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解读主要内容一、起草背景二、主要思路及起草过程三、结构与主要内容四、主要特点与先进性五、如何贯彻落实一、起草背景2018-2022年目标任务定位明确即到2022年要实现行动计划设定的目标;新时代的第一个信息化五年行动计划。
三全:以应用引领的基础设施提升;两高:教师和学生素养;一大:互联网+三个转变:专用资源到大资源;能力到素养;融合应用到创新发展三个新模式:人才培养、教育服务、教育治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8年4月三通两平台三全两高一大发展重点三全两高一大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提高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8年4月数字校园规范建设行动全面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宽带卫星联校试点行动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普及三州试点通过“中星16号”连通网络,探索解决边远地区、海岛等特殊地区的学校联网问题,实现100%学校接入互联网。
将网络教学环境纳入学校办学条件建设标准,数字教育资源列入中小学教材配备要求范围;推动各地以区域为单位统筹建立数字校园专门保障队伍,彻底解决学校运维保障力量薄弱问题。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18年4月从数字化校园到数字校园2012200719981970s数字化的地球,是一个地球的数字模型;对地球的三维多分辨率表示。
戈尔,数字地球数字校园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对校园的基础设施、教学资源和教育活动进行数字化改造而构建的信息化环境。
数字校园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E -Campus”计划高校建设数字校园的经验辐射到中小学校; 以系统建设为主要建设内容; 体现拓展学校管理的信息化功能;从“数字化校园”到“数字校园”;从强调平台、优化管理到信息化整体环境; 从建设平台到促进管理和教学应用。
20101997年,国家教委发布《关于设立“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通知》(教电厅[1997]4号),分批挂牌了961所中小学校,是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政府信息网上公开标准化建设指导方案》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政府信息网上公开标准化建设指导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05.08.19•【字号】沪教委公[2005]4号•【施行日期】2005.08.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政府信息网上公开标准化建设指导方案》的通知(沪教委公[2005]4号)各区县教育局、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现将《上海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政府信息网上公开标准化建设指导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附件:上海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政府信息网上公开标准化的建设指导方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二00五年八月十九日上海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政府信息网上公开标准化建设指导方案按照《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为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优先采用信息化手段公开政府信息,规范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建设,做到统一页面设置、统一栏目名称、统一目录编制、统一信息发布事项及要求,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根据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市级政府机关要加强对本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规划和指导,做好政府机关与相关授权或委托单位之间在信息公开权限和范围上的衔接,保障信息公开工作的统一性和协调性”的精神,现制定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政府信息网上公开标准化建设指导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突出重点,讲求实效,促进公正透明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建立,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基本目标通过标准化建设,基本做到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政府信息类目结构的衔接,基本做到全市教育类政府信息目录编制的一致性,基本做到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政府信息公开事项、形式的规范,方便公众浏览和查询教育系统政府信息。
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三篇)
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了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制定了____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该方案的目标是推进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二、建设内容1.硬件基础设施建设(1)购买一批先进的计算机设备,以提供给教师和学生使用。
(2)搭建稳定的网络环境,保证学校各个教室和宿舍楼都能够接入网络。
(3)购买一些数字化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多媒体教室等,改进传统教学方式。
2.教师培训与技能提升(1)为教师提供信息化课程培训,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教学能力。
(2)组织教师参加一些信息化教学研讨会和培训班,了解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
(3)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教学资源建设(1)建设教育资源库,收集和整理各类教学资源,包括电子教材、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
(2)开发一些教学软件和应用,以满足不同学科和年级的教学需求。
(3)推广开放课程资源,鼓励教师和学生在网络上分享优质的教学资源。
4.学生培养与管理(1)加强学生信息技术教育,增强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
(2)开设信息技术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3)建立学生信息档案,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方便管理和评估。
5.家校互动平台建设(1)建设家校互动平台,方便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评价和学校的通知等。
(2)为家长提供在线交流和咨询平台,解答他们在教育教学中的疑问。
(3)通过家校互动平台,加强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三、实施步骤1.规划阶段(1)确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需求,制定整体规划和任务分工。
(2)在学校内部设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和推动信息化建设工作。
(3)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风险评估,提前预防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2.实施阶段(1)采购所需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应用,完成网络环境的搭建。
小学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小学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小学信息化建设旨在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本方案将详细介绍小学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旨在帮助小学构建现代化的信息化教育环境。
二、目标1. 提升教学质量通过信息化手段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创造能力、信息素养以及跨学科综合应用能力。
3. 促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学校资源、提升管理效率,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智能化。
三、关键任务1. 建设信息化教育平台搭建一个完善的信息化教育平台,为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学习、教学和管理的便利和支持。
该平台应包括以下功能:•学习资源库:集中存储和管理各类学习资源,如教材、教辅资料、学习视频等。
•学习管理系统:记录学生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为教师提供数据支持。
•互动交流平台:提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平台,促进学习和教育的有效沟通。
2. 推广智能化教学设备为每个教室配备智能化教学设备,提供多媒体教学、互动投影等功能,实现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教师可以通过这些设备展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参与互动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3. 开展信息素养培训通过开展信息素养培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和学习活动。
培训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应用、数据处理等。
4. 建设校园网络建设稳定、高速、安全的校园网络,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支持。
校园网络应具备以下特点:•全覆盖:覆盖学校各个教学区域、图书馆、实验室等场所。
•高带宽:保障网络足够的带宽,确保教学和学习的顺畅进行。
•安全防护:采取多重安全防护措施,保护网络和信息的安全。
小学推进信息化建设实施办法
小学推进信息化建设实施办法一、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根据国家和地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政策,加强小学信息化建设,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具体要求包括:1.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服务师生为宗旨,以发展为导向,全面推进小学信息化建设。
2.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动的工作机制。
3.加大资源投入,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卓越的硬件和软件条件,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无障碍进行。
4.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增强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培养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人才。
5.加强师生家长共同参与,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形成良好的家庭学校社区合作机制。
6.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监控评估机制,不断总结经验,完善配套政策,提高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二、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校园网络环境,提供稳定、高速、安全的网络服务,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学习工具,建立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馆等信息化教学资源。
2.提高教师信息化能力: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引导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并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师能力提升和专业发展。
3.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建立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开发和积累适合小学教学的教育资源,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应用软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
4.加强校园信息安全管理:制定校园信息安全管理规定,加强对校园网络的安全监控,加强师生信息保护意识和能力培养,确保学校信息系统和学生个人信息安全。
5.开展信息教育教学研究:加强信息化教育教学研究,探索并推广适应小学教育教学特点和需求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6.加强家校协同合作:建立家校信息交流平台,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氛围。
以上是小学推进信息化建设实施办法的主要内容,具体的实施办法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政策要求进行具体的制定和实施。
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一、方案背景及目标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校园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的迫切需求。
信息化建设可以提升学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提供更多优质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
本方案的目标是通过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小学校园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1. 硬件设备更新:对校园内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多媒体设备等进行现有设备的更新或新增设备的购置,确保基础设施的完备性和性能的提升。
2. 无线网络覆盖:在校园内建设全覆盖的无线网络,方便教师和学生随时随地进行网络学习和教学活动。
3. 电子设备配备:为每个学生和教师提供个人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以便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教学活动。
三、教学平台建设1. 学习管理系统:建设在线学习管理系统,提供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在线作业、学习记录等功能,方便教师布置作业和评价学生学习情况。
2. 数字化教材:将教科书和教辅材料等转化为数字化版本,并提供在线查阅和下载服务,方便学生随时随地使用教材和学习辅助资料。
3. 智慧课堂:通过投影设备、智能白板等工具,实现课堂资源的数字化和互动化,例如教师可以在线展示教学课件,并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
四、管理系统建设1. 学生信息管理:建设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学籍管理、学生档案、成绩管理等功能,方便管理学生信息和评估学生成绩。
2. 教师管理系统:建设教师管理系统,包括教师档案、课表安排、考勤管理等功能,方便管理教师的工作和教学情况。
3. 资源管理系统:建设校内资源管理系统,包括教学资源的分类、存储、共享等功能,方便教师查阅和使用优质的教学资源。
五、安全保障措施1. 网络安全保障:建设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包括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确保校园网络的安全和稳定。
2. 数据安全保障: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确保备份数据的安全存储和恢复能力。
3. 学生上网安全教育:开展学生上网安全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安全地使用网络,防止上网带来的不良影响。
小学信息化建设方案
小学信息化建设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基石。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受到重视,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教育。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和提高教育质量,制定一套小学信息化建设方案势在必行。
本文将提出一套符合小学实际需求的信息化建设方案,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
二、硬件设备建设1.计算机设备:每个班级配备一台教师电脑和多台学生电脑。
教师电脑用于准备课程、管理教学资源、备课和教学评估等。
学生电脑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开展教学活动。
2.音视频设备:每个班级配备一台多媒体投影仪和一套音响设备。
多媒体投影仪用于展示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音响设备用于保证教学音效的清晰。
3.网络设备:每个班级配备一套无线网络设备。
无线网络设备便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取互联网资源,开展网络教学和课外拓展。
三、软件平台建设1.教学管理平台:搭建一套具有多样化功能的教学管理平台。
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创建教学计划、上传教学资源、发布作业和考试等。
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在线作业提交和参与互动讨论。
2.电子教材平台:收集和整理一套符合小学教学内容和要求的电子教材。
电子教材可以方便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准备,也提供了丰富的多媒体资源,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习评估平台: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学习评估平台。
学习评估平台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和学术指导。
四、教师培训和支持为了确保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需要提供教师培训和支持。
1.教师培训:组织针对信息技术的培训课程。
培训课程包括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教学管理平台的使用方法以及相关教学软件的基本操作等。
2.技术支持:配备专业的技术支持人员。
技术支持人员负责维护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行,解决教师和学生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五、安全与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确保学生的安全与管理。
1.网络安全: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确保学生在使用网络设备时不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
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
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为加快**区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步伐,进一步规范全区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全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普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根据中小学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需求,结合我区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应用的现状,特制定**区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一,指导思想**区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以"办普陀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基本实现普陀区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为主线,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国家教育部,市教委制订的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法规及意见为依据.通过制定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全区校园信息化设备配备,环境和应用平台的建设,为二期课改提供有效支持,提高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形成一套软硬结合,以应用为核心的普陀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的机制,实现投入资金与提高效益的有效统一.二,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目标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社会信息化,为中小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正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必由之路.它为我们提供了通过校园信息化的建设及其发展与应用来改善师生教与学的素质的机遇.由此决定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建设信息化的校园,尽可能利用信息技术的力量,帮助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获得最大的裨益.1,在信息化的校园环境中,充分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使学与教逐渐转向较有创意及互动性的模式,争取三年内在30%的课程上采用信息技术辅助学与教的活动.2,以信息化的校园为"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学习体验与经验,帮助他们具有创意的思维"构建数字平台.通过这一平台,为学生奠定广阔的知识基础,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有效应变的能力,以及面向未来的国际竞争能力.3,通过信息化校园环境的信息技术应用,加强学生的交流,沟通和合作;帮助学生按其本身的程度学习,养成自学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4,实现校园资源数字化,机构扁平化,管理信息化,充分体现信息校园数字化,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和效益.。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400所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环境设施建设教育实事项目验收总结工作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400所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环境设施建设教育实事项目验收总结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07.10.26•【字号】•【施行日期】2007.10.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400所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环境设施建设教育实事项目验收总结工作的通知各有关区县教育局、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07年市政府教育实事项目400所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环境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沪教委基〔2007〕30号)的建设目标和项目进度,列入今年市政府教育实事工程的“400所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环境设施建设”项目在市、区县各级领导的关心和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下,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已基本完成各项任务,进入验收总结阶段。
为做好验收总结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验收的范围和内容(一)验收的范围所有列入2007年市政府教育实事项目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各区县可结合实际同步验收列入改造计划的城区学校。
(二)验收的内容1.对照实事工程的基本配置标准,各相关学校在改善学校网络运行环境、增配教师用计算机(增配后实现专任教师每人一台)、增配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方面的落实情况。
在此基础上填写“学校基表”(附件1)和“区县汇总表”(附件2)。
2.学校信息化环境设施设备安全有效使用、管理和培训等方面的相关配套工作。
二、验收的组织及时间安排1.区县自查阶段(2007年10月——2007年11月25日)。
各有关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地区学校的自查工作。
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项目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对验收自查中发现的有关问题要认真及时地予以解决和完善,将实事项目“民呼我应、排忧解难、雪中送炭”的为民服务工作原则落到实处。
请各区县于2007年11月25日之前将各区县汇总表(附件2)与自查报告报我委基础教育处(联系人:龚柳联系电话:23116706)。
小学推进信息化建设实施办法
小学推进信息化建设实施办法一、总体方针推进小学信息化建设,是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本实施办法的总体方针是:坚持以教育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为依托,以教学为主线,以服务为导向,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科学管理为保障,加强对小学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领导和组织,加大对师生信息化素养培养的力度,完善小学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基础设施,推动小学信息化教育的有效发展。
二、目标任务(一)提高师生信息化素养水平。
建立健全小学师生信息化培训体系,组织开展师生信息化素养培训;加强师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完善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
加强小学校园网络建设,提供稳定可靠的网络环境;建设数字化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完善校园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
(三)推进小学信息化教育应用。
推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信息获取能力;开发优质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推动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途径。
(四)加强对小学信息化建设的领导和组织。
健全小学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机构,加强领导和决策。
组织专家评估和监测,及时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三、工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小学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统筹和协调小学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并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
(二)建立健全师生信息化培训体系。
制定师生信息化培训计划,开展师生信息化培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水平。
(三)完善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
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环境;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建设数字化教室;建设校园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
(四)推进小学信息化教育应用。
加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推广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开发优质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推动在线教育和远程教育的发展。
(五)加强评估和监测。
组织专家评估小学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效果,并及时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2024年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2024年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制定了2024年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本方案旨在推动校园信息化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服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实施目标1.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提高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促进教育公平:通过校园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多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服务,弥补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促进教育公平。
3. 推进教育模式创新:运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探索适合现代社会的教育模式。
4.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通过校园信息化建设,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管理能力,提高学生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三、实施内容1. 建设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全面实施校园网络覆盖,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服务,满足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2. 更新教育教学设备: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包括电子白板、投影仪、多媒体教室等,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学资源共享和管理,提供便利的多媒体教学平台。
4. 建设校园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完善的学籍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和学生档案管理系统,提高学籍管理、课表编排和学生档案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
5. 推广在线教育平台:建设在线教育平台,提供在线课程和学习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推动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共享。
6. 建设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体系: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管理能力,提高学生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7. 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四、实施步骤1. 制定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根据实施目标,制定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明确建设内容、时间计划和投资预算。
2. 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全面实施校园网络覆盖,建设高速稳定的校园网络,满足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小学推进信息化建设实施办法范本
小学推进信息化建设实施办法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进小学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门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国各地小学。
第三条小学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一)构建信息化教育环境,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
(二)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开展创新教学活动。
(三)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使其成为信息社会的积极参与者。
(四)促进家校合作,共同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第四条小学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原则是:(一)依法规范,科学合理。
(二)全员参与,共同推进。
(三)开放共享,资源共建。
(四)分类指导,有序推进。
第二章基础设施建设第五条小学应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满足信息化教育的需要。
第六条小学应配备现代化教学设备,包括计算机、投影仪、音响设备等,并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第七条小学应建设校园无线网络,提供安全、稳定的网络服务。
第八条小学应建设多媒体教室,满足多媒体教学的需求。
第九条小学应建设电子图书馆,提供各类教育资源。
第十条小学应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学校管理的信息化。
第三章师资培养第十一条小学应加强教师信息化教育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第十二条小学应建立教师信息化教育培训机制,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活动。
第十三条小学应鼓励教师参加信息化教育研讨会,分享经验,学习借鉴。
第十四条小学应通过教师评教和激励机制,推动教师信息化教育能力的提升。
第四章教学应用第十五条小学应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探索创新教学模式。
第十六条小学应利用信息化手段,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
第十七条小学应开设网络课程,丰富学生学习资源。
第十八条小学应积极推进智能教室建设,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
第十九条小学应加强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高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
第五章家校合作第二十条小学应积极推动家校合作,共同推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第二十一条小学应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家校沟通和交流。
第二十二条小学应建立家长教育平台,提供家庭教育资源和指导。
上海市普通高中信息化建设标准
上海市普通高中信息化建设标准上海市普通高中信息化建设标准一、引言信息化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将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高效的学习工具。
上海市普通高中信息化建设标准旨在规范高中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标准,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发展。
二、信息化建设标准的背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上海市普通高中信息化建设标准的制定,是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深度变革。
这一标准的出台,旨在推动高中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和管理。
三、信息化建设标准的内容(一)基础设施建设1.网络设备:每个教学班级应配置一台投影仪和一台计算机,以满足教学需求。
2.教育应用平台: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教育应用平台,以提供教师资源、学生管理和教学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共享。
3.网络环境:学校应提供稳定、安全的网络环境,保障教学和学习的顺利进行。
(二)教师队伍建设1.信息化培训:学校应加强教师信息化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使其能够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
2.教师资源共享:学校应建立教师资源共享的机制,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资源共享。
(三)学生教育管理1.信息素养培养:学校应加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使其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和应用信息。
2.创新能力培养:学校应提供丰富的信息技术资源和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四、信息化建设标准的意义(一)提高教学效果:信息化建设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使教学更加生动、灵活,提高教学效果。
(二)拓宽学生学习空间:信息化建设可以打破传统的学习时间和地点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培养创新人才:信息化建设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上海市普通高中信息化建设标准的制定标志着信息化教育在高中阶段的深入推进。
关于做好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通知
关于做好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的通知为了加快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明确学校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和责任,努力做好创强验收准备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中学、中心学校建立自己的校园网站以及OA办公系统。
中学、中心学校校园网站建设教体局联系有网站建设业绩和资质的专业运营商自行组织实施网站的平台搭建,学校负责资源上传。
各校网站统一挂靠在教体局中心机房内,各镇校要充分做好建网站所需资源的收集整理工作,收集内容参照山阳教育信息网与学校有关的内容。
已建成网站的学校做好内容更新和网站的数据迁移。
2、中学、中心学校建局域网,建立自己的满足教学需求的教学资源库。
网络布线、路由器、交换机由学校根据自己实际,联系有资质的专业运营商自行组织实施,费用由学校承担。
网络布线时事先要确定好机房,各班教室、相关实验室(中学理化生、音美、多媒体、计算机室、语音室、备课室。
小学科学实验室、音美室、多媒体室、计算机室、语音室、备课室。
)、集体办公室网络布线要到位且整齐规范。
建资源库所需服务器、稳压电源由教体局统一采购。
各校分年级、分科目建文件夹收集整理教学资源(方法:在教师中进行征集课件、音视频、教案资源;互联网下载资源;远程教育接收资源;由教体局购买部分教学资源。
),局域网搭建技术由服务器供应商送货时负责培训,各校自己搭建局域网。
3、做好远程教育设备、班班通设备检修、维护、使用以及档案的管理。
一是网络信号、电视信号送到各班。
电视机、DVD 不够的学校,由中心校镇内或校内调整,并在电视机上加盖防尘罩;二是远程教育设备检修、维护。
建议各镇校抽调原来参加过远教模二、模三培训的教师或相关的专业教师组成维护检修工作组,突击检修;所缺设备镇内整合使用,确需购买的与信息中心联系,所需费用由学校承担。
4、农村完小以上学校单独设立远程教育室(一间房),有办公桌椅。
将远程教育设备、班班通设备、局域网服务器放置其中,各设备摆放要有机柜,布局合理、整齐有序;也可将广播系统、监控系统放置其中。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教育部2018年4月目录4.6生活服务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前言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及《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
本规范是推动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性文件,是建设的总目标、总原则,具有指引方向和基础规约作用。
本规范适用于普通中小学(小学、初中和高中,包括中心小学、村小和教学点)的数字校园建设,其他基础教育学校(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等)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本规范面向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与各类中小学校,从应用角度提出建设要求,在建设中推进应用。
为了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发展程度的数字校园建设的需要,本规范增加了可选项,用O标识。
标记为O的条目可以根据各学校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性建设,未标记O的条目是所有学校都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2总体要求数字校园建设应坚持“深化应用,融合创新”的基本思想,采用云服务模式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以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学校教育的质量提升。
2.1建设目标数字校园建设应达成如下目标:1.实现校园环境数字化。
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讯、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实现从基础设施(网络、终端、教室等)、资源(教材、图书、讲义等)到应用(学习、教学、管理、生活等)的数字化。
2.实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拓展现实校园的时空维度,实现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建设网络应用环境,实现校园宽带网络全接入、全覆盖;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应用和共享,让每个班级都享受到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打造网络学习空间,促进师师、师生、生生、家校之间的互动。
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校园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学校的管理、教学、科研、服务等各项工作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信息的共享、高效,提高学校整体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
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旨在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更个性化的教育和服务,提升学校的教育水平和竞争力。
以下是一份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方案。
一、目标与原则1. 目标:建设一所现代化、信息化、智慧化的学校,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
2. 原则:科学规划、全面推进、循序渐进、整体协调、服务师生。
二、硬件设施建设1. 建设计算机教室:配备一定数量的电脑、网络设备、投影仪等,用于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
2. 存储设备:购买服务器、网络存储设备等,用于备份和存储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数据。
3. 多媒体设备:为每个教室配备电子白板、多媒体投影仪、音响等。
4. 网络设备:建设校园内部有线和无线网络环境,提供稳定、高速的网络连接。
5. 安全设备:安装监控摄像头、门禁系统等,保障校园安全。
三、软件平台建设1.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用于管理学生基本信息、课程安排、学籍管理等。
2. 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用于管理教师基本信息、课程安排、教学评价等。
3. 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平台,收集和整理教学资源,供教师和学生共享和使用。
4. 在线学习平台:建设课程管理系统,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实现课堂教学的网络化和个性化。
5. 教育管理系统:用于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包括考试管理、课程安排、教学评价等。
四、教师培训1. 建设专门的培训机构或培训平台,为教师提供信息技术的培训和学习机会。
2. 鼓励教师参与相关的培训课程和研讨会,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
3. 为教师提供优质的培训资源和资料,帮助他们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五、推动教学改革1. 鼓励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创新,设计并开发具有创新性和互动性的教学课件。
2. 推广在线学习和远程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中学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
xxxx中学信息化工作发展规划2016-2020按照《普陀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立足我校教育教学实际,审视及规划学校一定时期内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方向,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我校根据区教育局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指导精神,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以信息技术教育与各类课程的整合开展网络环境下学习方式改变的探索实验,提高全体师生的信息素养,构建高水平、高效益的教育信息化体系。
二、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依托一流的信息化硬件设施,在教育教学各领域全面开展信息化应用,全面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和教学中的作用,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学习绩效,为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资源保障和服务平台。
结合学校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在学科等领域中的应用为重点,加强信息技术工作的领导和教师培训,逐步为实现“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提供服务保障平台,提升学校网络化管理水平。
推进学科与信息技术的全面整合,实现教育最优化。
(二)具体目标:1、优化学习资源,积极运用区开放共享的数字化网络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2、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增强师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深化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3、加强信息化校园建设,利有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构建教研互助研修和学校管理信息化平台,推进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
三、工作任务(一)加强硬件设施建设1.动态更新计算机。
为了进一步满足教育教学网络信息化需要,每年有计划分步骤更新,加强硬件平台建设。
2.完成多媒体教室升级改造。
重新建设现代化录播室,为教育教学研修提供更好服务。
争取在2013年完成学校每一个教室引入互动式多媒体设备,为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提供平台。
3. 2012年9月前成立科技创新实验室,初期完成硬件(计算机等)设备投入,改善学生创新实践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陀区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试行)为加快普陀区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步伐,进一步规范全区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全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普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根据中小学教育现代化的目标需求,结合我区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应用的现状,特制定普陀区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
一、指导思想普陀区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以"办普陀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基本实现普陀区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为主线,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国家教育部、市教委制订的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法规及意见为依据。
通过制定校园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全区校园信息化设备配备、环境和应用平台的建设,为二期课改提供有效支持,提高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形成一套软硬结合,以应用为核心的普陀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的机制,实现投入资金与提高效益的有效统一。
二、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目标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社会信息化,为中小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正是应对这一挑战的必由之路。
它为我们提供了通过校园信息化的建设及其发展与应用来改善师生教与学的素质的机遇。
由此决定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建设信息化的校园,尽可能利用信息技术的力量,帮助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获得最大的裨益。
1、在信息化的校园环境中,充分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使学与教逐渐转向较有创意及互动性的模式,争取三年内在30%的课程上采用信息技术辅助学与教的活动。
2、以信息化的校园为"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学习体验与经验,帮助他们具有创意的思维"构建数字平台。
通过这一平台,为学生奠定广阔的知识基础,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有效应变的能力,以及面向未来的国际竞争能力。
3、通过信息化校园环境的信息技术应用,加强学生的交流、沟通和合作;帮助学生按其本身的程度学习,养成自学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4、实现校园资源数字化、机构扁平化、管理信息化,充分体现信息校园数字化、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和效益。
三、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校园信息化建设就是通过计算机、多媒体、通讯等技术和校园计算机网、广播网、闭路电视网等网络,将学校主要教育资源数字化,建立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新型教育、学习、交流和研究的学校平台,实现教育资源、信息管理、教学方式、生活方式和沟通传播方式的信息化,形成高度信息化的人才培养环境,促进高水平的师生互动,促进科学、高效的管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四、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1、为教育改革发展和教育现代化服务原则校园信息化建设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关注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与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优质的资源和环境、有效的技术和服务,着重推进教育管理创新、教学模式创新,为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高速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2、科学规划、协调发展原则信息化校园的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等诸方面,应从中小学教育的整体利益和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统筹规划、合理分工、分步实施。
正确把握信息化校园建设的方向,确保信息化校园建设的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形成整体效益和整体优势,防止重复建设,避免资源浪费。
坚持远期规划与近期规划相结合;坚持信息化校园建设与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相结合,同步协调发展。
3、系统开放、可持续发展原则信息化校园的建设应坚持系统开放性标准,采用先进、成熟、具有开放性标准的主流产品与技术,注重分布式网络环境下系统互联性、互操作性和应用软件可移植性的体系建构,提高整个系统的扩充和升级性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4、建用结合,实用性、适度性原则要把建设与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信息化校园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和效益。
在建设过程中注重实用性,根据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适度推进信息环境、技术应用、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有效建设。
同时,信息化校园建设的经费使用要科学、合理。
5、建培结合、以人为本原则信息化校园的作用和效益,最终将由"人"这一关键要素来实现。
在信息化校园建设的同时,要抓好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这一重要环节,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发挥市、区、校三级培训体系的优势,努力提高中小学干部、师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
五、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通用标准普陀区中小学校园信息系统是在学校范围内建立一个基于互联网(Internet),以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信息化教育平台、信息化学习平台,将现行的以手工作业为主的管理、教育和学习活动,转移到这个信息化平台上,实现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办学效率和质量。
校园信息化建设包括校园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校园信息化应用管理平台建设、校园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和校园信息化人文环境建设。
(一)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指学校信息化环境中各种硬件的配置和建设,是校园信息化的基础,它包括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广播电视网络建设、计算机网络中心建设、校园视频中心建设、多媒体多功能报告厅建设、计算机房及电子阅览室建设、数字化语音室建设、计算机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配置等方面。
1、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标准校园计算机网络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Internet技术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保证学校每个教室、教师办公室、实验室、计算机房、电子阅览室、学生活动室之间互连互通,并实现对外沟通交流,为学校的教学、管理、信息交流和通讯等提供综合服务的网络应用环境。
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涉及城域网接入、校园网络布线、网络交换设备、服务器等方面的建设和配置。
2、广播电视网络建设标准校园广播系统应用于学校各种公共场合,为学校上下课电子铃声、英语听力考试、通知、升国旗、课间操、播送课间音乐、表扬先进、召开全校大会等活动提供服务的语音系统。
校园闭路电视系统是学校教育教学、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主要安装在教室、会议室、餐厅、图书馆等场所,以视频形式为学校提供文化、艺术、美育等方面服务。
3、计算机网络中心建设标准计算机网络中心是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核心部分,配置有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网络安全设备等,为学校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开展的教育教学、管理、科研、沟通交流等活动的正常进行提供保障。
4、校园视频中心建设标准校园视频中心是校园闭路电视系统的核心部分,具有系统控制、视频采集、视频演播、视频编辑等功能,为校园闭路电视系统的正常运作提供保障。
5、多媒体、多功能报告厅建设标准多媒体、多功能报告厅具备会议厅,视频会议厅,报告厅,学术讨论厅,培训厅的多种功能,承担着学校重大会议、专题报告、学术讲座等任务,是学校重要的学术活动和进行思想教育的场所。
6、数字化语音室建设标准数字化语音室具有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双重功能,整个系统将声音、数据、文字、图形、影像及学习成绩的评判有机地熔于一体,大大提高了语言学习的质量和效率,使得语言教学更为生动和形象,教学效果更为理想。
7、计算机配置标准计算机配置包括学校教师用计算机、学生用计算机、计算机教室和电子阅览室,分便携式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两种类型。
其中教师用计算机分为办公用机和专业用机两大类。
办公用机指配置给教职员工个人或组室集体用于完成常规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的计算机。
专业用机指专用于学校软件开发、网页制作、多媒体制作等技术专业或财务、校产、图书资料、学籍、卫生、人事等管理专业工作的单一用途的台式计算机。
前者称技术专用计算机,后者称管理专用计算机。
学生用计算机指专门供学生在课内外参与课堂教学、拓展性学习、电子阅览查询等活动所用的台式计算机。
8、多媒体教学设备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指安装或配置于中小学教室专用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设施。
一般由投影仪、视频展台、投影屏幕和计算机等设备组成。
(二)校园信息化应用管理平台建设普陀区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应用及管理系统,应是一个基于Web的网络平台系列。
信息化应用管理体系由学校教学资源、学籍管理、教务管理、科研管理、人事管理、行政办公、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家校信息等信息资源组成。
形成教学应用、学习辅导、决策支持和管理信息等四大资源系统,通过网络互联实现资源共享。
1、学校管理平台学校管理平台是一套基于校园网环境下的校园信息管理系统,针对学校基本信息、教务信息、学生信息等方面实现了数字化管理。
包括教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科研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财产管理和后勤管理等模块。
2、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是一套基于校园网环境下的教师信息管理系统,为教师个人发展档案,教学资源共享、教育研究、德育活动等提供数字化、个性化的、共享式服务。
平台的建设和完善,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教师负担。
3、学生学习成长平台学生学习成长平台是一套以学生为本,基于校园网环境下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平台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成长经历、学习档案、班级活动等记录,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调控,协作互动,健康成长。
4、网上教学教研平台网上教学教研平台是一套基于校园网环境下,开展教育教学、教学研究活动的教育管理系统,为教师进行网络备课与授课、网上答疑、网上听课评课、课件点播等教学研究活动提供服务。
5、家校信息平台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实现家长与学校、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构建一个家校信息互动平台。
家长方便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对学校教育工作献计献策,教师通过网上辅导、留言、短信互动、作业讨论与学生家校互动,方便了解学生在校外的学习生活情况。
(三)校园信息化管理制度建设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普陀区中小学校园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的网络管理、信息管理、安全管理等制度,是基于校园网络的教育教学管理、行政办公等管理体系安全、稳定、有序运行的保障。
学校应按照这一标准,制订一系列保障本校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的管理条例和有效的培训计划和科研计划。
1、领导机构领导机构是指学校设立的专门的信息技术领导小组或工作机构,由分管信息技术的校长负责,由学校负责信息技术工作的相关人员组成,全面负责学校的信息化工作。
2、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指学校针对校园信息化方面制订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和条例等,包括信息技术人员岗位职责、信息技术设备台帐、信息技术设备的维护和激励机制等方面。
3、建设规划建设规划是指学校制订的信息化建设长期和近期规划,分年度达成的目标等。
4、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是指学校计算机网络中心、计算机教室、电子阅览室、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报告厅等信息技术环境和设备的管理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