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项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本项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本项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001年3月,江泽民给时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兰的一封信中提出:“精神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这是中国政府对精神卫生问题严重性的准确描述。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资料(2003) 显示,我国精神卫生面临严峻形势。由于社会变革、竞争加剧、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其它社会因素的影响,精神病患病率由五十年代的 2.7‰上升到七十年代的5.4‰、八十年代的11.1‰、九十年代的13.47‰,精神病患者已达1600多万人,基本等同于北京市的常住人口,这其中只有20%的精神病人能够得到有效治疗。精神疾病已成为当前中国疾病分类中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年指标(DALY)评价各类疾病的总体负担,精神疾病在中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WHO,1998年)。各类精神问题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即占全部疾病和外伤所致残疾及劳动力丧失的1/5。世界前十种致残的主要疾病中有五种与精神疾病有关。精神卫生问题成为与发展过程相伴而生的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精神疾病患者也成为值得关注的弱势群体。
近年,由失去控制的精神病人肇事引发的恶性案件近来时有发生,有关精神病人杀人、伤人的报道不断成为热点话题。据不完全统计,精神病患者的肇事率为10%,其社会危害行为不容忽视。从中国精神障碍患者的年龄结构上看,20岁左右的青少年约占75%,近年来独生子女的发病率大幅上升。从性别上看,女性约占65%左右;从地域分布上看,农村患者约占60%左右;从文化程度上看,文化程度越低,发病率越高。北京的一次调查表明,其患病率为35.18‰。专家认为,从趋势来看,儿童的行为问题、大中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老年期精神障碍、酒精与麻醉品滥用及自杀等问题已明显增多。据预测,21世纪我国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在2020年的疾病总负担预测值中,精神卫生问题仍将排名第一。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中国精神卫生高层研讨会”和2001年“第三次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会议”召开以后,政府进一步加强了精神卫生工作以及各部门间的合作。这些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然而由于传统的治疗方法比较单一、方式比较封闭,主要靠专业机构和药物,缺少综合防治康复措施,精神康复工作依然很难突破传统医疗模式。因此,本项目以“社会工作在精神健康领域中的角色与功能研究”为主题展开,以社工学生实习为介入策略,在精神病医院内开展患者小组人际关系支持,和患者家庭及相关社会网络的介入,探索社会工作介入对患者治疗和康复方面的作用。在国内缺少同类研究的情况下,此项目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来讲,本项目将填补中国社会工作介入精神健康领域的研究空白,以经验研究为基础,从理论上说明社会(支持)性因素在精神疾病(主要为神经症) 治疗与康复中的作用、地位和功能,以及社会工作介入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的贡献,从而为在中国将社会工作作为精神疾病防治科际合作的重要专业提供研究证明;
从实践意义上来说,第一,本项研究将为社会工作介入精神健康领域的主要方法和途径进行探索,总结社会工作介入医院为本的精神健康领域的工作模式。第二,本项目是社会工作介入精神健康领域的实践和政策的倡导。它的成功进行将为社会工作介入精神健康领域提供一个例证,从而为政府制定医疗政策提供依据,进而倡导政府将社会工作介入纳入医疗政
策中。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
1、国内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尚没有关于社区工作介入精神健康领域的相关研究,应该说,这类研究还是空白。但有关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法的研究还是相当多的。这些研究有以下特点和议题:第一,研究者多是医学训练背景。虽然他们已经接受精神疾病需要进行社会性因素的干预治疗,但他们的着眼点依然是医院和医疗专业为本的;虽然这些研究已经关注了患者的社会支持对患者发病、治疗的影响,但他们很少实际介入患者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即使有介入,医院为本的工作取向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介入患者的社会性支持系统。
第二,近年已有学者开展了医院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治疗,这些心理治疗无疑涉及到了患者的社会关系和对社会关系的认知层面,但缺少对患者实际和有力的社会支持,及相关的服务提供。这类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没有在实践上引入患者的社会支持行动。因此,这为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提供了空间。
2、国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
美国在1998年大约有29个社会工作学院有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研究项目,精神健康领域的社工也一直是社会工作专业一个重要的工作领域,目前在美国从事精神健康领域社工研究的人员大约有100人左右 (Austin 1998)。为改变这种状况,美国国家精神健康卫生研究所在1990年代资助8个社会工作学院建立了研究发展中心,进行精神卫生领域社会工作干预的长期研究和博士班研究项目。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于2002年在华盛顿召开的“服务与干预研究”会议“未来走向:社会工作对精神健康研究的贡献”的报告中,特别强调了社会工作介入及研究对精神卫生和健康的贡献。这些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的研究探讨了社会工作实务及研究对精神健康的贡献,这些研究涉及了社会工作研究者所关心的诸多议题,如:弱势人口获取服务的能力、对在非专业部门进行精神健康照顾的需要、以及家庭和社会支持对精神健康进步的影响等研究问题的意义。
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研究的重点
帮助严重精神健康问题或心理疾病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社会功能是社会工作的任务和功能。心理健康和精神康复都是现在社会急需面对的诉求,随着中国社会社会方式的变化,生活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的比较和争竞,社会在心理健康上出现的问题与日俱增。面对这些问题和情况,除传统的西方医学的取向和治疗方法之外,以人为本,强调在社会支持下的社区溶入和正常康复的社会工作方法和取向是本研究强调的重点。
此外,虽然精神健康服务的缺口很大,但在中国除医院治疗模式外,以医院为本,介入患者家庭和社会网络的服务基本还是空白。长期的住院照顾无论对个人、家庭还是社会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不仅如此,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存在困扰和社会安全隐患。这些问题困扰着社会,没有一个好方法。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病人个人和家庭的能力也非常有限,他们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使得很多精神疾病或者不能得到医疗照顾,因而造成了很大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