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物质交换ppt(鄂教版九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3)有机物质分解的速率 • 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分解者的生存,并使
有机体很快分解,供生物重新利用。
12
(4)人类活动的影响 • 如开垦农田和砍伐森林引起土壤矿物质的
流失,从而影响物质循环的速率。 • 化石燃烧把硫和二氧化硫释放大气中。
13
3、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类型
根据物质在循环时所经历的路径不同,从 整个生物圈的观点出发,并根据物质循环过程 中是否有气相的存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 为三大类型:水循环、气体循环、沉积型循环
5
• 流通率:物质在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或单 位体积)和单位时间的移动量。(单位mg/d)
6
生
态
系
有
统
机 态
中 元
素
循
环
的
普
无
适
机 态
分 室
模
型
7
(3)物质循环在受人类干扰以前一般是处于 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
(4)元素和难分解的化合物常发生生物积累、 生物浓缩和生物放大现象。
8
• 生物浓缩(bioconcentration): 指生态系统中同一营养 级上许多生物种群或者生物个体,从周围环境中蓄 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 的浓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又称生物富集。
3
当能量流经生态系统时,元素在同化转换 和异化间交替进行,如此循环
4
(2)物质循环可用库和流通率两个概念来 描述;
库(分室):是由存在于生态系统某 些生物或非生物成分中一定数量的某种化学 物质所构成的,可分为贮存库和交换库。贮 存库的特点是库容量大,元素在库中滞留的 时间长,流动速率小,多属于非生物成分; 交换库则容量较小,元素滞留的时间短,流 速较大。
• 生物积累(bioaccumlation): 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不断 进行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体内来自环境的元素或难 分解的化合物的浓缩系数不断增加的现象。
• 生物放大(biomagnification): 指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上, 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某种元素或难 分解化合物在生物机体中浓度随营养级的提高而逐 步增大的现象。生物放大的结果使食物链上高营养 级生物体中该类物质的浓度显著超过环境中的浓度。
9
2、影响物质循环速率的因素
(1)元素的性质:有的元素循环的速率快, 而有的则比较慢,这是元素化学特性和被 生物有机体利用的方式不同所决定的。
• 如CO2周转时间为1年左右,而大气圈中氮 周转时间为100万年。
10
(2)生物的生长速率 • 它决定生物对该物质吸收的速率以及该物
质在食物网中运动的速度。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
物质循环(生物地化循环):
• 矿物元素在生态系统之间的输入和 输出,它们在大气圈、水圈、岩圈之间 以及生物间的流动和交换称物质循环 (cycling of material),即生物地球化学循 环。
2
一、 物质循环的一般特征
1、物质循环的特征
(1)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总是相伴发生, 但生物固定的日光能量流过生态系统通常只 有一次,并且逐渐以热的形式耗散,而物质 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员中能被反复利用;
• 我国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仅农产品的秸 杆产量就达到5.6亿T以上,历年垃圾堆存 量也高达60亿T,年产垃圾近1.4亿T。据 统计,我国现有668个城市,其中2/3被 垃圾环带包围,城市垃圾造成的损失每年 高达250-300亿元。
14
( 1)气体型循环(gaseous type):其贮 存库是大气和海洋。气相循环把大气和海 洋相联系,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循环性能 最为完善。元素或化合物可以转化为气体 形式参与循环过程。气体循环速度比较快, 例如CO2、N2、O2等。物质来源充沛,不 会枯竭。
15
(2)沉积型循环(sedimentary type):
24
地 球 上 大 多 数 碳 被 固 定 在 沉 积 岩 中
25
26
GT-
全 球 碳 循 环 ( 10 亿 吨 )
27
• 在元素循环研究中,例如碳循环,我们 把释放二氧化碳的库称为源,吸收二氧 化碳的库称为汇。
• 在仅考虑中国植被生态系统的CO2收支 平衡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起着一个大 气CO2汇的作用,如果考虑化石燃料燃 烧和生产以及生物质燃烧等人为因素,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则起着CO2源的作用。
中的无机碳和生物机体中的有机碳 A、生物的同化过程和异化过程; B、大气和海洋之间的二氧化碳交换; C、碳酸盐的沉淀作用。
22
海洋和大气CO2调节
CO2
CO2溶 于海水
H2CO3
H++CO3 2-
CaCO3
水体中生物
海底沉积物
23
珊瑚藻的骨架由碳酸钙构成
珊许 瑚多 藻藻 和类 建将 礁体 藻内 将碳 其酸 结钙 合排 入入 身水 体中 构, 造但
28
生物质能
• 生物质包括树木、农作物、水生植物、 农林产品加工残余物、有机废弃物、人 畜粪便、城市生活垃圾等。
• 生物质能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 阳辐射的能量转化为储存的化学能,以 生物质的形式固定下来的能源,是一种 可再生能源。
29
• 据估算,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储存的总能量 大约相当于8*1012T标准煤,比目前地壳 内已知可供开采的煤炭总储量还多11 倍。
19
2、生态系统中的水循环
降雨 截留
地表蒸发
穿透雨
渗透
地下径流
蒸腾
地表 径流
20
三、碳循环
1、研究碳循环的意义: A、碳是一切生物体中最基本的成分。 B、人类活动通过化石燃料的大规模使用, 造成了对于碳循环的重大影响,可能是当代 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
21Hale Waihona Puke Baidu
2、碳循环包括的主要过程: • 碳库主要包括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海洋
16
(3)水循环:
• 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物质循环都是在水循环 的推动下完成的,因此,没有水的循环, 也就没有生态系统的功能,生命也将难以 维持。
17
二、 水循环
1、全球水循环 • 水循环的意义: 水是所有营养物质的介质; 水对物质是很好的溶剂; 水是地质变化的动因之一。
18
全 环 水 循 环
这类循环速度比较慢,参与沉积循环的物质,其分 子或化合物主要通过岩石的风化和沉积物的溶解转变为 可被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如磷、钙、钠、镁等。而海 底沉积物转化为岩石圈成分则是相当长的、缓慢的、单 向的物质转移过程,时间要以千年计算。主要储库在土 壤、沉积物和岩石,而无气体状态。因此沉积循环的全 球性不如气体型循环,循环性能也很不完善。
(3)有机物质分解的速率 • 适宜的环境有利于分解者的生存,并使
有机体很快分解,供生物重新利用。
12
(4)人类活动的影响 • 如开垦农田和砍伐森林引起土壤矿物质的
流失,从而影响物质循环的速率。 • 化石燃烧把硫和二氧化硫释放大气中。
13
3、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类型
根据物质在循环时所经历的路径不同,从 整个生物圈的观点出发,并根据物质循环过程 中是否有气相的存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可分 为三大类型:水循环、气体循环、沉积型循环
5
• 流通率:物质在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或单 位体积)和单位时间的移动量。(单位mg/d)
6
生
态
系
有
统
机 态
中 元
素
循
环
的
普
无
适
机 态
分 室
模
型
7
(3)物质循环在受人类干扰以前一般是处于 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
(4)元素和难分解的化合物常发生生物积累、 生物浓缩和生物放大现象。
8
• 生物浓缩(bioconcentration): 指生态系统中同一营养 级上许多生物种群或者生物个体,从周围环境中蓄 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 的浓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又称生物富集。
3
当能量流经生态系统时,元素在同化转换 和异化间交替进行,如此循环
4
(2)物质循环可用库和流通率两个概念来 描述;
库(分室):是由存在于生态系统某 些生物或非生物成分中一定数量的某种化学 物质所构成的,可分为贮存库和交换库。贮 存库的特点是库容量大,元素在库中滞留的 时间长,流动速率小,多属于非生物成分; 交换库则容量较小,元素滞留的时间短,流 速较大。
• 生物积累(bioaccumlation): 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不断 进行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体内来自环境的元素或难 分解的化合物的浓缩系数不断增加的现象。
• 生物放大(biomagnification): 指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上, 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某种元素或难 分解化合物在生物机体中浓度随营养级的提高而逐 步增大的现象。生物放大的结果使食物链上高营养 级生物体中该类物质的浓度显著超过环境中的浓度。
9
2、影响物质循环速率的因素
(1)元素的性质:有的元素循环的速率快, 而有的则比较慢,这是元素化学特性和被 生物有机体利用的方式不同所决定的。
• 如CO2周转时间为1年左右,而大气圈中氮 周转时间为100万年。
10
(2)生物的生长速率 • 它决定生物对该物质吸收的速率以及该物
质在食物网中运动的速度。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
物质循环(生物地化循环):
• 矿物元素在生态系统之间的输入和 输出,它们在大气圈、水圈、岩圈之间 以及生物间的流动和交换称物质循环 (cycling of material),即生物地球化学循 环。
2
一、 物质循环的一般特征
1、物质循环的特征
(1)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总是相伴发生, 但生物固定的日光能量流过生态系统通常只 有一次,并且逐渐以热的形式耗散,而物质 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员中能被反复利用;
• 我国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仅农产品的秸 杆产量就达到5.6亿T以上,历年垃圾堆存 量也高达60亿T,年产垃圾近1.4亿T。据 统计,我国现有668个城市,其中2/3被 垃圾环带包围,城市垃圾造成的损失每年 高达250-300亿元。
14
( 1)气体型循环(gaseous type):其贮 存库是大气和海洋。气相循环把大气和海 洋相联系,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循环性能 最为完善。元素或化合物可以转化为气体 形式参与循环过程。气体循环速度比较快, 例如CO2、N2、O2等。物质来源充沛,不 会枯竭。
15
(2)沉积型循环(sedimentary type):
24
地 球 上 大 多 数 碳 被 固 定 在 沉 积 岩 中
25
26
GT-
全 球 碳 循 环 ( 10 亿 吨 )
27
• 在元素循环研究中,例如碳循环,我们 把释放二氧化碳的库称为源,吸收二氧 化碳的库称为汇。
• 在仅考虑中国植被生态系统的CO2收支 平衡时,中国陆地生态系统起着一个大 气CO2汇的作用,如果考虑化石燃料燃 烧和生产以及生物质燃烧等人为因素,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则起着CO2源的作用。
中的无机碳和生物机体中的有机碳 A、生物的同化过程和异化过程; B、大气和海洋之间的二氧化碳交换; C、碳酸盐的沉淀作用。
22
海洋和大气CO2调节
CO2
CO2溶 于海水
H2CO3
H++CO3 2-
CaCO3
水体中生物
海底沉积物
23
珊瑚藻的骨架由碳酸钙构成
珊许 瑚多 藻藻 和类 建将 礁体 藻内 将碳 其酸 结钙 合排 入入 身水 体中 构, 造但
28
生物质能
• 生物质包括树木、农作物、水生植物、 农林产品加工残余物、有机废弃物、人 畜粪便、城市生活垃圾等。
• 生物质能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 阳辐射的能量转化为储存的化学能,以 生物质的形式固定下来的能源,是一种 可再生能源。
29
• 据估算,地球上的绿色植物储存的总能量 大约相当于8*1012T标准煤,比目前地壳 内已知可供开采的煤炭总储量还多11 倍。
19
2、生态系统中的水循环
降雨 截留
地表蒸发
穿透雨
渗透
地下径流
蒸腾
地表 径流
20
三、碳循环
1、研究碳循环的意义: A、碳是一切生物体中最基本的成分。 B、人类活动通过化石燃料的大规模使用, 造成了对于碳循环的重大影响,可能是当代 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
21Hale Waihona Puke Baidu
2、碳循环包括的主要过程: • 碳库主要包括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海洋
16
(3)水循环:
• 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物质循环都是在水循环 的推动下完成的,因此,没有水的循环, 也就没有生态系统的功能,生命也将难以 维持。
17
二、 水循环
1、全球水循环 • 水循环的意义: 水是所有营养物质的介质; 水对物质是很好的溶剂; 水是地质变化的动因之一。
18
全 环 水 循 环
这类循环速度比较慢,参与沉积循环的物质,其分 子或化合物主要通过岩石的风化和沉积物的溶解转变为 可被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如磷、钙、钠、镁等。而海 底沉积物转化为岩石圈成分则是相当长的、缓慢的、单 向的物质转移过程,时间要以千年计算。主要储库在土 壤、沉积物和岩石,而无气体状态。因此沉积循环的全 球性不如气体型循环,循环性能也很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