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PPT精编.ppt29页PPT
弘扬中国精神通用课件
![弘扬中国精神通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7586c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b.png)
华为
华为作为全球领先的通信技术企业,凭借自主创新和艰苦 奋斗的精神,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体现了中国 精神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比亚迪
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佼佼者,致力于环保技术的 研发和应用,体现了中国精神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追求和 担当。
THANKS
感谢观看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精神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以更好地适应时 代需求和社会发展。
中国精神的发展前景
未来中国精神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06
案例分析
历史人物案例
总结词
孔子
通过历史人物的事迹,展示中国精神的传 承和发展。
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强调仁爱 、忠诚、礼仪和智慧,对中国文化和精神 产生了深远影响。
北京奥运会
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向世界展示 自身精神风貌的重要舞台,体 现了开放、包容、自信的中国 精神。
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政策是中国政府致力 于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 实践,体现了中国精神的民生
情怀。
成功企业案例
总结词
通过成功企业的发展历程,展示中国精神的创新和奋斗精 神。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从一个创业公司发展成为全球电商巨头,其成功 的背后是敢于冒险、勇于创新的创业精神,是中国精神在 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实践。
注重实践与体验
学校应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 体验和感悟中国精神。
社会教育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营造尊 重中华文化、弘扬中国精神的良好社 会氛围。
政府应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 极参与弘扬中国精神的相关活动,形 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
思修第三章(最新)-弘扬中国精神PPT学习课件
![思修第三章(最新)-弘扬中国精神PPT学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92b01b0722192e4536f6c7.png)
二、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案例1】文天祥宁死不屈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案例2】朱自清(1898-1948)的民族气节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 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毛泽 东
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案例:
一个名叫李立的中国留学生.讲述了他在美国留学时的 一段经历。李立的邻居是一家靠卖艺为生的吉卜赛人,男主 人叫阿普杜拉。他开朗乐观、为人诚恳很快就和李立成了好 朋友。一个休息日,李立和阿普杜拉一边喝咖啡一边聊。谈 到吉卜赛人四海为家的习俗,李立真诚地对阿普杜拉说:” 我很钦佩你们吉卜赛人的才华和生存能力,无论世界的哪个 角落,几乎都有你们吉卜赛人。”阿普杜拉也高兴地说: “不错,我们吉卜赛人无论到哪里,都能被那里的人民所接 纳。”但突然,阿普杜拉的声音变得低沉了许多:“但这也 正是我们吉卜赛人的悲哀,因为我们没有祖国。”说到这里, 一向乐观粗犷的阿普杜拉,眼里噙满了泪水。李立被深深地 震撼了,他突然感到,与阿普杜拉相比,自己是多么的幸福, 因为在自己的身后,有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的祖国。
“亲仁善邻”、“讲信修睦”,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在处 理与其他民族关系上的宽广胸襟。
(二)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要以宽阔的眼光看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 要弘扬古代民族精神. 2、要以实践的眼光看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要以创新的眼光看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雷锋精神 • 铁人精神 • 两弹一星精神 • 载人航天精神 • 抗震救灾精神
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 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 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 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 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 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 的核心和灵魂。
思政课公开课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PPT(15分钟)
![思政课公开课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PPT(15分钟)](https://img.taocdn.com/s3/m/4f0c020ddd36a32d737581e5.png)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中国精神的地位和作用
实现民族 复兴的 精神指引
凝聚中国 力量的
精神纽带
兴国之魂 强国之魄
提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二者的有机结 合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 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 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 所认同的价值取向、 思维方式、道德规范、 精神气质的总和。是 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 发展的精神支柱。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
第一节 中国精神是强国之魂
第一节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二、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创造出中华文明,同时形成了 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崇尚精神的传统,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之一。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重精神表现在中国古人对人格理想 的不懈追求上
“仁”“正名”“礼” ——儒家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重精神表现在中国古人对人格理想 的不懈追求上
仁:在《论语 颜渊》有个学生问何 为“仁”,子曰:“爱人”真正爱人 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是 仁爱: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的仁 爱。所以在《论语》中可以看出,孔 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 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所以 “仁人”与“全德之人”同义,“仁” 可以译perfect virtue(“全德”)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 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 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 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 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 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018版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爱国主义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 PPT
![2018版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爱国主义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 PPT](https://img.taocdn.com/s3/m/0fd42c730b4c2e3f56276314.png)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 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
11
想一想
鲁迅曾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 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大学生如何为国家富强、民 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呢?
12
第二节 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1、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3
中国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
1、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 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5
2、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视频:中国女排夺冠,彰显中国精神。
6
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 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自己的祖 国极其忠诚和热爱的深厚情感。中华民族从来就有爱国主义 的光荣传统。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儿女的 爱国奋斗史。
目录
2、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3、做忠诚爱国者
13
一、爱国主义到底是个啥?
某大学新生的第一次升旗仪式开始前,发生了如下对话:
雯雯:“琳琳,你看过《战狼2》吗?每当我看到升国旗我就想起电影最后一 幕,吴京用自己的手臂高高举起国旗,那一幕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琳琳:可不是嘛,我被感动的哭红了眼睛,中国太帅了......
16
二、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 统一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 文化
思修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课件
![思修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7aa40e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6.png)
2024/4/7
思修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内涵
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2024/4/7
思修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 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 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 爱国主义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写成了《通典》;明代的李时珍30余年修成《本
草纲目》;清代写成的学术史著作《宋元学案》,
是从黄宗羲开始,经过黄百家、全祖望、王梓材等
先后补充订正,才最后完成的。古人刺骨悬梁、穿
壁引光、积雪囊萤、等勤奋好学的故事更是世代
相传。 2024/4/7
思修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4)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根本要求
“人”或说“人民”是构成“祖国”或“
民族”的最基本的要素。正由于各族人民
在共同生活中,创造了悠久的历史、灿烂
的文明、进步的社会制度,才使得祖国源
远流长, 成为富有实际内容、富有生命活
力的有机整体。爱人民是对祖国山河的爱
的深化和拓展,是爱国主义更深层次的内
容。 2024/4/7
思修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2024/4/7
思修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在为学从政方面,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无一不是通
过勤奋的攻读和顽强的奋斗而获得成功的。“业
广惟勤”、“报德明功,勤勤恳恳”是为政的最基
本要求,《尚书》中强调为政者要以周文王等人为
榜样,不贪图安逸,废寝忘食。后世致力于事业学
问的有志之士,也无不刻苦。唐代杜佑30年时间
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2018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2018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44e5db2f80eb6294dc886cf6.png)
第二节 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52
第五十二页,共81页。
3 做忠诚爱国者
【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
第二节 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53
第五十三页,共81页。
3 做忠诚爱国者
【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是各族 人民的生命线……各
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 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 族团结、国家统一。
第二节 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导入
“00后”们眼中的“中国精神”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三章
1
第一页,共81页。
导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三章
2
第二页,共81页。
主要主内要容内容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 关键词:中国精神
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 关键词:爱国主义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 关键词:改革创新
第一节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8
第八页,共81页。
1 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 身以成仁”。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 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第一节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9
第九页,共81页。
1 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
25
第二十五页,共81页。
导入
第二节 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26
第二十六页,共81页。
导入
课堂互动
你看过这两部电影吗?
观影时的感受如何?
第二节 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27
第二十七页,共81页。
第二节 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2021年新版《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三章PPT课件-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
![2021年新版《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三章PPT课件-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国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461db92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b.png)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爱
—— 陆游
国
主
义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
词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唐· 王昌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宋· 李清照
LOGO 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复圣颜回、述圣孔伋、宗圣曾参、亚 圣孟子,又称为“孔门四配”。
白鹿洞书院 礼圣殿
LOGO 二、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
伟大的中国精神
在几年前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 用勤劳和智慧书写了辉煌的中华历史,也 培育铸就了独特的中国精神,为中国发展 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LOGO 二、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
思想道德与法治
第三章 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思想道德与法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重要组 成部分 ,它们 代表了 中华民 族在长 期的历 史发展 中形成 的智慧 与精神 。在现 代社会 ,思想 道德与 法治的 继承和 弘扬, 是我们 建设法 治社会 和实现 中华民 族伟大 复兴的 必由之 路。 首先,思想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 心。中 国古代 文化中 强调“ 德治” ,认为 政治秩 序的根 本在于 人的品 德。因 此,古 代帝王 将德治 作为治 国的重 要方略 。而中 国传统 文化中 蕴含的 人文精 神、孝 道、诚 信、礼 仪等价 值观念 ,也都 是现代 社会需 要的基 本道德 。 其次,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石。法治 是指以 法律为 准绳, 通过法 律的规 范和制 约来维 护社会 公正和 公平。 法治的 实现需 要依靠 法律的 权威性 和公正 性,也 需要依 靠公民 的法律 意识和 遵从法 律的行 为。 最后,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独 特体现 ,包含 了中国 文化的 本质和 特征。 它具有 民族性 、时代 性、人 类性三 个基本 特征, 是中华 民族自 古以来 形成的 精神财 富和文 化遗产 。现代 中国的 发展离 不开中 国精神 的传承 和发扬 ,更需 要在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的引 领下, 在全面 建设社 会主义 现代化 国家的 过程中 ,不断 创新和 弘扬中 国精神 。 为了继承优良传统和弘扬中国精神, 我们需 要从以 下几个 方面入 手: 首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应当加强 对传统 文化的 学习和 研究, 加强对 基本道 德规范 的普及 和培养 ,提高 人民的 思想道 德素质 。 其次,完善法治制度。应当深入推进 法治建 设,加 强法律 体系的 建设和 完善, 提高法 律的权 威性和 公正性 ,营造 一个公 正、透 明、有 序的法 治环境 。 最后,弘扬中国精神。应当发挥传统 文化的 优势, 推动中 华优秀 传统文 化与现 代社会 相结合 ,创新 传统文 化,弘 扬中华 文化的 时代价 值,培 养新时 代的中 国人。 同时, 要加强 文化教 育,培 养年轻 一代对 中国文 化的认 同感和 文化自 信心, 推动中 国文化 在国际 上的传 播和影 响力的 提升。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思想 道德与 法治和 中国精 神的重 要性, 将其融 入到我 们日常 的工作 和生活 中,推 动中国 特色社 会主义 事业不 断向前 发展。 同时, 我们也 要重视 跨文化 交流和 融合, 吸收其 他文化 的优秀 元素, 不断拓 展和丰 富中国 文化的 内涵和 外延, 增强中 国文化 的包容 性和影 响力。 总之,思想道德与法治和中国精神是 中华民 族文化 的重要 组成部 分,是 推动中 国特色 社会主 义事业 发展的 重要力 量。我 们应当 秉持历 史的眼 光和未 来的远 见,不 断继承 和弘扬 中华民 族的优 秀传统 文化和 精神, 以实际 行动和 坚定信 念推动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事 业不断 迈上新 的台阶 ,为实 现中华 民族伟 大复兴 的中国 梦不懈 奋斗。
2024版大学思修课ppt课件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
![2024版大学思修课ppt课件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8042e791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b.png)
CHAPTER中国精神定义与内涵定义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总称。
内涵中国精神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以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伟大时代精神。
中国精神历史渊源及发展历史渊源中国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经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磨砺和洗礼,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气质和精神风貌。
发展历程从古代的儒家思想、道家理念,到近代的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再到当代的改革创新、开放包容,中国精神不断与时俱进,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当代价值与社会意义当代价值中国精神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推动国家繁荣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精神支撑。
社会意义弘扬中国精神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全民族的创造活力和奋斗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CHAPTER爱国主义精神内涵解读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01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02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03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历代英雄人物爱国情怀展示古代英雄人物的爱国情怀如岳飞、文天祥等,他们的事迹体现了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近代以来仁人志士的救亡图存斗争从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无数仁人志士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不懈斗争。
中国共产党人的爱国情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
思政课公开课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PPT(15分钟)总结.ppt
![思政课公开课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PPT(15分钟)总结.ppt](https://img.taocdn.com/s3/m/bbefde6b4afe04a1b171de2f.png)
——《论语·雍也》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重精神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重视人的道德品质的养成, 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大学》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中庸》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论语·颜渊》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
第一节 中国精神是强国之魂
第一节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二、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创造出中华文明,同时形成了 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崇尚精神的传统,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标识之一。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重精神表现在中国古人对人格理想 的不懈追求上
“正名”:名实相符,每个名(君臣 父子……)都含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都必须相应地履行他们责任和义务。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重精神表现在中国古人对人格理想 的不懈追求上
总之:儒家基本精神诉求就是拿得起, 两个字就是“有为”要求人们“立德 立言立功”是一个为群体着想的精神 诉求。 儒者以天下为己任,它激励人们树立 起担当意识、责任意识要解民之倒悬。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重精神表现在对欲望进行引导和控制上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有精神追求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强调用道德理性 和精神品格对欲望进行引导和控制。
弘扬中国精神ppt课件
![弘扬中国精神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5bdec1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4.png)
社会主义荣辱观
指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应当遵循的荣 辱观念和道德准则。
以辛勤劳动为荣
强调勤劳奋斗的精神,尊重劳动成果,反 对好逸恶劳。
以热爱祖国为荣
强调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维护国家尊严 和利益。
以崇尚科学为荣
强调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追求 科学真理。
以服务人民为荣
强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为人民谋利 益。
04
CATALOGUE
中国精神的意义
对个人成长的意义
培养爱国情怀
中国精神强调爱国主义, 有助于培养个人的民族自 豪感和国家荣誉感。
塑造积极价值观
中国精神蕴含着勤劳、诚 实、节俭等积极价值观, 有助于个人树立正确的价 值观导向。
提升道德修养
中国精神强调道德修养, 有助于个人在日常生活中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志愿服务
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 帮助和支持,传递温暖 和爱心。
环保行动
倡导环保理念,参与环 保活动,保护环境、节 约资源,为建设美丽中 国贡献力量。
社区建设
参与社区建设和发展, 关注社区问题,为社区 居民提供便利和服务, 营造和谐社区氛围。
THANKS
感谢观看
弘扬中国精神PPT 课件
目 录
• 中国精神的内涵 • 中国精神的体现 • 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 中国精神的意义 • 弘扬中国精神的实践
01
CATALOGUE
中国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
团结统一
爱国主义
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 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支 柱。
强调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维 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势力。
惯和道德品质。
弘扬中国精神ppt课件
![弘扬中国精神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c58e65fd4d8d15abf234e3c.png)
返回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 1、维护祖国统一和的纽带 •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 3、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全体中华儿女都应该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
成员而感到无比自豪,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历史责任,以自己的努力为中华民族
发展续写新的光辉篇章
返回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 一、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是我气 们我有虽也所 从们为是往是我有磅 古从民等往气们为古请于掩礴 以所从民以命为不磅古请, 来来 的 帝 住礴以命,人王他凛,, 来的就,将们凛 ,人有有相的烈就埋舍作光烈 就,万有头生家耀万 有有苦求谱,古埋古 埋舍干法的这存 头生存头的的所就。 苦求人人谓是。苦干法,,“中的的干有正国…人人…拼史的的,,命”脊人硬,梁有…干 。拼…,的命有人硬,干拼的命人硬, 干的人, 有虽为是等民虽也于请是往为命等往于掩帝的为不王人帝住王他将,将们相有相的作舍作光家耀家生谱,谱求的这所就的法谓是所的“中谓人正国史的“,”脊正…,梁。…史”,
最新版整理ppt
4
身先士卒
节俭
见贤思齐
闻鸡起舞
不为善良五斗米诚折信腰 热情
团结统一 爱国主义
“两弹一星精神”
富贵不能淫
坚韧不拔
“非典精神”
为国捐躯 自强不息
宁死不友屈“好敬长业威征武尊精不师重能神道勤屈劳”勇无敢私奉仗献 义疏爱好财和友平善敬老慈幼智爱慧国有 事志竟“者成井冈宽山以众精待志神人成” 城
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最新版整理ppt
返回 9
基本内容: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