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亮教授对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
从病机入手察舌诊脉辨治运动神经元病

从病机入手察舌诊脉辨治运动神经元病作者:王宝亮王鑫鑫郭亚萌陈媛朋关运祥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21年第11期【摘要】文章主要介绍在中医病机指导下通过察舌诊脉辨治运动神经元病。
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运动神经元病7种常见证型:肺热津伤型、脾胃亏虚型、脾肾阳虚型、肝肾阴虚型、络脉瘀滞型、湿热蕴结型、肾阴阳两虚型,临床重视运用中医特色诊法——“舌诊”“脉诊”辨证论治运动神经元病,为临床上中医治疗此病提供思路及借鉴,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运动神经元病;病机;舌脉;辨证论治【中图分类号】R744.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1)21-0110-03Treat the Motor Neuron Disease by Examining Tongue and Pulse From PathogenesisWANG Baoliang1 WANG Xinxin2 GUO Yameng2 CHEN Yuanpeng2 GUAN Yunxiang11.The 1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 450000,China;2.The 1st Clinical College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 450000,ChinaAbstract:Under the guidance of pathogene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author's experience in treating motor neuron disease (MND) by observing tongue and pulse was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Based on years of clinical experience, The author has summed up seven common syndromes of motor neuron disease: syndrome of fluid consumption due to lung heat,spleen-stomach weakness, spleen and kidney yang deficiency ,deficiency of liver- kidney yin,qi stagnation and blood stasis of collateral,dampness-heat amassment pattern,dual vacuity of kidney yin and Yang.The author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diagnosis metho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tongue diagnosis” and “pulse diagnosis” to treat motor neuron disease, providing ideas and reference for clinicians to use TCM to treat this disease,alleviating patients’pain.Key words:Motor Neuron Disease; Pathogenesis; Tongue and Puls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運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一种病因未明、主要累及大脑皮质、脑干和脊髓运动神经元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1]。
中医治疗小儿顿咳的临证体会

床中, 见肝 证 突 出者多 用柴 胡疏 肝散 疏肝 热 , 加用 代赭 石重 镇肝 逆 , 青黛 清 泻 肝 火 , 蚕 化痰 熄 风止 痉 等 , 僵 诸 药配 伍 , 奏 清肝 泻火 , 肝降 逆 , 痉止 咳之 效 , 共 平 镇 在众 多顿 咳病 例 中 , 效甚 著 。 收 2 2 泻腑 肃肺 . d J感 邪 , ,L 易于 化热 ; 食 内滞 , 易 宿 也 化 热 。《 陈平伯 外感 温 病篇 》 王孟 英按 : 温 热为 阳邪 , “
△ 指 导 老 师
・
4 8・ 4
光 明 中医 2 1 0 2年 3月 第 2 7卷 第 3期
C G M M rh2 1 . o 2 . J MC ac 0 2 V l 7 3
大黄 、 当归 、 梗 等 以 泻 腑 肃 肺 。导 师告 诫 要 中病 即 桔
止 , 勿过用 多伤 阳气 变生 他患 。 切 2 3 痉 咳期 凉药 、 . 苦寒 药要谨 慎使 用 临床 中笔 者发
运 动神 经元病 ( D) 是 一 组病 因未 明的选 择 性 MN ,
咽困难 、 言语 不清 , 属 “ 语 ” “ 兼 失 、 痦痱 ” 畴 。《 问 范 素
・
侵 犯脊 髓前 角细 胞 、 干后 组运动 神经 元 、 质锥 体细 脑 皮 胞 及锥 体束 的慢 性进 行 性 变性 疾 病 。属 于 中 医的 “ 痿 证 ” “ 痱证 ” 畴 。王 宝 亮 教 授 从 事 临 床 、 学 、 、痦 范 教 科 研近 3 0年 , 运用 中西 医结 合 思路 , 重 发 挥 中医药 的 着
王 宝 亮教 授 从 脾 肾论 治运 动神 经 元 病
邢 文 文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病; 从脾肾论治; 名医经验; 王宝亮
运动神经元病的定义及表现症状和治疗措施

运动神经元病的定义运动神经元病(MND)是以损害脊髓前角,桥延脑颅神经运动核和锥体束为主的一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
临床以上或(和)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的瘫痪为主要表现,其中以上、下运动神经元合并受损者为最常见。
运动神经元病与癌症、艾滋病齐名。
只要患了这种病,先是肌肉萎缩,最后在病人有意识的情况下因无力呼吸而死。
所以这种病人也叫“渐冻人”。
【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表现】起病缓慢,病程也可呈亚急性,症状依受损部位而定。
由于运动神经元疾病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脑于颅神经运动核以及大脑运动皮质锥体细胞、锥体束,因此若病变以下级运动神经元为主,称为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若病变以上级运动神经元为主,称为原发性侧索硬化;若上、下级运动神经元损害同时存在,则称为肌萎缩侧索硬化;若病变以延髓运动神经核变性为主者,则称为进行性延髓麻痹。
临床以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肌萎缩侧索硬化最常见。
本病主要表现,最早症状多见于手部分,患者感手指运动无力、僵硬、笨拙,手部肌肉逐渐萎缩,可见肌束震颤。
四肢远端呈进行性肌萎缩,约半数以上病例早期呈一侧上肢手部大小鱼际肌萎缩,以后扩展到前臂肌,甚至胸大肌,背部肌肉亦可萎缩,小腿部肌肉也可萎缩,肌肉萎缩肢体无力,肌张力高(牵拉感觉),肌束颤动,行动困难、呼吸和吞咽障碍等症状。
如早期病变性双侧锥体束,则可先出现双下肢痉挛性截瘫。
运动神经元疾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根据受损最严重的神经系统部位而定,临床症状也根据病变部位不同而各异,具体分型如下:1.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最常见。
发病年龄在40~50岁,男性多于女性。
起病方式隐匿,缓慢进展。
临床症状常首发于上肢远端,表现为手部肌肉萎缩、无力,逐渐向前臂、上臂和肩胛带发展;萎缩肌肉有明显的肌束颤动;此时下肢则呈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征阳性。
症状通常自一侧发展到另一侧。
基本对称性损害。
随疾病发展,可逐渐出现延髓、桥脑路神经运动核损害症状,舌肌萎缩纤颤、吞咽困难和言语含糊;晚期影响抬头肌力和呼吸肌。
运动神经元病治疗体会

“胸 痹 ”等 病 证 的 范 畴 。本 病 多 因情 志 内伤 ,饮 食 失 调 ,劳 累过度 而发 病 。情 志 郁 结 ,肝 失 疏 泄 ,导 致 肝 木 犯 胃,则 肝 胃不 和 ,故 胃脘 胀 痛 ,反 酸 嗳 气 。肝 郁 化 热 则烧 心 ,胸骨后 烧 灼 样 疼 痛 ,性 急 易怒 。久 病 入 络 ,气 虚血 瘀则 神疲 乏力 ,纳差 ,舌 质黯 淡 ,舌边有 瘀点 ,脉 沉 涩 。故 笔者认 为 清热 降逆 、活血化 瘀 、理气 止痛 是此 病 的主要 治疗原 则 。方 中黄 连 、黄 芩 、JIf楝 子 清 热解 毒 ; 丹参 、刘 寄奴 、郁金 、藕节 活 血化瘀 ,理气 止 痛 ;法 半夏 、 大枣 、茯苓 、陈皮健 脾益 气 ,和 胃止 呕 ;甘草 调和诸 药 。
运 动 神 经元 病 治疗 体 会
李 国 庆
关键词:运动神经元病;肝肾亏损;中医药疗法;医话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1.09.037 文 章 编 号 :1003—8914(2011)-09—1812—02
运动 神经元 病 为一 种 少 见 的神 经 系统 变 性 病 ,临 床表 现为 上下运 动 神 经元 损 害 的不 同组 合 ,特 征表 现 为肌无 力 和 萎 缩 、延 髓 麻 痹 及 锥 体 束 征 。 发 病 率 在 0.13~1.4/10万 。虽然发 病 率不 高 ,但 目前 缺 乏有 效 的治疗 办法 ,自然 病程 2~6年 。中 医在治 疗运 动神 经元病 方 面具有 一定 疗效 。笔 者 收集 自 1998年 10月 ~ 2008年 10月 间治 疗 的 16例 患 者 ,对 其 治 疗 过程 进 行 回顾 ,供 大家 分享讨 论 。 1 临 床 资 料
王宝亮教授论治三叉神经痛经验

道, 不得运 行 , 雍遏 为痛 ” 则 。又如 : 自外 入 者 , “ 风寒
暑湿 之邪 , 自内发者 , 气血 痰郁 之异 , 或蔽 覆其 清 明 , 或瘀 塞其 经络 , 与其 相 搏 脉 满 而 痛 ” 。因 头 面 为“ 诸 阳之会 ”“ 阳之府 ” 脏 腑气 血 皆 上会 于头 面 , 不 清 , 故
2 辨 证
较 剧而无休止 的 , 多因外邪致 病 , 当辨风寒 、 风热 。发
病 时间长 , 势较 缓而时作 时止 的 , 因内伤所致 , 病 多 瘀 血阻络引起 的 , 多以活血逐瘀 通络 为主 。在 治疗 中可 以根据发病原 因 不 同, 分别 侧重 应 用 药物 辨证 治疗 。 王师认为 , 在急性 期应采用驱邪 活血 通络止痛 的中药
维普资讯
中 医研 究 20 06年 1 月 第 1 1 9卷 第 1 1期
T M RsN vm e 06V 11 0 1 C e .oe b r 0 0.9N .1 2
文章 编 号 : 0 —6 1(06 1 —05 0 1 1 90 20 )1 03— 2 0
支 范 围内反 复发作 的阵发 性短 暂性 剧烈疼 痛 的一 种
病 症 , 见 于 中老 年 患 者 , 多 女性 略 多 于男 性 。 目前 , 西 医多 采用 卡马 西平 、 苯妥 英钠 等药 物治疗 , 能收 到
滞 血瘀 , 阻遏脉 络 , 犯 清 空 而起 病 ; 因则 与 情 志 上 内
多年 临床 经验 , 面痛 反 复 发 作 , 年 不 愈 , 致气 若 多 必 血亏 损 , 络瘀滞 而作 痛 , 机 多为 气 血 亏 虚 , 脉 病 外邪
王宝亮教授从脾肾论治运动神经元病

吞 咽困难 等 延 髓 麻 痹 症 状 , 终 常 因 呼 吸 衰 竭 致 死 。 最 王教 授认 为虽 然 疾 病 表 现 多 样 ,但 症 状 主 要 是 肌 无 力、 肌萎 缩 , 因此 多将 其 归 属 于 中 医“ 证 ” 畴 。若 痿 范 出现 肌束 震 颤 或痉 挛 性 瘫 痪 时 , 属 “ 证 ” 出 现 吞 兼 颤 ;
优势 , 本病 的治疗 积累 了丰 富的临床 经验 。 对 1 脾 肾亏虚 为本 痰瘀、 风动 为标
痿论 》 出“ 痿 者 独 取 阳 明 ” 强 调 阳 明脾 胃在 痿 指 治 ,
证 中有特 殊 意义 。《 因极 一 病证 方论 ・ 五 叙痿 论 》 三
日 : 痿 蹙证属 内脏 气不 足之 所 为也 。 《 “ ” 临证 指 南 医案
以增 强活血 化瘀 、 风通 络之 功 ; 祛 加用 化 湿通 阳法 以疏
纳 食 增 加 , 质 淡 红 , 自腻 , 沉 细 。 上 方 加 桔 梗 舌 苔 脉 1g薄 荷 1g 1 2、 0 ,0剂 , 煎服 。三诊时 患 者症 状 继续 好 水
转, 舌质 淡红 、 白, 苔 脉沉 细 。上方加 钩藤 2 g 服 , 0 续 病
散 大半 , 躁亦 减 。继上方 3剂 , 烦 荡涤余 邪 。三诊 予 沙
参 麦冬汤 加减 6剂 以收功 , 半个 月后 随访 , 患儿康 复 。
参 考 文 献
[ ] 江育 仁 , 奇 文 . 用 中 医 儿 科 学 [ . 海 : 海 科 学 技 术 出版 1 张 实 M] 上 上
社 , 9 5 4 84 4 1 9 :0 -1 .
运脾 胃。本病 起病 缓 慢 , 情迁 延 , 病 久病 易虚 、 易瘀 , 脾
肾气 虚则 脾 失健 运 , 生湿 聚痰 , 痰瘀 互结 , 阻滞 气 机 , 应
王宝亮教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经验

素月经稀发,孕后阴道少量出血,轻微恶心,口苦,腰酸,舌淡胖大,苔黄腻,脉滑细无力㊂褚教授师采用辨证结合之法认为本案系肾虚脾弱,水湿不化,郁久化热,湿热郁结于胞宫所致,脾肾亏虚为本,湿热内蕴为标㊂拟健脾益肾㊁清热利湿㊁止血安胎之法,给予孕宝煎剂佐以清热利湿类药物加减㊂方中黄芩㊁栀子清利热湿,烧炭存性,增其收涩止血之效;川续断㊁杜仲㊁菟丝子㊁墨旱莲㊁白芍滋肝肾之体,壮肾之阳;党参㊁白术㊁山药㊁苏梗㊁砂仁㊁大枣㊁甘草片补脾和胃,健运中土,推动化源㊂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菟丝子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可促进孕激素分泌,促进血管增生及修复,增加胚胎血供[3];川续断中含的有效成分总生物碱可降低小鼠子宫平滑肌兴奋性,减少子宫收缩频率[4];白芍有明显解痉镇痛[5]作用,可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湿热清则胎无扰动,肾脾强则胎有载养㊂孕后继以孕宝煎剂加减,补肾益气,养血固冲,及时安胎防患未然㊂5㊀小㊀结先兆流产是临床常见病,多发在妊娠初期,不仅在临床医学上是难点,更关乎着千万家庭的幸福㊂褚玉霞教授从患者自身角度出发,辨证求因,追本溯源,多以 补虚清热,理气化滞安胎 为治疗大法,以孕宝煎剂为经验方加减治疗先兆流产,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㊂6㊀参考文献[1]谢幸,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70-71.[2]袁耀尊,盛丹蔷.妇产科学新理论㊁新技术[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6:96.[3]李文兰,丁晶鑫,藏宝珊,等.基于HPLC-Q TOF-MS/MS技术分析纯化后菟丝子拟雌激素活性成分[J].中国药学杂志,2014,49(20):1791-1795.[4]龚晓健,吴知行,陈真,等.川续断对离体子宫的作用[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1995,26(2):115-119. [5]张利.白芍的药理作用及现代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4,6(29):25-26.作者简介李艳青(1974-),女(汉族),河南南阳人,河南省中医院,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生殖内分泌研究㊂∗基金项目:2015年度河南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5A320057)收稿日期:2019-01-16;修回日期:2019-06-21(编辑㊀马㊀虹)文章编号:1001-6910(2020)01-0035-03㊃名师高徒㊃王宝亮教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经验∗关运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0)摘要㊀宝亮教授从医四十余年,为主任医师,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省管优秀专家,河南省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长期从事中医药防治痴呆㊁脑血管病等的研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王教授认为阿尔兹海默病属中医学 呆证 健忘 痴呆 范畴,其发病与患者年老体衰㊁髓海不足等密切相关,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生虽然发病部位在脑部,但往往涉及到患者其他五脏功能的失调等,在辨证中分为肾精亏虚型㊁气血亏虚型㊁痰浊扰心型㊁瘀血痹阻型,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辨证治疗与整体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病情好转㊂关键词:王宝亮;中医师;中医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经验讨论中图分类号:R749.1+6㊀㊀文献标志码:Bdoi:10.3969/j.issn.1001-6910.2020.01.14㊀㊀王宝亮教授从医四十余年,为主任医师,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省管优秀专家,河南省名中医,河南省中管局 112 人才首批选拔的临床专家,郑州市医学会会诊中心中医脑病及西医神经内科首席专家,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期从事中医药防治痴呆㊁脑血管病等的研究㊂阿尔兹海默病属于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又被称为老年痴呆㊂近年来,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并且发病人群也在日益年轻化,对阿尔兹海默病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控制,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行为障碍是当今医学发展的一项重要议题㊂在阿尔兹海默病的不断研究中,中医学和西医学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区别于西医的理论体系,㊃53㊃㊀㊀中医研究㊀2020年1月㊀第33卷㊀第1期㊀TCM Res.January2020Vol.33No.1㊀㊀中医学在阿尔兹海默病治疗中有另一套理念㊂中医学对阿尔兹海默病的病因病机认知㊁病情辨证分型以及独特的干预治疗方式,都能够为患者提供一些可靠㊁有效的治疗,帮助其改善相关症状,促进其认知功能和行为功能的恢复[1]㊂笔者具体分析王宝亮教授中医治疗阿尔兹海默病情况具体内容如下㊂1㊀辨证分型中医学对阿尔兹海默病的分析认为虽然其病位在脑,但患者发病与其五脏功能失调等有着密切的联系㊂因此,对于阿尔兹海默病中医辨证分型主要有肾精亏虚型㊁气血亏虚型㊁痰浊扰心型㊁瘀血痹阻型4种类型[2]㊂2㊀中医治疗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为患者进行有效的中医治疗是改善患者病情的关键㊂2.1㊀肾精亏虚型肾精亏虚型患者大多有行动迟缓㊁迷惑健忘㊁耳目失聪等症状,患者舌淡且脉沉细无力,多由于人至老年肾精不足㊂在临床治疗中,应当注意对患者肾精衰枯㊁五脏功能失调等进行分析,对患者经血亏损和脑髓空虚进行有效治疗[3]㊂主要考虑充盈肾精㊁滋补脑髓的治疗㊂使用人参㊁川芎㊁茯神㊁龟板㊁菟丝子㊁黄芪㊁杜仲㊁麦冬㊁山药㊁熟地黄㊁黄柏等药物为患者进行治疗㊂2.2㊀气血亏虚型气血亏虚型患者病情表现为神精昏聩㊁健忘无记等症状,此类患者多由于年老体虚㊁肝血不足㊁血虚精少导致脾胃虚弱㊁气血虚衰,因而在临床治疗中应当注意对患者气血的补充㊂使用党参㊁黄芪㊁川芎㊁木香㊁茯芩㊁枸杞子㊁淫羊藿㊁巴戟天等药物对患者进行补益心脾,充盈脑髓的治疗[4]㊂2.3㊀痰浊扰心型此类患者由于肾阳不足㊁脾胃虚弱继而导致痰瘀交阻㊁蒙蔽清窍出现痴呆等症状㊂患者神志恍惚㊁健忘无记㊁手足多动㊁舌苔白腻㊁脉弦滑,中医学认为痰与痴呆之间的关系是比较紧密的,在为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当考虑患者气火痰瘀的情况㊂在治疗中考虑对患者的化痰祛浊治疗,使用半夏㊁茯苓㊁胆南星㊁枳实㊁白术㊁党参㊁橘红㊁黄芪㊁山药㊁枸杞子等药物进行治疗,在化痰祛瘀的同时充盈脑髓,改善患者相关症状[5]㊂2.4㊀瘀血痹阻型老年患者大多有血瘀的情况,瘀血阻塞患者的心与脑的窍络是损伤脑络的主要因素之一㊂气血凝滞脑部,阻滞清窍,进而使神机失用,因此在为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当考虑活血化瘀的相关治疗,改善患者脑循环和脑缺血的情况㊂选用赤芍㊁白芍㊁黄芪㊁熟地黄㊁川芎㊁三七㊁丹参㊁枸杞子㊁石菖蒲等药物为患者进行活血化瘀㊁补益肾气的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6]㊂3㊀讨㊀论阿尔兹海默病是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加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又被成为老年痴呆,其在临床治疗中颇具难度,尚未出现十分确切的根治方式帮助逆转患者病情,因此关于阿尔兹海默病的讨论是当今医学界的一个重点问题㊂阿尔兹海默病的中医学和西医学治疗研究都比较广泛,但与西医治疗相比,中医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临床案例相对较少,为了进一步研究中医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情况,再此分析了王宝亮教授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相关内容,对中医治疗的详情进行分析㊂中医学认为阿尔兹海默病可以归属于 呆证 健忘 痴呆 范畴,其发病与患者年老体衰㊁髓海不足等密切相关㊂随着中医学对其进一步研究,认为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生虽然发病部位在脑部,但往往涉及到患者其他五脏功能的失调等,因此在治疗上应当注意辨证治疗与整体治疗的原则,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辨证分型,并给予治疗㊂中医学将阿尔兹海默病进行辨证分型分为肾精亏虚型㊁气血亏虚型㊁痰浊扰心型㊁瘀血痹阻型4种类型,而各种辨证分型中患者的病情表现有着细微的差别,在其发病原因和机制上也各有不同,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加准确的治疗,则需要对患者的病因进行深入分析,了解患者肾精亏虚㊁痰浊扰心或者瘀血痹阻等具体情况,以便对症治疗提高治疗效果㊂中医学治疗一贯秉承整体出发㊁标本兼治的原则,根据对患者具体病情的分析,了解患者的脏器失调具体情况,从而为患者进行增补气血㊁健脾肾㊁化瘀血等治疗㊂在本文的研究中,对患者肾与脑髓㊁痰瘀与痴呆㊁瘀血与脑络等关系进行讨论和分析,了解患者的病情契机,并采用相对应的中医药物,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病情好转㊂4㊀参考文献[1]姜文,耿宝剑,王丹丹,等. 健脑散 联合多奈哌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 (27):9-12.[2]韩明亮.健胃愈脑汤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气血亏虚证疗效㊃63㊃㊀㊀中医研究㊀2020年1月㊀第33卷㊀第1期㊀TCM Res.January2020Vol.33No.1㊀㊀观察[J].中医学报,2018,33(5):878-881.[3]马雯雯,吕光耀.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现状[J].新疆中医药,2018,36(2):82-85.[4]赵赞,林琳,张玉涛,等.补肾益智活血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60例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业,2018,27 (5):47-49.[5]李春花,高爱社.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7,9(28):139-141. [6]苏志诚,阮时宝,褚克丹.中医方剂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7,9(8):138-141.通信作者:王宝亮,主任医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人民路19号,450000,wang_baoliang @∗基金项目: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2013ZY02054);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收稿日期:2019-01-07;修回日期:2019-03-30(编辑㊀田晨辉)文章编号:1001-6910(2020)01-0037-03㊃名师高徒㊃刘国安主任中医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证思辨用药特点刘㊀凯,毕志江,马㊀欢,牛璐璐(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兰州730000)摘要㊀刘国安是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㊁中医师承国家级师带徒老师㊁甘肃省名中医,从医50载,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药治疗有独特见解㊂刘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西医病因与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有关㊂他采用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其辨证理念为脾肾阳虚,大肠湿热是其基本病机,治宜温补脾肾,清利湿热为法,选用理中汤㊁四神汤及葛根芩连汤为基础方加减,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㊂关键词:刘国安;中医师;溃疡性结肠炎;辨证论治;验案中图分类号:R574.62㊀㊀文献标志码:Bdoi:10.3969/j.issn.1001-6910.2020.01.15㊀㊀刘国安为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㊁中医师承国家级师带徒老师㊁甘肃省名中医,从医50载,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中医药治疗有独特见解㊂刘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的西医病因与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有关㊂UC属于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结肠黏膜或者是黏膜下层,呈弥漫性分布,其病变部位常累及乙状结肠和直肠㊂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㊁腹泻㊁里急后重㊁排脓血便㊂近年来,UC的发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现代难治疾病之一[1]㊂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因素㊁遗传因素㊁饮食因素㊁感染因素㊁精神因素等有关㊂目前,治疗UC的常用药物包括免疫抑制剂㊁生物制剂㊁糖皮质激素㊁氨基酸水杨酸类,但其不良反应多,一些患者出现多种副作用,不能耐受㊂中医学则认为脾肾阳虚是UC缠绵难愈的核心病机,兼大肠湿热为其基本病机㊂基于中医学病机认识,温补脾肾,清利湿热为治疗该病的原则,选用理中汤㊁四神汤及葛根芩连汤为基础方加减,临床取得显著效果㊂现将刘师治疗UC临证思辨用药特点介绍如下㊂1㊀中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认识中医学中并无 溃疡性结肠炎 这一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特点,多本病归属于 休息痢 肠澼 肠风 久痢 脏毒 滞下 五更泻 泄泻 等范畴㊂张景岳曰: 泄宵之本,无不由于脾胃㊂ 凡里急后重者 其病本则不在广肠,而在脾肾㊂ 又有‘医宗必读㊃痢疾“中云: 痢之为证,多本脾肾,脾司仓廪 肾主蛰藏 二脏皆根本之地㊂ ‘东垣十书“中阐述: 夫肠澼者,为水谷与血另作一派 时值长夏,湿热大盛 而主气弱,故肠澼之病甚㊂ ‘古今医鉴泄泻“记载: 夫泄泻者,注下之症也,盖大肠为传送之官,脾胃为水谷之海,或为饮食生冷之所伤,或为暑湿风寒之所感,脾胃停滞,以致阑门清浊不分,发注于下,而为泄泻也㊂ 由此可知,古代医家对UC病机主要集中于脾肾本虚㊁邪滞肠道㊂本虚标实㊁寒热错杂是其主要发病特点㊂2㊀刘国安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及治疗2.1㊀脾肾阳虚,大肠湿热为UC基本病机刘师认为UC的中医学病机是脾肾阳虚为本,大肠湿热为标,符合中医学本虚标实㊁寒热错杂的发病特点㊂UC为病反复缠绵,日久脾阳不足,病久及肾可致脾肾阳虚,乃为本病病机变化的一般规律,正如 久泻无火 久泻无不伤肾 之说,须当温补脾㊃73㊃㊀㊀中医研究㊀2020年1月㊀第33卷㊀第1期㊀TCM Res.January2020Vol.33No.1㊀㊀。
王宝亮教授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临床经验

[ 3 ] 许 琼瑜 . 中西医 结合 治疗 慢 性盆 腔 炎反 复 发作 临床 疗 效观 察[ J ] l 中国 中西
医 结合 杂志 , 2 0 1 0 , 1 0 : 1 1 0 8 . 1 1 0 9 [ 4 】 杨 永琴 金刚 藤 、 氧 氟 沙星 、 奥硝 唑联 合 治疗 慢性 盆腔 炎 临床 疗 效观 察 [ J ] . 当代 医 学, 2 0 1 2 , 1 8 ( 3 ) : 1 4 5 — 1 4 6
止 痛 等 作 用 ;当 归 则 具有 补 血 、活 血 、消 肿 止 痛 等 作 用 ;羲 术 、
肉桂 等 药物 则 具 有 补 火 助 阳 、引 火 归源 、散 寒 止 痛 等 功 效 :香
治 疗 效 果 理 想 ,药物 不 良反应 较 少 ,复 发 率 低 ,长 期 治 疗 效 果
优于西 医治疗 ,值得推广使用 。
郭 蓓 王 宝 亮
(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 附属 医院,河南 郑 州,4 5 0 0 0 8 )
中图分类号:R 3 2 2 . 8 【 摘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编号:1 6 7 4 — 7 8 6 0( 2 0 1 5 )8 - 0 0 6 8 — 0 2
要 】 股外侧皮神经 炎 ( L a t e r a l F e mo r a l C u t a n e o u s Ne u r i t i s )又称 R o t h病,是 由于股外侧皮神经受损而导致的 ,以大腿
2 0 1 3 . 2 9 ( 6 ) : 2 8 2 — 2 8 3
综上所述 ,盆腔 炎发 病率较 高,临床 上采用 中医保守疗法
编 辑 : 段 苏婷
王宝亮教授诊治重症肌无力辨证遣药经验

定 时 , 温较 高 , 体 无特 殊 处 理 亦可 . 复 至 正 常 , 时 恢 同
就诊 前 使用过 多种 抗生 素无效 , 常规 基本 正常 , 血 排 除感染 性疾病 。② 发 热 时 间 长 , 种相 关 检 查 基本 各
治》, 有 温 脏 安蛔 、 清 上 热 的 作 用 , 治 寒 热 蛔 具 兼 主
梅 丸加减 治疗 。方 中重用 乌梅 、 柴胡 以承 阴启 阳 , 治 疗 厥阴 之 寒 热 ; 连 、 柏 、 骨 皮 、 片 、 枝 、 黄 黄 地 附 桂 细
通俗伤 寒论 》 中的方 剂 , 由达原 饮 化裁 而 成 , 疗 邪 治
伏膜原 兼少 阳证 。方 中柴 胡 、 黄芩 为君 , 以柴 胡疏 达
量稍大 , 片 、 附 桂枝 等 温 热 性 药用 量 较 轻 , 组成 寒 热 并用 , 热 为 主 , 正兼 顾 , 畅气 机 之 剂 。诸 药 相 清 邪 调 合 , 热错 杂得解 , 寒 气机 失调得 疏 , 发热 自愈 。
4 小 结
患者 , ,3岁 ,0 0年 1 女 3 21 2月 3日初诊 。主诉 :
性, 抗核 抗 体 及结 核 抗 体均 阴性 。 中医诊 断 : 热 。 发 证 属 寒 热 错 杂 、 机 失 调 。 治 以 平 调寒 热 、 通 气 气 疏
机, 方选 乌梅 丸加减 , 方 : 梅 1 , 胡 2 , 处 乌 5g柴 5 g 黄
则, 处方 用药 , 收到意想 不到 的效 果 。 可
发热 是 临床 常 见 疑难 杂 病之 一 , 多发 热 西 医 很 很难 确 定 其 原 因 , 此 给 治 疗 带 来 了 困 难 。 以上 因 3个病例 的 成功治疗 彰显 了 中 医经方 及 辨证 论 治在
王宝亮教授运用马钱子外敷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二则

王宝亮教授运用马钱子外敷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二则孟甜甜;王鹏【摘要】王宝亮教授是河南首届名中医、国家二级教授,临证近40载,治学严谨,经验丰富,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疗效显著.王宝亮教授敢于将毒性药物马钱子灵活运用到临床活动中,并取得良好疗效.现举王宝亮教授通过辨证论治,以马钱子外敷配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周围性面瘫和睑废各1例,介绍其经验,以飨同道.【期刊名称】《中医研究》【年(卷),期】2017(030)012【总页数】2页(P46-47)【关键词】马钱子/治疗应用;王宝亮;中医师;周围性面瘫/中医药疗法;睑废/中医药疗法;验案【作者】孟甜甜;王鹏【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郑州450046;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5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5.1+2王宝亮教授是河南首届名中医、国家二级教授,省优秀专家,临证近40载,治学严谨,经验丰富,对神经系统疑难疾病的诊治独具心得。
马钱子味苦、性寒,又称番木鳖,为马前科常绿乔木植物马前的成熟种子,归肝、脾经,具有大毒。
《本草原始》记载:“狗中其毒 , 则苦痛断肠而毙 , 鸟中其毒 , 则麻木搐急而毙;人若误服之 , 令人四肢拘挛。
”中医临床学认为马钱子具有通经活络、散结消肿、强筋骨、祛风除湿止痛等功效,不仅被广泛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痛、跌打损伤等风湿痹痛,还被用于面神经麻痹、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脑卒中等神经系统疾病中[1]。
王宝亮教授认为马钱子有开通经络、振痿起废、活血通脉之功效,在临床实践中若根据辨证再配以补气养血、清热化湿、祛风行瘀、益气填精等药物则标本兼治,收效显著。
现代药理学研究[2]认为:马钱子主要药用成分为生物碱,主要包括番木鳖碱(士的宁)及马钱子碱。
药用剂量下马钱子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兴奋作用,可提高脊髓反射应激性,使反射时间缩短,更有利于神经冲动传导,从而增加骨骼肌的紧张度[1]。
因此,可用马钱子来缓解各类神经系统病变所引起的肢体瘫痪无力或肌肉萎缩不用症状,对面神经麻痹、重症肌无力等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王宝亮教授应用温胆汤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经验

3 病 案举 例 患者 , ,O岁 。于 2 0 .50 男 7 0 40 -2患 急性 带 状 疱
治疗用药 多使用 : 麻醉 性镇 痛药 ; 抗 抑郁 药; ① ② ③抗 惊厥 药 和综 合 疗法 及 区域 神 经 阻 滞 、 感 神经 交 阻滞等 法 , 一般疗 效 不理想 。
带 状 疱疹 后 遗 神 经痛 是 难 治 之顽 症 , 其痛 长 年 不 愈 , 疗棘 手 。牛 老认 为 “ 除 湿热 余 毒 ” 可 轻 治 剔 不
药到 第 8天 , 痛 面 积 缩小 , 疼 程度 减 轻 。继 续用 药 , 疼 痛 大减 , 服半 个疗 程 而愈 。
4 讨 论
带 状 疱疹后 遗 神经 痛是 困扰 中老 年人群 的顽 痛 症之 一 , 目前仍 是 疼 痛 难 题 。其 疼 痛 持续 时 间短 则 1 —2年 , 者 甚 至 超 过 1 长 0年 。 患 者 由于 长 期 忍 受 疼痛 折磨 而苦 不堪 言 。带状 疱疹 后遗 神经 痛属 于较 剧烈 的顽 固性 疼痛 症 ( 有 极 少 数 患者 表现 为奇 痒 也
牛老 内外兼 治 : 用 “ 燕 散 ” 由石 燕 、 黄 、 外 石 ( 大 三七 等组成 ) 用两 份凉 开 水 加 一份 蜂 蜜 调成 糊 状 外敷 患
处, 每天 2—3次 。 内服 “ 带后 丹 ” 经 验 方 ) 选 用 芍 ( ,
或痒 痛 ) 患 者的疼 痛 常 是 自发 性 闪电样 或 撕 裂 样 、 , 针刺 样疼 痛 , 发作 时 常使患 者寝 食不 安 , 大多数 患 者 常 常伴 随较 明显 的持续 性烧 灼痛 。 目前对 带状 疱疹
王宝亮教授治疗运动神经元经验

王宝亮教授治疗运动神经元经验
钱百成
【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年(卷),期】2009(12)3
【摘要】王宝亮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省管优秀专家、河南省中管局“112”人才首批选拔的临床专家。
临证20余载,经验丰富,尤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脱髓鞘病,近年来专注于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研究,取得很好疗效,将经验介绍如下。
【总页数】2页(P41-42)
【作者】钱百成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2006级研究生,郑州,45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4.8
【相关文献】
1.王宝亮教授从脾肾论治运动神经元病 [J], 邢文文
2.王宝亮教授治疗呃逆经验总结 [J], 黄志强;李刘应
3.王宝亮教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经验 [J], 关运祥
4.王宝亮教授治疗偏头痛临证经验 [J], 韩彬彬;王宝亮;关运祥
5.王宝亮教授对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 [J], 郑玉林;王宝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运动神经元病治愈例子

运动神经元病治愈例子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为肢体无力、运动功能减退、震颤等。
这种疾病的治疗并非易事,需要综合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在我们的病人小马先生身上就发生了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
小马先生患有运动神经元病已经有十年以上的时间了。
他的病情开始渐渐加重,肢体无力,步态不稳,甚至无法自理。
虽然他已经尝试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这时,小马先生开始寻求新的治疗方法。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小马先生得知了针灸治疗可以改善运动神经元病的症状,并且很有效。
他即刻向专业的针灸师咨询,开始了一次新的治疗之旅。
经过数次针灸治疗,小马先生的病情得到了改善。
他的肌肉力量逐渐恢复,走路也比之前轻松许多。
同时,他的情绪也稳定了许多,对生活的信心逐渐增强。
针灸的奇效并不是偶然的。
正如中医所言,针灸能够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机体自身功能的恢复和调整。
在小马先生的治疗过程中,针灸激发了他身体的潜在能力,帮助他自我恢复,达到了惊人的疗效。
当然,针灸治疗不能算是单一的治疗方式。
病人需要综合考虑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如食疗、运动等,才能最终达到治愈的效果。
在这个案例里,我们可以看到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病人在经过多种治疗方法的探索之后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
这告诉我们,对于一些罕见的疾病,在治疗的过程中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尝试各种治疗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并且要继续坚持治疗,不断调整,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
王宝亮教授运用龟羚熄风汤治疗阴虚风动型脑病验案举隅

・名 Vi 徒 ・ i高 l
王宝 亮 教 授 运 用 龟 羚 熄 风 汤 治疗 阴虚 风 动 型 脑 病 验案 举 隅
袁 芳
( 南中 医学院 20 河 0 9级 硕 士研 究 生 , 南 郑 州 4 0 0 ) 河 5 0 8
关键词 : 龟羚 熄 风 汤/ 疗 应 用 ; 治 脑痛 / 医 药 疗 法 ; 宝 亮 ; 中 王
社 ,0 8 20 .
须从 最基 本的 辨症 状 入手 , 辨别 疾 病 的 病理 变 化 过
程 。“ 同病 异 治 、 病 同治 ” 方法 正 确 处 理 了 因 、 异 的
位 、 、 等之 间辨 证关 系 , 症 性 它不 仅 是 中 医治 疗 的 一 个根本 法则 , 同样 也充 分体 现在 西医 的治疗过 程 中 ,
炒 枣仁 养心 安神 ; 芍人 肝 , 热 凉血 , 血 行血 , 赤 清 活 以
免 血瘀 气滞 ; 甘草 调和 诸药 。诸 药合 用 , 奏滋 阴 炙 共
潜 阳 、 心安 神之 效 。 镇
2 4 帕 金 森 病 .
甲 3 , 0 g 羚羊 角 粉 2g 牡丹 皮 1 , 栀 子 1 , , 5g焦 5 g 天
经 , 滋 阴 潜 阳 , 肾 强 骨 , 血 补 心 。朱 丹 溪 认 为 可 益 养 龟 甲“ 阴 , 阴 血 不 足 , 瘀 血 … … ” 羚 羊 角 粉 补 主 去 。
1 , 5g 夏枯 草 2 , 0g 珍珠 粉 3g 钩藤 3 , , 0 g 白芍 3 , 0g
地 龙 1 , 参 3 , 地 黄 3 , 冬 3 , 贞 子 0g 玄 0g 生 0g 麦 0 g女
易怒 , 腰膝 酸软 , 伴 舌质 红 , 薄黄 , 苔 脉弦数 。西 医诊
王宝亮教授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验案2则

( 1 河 南 中医学 院第 一临床 医学院 中医 内科 学 ,郑 州 4 5 0 0 0 0 ;2河 南 中医学 院一 附院 脑病科 ,郑 , J i 1 4 5 0 0 0 0 ; 3郑州 大学基 础 医学 院在读本 科 生2 0 1 3 级 ,郑j , I 1 4 5 0 0 0 1 )
Ab s t r a c t : Pr o f e s s o r W ANG Ba o l i a n g i s a pr o v i n c e t u b e g o o d f a mo us e x pe r t s o f Ch i n e s e me di c i n e ,c l i ni c a l e x p e r i e n c e o f 3 0 y e a r s ,g o o d
a t u s i ng t he i n t e g r a t i v e me d i c i n e t o t r e a t 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i s e a s e , mo t o r n e u r o n d i s e a s e a n d mu l t i p l e s c l e r o s i s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 he f o c u s e d
( J H e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t r a d i t w n a l C h t h e s e m e d  ̄n e .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0 O , C h i n a ;
2 £ a il f  ̄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H e n a n c o l & g e fT O C M,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0 0 , C h i n  ̄ . 3 B a s i c m 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o fZ h e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i s t y ,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0 1 , C h i n a )
运动神经元病治疗的中医案例

运动神经元病治疗的中医案例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萎缩和震颤等症状。
中医认为,运动神经元病是由于肝肾不足、气血不畅、痰湿内生等原因导致的。
下面列举一些中医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案例。
1. 案例一:患者男,50岁,患有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中医诊断为肝肾不足、气血不畅。
治疗方案为补肝肾、益气血、祛痰湿。
采用中药治疗,包括党参、黄芪、当归、白芍、熟地、枸杞子、山药等。
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肌肉无力和萎缩症状有所改善。
2. 案例二:患者女,60岁,患有帕金森病。
中医诊断为气血不足、痰湿内生。
治疗方案为补气血、祛痰湿。
采用中药治疗,包括人参、黄芪、当归、白芍、茯苓、陈皮等。
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震颤症状有所减轻。
3. 案例三:患者男,45岁,患有肌萎缩症。
中医诊断为气血不足、痰湿内生。
治疗方案为补气血、祛痰湿。
采用中药治疗,包括人参、黄芪、当归、白芍、茯苓、陈皮等。
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肌肉无力和萎缩症状有所改善。
4. 案例四:患者女,55岁,患有帕金森病。
中医诊断为气血不足、痰湿内生。
治疗方案为补气血、祛痰湿。
采用中药治疗,包括人参、黄芪、当归、白芍、茯苓、陈皮等。
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震颤症状有所减轻。
5. 案例五:患者男,40岁,患有肌萎缩症。
中医诊断为肝肾不足、气血不畅。
治疗方案为补肝肾、益气血。
采用中药治疗,包括党参、黄芪、当归、白芍、熟地、枸杞子、山药等。
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肌肉无力和萎缩症状有所改善。
6. 案例六:患者女,50岁,患有帕金森病。
中医诊断为气血不足、痰湿内生。
治疗方案为补气血、祛痰湿。
采用中药治疗,包括人参、黄芪、当归、白芍、茯苓、陈皮等。
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震颤症状有所减轻。
7. 案例七:患者男,45岁,患有肌萎缩症。
中医诊断为气血不足、痰湿内生。
治疗方案为补气血、祛痰湿。
采用中药治疗,包括人参、黄芪、当归、白芍、茯苓、陈皮等。
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肌肉无力和萎缩症状有所改善。
王宝亮教授论治眩晕病经验总结

王宝亮教授论治眩晕病经验总结【关键词】眩晕病;王宝亮;教授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66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656-01王宝亮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省管优秀专家,河南首届名中医,中华中医脑病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神经内科学术委员会委员,郑州市中医脑病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中管局“112”人才首批选拔的临床专家,笔者有幸随王宝亮教授侍诊多年受益良多,现将王教授治疗眩晕病经验介绍于下,供同道参考。
眩晕之病,病位在脑髓清窍,与肝肾等脏密切相关。
王师在继承前贤的经验的同时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治疗眩晕病应当:益髓清脑,调理气血,平衡阴阳,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
临床用药经验丰富,效果卓著,其立法用药特点可归纳为:攻补兼施立足扶正;眩晕多痰,从痰论治;活血化淤,贯穿始终;用药平和,顾护脾胃;多脏相关,注意联系。
眩晕病的患者一般以中老年人居多,《内经》云“年四十,则阴气自半”老年人多存在气血阴阳亏虚的因素。
《灵枢》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又云“上虚作眩”。
《景岳全书》篇指出眩运一证虚者居八九,而兼火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王师认为老年性眩晕以虚为主,即便兼火兼痰也多是本虚标实之证,多以实虚为主。
临床治疗要立足扶正祛邪,但也要分清标本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切记不可猛补浪补,要补中有攻以攻助补,临床常用补阳还五汤、归脾汤、八珍汤、地黄饮子加减。
气虚喜用西洋参取其补而不燥气阴双调;血虚喜用当归、鸡血藤、三七参取其补而不守,补血不留淤,使淤血却而新血生;阴虚则用熟地黄、山药、枸杞子以滋补肝肾益精填髓并酌加紫河车、鹿角胶等血肉有情之品滋肾助阳使阴得阳助则泉源不绝;阳虚用巴戟天肉苁蓉锁阳,并加入枸杞以阴中求阳。
王师还认为痰是眩晕病发病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病理因素,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也说“心下支饮其人苦冒眩。
王宝亮教授治疗偏头痛临证经验

王宝亮教授治疗偏头痛临证经验作者:韩彬彬王宝亮关运祥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20年第07期【摘要】偏头痛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头痛,中医属“头痛病”范畴。
王宝亮教授在治疗偏头痛中以“风寒湿、肝风肝火”论治,主要分为外感型与内伤型。
王宝亮教授认为风邪在偏头痛中的发病及治疗中都有关键作用。
同时非常重视预防调护,规避诱因。
【关键词】王宝亮;偏头痛;中医药疗法;临床经验【中图分类号】R249.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13-0066-03Abstract:migraine is a kind of chronic headache which occurs repeatedly. It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headache diseas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migraine,Professor Wang Baoliang treated with "wind cold and dampness, liver wind and liver fire", mainly divided into exogenous type and internal injury type. Professor Wang Baoliang believes that wind evil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migraine. At the same time, we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prevention, care and avoidance of incentives.Keywords:Wang Baoliang;Migraine;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linical Experience偏头痛是一种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其病情特征为反复发作、一侧或双侧搏动性的剧烈头痛且多发生于偏侧头部,可合并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恶心、呕吐、畏光和畏声等症狀[1],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制不明确,主要与遗传、血管因素、精神因素等相关[2],我国偏头痛的患病率为9.3%,女性与男性之比约为3∶ 1[3],西医治疗药物主要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及曲坦类药物、麦角胺类药物、CGRP受体拮抗剂等。
运动神经元病最新治疗方案

运动神经元病最新治疗方案
运动神经元病也被称之为渐冻症,我国通常将肌萎缩侧索硬化和运动神经元病混用。
它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之后,导致包括球部(所谓球部,就是指的是延髓支配的这部分肌肉)、四肢、躯干、胸部腹部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对生活的影响非常大,需要合理的应对于治疗。
患者男,57岁,患病三年有余,主诉:腰部酸困、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怕冷,下肢肌肉萎缩,夜间失眠,自理困难。
19年开始出现双下肢无力,确诊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予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病情仍无缓解,近半年来症状持续加重,前来就诊。
就诊时症状可见:腰部酸困,双下肢无力,不能行走,怕冷,下肢肌肉萎缩,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
治则:五行济元汤
一诊:用药二十天左右时,感觉肢体较之前有力些,失眠现象好些,其他症状尚无变化。
经方药调整后继服。
二诊:肢体较之前有力,畏冷感减退,夜间失眠现象明显减退,腰酸感有些减轻。
三诊:肢体有力许多,失眠现象基本消失,肌肉跳动感减退明显,但偶有反胃现象,加减后继服。
四诊:精神状态较之前好很多,肢体乏力感大幅度减退,畏冷感逐渐消失,腰酸软感觉明显减退。
五诊:肢体有力很多,睡眠回复正常,胃口好,肢体有力,可在家人的陪同下短暂行走。
运动神经元病的患者,在饮食方面,应该饮食,营养均衡荤素搭配,可以吃一些瘦肉,乳类,蛋类或者添加新鲜的瓜果蔬菜,比如,圆白菜,菜花,黄花菜或者是坚果类的食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 刘 汉 开, 瞿佐 发 . 黄 芪的 药 理作 用研 究进 展 [ J 】 . 现 代 中 西医 结合 杂 志 , 2 0 0 2 ,
1 1 ( 1 8 ) : t 8 6 2
教学及科研工作,在肝癌、肺癌、乳癌 、鼻咽癌、降低放化疗的毒副反应、
癌 症镇 痛 、晚 期癌 症 的综合 治疗 等方 面有 自己的独 特见 解 。
.
7 0 . .
C l i n i c a 1 J o u r n a l o f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2 0 1 4 V o 1 . ( 6 ) No . 1
与年轻患者相似 ,但毒副反应 更多[ 。化疗主要的毒 副作用是
8 0 3 — 3 0 6
e l d e r l y [ J ] . O n e o l o g i s t , 2 0 0 5 , 1 0 ( 6 ) : 3 9 9 - 4 1 1 [ 6 ] 孙燕 l 内科 肿瘤 学 [ M】 B 京: 人 民卫 生 出版社 , 2 0 0 1 : 9 9 4
察 ,笔者发现血府逐瘀汤加 味能够辅助 NS C L C 的化疗 ,减轻
( 2 ) : 1 1 6 - 1 1 7
工作 2 O余年 ,多年来 一直 注重 对 自 己工 作 能力和 专业 素质 的 培养 ,通 过进 修 、培训 学 习等 方式 提高 自己的业 务 水平 ,不 断吸 取现 代 医学 的精 华 ,追 踪 掌握 本 专业 学术 动 态和 先进 经验 ,熟练地 运 用 中西理 论指 导 临床 医疗 、
郑 玉林 。 王 宝 亮
( 1 . 河南 中医学院 ,河 南 郑州 ,4 5 0 0 0 0 ;2 . 河南中 医学院第一附属 医院 ,河南 中图分类号 :1 1 3 3 8 . 4
【 摘
郑 州,4 5 0 0 0 0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6 7 4 . 7 8 6 0( 2 0 1 4 )0 1 . 0 0 7 0 . 0 2
毒副反应 ,提 高生活质量 ,值得 临床推广 。
作者 简介 :
张红 ,毕 业于 湖 南 中医药 大学 , 之后在 中西结 合肿 瘤科 从 事 临床 医疗
参考文献 :
[ 1 ] 连 小 云, 暴 蕾, 路 明. 全 虫抗 肿 瘤 作 用 研 究 进 展 [ J ] . 时珍 国 医 国药 , 2 0 0 2 , 1 3
食欲减退 、消化道反应、免疫力 下降、骨髓抑制 、肝肾功能损 害嘲。 如何最大限度地减轻化疗毒副反应 的发生率和严 重程度 ,
使此类患者顺利完成化疗是 目前研究 的重要方 向。通过临床观
[ 5 ] R o s s i A, Ma l o n e P , C o l a n t u o n i G T r e a t me n t o f s ma l l c e U l u n g c a n c e r i n
了治痿独取 阳明、扶虚 补正为主、祛邪通 络为辅的原则,并分期分型治疗 ,配合针灸 、穴位封 闭治疗 ;临床疗效确切 ,该 文进行
了 系统 整 理 。 源自【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病;中医治疗;重在脾 l 肾【 ;治痿独取阳明;王宝亮
[ Ab s t r a c t ] Mo t o r n e u r o n d i s e a s e i s a g r o u p o f s e l e c t i v e v i o l a t i o n s o f s p i n a l c o r d a n t e i r o r h o n r c e l l s o f b r a ns i t e m mo t o r n e r v e
[ 3 ] 黄敏, 谭平. 老 年恶 性肿 瘤 血 液 流变 性 及血 小 板 的变 化 [ J ] . 微 循环 学 杂 志 ,
2 0 0 6 , 1 6 ( 3 ) : 5 1 — 5 2
[ 4 ] 王阶, 荆鲁, 等. 血 府 逐 瘀 汤 拆 方 临床 研 究 [ J ] . 中 国 中药 杂 志 , 2 0 0 4 , 2 9 ( 8 ) :
要 l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组选择性侵犯脊髓前 角细胞 、下段脑干运动神 经核 、皮质椎体 细胞 的慢性 病变性 疾病。其属 中
医痿症 的范畴 ,是 一种 病 因未明的疑难 疾病, 目前,西 医 对 此尚未有 确切的疗法 ,中医治疗具有独特 的优势 。知名 中医王 宝亮教 授根据 经典理论及 多年的临床经验,从病因病机 出发 ,以五脏虚损 、重在脾 ’ 肾,并重视湿 、痰 、瘀 、风在发 病中的作 用。总结 出
n u c l e u s v e r t e b r a l c o t r e x c e l l s o f c h r o n i c d e g e n e r a t i v e d i s e a s e s . T h e i mp o t e n t d i s e a s e o f TCM c a t e g o r y i s a r e ra f c t o y r d i s e a s e o f u n k n o wn e t i o l o g y , a t p r e s e n t , mo d e m me d i c i n e h a s d e i f n i t e t h e r a p y , t r e a t i n g i n TC M h a s a u n i q u e a d v a n t a g e F a mo u s p r o f e s s o r WANG Ba o - l i a n g a c c o r d i n g t o c l a s s i c a l t h e o y r o f T CM a n d c l i n i c a l e x p e ie r n c e f o r ma n y y e a r s , s t a r t i n g f r o m t h e e t i o l o g y nd a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 b y f o c u s i n g o n i f v e Z a n g — o r g a n s i s d e i f c i e n t s p l e e n nd a k i d n e y ,a n d p a y s mo r e a t t e n t i o n t o he t e f e c t o f we t p h l e g m a n d b l o o d s t a s i s i n he t wi n d . S u mma r i z e s i mp o t e n t c u r e a l o n e t a k e Ya n g Mi n g h e 1 1 ; } e d v i r t u a l c o r r e c t i o n s i s g i v e n p r i o i r t y t o e l i mi n a t e p a t h o g e n i c i s c o mp l e me n t a r y p r i n c i p l e , a n d s t a g i n g c l a s s i ic f a t i o n t r e a t me n t , c o o p e r a t e a c u p u n c t u r e me id r i a n s c l o s e d t r e a me t n t ; Cl i n i c a l c u r a t i v e e f e c t i s e x a c t , t h e p a p e r h a s c a r r i e d o n t h e s y s t e m.
编辑 :董然 编号 :E A. 1 3 0 7 0 1 3 2( 修 回:2 0 1 4 . 0 1 . 0 7 )
王 宝 亮 教 授 对 运 动 神 经 元 病 的 治 疗
T r e a t i n g mo t o r n e u r o n d i s e a s e f r o m P r o f e s s o r W ANG Ba o — l i a n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