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展示试验初报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总结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总结【摘要】这篇文章总结了对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进行的试验。
首先介绍了试验设计与方法,包括选种、播种和管理等过程。
然后详细观察了新品种的生长情况,包括植株生长状况和果实发育情况。
接着对产量与品质进行了分析,比较了新品种与传统品种的差异。
对新品种的耐病虫性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其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最后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探讨了新品种种植的盈利情况。
结论部分总结了整个试验的成果,并展望了新品种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通过这次试验,可以为鲜食甜糯玉米的种植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总结、试验设计与方法、生长情况观察、产量与品质分析、耐病虫性评价、经济效益分析。
1. 引言1.1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总结鲜食甜糯玉米是一种受到消费者喜爱的农产品,其口感糯软甜蜜,营养丰富,深受大众喜爱。
为了提高鲜食甜糯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本次试验选取了几个新品种进行试验种植,并进行了综合评估和总结。
在试验设计与方法方面,我们采用了随机布局试验设计,对比了不同品种之间的生长状况和产量。
通过细致的测量和记录,我们能够准确地评估各品种的生长特性。
在生长情况观察部分,我们观察到不同品种在生长过程中的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包括生长速度、植株高度、叶片颜色等方面的变化,这对我们选种和种植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产量与品质分析部分主要对试验田地的产量和甜糯玉米的口感、食味等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不同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指标,我们能够找出最适合种植的品种。
耐病虫性评价则是考察各品种对抗病虫害的能力,通过观察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和防治效果,为田间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经济效益分析部分主要对试验田地的投入产出比进行评估,同时考虑到种植成本、市场价格等因素,综合分析各品种的经济效益。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综合评估,我们对这几个新品种进行了全面的试验总结,为种植户选择最适合的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提供了重要参考信息。
2. 正文2.1 试验设计与方法本次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总共选取了10个不同种类的玉米品种进行比较研究。
鲜食型糯玉米新品种试验简报
215 验研究 0 .试 2
鲜食型糯玉米新 品种试验简报
刘朝 东 陈仕 军 张子 鹏 黄 爱政
( 东省江 门市农业 科 学研 究所 江 门 5 9 6 ) 广 2 0 0
摘 要 :0 1年春 季 , 门市农 业科 学研 究所 对新 引进 的 7个 鲜食 型糯 玉米 新 品种 开展 田 间试验 , 21 江 其
( ) 芽率 : 双 价抗 虫 抗 除草 剂 基 因棉 发 芽 率 2发 转
9 . , 于 对 照 05个 百分 点 , 2O 低 % . 差异 不 显 著 , 明转 说 势 不显 著 , 见表 6 。
表 6 种 子 发 芽 竞 争 力 比 较
生 存竞 争 能力 评 价 :由于转 双 价 抗虫 抗 除 草 剂 双 价抗 虫抗 除草 剂基 因棉 与对 照 比 ,发 芽率 竞 争 优 基 因棉 与非 转基 因棉 对 照 相 比 。在株 高 和覆 盖 度 总 的生 长上 具 有显 著 和极 显著 竞 争 优势 。 以及 在 籽棉 、 皮 棉 产量 上 有不 显 著 的竞 争优 势 , 以总体 评 价 : 所 转
参 试 的糯 玉 米 品种高 度在 2 9 2 4e 1~ 5 m,以美 玉
本 试 验采 用 随机 排 列 , 3次 重复 , 设 每个 小 区面 1 3号植 株最 高 ,广 糯 2号最 矮 ;参 试 品种穗 位 高在
积 2 。 0mz 育苗移 植 , 三畦六 行 种植 , 行距 6 m, 0e 株距 9 ~ 1 m, 中广 糯 2号最 低 , 大 2 0 3 12e 其 农 0 8最 高 。全
3 m, 0 2e 32 0株/ , 培管理 按 常规 管理 。各 品种 于 部参试 品种 的整齐 度表 现都 比较好 , 亩 栽 达到整 齐划 一 。 3月 1 日浸种 催 芽 。6 日播 种 于 1 0目穴 盘 ,0 日 22 果 穗 性 状 5 1 0 2 .
永顺县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报告
永顺县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报告永顺县位于湖南省东部,气候适宜,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各类农作物。
其中,糯玉米是当地农民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
为进一步提高糯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本次引进了新品种进行试验。
一、引种目的1、提高产量。
新品种选育的目的是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提高产量。
通过试验,评估新品种在永顺县的适应性和产量表现情况。
2、提高耐病性。
糯玉米容易受病害影响,而新品种经过选育,具有更好的抗病性能,通过试验,验证其在永顺县的耐病性表现情况。
3、提高品质。
新品种的选育不仅考虑了产量和耐病性,还兼顾了糯玉米的食用品质和口感优点,通过试验验证其品质表现情况。
二、试验方案1、试验地点:永顺县某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2、试验品种:引入经过选育的糯玉米新品种。
3、试验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全程在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内完成,实行标准化管理,对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
4、试验指标(1)单位面积产量:以亩为单位,收获量计量单位为千克。
(2)病害情况:观测玉米叶面病害程度,选择阳光充沛的天气进行观测抗病性能。
(3)品质评估:对新品种和传统品种的口感和食用品质进行评估,包括籽粒大小、甜度、口感等。
三、试验结果1、产量表现新品种的单位面积产量明显高于传统品种,单位面积产量平均提高了15%,可以有效实现增产效果。
2、耐病性表现新品种的抗病性能良好,耐病能力显著优于传统品种。
在接种病菌后观测一周,新品种的病害情况轻微,证明其具有较好的病害防控能力。
3、品质表现新品种的色泽金黄,籽粒大小均匀,甜度适中,口感优良,得到了试验人员的一致好评。
传统品种的品质表现也良好,但与新品种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四、结论在永顺县某农业科技示范基地进行的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中,新品种表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包括产量增加、病害防控能力强、品质优良等。
因此,建议在永顺县推广栽培该新品种,以提高当地的鲜食糯玉米生产水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11个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结果初报
为了加快鉴定评价糯玉米新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优质性、抗逆性及其他主要品种特性,为农作物新品种的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020年早季莆田市接受福建省鲜食糯玉米品种区试任务,对11个糯玉米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初步选出浙白糯702、荟甜糯2号、闽甜糯4号、雪甜糯321、苏玉糯909和闽甜糯5号等6个综合表现较为理想的组合,为今后进一步扩大生产试验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参试品种参试品种有雪甜糯321(由福州金苗种业有限公司提供)、福恩甜糯2号(由福建农林大学提供)、浙白糯702(由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提供)、荟甜糯2号(由科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珍早甜糯56(由南平市建阳区晓富种子有限公司、福建农华圣高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花甜糯1号(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京甜糯366(由福建永臻种子有限公司提供)、苏玉糯909和焦点糯517号(由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闽甜糯4号和闽甜糯5号(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提供)等共11个品种,以苏玉糯5号(由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为对照(CK)[1]。
1.2田地概况试验安排在福建省旱作物试验场进行,该试验场位于莆田市秀屿区笏石镇苏塘村,海拔9m ,土壤为黄壤土,肥力中等,地力均匀,排灌方便,前茬作物为甘薯。
1.3试验设计按照福建省厅制定的玉米区域试验方案统一要求,试验小区采取对比法排列,不设重复。
小区面积24m 2,每个品种种植3畦,畦带沟宽1.2m ,共种植6行,行长6.7m ,株行距32cm ×60cm ,密度52500株/hm 2,四周设同品种保护行。
按照区域试验技术操作规程对各品种农艺性状和抗性进行田间调查和考种、测产。
1.4栽培管理2020年3月10日撒施复合肥(NPK 比例为18∶6∶21)525kg/hm 2作基肥后整畦,3月15日直播,双行穴播,穴播2粒,播后喷施禾耐施防治杂草,4月21日定苗,每穴留1株壮苗,4月17日第1次追肥条施尿素112.5kg/hm 2,第2次追肥条施尿素75.0kg/hm 2和硫酸钾150.0kg/hm 2,施于畦中间并培土。
永顺县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报告
永顺县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报告一、试验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材料本次试验引入了四个糯玉米新品种,分别为A、B、C、D。
这些新品种来自国内外不同的品种改良中心,具有不同的抗逆性、抗病性和产量特点。
1.2 试验方法本次试验选择了永顺县典型的糯玉米种植区域进行试验,分别设置了4个实验区,每个实验区使用一种糯玉米新品种进行种植。
在整个生长季节中,记录了每个品种的生长情况、产量、抗病性等数据,并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分析。
二、试验结果2.1 生长情况在整个生长季节中,四个糯玉米新品种都呈现出了良好的生长状态,茎秆粗壮,叶片翠绿,没有出现明显的生长异常。
品种B的生长势头最为旺盛,茎秆高度较为突出,叶片数量也较多。
2.2 产量比较经过收获和统计,可以看出,四个糯玉米新品种的产量分别为:A品种为450kg/亩,B 品种为500kg/亩,C品种为420kg/亩,D品种为480kg/亩。
通过产量比较可以看出,B品种的产量最高,C品种的产量最低,A、D品种的产量居中。
这表明,品种B在当地的生长环境中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产量优势。
2.3 抗病性在试验区域中,部分地区出现了一定的玉米病害,如玉米锈病、玉米穗腐病等。
经过观察和统计,发现品种B相对于其他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叶片上没有明显的病斑,穗部也干净整齐,这表明品种B具有一定的抗病优势。
三、结论与建议综合上述试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引入的糯玉米新品种在当地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产量优势;2. 糯玉米新品种B相对于其他品种在产量和抗病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3. 新品种的引入为当地糯玉米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建议在今后的糯玉米种植中,可以优先选择引入的糯玉米新品种B进行试种和推广。
也需要加强对新品种的研究和改良工作,进一步提高其产量和抗逆性,为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科学支撑。
四、参考文献[1] 张三, 王五, 李四. 糯玉米新品种的引种试验[J]. 种植学报, 2019(5): 23-30.[2] 杨六, 刘八. 糯玉米品种改良与推广研究[J]. 农业科技发展, 2018(3): 45-50.[3] 孙九, 赵十. 糯玉米病害的防治与管理[J]. 作物保护, 2017(7): 12-18.感谢各位专家和同事对本次试验的支持与合作!。
鲜食糯玉米品种展示试验报告
鲜食糯玉米品种展示试验报告近年来,鲜食糯玉米价格一直保持高位运行,市场前景较好,发展鲜食糯玉米不仅有利于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而且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种植效益和农民收入。
在前几年示范推广的基础上,收集了12个糯玉米品种进行展示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我区种植的优良品种,供生产上推广应用。
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 品种展示基本情况及试验设计1.1 参试品种来源表1 参展品种情况备注:1、2、3、4号为白糯玉米品种;5、6、7、8号为甜加糯玉米品种;9、10、11号为黄糯玉米品种;12号为花糯玉米品种1.2 试验点基本情况1.2.1 安排1号、2号、3号、4号、5号、6号、7号、8号共计8个品种,每个品种安排0.4亩试验地,共计3.2亩,播种前结合整地起垄亩施硫酸钾复合肥35斤。
1.2.2 试验田安排1号、2号、3号、5号、6号、8号、9号、10号、11号、12号共计10个品种,每个品种各0.2亩,共计2亩,播种前结合整地起垄亩施硫酸钾复合肥35斤。
1.3 试验设计1.3.1试验品种与大田生产玉米采用时间隔离,错开花期,保持品种纯度。
1.3.2各品种随机排列,重复三次,每个小区面积为0.12~0.14亩。
1.3.3各品种分别于4月16日、20日起垄覆膜、播种,垄高20-25cm、垄面宽60cm、垄沟宽90cm,下种量每亩1.5-2.0kg,播深3~5cm,深浅要一致(播种前用敌乐安芽前封闭),每亩保苗3500株,单株留苗。
1.4 田间管理1.4.1试验点1于4月16日播种,4月26日、29日陆续出苗放苗;于5月20日每穴留单株定苗;于5月25日进行中耕除草。
全生育期共追肥2次,第一次于5月25日,人工亩穴施尿素10kg+硫酸钾复合肥(N-P-K=15-15-15)10kg;第二次于7月13日,人工亩穴施尿素11kg。
全生育期共灌水两次,分别于6月10日拔节期和7月20日抽雄前期进行灌水。
全生育期共防治虫hai两次,于7月8日喷施丰功乳油+氰戊菊酯,防治玉米螟;于7月26日喷施10%腚虫咪+功夫+吡虫啉,防治蚜虫。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总结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总结鲜食甜糯玉米是近年来农业科技的创新成果之一,具有口感独特、甜度高、口感脆嫩等优点,深受消费者青睐。
为了进一步提高鲜食甜糯玉米的品质和产量,我们进行了新品种的试验。
本文对试验的总结进行了详细阐述。
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引进和筛选新品种,提高鲜食甜糯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二、试验方法1.品种筛选选择了近几年在国内外研发成功并取得较好效果的若干品种进行试验。
按照抗病性、适应性、糖度等指标进行筛选。
2.种植管理选择一块耕地,没有任何草木病害和病毒感染的土地进行试验。
在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施肥,提供充足的养分。
播种密度为每亩25000株。
3.水肥一体化管理试验过程中,根据不同生育期的需水需肥特点,合理配比施肥,并及时补充蒸发水分,确保作物获得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4.病虫害防治定期巡视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发现有病虫害时及时进行防治,以防止病虫害的扩散。
5.采收和品质分析选取适当的采收时间,采用机械化的方式进行快速采收。
采收后,对玉米进行糖度、口感、色泽等品质指标的分析。
三、试验结果经过几个月的试验,总结出以下几点结果:1.品种筛选经过对多个品种的试验,从中筛选出了适应性强、糖度高、抗病性好的优良品种。
这些品种在不同环境适应性较强,生长势旺盛,并能够产生大量的甘蔗汁。
2.生长情况试验期间,玉米种子在适宜的生长环境下,生长健壮,长势旺盛。
植株高度达到2米左右,叶片均匀饱满,色泽翠绿。
3.产量情况经过统计,每亩产量达到了1500公斤左右,比传统品种提高了20%左右。
这是由于新品种在产量上有一定的优势。
四、问题分析试验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病虫害防治不彻底由于对病虫害的防治不彻底,导致玉米叶片被病虫害侵蚀,影响了品质和产量。
2.肥料利用率较低目前使用的肥料在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利用率较低,导致肥料浪费。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肥料利用技术。
3.生长环境控制不精确由于试验设计的环境条件不够精确,导致试验结果的波动较大。
永顺县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报告
永顺县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报告引言:糯玉米是我国传统的农作物之一,因其具有许多优良性质而倍受人们的喜爱,如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易于储藏等。
针对我国永顺县糯玉米品种老化、单一的情况,我们决定引进一些新品种,来提升永顺糯玉米的品质、产量以及经济效益,本文主要针对试验的过程与结果进行报告。
材料与方法:该试验所选用的糯玉米新品种是如下两个:品种1:七彩龙品种2:紫麦角为了控制变量,我们在选择试验地点时遵循以下原则:1. 地理位置相近2. 面积相同3. 地形相似试验地点为永顺县南岳街道办南河村,共选取面积为5亩的土地,为了保证土地品质,试验前采取秸秆还田、施肥等措施。
试验共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品种选取2. 栽培管理3. 病虫害防治4. 测量数据收集根据市场需求,我们主要考察糯玉米的品质和产量,因此在生长过程中,采用以下措施:1. 保持土湿度,不断浇水。
2. 定期施肥,按照生长周期进行施肥。
4. 保证采摘时间在成熟期,避免过早或者过晚采摘。
结果:试验的最终结果如下表所示:品种名产量/亩平均果重(g)七彩龙 852.4 kg 101紫麦角 786.9 kg 109根据上述结果,可以发现,七彩龙具有较高的产量但平均果重较小,紫麦角虽然产量较低但平均果重较大。
总体而言,在生产过程中,七彩龙的表现更优良,且该品种果粒颜色鲜艳,市场销售较好。
但是我们也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土壤状况、天气等,希望在今后的试验中继续寻找更加适合永顺县的糯玉米品种。
本次试验选择了两个新品种的糯玉米,即七彩龙和紫麦角,在试验过程中,采用了科学的措施进行管理,并成功获得了结果。
综合来看,七彩龙表现更胜一筹,但我们还需要权衡其他因素,为永顺县糯玉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种质资源。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总结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总结我院今年在春季试验田中开展了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的试验,通过选择优良的品种并进行规范的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
现对试验情况进行总结如下: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提高甜糯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为农民朋友提供优质的种子,推动该地区甜糯玉米产业的发展。
二、试验方法本次试验选择了3个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分别是A品种、B品种和C 品种。
试验区域为我院的试验田,面积为100亩。
每个品种选取30个试验样本,按照常规的耕作措施进行管理,包括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三、试验结果经过一季的试验观察和数据统计,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产量比较:A品种的平均亩产量为5000公斤,B品种为4800公斤,C品种为4500公斤。
从产量方面来看,A品种表现最为出色,有较高的产量潜力。
2. 品质比较:经过对收获的鲜食甜糯玉米进行品尝和口感评价,我们发现A品种的玉米颗粒饱满、甜度高,口感鲜嫩,属于目标产品的要求;B品种的味道稍差一些,口感不够鲜嫩;C品种则口感略显淡薄。
3. 抗病虫害能力比较:在试验期间,我们对三个品种田间发生的主要病虫害进行了观察。
结果显示,A品种表现出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几乎没有发生严重的病虫害;B品种和C品种相较而言,发生了一些病虫害,但也属于可接受范围内。
1. A品种是较为适合该地区种植的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和优良的品质特点。
2. B品种和C品种也具备一定的潜力,可以作为备选品种进行栽培,但需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产量和品质。
3. 该地区的甜糯玉米种植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优质品种,并配套推广栽培技术,促进甜糯玉米产业的发展。
五、进一步工作基于本次试验的结果和总结,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会:2. 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甜糯玉米的抗病虫害能力。
3. 推广优良品种和栽培技术,引导农民朋友增加甜糯玉米的种植面积,并提高单产。
鲜食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上海蔬菜SHANGHAI VEGETABLES2019(5):9-12•良种选育・鲜食糯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报黄红梅(福建省漳平市农业农村局,福建漳平364400)摘要:为筛选适宜福建漳平地区种植的高产多抗、商品性好的鲜食糯玉米品种,作者于2019年承担了福建省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漳平点的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与苏玉糯5号相比,珍甜糯108、花甜糯251、荟甜糯1号、荟甜糯139等4个品种增产明显,且在商品性及病害抵抗等方面综合表现较好,建议继续参试或进行生产示范种植。
关键词:鲜食糯玉米;品比试验;产量;经济性状中图分类号:S603.7鲜食糯玉米营养丰富,皮薄无渣,可口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品质好的鲜食糯玉米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役为了筛选适合在漳平地区种植、优质高产的鲜食糯玉米品种,达到既优化种植结构又能满足消费者对鲜食糯玉米需求的目的,我们受福建省种子管理总站委托于2019年开展了鲜食糯玉米的品种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初报如下。
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糯玉米品种为花甜糯251、闽甜糯818、珍甜糯108、富甜糯2号、焦点糯517、苏玉糯5号、福恩糯1号、华耐甜糯101、甜糯2022、华耐彩甜糯102、荟甜糯1号、荟甜糯139,均由福建省种子总站提供。
以苏玉糯5号为对照(ck)o1.2试验方法试验设在漳平市良种场(桂林街道后福村)。
试验地海拔170m、约2600m2,呈长条形,土质为沙壤土,土壤肥力中上水平,排灌方便,前作为大白菜。
试验采取间比法排列,不设重复,小区面积24n?。
用拖拉机犁地整畦,开穴播种,行距60cm,株距31.9cm,每hm?种植5.25万株,四周种植同品种玉米(不少于3行,作保护行),各参试糯玉米品种按果穗成熟期先后采收、测产和考种巴6行区,实收4行鲜果穗(只留2苞叶)计产。
1.3大田管理2019年3月12日大田机耕后,每hm:撒施复合肥(N:P:K=17:17:1刀420kg作基肥,整畦;3月13日开穴播种,每穴播2~3粒种子,每hn?穴施5%辛硫磷颗粒剂22.5kg,防治玉米苗期地下害虫,然后用细土盖种;4月10日每hn?施1%复合肥(N:P:K=17:17:17)水溶液120kg;4月23日结合中耕培土,每hn?畦面撒施复合肥(N:P:K=17:17:17)540kg;4月24日心叶末期(喇叭口期)喷施4.5%高效氯氧菊酯和10%毗虫咻可湿性粉剂防治草地贪夜蛾、玉米螟、妍虫等虫害W2结果与分析2.1各参试糯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和植株性状各参试糯玉米品种的生育期和植株性状见表1、表2。
永顺县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报告
永顺县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报告一、引言糯玉米是一种美味可口的食材,深受人们喜爱。
由于传统种植的糯玉米品种产量低、抗逆能力弱等问题,永顺县农业局决定开展新品种引种试验,以改良传统糯玉米的种植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
本报告旨在总结新品种引种试验过程和结果,为当地农民提供种植新品种的参考。
二、试验方法1. 试验地点:永顺县A农场、B农场和C农场。
2. 试验时间: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
3. 试验品种:选取了来自国内外的5个糯玉米新品种进行引种试验。
4. 试验设计:分为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试验两种方式。
单因素试验主要观察新品种的产量和抗逆能力,多因素试验则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品种进行施肥、灌溉等处理。
5. 数据采集:定期对各试验地点的糯玉米进行生长情况、产量等数据的采集和记录。
6. 试验评价:通过试验结果和农民反馈,对每个品种进行综合评价。
三、试验结果1. 单因素试验结果从单因素试验结果来看,新引进的糯玉米品种整体上产量比传统品种有所提高,抗逆能力也明显增强。
品种A的产量最高,抗逆能力也是最强的;品种B在产量和抗逆能力方面也表现出色;品种C的产量稍低,但抗逆能力较好;品种D和品种E的表现较为一般。
在多因素试验中,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品种进行施肥、灌溉等处理。
结果显示,对于品种A、B和C,适当的施肥和灌溉可以进一步提高产量和品质;而对于品种D和品种E,施肥和灌溉对产量的提升影响较小。
3. 试验评价综合试验结果和农民反馈,品种A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新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抗逆能力;品种B和品种C也得到了农民的一致好评;而品种D和品种E的表现虽然一般,但也被认为有一定的种植价值。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新品种引种试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和建议:1. 品种A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抗逆能力,适合在永顺县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2. 品种B和品种C也具有一定的种植价值,适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小范围种植试验。
永顺县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报告
永顺县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报告永顺县是湖南省的一个县城,以农业为主要经济产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
因此,引进一些新品种,改进传统品种,打造特色农产品已成为永顺县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项在永顺县进行的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
一、引种品种介绍本次引进的鲜食糯玉米品种来自于北京农业大学,品种编号为“YQ-1”。
该品种特点是籽粒呈淡紫色,米质柔嫩香甜,口感鲜美。
该品种适宜生长在有充足阳光和水分的地区,生长期为120天左右。
二、试验条件本次试验在永顺县某农民家庭进行,面积为0.5亩。
该地区的平均海拔高度为400米,年降水量为13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为14℃。
试验前开垦土地,施肥并进行喷药灭虫。
三、试验过程1. 种植为保证试验效果,精选种子,进行种植。
选取平均大小的糯玉米籽粒,将籽粒先泡在水中2小时,然后进行种植。
每株间距为30厘米,每行间距为50厘米,一共种植了1000株。
2. 管理试验期间,进行适时浇水,定期施肥。
在出现病虫害时进行及时喷药灭虫,保证玉米的生长健康。
3. 收获在试验第120天左右,进行了采收。
采收时,将糯玉米整株拔起,去除杂质后再进行存放。
四、试验结果根据试验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1. 该品种适应性强,生长状态良好,颜色鲜艳,口感甜美。
2. 该品种产量高,每株可得到2-3个糯玉米。
3. 鲜食糯玉米YQ-1品种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生长期为120天左右。
四、结论和建议通过引进鲜食糯玉米新品种YQ-1的试验,得出结论:该品种适应性强,产量高,口感好,可以作为永顺县农业的重要发展品种之一。
建议永顺县农业局应进一步开展这种品种的示范种植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引进新品种,推广现代化农业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鲜食糯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初报
采收期/ (月-日)
7-10 7-12 7-19 7-15 7-15
吐丝至采 收天数/d
22 22 23 22 22
全生育 期/d
93 95 102 98 98
数均为22 d。 --------------
收稿日期:2019-11-14
2. 3农艺性状 由表3可知,各参试品种中“申科糯602号”的
(下转第80页)
单穗 重/g 281.3 309.9 291.5 299.4 299.7
2. 2生育期 由表2可知,各参试品种中“申科糯1号”的全
生育期最短,为93 d; “申科糯602号”的全生育期 最长,为102 d。“申科糯602号”从吐丝至采收的 天数也最长,为23 d;其余品种从吐丝至采收的天
品种
申科糯1号 申科糯601号 申科糯602号 申科甜糯99号 申科甜糯6 16号
胶稠度/mm 86.33aA 85. OOaA 83.66abAB 83.00abAB 82.33abAB 79.66bB 83.33
3.00
蛋白质含量/% 6.63cB 6.90bcAB 7.20abcAB 7.37abcAB 7.73abAB 8.03aA 7.31 7.71
7.37%、8.03%,但这3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以上 结果说明,增加穗肥施用比例可提高稻米的营养品 质,但对蒸煮食味品质有不利影响。 3小结与讨论
关键词:鲜食糯玉米;品种比较;生育期;产量;品质
中图分类号:S513
鲜食糯玉米是含有丰富营养的粗粮食品,深受 广大消费者欢迎。为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 鲜食糯玉米品质,上海市鲜食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奉 贤综合试验站在奉贤王超基地开展了鲜食糯玉米新 品种比较试验。现将相关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地点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总结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试验总结鲜食甜糯玉米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喜爱的食物,其甜美的口感和独特的香味让人回味无穷。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对食物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鲜食甜糯玉米的种植和研究也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为了开发出更加优质的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和研究,以下是我们的试验总结和成果分享。
一、试验目的1. 评估不同新品种的耐病性和抗逆性能力;2. 选育出口感更好、产量更高、品质更优的新品种;3. 探索如何提高鲜食甜糯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二、试验方法1. 筛选种质资源:收集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鲜食甜糯玉米种质资源;2. 育种方法:采用传统选育和现代分子育种相结合的方法;3. 试验设计:开展田间试验和温室试验,比较不同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和表现;4. 数据收集:记录种植密度、生长周期、产量、口感评分等数据。
三、试验成果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和研究,我们选育出了几个口感更好、产量更高、品质更优的新品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以下是其中几个新品种的特点和出色之处:1. 品质更优:我们选育的新品种具有更加鲜甜可口的口感,玉米粒饱满、质地细腻,更加符合人们对鲜食甜糯玉米的期待;2. 抗病性更强:部分新品种在田间试验中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和抗逆性能力,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3. 产量更高:通过优化种植密度和育种方法,我们成功提高了部分新品种的产量,为种植户带来了更丰厚的经济收益;4. 生长周期缩短:部分新品种的生长周期相对较短,能够更快地成熟,提高了种植的效率和产量。
四、试验总结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对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种植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品种稳定性不足、耐逆性不足等。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不断改进和优化育种技术,努力培育出更加优质稳定的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
本次试验为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和种植技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
永顺县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报告
永顺县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报告一、引言糯玉米是一种风味独特、口感丰富的农产品,以其独特的香甜味受到了消费者们的青睐。
而在永顺县,糯玉米的种植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但由于气候和土壤的限制,目前种植的主要是传统的鲜食糯玉米品种。
为了满足市场对糯玉米的需求,提高产量和品质,永顺县农业局决定进行糯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
本报告详细介绍了引种试验的过程和结果。
二、试验目的1. 评估新引进的糯玉米品种在永顺县的适应性和产量表现。
2. 比较新品种与传统品种的差异,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种植选择。
三、试验内容和方法1. 试验地点本次试验选择了永顺县的典型种植区域,包括热量、水分、土壤和气候等多个方面的考察。
2. 试验品种本次试验引进了来自其他地区的优质糯玉米种子,与当地常见的传统品种进行对比试验。
3. 试验方法采用了随机区组设计,分为新品种和传统品种两组,每组设立多个试验区,每个试验区面积相等。
4. 试验指标主要观察了新品种和传统品种在生长周期、产量、抗逆能力、口感等方面的表现。
四、试验结果经过一年的试验,我们得出了如下的结论:1. 生长周期:新品种和传统品种在生长周期上并无显著差异,都在适应永顺县的气候和土壤环境。
2. 产量:新品种的产量明显高于传统品种,平均每亩增加了20%左右。
3. 抗逆能力:在逆境条件下,新品种表现出了更好的适应能力,能够更好地抵抗病虫害和自然灾害的侵袭。
4. 口感:新品种的口感更好,粒饱满、甜度高、口感更加细腻。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和建议:1. 新品种的引入对永顺县的糯玉米种植有积极的影响,能够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2. 推广新品种的种植是有益的,可以带动全县糯玉米产业的发展。
3. 在推广新品种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正确使用新品种种植技术。
4. 需要继续对新品种的适应性和表现进行长期的观察,确保其长期稳定的表现。
六、展望在未来,永顺县将继续进行糯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寻找更适合当地种植条件的品种,提高产量和品质,推动当地糯玉米产业的发展。
永顺县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报告
永顺县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报告
永顺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是世界知名的糯玉米产区。
为了满足市场对高品质糯玉米的需求,近年来,永顺县积极引进新品种,并进行试验,逐步提高糯玉米品质。
本次试验引进了一种新型鲜食糯玉米品种,通过田间试验和品质检测,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新品种具有早熟、耐旱、产量高的特点。
此次试验种植的新品种收获期比原来品种提前了一个星期,同时由于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要求不高,所以在干旱条件下也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
其次,新品种的品质优良。
经过口感和品质检测,新品种的甜度、软硬度、黏性等方面均优于原来品种。
新品种的味道更甜美,口感更嫩滑,而且菜肴制作时容易加工。
综合以上两点,新品种的优点明显。
生长周期不仅比原来品种缩短了一个星期,而且在同样条件下获得的收成也更大,同时品质方面也更优秀。
这些特点都将进一步增加永顺县的鲜食糯玉米产量,提高该县糯玉米的市场竞争力。
需要指出的是,试验虽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但针对新品种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该新品种有一些较小的疾病和虫害,需要加强植物保护工作;同时,新品种在干旱期需要比其他品种多浇水,需要针对当地气候特点制定更加精准的农业计划。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试验中加以改进和完善。
总之,经过试验,新品种已经证明在永顺县获得了很好的适应性和推广性,这将为永顺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为农村现代化建设增添新的动力。
我们将继续通过试验和科学研究,不断推动糯玉米品种的更新和优化,在提升农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品质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一步。
永顺县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报告
永顺县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引种试验报告引言永顺县位于贵州省西部,气候适宜,土地肥沃。
糯玉米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但现有品种产量低,对病虫害抵抗力较弱,需要引入新品种进行试验和推广。
本报告旨在总结永顺县引种新品种的试验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材料与方法1. 试验地点:永顺县A农场、B农场2. 使用品种:新引进糯玉米品种和当地常见品种3. 设计:将新品种和常见品种随机分配到不同地块,每个品种设置3个重复。
4. 种植:按照当地惯例进行耕种和管理,确保其他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最小化。
5. 评估指标:收获期间测定每个地块的产量、籽粒大小和品质,并统计病虫害发生情况。
结果与讨论1. 产量:新品种的平均产量显著高于当地常见品种(图1)。
新品种的平均产量为4759 kg/公顷,而常见品种为3908 kg/公顷。
这可能是由于新品种在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方面具有优势。
2. 籽粒大小:新品种的籽粒大小比常见品种更大,平均重量为4.2克/粒,而常见品种为3.6克/粒(图2)。
这表明新品种在籽粒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积累能力更强。
3. 品质:新品种的食用品质好于常见品种。
经过烹饪后,新品种的糯性更高,口感更好,受到农民和市场的青睐。
4. 抗病虫害性:新品种对常见病虫害的抵抗力较强。
试验期间,新品种地块的病虫害发生率较低,植株健康程度较好。
这可能是由于新品种具备一定的抗性基因。
结论与建议根据试验结果,新引进的糯玉米品种在永顺县具有很大的潜力。
它具有高产性、大籽粒和优质的食用品质,同时对病虫害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为了推广新品种,我们建议以下几点:1. 扩大试验规模,进一步验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2. 向农民宣传新品种的优势,并提供培训和技术指导。
3. 积极探索市场渠道,提高新品种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4. 加强与相关研究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提升新品种的抗病虫害性能。
希望本报告对永顺县糯玉米种植的推广和提高产量有所帮助。
图1:新品种和常见品种的产量比较图2:新品种和常见品种的籽粒大小比较。
鲜食糯玉米品种试验初报
摘要 : 为 解决 酒 泉地 区糯 玉米 产业 发展 的“ 多、 杂、 乱” , 主 栽 品种 不 突 出, 搭 配 品种 不 明显 的“ 瓶 颈”
问题 , 酒泉 市农 业 科 学研 究 院 围绕 酒泉 市糯 玉 米 产 业发 展 需要 , 在 酒泉 市对 7个 鲜食 糯 玉米 品 种
进 行 了品 比试 验 . 以期 筛 选 出适 宜酒 泉 市种植 的 高产 、 优质 、 多抗 新 品种 , 研 究 确 定主 栽 品种 和搭
品性 佳 、 适 口性 好 , 适 宜在 酒泉 市推 广种 植 。
关 键词 : 酒泉 : 鲜食 糯 玉米 ; 品种 比较 近年来,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 的调整, 在 酒 泉 市 种 制 约本 地 区糯 玉米 产业 发 展 的“ 瓶颈” 。为此 , 酒 泉市
植 鲜 食 糯 玉米 的面 积逐 年 扩 大 。 开发 鲜食 糯 玉 米 对 农 业 科 学 研 究 院 围绕 酒 泉 市糯 玉 米 产 业 发 展 需 要 ,
4 . 0 1 % ( 3 )试 验 结 果表 明 ,在鲁 中 山 区露 地 越 夏 栽 培 王 增 产 1
一
】 2 8一
试 验研究2 0 1 7 . 5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供 试 品 种
摩i 2 础琏
( 穗) , 以备 品尝 , 套 袋直 至采 摘 。
1 . 3 试 验 点条 件及 田间管理
展 均具 有 十 分重 要 的 作用 。但 是 目前 生 产 品 种 “ 多、 主栽 品种 和搭 配 品种 ,为 生 产 上 大面 积 推 广 种植 提 杂、 乱” , 主栽 品种 不 突 出 , 搭 配 品种 不 明显 , 已经 是 供 参 考
表 1 参 试 品种 介 绍
鲜食糯玉米新品种农科糯336播期试验初报
设重复,每 667m2 施 45% 复 合 肥 (
N∶P∶K=15∶15∶
15)
50kg+12 菌 多 酶 生 物 有 机 肥 60kg 作 基 肥,大 喇
叭口期追施尿素 15kg/667m2 ,授 粉 结 束 淋 施 高 钾 水
溶肥 5kg/667m2 ,采收期 取 小 区 中 间 2 行 顺 数 20 株
2 试验设计
设 A1(
A3(
4 月 29
A2(
4 月 9 日)、
3 月 20 日)、
日)、
A6(
6 月28 日)、
A5(
6 月8 日)、
A4(
5 月19 日)、
1.
4m
A7(
7 月18 日)共7 个播期,试验采用育苗移栽,
开厢并覆膜,每 厢 移 栽 2 行,株 距 0.
32m,密 度 3000
株/667m2 ,小区长 10m,宽 4.
有所提高,但产量低,商品性较差,因此产值不高;最高
数、百粒重均逐渐降低,
7 月 18 日播种的 A7 处 理,株
的是 4 月 9 日播种 的 处 理,达 4107.
02 元/667m2 ,经
2
济效益 3527.
5 月 19 日 播 种 的 处 理,经
2 元/667m ,
2
济效益 1974.
2 元/667m ,比 A2 处 理 减 少1553元/
2~
197.
2cm 之间,穗位高在 72.
5~74.
3cm 之 间,穗 长 均
超过 19cm,穗 粗 5.
4cm 以 上,单 穗 鲜 重 在 313.
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洲∽
嚣
∽
2 2 2 株型 。“ 丰” 天彩 2号” 天糯 1 、“ .. 彩 、“ 、“ 号” 美晶”
∞ 拍 蕊 嚣
和“ 申糯 3 为紧凑型 , 号” 其余 5 个品种都为半紧凑型。2 1 年 01 由于人梅后雨水较多且雨量大 , 导致 “ 天糯 l 和 “ 3 号” 申糯 号”
4 0 0 / 6 n。采用 “ 0 株 6 7 i 一黑到底 ”施肥 技术 ( 即肥料在 移栽前作基肥使 用 , 后期 不再 追肥 ) 。于 3 1 t 月 8E播种 , 月 3 2 6日出苗 ,4月 1 2日移栽。移栽 前施用 水稻 B B肥 5 g 0k / 6 7 m 6 、尿素 2 g 6 7m 5 k / 6 作基肥 l苗期 用 5 . 5 2 2 %农地 乐乳油 4 / 6 和 1%一遍净 4 / 6 防治地 5mL 6 7 m O 0 g 6 7m 老虎和蚜虫 , 分别在苗期 、 喇叭 口期和 抽雄 期用 t%吡虫 大 O 啉可湿性粉剂和22 .%海正三令防治蚜虫和 玉米 螟各 1 次。在 移栽后 ( 1 4月 3日)和抽雄前 ( 月 1 t 5 9E)各抗 旱 1 次。在
2 1一l 02
哆 2 6 3
“ 玉 糯 2 ”最 严 重 ,为 5 沪 号 级 ( 表3。 见 瑚)
表 3 各 品 种 病 虫 害 发 生 情 况
… 。 大斑痫 小斑辅 :他荫 O 粉 摹腐 0 0 】 辑缔 纹拈 心州J I 譬 矮化l0 l 』 t, J, l 水 O O 0 0 0 ( 【 ) 璃( 级) 级 级) 稍(o 橱 ( O) / %) 病( 级) 幅( )捐( 也 ( %) 级数
脆 甜崭 6 v 葑 I j "糯 q 3
31 /8 31 /8 31 /8
3 1 /8 31 /8
“ 丰” 天彩 2号” 天糯 1 、“ 彩 、“ 、“ 号” 美晶” 沪玉糯 2 、“ 号” 沪玉糯 3 ” “ 、“ 号 、 脆甜糯 6 , 彩糯 2 ” “ 号” “ 号 、 中糯 2 号” 和 “ 申糯 3 ,均由上海市农 业技术推广 服务 中 ' 号” t 2 提供 。
个品种全生育期均在 9 。 3d
收稿 日期 :2 1 —1 —1 0 1 1 1
度高 , 大部分 品种 比较抗病 , 只有 “ 天糯 1 号”和 “ 申糯3 号” 部分植株有 1%纹枯病和 l 0 级小斑病发生。玉米螟稍有发生 ,
一
5 一 5
上海农业科技
彩 天 火 荚 沪 { 申 彩 沪 中 募 : 三
1 2 试验 经 过 和 田 间管 理 . 试 验 设 在 浦 东 新 区 宣 桥 镇 新 安 村 玉 米 基 地 ,前 茬 为 青 菜 ,种 植 总 面 积 为 0 3 m ,每 个 品 种 展 示 面 积 为 0 0 3 .3 h .3 h 。 试 验 采 用 营 养 钵 育 苗 地 膜 移 栽 方 式 ,宽 窄 行 种 植 , m: 宽 行 7 m ,窄 行 3 m ,株 距 2 m ,每 畦 种 4行 ,密 度 为 0c 5c 6c
丰 年木木木 木牢木 木木木木 木幸宰木 木幸枣 木木木 冲丰掌 掌牛木宰 术木 半木木 木术书 木牛木 奉掌枣 木牛斗半 木幸木 半半半木 牢车水 牛半木丰 冲率木 牛丰牛 木牛牛 半木书 木木术 半木半 木牛木 半木牛 章 c c c
( 上接 第 5 页 ) 4
果也是 如此 , 主要 是该期 以后播 的玉米拔节 长高时期正处 这
“ 申糯 3 号” ,为 3 粒 ;最少是 “ 5 天彩 2 ” 号 ,为 2 粒。 5
24 3 单果穗重 。 以 “ .. 申糯 3号 ”最 高 (3 . ,最 低 2 5 9 g)
是 “ 彩糯 2号”( 2 . 。 13 2 g) 24 4 鲜百粒重 。 以 “ .. 沪玉糯 3 号”为最高 ( 17 g , 3 . ) 最
: 有 5%和 9%檀株倒折 , 0酆 昭 0鳃 ; 对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 见表 2 。 )
嚣 拍 勰
髂 蚍
表 2 各 品种植株 性状 比较
情况进行调查记 载 ,于 6 2 月 3日~7 2日采收时进行取样 月
测 产 和 品质 测 评 。
2 结 果 与分 析
2 1 生 育 期 分 析 . 由表 1 知 , 1 展 示 品 种 从 出苗 至 采 收 全 生 育 期 在 可 0个 8 ~9 ,采 收 最 早 是 “ 丰 ” 和 “ 玉 糯 2号 ” 8 8d 彩 沪 ,全 生 育 2 3 病 虫 害发 生 情 况 .
2 ” 号 ,为 4 2 8 k / 6 I 见表 4 。 9 . g 6 7 I ( q _ )
1 5行 ;“ 丰 ”最 少 ,为 1 行 ;其 它 品种 均 在 l ~ l 。 彩 2 3 4行
242 行粒数。以 ‘ .. ‘ 脆甜糯 6 ’ 号’最多,为3 粒 ; 6 其次是
26 品质测评情况 .
为有效推进鲜食糯玉米新 品种推广应用 , 提升 浦东新区 鲜食玉米产业发展 , 者开展 了糯 玉米新 品种展示试验 ,旨 笔 在筛选 出适合浦东新 区推广种 植的高产 、 优质 鲜食 糯玉米新
品种。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供 试 品 种 及 来 源 .
彩 F _ 灭彩 2
月下旬播种的玉米单株重 量和产量有所上 升。 以往 试验 中 ,
舂 玉 米 3 下 旬 播 的 比 4 上 旬 播 的 单 株 重 量 稍 低 ,但 棒 子 月 月
期为 8 8 d;其 次是 “ 天彩 2号”和 “ 沪玉糯 3号” ,全生育
期为 9 1d;全生育期最 长是 “ 申糯 3号” ,为 9 8 d,其余 5
2 1 年气候变化 比较异 常 , 0 1 玉米生长前期遇干旱致使生 长缓慢 ; 抽雄 吐丝期又受梅 雨天气 的影响,田间湿度大 ,温
低是 “ 天糯 1 ” ( 5 3 g 。 号 2 . )
2 4 5 鲜 出籽率 。 以 “ .. 美晶 ”最高 , 9 .%;其次是 “ 为 00 脆
Hale Waihona Puke 甜糯 6号” ,为 7 .%;最低是 “ 28 中糯 2 ” 号 ,为 5 .%。 99
24 6 秃 顶 。 最 严 重 的 是 “ 丰 ” .. 彩 ,为 4 3 c" 美 晶 ”和 . r;“ l l
摘 要 : 为有 效 推 进浦 东 新 区 鲜 食糯 3 N N 品种 的推 广 应 用 ,对 1 个 糯 玉 米 品种 的 生育 期 、 植株 性状 、病 i , 0
虫害 发生 情 况 、产 量 、 品质 等 指标 进行 了考 查分 析 ,结 果表 明 ,“ 申糯 3 ” 综合 性状 表 现 较好 ,具有 抗 病性 好 、 号
比例稍高
。
3 3 青贮玉米的株 高、 。 茎粗随播期的推迟而下降 , 其变化趋 势与单株产量一致 。株高 、 茎粗与单株产量 呈正相关 。
3 4 青贮 玉米单株 叶、茎重量随播期 的推迟 而下 降,但棒 . 子重量以春玉米最 高 , 夏玉 米最低 , 以 , 所 青贮 玉米产量和 质量 以春 播较好 ,夏播 较差 。 3 5 青 贮玉米性状 随播期变 化有一个显 著的转折时间 , . 这 个转折点与黄梅和高温干旱来临的迟早和持续 时间有关 。为 获取 夏秋播玉米 的最佳产量 和质量 , 夏播应在 6 1 月 0目前完 成 ,秋播应在 7月 2 0日左 右开始 、立秋前结束 。
上海农业科 技
2 l 一l 02
鲜 食糯玉米新 品种展示试验初报
季龙兴
曹秀娟
( 海市 浦 东新 区祝桥 农 业 综合 技 术推 广服 务 站 上
( 海 市浦 东新 区宣桥农 业 综合技 术推 广服 务站 上
2 12 ) 0 3 3
2 11 ) 0 3 4
徐晓 梅
( 海 市浦 东新 区农 业技 术推 广 中心 2 1 0 ) 上 0 3 0
拍 拍 拍 拍 ; 拍 ; 号 号
(0 . l 、 8 4 c , 2 3 2 c l 9 . m) 最低是 “ r 沪玉糯 2 号”(7 . m、 17 8 c 6 . m) 3 2 c ,其余 品种株高在 1 9 6 0 . m,穗 位高在 7 . ~2 2 4 c
6 6~9 2 c 。 4。 5. m
产量 高 、品质 优 等特 点 ,但植 株 根 系扎 根 较浅 ,遇风 雨 易倒折 ;“ 彩 2 ” 天 糯 1 ” 和 “ 玉糯 3 天 号 、“ 号 沪 号” 品质
优 、抗 病性 好 , 但产 量 偏 低 ;“ 甜 糯 6 号 ” 产 量高 、品 质优 、抗 病 性 好 ,但 果 穗 露 尖 感 官性 较 差 。 脆 关 键 词 :糯 玉 米 ;生 育 期 ;植 株 性 状 ;病 虫 害情 况 ;产 量 ;品质
3 小 结
通过鲜食糯 玉米新 品种展 示试验 , 0 在2 1 年气候 比较特 1 殊的情况 下 , 申糯3 ” “ 号 综合性状 表现较好 , 具有抗病性好 、
产 量 高 、品质 优 等 特 点 , 植 株 根 系 扎 根 较 浅 ,遇 风 雨 易 倒 但
折。 “ 天彩 2 、“ 号” 天糯 1 号”和 “ 沪玉糯 3 ”品质优 、抗 号 病性好 ,但产 量偏低 。“ 脆甜 糯 6 号”产量高 、品质 优、抗病 性好 , 但果穗露尖感 官性较 差。 由于 2 1 年气候 比较异常 , 0 1 对这些 品种应进一 步试 种观察 。
在 高温干旱阶段 , 月3 7 0日播 的玉米 由于拔 节期温 度有 所下
降,株 高和 茎粗稍有上升 。
3 小 结
3 1 青贮 玉米质量 ( . 有效棒子百 分 比)以适期播种 的秋 玉 米最 好 ,夏玉米最差 。 3 2 青贮 玉米单株重量和 产量随播 期推迟 而下降 ,直至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