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讲解学习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

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是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不停地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2.物体内部有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叫做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也越快。

3.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有物体的质量、温度等,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同时还与物体内部分子的构成、状态等因素有关。

4.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热量传递和做功,这两种方式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5.燃料燃烧过程是把燃料的能转化为热能,燃料的热值是指1kg的某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焦耳或千焦,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个特性,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

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是Q=mcΔT。

6.物体的吸热能力与比热容和质量有关,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温度变化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水的比热容是4.18J/(g·℃),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单位质量的水在温度变化1℃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7.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是Q=mcΔT。

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1.热机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取热能并将其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常见的内燃机有汽油机和柴油机。

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是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其中做功冲程把热能转化成机械能,压缩冲程把机械能转化成热能。

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轴连杆转一周,飞轮转一圈,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一次,把热能转化成机械能,其他三个冲程靠惯性来完成。

2.热机效率的计算公式是η=W/QH,其中W是做功,QH是热量。

第三章认识电路1.物体具有吸引或排斥电荷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物体带了电荷。

通过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2.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的能力不同。

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能力强,它就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束缚电子能力弱,它就会获得电子而带负电;所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发生了转移。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教科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教科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教科版【篇一】电现象一、电荷: 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二、两种电荷:( 1)正电荷: 绸子摩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2)负电荷: 毛皮摩察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 3)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4)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注: 两个物体靠近时有吸引现象: ①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②可能一个物体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带负电;三、电量: 电荷的多少叫做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能。

“Q”四、中和: 放在一起的等量正、负异种电荷数完全抵消的现象,对外不显电性叫做中和。

五、①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②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电子的转移,③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缺少电子,正电荷占优势);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有多余的电子,负电荷占优势)④检验一个物体是否带电的一种电器叫验电器,它的原理: 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六、电场: 像磁体一样,带电体周围也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物质,叫电场。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来实现的。

七、电流:①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 其实: 正电荷移动;负电荷移动;正、负电荷分别向相反方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②电流方向的规定: 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③电源的外部: 正极出发,流回负极④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 与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相反⑤电路中要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 ( 1)电路中有电源;( 2)电路必须闭合。

电与磁一、奥斯特的发现1、给导线通电,能使导线附近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表明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2、揭示了电与磁的关系,电可以产生磁。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1、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与条形磁铁产生的磁场相似。

2、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可以用右手螺线定则来判定: 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曲方向与螺线管中电流方向一致,那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和热量》知识全解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内能和热量》知识全解

《内能和热量》知识全解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2.通过类比机械能、动能和势能,了解物体的内能是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之
和。

3.通过实例,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4.了解热量的概念。

5.理解热值的概念以及物理意义,会计算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本节重点是认识到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难点是温度、内能、热量三个基本热学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中考命题常与日常生活现象联系紧密,以温度与热运动的关系、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以及燃料的使用与热量的计算为重点,一般有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和问答题等。

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的质量、体积一定时,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激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②与物体的体积大小有关:物体的质量、温度一定时,物体的体积大小影响分子之间的距离,就影响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从而影响分子势能的大小,进而影响物体内能的大小。

③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温度、体积一定时,质量越大,分子的数目就越多,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④与物体的状态有关:物体的质量、温度一定时,物体的状态影响分子间的距离,同样能影响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从而影响分子势能的大小,如相同质量0 ℃的冰和0 ℃的水,虽然它们温度相同,但是内能不相同。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复习知识点汇总九年级上册复教案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考点一:分子动理论物质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所有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扩散是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分子间存在间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都可发生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考点二: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互相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有温度、质量、材料和状态。

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能的形式改变;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能的形式不变。

考点三:热值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与燃料的质量m的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单位是J/kg或J/m3.公式为q=Q/m或q=Q/v。

计算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的公式为Q=qm或Q=qv。

热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其状态、质量、体积、燃烧情况均无关。

考点四:比热容质量为m的某种物质从外界吸收热量Q,温度升高△t,则Q/m△t即是这种物质的比热容C=Q/m△t,单位是J/(kg.℃)。

比热容表明物质吸收单位热量时温度的变化情况。

例如,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即吸收1J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0.0042℃。

比热容可用于计算物体吸收(放出)的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Q吸=cm(t—t),Q放=cm(t—t)。

比热容是一种物质特性,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而与物质的质量、形状、温度以及吸热或放热多少无关。

例如,水和冰的比热容是不同的。

物质的比热容大,则升(降)温慢,比热容小则升(降)温快。

因此,内陆地区以砂石为主,气温变化明显;而沿海地区以水为主,气温变化不明显。

第二章介绍了改变世界的热机。

热机是一种通过燃料燃烧获取内能并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能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汇总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汇总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力1.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相互的。

有接触力和不接触力两种。

1.2 重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1.3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拉力、摩擦力等。

1.4 二力平衡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1.5 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有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1.6 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压强用来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第二章运动和力2.1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2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2.3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4 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物体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

2.5 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物体速度越来越快,物体做加速运动。

物体速度越来越慢,物体做减速运动。

第三章质量和密度3.1 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3.2 密度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3.3 密度的计算公式密度 = 质量 ÷ 体积3.4 质量、体积、密度的关系质量 = 密度 × 体积体积 = 质量 ÷ 密度第四章浮力4.1 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4.2 浮力的产生浮力是由于物体下表面受到向上压力和上表面受到的向下压力差产生的。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分子热运动1.一切物质都由肉眼看不到的微粒——分子组成。

分子是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粒子。

分子直径约为10^-10米,即10埃。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2.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还表明分子间有间隙。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即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它们同时存在。

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等于斥力,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十倍时,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

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固体较难被拉伸,都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的缘故。

第二节内能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

2.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内能就越大。

内能还与分子数目和种类等有关。

3.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称为热运动。

内能也常称为热能。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所具有的能量,而机械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有关,是整个物体的情况。

5.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6.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等温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热传递现象的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的物体传到了低温的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的部分。

7.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

由于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所以高温物体的内能减少,叫做放出了热量;低温物体的内能增加,叫做吸收了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总是存在着放热物体和吸热物体,物体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的改变越大。

8.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最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最新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第一节1.一切物质都由肉眼看不到的微粒——分子组成。

分子是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粒子。

分子直径:10-10米=1埃。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信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2.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还表明分子间有间隙。

3.4.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即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它们同时存在。

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等于斥力,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小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十倍时,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

固体和液体很难压缩、固体较难被拉伸,都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的缘故。

第二节1.2.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任何情况下都具有)3.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内能就越大。

内能还与分子数目和种类等有关。

4.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称为热运动。

内能也常称为热能。

5.6.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所具有的能量,而机械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有关,是整个物体的情况。

7.8.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9.10.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等温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热传递现象的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的物体传到了低温的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的部分。

11.12.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

由于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所以高温物体的内能减少,叫做放出了热量;低温物体的内能增加,叫做吸收了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总是存在着放热物体和吸热物体,物体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的改变越大。

13.14.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6章《电功率》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6章《电功率》知识点汇总

第6章 电功率6.1 电功6.1.1 电能的基础知识1.国际单位制中电能的单位是焦耳,符号是J ,生活中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瓦时(度),符号是kW.h 。

2.功率为1千瓦的用电器使用1小时所消耗的电能就是1千瓦时,即为1度电。

其换算关系为度1度=1kW.h=3.6×106J 。

6.1.2 电能表电能表是测量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消耗的电能等于与前后两次电能表计数器读数之差。

电能表的重要参数1.“220V ”是指额定电压,表示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 的电路中使用。

2.“10(20)A ”,10A 是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20A 是额定最大电流,电流表工作的电流不应该超过额定最大电流。

3.“50Hz ”是指这个电能表在50Hz 的交流电路中使用。

4. 2500revs/kW.h 表示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kw.h 的电能,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2500转。

6.1.3 电能与电功的区别与联系1.联系: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讲、电功是电能的量度,即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发生了转化,且两者的单位是一样的。

2.区别:“电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能量,它表示的是能量的形式;“电功”是电流所做的功,它表示的是电流做功的多少。

6.2 电功率6.2.1 电功率物理意义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

6.2.2 电功率的定义及公式电功率等于电功与时间之比。

1.定义式: tW P 。

P 表示电功率W 表示电功t 表示通电时间电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电功率的单位还有千瓦(kW )。

1kW=103W 。

2.算式:P=UI 。

3.推导式:P=I 2R=RU 2(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6.2.3 电功定义及公式 1.定义:电流所做的功叫电功,用符号“W ”表示。

2.公式:W=UIt即电流在一段电路上所做的功,其大小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7章《磁与电》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7章《磁与电》知识点总结

第7章磁与电7.1 磁现象7.1.1 磁性和磁体1.在物理学中把物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这种物体叫磁体。

2.磁体有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能长期保持磁性的叫永磁体,人造永磁体通常是用钢或合金经过加工处理制成的,根据需要常制成各种不同形状。

7.1.2 磁极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1.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位叫磁极,磁体有两个磁极,即南极和北极。

磁体总有两极,一根条形磁铁断为两截以后,每一段都有N、S两极,只有单个磁极的磁铁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

2.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我们可以通过磁体的吸铁性、南北指向性和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磁性。

7.1.3 磁场定义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能使磁针偏转,把这种物质叫磁场。

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他们各自的磁场发生的。

7.1.4 磁场的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7.1.5 磁场的方向1.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2.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场力的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一致。

7.1.6 磁感线的定义为了描述空间磁场的分布情况,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这样的曲线叫磁感线。

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北(N)极出发,回到磁体南(S)极。

7.1.7 磁感线的性质1.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它是为了形象的描述磁场而画出的一些假想的曲线。

2.磁感线是有方向的,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的方向。

3.磁感线分布的疏密可以表示磁场的强弱。

磁体两极处磁感线最密,表示其两极处磁场最强。

4.磁感线是一些闭合的曲线。

即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发,回到磁体的南极;在磁体的内部,都是从磁铁南极指向北极。

5.空间任何两条磁感线绝对不会相交,因为磁场中任何一点的磁场方向只有一个确定的方向。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2章《改变世界的热机》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2章《改变世界的热机》知识点总结

第2章改变世界的热机2.1 热机2.1.1 热机的定义把燃料燃烧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叫热机。

2.1.2 热机的种类热机的种类繁多,主要有蒸汽机,蒸汽轮机、汽油机、柴油机、燃气轮机等。

2.2 内燃机2.2.1 内燃机1.定义:燃料直接在汽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

2.分类:内燃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大类,它们分别用汽油和柴油作为燃料。

2.2.2 汽油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1.冲程: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时,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一个冲程。

2.工作循环: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的,这四个冲程叫一个工作循环。

3.在每个工作循环中,汽缸中的活塞往复两次,曲轴转动两周.在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燃气对外做功,压缩冲程、吸气冲程、排气冲程是辅助冲程,要靠安装在曲轴上的飞轮的惯性来完成。

4.能量转化: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2.2.3 柴油机的构造由进气门、喷油嘴、排气门、汽缸、活塞、连杆、曲轴组成。

第1页第 2 页2.2.4 汽油机与柴油机的比较汽油机 柴油机 构造火花塞 喷油嘴 燃料汽油 柴油 吸入气体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空气 点火方式点燃式 压燃式 效率效率低:20%∼30% 效率高:30%∼45% 应用汽车、飞机、摩托车、小型农业机械等 载重汽车、火车、轮船、坦克、拖拉机等2.3 热机效率2.3.1 热机效率的定义及公式1.定义:在热机中,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

2.公式:总有Q Q =η。

2.3.2 热机能量的损失1.燃料没有完全燃烧,排出的废气温度很高,损失了一部分能量;内燃机汽缸等部件吸收热量,损失了一部分能量;克服内燃机各部件之间的摩擦做功,损失了一部分能量。

2.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使燃料充分燃烧;减少热传递;保证各部件的良好润滑,减少摩擦。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教科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教科版
下面是九年级物理上册的知识点概述,根据不同教科书可能会有细微差异:
1. 物理实验与测量
- 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
- 物理量和单位
- 仪器使用和仪器误差
2. 运动的描述
- 物体的位置、位移和路径
-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 加速度和速度-时间图像
- 自由落体运动
3. 力及其作用
- 力的概念和分类
- 力的合成与分解
- 牛顿运动定律
- 惯性与非惯性系
- 摩擦力和滑动、滚动摩擦
4. 力的测量
- 弹簧测力计和测力的基本原理
- 弹簧劲度系数
5. 力的合成与分解
- 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几何方法 - 几何矢量的运算
6. 物体的压力
- 压力的概念和计算
- 压强的概念和计算
- 气压和大气压强
7. 浮力和浮力原理
- 浮力的概念和计算
- 浮力原理和浮力的应用
8. 物体的平衡
- 物体平衡的条件
- 平衡和力的合成
- 物体受力分析
9.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
- 动量的概念和计算
-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0. 功、功率和机械能量
- 功的概念和计算
- 功率的概念和计算
- 机械能量和能量转化
11. 机械波和声
- 机械波的传播和特性
- 声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特性和声音的计量
这是大致的知识点概述,具体知识点的深入与扩展可以参考教科书或课堂教学内容。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热机效率》知识全解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热机效率》知识全解

《热机效率》知识全解
1.通过经历“分析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分配”的过程,了解热机效率的概念。

2.通过对比,了解不同热机的效率值。

3.了解热机使用对社会的贡献和给环镜带来的影响。

本节重点是对热机效率的理解,难点是理解环境污染与热机使用的关系。

中考命题的重点是对热机效率的理解以及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

随着人们环保一时的提高,热机的使用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中考热点。

通常采用的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等。

1.影响燃料有效利用的因素:一是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烧;二是燃料燃烧放出的热
量散失很多,只是一小部分被有效利用。

2.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方法: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措施。

把固体
燃料磨成粉末吹进炉膛内进行燃烧,加大送风量,可使燃料燃烧得更充分;加大
受热面积,可减小烟气带走的热量。

这些都是提高炉子的效率和燃料利用率的具体措施。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全)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全)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和内能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①物质是由组成的(分子很小,分子是保持物质的最小微粒)②一切物体分子都在不停的做 ,③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2、由于分子运动,的分子彼此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在不停地做。

②分子之间有 . 扩散现象有,。

3、当分子之间的距离时,引力和斥力都,但斥力减小得更快,此时,引力大于斥力,是主要作用;当分子之间的距离时,引力和斥力都,但斥力增加得更快,此时,斥力大于引力,是主要作用;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到分子直径10倍以上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忽略为零。

固体、液体、气体在形状和体积上的不同是由于因为分子在排列方式上不同。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几乎为零。

4、温度表示物体的,温度反映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

把物体内大量分子的叫做热运动。

5、把物体内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不仅和有关,还和物体内部分子的多少、种类、结构、状态等因素有关,都有内能,物体内能不为零。

同一物体,温度,内能;温度,内能;温度不变,内能不一定(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6、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和,它们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的。

①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A 克服摩擦,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B 压缩物体,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②物体对外做功,本身的内能会。

7、内能从传到,或者从同一物体的传到的过程,叫做热传递。

热传递的条件是:,结果是:,方向是,实质是:内能的。

注意:传递的是内能(热量),不是温度;低温物体升高的温度与高温物体降低的温度一般不相等;低温物体吸收的热量等于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

8、热传递过程中,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内能,热量;低温物体温度,热量,内能。

9、火柴可以擦然,也可以点燃,前者是用的方式使火柴燃烧的,后者用的方式使火柴燃烧的,冬天哈气使手暖和,搓手也能使手暖和,前者是用的方式使手暖和,后者用的方式使手暖和。

(完整版)教科版九年级上、下册物理知识点

(完整版)教科版九年级上、下册物理知识点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系统第一章分子动力论和内能分子动力论一、分子动理论的内容: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很小,可是分子还能保持物质本来的性质)2、全部物体的分子都在不断的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二、因为分子运动,某种物质渐渐进入到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说了然:1、全部物质的分子都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之间有空隙三、当分子之间的距离渐渐增大时,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此时,引力大于斥力,引力其主要作用;当分子之间的距离渐渐减小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添得更快,此时,斥力大于引力,斥力其主要作用;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到分子直径10 倍以上时,分子间的作使劲忽视为零。

四、固体、液体、气体在形状和体积上的不一样是因为他们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不一样造成的。

五、“破镜不可以重圆”是因为裂缝处绝大多半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作使劲几乎为零。

内能和热量一、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温度反应了构成物质的大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强烈程度3、把物体内大批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二、 1、把物体内全部分子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内能不单和温度相关,还和物体内部分子的多少、种类、构造、状态等要素相关,全部物体都有内能。

3、同一物体,温度高升,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温度不变,内能不必定。

三、 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仅限于以下两种做功方式)A战胜摩擦,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B压缩物体,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2、物体对外做功,自己的内能会减小。

3、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许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叫做热传达。

发生热传达的前提条件是存在温度差。

4、热传达过程中,传达的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传达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叫做放出了热量;低温物体温度高升,叫做汲取了热量。

教科版九年级上物理知识点

教科版九年级上物理知识点

教科版九年级上物理知识点物理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宇宙万物的运动规律和能量转化。

作为物理的一部分,九年级上学期的物理教材涵盖了许多基础性的知识点。

以下将从运动规律、能量与功以及光学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运动规律是物理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

其中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以及力与运动的关系。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相等时间内走相等的距离,这是它的特点。

例如,当我们乘坐火车时,火车的速度保持不变,那么我们感受不到速度的变化。

而在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是不断变化的。

通过一些实验的观察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确定物体在不同位置、不同速度下所受到的力大小。

同时,匀速圆周运动也是物理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通过对圆周运动的探究,我们可以知道物体在进行圆周运动时,需要不断受到一个向心力的作用,这个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和运动半径有关。

能量与功是物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能量是物体所具有的做功能力。

简单来说,能量就是做事情的能力。

它可以有运动能、势能以及内能等不同形式。

功则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当外力对物体施加力,使它产生位移时,就产生了功。

而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这一概念的理解对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诸多问题都很有帮助。

比如,当我们爬楼梯时,我们需要克服重力的作用,消耗体内的能量,这时我们就在做功。

又比如,我们想把一本书从地面抬到桌子上,我们需要施加一定的力才能抵抗重力,随着抬书的位移增加,我们也做了功。

光学是物理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色散等现象。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实验是双缝干涉实验。

双缝干涉实验可以很好地说明光的波动性质。

当我们把光通过两个非常接近的缝隙射出,并在观察屏上进行观察时,我们会看到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条纹,这就是干涉现象。

这说明光是一种波动现象,通过干涉可以产生波峰和波谷的叠加效应。

此外,通过电磁波的特性,我们还可以了解到光的传播速度与真空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是一致的,也就是光的速度。

九年级上教科版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上教科版物理知识点

九年级上教科版物理知识点第一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1 原子与分子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基本粒子构成的。

最简单的物质单位是原子。

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多个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

原子和分子是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1.2 原子核的结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

原子核带有正电荷,电子带有负电荷,原子整体是电中性的。

1.3 元素与化合物原子的种类称为元素,元素用符号表示。

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元素具有不同的质子数。

元素可以通过化学反应组合在一起形成化合物。

1.4 原子的质量与量原子的质量可以用原子质量单位来表示。

原子质量单位(amu)是以碳-12的质量为标准制定的。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物质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克数。

1.5 原子的结构与性质原子的结构决定了其性质。

原子的电子数决定了其化学性质,而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的数目决定了其物理性质。

第二章:能量与能量转换2.1 机械能物体具有质量和速度时,它具有机械能。

机械能可以分为动能和势能。

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与物体的位置和形状有关。

2.2 能量转化与守恒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化,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能量转化是物质改变状态或发生运动的基础。

2.3 能量的传递与转换能量可以通过物质间的传递和转换来实现。

能量的传递可以是热传导、热辐射和对流。

能量的转换可以是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化学能转换为热能等。

2.4 能源与社会发展能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不同能源的利用方式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需要合理利用能源并发展清洁能源。

第三章:力与压力3.1 力的作用效果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具有大小和方向。

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使物体产生运动或变形。

3.2 重力与物体的重量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称为重力,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重量等于其质量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3.3 压力物体受到的力对单位面积的影响称为压力。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提高版)(全册知识点考点梳理、重点题型分类巩固练习)(家教、补习、复习用)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提高版)(全册知识点考点梳理、重点题型分类巩固练习)(家教、补习、复习用)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初中物理全册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分子动理论【学习目标】1、知道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发生;2、知道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3、能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设计并解决有关问题。

【要点梳理】要点一、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物体是由大量的分子组成的,分子数目是巨大的,而分子体积是很小的。

要点二、扩散现象(《分子热运动、内能》分子动理论)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要点诠释:1、条件:①不同的物质;②互相接触。

2、气体之间的扩散最快,其次是液体,固体之间的扩散最慢。

3、扩散现象说明了:(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之间有间隙。

4、扩散现象是反映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

而灰尘颗粒、大雾中的微粒及烟尘中的微粒等肉眼能观察到的分子聚合体在外力下的机械运动,都不是扩散现象。

要点三、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它们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

分子间距离r=r0(r0为分子处于平衡位置时的距离)时引力和斥力大小相等;在r<r0时斥力和引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快,所用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在r>r0时斥力和引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快,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在r>10r0时斥力和引力都变得非常微弱,此时分子力可忽略不计。

要点诠释: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但这种力只有在距离很小才比较显著。

当两个分子间距大于10倍分子的限度时,引力和斥力就不大了。

打碎的玻璃不能吸引在一起,是因为两块玻璃碎片不可能相距很近,无法达到引力明显的距离,所以不能吸引在一起。

电焊、气焊钢板时,用高温加热钢板,使钢熔化为钢水,钢水中的分子可以自由运动相互靠近,靠引力集结在一起。

当钢水冷却凝结为钢块时,原来分离的钢板就被“焊接”在一起。

要点四、分子动理论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电压(基础)知识讲解

教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电压(基础)知识讲解

电压(基础):【学习目标】1.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单位,并会进行单位换算;2.理解电压的作用,了解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3.了解常用电源的电压值;4.知道电压表的符号、使用规则、读数。

【要点梳理】要点一、电压的作用1.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3.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4.电压的单位:国际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V 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换算关系: 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5.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一节蓄电池的电压2V,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

要点诠释:1.说电压时,要说“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或“某两点”间的电压。

2.电源的作用是使导体的两端产生电压,电压的作用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源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时,使电源的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

要点二、电压的测量——电压表1.仪器:电压表,符号: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应该使标有“—”号的接线柱靠近电源的负极,另一个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正极,也就是说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0~3V和0~15V。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15V之间,可用15V的量程进行测量;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换用小的量程。

要点诠释: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典型例题】类型一、电压表的读数1.(2015•余庆县模拟)某同学用0~3V和0~15V双量程的电压表测量两节干电池串联后的总电压,由于看错量程误读成10V,则这两节干电池串联后的总电压实际值是()A.3V B.1.5V C.2V D.1.2V【思路点拨】电压表有0~3V和0~15V两个量程,指针位置相同时,0~15V量程的读数是0~3V量程读数的5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体是由大量的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分子间存在着。

2、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与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分子无规则运动越。

3、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内能与有关,同一物体温度越,内能越,还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等因素有关。

4、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和,两者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的。

5、燃料燃烧过程是把燃料的能转化为能。

燃料的热值是指1Kg的某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或,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特性,它与燃料的有关,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等没有关系。

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是或。

6、物体的吸热能力与、和有关,比热容是指单位的物质,温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水的比热容是,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7、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是。

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1、热机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取并转化为的装置。

常见的内燃机有和。

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其中做功冲程把把能转化成能,压缩冲程把能转化成能,一个工作循环包括个冲程,活塞往复运动次,曲轴连杆转周,飞轮转转,只有冲程对外做功一次,把能转化成能,其他三个冲程靠来完成。

2、热机效率的公式。

第三章认识电路1.物体具有吸引__________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物体带了电荷。

通过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着________________。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的本领不同。

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本领强,它就会________电子而带_____电,束缚电子本领弱,它就会________电子而带_____电;所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发生了______。

3.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是__________,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是_________。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___________;异种电荷互相__________。

4.________是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5.电荷的_______移动形成电流。

我们把____________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根据这个规定,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______极流向______极。

6.用导线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

电路一般有三种状态:______、______和;第四章探究电流1、电流是表示____________的物理量,用字母I表示,单位是_________,比它还小的单位有______和______。

2、电流表的使用规则是:⑴电流表要____在电路中;⑵电流从电流表的______流入,流出,否则指针反向偏转;⑶被测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_______;不能估计被测电流时,选大量程;⑷绝对______ 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接到两级上。

3、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流________,表达式_____________;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_______,表达式_____________。

4、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就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的装置。

通常用字母______来代表电压,电压的主单位是_______;1kV =______V ;1mV=_______V。

5、电压表的正确使用规则:①电压表应与被测电路_________;②使电流从“____”接线柱流入电压表,从“______”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_________。

6、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_______ _____________,表达式________。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___________,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7、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_______,用字母____表示,.电阻的单位_____,符号是____。

常用的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决定于导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8、有一些元素,如硅、锗,导电性能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我们称之为__________。

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在温度降到某一特定温度时,它们的减小到零的现象叫做现象。

9、滑动变阻器在使用时,是靠改变连入电路中____来改变电阻。

滑动变阻器可以用来改变电路中的或调节用电器两端的,以及。

第五章欧姆定律1、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可以分两步进行:①控制_______不变,探究出了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结论是_______ ____________;②控制_______不变,探究出电流与电阻关系,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③在这里我们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欧姆定律:⑴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_______成正比,跟导体的_______成反比;⑵表达式(公式):_________,变形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对欧姆定律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R具有“同体、同时”性,既同一导体同一时间内的三个物理量;②由公式I=U/R推导出的公式R=U/I,只能是电阻大小的一种计算方法,而不能理解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③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必须统一使用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即电流I的单位是____,电压U的单位是_____,电阻R的单位是_______。

3、测量小灯泡的电阻:⑴方法:___________⑵实验原理:____________⑶器材:电源、小灯泡、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关和导线⑷实验电路图:⑸实验步骤:①根据实验电路图连接好电路(注意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状态);②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滑动滑片P到________的位置,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使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 、U2 、U3 ,观察电流表每次对应的数值I1、I2、I3,分别填入表格中;第六章电功率1、当电流通过用电器时,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就是__________的过程。

电流通过某用电器消耗了1200J的电能,则电流做了______J的功。

2、电能的国际单位是______,符号是____;电能的常用电位是______,符号_______;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能表是测量____________的仪表,其计数器上前后两次示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某电能表标有“220V 10(20)A 50Hz 600r/kW·h”的字样,其中“220V”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20)A”表明这个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_______,在短时间应用时允许大些,但不能超过_______;“50Hz”是说这个电能表应在频率为______的交流电路中使用;“600r/kW·h”是说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_______的电能,电能表上的转盘转过600r。

4、电功率是表示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电流做功越快,电功率就________。

电功率的主单位是_____,还有一个单位是_____,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_____________。

5、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有:P=W/t和_________。

其中:W——___________——焦耳(J);t——所用的时间——_________;P——用电器的功率——瓦特(W)6、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_________,它一般都标在用电器铭牌上;此时用电器正常工作的功率叫________,即用电器铭牌上标定的功率。

7、用电器所消耗的功率与用电器两端电压的关系:当U实>U额时,P实____P额;当U实=U额时,P实____P额;当U实<U额时,P实_____P额。

8、电功率的测量:⑴在非专业实验中的测量:根据公式________知道:用电压表测量出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量出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就可以计算出用电器的功率;⑵日常生活中的粗略测量家用电器的功率:用电能表测量出某一用电器单独工作一段时间消耗的电能,利用公式________可以计算出用电器的电功率。

9、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要转化成热能,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___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成正比,跟导体的成正比,跟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焦耳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10、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章电与磁第八章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1.物体吸引______________等物质的性质叫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________,它有指向性,即指_______。

2.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

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

磁极间的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互相_______,异名磁极互相_______。

3.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在磁体或电流的作用下获得磁性的过程叫_______。

4磁体周围存在着_______,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_______发生的。

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_______的作用。

磁场是有方向的,在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_______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

5. ________是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线。

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从磁体的______出来,回到______。

6.地球周围存在着地磁场,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______附近;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位置的______附近。

7.奥斯特实验表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__________,它的方向跟_____________有关。

8.通电螺线管周围存在着磁场,它的磁场跟__________的磁场相似;它的极性可以用__________判定,其具体方法是:用_______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__________,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__________。

9.内部带有_______的螺线管构成电磁铁。

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通过___________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以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来调节;③它的磁极可以通过改变____________来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