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下册《社戏》综合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戏》综合练习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归省.()(2)行.辈()(3)撺.掇()

(4)凫.水()(5)蕴.藻()(6)潺.潺()

2.根据拼音填汉字。

(1)____(jué)蚯蚓(2)________(xù)叨

(3)欺________(wǔ)(4)________(dài)慢

二.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的线索是________,作者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路来结构全篇。

2.下面是关于课文中心意思的三种概括,选出最恰当的一项。()A.通过回忆“我”少年时代在农村看社戏的愉快经历,赞扬了农民孩子的优秀品质,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封建教育的不满。

B.课文写的是“我”十一二岁的时候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情景。作者以饱含深情的优美笔触,刻画了一群农家子弟栩栩如生的形象,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反映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C.课文写出了一片难得的“乐土”,塑造出一群可爱的孩子,寄托着作者那时的理想,以及对新生的希望。

3.揣摩下列词语,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轻松”和“舒展”表现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山为什么说“踊跃”?)

3)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

(“回望”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罩”表现了怎样的情形?)

4)不料六一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

(被人偷了豆,六一公公为什么还要“感激”?)

4.课文比较突出地描写了双喜、阿发和六一公公等几个人物,试分别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双喜:

阿发:

六一公公:

5、《社戏》主要写“我”和一群农家小朋友看社戏的情形,但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却写了不少与看戏无关的事,这些是否必要,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写文章应紧扣题目,写这些内容,扣题不紧,可以不写。

B.本文的中心是表现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而开头和结尾正是看社戏前后最能表现主题的内容,所以很有必要。

C.这些内容可以少写点,多了就冲淡了看戏的内容,使得结构松散,不能突出中心。

D.开头和结尾所记的事非常重要,因为它使文章的情节更加曲折生动。

6、阅读11--14文段,回答问题。

(1)选出对“似乎听到歌吹了”“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三个句子中加粗的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似乎”“也许”表示猜测,“大概”表示基本肯定。

B.“似乎”表示猜测,“也许”“大概”均表示肯定。

C.“似乎”表示猜测,“也许”表示猜测的另一种可能性,“大概”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

D.“似乎”“也许”“大概”都表示猜测。

(2)这段文字行文缜密,前后多处照应。请将文段中相应的句子填写在相应的表

;C.“果然是渔火”;D.“于是赵庄就真在眼前了”。这四句分别表现了“我”去看戏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4)对这几段文字写景时的观察点和观察角度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船上仰视 B.岸上平视 C.船上平眺 D.岸上眺望(5)选文中的景物描写是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展开的,请把有关语句摘抄在下面。

a.视觉方面描写的语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听觉方面描写的语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c.嗅觉方面描写的语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触觉方面描写的语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以景物描写衬托“我”急切心情的语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选段中画线的比喻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船离开平桥村,行驶急速,“我”当时看戏心切,觉得起伏的“连山”像踊跃的兽脊,心中充满了向往。

B.这个比喻符合当时舟中观夜景的实际情形:因山势起伏,船行疾速,山色淡黑,群山极像“踊跃”的、“铁”青的巨兽的脊背,同时也写出了船速之快,看戏心切。

C.这个比喻将静止的景物写作流动的视景:连山起伏,静止不动,作者将其比作踊跃的兽脊,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D.这个比喻句写出了夜间山景的特点:群山起伏,山色淡黑,极像踊跃的野兽的脊背。

(8)选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写山“踊跃”地向后“跑”,表现了什么?

答:

8、联系上下文,你认为此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哪些方面表现了这种心情?答:

9、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去描写相应的景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10、给所选文段选择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A.赵庄看戏B.月夜抒怀C.月夜行船D.水乡美景

11.给加粗的字注拼音。

归省()行辈()踱步()潺潺()凫水()不惮()撺掇()()

12、按要求在横线处填写《社戏》的相关内容。

(1).概述乡间生活。

①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

(2).看社戏全过程。

①看戏前的波折②______ ___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

(3).余波。

①偷豆的事败露了②__________ _③__________ _

阅读第10-13段,回答问题。

13.从文中摘出相关内容,解说“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少年们娴熟的驾船本领是如何表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5.为什么说“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能反映“我”心情的变化?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6.“然而又自失起来”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7.对这四段内容,用一句话来表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读10—13段

1.第二段中加粗的“跑”与第一段的哪个词相呼应?这两个词都写出了什么样的情

形?___ _____

2.对上文内容理解正确的是哪两项?请将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A.第一段第3句的“点”、“磕”、“退后”、“上前”等词生动地表现了少年们驾船技

术的熟练。

B.上文有三处写到豆麦,都是为了说明夜气里清香的来源。

C.第三段中的“他”指的是“那声音”,“那声音”指的是第二段中的“歌吹”。

D.作者在第四段中用“果然是渔火”、“也不是赵庄”澄清了第二段所写的“渐望见

依稀的赵庄”、“料想便是戏台”的猜测,表现了作者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

3.从第一、二、三段中各找出一处直接写“我”心理活动的语句,抄写下来;然后

分别从括号里选出能恰当概括“我”的心理活动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一段(活泼轻松)

第二段(急切焦虑)

第三段(惘然陶醉)

4.对上文大意概括恰当的是哪一项?请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A.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情景。 B.去赵庄看社戏途中的景物描写。

C.去赵庄看社戏途中“我”的心理活动。 D.去赵庄看社戏途中“我”的见闻和感

受。

5.注音。

拔前篙()磕()朦胧()歌吹()

6.解释。

①弥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宛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上文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8.文中有哪几句写航船速度之快?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