那么,事也做了,书也读了,一点光阴也没有虚掷。
⑥利用余暇去读书是轻而易举的,大家之所以不这样做,仅是因为没有这种习惯而已。
英国人在电车上读书的风气很盛,每天都要出外工作,起码有一个钟头在电车上,预备一本书专门在车上读,不过几天也就读完了,日积月累,一年读四五十本书,也不算稀奇。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联考试卷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开学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9七上·邢台月考)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酝酿(liànɡ)窠巢(kē)黄晕(yùn)发髻(jì)B . 水藻(zǎo)看护(kàn)花苞(bāo)棱镜(lén)C . 静谧(mì)高邈(miǎo)莅临(lì)吝啬(sè)D . 卖弄(lòng)风筝(zhēng)咄咄(duō)菜畦(qí)2. (2分) (2017八上·宁河月考)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滞苯触目伤怀莫名其妙长途跋涉B . 颠沛鸡零狗碎诺诺连声穷愁潦倒C . 吊唁情郁于钟祸不单行风尘苦旅D . 糟糕生死祸福絮絮叨叨人才挤挤3. (2分) (2017八上·惠安月考)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湖南电视台的娱乐节目办得栩栩如生,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
B . 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C . 一个民族要想腾飞、发展,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
D . 每次考试王老师总是危言耸听地告诉我们要仔细审题,认真答题。
4. (2分)填入下面横线上的一段话,句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他面前是一片壮丽宁静、碧蓝无边的海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远处群山在晨雾中隐现着。
①现出一片片的火焰②涟波反映着融化的太阳③海和淡蓝色的云天相连④在眼光所能看到的远处A . ①②③④B . ④③②①C . ③②①④D . ④②①③5. (2分)下列文学常识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三峡》——郦道元——北魏B . 《爱莲说》——周敦颐——唐朝C . 《芦花荡》——孙犁——现代D . 《核舟记》——魏学洢——明朝二、中国名著 (共1题;共10分)6. (10分)回忆经典名著,回答后面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
(18 分)
读书的习惯
钱歌川
①人类的知识大都是从眼睛输入的,用耳朵听来的东西,毕竟有限,所谓耳食流所得到的知识,不外乎是一些道听途说。
学生治学,固然要听,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在读。
英国大学里有些学生终年不去听讲,学校里也让他们如此,而且多认为他们是优秀学生,考试起来果然比每天去听讲的学生成绩还要好。
因为勤读胜于勤听,名师讲授,同学共享,只有自修,才是一人独得。
②古今的大学者没有不勤读的,囊萤凿壁,比我们现在的一灯如豆,还要不方便得多,但学问就是这样得来。
苏东坡说:“读破完万卷自通神”,可见学问并不难,只在多读,你如果手不释卷,必然会有成就,甚至偶然翻阅,也就开卷有益。
③可是先在很少有人手上那着书本。
终日终夜,不离开牌桌的人,我曾见到过,废寝忘食,手不释卷的人,却尚未遇到。
一般人买书,大都是拿来作装饰品的,永远陈列在书架上,很少拿到手中来读。
这些书要他们去读,条件很多,第一得有明窗净几,其次得有清闲,再次得有心情;地方不好不能读书,时间不长不能读书,心情不定也不能读书。
懒学生还有一首解嘲的打油诗: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很好眠,秋多蚊虫冬多雪,一心收拾到明年。
④阔公子有了明窗净几,又有的清闲;但还是不能读书,因为他没有那种心情;穷小子终日忙于做工糊口,也没有时间读书军人忙于打仗,商人忙于赚钱,政客忙于应酬,男子忙于做事,女子忙于说话,少年忙于寻乐,老人忙于怀旧,甚至闲人也忙于逛街,或坐茶馆,或凑热闹,似乎谁都不能读书。
其实,他们并不是不能读书,而只杀不去读罢了。
要读书谁都可以读,决不受任何限制,读书的条件,就在养成读书的习惯,其余皆不足道。
⑤我认为要读书决不可等待那种无尽悠闲的到来才开始,应该随时随地地利用空余的时间来读,把那种读书的习惯,织入
..我们的生活中去,作为我们日常工作的调剂品。
那么,事也做了,书也读了,一点光阴也没有虚掷。
⑥利用余暇去读书是轻而易举的,大家之所以不这样做,仅是因为没有这种习惯而已。
英国人在电车上读书的风气很盛,每天都要出外工作,起码有一个钟头在电车上,预备一本书专门在车上读,不过几天也就读完了,日积月累,一年读四五十本书,也不算稀奇。
我们对于这种废时不去利用,实在未免可惜。
⑦英国人利用废时读书,不仅在有规律的电车上,既在饭馆菜馆中亦莫不为然。
至于在休假日,夫妇约好同出游玩,丈夫至多取一根手杖就可以出门,太太则不免要去戴顶帽子。
可是每当那丈夫在楼下等着太太戴帽子的时候,他照例翻开一本书来读,等他太太把帽子戴好姗姗地走下楼来,他手中的书,也就起码读完两章了。
中国的丈夫却不晓得这样做,所以在楼下不仅独自等得心焦,而他太太一再地被他催促,也就老不耐烦,常常把一个快乐的计划,弄成不欢的结果。
⑧枕边有一本书,可以免得翻来覆去睡不着的苦,厕上有一本书,也就可以辟除恶臭,袋中有一本书,可以消除旅途的无聊。
如果大家都有了这种读书的习惯,不仅国民的知识可以逐年提高,而且闲事也就不会有人管了。
(选自季羡林《百年美文》有删改)
20.请用在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观点。
(4分)
21.文中那些不读书的人,他们为自己寻找的理由:(4分)
一是:;二是:;三是:
22.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6分)
23.第⑤段中加点词语“织入”在文中是什么意思?(4分)
20. 我没有利用闲暇坚持读书,养成读书的习惯。
21. 一是没有明窗几净(或地方不好);二是没有时间(或时间不长);三是没有心情(或心情不定)。
22. 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通过举例、正反对比论证,突出中心论点,如:文章通过古今大学者刻苦勤读、英国人利用废时读书的事例,与那些找借口不读书的人进行对比,说明只要想读书,随时随地都可以,关键要养成读书的习惯。
23.“织入”即融入。
即把读书的习惯融入到我们生活之中,把读书变为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