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七章领导理论与领导行为共45页文档

合集下载

2023年自考公共课《组织行为学》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叁(带答案)试卷号:38

2023年自考公共课《组织行为学》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叁(带答案)试卷号:38

2023年自考公共课《组织行为学》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叁(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45题)1.【判断题】人际关系不仅影响到群体的活动绩效,还可能影响到个体的发展和身心健康。

正确答案:正确2.【判断题】组织文化是无形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正确答案:错误3.【单选题】在领导活动的三要素中,关键要素是A.客观环境B.领导者C.被领导者D.组织文化正确答案:B4.【问答题】试述领导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领导者的启示正确答案:(1)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是由赫西和布兰查德提出的, 也称为领导情景理论,这是一个重视下属的权变理论。

(2) 该理论指出有四种领导方式: 命令型领导方式、说服型领导方式,参与型领导方式, 授权型领导方式。

(3) 该理论指出下属成熟度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即不成熟阶段,下属对于执行某任务既无必须的能力义不情愿,既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又不能被领导者信任。

第二阶段即初步成熟阶段,下属缺乏相应的工作能力, 但却愿意执行必要的工作任务。

第三阶段即比较成熟阶段,下属有很强的工作能力, 但却不愿意做领导分配给资料仅供参考她的工作。

第四阶段即成熟阶段,下属既有能力,又愿意做领导让她们做的工作。

(4)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 领导要取得成功, 需要依据下属的成熟度( 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 选择正确的领导风格。

(5) 具体领导策略是:当下属成熟度为第一阶段时, 选择命令型领导方式;当下属成熟度为第二阶段时, 选择说服型领导方式:当下属成熟度为第三阶段时, 选择参与型领导方式:当下属成熟度为第四阶段时, 选择授权型领导方式。

5.【单选题】界定每个角色行为期待的是A.经济合同B.心理契约C.群体规范D.群体凝聚力正确答案:B6.【判断题】相对日本而言,美国的管理注重“硬”的一面,强调理性管理。

正确答案:正确7.【单选题】组织内部的职工个人工作等级、职位的升降指的是事业生涯的A.横向变动B.纵向变动C.斜向变动D.向核心的变动正确答案:B8.【判断题】人的任何需要都会转变为动机。

组织行为学:领导理论

组织行为学:领导理论

六种影响力
三、领导理论的发展
(一)西方现代领导理论的发展
西方现代领导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二阶段:领导行为理论阶段(50年代开始)。
第三阶段:领导权变理论阶段(60年代阶段开始)。
(二)有关领导的当前问题
1、女性领导 (1)女性领导者仍是很少数。 (2) 女性更喜欢采用民主型的领导风格,而男性则更喜 欢采用指导型的领导风格。
中国对企业领导者的素质要求
日本企业重整之神高冢猛
高冢猛的4点领导特质:
(1)注重人性导向。他从不制造敌人,而且能使敌人转 化为朋友。 (2)建立强势人脉。
(3)善于激励。
(4)精于判断和利用数字。
二、信任作为有效领导的基石
信任是指他人认为你不会按机会主义行事。
信任包括如下七个方面的内容: (1)承诺; (2)熟悉; (3)个人责任感; (4)完整性; (5)言行一致; (6)沟通; (7)原谅与和好.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例1
他适不适合做领导?
二、领导者的影响力
领导者的影响力是指领导者影响下属接受目标或命令,
自愿服从或强制服从的力量。
(1)职位性影响力(即与领导者的正式职位所赋予的权 力相联系) (2)非职位性影响力(即与个人的才智、经验、领导能 力和过去的业绩相联系)。
女性领导的代表-1
惠普公司前 总裁: 菲艾丽娜 (Carly Fiorina )
女性领导的代表-2
叶莺,是伊士曼•柯达公司的全球 副总裁。 女性领导的人性化关怀
2、领导的道德
( 1 )某些领导的道德问题(如性丑闻、贪污受 贿、滥用权力)引致公众的广泛关注,也引发 了研究者的兴趣。 ( 2 )领导的道德缺陷影响了其领导的有效性, 更有学者认为道德决定领导力。 ( 3 )人性化的关怀日益得到提倡,被领导者的 权益和生活质量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领导行为理论

领导行为理论
• Transactional leader:权变奖励;例外管理
(主动);例外管理(被动);自由放任。
• Transformational leader:领袖魅力;感召 力;智力刺激;个别化关怀
• Transformational leader得到更好的评价, strongly related to lower rates of absenteeism, high productivity, high job satisfaction
专制民主和放任式的领导作风?试验专制型民主型人际关系攻击多友好上下关系服从领导自我表现工作为中心中心词我为中心我们遇挫折推卸责任相互攻击团结领导不在无人组织继续照常工作无责任感积极主动放任型
领导
§7.1 领导的性质
一、领导的含义
• 影响个人或群体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向 目标迈进的行为或力量。
• 领导是一门促使下级以高度的热心和信心来完 成他们任务的艺术; 领导是一项程序,它是人们在选择目标和达成 目标的过程中受指挥者的导向和影响; 领导是一种说服他人热心追求目标的能力等等
二、权变理论
1. Fiedler模型
• E = f(L,F,S)
• 环境因素:和下关系,职位权利,任务结构
• LPC调查,组合成八种情况,对1200个团体
• 结论:领导者最有利、最不利的情况下,
采用任务导向其效果较好。在对领导者
中等有利情况下,采用关系导向效果较
好。
2.领导的生命周期理论Korman
构、知觉思想及态度体系,改变行为,达组织
目标。满足需要:情感元素传递,精神需要。
• 组织中的作用:信息,决策前提基础;统一思想、
行动一致;良好人际关系的关键
1.过程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领导理论与领导行为

《组织行为学》第七章领导理论与领导行为

以管理者为中心的 领导方式
以下属为中心的领 导方式
管理者运用职权的程度
下属享有自主权的程度
经 理 做 出 决 策 后 向 下 属 宣布
经 向 属 “ 售 自 的 策
理 下
兜 ” 己 决
经理 向下 属报 告决 策并 欢迎 提出 问题
经 理 做 出 初 步 决 策 允 许 下 属 提 出 修 改 意见
四、领导理论的新观点
(一)魅力型领导理论 • 魅力型领导者是指具有自信并且信任下属,对 下属有高度期望,有理想化的愿望,以及使用 个性化风格的领导。 •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魅力型领导对下属产生 了实质性影响。
(二)交易型与变革型领导理论
所谓交易型领导指的是领导者主要通过在奖酬 基础上的即时交换来影响下属的努力与绩效水 平。领导者为成员确定具体目标、实现目标的 具体方式及实现目标将会得到的报酬。如果成 员偏离了特定的方式,其绩效就要受到控制, 并要采取正确的措施。 所谓变革型的领导,是指将组织中成员的个别 利益转化成组织整体的利益,同时可以对组织 成员产生深远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能带领成员 朝向一个明确且具体的目标前进,进一步达成 组织的需求。
豪斯等人认为,一个领导者要激励下属,必须做 到如下几点: (1)明确下属的工作目标,是下属认识到 实现工作目标与获得自身利益的关系。 (2)提高下属对实现目标的期望值,指明 下属达成工作目标的方法与途径,协助下属克 服完成工作目标中的障碍。 (3)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使下属的需要 得到满足,激励他们的工作动机。
三、领导权变理论
所谓领导权变理论就是指领导者在不同的领导 环境和条件下,根据环境条件特点选择相应的 领导方式,以达到理想的领导效果的理论。 权变理论认为,没有哪一种领导行为是最佳领 导行为,领导是一个动态过程,领导行为应随 着被领导者的特点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大学《组织行为与领导力》章节模拟答案

大学《组织行为与领导力》章节模拟答案

《组织行为与领导力》章节模拟答案组织行为与领导力(华侨大学)第一章章节模拟1【单选题】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下述哪方面规律性的科学( )A、一切人的心理活动B、一切人的行为C、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D、一切人的心理与行为我的答案:C2【单选题】在明兹伯格管理角色划分类型中,以下何种角色为核心管理角色( )A、头面人物B、领导者C、谈判者D、混乱处理者我的答案:D3【单选题】关于组织成立的条件,论述错误的是( )A、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B、是一个开放的系统C、组织成员有各自的目标D、组织与环境之间有一定的边界我的答案:C4【单选题】组织行为与领导力的研究对象层次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 )A、个体B、群体C、组织D、社会我的答案:D5【单选题】不同层次领导者所需能力结构是有差异的,对于高层领导者而言,最重要的能力是( )A、技术技能B、人际技能C、概念技能D、沟通技能我的答案:C第二章章节模拟1【单选题】"经济人"假设认为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工作是为了满足其生理与安全需要,他们尽量逃避工作的,不愿承担责任,甘心情愿听人指导,所追求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总是相矛盾的。

因此认为相应的管理方法应该是( )A、必须用强制办法迫使其为组织目标去工,用金钱和地位刺激他们B、关心人、体贴人、致力于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C、采用集体奖励、鼓励交流与沟通D、帮助人们克服自我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我的答案:A2【单选题】“自动人”假设认为人一般都是勤奋的,只要环境允许,愿意主动承担责任、发挥聪明才智通过自我管理的方式来完成目标。

以下不属于该理论相应管理方式的是( )A、创造有利于人发挥潜能的工作环境B、激励以内在激励为主C、职权命令,强制对方服从D、决策权力分享,员工参与赋予其更多的自主权我的答案:C3【单选题】在“H人假设”中,领导者根据下属不同偏好进行激励的管理方法(如:下属希望职位升迁则奖励其职位,下属希望获得金钱则提高其薪资)属于以下何种管理方法( )A、双向认识管理B、竞争比较管理C、差异文化管理D、自助激励管理我的答案:D4【单选题】下列属于中国传统儒家人性假设思想及管理思想的是( )A、主张人性无所谓善恶B、主张性善论,以培养出“文质彬彬”人格特质并兼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高尚追求的“君子”型人才为目标C、主张性恶论以及“法、术、势”兼用的管理思想D、主张自然无为,道法自然的管理理念,上善若水的管理技巧,天长地久的管理目标我的答案:B5【单选题】以下是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任何社会都是人的社会,没有人就没有社会B、任何人都是社会中的人,离开了社会任何人都不能生存,都不能成为人C、个人的行为微不足道因此不会对社会产生影响D、个人或集体的行为又受到社会的制约我的答案:C第三章章节模拟1【单选题】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称为( )A、气质B、性格C、能力D、个性我的答案:C2【单选题】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这种知觉属于( )A、知觉防御B、晕轮效应C、首因效应D、定型效应我的答案:C3【单选题】该类人反应速度慢、灵活性较差,但稳定性强。

组织行为学-领导行为理论

组织行为学-领导行为理论

【案例导入】
【思考讨论】 约翰逊懂得,成功的关键有时并不在 于你要想的是大事,而在于要想小事,要 喂饱你心中豪情万丈的自我,最佳的办法 是先喂饱那些你需要去影响的人。那么关 于约翰逊的一些领导特征以及他的领导行 为有从哪几个方面能够具体体现出来呢?
【8.1】领导理论及其发展
【8.1.1】领导理论的概念: 综合各方对领导定义的表述,领导力 是权力和影响力的统一、科学和艺术的 结合。
【案例导入】
不论是当时还是以后的岁月,约翰逊成功的秘 密就在于他有一双珠宝商一样的眼睛,可以看穿别人 的自我。就像在道奇饭店时他不厌其烦地挨个向那些 国会助手做自我介绍,到了50年代,这位未来的参议 院多数党领袖又同样热情满怀地对他的同事们表示个 人的关切。即使在他身为总统之时,他也依然采用这 套深入他人内心深处的方法,来争取别人支持新政以 来最庞大、最具历史意义的立法计划,立法的内容包 括医疗保险、民权、减税和贸易扩张等。当最后的胜 利即将来临的时刻,约翰逊会拿出惊人的耐心和谦卑 ,逐个做议员们的工作。最后,那位以整个国家为对 象的肯尼迪赢得了总统选举的胜利,而走内部路线的 约翰逊则成了他的副总统。
2.1.菲德勒模型(Fred fiedler)
Fred fiedler在研究领导时将领导风 格分为关系取向和任务取向,并考虑了领 导者——成员关系、任务结构和职位权力 三种情境。通过调查研究得出结论:任务 取向的领导者在领导者——成员关系比较 好、任务结构比较高和职位权力比较强的 情境和和领导者——成员关系差、任务结 构低和职位权力弱的情境下工作会取得比 较好的工作绩效,关系取向的领导会在中 等条件下取得比较好的工作绩效。
2.2.情境领导理论
Psul Hersey & Kenneth Blanchard与Fred fiedler对领导维度的划分相同,但考虑的情境 不同,他们将下属的成熟度(个体完成某一具 体任务的能力和意愿的程度)设定为情境,并 根据下属的成熟度界定出四种有效的管理方式: 在员工非常成熟的情况下,采取授权的领导方 式比较有效:在员工比较成熟的情况下,采用参 与的领导方式比较有效;在员工不大成熟的情 况比较有 效。

组织行为学-领导特质理论与领导方式

组织行为学-领导特质理论与领导方式

资料1:领导特质理论特质理论主要研究的是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

这一理论的出发点是:领导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领导者的特质,那些成功的领导者也一定有某些共同点。

根据领导效果的好坏,找出好的领导者与差的领导者在个人品质或特性方面有哪些差异,由此就可确定优秀的领导者应具备哪些特性。

研究者认为,只要找出成功领导者应具备的特点,再考察某个组织中的领导者是否具备这些特点,就能断定他是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这种归纳分析法成了研究领导物质理论的基本方法。

20世纪早期领导特质研究主要是要确定成为领导者的决定因素。

这个理论被称为“伟人”理论。

20世纪中期,领导特质理论受到了挑战,当时,大量的研究使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具备某些特质确实能提高领导者成功的可能性,但没有一种特质一定就是成功的保证。

因此,认为领导并不是个人所拥有的可以量化的东西,它与社会情境中的人际关系有关。

虽然与领导有关的个人因素仍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这些研究者坚决主张这些因素应该是与情境的需要相关的。

斯托格蒂尔的六类领导特质(1)身份特性,如精力、身高、外貌等。

这方面迄今的发现还是很矛盾的,不足以服人。

(2)社会背景特性,如社会经济地位、学历等,这方面的发现也缺乏一致性和说服力。

(3)智力特性,如判断力、果断力、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口才等。

研究确实发现成功的领导者在这些方面较突出,但相关性还较弱,说明还需要考虑一些附加因素。

(4)个性特征,如适应性、进取性、自信、机灵、见解独到、正直、情绪稳定、不随波逐流、作风民主等。

(5)与工作有关的特性。

有些特性已经被证明具有积极的结果,例如高成的需要、愿承担责任、毅力、首创性、工作主动、重视任务的完成等。

(6)社交特性。

研究表明,成功的领导者具有善交际、广交游、各级参加各种活动、愿意与人合作等特点。

包莫尔的领导特质论(1)合作精神,即愿与他人一起工作,能赢得人们的合作,对人不是压服,而是感动和说服。

(2)决策能力,即依赖事实而非想象进行决策,具有高瞻远瞩的能力。

组织行为学领导理论

组织行为学领导理论

个人的相容性 下属的能力 个性的特点
信任 相互作用
领导者 正式关系
下属 A
下属 B 圈内
下属 C
下属 D
下属 E 圈外
下属 F
二、领导权变理论Ⅱ
领导权变理论II认为,领导方式的选择取决于领导者 个性和领导所处的领导情境两个因素。
1.菲德勒的领导理论 美国管理学家弗雷德·菲德勒认为,某种领导方式的
A1领导者根据手中已有的可用信息,独立解决 问题或做出决策。
A2领导者从下属那里获取必要的信息,然后独 自做出解决问题的决策。领导者向下属收集 信息时,可以告诉或不告诉下属问题,下属 只起提供信息的作用。
C2领导者向个别下属通报情况,听取他们的 意见或建议。领导者在做决策时,可能采 纳或不采纳个别下属的意见或建议
领导行为
(高)第 3 象限 高关系
第 2 象限 高任务
低任务
高关系










权 第 4 象限 第 1 象限 令 低关系 高任务
低任务 低关系
(低)
任务行为
(高)
(高)
(中)
(低)
成熟
有能 有力 能力 有能力 有无 能能 力力 无能有力 能力
有能力 并愿 并意 愿意 但不愿意 并但 愿愿 意意 且不并愿愿意意
并愿意
不成熟
有能力 并愿意
下属的成熟程度
2.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
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认为,由于时间 压力等原因,导致领导者与其下属中的少部 分人建立了特殊的关系,这些个体成员成为 圈内人士,他们受到信任,得到领导更多的 关照,也更可能享有特权;而其他下属则属 于圈外人士,他们占用领导的时间较少,获 得满意的奖励机会也不多,他们的领导者— 成员关系是在正式权力系统的基础上形成的。

领导理论武汉科技大学组织行为学周勇课件

领导理论武汉科技大学组织行为学周勇课件
领导行为的测量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 括问卷调查、观察法、360度反馈等。这 些方法可以帮助领导者了解自己的行为 特点和不足之处。
VS
改进策略
针对测量结果,领导者可以采取相应的改 进策略,包括培训、辅导、反馈等。通过 不断改进自己的行为,领导者可以提高领 导效能和组织绩效。
04 领导情境理论
领导情境的概念与特点
领导特质的测量与评估
领导特质的测量方法
测量领导特质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行为评估、360度反馈等。这些方法可以 帮助领导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提供改进和发展的建议。
领导特质的评估标准
评估领导特质的标准包括自我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团队管理能力 、创新能力等。通过对这些标准的评估,可以对领导者的特质进行全面而客观 的评价,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和发展计划。
01
领导者需要根据情境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领导风格和 策略,以实现最佳的领导效果。
02
领导者需要了解不同情境下员工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以便
更好地激励和引导员工。
领导者需要与员工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以增强员工的
03
归属感和和提升自 己的领导能力,以应对各种复
多元化领导风格
倡导根据不同情境采取不 同的领导风格,以适应组 织变革和发展的需要。
跨界思维与合作
鼓励领导者具备跨界思维 和合作精神,促进跨部门 、跨领域的合作与协同发 展。
中国特色领导理论的实践与应用
国有企业改革
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中国特 色领导理论发挥了重要作用,推 动了企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
领导的角色
决策者
领导需要制定组织的发 展战略和目标,并做出
关键的决策。
组织者

组织行为学-领导学

组织行为学-领导学

(1)德才兼备
德:德行(贤者有德能服众)
才:才能(能者有才须懂行)
(2)知行并重
知:认知(真知灼见,实事求是)
行:实行(坐言起行,付诸实践)
领导者素养
(3)智勇双全 智:智谋(先见而不惑,能谋虑,通权变) 勇:勇敢(有勇气,敢冒风险) (4)仁义共施 仁:仁爱(仁者爱人,同利共患,得人心) 义:正义(义者宜也,行为适宜,行正道)
(三)从层次上来说,领导具有战略性、较强的综合性,贯穿在 管理的各个阶段。从整个管理过程来看,如果我们把管理过程划分 为计划、执行和控制三个主要的阶段,领导活动处在不同阶段之中, 集中起来就表现为独立的职能,即为了实现组织目标,使计划得以 实施,使建立起来的组织能够有效运转,组织和配备人员,并对各 个过程结果进行监督检查
R4 高
任务导向
R3
R2
下属心理成熟度
高任务 高关系
S1 指令型
高任务 低关系
高 R1

2、菲德勒权变模式
菲德勒(F.E.Fiedler) 权变(Contingency): “随机应变” —— 经:不变 —— 权:变 “如果……那么……” (相当于函数关系)
如果……那么……
情景三要素
提示问题 作为新上任的领导者,李刚的困窘是如何造成的?
李刚与其前任刘仁的领导方式有何不同?
菲德勒模式是否适用于本案例?有何启示?
李刚应当如何增强自己的影响力?
复习思考题
7-1 领导概念及其实质 7-2 影响力分析 7-3 三类领导理论着眼点 7-4 菲德勒权变模式要点
案例:新来的财务处长
市针织总公司财务处长刘仁退休后,其职务由该公司属下最大的一家针织厂的财务科长 李刚继任。 财务处在公司内部居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原处长刘仁资深能干,待人随和, 善解人意。他要求下属互相协作,在没有严格监督下做好各自的工作。一直以来,财务 处的工作颇有效率。李刚正值年富力强,既有学历,又有工作经验,被认为是接替前任 的合适人选。李刚本人也满心希望领导好财务处一班人。就职两个多月来,李刚觉得财 务处的工作效率下降了,不顺心的事接二连三。一次,李刚急着要用最新的成本资料, 两位女职员却屡屡拖延。李刚认为这是故意的。 又有一次,由于一位老职员误报情况, 致使李刚在给总经理的一份报告出现差错。为此,李刚很恼火,当着其他同事的面批评 了这位老职员。 那天刚上班,处里一位年轻的女职员来请事假,说是要去火车站接人。 李刚不准假,结果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吵。 如此等等,令李刚深感苦恼。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组织行为学(本)》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组织行为学(本)》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组织行为学(本)》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组织行为学》题库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答案题号写在答题纸上)1.被称为研究组织人行为的里程碑是什么?( )A.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科学讨论会B.霍桑试验C.1914年利莲.吉尔布雷斯出版的《管理心理学》D.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2.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 )。

A.自我 B.本我C.超我 D.无我3.某公司年终进行奖励时,发给受奖员工每人一台电风扇,结果许多员工很不满意,认为公司花钱给他们买了个没用又占地方的东西。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公司没有做到奖罚分明 B.奖励不够及时C.公司没有做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 D.员工太挑剔4.当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协调一致时,凝聚力与生产率就会出现如下关系( )。

A. 高凝聚力高生产率 B.高凝聚力低生产率C.低凝聚力高生产率 D.低凝聚力低生产率5.如果你是一个公司的总经理,当你发现公司中存在许多小团体时,你的态度是( )。

A.立即宣布这些小团体为非法,予以取缔B.深入调查,找出小团体的领导人,向他们提出警告,不要再搞小团体C.只要小团体的存在不影响公司的正常动作,可以对其不闻不问,听之任之D.正视小团体的客观存在性,允许乃至鼓励其存在,对其行为加以积极引导6.某公司有三级管理层:公司总部、产品部(共有12个产品部)和各职能部门。

由于公司的产品种类越来越多,总裁感到难以继续对所有产品部进行有效的领导。

为此,提出以下组织变革方案,请选出你认为最可行的方案( )。

组织行为学(吉林师范大学)第七章 领导者与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学(吉林师范大学)第七章 领导者与组织行为


• • • • • • • • •
1)合作精神。 2)决策能力。 3)组织能力。 4)精于授权。 5)善于应变。 6)敢于求新。 7)勇于负责。 8)敢担风险。 9)尊重他人。 10)品德高尚。
(3)鲍尔的领导特质论
• 麦肯锡公司创始人之一,现年95岁的马 文· 鲍尔( Marin Bower)在他1997年出 版的新著《领导的意志》中指出,领导 者必须养成以下14种品质: • 1)值得信赖。 • 2)公正。 • 3)谦逊的举止。 • 4)倾听意见。
布莱克和莫顿的管理方格理论
1 9 1.9 高 8
对7 员 工6 的 关5 心 程4 度
9.9
5.5 5.5
3 2 1.1 低 1 2

3 4 5 6 7 对生产的关心程度
8
9.1 9.1 9

6.三极端领导方式理论
• 美国管理学家怀特(Ralph K.White) 和李皮特( Ronald Lappet)提出了 三种领导方式理论,即把领导方式 分为三种:权威式( Authoritarian)、 民 主 式 ( Democratic) 和 放 任 式 (Laissez-faire)。
• • •
1)权威式领导。 2)民主式领导。 3)放任式领导。
7.PM型领导模型
• PM 型 领 导 模 式 是 美 国 学 者 卡 特 赖 特 ( D.Cartwright)和詹德( A.Zander)在他们 的《团体动力学》一书中提出的。他们认为所有 团体的组成,其目的可以归人下列两种中的任何 一种,或两者兼而有之: 1 .以达成特定的团体 目标为目的。2 .以维持及强化团体关系为目的。 为达到前者的目的,领导行为的特征是:“将成 员的注意力引向目标”,“将问题明确化”, “拟定工作程序”,“运用专门知识”,“评定 工作成果” 等。为达到后者的目的,领导行为 的特征是:“维持愉快的人际关系”,调停成员 间的纠纷”,“激励大家”,“增强成员的交互 作用”等。

西交《组织行为学(高起专)》在线作业 答案

西交《组织行为学(高起专)》在线作业 答案

西交《组织行为学(高起专)》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15 道试题,共45 分。

)1. 通过研究领导作风类型以及不同的领导作风对组织效能的影响,以寻求最有效的领导作风,这是()A. 领导特性有效论B. 领导权变有效论C. 领导行为有效论D. 领导作风有效论正确答案:D2. 组织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A. 个体B. 群体C. 团队D. 部门正确答案:A3. 斯托迪尔没有把领导按()来划分类型A. 生理特性B. 社会背景C. 智力和个性D. 与工作相关的特性E. 社会特性正确答案:E4. “途径—目标”理论是()提出的A. 菲德勒B. 豪斯C. 布莱克D. 耶顿E. 沙特尔正确答案:B5. 个人在组织内事业生涯变动的模式呈现出的是一个()A. 圆柱体B. 圆锥体C. 正方体D. 圆球体正确答案:B6. 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多少人左右()A. 3—30人B. 30—1000人C. 1000—45000人D. 45000人以上正确答案:C7. 创造性行为最显著的特点是()A. 系统性B. 开放性C. 社会性D. 主动性正确答案:D8. 管理系统理论是由()提出的A. 菲德勒B. 豪斯C. 利克特D. 布莱克E. 沙特尔正确答案:C9. 研究领导行为的管理系统理论是()提出的A. 勒温B. 坦南鲍姆C. 利克特D. 施密特E. 沙特尔正确答案:C10. 组织文化应包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追求优势、永不自满等精神。

这体现了建立组织文化应遵循的()A. 价值原则B. 卓越原则C. 个性原则D. 目标原则正确答案:B11.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A. 理论性学科B. 应用性学科C. 实验性学科D. 综合性学科正确答案:B12. 人们寻求报酬大于成本的行为关系,回避成本大于报酬的行为关系,这种观点源于()A. 人际反应特质理论B. 社会比较理论C. 人际相互作用理论D. 社会交换理论正确答案:D13. 管理方格图中,典型的领导方式有()A. 贫乏型B. 任务第一型C. 俱乐部型D. 团队式E. 中间式正确答案:D14. 现代社会中,始终约束领导决策活动过程的因素是()A. 社会需要B. 法律责任C. 组织资源D. 创新能力正确答案:B15. 日本的自主管理(JK)活动的目的是()A. 每个员工都得到很好的发挥和提高B. 人人能畅所欲言C. 向能力的极限挑战D. 每个人都成为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正确答案:A西交《组织行为学(高起专)》在线作业二、多选题(共5 道试题,共15 分。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1)职工是“社会人”,企业应注意从社会心理角度调动职工
的积极性。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管理者应当给予足够重视。 (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员工的积极性,而员工积极性的提高 又主要取决于员工的态度以及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 (4)新型的企业领导应具备两方面的能力,即解决经济问题的 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一、组织行为概念
组织行为是指人们作为组织成员(不管是 普通员工还是管理人员)所表现出的行为。 然而,组织成员的行为并不完全属于组织 行为。组织成员的业余活动,如娱乐、交 友、恋爱、健身、购物等都不是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是指各类组织的每位成员在工作 过程中表现出的所有行为。
(一)微观组织行为 微观组织行为是组织内某一个体或群体的行为, 它包括: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和一般模型
一、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传统组织行为学家关心的是组织理论内部的逻辑一致性,即设法
保证得出的结论是从一系列数据中合乎逻辑地推演出来,在大多 数情况下,这些数据来自于实验室实验,而不是来自现实的组织 及其行为。 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末,这种实验室研究方法在组织行为研究 中颇为盛行。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组织行为学以 实验室实验为基础的传统方法理论体系受到质疑和挑战,人们认 为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并不适合现实的组织,理论脱离实际。由 此引发了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转向外部有用性的体系,这种以现 实有效性为基础的研究方法面向现实的组织,强调研究的现实意 义,发展一种直接与现实组织相联系的概念模型和研究方法。具 体研究方法除了实验室实验或现场实验等传统方法外,还包括经 验总结法、观察法、测验法、实验法、案例比较法、现场研究法 等。
个体、群体和组织心理和行为的结果总是通过特 定的外部有效性表现出来,从而显示心理和行为 (自变量)与其行为有效性(因变量)之间的某 种因果关系。 能够体现这些行为有效性的指标比较常见的有: 效果、效率、缺勤率、流动率、组织公民行为、 工作满意度。 简单来讲,以上指标测量结果的有效程度,就能 说明个体、群体、组织心理和行为的有效程度。 组织行为学模型就在于通过定量的数学方法揭示 个体、群体或组织的心理和行为(自变量)及其 行为有效性(因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组织行为学领导行为

组织行为学领导行为

•环境的权变因素 •任务结构
•正式权力系统 •工作群体特征
•奖酬结果 •绩效 •满意
•下属的权变因素 •教育程度
•对成就的需要 •领悟能力
•愿意承担责任的程度 •对独立性的需求程度
组织行为学领导行为
1、指示型领导的有效条件
n 当任务要求是模棱两可的,或者当组织 程序、法规和政策不清楚时,以指示方 式行动的领导者通过对追随者提供必要 的引导和心理指导来完成任务。
n 但当追随者对任务十分清楚时,领导者 的指示就更像一种阻碍。这种理论预测 在7个组织中得到证实。
组织行为学领导行为
2、支持型领导的有效条件
n 对完成具有压力、令人沮丧和不满 意任务的追随者的满意程度有积极 的影响作用。
组织行为学两可的、非重复式任务的追随 者来说,在领导者的成就导向和追随者对 自己的努力将导致有效业绩的预期之间, 有着正向关系。
组织行为学领导行为
2020/11/30
组织行为学领导行为
学习要点
1、 领导的本质 2、 领导特质理论 3、 领导行为理论 4、 菲德勒的权变模型
组织行为学领导行为
第一节 权力与政治
组织行为学领导行为
权力
n 权力是影响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能力。是一 种控制力,又是一种影响力。
n 权力是潜在的,权力无需证明其有效性, 它是一种能力或潜力
组织行为学领导行为
n 认知资源,主要指领导者的智力与 经验,同时也涉及团体成员的智力 与经验。
n 智力资源 n 经验资源 n 群体气氛
组织行为学领导行为
◆认知资源理论所提供的启示是: 1、必须考虑压力在领导情境中的作用。 2、压力会减弱领导者智力对组织绩效的
正面影响。 3、提出压力管理的重要性。

组织行为学--领导理论

组织行为学--领导理论

组织行为学--领导理论组织行为学 - 领导理论导言:领导是组织行为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随着社会的发展,领导的概念也不断演化和发展。

从传统的权威领导到现在的变革型领导,领导理论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重要的领导理论,包括激励理论、道德领导理论、情境领导理论和变革型领导理论,并探讨这些理论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激励理论:激励理论是领导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该理论认为,领导者通过提供激励来影响员工的行为和动机。

这些激励可以是物质奖励,如薪酬和福利,也可以是非物质奖励,如赞扬和认可。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激励理论中的经典理论之一。

该理论认为,人类有多种层次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领导者可以通过提供满足这些需求的激励来激发员工的动机。

另一个重要的激励理论是期望理论。

该理论认为,员工的努力程度和绩效取决于他们对特定结果的期望值、价值观和工作方面的期望。

领导者可以通过增加员工对成功的期望和增加期望的价值来提高员工的动机。

二、道德领导理论:道德领导理论强调领导者的道德行为对组织绩效的重要性。

该理论认为,道德领导者通过以身作则和倡导正义来激励和影响员工的行为。

道德领导理论将道德规范与领导实践相结合。

它强调领导者的道德行为对员工的行为和绩效有直接影响。

研究表明,道德领导可以提高员工的道德行为,增加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和参与度,并提高组织的绩效。

三、情境领导理论:情境领导理论强调领导者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和风格。

该理论认为,领导者的行为和风格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并且不同情境需要不同的领导行为和风格。

情境领导理论主要有两个经典模型,即Fiedler的情境模型和赫茨伯格与布鲁斯的路径—目标模型。

Fiedler的情境模型认为,领导者的有效性取决于他们的领导风格和情境的匹配程度。

赫茨伯格与布鲁斯的路径—目标模型则认为,领导者需要根据员工的能力和需求来制定并实施激励计划。

组织行为学之领导理论

组织行为学之领导理论

四、领导者的影响力
心理学家约翰.佛伦奇和柏崔姆.瑞文将影响 力分为5种:法定权、强制权、奖赏权、专 家权和参照权。 俞克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信息权。 表8—2列出了这6种影响力的内容和方式。
表8——2
6种影响 力 法定权 含义 领导掌握支配下属的职位和责 任的权利,期望下属服从法规 的要求 领导随时可以为难下属,下属 避免惹他生气 领导能给下属以特殊的利益或 奖赏,下属知道与他关系密切 有好处 领导的知识和经验使下属尊重 他,服从他的判断 下属喜欢、拥戴领导,并乐意 为他做事
领导四分图
(一)领导四分图理论 2.密执安大学的研究 与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差不多同一时期,密执安大学调查研 究中心进行了类似的研究。他们也将领导行为划分为两个维度, 分别称为员工导向和生产导向。 员工导向重视人际关系,他们总会考虑到下属的需要,并承认 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生产导向更强调工作的技术或任务事项,主要关心群体任务的 完成情况,并把群体成员看作是达成目标的手段。 密执安大学研究者的结论肯定了员工导向的领导者的有效性。 他们认为,员工导向的领导者与群体的高生产率和高工作满意 度成正相关;而生产导向的领导者与群体低生产率和低工作满 意度联系在一起。
领导理论
第一节
概述
一、什么是领导 ▲特纳认为 “领导是影响人们为自动完成群 体目标而努力的一种行为。” ▲海曼,斯考特认为 “领导是一项程序,使 人得以在选择目标及达成目标上接受指挥、 导向及影响。” ▲孔茨,韦利克认为 “领导是促使其下属充 满信心、满怀热情地完成他们的任务的艺 术。”
▲戴维斯认为 “领导是一种说服他人热心于追求一 定目标的能力。” ▲杰戈认为 “领导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属性。领 导的过程是以非强迫性的影响来引导并协调组织成 员的活动,以达成组织的目标。就属性而言,领导 是指可以归因到成功进行这些影响的人的一组性质 或特征。” ▲菲尔德曼认为 “领导是一个影响过程,包括影响 他人的一切活动。” 综合以上各学者的提法,我们将领导定义为:领导是 引导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的条件下,去跟随实 现组织目标的行动过程。它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