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建设中出现的几个误区
大雨过后看日光温室建设中的误区-
大雨过后看日光温室建设中的误区2012年的大雨造成我国部分日光温室积水非常严重,并可能造成大棚墙体坍塌,已经对温室的蔬菜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将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
目前在日光温室(大棚)建设中存在着较多的误区和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寿光第五代型日光温室,问题更为严重。
具有普遍性、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日光温室的采光面多数仍然采用一面坡型,如一些寿光第五代棚型,较少采用大拱圆型。
首先前者特别是一些寿光第五代棚型采光面角度较小,太阳入射角大,室内光照弱、温度低、湿度高,难以取得较高经济效益。
第二、一面坡型和抛物线型日光温室,特别是一面坡型日光温室其采光面比较平,薄膜难以压紧,遇到大风天气,薄膜容易上下扇动,薄膜上鼓时吸进冷空气,下压时排除热空气,诱发室内迅速降温。
第三、一面坡型结构抗压性能差,并且下雪时采光面积雪面积大,清扫积雪用功量大,而一旦积雪多时,会压跨设施,2007年元宵节前辽宁大连地区和山东半岛的大雪压跨了数以万计的日光温室,几乎全是这种结构的。
二、建设日光温室时向地下深挖80厘米以上,有的挖深达150厘米,后墙、山墙过厚,占压面积大,有的日光温室墙体厚度达7米以上,为了达到厚度,设施内表层土壤、甚至厚度80-150厘米的表层和较好的土层全部用于建墙。
首先,此种方法建造的日光温室,可耕种土地面积仅占占压土地面积的60%左右,有的不足50%,土地利用率低。
第二、深挖后耕作层土壤被取走,底层土壤肥力差,土壤熟化程度低,2—3年内难以获取高额产量和收入;特别是雨季来临时,积水难以排除,内涝严重,长达2--4个月的时间棚内不能种植作物,时间利用率大大降低。
特别在今年雨水多的情况下,据北京、河北、天津等地菜农反应映:寿光第五代日光温室倒塌率达60—90%,即便没倒塌的也因长期积水无法栽培,损失惨重。
第三、向地下挖掘更是违反科学规律的愚昧之举,向下挖掘越深,日光温室室内地表面积越大,土壤是热量传递的良导体,其表面积越大,则散热面积就越大,室内热量向地下和四周散发的就越多,室内热量损失亦越多,则室内温度越低。
棚室管理常见九大错误!植株生长越旺盛,产量不一定就越
棚室管理常见九大错误!植株生长越旺盛,产量不一定就越1、买棚膜图省钱,不重视适用和可用性有的菜农为省几个钱,购买强度不够、保温和透光性差、不耐用的棚膜,表面上看节省了几十或几百元钱,但由于质量差、不适用,严重影响蔬菜生长,每茬菜损失少则几百,多则成千上万。
多数温室蔬菜最适生长气温为24-28℃,上半夜以18-20℃为宜,下半夜以12-15℃为佳。
冬季为确保温室的室温,应选用透光率80%以上的无滴紫光膜或聚氯乙烯薄膜,可提高温室夜间温度2-3℃,白天提高光照强度10%-25%,一般可增产10%-15%。
冬季温室可选用0.10-0.12mm 无滴薄膜,春、秋应选用0.07-0.08mm聚乙烯三层复合无滴膜。
2、遮阳网使用不当夏季和早秋,经常是高温、高湿、强光照,温室蔬菜易出现高温热害、早衰和染发各种病虫害,如能适时、正确的使用遮阳网,能有效控制热害、早衰和病虫害,又可提高蔬菜产量20%-40%。
不少菜农常固定使用遮阳网覆盖蔬菜,昼夜遮盖,晴、阴不撤,造成蔬菜因光照不足早衰而大幅减产。
使用遮阳网时,一定要安装成手动或滑动式,以利随时根据需要遮阳和收撒,科学使用和调节光照,从而有效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3、阴雨天也不揭苫盖有的菜农种菜技术不高,认为阴雨天不出太阳,没有阳光,不需要揭苫盖。
阴雨天虽然见不到太阳,但光照还是有的,不揭苫盖就会影响蔬菜的光照、光合作用和室温,蔬菜易早衰和染病,产量和品质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无论是阴天还是雨天,温室上的苫盖都应定时揭开,以利保温和给蔬菜充足的光照。
4、反光幕常固定挂放一些菜农错误的认为:蔬菜光照越强,产量越高,常把反光幕固定挂在后墙上,整天或整个生产季都不变换位置,造成高温时因光照过强而使植株日灼、萎蔫等。
蔬菜的光照要求有一定限度,最高为6-7万Lx,最低为2000-9000Lx,过高过低的光照都不利温室蔬菜的生长发育。
多数蔬菜的光照强度要求是4-6万Lx。
当温室茄子光照强度超过5.5万Lx,辣椒超过4 万Lx,番茄超过7万Lx,就要及时撤去反光幕。
果菜温室大棚种植七误区
果菜温室大棚种植七误区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农业政策的调整和生产技术的更新,温室大棚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势。
但在生产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现总结如下以便科学的引导和帮助人们解决难题。
关键词:温室大棚;果菜种植;无土栽培;措施;误区中图分类号:s626文献标识码:a温室是透光、保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
为改善品质和产量做出了重大贡献,具有很好的可持续发展性。
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生育期,多用于低温季节植物栽培和育苗等。
依不同地域,环境等因素,温室的种类繁多,技术成熟,并本地化,形成系列化趋势。
近年来随着国家农业政策的调整和生产技术的更新,温室大棚将会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势。
但是也出现了各种问题,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为了科学的引导和帮助人们在生产过程中避免出现问题,总结7个误区帮大家解决难题。
1施肥多长得快11误区认为温室大量投肥,就可多产出。
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土壤全盐含量为2 000×10-6~3 000×10-6,超过6 500×10-6根系会出现反渗透而导致植株枯死,产量自然会下降。
12措施121种植3年以上的温室,鸡粪、牛粪各控制在2 500kg以内,化学肥料减少50%左右。
122全盐含量大的地块,多施有机肥,松土透气,降低肥害。
123补充微量元素,平衡营养,为持续高产创造条件。
124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以植物有机营养理论为基础,以有机营养液和生态液为载体,不但可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肥力,不使用化肥、农药,还可改善植物根际环境,增强新陈代谢,激活细胞,加速生长,改善品质,增产增收,提高效益。
2留苗多产量高21误区认为苗多能高产。
冬季气温低,光照弱,植物生理活性弱,光合作用差,化合物合成少,只有合理稀植,才能充分利用光、热、水、气条件,才能高产。
22措施221越冬茬蔬菜以合理稀植为好。
222为充分利用空间,可采取前期密植、中期疏株、后期疏枝的管理办法,来提高产量和效益。
温室蔬菜栽培中的几个错误认识及防控
温室蔬菜栽培中的几个错误认识及防控温室蔬菜栽培在现代农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一些错误的认识和操作方式,会导致产量降低,质量下降,甚至会对农作物产生不利影响。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温室蔬菜栽培中常见的错误认识及防控方法。
错误认识一:不适时施肥。
有些种植户认为温室蔬菜栽培时施肥的时机不重要,可以随意施肥。
实际上,不适时施肥会导致肥料的浪费和农作物的生长受到限制。
为了正确施肥,应根据农作物生长的需求,合理确定施肥时机和肥料种类。
防控方法:根据不同的蔬菜品种和栽培期,合理安排施肥时间。
一般来说,蔬菜生长初期需要施肥,以促进根系发育;生长中期需要适量施肥,以增加蔬菜产量和品质;生长后期需要缓慢释放肥料,以保证蔬菜的均衡生长。
错误认识二:不注重温度调控。
有些种植户认为蔬菜只需要阳光和水就能生长,忽视了温度对蔬菜生长的重要性。
实际上,温度对蔬菜的生长速度、品质和产量都有很大影响。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蔬菜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防控方法:根据蔬菜的生长需求,合理调整温室内的温度。
一般来说,蔬菜生长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25摄氏度,要注意避免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温度。
可以借助温室大棚建筑的遮阳和保温功能调节温度,也可以采取通风降温或加热措施。
错误认识三:不注意病虫害防治。
有些种植户认为蔬菜在温室环境中长得较好,不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从而忽略了病虫害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实际上,温室蔬菜更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为温室环境温湿度较高,病虫害繁殖速度较快。
防控方法:定期巡视温室蔬菜,及时发现病虫害的早期症状。
可以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学方法进行防治,如合理安排温室通风,增加益虫,使用低毒环保的农药等。
错误认识四:过度灌溉。
有些种植户认为蔬菜需要大量的水分才能生长得好,过度灌溉,结果导致根系缺氧,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
实际上,蔬菜对水分的需求是有限的,过多的水分会造成土壤的积水和盐碱化现象。
防控方法:根据蔬菜的生长需求,合理浇水。
温室蔬菜栽培中的几个错误认识及防控
温室蔬菜栽培中的几个错误认识及防控温室蔬菜栽培是近年来居民居民喜爱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因为其独特的生产环境,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蔬菜的影响,保证了蔬菜的品质和产量。
很多人在温室蔬菜栽培中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导致了不少的问题和损失。
为了更好地促进温室蔬菜的健康生长和提高产量,下文将就温室蔬菜栽培中的几个错误认识及防控进行详细介绍。
错误认识一:温室蔬菜无需防治病虫害很多农民认为,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能够避免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侵害,因此在温室蔬菜栽培中往往忽视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其实,温室内的湿度和温度是病虫害滋生繁殖的理想条件,而温室栽培的蔬菜由于密度大、通风条件差,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
解决方法:1. 不懈地加强温室内空气的流通,增加通风窗的数量,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
2. 定期对温室内蔬菜进行病虫害的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喷洒防治药剂。
3. 在温室周围设置黄色或蓝色的贴纸,吸引害虫落在贴纸上,减少温室内的害虫数量。
错误认识二:过分追求高产量而忽视了蔬菜的生长环境在温室蔬菜栽培中,许多农户都比较注重蔬菜的产量,往往为了追求高产量而忽视了蔬菜的生长环境。
实际上,蔬菜的生长环境包括土壤、水分、光照、温度等多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的问题都会影响蔬菜的生长和产量。
解决方法:1. 对温室内的土壤进行定期的检测,了解土壤的酸碱度、肥力等情况,及时进行施肥。
2. 控制好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出现高温和高湿的环境,有条件的可以安装温度和湿度的自动调控设备。
3. 合理安排蔬菜的密度和间距,避免蔬菜之间的竞争和遮阴,保证蔬菜各部分的正常生长。
错误认识三:不重视温室施肥工作温室蔬菜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养分供给,但是有些农户没有重视温室内的施肥工作,随意施用化肥或者不施肥。
导致蔬菜生长缓慢,产量低下,品质不佳。
解决方法:1. 根据不同的蔬菜种类和生长阶段,合理选择施肥配方,包括主要养分元素氮、磷、钾的比例。
2. 结合蔬菜的生长情况,采用定量定时的施肥方式,避免出现缺肥或者施肥过量的情况。
黄瓜温室生产误区和预防
黄瓜温室生产误区和预防•生产误区•预防措施•生产建议目录•案例分析总结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过度依赖传统经验容易导致生产效益低下和产品质量不稳定。
详细描述尽管传统经验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现代黄瓜温室生产需要结合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提高产量和品质。
过度依赖传统经验可能导致生产效益无法达到最佳状态,甚至可能因操作不当而造成损失。
过度依赖传统经验总结词品种选择对于黄瓜温室生产至关重要,不重视品种选择可能导致产量低下、品质不佳等问题。
详细描述选择适合温室生长的黄瓜品种是成功生产的关键之一。
不同的品种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具有不同的适应性,不重视品种选择可能导致生长缓慢、病虫害频发等问题,进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不重视品种选择忽视环境调控总结词黄瓜温室生产中,环境调控对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至关重要,忽视环境调控可能导致严重的损失。
详细描述温度、湿度、光照、空气流通等环境因素对于黄瓜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忽视环境调控可能导致生长环境恶劣,进而引发各种病虫害,甚至可能导致产量和品质的严重下降。
因此,专业的环境调控措施是实现高效生产的必要条件。
病虫害防治不及时会导致病虫害蔓延、产量下降、品质受损等问题。
总结词黄瓜温室生产中,病虫害的防治需要及时、科学地进行。
否则,病虫害可能会迅速蔓延,导致产量和品质的严重下降。
因此,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详细描述病虫害防治不及时选择适合当地市场需求的黄瓜品种,以提高经济效益。
适应市场需求考虑气候条件注重品种抗病性选择适应本地区气候条件的黄瓜品种,以减少环境因素对生产的影响。
选择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黄瓜品种,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03科学选择品种0201尽量避免在同一地块上连续种植黄瓜,以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积累和病虫害的传播。
避免连作可以与非葫芦科作物进行轮作,以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积累和病虫害的传播。
合理轮作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合理安排茬口,以提高黄瓜的生长和产量。
温室蔬菜栽培十大误区与矫正
温室蔬菜栽培十大误区与矫正(一)温室蔬菜病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温室是封闭性设施,其蔬菜栽培是在晚秋、冬季及早春季节,大田中基本无作物或少有作物生长,室外空气中不存在、或很少有病菌的情况下,外来病菌传染病害的机缘极少,本不应有什么病害、或少病害发生。
但是目前绝大多数温室其病害发生十分频繁,危害极为严重。
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者们存有“农药万能”、存在着单纯依靠化学农药的理念和做法,忽视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物理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不注意清除病源,并采取低温度、高湿度的错误调控技术,为病菌创造了一个适宜温度、湿度的环境条件,结果其病害的发生程度比大田作物还要严重的多。
化学农药防治虽然是维持生产离不了的,但是单纯用农药处理病害的话就错了。
我们必须明白,温室中影响病害发生蔓延的最主要的三个因素:第一要有足量病源,如果周围环境中没有病菌或很少有病菌,作物就不会感病或很少感病;第二要有适宜发病的生态环境条件,其温度、湿度适宜才能感病;第三病菌是在植物生长衰弱、抗逆性能低下的状况下才能得以感染和迅速发展。
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病害才能蔓延和快速发展。
首要的因素是病源问题,而恰恰这个问题被大家忽略了。
笔者不管走到哪个地方,在大棚外面、路边、沟旁都能看到病叶子、病秧子、病果随意堆放。
这种做法就是菜农们在自己糟蹋自己和互相祸害。
因为这些病叶子、病秧子、病果会不断地散发病菌,当设施开口通风时,病菌会随风进入,管理者走到这个地方,病菌就粘到身上,进到棚里,这些病菌就被带到棚内了。
所以随意乱扔病残体,造成病源到处蔓延,是设施病害得以传染和大发展的首要因素,一家得病,全村蔓延。
那么这个问题应该怎么样处理?实际上病叶子、病秧子、病果也是一种肥料资源,西红柿的秧子所含有的营养成分是西红柿的最佳养分,其发酵沤的肥料最适宜西红柿生长,黄瓜的秧子沤的肥料最适宜黄瓜的生长。
以后我们应该在每个温室外面建一个一米深,大小三、四个立方的积肥坑,铺上塑料薄膜,倒上粪水,撒上生物菌,以后只要有病叶子、病秧子、病果就都放到肥料坑里面,上面用薄膜封闭,病菌就散发不出来了,经过长期沤制、发酵以后,病菌就被杀灭了。
温室蔬菜栽培中的几个错误认识及防控
温室蔬菜栽培中的几个错误认识及防控温室蔬菜栽培越来越普遍,因为温室的优势在于可以让作物在温度、湿度等方面处于比较恒定的条件下生长,可以更好地控制环境,避免一些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危害。
但是在实际的种植中,还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和做法,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蔬菜的生长缓慢或者病害等问题。
下面就介绍一下几个温室蔬菜栽培中的错误认识及防控方法。
错误认识1:大量追肥或施肥过量在温室蔬菜的栽培过程中,有的农民认为,如果施加过多的肥料,蔬菜就会长得更好,结果反而造成营养过剩,生长迟缓。
大量的肥料会通过温室的排水口进入地下水中,严重污染环境。
防控方法:应根据蔬菜的生长阶段适量施肥,适量施肥不仅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同时,在施肥时,也要注意肥料的配比和使用方法,不同的肥料有不同的施肥方式,如有机肥最好先进行堆肥发酵再使用。
错误认识2:过度浇水在温室蔬菜生长的过程中,有的农民认为蔬菜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生长得更好,因此会过度浇水,导致土壤过于湿润,培养了一些病菌和虫害,使蔬菜容易感染病虫害,生长缓慢。
防控方法:在温室蔬菜的生长过程中应适当控制浇水的量和时间。
一般来说,当土壤干燥时才需要进行浇水,但是浇水过多会导致土壤过于湿润。
当蔬菜的叶子发黄时,也表明土壤过湿,需要减少浇水或者加强通风。
错误认识3:过于密植为了利用小温室获得最大收益,有些农民会采用过密种植的方式,认为密植可以增加产量,但是这样做会导致植株之间的竞争过于激烈,容易发生病害,同时空气流通也不充分。
防控方法:在种植时应根据不同的植物进行种植密度的控制,不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的空间和营养来生长。
同时应避免在同一土壤中连续种植同种植物,最好采用轮作的方式,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错误认识4:不重视病虫害防治在温室蔬菜栽培中,由于种植密度大、环境湿润等因素的影响,病虫害会比较容易发生。
有的农民误以为用各种杀虫剂、杀菌剂就可以达到防治的目的,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就不是很重视。
走出蔬菜大棚生产的误区
,
,
,
,
。
、
阳 城 县 西 沟村
,
.
பைடு நூலகம்
,
。
收入 大增
, 、 ,
三 是 忽 视技 术 的 引 进
:
推 广和 普及
。
部 分农 民虽然建 起了大棚 但在 生
“ ” ,
产 中 由 」没 有 真 正 掌 握 先 进 的配 套 生 产 技 术 高 投 入 低 产 出现 象 屡 见 不 鲜 从 而挫 伤 厂 农 民 的积 极 性 因 此 要 想 使 蔬 菜保 护 地 生 产 实 现 双 高 一 优
,
,
,
人棚 时 要 舍 得 投 入 档 次 要 适 当 大 力 发 展 高 效 节 能 日 光 温 室 使 之 具 有钢 筋 骨 架 棚 架 高 跨 度 大 有 效 使 用 面 积 多 能 实 施 反 光 幕 软管 渗灌等现 代 科 技 虽 然 一 次 性 投 入 成 本 大 但 却 免 除 厂漫 长 的 冬 季烧 煤 保 温 多劳 大 大 降 低 了生产 成 本 延 长 了 使 用 年 限 佳途 径
有必 要 加 以 引 导 使 之 尽 快 步 入 正 确 的 发 展 之 路
一 是 规模小
档次低
、
时 下 农 民 建 起 的蔬 菜 塑 料 大 棚
, , 。
人部 分 是 一些 简 单 的 中 矮 棚 不 仅 光 照 不 足 有 效 种 菜 面 积 少 浪 费人 r 和 能 源 而 队 整 体 效 益 很 难 提 高 因 此 在 建
。 ,
。
,
,
、
、
,
阳 土 国 信 孟 城 镇 村 北 河 县 刘
,
,
。
,
温室蔬菜栽培中的几个错误认识及防控
温室蔬菜栽培中的几个错误认识及防控错误认识一:温室环境可以完全替代自然环境一些种植者错误地认为温室内的气候条件可以完全替代自然环境,因此忽视了温室蔬菜生长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差异。
事实上,温室内的气候条件虽然可以人为调控,但无法完全替代自然环境。
温室内缺乏阳光的直射和自然风的吹拂,容易导致病虫害的滋生,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防控措施:合理利用温室内外的自然资源。
要保证温室内外的空气流通和温度均衡,可以利用风机和天窗进行通风散热,也可以在温室周围种植一些树木和绿化带,减少风沙对温室的影响。
可以通过设置遮阳网等措施,增加阳光的直射时间,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错误认识二:过度施肥和过度灌溉一些种植者为了追求蔬菜的高产量和高品质,往往会过度施肥和过度灌溉,以为多施肥多灌溉可以促进蔬菜的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过度施肥和过度灌溉不仅会浪费资源,还会导致蔬菜生长环境的恶化,增加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对土壤和水资源造成污染,最终影响蔬菜的健康生长和品质。
防控措施:科学施肥和灌溉。
要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期和需求,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土壤污染和营养失衡,同时定期进行土壤检测,了解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和调整。
在灌溉方面,要根据蔬菜的生长需求和温室内的气候情况,科学控制灌溉水量和频次,避免过度灌溉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和养分流失。
错误认识三:忽视病虫害的防控一些种植者忽视了病虫害的防控,以为温室环境可以有效避免自然环境中病虫害的侵袭,导致病虫害在温室内暴发,严重影响了蔬菜的生长和产量。
防控措施: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控。
要定期对温室内的植物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苗头,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可以通过设置黄板、诱虫灯等器具,吸引和捕杀害虫;采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在温室内外设置隔离带,防止病虫害的扩散,集中治理病虫害的发生区域,减少病虫害对蔬菜的侵害。
温室蔬菜栽培中的几个错误认识及防控
温室蔬菜栽培中的几个错误认识及防控【摘要】温室蔬菜栽培中存在一些常见的错误认识,包括认为温室环境完全控制下不需要防控病虫害、过度施肥和过量灌溉、忽视温室通风和湿度控制、不重视温室蔬菜栽培环境卫生以及频繁更换作物品种不需要防控。
这些错误认识导致了温室蔬菜生长环境的不稳定和病虫害的频发。
正确的防控方法包括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防、科学施肥和合理灌溉、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湿度控制、定期清理温室环境和稳定作物品种。
只有正确认识和实施这些防控方法,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温室蔬菜的产量和质量,确保稳定的生产。
【关键词】温室蔬菜栽培、错误认识、防控、病虫害、施肥、灌溉、通风、湿度控制、环境卫生、作物品种、温室环境。
1. 引言1.1 引言温室蔬菜栽培是现代农业中一种重要的种植方式,它通过对温室环境的控制,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在温室蔬菜栽培过程中,很多人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和产量的降低。
我们需要及时纠正这些错误认识,加强对温室蔬菜栽培的防控工作。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温室蔬菜栽培中的错误认识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期为广大农业生产者提供有益的帮助和指导。
结束。
2. 正文2.1 错误认识一:认为温室环境完全控制下不需要防控病虫害许多人误以为在温室环境中,病虫害问题可以完全被控制,因此往往忽视了病虫害的防控工作。
即使在温室环境中,病虫害仍然会存在并且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如果不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很容易导致作物受害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即使在温室环境下,也不能忽视针对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
温室环境并不能完全隔绝病虫害的侵袭。
虽然温室可以提供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湿度,但一旦有病虫源存在,病虫害很容易在温室内传播。
及时发现病虫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温室内的病虫害防控工作同样需要综合利用多种手段,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不能仅仅依靠温室环境控制。
这些手段结合起来可以更加有效地防范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保障温室蔬菜的生长和产量。
大棚搭建整改方案
大棚搭建整改方案问题描述大棚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设施,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大棚的搭建存在一些问题,如下所述:1.棚体结构不稳定。
由于没有达到相关技术标准,一些大棚建筑结构脆弱,易受风雪侵袭,随时可能塌倒。
2.电路不规范。
一些大棚的电路安装不规范,暴露的电线易短路,引起火灾等安全事故。
3.排水不畅。
一些大棚排水设施不完善,容易导致积水,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也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些整改方案,以改善目前大棚搭建存在的问题。
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三方面的整改方案:方案一:优化大棚结构设计首先,我们需要对大棚结构设计进行优化。
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选择材料更为坚硬、结构更为严密的构件。
2.在固定材料上,加强连结点,增加大棚整体的稳定性。
3.根据大棚所处环境的不同,调整结构设计,保证大棚的稳定性。
这样,在大棚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其结构的安全性,避免因为自然灾害或者人员操作不当而触发的安全事故。
方案二:优化大棚的电气系统在大棚的电气系统方面,我们也需要优化设计。
具体措施如下:1.在设计时,要保存水和电隔离。
2.安装漏电保护器,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漏电而引发的火灾等安全事故。
3.通过专业的电机选型和量化的负载计算,避免电气系统过载导致长时间过热甚至烧毁。
通过对大棚电气系统的整改,可以更有效地保护农业生产中机器的稳定运转,同时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方案三:优化排水系统在大棚排水方面,我们也需要优化排水系统。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一下措施:1.选择材料更为坚硬、结构更为严密的排水设备。
2.尽量使排水管道贴近地面,减小积水或者管子末端汇水导致的积水。
3.规范弃水的流向,避免引起诸如泥石流等安全问题。
通过优化排水系统,可以从根本上保证花园大棚中水分的合理流转,避免因为积水或者其他排水问题引起灾害。
总结综上,当前大棚建设存在一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整改方案:优化大棚结构设计、优化大棚的电气系统和优化排水系统。
智能连栋温室大棚建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汇总
智能连栋温室大棚建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汇总在我国近十几年的农业产业扶贫开发和现在的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我们新建了大量的自动化连栋温室大棚,这些连栋温室大棚不仅面临使用方面的问题而且面临着在建造方面的一些问题,今天给广源温室给大家汇总我们智能连栋温室大棚建造过程中会面临哪些问题。
一、土建问题土建问题主要是分为土建的基础过大或者是过小,以及水平这三个问题。
关于土建问题我们行业有专业的规范,具体可以查询《NYT 1145-2006 温室地基基础设计、施工与验收技术规范》。
1、温室基础分为独立基础和四圈地圈梁两部分,独立基础常规的地下尺寸为1000*1000*高度,高度一般达到当地冻土层深度。
四周地圈梁一般为300*300或者400*400 尺寸。
温室地基不宜参考民用建筑过大,会大大提高温室建造成本,地基过小会减小温室的抗风性能。
广源温室于工整理编辑。
2、温室的水平问题,连栋温室大棚排水问题很关键,如果天沟的排水坡度设计不好会导致天沟排水不及时棚内反水以及天沟内部积水,影响天沟使用年限问题。
二、温室安装问题一座好用的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好的材料占六分,好的安装占四分。
说明我们安装工人的安装问题十分的重要。
我们连栋智能温室大棚常见的安装问题有温室防水密封问题,阳光板的正确安装问题、温室驱动系统配件安装问题。
1、温室的防水主要是密封胶带的安装,在水槽托架、人字梁连接件安装之前必须粘贴止水胶带,其次在温室整体安装结束后,再用结构胶对雨槽连接处进行二次密封处理。
2、温室阳光板的安装必须注意第一是必须两侧有铝箔胶带进行密封,其次是一定注意阳光板的正反面,因为阳光板的正面具有防晒的能力,内面具有防雾滴的功能,如果装反了这个板子一两年就没法使用了。
广源温室于工整理编辑。
3、驱动系统是温使用次数最多,而且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在安装的过程中必须温室驱动轴线在一条的直线上。
其次是行程限位开关的必须准确到位。
三、温室使用培训问题智能连栋温室大棚是一个复杂的电器设备的集合,因此我们温室工程在施工完毕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个专人的交接培训,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才可以操作我们的智能温室大棚。
大棚种植中的“八大误区”详解
大棚种植中的“八大误区”详解温室大棚,是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
为改善我国北方冬春季节蔬菜、瓜果的供应做出了重大贡献,具有很好的可持续发展性。
它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提供生育期和增加产量,从而可以提高菜农的经济效益。
多用于低温地区或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瓜果、中草药等植物栽培或育苗。
依不同的地域、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温室的种类繁多,技术也日趋成熟,并结合当地的各种条件有所改进并本地化,有形成系列化的趋势。
近年来随着国家农业政策的调整和生产技术的更新,温室大棚生产必将取代传统农业的种植方式已成定局。
在长期的大棚生产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各方面也存在不同问题,有些是自然因素,有些是人为因素,所以为了科学地引导和帮助人们正确生产,现总结七个误区帮大家逐一解决。
误区一施肥多长得快许多菜农以求多产出,往温室菜地大量投施各种肥料。
其实蔬菜正常生长所需的土壤全盐含量为2000×10-6至3000×10-6,超过6500×10-6根系会出现反渗透,从而导致植株生理性枯死,产量反而会下降。
特别是温室内温度高、湿度大,有机肥分解快,有效磷比露地高2-3倍,氮挥发量大,施肥过量极易引起肥害。
预防措施:1、种菜三年以上的温室大棚,要施用充分腐熟的鸡粪、牛粪各2500公斤以内,化学肥料的施用量科减少50%左右。
2、全盐含量大的地块,应该注意施农家肥、羊粪、牛粪、骡马粪、腐殖酸肥和生物菌肥,以提高土壤碳氮比,同时松土、透气,解盐降低肥害。
3、补充硼、锌、镁肥,平衡土壤营养,为降低肥料的投入成本,为持续高产创造良好的条件。
4、采用承德神禾公司的“生态型(实用)无土栽培技术”,该技术以“基质+生态液+有机营养液”理论为基础,不但可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不用化肥、农药,实现免耕作业。
还可以改善植物生长的根际环境,增强植物的新陈代谢,激活植物细胞,加速生长,强力激活植物免疫系统,达到平衡植物生长,改善产品品质,增产增收,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温室蔬菜栽培中的几个错误认识及防控
温室蔬菜栽培中的几个错误认识及防控温室蔬菜栽培是一种现代化的农业模式,通过温室设施可以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条件,为蔬菜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一些农民在温室蔬菜栽培过程中存在一些错误认识,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出现。
本文将针对温室蔬菜栽培中的几个错误认识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以帮助农民们正确地开展温室蔬菜种植。
错误认识一:温室环境下蔬菜不需要适当的通风在温室环境下,蔬菜生长需要适当的空气流通,否则可能导致温室内空气污浊、湿度过高等问题。
一些农民错误地认为温室内部环境已经相对封闭,因此不需要适当通风。
实际上,适当的通风可以有效地降低温室内的湿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并有利于蔬菜生长。
防控措施:农民在温室内种植蔬菜时,应该定期开启通风设施,让新鲜空气流入温室内部,保持空气的流通。
特别是在天气晴朗、气温适宜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通风时间,促进空气对流,降低温室内的湿度。
错误认识二:温室蔬菜不需要浇水一些农民认为,在温室环境下,空气湿度较高,蔬菜生长所需的水分来自空气中的湿气,因此不需要进行适当的浇水。
温室内的湿度确实较高,但蔬菜生长需要的水分并不仅仅来自空气中的湿度,而是需要通过土壤中的水分供给。
如果温室蔬菜长时间缺水,将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甚至造成蔬菜枯萎。
防控措施:农民在温室蔬菜种植中,要定期对土壤进行测水,掌握土壤含水量,及时进行适量的浇水。
尤其是在天气干燥和温室内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要增加浇水的频次和水量,保持土壤的适当湿润度,促进蔬菜的正常生长。
错误认识三:温室内不会受到病虫害的侵害由于温室环境受到较好的控制,一些农民错误地认为温室内不会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因此放松了对病虫害的防控措施。
由于温室内空气比较密闭,温暖潮湿的环境条件非常适合病虫害的生存和繁殖,如果不及时采取防控措施,将会对温室蔬菜的生长造成严重影响。
防控措施:农民在温室蔬菜种植中,要做好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定期对蔬菜进行观察,发现病虫害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拱棚建造有误区改进措施要记牢大棚,栽培技术
拱棚建造有误区改进措施要记牢大棚,栽培技术因为拱棚的土地利用率高,建造简单,于是很多原来种植露天菜的菜农开始建造拱棚。
但是很多菜农在建造拱棚时多存在一些误区,如:拱棚内的所有立柱都垂直于地面、棚面平直、拱棚两侧无挡水墙等。
那么针对这些误区菜农应该如何改进呢?在这里我们就介绍一些方法,希望对菜农有所帮助。
改拱棚两侧及两头立柱垂直埋设为倾斜埋设菜农在设置拱棚立柱时,习惯将拱棚内所有的立柱垂直埋设,拱棚在遇到大风时,棚体被风一吹,就会发生倾斜,严重时导致立柱断裂,拱棚倒塌。
实践证明,采用倾斜埋设立柱的拱棚,其抗压能力能得到******提高。
所以菜农在决定建造拱棚时,应将拱棚最中间的一排立柱垂直埋设,而对于拱棚两侧的其它立柱,则应采取倾斜的方式埋设。
以南北向建造的拱棚为例,如果建造拱棚时所需的立柱排数为奇数,则应将拱棚最中间的一排立柱垂直设置,而对于紧靠中间立柱东侧的立柱,菜农则应让其向东侧倾斜,并且立柱的倾斜角度越向外越大。
但菜农也要注意,棚最外侧立柱的倾斜角度以不超过2度为宜。
而对于拱棚中间立柱西侧的立柱,在埋设时则要注意向西倾斜,并且倾斜的角度要与东侧的立柱对称。
而对于拱棚南北两头的立柱,也应稍稍向外倾斜设置。
当这些立柱使用竹竿将其连成一体后,其相互之间的支撑能力增强,能大大提高拱棚的抗风、抗压能力。
经过这样的改进后,如遇到西风时,大棚西侧的立柱因为向西侧倾斜,对风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拱棚就不会再发生被风吹斜的现象。
拱棚棚面易拱不宜平很多种植拱棚的菜农都有这样感受,那就是如果拱棚棚面较平,不仅会影响棚面的采光,导致棚内的提温速度较慢,并且在放风时也不宜将棚内的湿热空气排出棚外,不便于通风。
所以菜农在建造拱棚时应注意适当增加拱棚的拱度,以增强棚面的采光性及通风性。
像菜农建造跨度在15米左右的大棚,一般要求使用7组立柱,如果拱棚中间最高的立柱高度为3.8米,那么相邻的第二组立柱高度在3.2米,第三组立柱高度在2.5米,边柱高度在1.6米为宜,同时立柱埋设的深度在40厘米左右即可,且中间一组立柱距离第二组立柱的距离为2.7米,第二组立柱与第三组立柱的间距为2.5米,第三组立柱与边柱的距离在2.3米为宜,经过这样建造的拱棚,就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拱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室大棚建造中出现的几个误区发布时间:2008-08-20作者:小刘访问次数:3568 字体:[ 大中小]最近很多的农户都开始建立温室大棚,但是仔细观察就发现有很多的温室大棚还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大致总结为以下四点:一、两棚之间空地太少有些农户为了节省土地,两棚之间距离过窄,给大棚留下了隐患。
首先,冬季前面大棚对后面遮阴太大,使大棚的前半部分蔬菜生长不利。
其次,对排涝害处也极大,并且还会出现冬季下雪时,扫雪棚前堆不下的情况。
所以两个温室大棚之间空地的距离以7—8米为宜,这样既不互相遮阴,又可防风。
二、温室大棚缺少雨季排涝系统很多农户建造温室大棚时没有考虑排涝问题,以至于在夏季下大雨时,棚面上留下的雨水汇集在棚“前脸”处,甚至出现了大棚前沿被冲垮的现象。
正确的方法是,棚前脸处挖一条东西走向与大棚同长的排水沟,排水沟宽约半米,深约30厘米左右。
好让大棚面上留下的水随时流走,防止水流入棚内。
三、温室大棚土墙后坡缺少保护措施一些农户在后坡这个部位没有遮盖设施,以至于夏季常被雨水冲刷,从而影响大棚的使用年限。
有些棚户虽在后坡上覆盖了一层塑料布,但常常是经过风吹日晒,一年不到,后坡就又裸露了。
所以最好在温室大棚后坡包上一层塑料布,再在外面包上一层无纺布。
并每隔10米左右用钢丝封一下,这样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四、棚内最后两排立柱间距太大温室大棚内后两排立柱之间,其顶上的棚面部分常常是停放被卷好的草帘及卷帘机的部位,这个部位可以说是接受压力最大的地方,常常会使上面的骨架变形。
最好将这两排立柱间隔尽量缩小,80厘米左右最为适宜,中间只建一条东西走向的水泥沟兼人行路即可。
蔬菜大棚建造中的误区近几年,各地兴建蔬菜大棚的热情高涨。
但是,部分地区在建棚时,往往是照着葫芦画瓢,忽视了当地的自然条件,结果出现了很多问题,不仅缩短了蔬菜大棚的使用寿命和实用性,还降低了蔬菜的产量及品质,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因此我们就当前蔬菜大棚建造中存在的误区做一些分析,提醒各地菜农注意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误区一:棚内下挖过深此为当前蔬菜大棚建造中的突出问题。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近几年菜农为了追求种菜效益,加大投入建造“高标准”蔬菜大棚,使得棚室高度越建越高(有的甚至棚室内高度超过6米),大大增加了棚室墙体(北墙和东西两墙)的土方量,需要在棚内大量取土堆砌墙体,下挖也就越来越深。
其二,部分菜农误认为,棚内下挖越深越保温,越利于蔬菜生长,以至于在和顺县等地出现了“地窖式”蔬菜大棚(棚内距离地表2.5米深),这些都是不合理的。
其三,建棚者为了省工省时,在堆砌墙体的过程中,直接从棚内下挖取土,棚前土壤却没有利用,更增加了棚内与棚前地表的高度。
棚内下挖过深不利于蔬菜生长。
大家都知道,大棚之所以能够进行反季节蔬菜(瓜类、茄果类等喜温蔬菜)栽培,是因为棚室能够为其创造适宜的温度、光照等条件。
这与大棚覆盖薄膜后,白天接受太阳光照,棚内蓄热,晚上散热,反复进行的“温室效应”密切相关。
棚内下挖过深的害处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必然会造成棚前脸处出现较长的遮阴带。
据了解,和顺出现的“地窖式”大棚正是由于冬春季棚前脸处见不到光照,无法进行蔬菜生产或蔬菜长势极差而得名。
棚内温度(气温+地温)因接受太阳光照而提升,处在遮阴带内的蔬菜则会因温度过低而出现“低温障碍”。
同时,蔬菜生长因缺乏光照而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导致“面黄肌瘦”,甚至“饥饿”而亡。
另一方面,建棚者把棚内熟土堆砌墙体利用后,裸露地表的是一层生土,有机质含量低,土壤有益微生物匮乏,透气性差,如果不加以改造,当季蔬菜生长必受影响。
此外,蔬菜大棚下挖过深,对于一些地下水位过浅的地区更不适合,棚户建棚下挖过深,会使种植的黄瓜等普遍出现沤根、死棵现象,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那么,一个适宜于反季节喜温蔬菜生产的棚室该如何规划建造呢?经过不断摸索、试验,根据当前菜农建棚资金投入的有关情况,我们认为,一般情况下,采用钢管作骨架,棚内最高立柱选用5.8米(下埋60厘米左右),后墙高度4.5米左右,棚内下挖0.5—1.2米的棚室最为恰当。
在建造该类棚室的过程中必须强调,墙体用土也要从棚前空地下挖取土,下挖深度视情况而定,一般要在0.5米以上。
如此建棚,可使得大棚前脸处仅有不足0.6米的深度,减少了遮阴带面积,同时又能提高棚室的保温性能。
建棚始终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做法。
比如对于一些耕作层浅、地下水位低的地区,就要避免建造“半地下式”蔬菜大棚,不能出现“地窖式”棚室。
应尽量减少下挖深度或直接在地表建棚。
对于现在一些地方已经建成的下挖过深的棚室,我们建议采取一些补救措施:一是可以在能够保证棚室整体牢固性的前提下,将棚前脸处的土层挖取一部分,增加透光面积。
二是将水渠规划在棚南端,并做走道,而将蔬菜定植到棚北墙根,从而提高种植效益。
对于棚内易发生涝灾的棚室,我们建议:一是蔬菜种植要起高垄(35厘米左右),增加土壤耕作层,利用根系生长,避免沤根、涝根。
二是要在棚后下挖深坑,降低棚内的地下水位。
该做法已经在很多地方广泛应用,效果不错。
误区二:墙体内外坡太陡这是蔬菜大棚建造过程中的一个细节问题。
一些菜农建造的蔬菜大棚墙体内外坡太陡,有的甚至无坡向,呈垂直墙体。
据当地菜农讲,蔬菜大棚墙体建成带坡向的,必然要多占用棚与棚之间的土地,棚内的种植面积也减少了不少。
从占用土地多少考虑,菜农的观点有一定道理,但若从蔬菜生产的角度考虑,棚墙体内外坡太陡就显得不合理了。
其原因有二:一是墙体内侧坡太陡或无坡度,减少了墙体的总表面积,进而降低了白天墙体的蓄热量,棚(夜)温易受影响,不利于蔬菜的正常生长、发育。
二是东西墙内侧坡太陡或无坡度,一天之中,早晨或晚上棚内光照易被东西墙所遮挡,并且遮挡的时间和面积随着墙体坡度的减小而增加。
棚内光照不足,将影响蔬菜的光合作用,降低其产量及品质。
另外,墙体内外两侧有坡度,墙体呈梯形,又可增加棚室的牢固性。
那么,如何建造蔬菜大棚墙体更符合蔬菜生产呢?我们的试验证明,蔬菜大棚墙体堆砌好后,可以用挖土机在棚内进行“切墙”,使得墙体呈梯形,墙体上部与下部之间的距离在0.5米左右。
而东西墙在切制时,为了提高棚内的光照条件,除了蔬菜大棚选址要北偏西5°-10°外,还可在堆砌时向东或向西分土,使得东墙或西墙分别偏外10°。
此外,为了提高蔬菜大棚的保温性和利用下雨下雪流水,墙体外侧也要留坡。
误区三:棚内立柱埋设不当在蔬菜大棚内,立柱的主要作用是支撑拱杆,防其弯折。
可是,我们在下乡的过程中发现,不少蔬菜大棚刚刚建成半年,就出现了立柱断裂现象。
经我们考察,该情况与立柱埋设不当有关。
分析原因为,出现断裂的立柱为(从北往南数)第四排,断裂的位置在立柱下端40厘米处,立柱裂痕呈横向,由南侧向北侧扩展。
造成如此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埋设该立柱时未将其向南倾斜,而是垂直于地面,结果在不断使用后置式卷帘机卷拉草苫的过程中,形成的巨大推力通过拱杆作用于该排立柱,进而使其折断(注:垂直于地面的立柱所能承载的作用推力要远远小于稍微向南侧倾斜的立柱)。
受蔬菜大棚建造的制约,一旦棚内立柱出现断裂,重新更换立柱的难度比较大。
在此,我们建议,如果仅仅是立柱出现轻微断痕,可以采取在其一旁增设加固短立柱的方法。
那么,在蔬菜大棚建造中,该如何正确埋设棚内立柱呢?我们建议,蔬菜大棚埋设立柱,可分三大步骤进行,即先布线,再定“标尺”,最后分次埋设立柱。
第一步:规划布线。
以蔬菜大棚内径100米长为例。
通过实地规划可知,100米长的地块,按照3.5米一间(因3.5米一间,不仅利于蔬菜做畦整地,可定植5沟蔬菜,而且能提高大棚的整体承载力),地块中间可规划出28大间,棚东西两头剩下各1米的两小间。
按照此规划,分别用卷尺测量出每一间的具体位置,而后南北向进行布线。
第二步:定“标尺”。
“标尺”是指用于其他立柱埋设时参照的标准立柱。
一般是以棚东西两头的立柱作为“标尺”。
以在山东寿光建棚为例,假若大棚后墙内高4.5米,可选用的各排立柱高度分别为:第一排加重立柱5.5米(偏北斜)、第二排加重立柱5.8米(直立)、第三排立柱5.5米(稍微偏南斜)、第四排立柱4.8米(偏南斜)、第五排立柱3.6米(偏南斜)。
前两排之所以选择加重立柱,是因为大棚建成后,该处将承受卷帘机和草苫的总重量。
在选好立柱之后,再根据布线图,分别把棚东西两头的两列立柱埋设好即可。
注意:立柱的下埋深度均为60厘米。
并且,第一排立柱要偏北一些,从而能使得后墙上的斜立柱(菜农俗称“后砌柱”)探出40厘米,其与水平线夹角45°左右,一方面是为了提高第一排立柱的承载力,另一方面是增加棚内冬季的日照时数。
第三步:分次埋柱。
以棚东西两头的“标尺”为准,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进行依次埋柱。
方法:埋设第一排立柱时,先将用于第一排的立柱,从其上端往下测量并标记出3米的位置。
然后,在“标尺”立柱(从其上端往下)3米处东西向拉一条标线,立柱埋设后,标线要与立柱的3米标记处重合。
按照此方法,再埋设第五排立柱,最后,埋设内部的各个立柱即可。
误区四:棚膜覆盖有误蔬菜大棚只有通过覆盖棚膜后,才会真正发挥“温室”效应。
因此讲,选购适宜于蔬菜大棚的薄膜,并通过正确的棚膜覆盖方法,延长棚膜寿命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是,前不久,我们下乡走访时,发现不少农户棚室的棚膜覆盖存在问题。
首先是棚膜的选购有误。
一般而言,蔬菜大棚薄膜共分两幅,一幅为屋面棚膜,另一幅为放风棚膜。
前者我们建议选购透光率高、无滴消雾性强、寿命长的聚氯乙烯或乙烯-醋酸乙烯高温复合膜,后者建议选购使用聚乙烯成分棚膜。
可是,不少农户却用聚氯乙烯成分的棚膜作为了放风棚膜。
其中,一菜农的蔬菜大棚长100米,由于聚氯乙烯成分的棚膜伸缩性大,故而他仅仅使用了90米长、2.2米宽的这种棚膜。
结果,本来在放风口处,屋面棚膜与放风棚膜重叠30厘米,可保证“闭风”效果,可是,时间一久,具有伸缩性的聚氯乙烯棚膜“收缩”了,进而导致闭风不严实的结果出现,假若是冬季夜间,闭风不严实,易造成蔬菜冻害发生。
故此,我们强调,不要选用聚氯乙烯的棚膜做放风棚膜。
此外,我们还发现,棚膜覆盖后的压膜绳固定有误。
压膜绳的主要作用就是“压住”棚膜,而不是破坏棚膜。
不少农户棚室的压膜绳是从上至下倾斜式拉放的,而不是上下直着拉。
由于压膜绳倾斜式拉放,使得其横跨在(大竹竿或钢管)拱杆上,时间一长,再通过拉放草苫,压膜绳与棚膜来回摩擦,结果导致棚膜出现破损,得不偿失。
误区五:棚高、棚宽不成比例棚高指蔬菜大棚的高度,一般测量时以棚内(从北墙数)第二排立柱的高度为准;棚宽指蔬菜大棚的跨度,一般测量从棚内北墙根处的水渠边至大棚前沿。
俗话说,“有高度才会有跨度”,可是我们走访发现,不少棚户为增加蔬菜大棚的种植面积,将其越建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