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ppt
教学课程设计PPT模版

单击编辑标题
请点击此处编辑您的文字内 容。请点击此处编辑您的文字 内容。请点击此处编辑您的文
字内容。
单击编辑标题
请点击此处编辑您的文字内 容。请点击此处编辑您的文字 内容。请点击此处编辑您的文
字内容。
单击编辑标题
请点击此处编辑您的文字内 容。请点击此处编辑您的文字 内容。请点击此处编辑您的文
字内容。
处编辑您的文字内容。
添加标题
请点击此处编辑您的文字内容。请 点击此处编辑您的文字内容。请点
击此处编辑您的文字内容。
添加标题
请点击此处编辑您的文字内容。请点 击此处编辑您的文字内容。请点击此
处编辑您的文字内容。
Part 05
板书设计
Your life can be enhanced, and your happiness enriched, when you choose to change your perspective.
紧贴专业
请点击此处编辑您的文字内容。请点击此处编辑 您的文字内容。
灵活应用
请点击此处编辑您的文字内容。请点击此处编辑 您的文字内容。
点击输入标题
Part 02
教学分析
Your life can be enhanced, and your happiness enriched, when you choose to change your perspective.
0 上半年
下半年
添加标题
请点击此处编辑您的文字内 容。请点击此处编辑您的文 字内容。请点击此处编辑您
的文字内容。
100 80 60 40 20 0 上半年
下半年
添加标题
请点击此处编辑您的文字内 容。请点击此处编辑您的文 字内容。请点击此处编辑您
《课程设计》课件

来源
题目可以来源于教材、实际项目 、企业需求、社会热点问题等。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或 结合。
题目确定和申报
01
02
03
确定题目
在选题原则的指导下,与 学生讨论并确定具体的题 目。
申报流程
教师需按照学校或学院的 申报流程提交选题,经审 查后确认是否通过。
课程设计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有 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同 时也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 。
旨在为学生提供系统、完整、连贯的 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 能力的全面发展。
课程设计的步骤和流程
需求分析
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兴趣和背景,为课 程设计提供基础。
目标设定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 设定明确、具体、可 衡量的教学目标。
实际应用性
选择与现实生活或工作密切相 关的题目,使学生能够将所学
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挑战性
题目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性,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性
题目应涉及多个学科领域,以 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整合能力。
可行性
确保题目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 ,并考虑到资源和时间的限制
。
题目类型和来源
类型
成果展示和交流
展示方式
在课程中展示PPT课件,并进行讲解和答疑。
交流方式
通过课堂讨论、互动问答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了解学生对课件的 反馈和建议,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课件。
05
CATALOGUE
课程设计总结
设计总结报告
报告内容
对整个课程设计的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全面总结,包括设计目 标、实施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
《课程设计》PPT课件

-6-
4. 校核键的挤压强度。 5. 通过计算确定传动件及轴承的润滑方法, 润滑剂的牌号、计算油量并确定减速器的密封 方式。 6. 设计减速器的附件。
-7-
二. 装配草图的设计过程 〔一〕初绘装配草图; 〔二〕校核轴、轴承及键; 〔三〕完成装配草图设计。
支点构造有关零件的具体构造。 ♣传动件构造设计:
-27-
图4-9〔1〕
-28-
-29-
-30-
♣ 确定齿轮的构造 1〕齿轮轴
X<=2~2.5 mn
X<=1.6m
-31-
2〕齿轮〔轮缘、轮毂、轮辐〕P41表5-2
-32-
♣ 画出轴系的细部构造 1〕轴承端盖〔P142~143〕 2〕挡油环 3〕套筒
表12-15确定。
-11-
装配草图设计——草图设计第一阶段
⑤齿轮润滑: 当 v ≤12m/s 时 ,采用浸油润滑 当 v> 12m/s 时 ,采用喷油润滑
注意油池深度与浸油。一般浸油深度:浸油齿轮一 个齿高;锥齿轮:整齿宽〔至少半齿〕。齿顶圆 至油池底面距离≮30~50 mm。
⑥确定密封方式: V轴<5 m/s时采用毡圈密封;
150
841
-16-
重点
-17-
♣ 首先在俯视图上画出各轴的轴线。 ♣ 画出各齿轮的轮廓。B1=B2+5~10
♣ 画出减速器箱体两侧及大齿轮一侧的三面内 壁线。小齿轮一侧的箱体内壁线由主视图投影确定。
大齿轮顶圆距箱体内壁 △1 > 1.2δ;
小齿轮端面距箱体内壁 △2 >δ
-18-
♣ 根据轴承的润滑方 式确定轴承的位置并画 出轴承。
课程设计与开发PPT课件

确定课程 内容
“T”型漏斗确定重点内容 (课程内容有详略、深浅之分)
2024/10/15
22
2024/10/15
练习
全面、完整、结构清晰
23
2024/10/15
练习
主次、详略、深浅之分
24
课程设计方法论(课程内容的确定)
1 课程内容与主题高度贴切
2 课程内容必须完整
确定课程内容的标准与原则
3 每节课程内容需有完整清晰 的解析
K
A
S
知识
态度
技能
典型教学方法 阅读、讲授、举例、讨 论、案例分析、练习
典型教学方法 拓展训练、现场参观、 视频资料、自我分析、
典型教学方法 录像观摩、示范、练习、 角色扮演模拟练习、现
关键教学方法 举例、案例分析
角色扮演关键点 参与体验、正反对比、 反思总结
场参观关键教学方法 示范、练习、反馈
2024/10/15
2024/10/15
8
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概述
课程设计与开发指的是从培训需求调研开始一直到培训结束后的评 估的整个过程,它包含需求调查与分析、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评
估调研四个部分。
2024/10/15
9
课程设计与开发模型
定向
为什么 1.必要性分
析
定位 培训什么 2.主题确定
定标
达到的程度 3.确定目
20
课程设计方法论(课程目标的验证)
“KAS”对应的目标分解
K
A
S
知识
态度
技能
1、知道——事实性信息的回 1、接受——自在地面对刺激;1、模仿——按照指示和在指
忆;
2、反应——自愿地对刺激做 导下从事简单的技能;
设计培训课程完整版PPT课件

学员中心
关注学员的需求、兴趣 和能力,设计适合学员 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
。
实用性
确保课程内容与实际工 作和生活密切相关,提 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实
际应用能力。
系统性
确保课程内容逻辑清晰 、结构完整,帮助学员 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课程设计的流程
内容规划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规划课程 内容、章节和知识点。
定期总结
对反馈意见进行定期总结和分析,找出问题 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及时回应
对学员的反馈进行及时回应和解释,对于合 理建议给予采纳和改进。
持续改进
将反馈意见纳入课程持续改进计划,不断提 高课程质量和培训效果。
06
课程实施与推广
课程实施策略
确定培训目标
明确课程的目标和预期效果,确保培 训内容与目标相一致。
制定教学计划
根据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 课程大纲、教学方法、时间安排等。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 的教学方法,如讲座、案例分析、小 组讨论等。
评估与反馈
在课程结束后进行评估,收集学生和 教师的反馈,以便改进和完善课程。
课程推广方式
社交媒体推广
口碑推广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等)进 行课程宣传,发布课程信息、宣传海报等 。
详细描述
知识类内容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 实际操作等方式,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 。
技能类内容设计
总结词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01
总结词
技能标准与规范
03
总结词
实际案例与模拟训练
05
02
详细描述
技能类内容是培训课程的重点,主要涉及实 际操作、技能训练等方面,有助于学员掌握 相关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课程设计概述 •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 网络设计与实现 • 网络应用开发 • 网络安全与防护 • 课程设计总结与展望
01
课程设计概述
课程设计的目标
01
02
03
04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 原理。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实际 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户无法访问。防护措施包括限制访问来源、部署负载均衡器等。
防火墙的配置和使用
防火墙定义
防火墙是用于阻止未经授权的网络通信通过的一种安全设备,通常部署在网络的入口处。
防火墙功能
防火墙可以过滤进出网络的数据包,阻止恶意流量和入侵行为,同时可以记录和报警潜在 的安全威胁。
防火墙配置
根据网络环境和安全需求,需要对防火墙进行相应的配置,包括允许或拒绝特定IP地址、 端口号、协议等。同时需要定期更新防火墙规则以应对新的安全威胁。
SQL基础
详细讲解SQL的基本语法、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数据等操作。
数据库设计和关系型数据库
介绍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等,以及关系型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
网络应用程序开发流程
需求分析
介绍如何进行需求分析,确定应用程序的功 能和目标用户群体。
设计阶段
讲解应用程序的界面设计、用户体验设计、 数据库设计等方面。
窃取个人信息。防护措施包括提高用户安全意识、使用可靠的安全软件
等。
02
勒索软件攻击与防护
勒索软件攻击通过加密用户文件或破坏系统等方式,强迫用户支付赎金
以解锁或修复。防护措施包括定期备份数据、使用可靠的防病毒软件等
虚拟仪器课程设计.ppt

数据文件的将记录存储
4基于labview函数发生器的设计
❖ 一个用声卡实现的基本信号发生器,它可以产生正弦波、矩形波等,并 实现频率、幅值等的控制。前面版如下
三、小组分配
学生可根据喜好和兴趣,从设计题目中选择或经老师同意的其它题目 进行设计,但每人必须完成两个任务。
四、成绩评定
❖ 1基于labview交通灯的设计
❖ 此次设计可以用六盏灯来指示路口的红绿灯状况,它们分 别是下文中的东红、东黄、东绿、北红、北黄、北绿。
❖ 信号灯按一定规律循环点亮,每盏红灯亮35秒,每盏黄灯 亮5秒,每盏绿灯亮30秒。每个循环包括四个阶段。第一 阶段:北黄和东红灯点亮,时间为5秒。第二阶段:北红 和东绿灯点亮,时间为30秒。第三阶段:东黄和北红灯点 亮,时间为5秒。第四阶段:北绿和东红灯点亮,时间为 30秒。每个循环用时70秒。东、北两个方向分别放置一个 时间显示器来显示离下一个信号到来的时间。
一、设计题目
❖ 1.基于labview交通灯的设计 ❖ 2.基于labview声卡的虚拟仪器设计 ❖ 3.基于labview压力表设计 ❖ 4.基于labview函数发生器的设计 ❖ 5.其它征得老师同意的自选方案。
二、设计要求
❖ 自觉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完成所选题 目的程序调试,编写设计说明书。
前面版如下
2基于labview声卡的虚拟仪器设计
❖ 根据题目要求,整个过程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声音信号的采集、分析与 处理、声音信号回放。
❖ 声音面版
3基于labview压力表设计
❖ 了解力转换成电信号的工作原理, 设计虚拟压力测量仪,要求绘制出压 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以表格的形式存放采集的数据。
❖ 成绩评定由3部分组成: ❖ 实验成绩演示:(占40%) ❖ 课程设计报告:(占40%) ❖ 考勤:(20%)
设计培训课程完整版PPT课件

制定培训目标
明确培训目的
确定本次培训的目标,如 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培 养管理人才、增强团队协 作能力等。
制定可衡量的目标
确保培训目标可衡量,以 便评估培训效果。例如, 提高员工的销售业绩、降 低错误率等。
制定具体的目标
将培训目标细化为具体的 指标,如提高销售业绩 10%、降低错误率5%等, 以便于实施和跟踪。
馈教学情况。
02
CATALOGUE
培训需求分析
确定培训需求
了解企业战略和业务目标
分析绩效评估结果
通过分析企业的战略规划和业务目标 ,确定培训课程应覆盖的关键领域和 技能。
根据员工的绩效评估结果,找出员工 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性 地设计培训课程。
收集员工需求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员工 对培训的需求和建议,了解员工在哪 些方面需要提升。
分析培训对象
了解培训对象的背景和特点
分析培训对象的职位、职责、教育背景、工作经验等方面的信息 ,以便更好地设计课程内容。
确定培训对象的层级
根据培训对象的层级,如基层员工、中层管理者或高层管理者,设 计不同难易程度的课程内容。
分析培训对象的技能需求
根据培训对象的实际工作需求,分析其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并 以此为依据设计课程内容。
04
CATALOGUE
培训方法与手段
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法
理论培训
通过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使学员作、模拟演练和角色扮演,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和问题解决能力。
互动培训
通过小组讨论、团队活动和互动游戏,激发学员的参与热情和团 队合作精神。
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制定改进措施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如调整课程结构、 优化教学方法等。
ppt课件课程设计

ppt课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本章节的基础知识,如XXX概念、XXX原理等;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3. 学生能够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拓展知识视野。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PPT等现代教学工具,进行有效的课堂展示和交流;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2.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学习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意义;3. 学生能够尊重他人观点,学会倾听、理解和包容,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学科知识拓展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学科基础,但对现代教学工具的使用和团队合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课堂互动效果,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学有所获。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组织以下内容:1. 章节一:基础概念- 概念1:定义、性质、应用- 概念2:背景、原理、实例2. 章节二:实践应用- 应用1:问题分析、解决方案、实施步骤- 应用2:案例分析、优缺点评价、改进措施3. 章节三:拓展阅读- 阅读材料1:学科前沿动态、发展趋势- 阅读材料2:相关领域优秀成果、启示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章节一(基础概念)第二周:章节二(实践应用)第三周:章节三(拓展阅读)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学科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教学质量。
电机学课程设计报告PPT课件

(a) 外形图
常开触点 (b) 结构
按钮开关的外形和符号
7
结
构1 符 号
2 3
SB
1 43
SB
按钮帽
复位弹簧 支柱连杆
常闭静触头
2
桥式静触头
4
常开静触头
外壳
SB
动画
名 常闭按钮 称 (停止按钮)
常开按钮 (起动按钮)
复合按钮
8
4.1.3 接触器
用于频繁地接通和断开大电流电路的开关电器。
(a) 外形
用于控制电路流 过的小电流 (无 需加灭弧装置)
属于同一器件的线圈和触点用相同的文字表示
常用的交流接触器有CJ10、CJ12、CJ20和3TB等系列。
接触器技术指标:额定工作电压、电流、触点数目等。
如CJ10系列主触点额定电流5、10、20、40、75、 120A等数种;额定工作电压通常是220V或380V。 11
KM 复合按钮
34
点动时: 按下SB3
电机运转 FR
~ SB1
先断开
SB2 SB3
KM
KM
通电 闭合
后闭合 自锁触点不起作用
35
松开SB3 FR
~ SB1
后闭合
SB2 SB3
KM
KM
断电 断开
先断开
36
松开SB3 电机停转 实现点动 用途:试车、检修以及车床主轴的调整等。
FR
~ SB1
后闭合
SB2 SB3
常用的熔断器有插入式熔断器、螺旋式熔断 器、管式熔断器和有填料式熔断器。 符号 FU
(熔1)断电器灯额、定电电炉流等IF电的阻选性择负
载
IF > IL
《课程设计第二讲》PPT课件

国际化:课程设计将更加注 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具
有国际视野的人才
技术发展:AI、大数据等 技术将更加广泛地应用于课 程设计
跨界融合:课程设计将更加 注重跨学科、跨领域的融合,
培养复合型人才
教学方法改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项 目教学等
教学资源更新:定期更新教学资源,如教材、课件、视频 等
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
课程评估: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 施
课程设计优化的实践案例
案例二:某企业通过引入项 目式学习,提高员工的实践 能力和创新能力
准备教学材料:根据教学计划准备教学材料,包 括教材、课件、实验器材等
实施教学:按照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包括讲解、 演示、实验等
评估教学效果:通过考试、作业、实验等方式 评估教学效果,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计划 和教学方法。
课程设计的注意事项
明确课程目标:确保课程内容与目标一致 设计课程内容: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确保内容丰富、有趣 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地点、方式等 准备教学材料:准备必要的教学材料,如教材、教具等 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评估教学效果:定期评估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案例三:某学校通过引入混 合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
效果和教学质量
案例一:某高校通过引入翻 转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案例四:某公司通过引入个 性化学习,提高员工的职业
素养和竞争力
课程设计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个性化学习 跨学科融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到课程设计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践导向: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终身学习:强调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课程设计与开发培训ppt

课程设计理念的应用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将课程设计 理念贯穿始终,以确保课程设计的合 理性和有效性。
课程设计理念的应用还需要注重课程 实施的过程和效果,及时调整和完善 课程设计,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 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设计理念的应用需要结合具体的 教育情境和学科特点,根据学生的需 求和发展水平,制定相应的课程目标 和内容。
课程设计理念的更新
随着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课程设 计理念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发展。
更新课程设计理念需要关注教育 改革的方向和趋势,了解新的教 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不断吸收新
的教育思想和研究成果。
更新课程设计理念还需要注重实 践探索和创新,不断总结和提炼 课程设计与开发的经验,推动课
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03
基于目标的课程开发方法
优点是目标明确,可衡量性强;缺点 是可能过于僵化,缺乏灵活性。
基于问题的课程开发方法
优点是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有利于实 际应用;缺点是可能忽视学科知识的 系统掌握。
基于活动的课程开发方法
优点是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缺点是可能忽视学科知识的深度学习 。
04
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实践技巧
,也是课程设计中的一大挑战。
内容选择与组织
如何选择合适的内容,并将其有效地组织 起来,以符合学生的学习逻辑和认知规律 ,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评估与反馈
如何设计有效的评估方式,以衡量学生的 学习成果,并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以优 化课程设计,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难题。
解决方案与应对策略
明确课程目标
精选与组织课程内容
02
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设计理念的定义
课程设计理念是指导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核心理念,它反映了教育价值观和教育目标 ,为课程设计提供了基本的原则和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研究方法、步骤及措施:
研究方法: 利用已具备的初步设计基础,工程制图与AutoCAD,机械制造工 艺学,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工程材料及热处理等知识,与查阅 图书馆丰富的设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书籍,认真完成所做课题。 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调研、收集资料完成设计内容部分; 第二阶段:对冷冲模具进行系统化学习; 第三阶段:对冷冲模具的结构进行分析; 第四阶段:相关零件制图; 第五阶段:总结归纳,完成设计说明书。 研究措施: 1、通读《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一书大致了解和学习冷冲模具的 设计与制造; 2、仔细查阅冷冲模具设计与制造相关的论文、期刊。
设计研究内容:
(1)分析零件的工艺性能,拟定工艺方案,并确定最佳工艺方案; 方案一:级进模生产。 方案二:复合模生产。 因为级进模通用性能极差,及时和中小型零件大批量生产,尤 其适合小型冲压零件大批量生产;模具结构复杂,随着工位的增多 模具复杂程度更大。儿复合模通用性差,适合大、中批量生产;模 具结构复杂,模具制造精度高。通过对上述方案的分析比较,该工 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二最佳。 (2)必要的工艺计算 对冲裁件的尺寸大小,精度要求进行相关计算。 (3)模具结构的设计,模架和冲压设备的选择及校对; 模具的结构分析与设计包括工作部分,模架,冲模的辅助装置与辅 助机构,横向冲压机构。 (4)模具主要零件设计及有关尺寸计算; 模具主要零件设计计算包括工作零件,定位零件,压料、卸料及出 件零件,导向零件,固定零件,紧固及其他零件。
结束
谢谢!!!
主要参考文献:
王孝培主编. 冲压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姜奎华主编.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7 冲模设计手册编写组. 冲模设计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 钣金冲压工艺手册编委会编著. 钣金冲压工艺手册[M]. 北京:国防 工业出版社,1989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编写委员会.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1993 候义馨.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M]. 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4、 卢险峰. 冲压工艺模具学[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根据材料的利用情况,结合零件的结构状况,本 次选用有废料排样。沿工件全部外形冲裁,工件 周边都留有搭边,如排样图所示。因由搭边,这 种排样材料利用率低,但是能保证冲裁件的质量, 冲模寿命也长。
排样图
装配简图
结构分析
该冲裁模为正装复合模,凸凹模在上,落料凹模 和冲孔凸模在下。正装复合模工作时,板料是在 压紧状态下分离,冲出的冲件平直度较高。模具 采用装在下模座底下的弹顶器推动顶杆和顶件块, 弹性元件高度不受模具有关空间的限制,顶件力 大小容易调节,可获得较大顶件力。每冲裁一次, 冲孔废料被推出一次,凸凹模孔内不积废料,所 受胀胀力小,不易破裂。但由于弹顶器和弹压卸 料装置的作用,分离后的冲件容易被嵌入边料中 影响操作,从而影响了生产效率。
研究意义:
模具作为重要的制造装备行业在为各行各业服务的同时,也直接 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模具在制造业产品研发、创新和生产中所 具有的独特的重要地位,使得模具制造能力和水平的高低也成为 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应该说,冷冲模具的研究和创新对于 现代工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模具制造对制造业的重大作用,对此课题的研究,希望能够掌握 各种模具制造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在设计、制造模具时,根 据实际情况,学习如何充分考虑它们的特点,选用最佳的工艺方 案;掌握各种制造方法对模具结构的要求,具有分析模具结构工 艺性的能力,能够设计出工艺性能良好的模具结构;了解国内先 进的模具制造技术,尽量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并且巩固和加深 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东北电力大学 2014-2015 学年第1 学期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 金属环形垫片双冲裁模具设计 姓 名:刘 剑 班 级:材料111 学 院:机械工程学院 指导老师:狄驰 高亚丽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意义
国内外研究动态: 冲压作为现代工业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加工方法,用以生产各种板料零件,具有很多独特的 优势,其成形件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强度高、互换性好、成本低、生产过程便于实现 机械自动化及生产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其它加工方法所不能相比和不可替代的先进制 造技术,在制造业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能源、机械、家用电器、 航空航天、国防工业和日常生活的生产之中。 家用温控开关可用作空调、饮水机、电热水瓶/热水器、沐浴器、消毒柜、电蒸锅等电器 的控温/开关之用,同时也适用于其他家用电器、电子仪器、电子控制柜等作过热保护、 限温。 我国模具工业起步较晚、基础差,但我国的冷冲压工艺和其他生产工艺在近几十年来得 到了迅速的发展。冷冲压加工的工艺和设备正在不断的发展(包括冲压模具技术的发 展),把冷冲压技术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目前我国模具年生产总量虽然已位居世界第三,其中,冲压模占模具总量的40%以上, 但在整个模具设计制造水平和标准化程度上,与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 在相当大的差距。在设计制造方法、手段上已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模具结构功能方面 也接近国际水平,在轿车模具国产化进程中前进了一大步。但在制造质量、精度、制造 周期和成本方面,以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金属环形垫片零件图
环形金属垫片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排样,选择合理的排样方式; (2)刃口尺寸的计算,确定凸、凹模的尺寸; (3)确定凸、凹模的加工方法; (4)模架的设计和压力机的选择。 (5)冲压成形性能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