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项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解释一下:内容不用按杨华民给你的底稿改了,就按我发的吧,如果有遗漏的项目,你再给杨华民说一下,我再补充。
二、课题设计论证一、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1)本课题的理论意义《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写作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去感知生活,品悟生活,丰富学生的个性体验,眼见、耳听、心想、记笔记的习惯,见中有感,闻中有感,勤于笔耕,乐于表达。
农村小学生有足多的不足之处,积累贫乏、阅读量少、孤陋寡闻、表达能力差,照成写作内容空泛、结构混乱、语句不通以及写作技能差等问题。
但他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生活资源广泛,和大自然接触的空间和时间非常广阔,实践经验丰富,从生活角度来说,他们可谓见多识广,写作的题材如此之广,谁说他们缺乏生活素材呢?他们缺乏的只是对生活的观察,对材料的累积,大胆表达的勇气,对生活的感悟和羞于表达的情感……如果打开这一扇扇关闭的大门,我想农村小学生的表达激情就会像开闸的洪水一样,一泄而不可收。
(2)本课题的实践意义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提起作文来就皱眉头,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无济无事,好多学生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最后要么是从作文书籍中抄一篇相关作文塞责,要么是三言两语,草草收尾了事,一个班级中能有30%的学生能写出优秀的作文来也算是大吉了。
对于农村老师来说,作文教学也是个顶头疼的事,学生的见识短,阅读量小,语言积累不丰富,进行作文指导也多半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一头雾水,作文指导课多半没有起到实际指导作用。
所以,常常是老师苦于学生作文水平提不高,而学生拿起笔来又无从下手。
综合而言,《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研究于学生、于老师、于学校来说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二、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研究的概况与趋势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引起世界各国教育行家的关注。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五篇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五篇第一篇: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研究概况及趋势,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和预计突破的难点等。
(如本页不够用,可另附纸。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1、理论意义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杜威教育理论中的三个核心命题。
“为完满生活作准备”是斯宾塞的教育本质观。
康德说,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
蔡元培说,“教育是成就人格的事业。
”诸如此类对教育本质的阐释,实际上都可以抽象出这么一个基本共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受教育者人格的完善,即塑造受教育者的健全人格,真正的教育,必须以发展人性,培养人格,改善人生为目的。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社会学科,始终以人为中心,以追问历史对人的意义、价值和存在本体为己任。
历史教师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中,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在知识经济、信息数字化的社会中,在一个对各种价值观充满怀疑和嘲弄而又缺乏真正批判性建设性的时代里,在一个轻视民族历史文化,不屑人文教养的现实中,社会对于重塑人文精神的呼唤日益迫切和重要。
科学与人文始终是人类进步的两面大旗,一架马车上的两个车轮,不可偏废,否则社会发展这辆马车就要出问题。
现实中我们过于强调科学理性与技术能力,应试教育本质上讲是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人不应该是被技术与科技异化了的工具,特别是在后工业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教育应更多增强人文素养,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
2、实践意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历史课程的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态度。
通过对中学生历史素养培育的研究,使教师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素养,从而使学生正确地认识人类历史上,社会的、科技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知识,并在认识和总结过去的过程中找出历史的经验教训,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去分析当代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
论文研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区别
论文研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区别引言在学术研究过程中,论文是一种重要的学术成果形式,旨在推动学术进展和知识发展。
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研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两个常见的概念。
本文将探讨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在论文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研究理论意义研究理论意义强调的是构建、拓展和完善学术理论体系,从而推动学科的发展。
它通常涉及对已有理论的分析和评价,并且可能会引入新的概念、模型或框架。
研究理论意义的主要目标是提供对特定学术领域的深入理解和解释能力。
在论文中,研究理论意义的体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学术价值:通过对现有理论的批判性分析和评价,可以识别出其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改进的建议或者新的理论模型。
这种学术价值推动了学科的进步和发展。
2.知识共享:研究理论意义的成果可以向学术界和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传递知识,促进知识共享和学术合作。
这有助于减少重复研究,节省时间和资源,并促进学科的整体进展。
3.前瞻性:通过对理论的深入研究,研究者可以识别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这有助于指导学术界的进一步研究,从而推动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4.基础建设:研究理论意义强调的是对学科基础的建设。
通过不断完善和拓展学术理论,可以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总之,研究理论意义在学术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仅是为了推进学科的发展,更是为了提供更深入的理论解释和指导。
实践意义实践意义是指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和意义。
与研究理论意义相比,实践意义更加强调应用性和实践性。
在现实世界中,实践意义常常与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决策支持、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相关联。
论文中的实践意义通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现实问题解决:实践意义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研究,研究者可以提供针对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从而帮助实际应用领域改进现状。
2.政策指导:研究成果在政策制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社会问题的研究,研究者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相关建议和指导,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一、课题研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课题研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升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这里指出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即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培养水平、发展个性等。
“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重要观点。
我们常常注重的是优秀学生的心理发展,而对于后进生的心理发展和他们的个性发展注重不是特别突出,甚至被某些教师遗忘了。
作为 21 世纪的世界,将是一个高度科技化、国际化、民主化与多元化的脑力密集时代,充满着竞争与挑战、机遇与希望的社会。
所以,对当代及以后的高中教育,必须培养出的人才是适合新时代的需要,善于吸收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水平特别突出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教育必须是提升全民素质,而提升全民素质,就必须注重每一个后进生的各方面水平的发展。
教育的功能是促动人的全面发展,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培养学生的各种水平,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并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国家的建设者和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所以,我们要思考学校的各种活动,教师的各种行为,是否尊重了学生的个性,是否对每个学生是信任的,是否保护好了每个学生,究竟我们的教育活动是否遵循了教育规律,是否遵循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是否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服务。
如果,我们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只注重优秀学生的各方面的发展,那么,谁来注重这些后进生的教育呢?他们的身心素质的提升又由谁来完成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学校、我们的教师、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就更要注重这些所谓“后进生”的提升。
随着社会变革,新的教育观点的出现,教育工作者们都在寻求一种解决后进生的方法,这些后进生不管在学校里还是家庭当中都表现为进步比较缓慢、水平比较低、性格比较孤僻、精力比较分散、沟通水平比较差等等。
一、本项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本项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本项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2001年3月,江泽民给时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兰的一封信中提出:“精神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这是中国政府对精神卫生问题严重性的准确描述。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资料(2003) 显示,我国精神卫生面临严峻形势。
由于社会变革、竞争加剧、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其它社会因素的影响,精神病患病率由五十年代的 2.7‰上升到七十年代的5.4‰、八十年代的11.1‰、九十年代的13.47‰,精神病患者已达1600多万人,基本等同于北京市的常住人口,这其中只有20%的精神病人能够得到有效治疗。
精神疾病已成为当前中国疾病分类中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
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年指标(DALY)评价各类疾病的总体负担,精神疾病在中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WHO,1998年)。
各类精神问题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即占全部疾病和外伤所致残疾及劳动力丧失的1/5。
世界前十种致残的主要疾病中有五种与精神疾病有关。
精神卫生问题成为与发展过程相伴而生的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精神疾病患者也成为值得关注的弱势群体。
近年,由失去控制的精神病人肇事引发的恶性案件近来时有发生,有关精神病人杀人、伤人的报道不断成为热点话题。
据不完全统计,精神病患者的肇事率为10%,其社会危害行为不容忽视。
从中国精神障碍患者的年龄结构上看,20岁左右的青少年约占75%,近年来独生子女的发病率大幅上升。
从性别上看,女性约占65%左右;从地域分布上看,农村患者约占60%左右;从文化程度上看,文化程度越低,发病率越高。
北京的一次调查表明,其患病率为35.18‰。
专家认为,从趋势来看,儿童的行为问题、大中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老年期精神障碍、酒精与麻醉品滥用及自杀等问题已明显增多。
据预测,21世纪我国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在2020年的疾病总负担预测值中,精神卫生问题仍将排名第一。
研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怎么写
研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怎么写在科学研究领域中,研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评估一项研究工作重要性的重要指标。
理论意义主要关注研究对学科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而实践意义则关注研究对实际问题解决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撰写关于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研究的理论意义研究的理论意义是指该研究对学科理论体系的贡献。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讨论:1. 填补研究领域的空白首先,可以阐述该研究填补了研究领域的空白。
在许多学科中,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或知识空白。
该研究通过分析、探索和实证,为学科的理论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框架。
因此,该研究对于填补领域的空白具有重要意义。
2. 拓展学科理论体系其次,可以说明该研究对学科理论体系的拓展意义。
通过对已有理论模型的改进或提出全新的理论模型,该研究扩展了学科的理论框架。
这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学科的理论体系,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基础。
3. 探索未知领域此外,可以指出该研究对于探索未知领域的意义。
在某些学科中,存在一些未被深入研究的领域,这些领域可能与新技术、新方法或新现象相关。
该研究通过对未知领域的深入研究,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研究的实践意义研究的实践意义是指该研究对实际问题解决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作为撰写实践意义的参考:1. 解决现实问题首先,强调该研究对于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性。
该研究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或对现实问题提供了有益的见解。
这可能包括开发新的技术、改进现有方法、促使政策变革等。
因此,该研究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意义。
2. 促进社会发展其次,可以指出该研究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研究成果可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行业的创新能力等。
该研究对社会的持续进步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3. 提供决策依据此外,可以强调该研究为决策提供依据的意义。
研究成果可能为政府、企业、组织等决策者提供科学、有力的依据。
论文研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怎么写
论文研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怎么写引言在当今社会,论文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术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讨论文研究的意义,以及如何在论文中准确、具体地表达这些意义。
理论意义促进学术进步论文研究是推动学术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论文研究,学者们能够深入探究某一领域的问题,并提出新的观点、理论或模型。
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扩展现有知识的边界,促进学术领域的发展。
推动学科交叉融合论文研究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促进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通过整合不同领域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研究者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问题,并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这种跨学科的合作推动了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和协同性。
构建学术体系论文研究以系统性的方式组织和传递知识。
通过论文的撰写、发表和引用,研究者能够创建一种学术体系,固定和传承其学术成果。
这些论文逐渐形成一种知识共享和学术交流的网络,构建起学术界的基础与框架。
现实意义促进社会发展论文研究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探究和解决方案的提出,论文研究为实践提供了指导和支持。
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可以借鉴论文研究成果,推动社会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论文研究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参与论文研究,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独立研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论文研究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术方法和写作技巧,提升其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促进政策制定和决策支持论文研究成果可以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可以借助论文研究的成果,了解问题的本质和规律,制定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政策。
论文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决策者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和建议。
如何写论文研究的意义在论文中,准确、具体地表达研究的意义对读者和评审很重要。
以下是一些指导原则:1.明确研究问题:在引言中清晰地提出研究的问题,并说明该问题对学术界和现实社会的重要性。
(完整版)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
(一)实践意义
1、通过课题研究,引导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艺术涵养。
2、创建良好的课堂互动环境,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展现学生个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构建积极、适宜、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形成多层次,多通道、多方位、多形式的互动网络,并形成一定的互动教学模式。
(二)理论价值
课堂教学互动方式及其有效性策略必须通过老师切实有效的实践才能得出。
教师的课堂教学互动方式建构必须借助实践进行实验、反思、改进,形成良好的方案再实践,反思、改进。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我们学校的这一课题的
研究,就能最终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呈现出“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的“课堂互动”面貌,能让学生在交流、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中获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
本课题研究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本课题研究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重点和预计突破的难点等。
(如本页写不下,可另附纸。
)一、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历史教师及时转变教学观、教材观和学生观,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以适应历史新课标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课堂进行有效教学的探讨不仅是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聂幼犁说过:从根本上说,中学历史学科的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识生存现状,不是为了学习历史专业知识而是为了提高生存智慧,不是为了了解过去而是为了开拓未来。
这就隐含地告诉我们,历史学科的有效教学要满足学生与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重点和难点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
什么是历史学科的教学效益?一般地认为,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后在学业上获得进步,这种教学效益就违背了新课改的精神,又回到了以前的应试教育,偏离了新课改注重学生能力及适应社会与生存的体现。
所以教学效益不单单指的是学生学业上的进步,也应该包括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总而言之,教学效益应包含两个方面即教学结果和教学过程的有效性,这种有效性既是学生参与学习研究的方法与能力,也是学生在社会上、生存中等等方面的一种能力体现。
三、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一)教学目标的全面化、普通化学生之间应承认一点就是差异与个性,所以教学目标应面向全体,不能只对一个人,而有效教学的根本就是教学目标的完成度,即学生是否进步与发展,所以有效教学应特别注重教学目标与学生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普遍性、协调性,即应该从知识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度上去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使学生在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价值观。
论文研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怎么写
论文研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怎么写1.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论文研究在学术界和实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对于一篇优秀的论文来说,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既相辅相成又相互促进。
本文将探讨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写论文以及如何写好论文。
2. 理论意义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推动学术进展论文研究是学术界获取新知识、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深入研究某一领域的问题,学者能够提出新的理论观点、发现新的规律,从而推动学术进展。
论文研究不仅可以促使学者对该领域已有理论进行批判性思考,还可以为学术界提供新的思路和范式,从而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2.2 拓宽学科界限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还表现在拓宽学科界限方面。
在不同学科领域交叉研究的过程中,学者们经常会涉及到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
论文研究通过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有助于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这种交叉研究不仅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促使学科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共同发展。
3. 实践意义论文研究的实践意义对于学术界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提供决策依据论文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提供决策依据。
研究结果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客观的分析与评估,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决策。
无论是政府部门、社会组织,还是企业机构,都需要依靠论文研究的结果来指导具体的决策和行动。
3.2 推动社会发展论文研究的实践意义还体现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
科研成果可以促进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论文研究常常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比如研究出一种新的医疗方法、解决某项工程难题等,这些成果都能够对社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和改变。
3.3 促进学术交流论文研究的实践意义还在于促进学术交流。
学者们通过发表论文与其他同行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这种学术交流不仅有助于学者之间共同提升,还可以推动学术界整体的发展。
研究性学习课题有哪些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怎么写
研究性学习课题有哪些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怎么写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实践意义(一)开展中小学创新学习研究是适应国际教育创新的基本要求从国际形势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
它促使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给教育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
人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乃至生存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变革。
在新科技革命面前,发达国家均瞄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教育的培养目标重新进行调整和定位,尝试教育创新。
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的咨询报告提出,21世纪教育的目标是:①宽广的胸怀、健康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②自由、自律与公共精神;③世界之中的日本人,并强调在现阶段教育目标的重点在于培养具有丰富创造力的人才。
美国卡内基教育和经济论坛的报告也指出:“要重建美国的教育制度,以适应培养21世纪富有创造力的新一代和经济急剧变化的需要。
”法国、德国和英国近年来在一些报告中也纷纷提出:要根据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来调整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
世界各国都普遍要求:学校要加强创新教育研究与实践,突破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旧习,着重去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性,使他们具备分析、表达、理解和应用的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性,首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随着创新教育研究的深入,其研究重心已经由宏观的理论建构、机制探索转向微观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
因此,开展中小学创新学习研究是适应教育创新的根本要求,是当前教育改革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二)开展中小学创新学习研究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从国内形势看,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为迎接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挑战,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并要求基础教育(包括其他类别的教育)把实施素质教育提到自己的日程上来。
《*** 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研究报告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的分析
研究报告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的分析引言:研究报告作为学术领域最主要的成果之一,不仅体现了研究者的学术能力,也对学术界和实践领域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两个方面,对研究报告的价值进行分析,以期深入探讨研究报道对学术和实践领域的重要影响。
一、理论贡献1. 提高理论研究水平研究报告作为学术界的重要成果,为理论研究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通过对现有理论的扩展和深化,研究报告能够填补理论空白,解决现有理论的不足之处,推动理论的发展。
此外,研究报告还有助于挑战既有理论,并促使学者不断探索和创新,进一步提高整个学术领域的水平。
2. 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研究报告的理论贡献不仅仅体现在学术领域,也对实践领域有着重要影响。
研究报告的理论成果在转化为实践中能够指导和引领实践工作,填补学术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通过研究报告的理论贡献,学术界的成果不再停留在纸面上,而能够真正为实践领域所应用,推动实践工作的规范与创新。
二、实践意义1. 为政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报告的实践意义体现在为政府和相关机构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报告通过对问题的深入研究,能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参考。
政策制定者和相关机构能够根据研究报告的实际情况和提出的建议,制定出更加合理和有效的政策,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2. 促进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报告对产业发展和创新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研究报告的实践意义,能够指导企业和产业部门进行技术创新、产品革新等方面的工作,在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
此外,研究报告也能为行业发展提供宏观视角和新的思路,促进行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3. 促进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离不开学术界的推动和研究报告的实践意义。
研究报告能够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和政策,为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提供思路和思考。
通过研究报告的实践意义,社会能够更好地解决各种问题,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实践意义
(一)实践意义
1、通过课题研究,引导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艺术涵养。
2、创建良好的课堂互动环境,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展现学生个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构建积极、适宜、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形成多层次,多通道、多方位、多形式的互动网络,并形成一定的互动教学模式。
(二)理论价值
课堂教学互动方式及其有效性策略必须通过老师切实有效的实践才能得出。
教师的课堂教学互动方式建构必须借助实践进行实验、反思、改进,形成良好的方案再实践,反思、改进。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继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
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XX教学相长。
”我们学校的这一课题的研究,就能最终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呈现出“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互动”、“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学生个体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学生群体与学生群体的互动”的“课堂互动”面貌,能让学生在交流、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中获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
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研究意义
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研究意义引言在现代学术研究中,理论研究与现实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理论研究通过探索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而现实研究则将理论应用于实践,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理论,并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实用性的建议。
本文将分别从理论研究意义和现实研究意义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理论研究意义理论研究是学术研究的基础,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意义:1. 拓展知识边界理论研究通过提出新的概念、原理或模型,为学科领域的知识边界拓展提供了基础。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理论研究能够推动学科的进步和发展,使人们对研究领域有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理论研究还能够挖掘和发现新的问题,进一步拓展学科的研究方向。
2. 解释现象和问题理论研究通过构建科学的理论体系,能够对现象和问题进行解释和理解。
通过理论的指导,人们可以从混乱和复杂的现实世界中提炼出规律和原则,从而为现象和问题提供合理的解释。
理论研究还能够将局部的实证研究结果进行整合和概括,形成更具普遍意义的理论框架,进一步提高对问题的理解和把握。
3. 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理论研究能够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合作。
不同学科之间的理论交流和合作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新趋势。
通过不同学科之间的理论共享和交流,可以促成学科之间的合作和创新,并且使学科研究更加符合实际需要。
现实研究意义现实研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对现实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意义:1. 验证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现实研究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验证并验证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概念和原理,但其是否能够真正适用于现实世界,需要通过实证研究予以验证。
现实研究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手段,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以验证理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从而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的依据。
2. 提供实用性建议现实研究通过对现实问题的研究,能够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实用性的建议。
通过对现实问题的深入研究,现实研究者可以发现问题的根源和本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模板
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模板引言论文研究是学术研究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
它不仅在理论上拓展了学科的边界,深化了人们对特定领域的理解,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将探讨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贡献和应用价值。
理论意义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拓展和深化论文研究通过深入研究特定领域的问题,可以对现有知识进行拓展和深化。
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探索,论文研究为学科领域的理论体系提供了新的支撑和验证。
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推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和知识的积累。
2. 发展学术思想论文研究不仅仅是对问题的研究,更是对学术思想的发展和演进的贡献。
通过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观点,论文研究可以为学术思想的创新提供新的思考和启示。
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推动学科思想的更新和深化。
3. 知识传承和学科建设论文研究通过记录和传承知识,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依据。
优秀的论文研究成果会被广泛引用和学习,推动学科领域的发展和壮大。
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为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实践意义论文研究的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解决实际问题论文研究不仅仅是纸上谈兵,更是为实际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分析,论文研究可以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并为相关领域的实践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2. 促进技术创新论文研究的实践意义还在于促进技术创新的发展。
通过对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应用,论文研究可以推动技术创新的进程,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3. 提升学术影响力优秀的论文研究成果能够提升研究者的学术影响力。
学术界对高质量的论文研究成果给予高度关注和认可,这不仅能够提升研究者的学术声誉,还能够为其在学科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资源。
结论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不可忽视。
它既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和知识的积累,又为解决实际问题和促进技术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研究意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研究意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把计算机场景中的虚拟实体和真实实体进行比较的研究,有助于提升计算机场景中游
戏行为的真实性,也有助于提升整个场景设定的效果。
比如说,有了这方面的研究,游戏
设计者可以创造出真实的现实世界的某些元素在游戏中的模仿。
这种非物理性的模拟创造
出来的元素可以极大地改变游戏的世界,使得它的视觉效果更加贴切,从而提升游戏的视
听感受。
另外,这种比较虚拟实体和真实实体的研究也可以作为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中
数据归纳和理解的一种应用。
把计算机技术应用到虚拟实体和真实实体的比较研究上,可
以挖掘出属于这一类实体之间存在的规律和关联规则,从而为后来的大数据应用及实践提
供更有力的依据。
二、研究的实践意义
把虚拟实体与真实实体的比较研究的实践意义非常大,经过研究,可以更好地实现对
真实世界的数据采集,将复杂的实体进行简单的模拟实现,从而进行更有效的数据处理。
例如,结合图像识别和视觉计算,可以使用虚拟实体来模拟真实世界的某种客观事实,比如,可以模拟三维物体表面上的细小纹路,以解决基于面向对象的3D模型复制问题。
另外,把虚拟实体与真实实体的比较研究也可以用于模拟真实世界中建筑、地采/矿产资源
开采以及环境相关的模拟,从而实现自动化的地采/矿产智能调度和环境智能管理。
最后,还可以将虚拟实体的概念用于智能机器人控制和自动驾驶中。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范文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范文【范文】。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课题研究是指为了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或者深入了解某一具体领域而进行的系统性、有目的的调查和分析工作。
本次课题研究的背景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即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而如何有效应对这些压力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因此,本次课题研究旨在探讨有效的压力管理方法,以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次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压力管理方法的探讨和分析,为个体提供科学、有效的压力管理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具体来说,本次课题研究旨在:1. 系统总结各种压力管理方法,包括心理调节、生活方式调整、工作技能提升等方面的方法;2. 分析不同压力管理方法的适用场景和效果,找出最适合不同人群的压力管理方法;3. 提出科学、实用的压力管理指导,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各种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通过本次课题研究,可以为个体提供科学、有效的压力管理指导,有助于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本次课题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压力管理方法的系统总结。
通过对心理调节、生活方式调整、工作技能提升等方面的压力管理方法进行系统总结,分析各种方法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2. 不同压力管理方法的效果分析。
通过对不同压力管理方法的效果进行分析,找出最适合不同人群的压力管理方法。
3. 科学、实用的压力管理指导的提出。
根据对压力管理方法的总结和分析,提出科学、实用的压力管理指导,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各种压力。
本次课题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案例分析法等。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深入了解不同压力管理方法的特点和效果,为提出科学、实用的压力管理指导提供依据。
四、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本次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压力管理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为个体提供了丰富的压力管理方法选择;2. 对不同压力管理方法的适用场景和效果进行了分析,找出最适合不同人群的压力管理方法;3. 提出了科学、实用的压力管理指导,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各种压力,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论文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术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论文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论文研究在理论上具有以下意义:1. 推动学科发展论文研究作为学术活动的核心,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通过论文研究,学者们能够不断深入探索和挖掘某个学科的前沿知识和核心问题,促进学科的发展与进步。
论文的发表和交流,不仅可以扩展学科的边界,还可以加深学科内部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整个学科的研究水平。
2. 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研究要求研究者具备创新思维和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力。
通过深入研究某个问题,研究者需要提出新的观点、思路和方法,以解决问题或回答研究问题。
这种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研究者的个人能力,还可以为学术界和社会提供新的思维方式和问题解决方法。
3. 知识积累和沉淀论文研究是知识积累和沉淀的重要过程。
研究者通过深入研究某个具体问题或主题,不仅可以增加自身的专业知识,还可以将研究成果通过论文的形式进行记录和传播。
这些论文可以成为学术界和社会的宝贵财富,为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实践意义论文研究在实践上具有以下意义:1. 推动科学技术进步论文研究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论文研究,研究者可以提出创新的技术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论文的实践价值不仅体现在学术界,还可以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有力的支持。
2. 学术评价和交流论文研究是学者学术评价和交流的重要途径。
学者们通过发表高水平、高质量的论文,可以提升个人的学术声誉和地位,获得学术界的认可和尊重。
同时,论文的发表还可以促进学术界内部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参与学术会议和学术讨论,研究者可以与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获取新的学术信息和思想碰撞,丰富自己的研究视野。
3. 改善社会问题论文研究也可以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本项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本项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2001年3月,江泽民给时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兰的一封信中提出:“精神疾病已经成为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这是中国政府对精神卫生问题严重性的准确描述。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资料(2003) 显示,我国精神卫生面临严峻形势。
由于社会变革、竞争加剧、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其它社会因素的影响,精神病患病率由五十年代的 2.7‰上升到七十年代的5.4‰、八十年代的11.1‰、九十年代的13.47‰,精神病患者已达1600多万人,基本等同于北京市的常住人口,这其中只有20%的精神病人能够得到有效治疗。
精神疾病已成为当前中国疾病分类中较为严重的一类疾病。
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年指标(DALY)评价各类疾病的总体负担,精神疾病在中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WHO,1998年)。
各类精神问题约占疾病总负担的1/5,即占全部疾病和外伤所致残疾及劳动力丧失的1/5。
世界前十种致残的主要疾病中有五种与精神疾病有关。
精神卫生问题成为与发展过程相伴而生的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精神疾病患者也成为值得关注的弱势群体。
近年,由失去控制的精神病人肇事引发的恶性案件近来时有发生,有关精神病人杀人、伤人的报道不断成为热点话题。
据不完全统计,精神病患者的肇事率为10%,其社会危害行为不容忽视。
从中国精神障碍患者的年龄结构上看,20岁左右的青少年约占75%,近年来独生子女的发病率大幅上升。
从性别上看,女性约占65%左右;从地域分布上看,农村患者约占60%左右;从文化程度上看,文化程度越低,发病率越高。
北京的一次调查表明,其患病率为35.18‰。
专家认为,从趋势来看,儿童的行为问题、大中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老年期精神障碍、酒精与麻醉品滥用及自杀等问题已明显增多。
据预测,21世纪我国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在2020年的疾病总负担预测值中,精神卫生问题仍将排名第一。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中国精神卫生高层研讨会”和2001年“第三次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会议”召开以后,政府进一步加强了精神卫生工作以及各部门间的合作。
这些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然而由于传统的治疗方法比较单一、方式比较封闭,主要靠专业机构和药物,缺少综合防治康复措施,精神康复工作依然很难突破传统医疗模式。
因此,本项目以“社会工作在精神健康领域中的角色与功能研究”为主题展开,以社工学生实习为介入策略,在精神病医院内开展患者小组人际关系支持,和患者家庭及相关社会网络的介入,探索社会工作介入对患者治疗和康复方面的作用。
在国内缺少同类研究的情况下,此项目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来讲,本项目将填补中国社会工作介入精神健康领域的研究空白,以经验研究为基础,从理论上说明社会(支持)性因素在精神疾病(主要为神经症) 治疗与康复中的作用、地位和功能,以及社会工作介入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的贡献,从而为在中国将社会工作作为精神疾病防治科际合作的重要专业提供研究证明;从实践意义上来说,第一,本项研究将为社会工作介入精神健康领域的主要方法和途径进行探索,总结社会工作介入医院为本的精神健康领域的工作模式。
第二,本项目是社会工作介入精神健康领域的实践和政策的倡导。
它的成功进行将为社会工作介入精神健康领域提供一个例证,从而为政府制定医疗政策提供依据,进而倡导政府将社会工作介入纳入医疗政策中。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1、国内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尚没有关于社区工作介入精神健康领域的相关研究,应该说,这类研究还是空白。
但有关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法的研究还是相当多的。
这些研究有以下特点和议题:第一,研究者多是医学训练背景。
虽然他们已经接受精神疾病需要进行社会性因素的干预治疗,但他们的着眼点依然是医院和医疗专业为本的;虽然这些研究已经关注了患者的社会支持对患者发病、治疗的影响,但他们很少实际介入患者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
即使有介入,医院为本的工作取向使得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介入患者的社会性支持系统。
第二,近年已有学者开展了医院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治疗,这些心理治疗无疑涉及到了患者的社会关系和对社会关系的认知层面,但缺少对患者实际和有力的社会支持,及相关的服务提供。
这类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没有在实践上引入患者的社会支持行动。
因此,这为社会工作者的介入提供了空间。
2、国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美国在1998年大约有29个社会工作学院有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研究项目,精神健康领域的社工也一直是社会工作专业一个重要的工作领域,目前在美国从事精神健康领域社工研究的人员大约有100人左右 (Austin 1998)。
为改变这种状况,美国国家精神健康卫生研究所在1990年代资助8个社会工作学院建立了研究发展中心,进行精神卫生领域社会工作干预的长期研究和博士班研究项目。
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于2002年在华盛顿召开的“服务与干预研究”会议“未来走向:社会工作对精神健康研究的贡献”的报告中,特别强调了社会工作介入及研究对精神卫生和健康的贡献。
这些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的研究探讨了社会工作实务及研究对精神健康的贡献,这些研究涉及了社会工作研究者所关心的诸多议题,如:弱势人口获取服务的能力、对在非专业部门进行精神健康照顾的需要、以及家庭和社会支持对精神健康进步的影响等研究问题的意义。
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1、研究的重点帮助严重精神健康问题或心理疾病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社会功能是社会工作的任务和功能。
心理健康和精神康复都是现在社会急需面对的诉求,随着中国社会社会方式的变化,生活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的比较和争竞,社会在心理健康上出现的问题与日俱增。
面对这些问题和情况,除传统的西方医学的取向和治疗方法之外,以人为本,强调在社会支持下的社区溶入和正常康复的社会工作方法和取向是本研究强调的重点。
此外,虽然精神健康服务的缺口很大,但在中国除医院治疗模式外,以医院为本,介入患者家庭和社会网络的服务基本还是空白。
长期的住院照顾无论对个人、家庭还是社会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不仅如此,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存在困扰和社会安全隐患。
这些问题困扰着社会,没有一个好方法。
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病人个人和家庭的能力也非常有限,他们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使得很多精神疾病或者不能得到医疗照顾,因而造成了很大的社会问题。
社会工作在此领域的需要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在北京和广东的一些领域精神健康领域的医学专家和社会工作者已经开始尝试将社会工作引入患者的康复工作中,本研究的重点有两个:第一,说明社会工作可以和如何在医院为本的精神健康领域发挥作用,以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第二,进行政策和制度倡导,通过研究的成果为社会工作介入精神健康领域的立法、精神健康医院社会工作部的建制创新提供依据。
2、研究的难点虽然,国外的大量研究显示,为精神残障者提供社会-心理康复服务是有效果的,大多数接受服务的人都有更“正常化”的角色功能。
然而,对于探索性的本项目来说,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真的有效,是否比单纯的医疗有更好的疗效则是本研究的难点。
而且,怎样通过服务提供和介入服务的效果使医疗团队接纳社会工作专业在精神健康领域中的角色也是本项目的最大挑战之处。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社会支持系统对个人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对大量精神病患者的研究发现,除自我防御这一心理系统能够抵御和缓解精神病外,个人所处的社会关系背景也对精神病的防御与治疗起着积极作用。
因此,虽然项目存在着挑战与困难,而且精神健康领域很多问题有待进行研究,但本项目定位在社会工作通过社会支持和人际干预与支持对精神健康患者康复的的效果、以及实践模式的研究方面,鉴于研究对象的病因多以人际关系问题为主,此项目这将突破医院为本情况下传统的、单纯医疗介入的模式,探索加入患者的人际和家庭等社会支持,在药物为主治疗下,辅以患者的社会性因素作为另一“治疗因素”,强调社会支持及人际关系在患者康复中的作用。
这是本研究的最大创新之处。
世界上第一部《精神卫生法》诞生于1838年的法国,迄今已有160余年。
据悉,1987年的8月份,世界卫生组织与中国卫生部、公安部和民政部及其他部门合作,在天津举行了首届司法精神病学及精神卫生立法研讨会。
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立法起草工作便紧锣密鼓地加紧进行,至1991年7月,该法草案的第10稿已经孕育而成;但是至今,该法不仅没有出台,而且还没有立上项。
我国精神卫生法规不健全影响着对精神疾患人员合法权益的保护,包括治疗、求医、就业、救济以及不受歧视等,也影响着医疗团队以外其他学科对精神健康领域的介入,特别是社会工作专业还没有真正介入到此领域,因此,本项目在进行过程中,面临着与医疗团队的合作和他们的接纳。
最困难的地方也是项目最具挑战和创新的地方。
本研究的结果将为精神卫生法将社会工作纳入精神病医疗和社区介入的制度,提供依据,这将是本项目的另一重要创新。
为将社会工作纳入精神健康干预体系中、实现制度创新是本项目的目的之所在。
四、研究采用的方法本项研究将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利用定量研究方法,采用住院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Ⅰ) 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进行小组成员人际关系、社会-心理状况、和社会支持的基线测量和问卷调查,为所有小组成员提供小组人际关系和自我成长的介入服务,了解小组成员的社会功能、自我效能、人际关系在小组前后的变化,来确定社会工作介入的有效/无效性及可能途径。
第二,利用定量和质性研究方法(深度访谈)对患者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进行调查,同时介入患者的家庭及相关社会网络,为他们提供精神健康知识服务,帮助患者与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有定期的交流,并获得家庭和社会支持网络对小组成员的支持。
第三,研究样本为3-4个小组,及每个小组10-15人的成员。
鉴于在研究进行的病房内,一般患者的住院期为3个月,且北京与外地都有,因此,无家庭和社会支持的外地组员就成为研究的“对照组”。
通过对有家庭和社会支持与没有此变量小组成员的对比研究,进行社会支持介入效果评估,以辩识社工介入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的效果、问题和解决途径。
第四,对医生对社会工作介入医院精神科的认知和接纳程度及态度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以了解医疗态度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接纳以及社会工作介入效果的影响。
此外,本项目还将对社会工作在精神健康领域的作用进行相关的文献研究,以便为本项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
参考文献陈正东(2001)。
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及社会支持调查分析。
职业与健康 2001年02期。
陈树乔(2005)。
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