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性差异看中国当代女性的角色定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两性差异看当代中国女性的现实处境与发展
摘要:在女性主义的理论中,男性两性差异包括生理性别差异和社会性别差异,这种差异产生了男女两性不同的角色定位。
但是男性和女性的社会角色差异与其说是由生理决定的,毋宁说是由社会文化规范的。
从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两方面看,中国女性解放事业虽然已取得丰硕成果,但是这种丰硕成果下仍掩盖着许多性别分工不合理,不公正的现象。
女性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的道路,但这条漫长的道路也充满了希望。
关键字:女性主义生理性别社会性别中国女性现实处境女性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女性似乎获得了和男性同等的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机会,并在越来越多的行业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但当前中国女性在家庭和社会的角色定位上仍存在很多问题,女性问题也仍是公众谈论的一个重要话题。
一、女性主义的界定
谈到女性话题,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女性主义这个术语,那么到底什么是女性主义呢?女性主义这一术语来自英文单词“feminism”,最初译为女权主义,之后随着中国妇女研究的发展,又把“feminism”一词译为女性主义。
《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中对“feminism”一词是这样界定的:“女权/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和实践,包括男女平等的信念及一种社会变革的意识形态,旨在消除对妇女及其它受压迫群体在经济、社会及政治上的歧视。
” 可见,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权利问题始终是女性主义的核心话题。
人的社会性是通过男性和女性两大主体的互动形成的,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是相对与男性来说的,男女的两性差异曾使女性沦为以男性为主体的他者和第二性的地位。
那么,要重新确立女性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就要从男女两性的差异入手。
二、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
关于男女性别差异的话题可谓由来已久,在女性主义研究领域中,男女两性的差异包括生理性别(sex)上的差异和社会性别(gender)差异。
(一)两性的生理性别差异
一个婴儿从一出生就会因为他的生理特征而被确定为男孩或者女孩,这就是生理性别,是人类的自然属性。
这样人类就与自然界其他种类的动物一样,分为雌性两性,即男性和女性。
因为女性主要负担生育的责任,所以在身体结构上出现了很多不同于男性的特征。
比如男性一般比较高大,体格健壮,相反的女性通常比男性矮,体重较轻,骨骼
较为纤细,骨盆较大,以适应怀孕和分娩的需要;男性一般毛发较重,肌肉富有力量,而女性毛发较少,肌肉力量小,体型也比男性更丰满。
从生理性别可以看出,男女之间的本质区别是生理特征的不同,但在现实社会中,这种生理差别被无限的放大了。
因为没有生育的负担,男人一直充当社会的主宰,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有绝对地位,而女性却以“贤妻良母”的角色被被排挤到社会的边缘,失去了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将女性限定在家庭领域中,剥夺了女性从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权利和机会。
“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儿有泪不轻弹”等传统思想导致了男孩女孩从一出生就要被家庭、社会塑造成约定俗成的“男人”和“女人”,这中后天形成的性格、行为等差异就是社会性别的差异。
如果说生理性别是人类进化客观所造成的话,那么社会性别则是人类社会的主观意识的体现。
(二)两性的社会性别差异
盖儿•鲁宾在1975年发表的《妇女交易:“性/政治经济学”笔记》中就提出了性/社会性别制度的概念。
“性/社会性别制度是社会将生物的性转化为人类活动的产品的一整套组织,这些转变了的性需求在这套组织中得到满足”。
②也就是说两性的差异已经不只是生物特征在其作用,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因素造成的,对女性的定位大多来源于社会制度、文化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可以说,性别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生理特征,而且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构成。
在孩童时代,男孩就被告知要有男子汉气概和阳刚之气,要勇于挑战,要成为命运的主宰;相反,女孩则始终被提醒要具有女性气质和阴柔之美,要温顺、服从。
这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稳定的男尊女卑的社会关系。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就意识到了男女社会性别差异的问题,她说:“男女之间的差异是他们的环境不同的结果。
”③在这本书中,波伏娃还提到了社会在女性塑造中的重要作用,她说:“女人是逐渐形成的。
从生理、心理或是经济因素,没有任何的既定的命运可以决定人类中的女性在社会中所表现的形象。
决定这种处于男人和阉人中间的、有着所谓女性气质的人种的是整个文明体系。
”④由此可见,男性和女性的社会角色差异与其说是由生理决定的,毋宁说是由社会文化规范的。
人的性别意识以及男女性在性格、行为、心理等方面的差异是在家庭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的,是社会制度安排和社会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
三、从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看中国女性的现实处境与发展(一)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决定要辩证的看两性差异
1、过去强调“男女平等”的局限性
自五四运动是中国就提出了男女平等的思想,建国后男女平等更是作为法律条文被列入宪法当中。
但是早期强调的男女平等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和不合理之处。
男女平等过
于强调男女的同等、均等,把男性和女性都放在相同的要求和标准之下,而这个标准实际就是男权社会的标准。
女性若要享受到男性的社会特权就必须用男性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甚至要成为男人。
为了能像男人一样不受牵累的在社会上干一番事业,许多女性甚至选择了独身。
这个时候,女性因能够闯入男性的社会而获得强烈的解放感、自由感和满足,像男人一样甚至成了女性主义者也认同的女性解放目标。
这种“男女平等”的思想其实忽视了女性自身的生理特点,忽视了女性生育的重担和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
表面看起来的平等也掩盖了真正的不平等。
2、真正的男女平等要实现性别公正
生理差异决定男女平等不能忽视女性自身的生理特征和生育要求。
这就要求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需要来自男性群体的帮助;在职业分配中,不应强迫女性从事高空、矿山、水下作业等重体力或不利于女性生理健康的工作。
这是由男女的身体机能决定的不可改变的事实。
同时也要考虑到女性在语言、情感、交际等方面的优势,让女性在教育等行业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优势。
从社会性别上看,不应对女性角色定位进行一成不变的设定,将女性限定在家庭内部而认为只有男性才能更好的涉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应改变传统的女性就应该怎样或不应怎样,男性就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的性别角色期待。
从某种程度上讲,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是个体差异的群体化表现。
既然每个个体都应该被给与平等的机会,都有权利根据自身的特点自由的选择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那么男女两性也应该具有同等的权利和自由选择的机会,根据社会需求和个人能力与意愿选择自己在家庭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中的角色和地位,并能做到相互帮助和补充。
这样做才是性别公正的表现,也就是说“男人能干的,女人不一定都能干;女人能干的,男人不一定都能干;男人干得好的,女人不一定能干好;女人能干好的,男人不一定能干好。
男女不仅仅是有别,更为重要的是互补和男女两性的各尽所能。
”⑤
(二)中国女性的现实处境
1、妇女解放的丰硕成果下仍掩盖这许多性别歧视
早在1950年,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中的权益就收到宪法的保护,此外在劳动法、婚姻法等多项法律中都规定了女性享有与男性同等的权益。
女性的就业率也大幅度上升,在教育等众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表面上看,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发展为女性的解放和妇女地位的提高提供了空前的契机。
可以说,从整个社会层面来看,中国妇女在许多方面已经获得解放。
但是这种表面看起来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却掩盖了仍然存在的大量的性别不公正的现象。
男女两性的社会地位的总体差距仍然存在,妇女在家庭、教育、工作、晋升等诸多方面仍然受到许多歧视和不公平的待遇。
首先,从意识形态上看,“女主内,男主外”,“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男人的能力比女人强”“男人就要在外打拼,养家糊口”,“女人就要在家生儿育女,做个贤妻良母”等传统两性观依然盛行不衰。
尤其是在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这些思想
严重影响了女孩的受教育问题。
其次,从社会分工上看,尽管女性参与就业的比例很高,但是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女性的就业率要远远低于男性的就业率。
女性因怀孕生子的生理因素在求职就业中收到歧视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很多用人单位甚至在招聘中明确规定“男性优先”“未婚”等条件。
即使那些为事业奋斗的职业女性在职业晋升中也会受到“玻璃天花板效应”的阻碍,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
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冲突
受到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的影响,女性往往被要求承担比男性更多的家务劳动。
即使是与男性一样有着固定工作的女性在家务劳动上的时间也要多于男性,大部分城市女性承担双重负担:一方面从事全职工作,另一方面需要完成大部分家务劳动。
现代女性在工作上被要求:要具有责任心和事业心,能够做好本职工作;在家庭生活中,她们又必须履行传统观念所要求的:做一个“照顾丈夫的好妻子”“关心孩子的好母亲”“孝顺公婆的好儿媳”,除了大部分的家务劳动意外,她们还要精打细算的处理好整个家庭的里外关系。
也就是说现代女性需要很好地兼顾社会和家庭。
这种双重要求不可避免地会带来女性在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矛盾冲突。
(三)怎样实现女性解放的进一步发展
女性发展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决定了中国女性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并在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女性能够拥有与男性同等的自由而公正的参与社会的机会呢?
1、从家庭生活方面来说
男性和女性对家庭有同等的责任和义务,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应摆脱“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社会分工,改变女性把过多精力投注于家庭和社会参与边缘化的现状。
这需要男女两性同时调整心态,转换角色。
在女性大规模参与社会,走进公共领域的同时,男性也应该适当的退回到家庭中,分担相应的家务劳动和承担照顾家庭的责任。
正如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提出的口号一样:“分一半家务给男性,分一半权利给女性。
"而作为女性也要提高对自身能力的信心和认可,大胆的参与社会竞争,追求事业的成功,更加全面地走向社会。
2、从社会文化制度来看
“男尊女卑”的封建父权制文化从方方面面压制了女性的发展。
虽然落后的封建制度已经废除了上百年了,但是父权制的文化观念已经根深蒂固,“男孩可以传宗接代”“女孩早晚是别人家的人”等各种传统思想依然深入人心。
因此,要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和性别公正就需要把这些落后的传统性别观念从人们心中彻底清除,并建立新的较为先进的性别文化。
这种新的性别文化应该以尊重男女平等为基础,给予男女两性平等的机会、权利和责任。
使得每个个体,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能实现充分独立和自由。
纵观中国女性的解放道路,中国女性解放事业已经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显著成就,但当代女性发展所存在的现实问题也不可忽视。
女性的发展将是一个漫长的道路,但这条漫长的道路也充满了希望。
参考文献
[1]谭兢嫦、信春鹰主编:《英汉妇女与法律词汇释义》,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95年。
[2]Gayle Rubin,/The Traffic in Women:Notes on the-Political Economy.of Sex0,引自5Modern Feminisms6,ed.by Maggie Hum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2,pp.257 -258.
[3]西蒙波伏娃:《第二性》,西北出版社2009年。
[4]西蒙波伏娃:《第二性》,西北出版社2009年。
[5]《性别公正——女性主义研究的现代理念》杨丹学术论坛 2008年第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