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志愿者_从青年到全民_改革开放30年志愿服务发展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从经济体制转轨到社会结构转型,从政府管理改革到公共服务发展,在消解旧因素的同时生长越来越多的新因素、新事物。

其中,志愿服务的诞生和发展成为引人注目的事件。

共青团中央发起和推动的青年志愿者行动,是中国志愿事业发展的先锋,以创新的观念、活跃的行为促进新的社会趋势,引发新的社会时尚,并且赢得全民的认同和参与。

特别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灾区志愿服务和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志愿服务,促使广大民众对于志愿事业具有了崭新的认识。

一、改革开放30年:志愿者在行动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热衷政治、热衷运动的思想与行为划上了句号,逐渐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但是,青年本性中有追求利益的一面,也有奉献付出的一面。

经历了市场经济初期热衷物质利益、热衷个人发展的潮流之后,青年群体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青年群体之中出现“重新寻找雷锋”、“呼唤人间友爱”的热潮,渐渐引发志愿服务这一新兴事物。

30年以来,以服务社会、服务他人为目的的志愿事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因素,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1.公益转型(1978年-1986年)
从1978年到1986年,批判陈旧、僵化思想观念,激发物质创造的热情,成为影响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主流思潮。

虽然,有识之士对于社会公德减弱、友爱互助淡薄深感忧虑,提出了商品经济发展中要发扬传统美德、建设互助风尚的建议,但是呼声微弱,未能引起广泛关注。

这时候,各种机构沿用“学雷锋、做好事”的方式,年年开展“学雷锋”活动,却无法吸引更多年轻人参加,尤其是停留在形式化、短期化,出现“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的困惑。

即使社会中仍然有些乐于助人、热心公益的人士,也被社会潮流忽略,甚至被认为是“傻冒”、“不够进化”。

因此,中国的公益服务、友爱互助必须实现观念变革、创新发展,才能具有新的生命力。

2.自发探索(1987年-1993年)
在改革开放的前沿,中西文化交汇的广州市、深圳市,一批热心青年率先探索志愿服务的形式,逐渐受到民众的欢迎,获得社会的认可。

回顾改革初期的历史,我们发现广州、深圳成为“观念更新”的源头。

当时有种种形象的说法,“南风窗”比喻广州成为海外时尚观念向大陆传播的“窗口”;“基围虾”比喻广东人思想是中外交融的“混血儿”。

青少年从香港、澳门了解“义务工作”具有公益服务的性质,
□谭建光
周宏峰

要:中国改革开放30年,在社会结构转型、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催生了志愿
服务事业。

共青团中央发起和推动的青年志愿者行动,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在全民参与志愿服务的新格局中,要积极建立和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党政统筹、团青示范、社团管理、公民参与、社会支持、法律保障的系统,促进志愿服务为和谐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志愿者;青年;全民;体系
中国志愿者:从青年到全民
———改革开放30年志愿服务发展分析
就主动参考和借鉴,结合对“学雷锋、做好事”的改进,探索出“志愿服务”的萌芽。

1987年,广州市诞生全国第一条志愿者服务热线电话[1];1990年,深圳市诞生全国第一个正式注册的志愿者社团——
—深圳市义务工作者联合会[2]。

与此同时,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道1989年诞生全国第一个社区志愿服务团体。

1992年,在香港义工的直接指导下,广东省佛山市诞生“义工团”。

内地许多省市也陆续产生不同类型、名称各异的志愿组织。

由于是青年或者其他年龄人群自发组建、自发服务,力量仍然单薄、社会影响力有限,但促进了商品经济社会中的新型友善互助风尚,为党和国家提供了先行探索的经验。

3.组织推动(1994年-2000年)
在共青团中央的发起和推动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于1994年成立,“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步入其发展过程的第二个时期,即持续发展和深化阶段[3]。

虽然,这期间民政系统推动的社区志愿服务和红十字会推动的专业志愿服务也在发展,但是,其影响力远远不如青年志愿者行动。

共青团推动的志愿行动,在几年的时间内,依托各级共青团组织,建立起全国、省、市、县四级青年志愿者协会,部分地区延伸到社区、农村,建立镇(街)青年志愿服务中心和社区(农村)青年志愿服务站。

借助团组织的动员能力和网络覆盖,志愿服务的区域扩散体现明显的效果,但是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方面是单纯依托共青团的志愿者网络,导致社会各界的误解,认为志愿服务仅仅是团工作的一部分,是青年群体的事情,削弱了社会的广泛性。

另一方面是团注重活动轰动效应、短期效应的习惯,导致青年志愿者行动的“运动化”、“活动化”、“形式化”、“临时化”等特征明显,缺乏深入持久的发展机制。

此外,虽然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的召开引发政府和民众对民间志愿服务的关注,但真正实际投身服务的其他群体并不多。

综合分析可发现,共青团推动的青年志愿者行动,为中国普及志愿事业奠定了基础。

4.多元发展(2001年—2007年)
伴随中国改革的深化,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一些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行动对于国内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

2001年的“国际志愿者年”庆祝活动,促进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等与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合作,开展在中国境内的宣传推广,也促使社会各界发现志愿服务是涉及全民的事业,不仅仅是青年群体的事情。

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委
托丁元竹教授为准备“国际志愿者年”活动撰写的《志愿精神在中国》,率先以全方位的视野分析中国志愿事业,介绍了社区志愿服务、青年志愿服务、慈善志愿服务、民间志愿服务、境外驻华机构志愿服务等,拓展了人们的认识[4]。

因此,在“国际志愿者年”活动影响下,政府部门和群团组织越来越重视志愿服务,其他机构与组织也热衷志愿服务。

民政部加快发展社区志愿服务的步伐,2005年3月成立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区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后更名为“志愿者工作委员会”)。

红十字会和慈善总会扩大了公益志愿团队的力量,妇联成立“巾帼志愿服务总队”等等,企业与民间组织对于发展志愿服务的热情也日趋高涨。

这时候,中国迎来了志愿事业多元发展的时代,打破了传统单一职能部门的限制。

然而,在多元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许多机构、社团习惯“争老大”、“认正宗”的心态,发展志愿者队伍过程中竞相追逐“权威性”、“垄断性”、“唯一性”,造成相互扯皮、内耗严重。

可见,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竞争的活跃,受到国情的制约,依然需要统筹和协调,不能陷入盲目的资源争夺与力量内耗。

这一问题引起党和政府的关注,不断采取调整策略,发挥了积极作用。

5.全民参与(2008年-)
当代中国的志愿事业伴随改革开放而发展壮大,但是在此前一直处于分部门、分群体各自探索的状态。

2008年的两件大事,促使这种徘徊局面迅速改变。

一是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大地震,千百万志愿者踊跃奔赴救灾第一线,有些是志愿组织派遣的,更多是自发前往服务。

“救灾现场、灾民安置点现场,到处都是解放军官兵(武警)、医生(护士)、志愿者(红帽子)。

……‘解放军’、‘医生’、‘志愿者’,这些成为群众说得最多的词语。

[5]”这里面有党团员志愿者,也有企业志愿者和宗教团体志愿者;有青年志愿者,也有中老年志愿者和妇女志愿者,甚至还有少儿志愿者;有大学生、企业志愿者,也有居民、农民志愿者。

“在这场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各级团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和志愿者经受了考验,得到了锻炼,作出了贡献”[6]。

数以千万计的志愿者为灾区服务,虽然由于缺乏经验、缺乏组织,出现种种问题,但是提供的帮助及产生的社会影响非常大。

同时也让所有中国人“一夜之间”发现志愿服务如此重要。

二是百年盛事北京奥运会,百万志愿者参与服务,让各国领导人、运动员、媒体记者、现场观众、场外群众都对志愿服务有新的认识,深深纳入脑
海之中。

联合国志愿组织中国项目官员曾说,“2008年将是中国志愿服务元年”(在北京奥运志愿服务成果转化研究第二次会议发言),最主要的标志就是全民参与的志愿服务时代来临。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从2005年提出“建立社会志愿服务体系”,2007年提出“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2008年由中央文明委牵头,团中央、民政部配合,共同建立志愿服务的新机制,逐渐取得成效。

二、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创新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共青团发起和推动的青年志愿者行动,一直成为率先探索志愿事业的主要力量,一直发挥观念创新、活动创新、组织创新、体制创新的率先实验功能。

我们整理有关文献和资料,概括出青年志愿者行动最突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创造助人自助的新形式
改革开放以后,青少年曾经在倡导“大公无私”与倡导“个人利益”两种思潮的冲击下矛盾、困惑。

这时,新一代志愿者提倡“爱心奉献,助人自助”的理念,宣扬了新的观念意识,解除了青少年的困惑。

“超越传统‘助人’只是单方面‘施予’的观念,强调‘助人自助’,鼓励广大青少年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提高自我、发展自我。

[7]”这一观念也是对“学雷锋、做好事”的创新与丰富,将志愿者的自我发展、个人幸福与爱心服务相结合,改变了单纯服务和付出的局限,让青少年看到志愿服务对自身成长的益处,具有持久参与的愿望。

2.倡导快乐服务的新生活
青年志愿者行动改变了传统“苦行僧”式的“利他”服务模式,鼓励人们通过参与服务获得快乐与幸福。

“让志愿服务成为时尚生活方式”、“我志愿,我快乐”、“我志愿,我健康”、“我志愿,我美丽”等语言逐渐流行。

快乐志愿服务的生活方式,鼓励人们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体验人生幸福。

快乐服务的倡导,有利于志愿服务走下单纯神圣崇高的“神台”,进入平民百姓之中,成为日常化、持久化的行为习惯,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3.探索公民教育的新途径
青年志愿者行动提供了公民教育的新方式、新途径,改变了过去单纯“灌输式”、“被动式”的教育模式。

青少年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通过与其他志愿者的交往学习友善心态,通过与服务对象的交流学
习坚强生活,通过克服困难坚持服务的过程培养坚定意志,通过参与志愿组织的协调沟通学习培养合作观念。

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大学生志愿者以满腔热情踏实工作、真诚奉献,赢得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信任和欢迎。

”并且“在服务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8]。

杭州市、中山市等地区发展的“亲子志愿队”,将志愿服务对公民教育的功能更好地发挥出来,家长与子女在共同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思想与情感越来越接近,心理共鸣越来越多,形成了共同的正确观念。

改革开放之后,从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向现代的公民素质教育转化,不仅需要内容的转变,而且需要形式和途径的创新。

志愿服务的繁荣,为中国公民教育特别是青少年公民素质的培养提供有效的渠道,有利于公民意识、公民道德的深入人心。

4.激发社团组织的新活力
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过程中,“官方”志愿组织的逐渐社会化、自主化,与“民间”志愿组织逐渐和“官方”合作共处,成为两条日趋接近的轨迹。

从外国的经验看,志愿事业依托在非营利机构、民间组织之中。

“对世界人民来说,活跃的非营利部门的存在越来越成为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

非营利机构可以表达公民所关注的事情,保证政府履行责任,倡导社区发展,提出未满足的需求,以便普遍提高生活质量。

[9]”共青团中央成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时候,就将这一社团定位于社会化的发展路径。

但是,鉴于中国的国情制约,单纯的民间组织往往陷入“草根长不大”的困境,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初期突出党政支持、群团主导的社会背景,聚集各种资源将志愿事业由小到大地发展起来。

经过多年的基础工作之后,如今就分别朝两个方向变化:一是建设好以部门、机构为依托的志愿队伍,继续发挥“官方”资源优势,开展重点志愿服务项目,如“援外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服务”、“应急志愿服务”,逐渐成为知名社会品牌。

二是探索建立“半民间化”的青年志愿队伍,即鼓励热心的志愿者,根据兴趣爱好与社会需求的结合,成立自主性强的服务团队。

如广州市“启智志愿服务总队”、东莞市“拓展志愿服务总队”、汕头市“蓝天义工队”等,它们的特色都是挂靠在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下面,获得合法生存身份,但是基本不受干预,能够自主开展服务活动,自主发展壮大队伍。

同时,青年志愿者协会还与各类工商企业志愿者、民间组织志愿者、宗教社团志愿者联系、合作,
建立战略联盟,使志愿服务的社会网络不断扩大。

5.推进社会结构的新分化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还为社会改革、结构转型提供了探索。

从“大一统”的“学雷锋、做好事”转变为组织多样、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借助公益服务的多样性为社会结构从单一机械模式向有序多元发展提供参照。

另外,志愿服务内部的分化、合作,也为社会转型提供试验。

中国志愿事业有一个典型案例,“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服务的格局,从一开始由于特殊原因而形成志愿服务与义务工作两种模式之后,既没有顺从压力而归于统一,也没有因为模式不同而杂乱无章,而是逐渐形成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局面。

……不仅引起人们社会服务观念的更新,而且引起人们对社会结构、社会管理观念的更新,推动社会的渐进转型。

[10]”
如今,国家层面与省市层面的志愿服务管理体制有所不同、各有特色,各地区志愿组织的管理体制各有差异、互相借鉴。

反过来,这些分化、多样的形式,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福利结构的转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三、中国社会志愿服务的模式
中国志愿服务从青年向全民参与扩大之后,产生多样化的志愿团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服务模式。

1.青年志愿组织。

青年志愿者协会及其所属的服务队、服务站,仍然是中国最主要的志愿服务力量。

目前,注册青年志愿者超过两千万人,每年还不断增加。

在各种重大事件中提供服务,如奥运会志愿服务、汶川救灾志愿服务、抗击雪灾志愿服务、抗洪救灾志愿服务,以及承担国家任务的志愿服务,如援外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服务等,青年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作为社会文明的先锋,青年志愿者在倡导现代文明风尚、提倡健康有益生活方式等方面作出积极的贡献。

2.社区志愿组织。

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原来分别归属于分散的社区,2005年以后参加“中国社区志愿者注册”,接受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的指导。

在社区志愿组织中,老年人和妇女成为主要力量,社区干部和党团员成为核心力量,通过互助友爱、互相帮助,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困难,成为和谐社会的基础力量。

3.企业志愿组织。

中国的工商企业原来没有独立建立志愿组织的意识,往往是通过捐助社会志愿服务,鼓励员工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履行社会责任。

但是,近年来,企业自主建立的志愿队伍越来越多,包括外资企业如微软公司,大型企业如万科地产,特色企业如美乐多饮品有限公司等,都组建大小不等的志愿团队。

他们有些是与青年志愿组织、社区志愿组织合作,有些则完全是自主开展服务,成为中国志愿领域中的特色力量。

4.专业志愿组织。

中国的专业志愿者人士,原来仅仅归属于不同的志愿组织,作为专业人才发挥作用。

近年来,一些专业志愿者开始组建特色志愿队伍,选择合适的服务项目,自主帮助有需要的人群。

高校的退休教授组成“教授志愿队”为山区提供智力服务;中青年律师组成“权益保护志愿队”为劳务工提供专业服务。

广东省社会学会志愿服务研究委员会,是全国第一个社会科学领域的志愿服务研究社团,为各类志愿组织提供理论研究和策划指导服务。

中山大学公民社会中心,为民间社团及志愿组织提供培训与咨询服务。

这些专业志愿者独立组建的社团、队伍,发挥特殊的作用,其影响不可低估。

5.慈善志愿组织。

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组建的志愿者社团,将慈善与服务相结合,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上海慈善基金组建的“慈善义工总队”,吸引社会热心人士,特别是中老年人与大学生共同参与服务,让大家在服务过程中交流沟通,深化对公益慈善的理解,体会慈善人生与志愿人生的意义,收到很好的效果。

6.宗教志愿组织。

爱德基金会、女青年基督教会、佛教协会等近年也成立志愿团队,特别是在今年的汶川地震灾区服务中发挥了作用,引起关注。

宗教志愿组织注重生命关怀、注重尊重人性,具有鲜明的特色。

7.民间志愿组织。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民间组织蓬勃兴起,也开展了许多扶贫救灾的服务、环境改善的服务,但是并没有与志愿服务理念相结合。

2001年“国际志愿者年”以后,不论是社团注册的民间组织、工商登记的民间组织还是没有登记注册的自发民间组织,都乐于组建独立的志愿者队伍,并且逐渐形成民间志愿服务的支持力量。

北京“惠泽人咨询服务中心”是这种支持系统的代表,通过提供培训、交流、咨询、评估,建立起民间志愿团队的网络,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8.国际志愿组织。

伴随中国的发展和富强,国际机构对于中国的关注程度提高,各国志愿组织也进
入中国提供指导或服务。

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较早与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合作,同时也与“非官方”的民间志愿组织合作。

英国海外志愿者社中国办事处,作为较早进入中国的机构,专门扶持民间志愿组织开展服务,近年也支持“官方”志愿组织的服务。

美籍华人叶祖禹先生创办的“美新路”公益基金,在美国注册但是却专门针对中国开展服务,挂靠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下面,获得独立的活动空间。

其中,美新路基金致力于培育长期服务的志愿者队伍,提供经验分享与创新发展的平台。

此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志愿组织、志愿队伍,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开展分散和零星的服务活动,直接帮助有需要的人群。

四、中国志愿服务的新格局
随着全民参与志愿服务的趋势发展,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工商企业、社会力量纷纷关注和推动志愿事业。

这样,如何避免过度竞争造成的损害,如何最大限度满足公民服务的愿望,如何形成持久发展的局面,都引起各方的重视。

党中央提出“建立”与“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要求,鼓励全国进行思考与探索。

“我们的调查研究发现,志愿精神、志愿人员、志愿行为、志愿组织、志愿资源是中国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要素。

[11]”通过积极探索与努力实践,中国志愿服务发展已形成良好的态势,具体体现为以下新的格局。

1.党政统筹
中国志愿服务与外国特别是欧美国家志愿服务发展的重要差异,就是党和政府在推动这一事业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

美国“公民社会组织建立在地方的志愿群体的基础上,志愿群体互相联合起来解决当地的问题和人们关注之事。

[12]”中国的党和政府是领导国家现代化的主要力量,也是推动社会服务发展的主要力量,脱离党政统筹的志愿事业,就不可能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

当然,从“党政领导”、“党政支持”转变为“党政统筹”的观念,是历史的进步。

由于志愿服务是公民出自爱心、自由组合的服务活动,应该由志愿者社团自主管理、自主发展。

但是,党和政府建立“发展志愿服务事业指导委员会”(或“志愿者工作委员会”)统筹社会资源,提供协调与支持,是促进这一事业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

北京、广东、浙江等省市率先建立“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党政领导担任主任、副主任,有关部门和机构作为成员
单位,积极协调和支持志愿事业的发展,取得很好的效果。

如今,国家层面形成文明委牵头,团中央和民政部配合,多个部门与机构合作的志愿服务统筹机制,逐渐发挥积极作用。

2.团青示范
在党和政府统筹志愿者事业的格局中,共青团推动的青年志愿者行动仍然发挥示范作用,成为志愿服务创新发展的促进因素。

由于青年是社会变革的先锋,是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志愿服务领域的众多探索、创新,都是由青年率先试验,积累经验之后向其他群体推广。

如今,青年志愿者在文明礼仪服务、公益活动服务、弱势群体服务、扶贫助学服务、环境保护服务、国际交流服务等方面非常活跃,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

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青年仍然是社会的“晴雨表”,青年志愿服务的发展方向与创新趋势,将为全民志愿服务提供借鉴、提供参照。

因此,青年志愿组织的示范作用不可低估。

3.社团管理
中国社会转型促进结构分化,促进自组织发展,志愿社团的自主管理、自主运作将成为今后的主要趋势。

在党和国家政府的统筹下,在群团组织的指导下,志愿社团的自主发展依赖成员的共同努力,这也是公民素质锻炼和提升的过程。

中国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民众从过去的依赖政府、依赖集体转变为依靠自己,个体自由权利增强的同时,面临的未知因素也增多。

近年来,通过结社而组成行业协会、志愿社团,锻炼了民众的组织发展能力,也形成了社会中自主运作的力量,成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

4.公民参与
志愿服务只有获得全体公民的广泛参与,获得民众的广泛认同与支持,才可能具有充分的发展空间。

“人人参与志愿活动,人人享受志愿服务”,既是现代化社会的理想追求,也是人民生活中的希望。

目前,中国志愿者占人口的比例不高,全国文明城市的志愿者占总人口的10%左右,其他城镇和农村就更低。

相比之下,“在美国居民之中。

80%以上的人承认自己是某种组织的成员,其中包括教会、联合会、专业或者商业联合会等。

……这个情况的意义在于,那些参加宗教或者其他组织的人更倾向于从事志愿活动并进行慈善捐款。

[13]”我们的研究表明,公民参与志愿服务,在帮助社会和他人的同时,还可以获得三方面的收益:一是与善良的志愿者同伴交往,可以获得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