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志愿者_从青年到全民_改革开放30年志愿服务发展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从经济体制转轨到社会结构转型,从政府管理改革到公共服务发展,在消解旧因素的同时生长越来越多的新因素、新事物。其中,志愿服务的诞生和发展成为引人注目的事件。共青团中央发起和推动的青年志愿者行动,是中国志愿事业发展的先锋,以创新的观念、活跃的行为促进新的社会趋势,引发新的社会时尚,并且赢得全民的认同和参与。特别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灾区志愿服务和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服务,促使广大民众对于志愿事业具有了崭新的认识。
一、改革开放30年:志愿者在行动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热衷政治、热衷运动的思想与行为划上了句号,逐渐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青年本性中有追求利益的一面,也有奉献付出的一面。经历了市场经济初期热衷物质利益、热衷个人发展的潮流之后,青年群体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青年群体之中出现“重新寻找雷锋”、“呼唤人间友爱”的热潮,渐渐引发志愿服务这一新兴事物。30年以来,以服务社会、服务他人为目的的志愿事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因素,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1.公益转型(1978年-1986年)
从1978年到1986年,批判陈旧、僵化思想观念,激发物质创造的热情,成为影响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主流思潮。虽然,有识之士对于社会公德减弱、友爱互助淡薄深感忧虑,提出了商品经济发展中要发扬传统美德、建设互助风尚的建议,但是呼声微弱,未能引起广泛关注。这时候,各种机构沿用“学雷锋、做好事”的方式,年年开展“学雷锋”活动,却无法吸引更多年轻人参加,尤其是停留在形式化、短期化,出现“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的困惑。即使社会中仍然有些乐于助人、热心公益的人士,也被社会潮流忽略,甚至被认为是“傻冒”、“不够进化”。因此,中国的公益服务、友爱互助必须实现观念变革、创新发展,才能具有新的生命力。
2.自发探索(1987年-1993年)
在改革开放的前沿,中西文化交汇的广州市、深圳市,一批热心青年率先探索志愿服务的形式,逐渐受到民众的欢迎,获得社会的认可。回顾改革初期的历史,我们发现广州、深圳成为“观念更新”的源头。当时有种种形象的说法,“南风窗”比喻广州成为海外时尚观念向大陆传播的“窗口”;“基围虾”比喻广东人思想是中外交融的“混血儿”。青少年从香港、澳门了解“义务工作”具有公益服务的性质,
□谭建光
周宏峰
摘
要:中国改革开放30年,在社会结构转型、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志愿
服务事业。共青团中央发起和推动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在全民参与志愿服务的新格局中,要积极建立和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党政统筹、团青示范、社团管理、公民参与、社会支持、法律保障的系统,促进志愿服务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志愿者;青年;全民;体系
中国志愿者:从青年到全民
———改革开放30年志愿服务发展分析
就主动参考和借鉴,结合对“学雷锋、做好事”的改进,探索出“志愿服务”的萌芽。1987年,广州市诞生全国第一条志愿者服务热线电话[1];1990年,深圳市诞生全国第一个正式注册的志愿者社团——
—深圳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2]。与此同时,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道1989年诞生全国第一个社区志愿服务团体。1992年,在香港义工的直接指导下,广东省佛山市诞生“义工团”。内地许多省市也陆续产生不同类型、名称各异的志愿组织。由于是青年或者其他年龄人群自发组建、自发服务,力量仍然单薄、社会影响力有限,但促进了商品经济社会中的新型友善互助风尚,为党和国家提供了先行探索的经验。
3.组织推动(1994年-2000年)
在共青团中央的发起和推动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于1994年成立,“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步入其发展过程的第二个时期,即持续发展和深化阶段[3]。虽然,这期间民政系统推动的社区志愿服务和红十字会推动的专业志愿服务也在发展,但是,其影响力远远不如青年志愿者行动。共青团推动的志愿行动,在几年的时间内,依托各级共青团组织,建立起全国、省、市、县四级青年志愿者协会,部分地区延伸到社区、农村,建立镇(街)青年志愿服务中心和社区(农村)青年志愿服务站。借助团组织的动员能力和网络覆盖,志愿服务的区域扩散体现明显的效果,但是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方面是单纯依托共青团的志愿者网络,导致社会各界的误解,认为志愿服务仅仅是团工作的一部分,是青年群体的事情,削弱了社会的广泛性。另一方面是团注重活动轰动效应、短期效应的习惯,导致青年志愿者行动的“运动化”、“活动化”、“形式化”、“临时化”等特征明显,缺乏深入持久的发展机制。此外,虽然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的召开引发政府和民众对民间志愿服务的关注,但真正实际投身服务的其他群体并不多。综合分析可发现,共青团推动的青年志愿者行动,为中国普及志愿事业奠定了基础。
4.多元发展(2001年—2007年)
伴随中国改革的深化,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一些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行动对于国内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2001年的“国际志愿者年”庆祝活动,促进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等与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合作,开展在中国境内的宣传推广,也促使社会各界发现志愿服务是涉及全民的事业,不仅仅是青年群体的事情。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委
托丁元竹教授为准备“国际志愿者年”活动撰写的《志愿精神在中国》,率先以全方位的视野分析中国志愿事业,介绍了社区志愿服务、青年志愿服务、慈善志愿服务、民间志愿服务、境外驻华机构志愿服务等,拓展了人们的认识[4]。因此,在“国际志愿者年”活动影响下,政府部门和群团组织越来越重视志愿服务,其他机构与组织也热衷志愿服务。民政部加快发展社区志愿服务的步伐,2005年3月成立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区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后更名为“志愿者工作委员会”)。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扩大了公益志愿团队的力量,妇联成立“巾帼志愿服务总队”等等,企业与民间组织对于发展志愿服务的热情也日趋高涨。这时候,中国迎来了志愿事业多元发展的时代,打破了传统单一职能部门的限制。然而,在多元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许多机构、社团习惯“争老大”、“认正宗”的心态,发展志愿者队伍过程中竞相追逐“权威性”、“垄断性”、“唯一性”,造成相互扯皮、内耗严重。可见,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活跃,受到国情的制约,依然需要统筹和协调,不能陷入盲目的资源争夺与力量内耗。这一问题引起党和政府的关注,不断采取调整策略,发挥了积极作用。
5.全民参与(2008年-)
当代中国的志愿事业伴随改革开放而发展壮大,但是在此前一直处于分部门、分群体各自探索的状态。2008年的两件大事,促使这种徘徊局面迅速改变。一是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大地震,千百万志愿者踊跃奔赴救灾第一线,有些是志愿组织派遣的,更多是自发前往服务。“救灾现场、灾民安置点现场,到处都是解放军官兵(武警)、医生(护士)、志愿者(红帽子)。……‘解放军’、‘医生’、‘志愿者’,这些成为群众说得最多的词语。[5]”这里面有党团员志愿者,也有企业志愿者和宗教团体志愿者;有青年志愿者,也有中老年志愿者和妇女志愿者,甚至还有少儿志愿者;有大学生、企业志愿者,也有居民、农民志愿者。“在这场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各级团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和志愿者经受了考验,得到了锻炼,作出了贡献”[6]。数以千万计的志愿者为灾区服务,虽然由于缺乏经验、缺乏组织,出现种种问题,但是提供的帮助及产生的社会影响非常大。同时也让所有中国人“一夜之间”发现志愿服务如此重要。二是百年盛事北京奥运会,百万志愿者参与服务,让各国领导人、运动员、媒体记者、现场观众、场外群众都对志愿服务有新的认识,深深纳入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