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规划深度要求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供水规划》的主要技术措施

《供水规划》的主要技术措施

《供水规划》的主要技术措施一、供水技术路线1、供水水源应科学确定城市供水水源的开发利用次序,做到先地表水、后地下水,先当地水、后过境水。

对地下水已严重超采的城市,严禁新建取用地下水的设施。

对城市供水水源应当进行区域统筹考虑,建设“水系联网、多库串联、地表水与地下水联调”的水源系统。

有条件的城市或地表水比较丰富的地区,应当将地下水作为战略储备水源。

缺水地区要积极开发利用城市再生水、海水、苦咸水、雨水等非传统水资源。

2、供水系统城市应大力发展公共供水。

在城市公共供水可供区域内应限制各种自备水源,原则上不应再新建自备水源设施,对原有的自备水源应逐步递减其许可取水量。

城市应当以公共供水作为主体供水系统,提高生活饮用水水质应建立在整体提高公共供水水质的基础上,不宜采取将饮水和其他生活用水分开的分质供水方式。

适宜地发展生活用水与工业或杂用水相分离的大分质供水系统。

对城市住宅小区发展管道直饮水要适当控制,不宜作为改善水质的方向。

对于缺水地区的城市住宅小区,可因地制宜地建设污水再生利用设施。

再生水可用于冲厕、生活杂用和景观用水等。

3、二次供水城市二次供水方式和技术、设施、设备的选用主要应当考虑的因素包括:水压合格,水质有保障,控制漏损及节能等。

目前城市二次供水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地下水池和屋顶水箱的二次污染,因此各地应对现有的二次供水方式和设施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因地制宜地选用相应的设施设备,并应加强管理。

高层和多层建筑的二次供水应充分利用市政供水管网的压力以节约能耗。

二次供水设施一般应选用地面水池、楼层水池和屋顶水箱及其他新型二次供水技术设备,尽可能避免采用地下水池。

二、供水水源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必须依法设立水源保护区,定期或在线对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价。

1、按照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加强安全防护,禁止一切危害水源水质的活动。

对于地表水源,尤其要加强对取水口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米的水域的保护;对于地下水源,应加强水源井核心区的管理工作。

供水规划深度要求

供水规划深度要求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一、总则1 本规定包括给水、排水、城市道路、城市桥梁、城市隧道、城市防洪、燃气、热力、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公用工程的设计及其投资估算和概预算的编制。

其它市政公用工程可参照执行。

2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分为前期工作和工程设计两部分。

本《规定》前期工作中只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

项目建议书和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3 小型简单工程参照本规定可适当简化。

经主管部门批准,工程设计可按一阶段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

4 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市政公用工程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和现行的市政公用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规程)和制图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各阶段设计文件应完整齐全,内容深度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5 当工程项目中有本规定未列入的内容时,可参照本规定的深度编制设计文件。

二、设计文件编制一般规定1 可行性研究1.1 工程可行性研究应以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委托书为依据,其主要任务是:在充分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和必要的勘察工作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比较,提出推荐建设方案。

1.2 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成果是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设计任务书和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

1.3 某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经行业主管部门指定可简化为可行性方案设计(简称方案设计)。

1.4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满足设计招标及业主向主管部门送审的要求。

2 初步设计2.1 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编制,要明确工程规模、建设目的、投资效益、设计原则和标准,深化设计方案,确定拆迁、征地范围和数量,提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注意事项及有关建议,其深度应能控制工程投资,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主要设备定货、招标及施工准备的要求。

2.2 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工程数量、主要材料设备数量和工程概算。

农村自来水工程规划主要工作内容与要求

农村自来水工程规划主要工作内容与要求

农村自来水工程规划主要工作内容与要求1.1基本资料收集调查资料收集内容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自来水工程现状及其它资料等。

自然地理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河流水系分布、水文气象特征(如气温、降水、蒸发)、水文地质等。

社会经济包括行政区划及乡镇村数量、人口(包括其中农饮不安全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工农业及第三产业产值、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等。

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主要收集全县总体情况,包括水资源总量及其中的地表水、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可利用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要求反映现状地表水、地下水供水量及各行业用水量,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水污染现状等)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来水工程现状主要收集本县城区和农村自来水供给基本状况,包括自来水工程的分布情况、水源情况(包括水源类型、水源水量和水质检测结果及保证率等)、供水范围与对象、供水规模与能力、自来水普及率、管网漏损率、供水保障程度与水源保护状况以及工程运行管理情况等。

其它资料包括电力、排水排污、防洪、环境卫生等相关资料。

1.2总体布局与工程规模1.2.1规划总体布局规划总体布局应与当地城镇规划等相协调,根据对区内水资源条件、建设条件、管理条件、供水方式、用水条件等分布情况及技术经济条件等现状资料的分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在万分之一航测图上,根据需要与可能,按城镇和乡村供水特点划分不同的自来水工程与供水对象,确定自来水工程发展总体布局及规模与方案。

本规划应打破县、乡、村行政区划界限,充分考虑“一县一网、一乡一网、多乡一网”等规模化集中式供水工程,实行城乡一体化供水发展格局,优化农村供水调度和配置,提高供水能力和供水保障程度,最终达到农村自来水全覆盖。

对有供水需求且条件具备的跨县自来水工程,由设区市协调统筹水源和工程分布;对各工程供水范围标注在规划分布图中。

1.2.2自来水工程规划拟定自来水工程是指一个完整的自来水工程供水网络所覆盖的区域。

给水专项规划编制深度说明

给水专项规划编制深度说明

精心整理给水专项规划编制深度说明编制说明部分:1概述本节主要收集阐述编制专项规划的一些基本资料如城市概况、布局要点、自然条件(人文、气候、水文、地质)等。

2.3.。

模。

规划成果:不同规划年限水量指标、供水普及率指标、用水规模。

4.城市水资源的规划水资源规划需对城市的水源水文进行调查论述、、分析原水水质状况(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以及对原水水源进行水资源平衡分析论证。

论证不同保证率(90%~97%)时候拟选水源的可供水量及水位。

给水水源规划:含水源选择(单一水源或多水源)、水源保护规划(水源水质恶化措施)、取水设施(含取水形式的比选)以及输水干管的规划(分期限进行规划)。

节水方案(含节水规划:节水措施)此外在进行核心水厂以及供水管网规划之前应深入调查工业用水自备水源、原水系统的调蓄设施,探讨是否需要进行分质供水(工业原水系统与市政用水分开设置)。

5.67对水质监控、生产监控以及综合监控的要求进行规划。

8近期建设规划根据上述规划结论,安排近期建设重点部分。

9工程效益分析与估算分析规划带来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对规划中近期建设的重点进行估算。

10规划的实施与管理主要成果图集部分:(1)给水管网现状图(调查)(2)水源及其水源保护规划图(3)原水系统规划图(((1)(2)(3)(4)(5)上述为大致进度安排,将根据实际调研需要进行调整。

需要收集的资料:(1)各种总规、控规、详规(2)115规划、近期建设规划(3)相关专业规划:排水、市政、道路、环保、水资源、土地利用、道路交通等规划。

(4)现状给水系统状况(管道、设施、水厂)(5)用水量调查(用水大户、工业用户自备水源调查)(6)统计年鉴、城区地形图(7)已完成的给水厂、配水管网、加压泵站等规划设计图纸图册、说明书(项目建(8)(9)。

城市供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建设

城市供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建设

城市供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城市供水是现代城市生产、生活、工业等活动的重要保障,城市供水系统是城市规划的基础设施之一。

城市供水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环境等因素,并确保供水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供水系统规划设计城市供水系统规划设计是城市供水系统建设的基础。

它要综合考虑城市的规模、地理环境、水资源等因素,确定供水系统的布局、规模、技术、管理和维护等方面的内容。

1.城市供水系统的布局:要根据城市的水资源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城市供水系统的布局方案。

根据城市的空间分布和发展规划,确定供水管网的长度、管径和分布。

同时,要考虑城市的环境保护和美化,尽量避免破坏城市的自然环境和景观。

2.城市供水系统的规模:要根据城市的人口、产业、水资源等因素,确定城市供水系统的规模。

供水系统的规模要满足城市日常生产、生活、军事和应急需要。

同时,还要考虑供水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满足未来城市的发展需求。

3.城市供水系统的技术:要选择合适的供水技术和设备,确保供水系统的运行稳定和水质安全。

要优化供水工艺,提高供水效率,降低供水成本。

4.城市供水系统的管理和维护:要建立完善的供水系统管理和维护机制,保证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要建立供水质量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供水质量问题。

要建立供水紧急应急预案,保障城市的应急供水。

二、城市供水系统建设城市供水系统建设包括水源工程、水厂工程、输配水工程三个部分。

1.水源工程:水源工程是城市供水系统的基础工程,包括水库、水文测量站、水源地保护区、水源治理等。

要选择合适的水源地,确保水资源的水量和水质。

要建立水源地保护区,防止水源地受到污染。

要加强水文测量,及时了解水资源的变化。

2.水厂工程:水厂工程是城市供水系统的主要工程,要选择合适的水厂地点,建设合适的规模和工艺水厂。

要选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如反渗透、超滤等技术,确保供水的水质达到标准。

要加强水厂管理和运营,保证水厂的可靠供水。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培训课件PPT课件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培训课件PPT课件

二.城市用水量预测
◆城市用水分类; ◆用水量标准 ; ◆城市用水量预测与计算(总规、详规); ◆城市用水量预测方法与小结 (一)城市用水分类
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市政用水,消防用水,水厂自用水和
未预见水量(含管网漏失水量) 1. 生活用水
构成: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水、公共建筑用水。 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水压--应符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对于最小水头,一层10m,二层12m, 二层以上每增加一层加4m)。 注:最小水头就是从地面算起的最小水压。
5. 水厂自身用水、管网漏失水量、未预见水量
在计算用水量时通常用系数折算。 总用水量的10-20%。
(一)用水量标准
1、用水量指标
概念:用水量指标是城市规划期内不同供水对象单位人口、单位用地面积 或单位产值、单位产品等所采用的用水量定额,它是给水工程规划 中的一项基本数据。
要求:遵循国家规范、结合当地用水情况、考虑未来发展趋势。 结果:不高不低、保持弹性。 分类: (1)生活用水量指标; (2)公共建筑用水量指标; (3)工业企业用水量指标; (4)市政用水量指标; (5)消防用水量指标; (6)未预见用水估算。
3、确定水厂位置和净化方法;确定给水系统组成;布置城市输水管道及给 水管网;比较与选择给水系统方案。
(二)深度
1.总规中的给水工程规划 (1)确定用水量标准,预测城市总用水量;平衡供需水量,选择水源,确
定取水方式和位置; (2)确定给水系统形式、水厂供水能力和厂址,选择处理工艺; (3)布局输配水干管、输水管网和供水重要设施,估算干管管径; (4)确定水源地的卫生保护措施。
3. 公共建筑用水量指标
公共建筑生活用水量指标
建筑物名称

供水与排水工程的教学

供水与排水工程的教学

供水与排水工程的教学供水与排水工程是建筑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在供水与排水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从供水与排水工程的背景、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供水与排水工程的背景供水与排水工程作为一项基础设施建设,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供水与排水设施的建设成为了迫切的需求。

供水与排水工程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在该领域的专业技能,以满足社会对于水资源的需求。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供水与排水工程的基本概念:学生通过学习,应能够掌握供水与排水工程的基本概念,包括供水和排水系统的组成、运行原理以及相关装置等。

2. 掌握供水和排水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操作,应能够熟练掌握供水与排水系统的设计原理、施工方法和管理要点等。

3. 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能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供水与排水工程注重实践操作,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2. 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实践,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发展。

3. 现场教学与工地实习:供水与排水工程的教学应注重与实际工程相结合,通过现场教学和工地实习等形式,使学生对供水与排水工程的实际操作和生产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教学内容1. 供水与排水工程的基本知识:包括供水与排水系统的组成、水质要求、主要设备及管道设计等。

2. 供水与排水工程的安装与施工:包括供水与排水设备的安装、管道和泵站的施工要点等。

3. 供水与排水工程的运行与维护:包括供水与排水系统的运行管理、设备维护、故障排除等。

五、教学评价供水与排水工程的教学评价应综合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除了书面考试外,还可以通过实验报告、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评价,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第五章 给水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 第五章  给水

工业企业用水、市政用水、消防用水、未预见及
管网漏失用水。
(三)城市用水量预测与计算
(5)规划估算法(常用方法)
①生活用水量:规划人口×用水量指标;
②工业生产用水量:按单位产品耗水量等指标计算;
③市政用水量估算:用生活与生产用水量之和乘以5%~10%; ④公共建筑用水量:用生活与生产用水量之和乘以10%~15%; ⑤未预见水量:将以上四项之和乘以10%~20%; ⑥自来水厂自用水量:将以上五项之和乘以5%~10%。
二.城市用水量预测 (一)城市用水分类 (二)用水量标准 (三)城市用水量预测与计算(总规、 详规) (四)城市用水量预测方法与小结
(一)城市用水分类
1.生活用水 2.生产用水 3.市政用水 4.消防用水 5.水厂自用水和未预见水量(含管网漏失 水量)
(一)城市用水分类
1. 生活用水
构成: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工业企业职工生活用 水、公共建筑用水。 水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水压应符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对于最小水 头,一层10m,二层12m,二层以上每增加一层 加4m)。 注:最小水头就是从地面算起的最小水压。
城市总用水量即为以上六项之和
(三)城市用水量预测与计算
城市水资源供水量应等于城市最高日用水
量除以日变化系数Kd,再乘上供水天数。
Kd=年最高日用水量/年平均日用水量
特大城市 1.1~1.3 大城市 1.2~1.4 中等城市 1.3~1.5 小城市 1.4~1.8
(三)城市用水量预测与计算
2. 城市详规用水量预测
④工业企业职工每日淋浴用水量(m3/d)
Q4=∑ (nN4q4/1000)
(N4为每班职工淋浴人数,q4工业企业职工淋浴用水量标准

《城市总体设计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和深度要求

《城市总体设计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和深度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目录《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 (3)《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 (5)《城市电力工程专项规划》 (7)《城市电信工程专项规划》 (9)《城市燃气专项规划》 (11)《城市消防专项规划》 (13)《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 (16)《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内容及要求《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等)。

一、规划文本(一) 总则内容包括编制规划的目的、规划依据、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期限与规划范围等。

(二) 规划目标与规划建设标准。

内容包括规划供水规模、人均用水量标准、消防水量标准、用水最大时管网水压标准和进行消防校核时水压标准,水质执行标准等。

(三) 水源规划。

简述水源供需平衡方案及各水源地建设规模,水源供水保证率等,根据水量平衡方案和各类水源类型提出水源配置原则,提出水源地保护范围及重点保护措施。

(四) 给水工程规划。

包括供水工程总体方案、厂站的选址位置、占地面积、供水规模,建设标准和内容、自动化、信息化管理目标,输配水管道的敷设原则、在城市道路上的布置原则等。

(五) 节水规划。

制定规划节水目标,提出节水措施。

(六) 分期建设规划。

明确分期建设目标,重点阐述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规划实施措施。

从法规保障、行政管理、技术指导、资金筹措、事故应急反应等各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七) 附则提出本规划的适用范围,解释权限;要求本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相协调。

二、规划图纸(一) 供水现状图(二) 水源规划图(三) 给水工程总体规划图(四) 输水管线工程规划图(五) 配水管网工程规划图(六) 配水管网最大时平差图(七) 配水管网最大时加消防时平差图(八) 分期建设规划图三、附件(一) 说明书是编制规划文本的技术支撑,规划说明书的内容是分析现状、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本等。

(二) 基础资料汇编《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内容及要求《城市排水专项规划》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等)。

工程建设中的供水系统规划

工程建设中的供水系统规划

工程建设中的供水系统规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供水系统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供水系统规划在工程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涉及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供水设施的合理布局以及供水管网的规划与建设等方面。

本文将从供水系统规划的必要性、规划的内容和方法、规划实施中的挑战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供水系统规划的必要性供水系统规划是确保城市正常供水的基础,它是对城市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以满足城市居民、工业和农业用水的需求。

首先,供水系统规划可以合理配置水资源。

城市的用水需求与水资源的分布并不一定完全匹配,通过规划可以将水资源从丰富的地区调配到需求较大的地区,确保供水的均衡性和稳定性。

其次,供水系统规划可以提高供水设施的利用率。

通过规划,可以合理布局供水设施,减少管道的长度和损耗,提高供水设施的利用效率。

此外,供水系统规划还可以提前预测城市的用水需求,为未来的供水设施建设提供科学依据,避免因用水需求增加而导致的供水紧张问题。

二、供水系统规划的内容和方法供水系统规划的内容包括水资源调查与评价、供水设施布局和供水管网规划等方面。

首先,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是供水系统规划的基础。

通过对城市周边水资源的调查,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质量状况,评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为后续的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其次,供水设施布局是供水系统规划的重要内容。

根据城市的用水需求和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合理布局供水设施,确保供水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最后,供水管网规划是供水系统规划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城市用水需求的分析和预测,确定供水管网的布局和容量,确保供水管网的畅通和供水的稳定性。

供水系统规划的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

定性分析是通过对城市用水需求、水资源分布和供水设施布局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供水系统规划的方向和目标。

定量分析是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对供水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和评估,确定供水系统规划的具体方案。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可以使供水系统规划更加科学合理。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内容与深度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内容与深度

水方案图纸要表达的内容有:水源及水源井、泵房、水厂、贮水池的位置,给水分区和规划供水量,输配水干管走向、管径、主要加压站、高位水池位置。

给水工程设施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编制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有时另行编制专业规划。

在此基础上,再编制详细规划。

各阶段规划的内容与深度可按下列要求编写:1.城市给水工程总体规划的内容与深度(1)确定用水量标准,估算城市用水总量;(2)根据水源水质j水量情况,选择水源,确定取水位量及取水方式;(3)根据城市发展布局及用地规划、城市地形,选择自来水厂、加压泵站、高位水池(水塔)位置和用地,输配水干管走向,估算干管管径;(4)根据水源水质变化情况,确定自来水水质目标,选择水处理工艺形式;(5)确定水源地卫生防护措施;(6)确定城市节约用水目标和计划用水方案图纸要表达的内容有:水源及水源井、泵房、水厂、贮水池的位置,给水分区和规划供水量,输配水干管走向、管径、主要加压站、高位水池位置。

2.城市给水工程分区规划的内容与深度(1)估算分区用水量;(2)根据区域内用水水压要求,进一步确定分区供水设施,确定主要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3)确定输配水管渠的走向、位置、管径及服务范围;(4)确定飞分区内计划用水措施及节约用水目标。

主要图纸的表达内容与总体规划基本相同。

3.城市给芬工程详细规划的内容与深度城市给水工程详细规划是在城市给水工程总体规划与分区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编制的规划,并做出较为详细规定,作为给水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同时,结合当地实际,对总体规划及分区规划作出评价,其主要内容为:(1)计算用水总量,确定规划区供水规模;(2)确定供水水质目标,选定自来水厂大致位置;(3)确定集中供水、分区供水方式,确定加压泵站、高位水池(水塔)位置、标高、容量;(4)确定输配水管走向、管径,进行必 要的管网平差;(5)选择输水管网管材及敷设方法;(6)对详细规划进行工程估算,预测投资效益;(7)对近期规划部分进行规划设计、工程估算、效益分析。

城市供水系统规划

城市供水系统规划

城市供水系统规划城市供水系统规划是保障城市居民正常用水的重要环节。

它涉及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

合理规划城市供水系统能够有效应对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城市供水的可持续性。

本文将从水资源调查、供水目标、供水网络规划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水资源调查水资源是城市供水系统规划的基础。

在进行供水系统规划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水资源调查,了解水资源的来源、质量和供应能力等情况。

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和模拟计算等手段,绘制出水资源的分布图和流向图,为供水系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供水目标供水目标是城市供水系统规划的核心。

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和居民用水情况,确定供水系统的目标。

目标的设定应该综合考虑城市规模、用水量、水质要求等因素,确保供水系统能够满足城市的需求,并且具备一定的扩展能力。

同时,还需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浪费,提高供水效率。

三、供水网络规划供水网络规划是城市供水系统规划的关键环节。

它包括供水设施的选址、管网的布局和管线的设计等内容。

在进行供水网络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地形、土壤、地下管线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的供水路径和管网布局。

同时,还需要考虑供水设施的选型和建设成本等因素,确保供水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经济可行性。

四、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城市供水系统规划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由于供水系统可能会遭受自然灾害、水质污染等突发事件的侵袭,因此需要制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确保供水系统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正常运行。

应急预案应包括危机管理、应急设施、人员调度等方面的内容,并且要经常进行演练和评估,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五、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城市供水系统规划的重要内容。

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供水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和管理,能够提高供水效率,减少人为干预,避免人为失误。

信息化建设还能够实时监测供水设施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修复,确保供水系统的稳定和可靠。

讲课给水规划全

讲课给水规划全

用水量预测

预测的方法 – 多用指标概算法(总规)、分类加和法(详规) – 回归法、递增率法等因现在的用水政策和技术的变化,应慎用。 – 工业用水量应根据产业的性质和可供水量的限制进行预测。
预测的结果

– 用于进行水资源平衡或确定给水设施规模的预测一般为年用水量和 日用水量 – 用于进行管网计算的一般为时用水量或秒流量。
城市给水水源规划

水源与水质
– 水质标准:取水——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5类) – 供水——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EC、WHO、我国)、生活杂用水 水质标准 – 排水——污水综合排放标准(3级) – 水源:生活饮用水水源(分2级)

水源的防护要求
– 水源保护区:地表水(2级和准保护区) – 地下水(2级和准保护区)
城市给水水源规划

水源规划的要点:
– – – – – 位置 水质 流量(保证率) 卫生防护 调配措施

缺水问题的解决
– 三种缺水 – 七种方法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
• • • • • •
城市给水工程的三个组成部分(取水、水处理、输配水) 城市给水系统的三种形制(统一、分质、分区) 区域供水和重复利用系统 取水工程选址(地形、水文条件) 水厂选址(地形、地质、防洪、市政、经济等情况) 水厂用地
城市给水水源规划


水资源 – 地表水 – 地下水 – 客水 水资源平衡 – 水资源可利用总量现状与预测(三部分) – 城乡用水量现状与预测 – 缺口或余量 – 水资源平衡措施
城市给水水源规划


水资源平衡措施——开源节流 – 用好现水 – 开发新水 – 分质供水 – 回用污水 水源水体的一般功能分类 – 生活饮用水水源 – 工业用水水源 – 农业灌溉水源 – 渔业养殖水源 – 禽畜饮用水水源 – 景观用水水源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目录《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 (3)《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 (5)《城市电力工程专项规划》 (7)《城市电信工程专项规划》 (9)《城市燃气专项规划》 (11)《城市消防专项规划》 (13)《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 (16)《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内容及要求《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等)。

一、规划文本(一) 总则内容包括编制规划的目的、规划依据、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期限与规划范围等。

(二) 规划目标与规划建设标准。

内容包括规划供水规模、人均用水量标准、消防水量标准、用水最大时管网水压标准和进行消防校核时水压标准,水质执行标准等。

(三) 水源规划。

简述水源供需平衡方案及各水源地建设规模,水源供水保证率等,根据水量平衡方案和各类水源类型提出水源配置原则,提出水源地保护范围及重点保护措施。

(四) 给水工程规划。

包括供水工程总体方案、厂站的选址位置、占地面积、供水规模,建设标准和内容、自动化、信息化管理目标,输配水管道的敷设原则、在城市道路上的布置原则等。

(五) 节水规划。

制定规划节水目标,提出节水措施。

(六) 分期建设规划。

明确分期建设目标,重点阐述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规划实施措施。

从法规保障、行政管理、技术指导、资金筹措、事故应急反应等各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七) 附则提出本规划的适用范围,解释权限;要求本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相协调。

二、规划图纸(一) 供水现状图(二) 水源规划图(三) 给水工程总体规划图(四) 输水管线工程规划图(五) 配水管网工程规划图(六) 配水管网最大时平差图(七) 配水管网最大时加消防时平差图(八) 分期建设规划图三、附件(一) 说明书是编制规划文本的技术支撑,规划说明书的内容是分析现状、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本等。

(二) 基础资料汇编《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内容及要求《城市排水专项规划》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等)。

城市供水工程规划规划方案

城市供水工程规划规划方案

城市供水工程规划规划方案一、规划背景城市供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对于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城市环境的水资源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城市供水工程规划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规划旨在对城市供水工程进行全面规划和布局,提高城市供水系统的综合供水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以满足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二、规划目标1. 实现城市供水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行,提高供水设施的运行稳定性和服务水平;2. 提高供水系统的供水能力和供水可靠性,确保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需求;3. 加大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供水工程运营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4. 加强供水工程的环保建设,减少供水系统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城市水质;5. 加强城市供水工程的安全管理,提高抗灾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三、规划内容1. 城市水资源调配规划根据城市的用水需求和水资源分布情况,合理规划城市的水资源调配方案。

通过建设跨区域水管网和水库、调蓄设施,实现城市水资源的调配和利用。

同时,积极开展城市雨水资源的回收利用,改善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

2. 城市供水管网规划对城市供水管网进行全面规划和布局,逐步实现供水管网全覆盖。

通过提升供水管网的管网密度和管网总长,实现城市供水系统的供水能力增强和供水可靠性提高。

同时,利用智能监控技术和远程控制系统,实现供水管网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行。

3. 城市供水设施规划对城市供水设施进行规划和布局,包括水厂、水库、供水泵站等。

通过加大供水设施的建设力度和更新改造力度,提高供水设施的供水能力和供水可靠性。

同时,加强供水设施的环保建设,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 城市供水工程安全管理规划建立健全城市供水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供水工程的安全监测和预警。

通过加强供水工程的安全性改造和技术提升,提高供水工程的抗灾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5. 城市供水工程环保建设规划加强城市供水工程的环保建设,减少供水系统对环境的影响。

农村供水工程规划设计要点与水厂总体设计PPT学习教案

农村供水工程规划设计要点与水厂总体设计PPT学习教案
第25页/共130页
26
三、工程规划及设计标准
表3-4 水质检验项目及检测频率
第26页/共130页
27
三、工程规划及设计标准
第27页/共130页
28
三、工程规划及设计标准
2、供水水压 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的供水水压,应满足配水管网中用户接管点最小服务
水头的要求。《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规定:配水管网中用户接 管点的最小服务水头,单层建筑物可为5~10m,两层建筑物为10~12m,二层 以上每增高一层增加3.5~4.0m,当用户高于接管点时,尚应加上用户与接管 点的地形高差。
第16页/共130页
17
三、工程规划及设计标准
第17页/共130页
18
三、工程规划及设计标准
(一)规划设计年限 1、水平年 分为基准现状水平年与规划水平年(设计水
平年)。 基准现状水平年是指编制规划或设计所依据
的基础数据提供的年份,一般是开展规划设计工 作的前一年。
规划水平年是指完成规划的建设内容或所设计 的工程投产正常运行的年份。
第10页/共130页
11
二、农村供水工程规划设计主要 原则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以城乡供水一体化为 目标,优先建设规模化集中式供水工程
县城、乡镇自来水厂的周边农村,应优先依托自来水 厂的扩建、改建、辐射扩网、延伸配水管线发展自来 水,供水到户。
在人口居住集中、有好水源的地区,应优先建设适度 规模的集中式供水工程,必要时间可跨区域取水、联 片供水。
16
二、农村供水工程规划设计主要 原则
(五)加强水质检验、监测,逐步建立水质监测网络
饮用水水质问题,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与身体健康,必须重视已建和规 划建设饮水工程的水质监测,逐步建立和完善水质检验和监督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一、总则1 本规定包括给水、排水、城市道路、城市桥梁、城市隧道、城市防洪、燃气、热力、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公用工程的设计及其投资估算和概预算的编制。

其它市政公用工程可参照执行。

2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分为前期工作和工程设计两部分。

本《规定》前期工作中只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

项目建议书和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3 小型简单工程参照本规定可适当简化。

经主管部门批准,工程设计可按一阶段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

4 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市政公用工程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和现行的市政公用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规程)和制图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各阶段设计文件应完整齐全,内容深度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5 当工程项目中有本规定未列入的内容时,可参照本规定的深度编制设计文件。

二、设计文件编制一般规定1 可行性研究1.1 工程可行性研究应以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委托书为依据,其主要任务是:在充分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和必要的勘察工作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比较,提出推荐建设方案。

1.2 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成果是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设计任务书和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

1.3 某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经行业主管部门指定可简化为可行性方案设计(简称方案设计)。

1.4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满足设计招标及业主向主管部门送审的要求。

2 初步设计2.1 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编制,要明确工程规模、建设目的、投资效益、设计原则和标准,深化设计方案,确定拆迁、征地范围和数量,提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注意事项及有关建议,其深度应能控制工程投资,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主要设备定货、招标及施工准备的要求。

2.2 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工程数量、主要材料设备数量和工程概算。

3 施工图设计3.1 施工图应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进行编制,其设计文件应能满足施工、安装、加工及编制施工图预算的要求。

3.2 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工程数量、材料设备表、修正概算或施工图预算。

3.3 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满足施工招标、施工安装、材料设备订货、非标设备制作,据以工程验收。

三、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给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1 概述1.1 项目背景1.1.1 简述项目背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1.2 简述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过程。

1.1.3 简要说明可研报告的结论性意见,工程建设规模、主要工程内容、工程用地、工程投资、运行成本及社会经济效益等。

1.2 编制依据1.2.1 上级主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批准的项目建议书。

1.2.2 有关方针政策性依据文件。

1.2.3 业主的委托书及有关的合同、协议书。

1.2.4 城市总体规划和专业规划文件。

1.2.5 大型城市给水工程应有“水资源报告书”。

1.2.6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1.2.7 工程勘察报告。

1.2.8 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1.3 编制范围1.3.1 按照合同(或协议书)中所规定的范围。

1.3.2 经双方商定的有关内容和范围。

2 城市概况2.1 城市历史特点、行政区划。

2.2 城市性质、人口规模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3 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河流湖泊、水库、气象、水文、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等。

2.4 城市供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现状水源、供水设施、供水范围、供水人口、供水普及率等。

水源、水量、水压、水质以及供水系统、供水设施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5 城市总体规划及供水规划概况。

3 需水量预测及供需水量平衡3.1 需水量预测根据城市性质及规模、工业布局与结构、人口增长、用水量指标等,预测不同设计目标年的需水量。

3.1.1 预测方法。

3.1.2 采用的主要数据及来源。

3.1.3 预测分析与结论。

3.2 供需平衡3.2.1 现况供水能力。

3.2.2 不同目标年限供需平衡分析。

3.2.3 论证工程建设规模及分期实施设想。

4 工程设计标准4.1 水量、水质和水压目标。

4.2 各专业主要设计标准5 水源论证5.1 论证不同保证率(90%~97%)时拟选水源可供水量及水位。

5.2 根据原水水质监测资料、现行的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论证水源等级。

5.3 必要时,进行不同水源的方案比选。

6 工程方案论证6.1 供水系统方案6.1.1 单一水源或多水源供水系统。

6.1.2 输送原水或输送清水系统。

6.1.3 分质、分压或等压供水系统。

6.2 厂址选择6.2.1 简述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市政工程控制规划用地方案,说明取水位置、取水厂厂址和净水厂厂址。

6.2.2 必要时,进行不同厂址的方案比选。

6.3 取水工程取水方式、取水构筑物包括取水头部和取水泵站的位置及形式的比选。

6.4 输水工程输水方式、输水系统和输水管道工程方案的比选。

6.5 净水厂工程6.5.1 净化工艺流程的选择。

6.5.2 净化构筑物选型。

6.6 配水工程6.6.1 论证分区、分压、分质供水方案。

6.6.2 论证中间加压站及调蓄设施的必要性、规模及位置。

6.7 与上述工艺比较方案相关的结构设计方案、供电方案的比较。

6.8 比较方案的主要经济指标、对工程近远期结合、施工难度、运行管理、维修工作量等的影响。

确定推荐工程方案。

7 推荐工程方案7.1 设计原则7.2 工程建设规模及主要工程内容7.2.1 确定取水工程、加压泵站、输水工程、净水厂工程规模及分期实施要求。

7.2.2 取水、输水、净化、配水等主要工程内容。

7.3 取水工程7.3.1 取水方式。

7.3.2 取水头部和取水泵站的位置、型式、规模、尺寸、主要机电设备及主要性能参数。

7.4 输水工程7.4.1 输水方式、输水系统。

7.4.2 输水线路、长度、管径(断面)、管材、壁厚、条数、阀门的设置、防腐方式等。

7.4.3 穿越的主要障碍物及主要工程措施。

7.4.4 需要设加压泵站时,说明泵站的位置、规模、主要机电设备及主要性能参数等。

7.5 净(配)水厂工程7.5.1 净水厂规模、位置、净化工艺流程、净化构筑物的布置型式、主要设计参数、设计尺寸、主要设备及主要性能参数、药剂及消毒剂投加系统、冲洗水回收系统、污泥处理系统。

7.5.2 总平面布置、厂区平面设计及功能分区、厂区竖向设计及土方平衡计算、厂区道路、排水、绿化等。

7.5.3 水厂附属建筑和设施。

7.6 配水工程配水管网分析、配水干管的布置形式、管径及工程数量、调节设施及局部加压泵站的位置、规模等。

7.7 供电设计供电电源、用电负荷、负荷性质、供配电系统、计量及测量、功率因数补偿、操作电源、信号系统、继电保护设置、电力系统调度、厂站中主要用电设备及驱动方式、电气设备选型、新技术应用、变配电站设置及布置、厂平面电缆通道型式、防雷与接地、消防等。

7.8 自控、仪表、通讯设计7.8.1 控制系统功能层次、控制系统工作方式、控制系统硬件配置、数据通信网络类型、各现场控制站功能描述(含I/O点数量及类型)、中心控制站功能描述、软件平台及组态软件选择等。

7.8.2 仪表的设置及作用7.8.3 通讯设计范围和通讯设计内容,有无有线、无线通讯。

7.8.4 如采用工业监视系统、共用电视天线系统、有线广播系统需说明。

7.9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7.9.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方案要点简述。

7.9.2 泠、热负荷的估算数据。

采暖热源的选择及参数,室内外供热管道布置方式和敷设原则。

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的选择。

7.9.3 根据热源确定设备型式,供热介质及参数的确定,燃料来源与种类,锅炉用水水质软化。

8 主要工程量及主要设备材料必要时,按国产设备和进口设备分列。

9 管理机构及人员编制项目的管理机构设置、定员及人员编制(附人员编制表)。

10 工程用地11 建设进度安排建设进度要求、建设阶段划分(附建设进度安排表)。

12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见本规定《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和概预算文件》的相关章节。

13 项目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评价14 水源防护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水源保护的法规、条例,说明水源防护措施。

15 环境保护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条例,说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工程措施。

16 节能节能、节水(必要时含雨水资源利用)措施及效益评估。

17 消防火灾隐患分析及对策。

重要建筑部位的消防措施。

18 劳动保护劳动保护措施及效果。

19 项目招投标要求及内容20 结论及存在问题20.1 在技术、经济、效益等方面综合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工程项目的总评价和推荐方案的意见。

20.2 说明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

20.3 相应的非工程性措施建议以及分期建设的建议。

21 附图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般应包括下列附图,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适当增加图纸数量和内容。

21.1 总体布置图。

21.2 供水系统方案示意图。

21.3 工艺流程图。

21.4 长距离输水管道(涵)水力坡降线图。

21.5 水厂(泵站)总平面图。

21.6 管网布置图。

22 附录各类批件和附件。

给水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1 设计说明书1.1 概述1.1.1 设计依据1 设计委托书。

2 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选厂报告(注明批准机关、文号、日期、批准的主要内容)。

3 水资源评价报告及取水许可证。

4 工程地质勘测报告。

5 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1.1.2 主要设计资料资料名称、水源、编制单位及日期(除有关资料外,一般包括水源利用、用电协议、卫生防疫部门的同意书等)。

1.1.3 城市概况1 城市或区域现状、总体规划等。

2 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等有关情况。

1.1.4 现有供水设施概况现有水源、水厂、管网等设施及利用情况、供水能力、实际供水量、水质、水压、生活用水量标准、普及率及存在问题。

1.1.5 城市供水规划1.2 设计内容1.2.1 总体设计1 工程规模近、远期用水量,选用的生活用水量标准,工业用水量标准,重复利用率,日变化系数、时变化系数。

确定取水工程、加压泵站、输水管(渠)道、净(配)水厂规模。

2 水质及水压要求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的水质要求。

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及消防的水压要求。

3 水源选择根据可研报告对水源的论证,说明所选水源的水质及不同保证率时的水量。

4 给水系统根据自然条件、总体规划、建设周期,结合现有给水设施,提出方案进行比较,从技术、经济及耗用能源、主要材料等全面权衡,论证方案的合理性和先进性,择优选择推荐方案,列出方案的系统示意图。

5 输水线路选择水源距净水厂距离较远时,对输水线路选线、管径(断面)、条数、管渠材料、设置加压泵站级数的方案做技术经济比较,择优选择推荐方案,列出方案的系统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