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自主探究式教学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信息技术课自主探究式教学研究

自主探究教学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教学中运用自主探究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的一些特点,就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构建“激学导思——自学探究—合作学习—强化提高(实践延伸)”的自主探究性教学进行了探索。经过实践尝试和研究,教学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为培养出具有信息处理能力

的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开始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课走

进了小学课堂。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如何进行教育教学呢?特别是广大小学,

相对而言软硬件条件都比较落后,教学资源短缺。再加上小学师生都很少接触

计算机,有些学生之前甚至连真实的计算机都没有接触过,就是开了课后也只

是在一个星期中仅有的一节课中接触了一下,所有这些都给信息技术课教学带

来了困难。

那么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激发和保持学生

学习的兴趣,实现新课改理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等要求呢?

当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自身存在一种自主探索的潜在欲望和能力——通常

表现为好奇心和探险行为。苏联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对于拥有心理的人来讲,

其特征恰恰是探索,,这就是任何一个有感觉,能思维的存在之物,这个生命

活动的基本特点”。这为我们指出了一种教育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式教学。苏

霍姆林斯基更充分认识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重要性。他在《给教师的建议》

指出“促进学生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对于个人教育离开自我教育是不

可思议的”。结合当前形势,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社会需要的就是据有

自主学习,独立探索能力的人才。因此,当今的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

探索的学习能力。

为此,在所任教的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方面,我做了一次在信息技术课教

学中进行“自主探究式”教学的研究。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自主探究学习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能动地进行创造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自主探究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学

生的自学探索能力,这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本质要求,是学生学习的最佳方

法之一。信息技术课这一新学科如果再继续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显然是行不

通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要求,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让学生自主学习是其内在的需求,信息技术知识的获得必须要靠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索发掘。而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工具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充足的前提条件。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中进行以学生为

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能力为目标的自主探究教学,应该说是一件

水到渠成的事。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课改理念”的要求,培养出具有创新

意识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主要研究的目标

1、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探索有利于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益的策略体系。在教学中创设多维互动、积极交流的开放性课堂,构建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2、试图通过较开放的学生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实施新课改理念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

四、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即树立“学生本位”,创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让学生成为学习过程中知识的主体,发现的主体,注重激发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

(2)、全面性原则:自主探究式教学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应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3)、开放性原则:自主探究性教学应构建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体系中。学生学习的目标、内容、过程、成果,甚至教学空间和时间都对学生进行开放,

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碰

撞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4)、探究性原则: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独立探索或者同学之间合作研究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当然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教师也应积极参与其中,实现多维互动。

(5)实践性原则: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和实践操作能力,把来源于生活实践的理论知识重新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五、设计与实施

根据教育教学理论和学校实际,在研究的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在实践教学中,为了能充分开放课堂,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借鉴其它学科的基础上,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制定了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模式。

(一)基本操作程序,如下图所示:

激学导思自学探究合作学习实践延伸

创设情景自主学习相互协作运用巩固

诱发参与发现规律发现规律拓展延伸

准备导入探索

运用延伸

反馈

(二)具体操作程序及操作策略。

该教学程序具体分为四个阶段(激学导思、自学探究、合作学习、实践延伸),六环节(准备、导入、探索、归纳、运用、延伸)。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学时注重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先尝试学习,接着教师再做简单的引导(即“学教”),帮助学生解决在

学习探索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疑惑,然后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并进行拓展延伸,创新尝试,最后通过展示学生作品,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实现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的高层次的需要,从而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主动的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一阶段:激学导思

即: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导入一种学习、探究的情境之中,为发现问题提供动力和方向。创设情境能为学生提供生活经验,产生共鸣,激发学习和探索的欲望。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从儿童实际出发,选择那些具有现实性、趣味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