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组织文化与有效工作
管理学原理人员配备与组织文化
表现
造型布局
形态
社区环境
生活环境
中层文化
1.制 度 文 化 规章制度 组织结构
2.管 理 文 化 管理机制 管理水平
3.生 活 文 化 教育培训 娱乐活动
深层文化
观念文化 组织目标 组织宗旨 组织精神 价值标准 组织道德 团体意识
组组组组组组组组 织织织织织织织织 构成 精 理 价 道 素 行 制 形 要素 神 念 值 德 质 为 度 象
二 企业文化的变革
一企业文化的变革 二企业文化变革的动因 三企业文化变革的方式
一企业文化的变革
• 在必要的时候;也需要对组织文化进行变 革;以适应新的形势
• 组织文化也要有相对稳定性
长期业绩(价值增
强 不良文化
弱 0
强 优良文化
企业长期业绩与文化的强弱关系
公司名称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帝国化学工业公司 日本尼桑公司 施乐公司 银行信托投资公司 芝加哥第一银行 美国运通公司旅游服务中心 英国航空公司 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 康纳格拉公司
一 管理人员考评的目的和作用
• 一考评的目的和作用 • 1 为确定管理人员的工作报酬提供依据 • 2 为人事调整提供依据 • 3 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供依据 • 4 有利于促进组织内部的沟通
二考评的要求
• 1 考评指标要客观 • 2 考评方法要可行 • 3 考评的时间要适当 • 4 考评结果要反馈
• 1 管理的欲望 • 2 正直诚信的品质 • 3 创新的精神 • 4 决策的能力 • 5 沟通的技能 • 6 组织协调能力
五 管理人员选聘的程序与方法
• 1 公开招聘 • 2 初选 • 3 对初选合格者进行知识与能力的考核 • 4 民意测验 • 5 选定管理人员
《管理学》第九章 组织文化(马建会版)
三、借助文化仪式的表现力
1. 工作仪式 2. 管理仪式 3. 奖励仪式 4. 教育仪式 四、开发组织文化的传播媒介 1、开发文化网络的意义及类型:文化网络是组织内部各种正式和 非正式的文化沟通手段和媒介,是文化要素的“载体”和传递 途径。决定着一个组织文化氛围的强弱及影响力。媒介形式: 正式的网络和非正式的网络 2、文化网络的建立与维护 3、文化网络的开发方式与开发途径:(1)以领导者为中心的开发 方式(2)以组织中的一般成员为中心的开发模式(3)以组织 中的群体为中心的开发模式
3、企业价值观
•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广义、重 要性的总主人和总看法。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 价值追求,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惊讶和准则。 • 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 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是企业全体或多数 员工的群体价值观念,决定和影响着企业存在的 意义和目的。包括:
第一节组织文化概述
• 就组织而言,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 动中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共同遵 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 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 一、组织文化的结构 • 组织文化由三层次组成:
• 深层的精神文化:积淀于组织及其员工心灵中的意识 形态价值取向、理想信念 • 中层的制度文化:组织的核心观相对应的规章、制度 与组织结构 • 表层的物质文化:可以看到听到的如厂房、宣传、服 饰
第二节 组织文化建设的一般过程
• 一、评估现存组织文化 • 可以从以下九个方面进行:
1. 2. 3. 4. 5. 6. 7. 8. 9. 组织目标 组织结构 决策方式 工作作风 报酬制度 员工士气 人际关系 外资态度 物质环境
二、提出组织文化的整体设计
• 操作步骤:
自考00163管理心理学-高频考点复习资料
课程学习要求学习内容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绪论••••学习内容第二章 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人性观的发展••••学习内容第三章 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学习内容第四章 个性差异与管理•••学习内容第五章 需要、动机、激励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学习内容第六章 工作态度、心理契约、心理压力与管理•••学习内容第七章 团体行为与管理••••••学习内容第八章 组织行为与管理•••学习内容第九章 组织文化与组织形象建设••学习内容第十章 领导行为与管理•••考试题型与分值题型题量分值30题30分5题10分5题25分2题20分1题1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00分考点1 管理的职能考点2 心理过程例题【正确答案:C】考点3 个性心理特征考点4 人本管理的主要内容考点5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考点6 管理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例题【正确答案:D】考点7 补充考点考点1 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先驱例题【正确答案:B】考点2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考点3 法约尔的理论考点4 韦伯的理论观点考点5 梅奥和人际关系理论例题【正确答案:B】考点6 四大人性假设考点1 感觉和直觉的定义考点2 一般知觉的分类考点3 知觉的基本特性例题【正确答案:D】考点4 影响知觉的因素考点5 社会知觉的种类考点6 社会知觉中常见的归因偏差①②考点7 归因偏差的克服考点8 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和效应例题【正确答案:B】考点9 社会知觉的应用及印象整合与管理。
《管理心理学》第九章考题
《管理心理学》第九章组织文化与组织形象建设✧考情提要✧逐题击破一、选择题1.第一次把文化作为一个中心概念来使用的英国文化人类学家是()【单选】A.泰勒B.希恩C.伦纳德D.尤克尔2.下列不属于典型的组织文化结构的三个层而的是()【单选】A.物质文化层B.精神文化层C.制度文化层D.科技文化层3.组织文化中的核心层是()【单选】A.物质文化层B.制度文化层C.精神文化层D.道德文化层4.有效的组织文化,能够使成员在满足于物质激励的同时获得工作的满足感、成就感和荣誉感,从而产生深刻持久的激励作用。
组织文化发挥的这种作用是( )【选项】A.行为导向B.行为激励C.行为协调D.社会辐射5.关于组织文化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A.组织文化具有硬约束性B.组织文化的载体是有形的C.组织文化不具有连续性D.组织文化不具有创新性6.经营文化、管理文化、教育文化、科技文化、精神文化、娱乐文化以及各种文化活动属于()【单选】A.组织文化外延B.组织文化内涵C.广义组织文化D.狭义组织文化7.工厂的厂规厂纪和评比活动,及时表扬或奖励与组织文化相一致的思想和行为,及时批评或惩罚与组织文化相违背的思想和行为。
这体现的组织文化建设的心理机制是()【单选】A.心理强化B.从众心理C.认同心理D.心理定势8.某电机工厂,为了激发全体员工的集体荣誉感,设计了厂标,创作了厂歌、厂服等等。
该工厂在组织文化建设中运用的管理心理机制是( )【单选】A.心理强化B.认同心理C.模仿心理D.从众心理9.在群体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得与大家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是()【单选】A.心理强化B.从众心理C.认同心理D.心理定势10.美国IBM公司提出“IBM意味着最佳服务”,这个信条教育引导了员工的言行和态度,员工在工作中时刻注意把自己的形象和组织的形象联系起来。
IBM公司利用了组织形象的()【选项】A.规范和导向功能B.凝聚和整合功能C.激励功能D.社会辐射功能11.下列不属于组织形象的功能的是()【单选】A.规范与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辐射功能D.发散功能12.我国20世纪60年代的“铁人精神”以及在日本企业界经常听到的“松下人”、“丰田人”等说法属于组织的哪种功能的表现()【单选】A.规范与导向功能B.凝聚与整合功能C.辐射功能D.激励功能13.企业形象的评估,主要包括的三个评价指标是()【单选】A.认知度、知名度和评价度B.认知度、广告接触度和评价度C.知名度、广告接触度和影响力D.认知度、知名度和影响力14.组织形象要不断地给人一种适应形势、生机勃勃的印象,使公众及时摆脱陈旧感,这主要体现了组织形象特征的是()【单选】A.主观性B.稳定性C.整体性D.动态性15.同一商标可以随市场变化和产品更新应用于各种不同的产品,日本索尼公司的著名商标“SONY”同时拥有电视机、摄影机、音响设备等多种商品。
《管理学原理》第九章考点手册
《管理学原理》第九章组织变革考点29 组织变革的动因与目标、方式与内容(★★★一级考点,一般单选、多选、论述)1.组织变革是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而进行的调整、改革和适应的过程。
组织变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组织的效能高。
2.组织变革的外部动因:(1)宏观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2)科技进步的影响。
(3)环境资源的影响。
(4)竞争观念的改变。
(5)全球化。
3.组织变革的内部动因:(1)战略的调整。
(2)设备引进与技术的变化。
(3)员工受教育的提高。
(4)组织规模和范围扩大,原来的组织结构变得不适应。
4.组织变革的目标:使组织、管理者、员工更具环境适应性。
5.按照变革的程度与速度,可以分为渐进式变革和激进式变革。
6.渐进式变革是管理者逐步地修正和改正一些事情,以渐进的方式对变化做出反应。
激进式变革是管理者快速地抛弃传统的习惯做法,以激进的方式对变化做出反应。
7.组织变革的内容:(1)人员变革:组织成员在工作态度、期望、认知和行为上的改变。
(2)结构变革:对组织设计、权利的分配、分工与协调等方面进行的变革。
例如,可将几个部门合并在一起,或者减少管理层次、拓宽管理幅度使组织扁平化。
(3)技术变革:是对组织所使用的设备、工具、技术、工艺、方法等方面进行的变革。
(4)组织文化变革。
考点30 组织变革的过程与阻力、组织变革新举措(★三级考点,一般单选、多选)1.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提出了一种三步骤变革过程分析方法。
他的“解冻—变革—再冻结”的模型被许多管理者所采用。
2.对于不确定性的恐惧、对于可能失去利益和权力的恐惧、保守的组织文化、缺乏竞争的市场环境等都可能影响变革。
3.克服组织变革阻力的方法:(1)开诚布公地与员工沟通。
(2)让员工参与到变革中。
(3)利用成功的变革模式。
(4)减少不确定性。
(5)谈判。
4.组织变革的动力则是发动、赞成和支持变革并努力去实施变革的驱动力。
5.组织变革新举措:(1)组织结构扁平化(2)组织运行柔性化(3)组织协作团队化(4)大企业内部的“小企业化经营”。
第九章组织文化与组织形象建设
★(二)CIS的结构 • CIS的构成要素,主要由理念识别 (MI),行为识别(BI)和视觉识 别(VI)三部分组成。 • 1、企业的理念识别 • MI,是企业的思想和灵魂,即企业 的想法,属于企业的最高决策层次。
• 2、企业的行为识别 • BI,是在理念指导下的企业一切经 营管理行为,即企业的做法,是动 态的识别形式。 • 3、企业的视觉识别 • VI,是企业理念的具体化、视觉化、 亦称为企业的脸面,是静态的识别 符号。由基本要素和应用要素两部 分组成。
• 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和视觉识别VI是一个统 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一起形成完整的企业识 别系统(CIS)。 • 企业理念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企业 形象定位和目标的依据,CI战略能否成功,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思想理念和总体战略。 • 企业的识别行为是理念的具体表现,只有在理念 的指导下才能有方向,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否 则就会使行为陷入麻木无序的状态。VI可以用生 动具体的视觉形象来表现抽象的企业理念和个性, 在整个识别系统中VI的传播力量和感染力最为具 体直接,它和行为识别都是理念识别的载体和外 化
• 组织文化的内涵: • 组织的经验观念、企业精神、价值观、 企业文化行为、企业形象、企业文化 素质以及全体员工对组织的责任感、 荣誉感、归属感。 • 组织(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是企业 精神理念、企业文化行为、企业形象 的塑造与评估,以及企业文化素质 (员工素质)的提高与增强。
(二)组织文化建设的步骤
19A 20B 21A
• 22. CIS的三个系统构成中,分列项目最多、 层面最广、效果最直接地向社会传递信息 的部分( D )P239 • A. MI B.BI C.CI D.VI • 23、“铁人精神”、“松下人”、“丰田 人”等说法,是组织形象功能中的( D ) P238 • A.规范与导向功能 B.凝聚与整合功能 C.激励功能 D.辐射功能
第九章_幼儿园组织文化建设
幼儿园园长岗位能力要求
• 一)能根据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规章结合本园实际,制订本园发展规划和工作计 划并组织实施。 • 二)有管理和指导保教工作的能力。能组织管理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指导教师制订适合幼儿发 展水平的教育计划;正确评析保育教育工作;组 织开展有效的教研工作,帮助保教人员提高业务 水平,改进保教工作。 • 三)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能调动教职工的积 极性,善于依靠和动员家长、社区等各方面的力 量参与和支持幼儿园建设。
幼儿园的精神文化
• 1、精神文化。即校园文化创设的思想与心理氛围 ,包括办园思想、教育理念等精神层面的内容, 包括幼儿园组织团队精神、组织价值观、组织风 貌、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等内容 • 2、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渗透于幼儿园的各种组 织机构和规章制度中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 • 3、幼儿园的的行为文化。行为文化主要是指领导 者和具体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行为要求和行为规 范。 • 4、幼儿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园里的教育教学设 施设备、校园环境、师生生活设施等 • 5、幼儿园形象文化。是指幼儿园的能力和特征在 社会公众中的反映,是社会公众对幼儿园的总体 评价。
幼儿园组织文化建设的原则
• 1、以人为本的的原则。管理者应该确立以尊重人 、理解人、关心人、鼓舞人、激励人、教育人为 出发点和归宿点的人文管理思想,实施刚柔并济 的管理策略,创造具有亲和力的人文环境。 • 2、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原则。反对两种倾向,一 是只顾形式不顾内容,二是只重内容不顾形式。 • 3、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一是注重与社 会主流的价值观、组织精神和要求相一致,另一 方面要有自己的特色。 • 4、不断创新的原则。根据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 内容上不断充实,在形式不断出新。
幼儿园组织文化建设的主要方法
《学校教育学》第九章 学校组织与学校管理
第一节高效能学校组织的特征和发展框架目录一、组织的特征和类型二、关于高效能学校组织的研究(一)高效能学校组织构架和效能研究(二)高效能学校组织构架研究三、高效能学校组织的实践(一)层级组织模型(二)同事共享权利模型(三)模棱两可模型一、组织的特征和类型看法不同,但学者们公认组织的特点:1、组织有其成员2、组织有其目的,促使成员应用某种技术来从事一项或多项核心工作3、组织要争取和保存资源4、组织有其结构,以确保活动顺利进行,达到组织目的,并使资源得以善用5、组织有其独特的文化,包括规范、价值观和期望,这些都会塑造和影响个人行为,以及在特定情况下帮助成员作出判断英国学者伯恩斯和斯托克提出了组织的机械论和有机论两种不同观点:机械论建基于仔细的分工、常规化的工作、划一的程序、绝对的一致性之上。
在机械论看来:1、组织是构建而成的,其结构可以修正和改变,但没有自己的生命2、构建这类组织所采用的是机械效能原则,所以不能因环境而做出改变,应变的责任只能由管理者承担3、管理者对待自己的下属队伍就像操作者对待机器一般4、面对新环境的新需求时就会重新设计和构建组织5、只强调组织中与“结构”和“目的”有关的元素,并依照这些元素来判断组织效能有机论观点则相反,认为组织是由人组成,人参与的过程至为重要,而不只是完成任务。
因此,组织可以自行通过每一天的运作来适应环境和成长发展,而不是凭借管理者刻意的修正和改变来适应环境。
在有机论看来:1、组织的管理者是以成员的身份(而非操纵者)在组织里工作2、强调成员的重要性,重视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认为过程和结果的效能同样重要4、视组织为一个社群5、有机组织更能适应多变和动荡的环境(一)高效能学校组织构架和效能研究有关学校组织的效能问题,英国早期学者拉特1979和莫蒂摩尔1991的研究成果对了解该问题有许多启示。
拉特等人研究了许多学校的效能状况和特征,提出了一些要达到高效能水平的内在因素。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 第七版)第09章 组织设计
平台型组织
• 海尔HOPE(Haier Open Partnership Ecosystem)平台正朝着亚 洲最大的资源配置平台迈进,平台之上汇聚了众多顶尖高校、 研究机构、全球五百强企业、顶尖创新机构、互联网企业和初 创型技术企业等创新单元。 • 海尔HOPE平台旨在为设计师、用户、极客、发烧友、供应商 等各相关利益方创建一个全新的创新生态圈,在这个平台上, 消费者与消费者交互、消费者与资源交互、资源与资源交互, 自主交互形成创新成果。 • 它的出现,打破了原来单向的研发模式,即以企业为中心研发 产品卖给消费者,企业开发什么用户就消费什么的模式。 • 数据显示,海尔HOPE平台入驻专家4528名,全球技术资源超 130000个,平均每天在线交互资源超1000家,平均每年产生 创意超6000个,吸引技术资源提交方案6000多项,每年成功 孵化200个创新项目。
直线职能式组织
• 直线职能式是由直线制和职能制相 结合而成的组织结构模式。 • 它将管理机构和人员分为两类:一 是直线指挥机构和人员;另一类是 职能机构人员。 • 这一形势综合了直线制和职能制的 优点,各级领导都有自己的职能机 构人员做参谋和助手,能够发挥专 家的作用,提高管理水平。每个部 门都是由一个统一领导人指挥,可 以满足统一协调组织和严格责任制 的要求。 • 这种责任制在我国被广泛的采用。
组织设计的 影响因素分析
• 原有组织结构出现较大的问题或企业的 目标发生变化; • 组织结构的局部调整和完善。
部门化
集权与分权
11
组织设计概 述
组织设计理解 组织设计原则
组织设计的理解
1. 组织设计的实质: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活动 进行分工
组织设计的 影响因素分析
2. 组织设计的必要性:缘于管理者有效管理 幅度是有限的
管理学原理第九章组织力量的整合
员工培训
通过员工培训,提升员工 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能 力,促进组织文化的形成。
领导示范
领导者应以身作则,践行 组织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 引导员工践行。
资源整合的策略
资源盘点
对组织内外部资源进行全面盘点,了解资源的数 量、质量和分布情况。
资源调配
根据组织需要,合理调配内外部资源,实现资源 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组织文化的整合需要通过对员工的培 训、教育和引导,使员工认同组织的 价值观和文化理念,形成共同的行为 准则和价值观念。
组织资源的整合
组织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 信息等资源,是组织运行的基础。
组织资源的整合需要通过对各种 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资 源的利用效率和效果,实现组织
的可持续发展。
组织资源的整合还需要通过引入 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提高
组织力量的整合策略
企业需要采取跨文化交流、资源整合、战略联盟等措施,整合内外部资源,提高 组织的整体效能和竞争力。
未来组织力量的发展趋势
未来组织力量的多元化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组织力量将趋向于多元化, 包括人才、文化、品牌等多个方面。
未来组织力量的动态性
未来的组织力量将更加动态化,企业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快 速调整和优化组织力量,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
结构力量
指组织的内部结构和运作方式 ,如组织架构、管理体制、协
调机制等。
关系力量
指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如 合作伙伴关系、公共关系、社
会声誉等。
02 组织内部力量的整合
组织结构的整合
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设计,可以明确各 部门的职责和权力,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
组织行为学(第三版)(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工商管理系列
本书从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三个层面展开内容,具体包括组织行为学概述、个性与行为、激励理 论及应用、群体行为概述、管理沟通、组织结构与设计、组织变革与发展等内容。本书各章设有“学习目 的”“引例”“课堂讨论案例”“阅读资料”“小故事”等栏目,章末附有“复习思考题”“认知测试”“案例 学习”等应用练习,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书既可作为高职经济类与管理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普 通高校师生、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使用。
目录分析
第一篇绪论
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历史沿革 第三节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和一般模型 第四节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与新的发展趋势 本章知识结构图 复习思考题 认知与行为测试 团队作业 案例分析
第三章知觉与行为
第二章个性与行为
第四章激励理论及 运用
第一节个性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个性与职业的匹配 第三节价值观与态度 第四节工作满意度 本章知识结构图 复习思考题 认知与行为测试 团队作业 案例分析
第九章组织文化
第八章组织结构与 设计
第十章组织变革与 发展
第一节组织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组织设计 第三节组织结构 本章知识结构图 复习思考题 认知与行为测试 团队作业 案例分析
第一节组织文化概述 第二节组织文化建设 第三节跨文化管理 本章知识结构图 复习思考题 认知与行为测试 团队作业 案例分析
组织行为学(第三版)(21世纪高职 高专规划教材·工商管理系列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高职高 专
规划
管理
书
组织 内容
《公共组织学》讲义
《公共组织学》讲义第一章绪论(一)组织与公共组织1、组织的定义:组织是人们为了达成共同的目标,按照特定的结构方式和活动规律结合起来的开放性的、动态的人类共同体。
它是包括组织成员、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制度、组织行为和组织环境等基本要素在内的稳定的和不稳定的人类组合系统。
2、公共组织的含义:广义的公共组织是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为目的的组织。
狭义的公共组织仅指政府及其执行部门,以及具有行政授权的社会组织。
可从不同的角度理解:(1)静态的公共组织结构。
(2)动态的公共组织过程。
(3)生态的公共组织环境。
(4)心态的公共组织意识。
3、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1)组织人员;(2)物质因素;(3)职能目标;(4)机构设置;(5)职位设置;(6)权责划分;(7)法制规范;(8)技术和信息。
4、公共组织的分类:(1)以组织目标分:互益性组织、营利性组织、服务性组织、公益性组织。
(2)以所拥有的公共权力的强制性大小划分:强制型公共组织、半强制型公共组织、非强制型公共组织。
(3)我国:中国共产党组织、人民政协组织、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
5、公共组织的特征:(1)公共性;(2)政治性;(3)法治性;(4)权威性;(5)广泛性;(6)独占性。
6、公共组织的功能:(1)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的主体。
(2)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人员的归属。
(3)公共组织是公共管理的支点。
(二)公共组织的研究途径1、管理途径是从两个方面来认识公共组织的:一是从管理功能及过程来考察公共组织,从组织活动的程序和技术上来界定公共组织;二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组织效率成为公共组织的主要价值。
2、政治途径:(1)多元主义;(2)自主性(3)与立法机构的联系(4)分权3、法律途径:(1)独立性(2)委员会形式(3)替代性争端解决4、政策途径:(1)公共治理构成一个在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之间不断循环的政策周期。
(2)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是不可分的。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周三多 第七版)第09章 组织设计
部门化
集权与分权
13
组织设计概 述 ✓组织设计理解 ✓组织设计原则
组织设计的 影响因素分析
部门化
集权与分权
组织设计要考虑的问题
1、组织结构与管理工作的适应性
• 组织结构应该主动适应组织发展以及管理、 科技手段进步要求
• 个体劳动者和手工作坊可以由老板直接管理, 不存在组织结构问题
➢ 组织结构系统图:
• 把企业组织分成若干部分,并且标明各部分之间可 能存在的各种关系(包括上下级领导关系、物流 关系、资金流关系和资料传递关系、信息流等, 所有这些关系都伴随着信息流)。
• 把每种内在联系用一张图画出来,以更好地反映、 表达各部门间的真实关系。
27
组织设计概 述 ✓组织设计理解 ✓组织设计原则
组织设计的 影响因素分析
部门化
组织设计的步骤
设计步骤
1. 岗位(职务)设计 2. 部门划分 3. 组织结构网络关系描述
集权与分权
29
组织设计概 述 ✓组织设计理解 ✓组织设计原则
组织设计的 影响因素分析
组织设计的原则
组织设计原则是进行组织设计时须综合考虑的准 则。
不同企业由于其成长历史、经历等不同,在进行 组织设计时考虑的准则各有侧重点。
25
组织设计概 述 ✓组织设计理解 ✓组织设计原则
组织设计的 影响因素分析
部门化
集权与分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组织设计要考虑的问题
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1.主管和下属的工作能力 2.工作的内容和性质
➢所处的管理层次 ➢下属工作的相似性 ➢计划、制度的完善程度 3.工作条件 ➢助手的配备情况 ➢信息手段的配备情况 ➢工作地点的相近性 4.工作环境的复杂与稳定程度
2008公共管理基础:第9章 公共组织的文化与伦理
2008公共管理基础:第九章公共组织的文化与伦理主要内容:(一)组织文化概述(二)公共管理伦理(三)公共管理伦理建设提示:人有个性,组织也有,并影响管理方式效果。
勤政/廉洁/务实/高效;散漫/保守/官僚/专断/贪腐重点掌握:分析性内容(07选择1)一、组织文化概述(一)组织文化的特征组织文化是组织内部的一种共享价值观体系,是特定价值、信念、情感、态度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决定了组织成员的行为。
组织文化的基本特征:(1)组织文化是共同认知系统。
(服务/管治;牧羊人/仆人)核心价值体系,组织提倡什么,反对什么。
(2)组织成员认可的习惯性行为方式。
(3)隐含在价值观背后的假设系统。
(因果关系假设:水可载舟也可覆舟)(4)组织成员的心理契约。
(心理预期,怎样做能得到鼓励奖惩)核心价值观、行为准则和行为模式的体系。
行政文化是指在行政实践活动基础上所形成的,直接反映行政活动与行政关系的各种心理现象、道德现象和精神活动状态,其核心为行政价值取向。
行政文化具有历史性、阶级性、民族性、变动性、连续性等特征。
(摸着石头过河:冒险/勇于尝试;白猫黑猫:注重结果;发展才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二)组织文化的类型与结构按照对成员影响力的大小,组织文化划分为强文化和弱文化。
强文化是拥有并广泛共享基本价值观的组织文化。
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得到强烈的认可和广泛的认同;目标的一致导致了内聚力、忠诚感。
组织文化的强弱,取决于组织的规模、历史、成员的流动性和文化起源的强烈程度。
组织的价值体系,体现在战略目标、规章制度、人工制品、组织标识等外显物中。
组织文化由器物层、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次构成。
(选举制度/议会)组织文化划分为四个层次:理念层;制度层;行为层;物质层。
组织文化分为三个层次:外显(物)、共同拥护的价值观和隐含的基本假设。
组织目标、口号和战略、规章制度和行为模式等。
(三)行政文化的构成1.行政文化的关系构成(1)主体行政文化。
(三个代表/勤政廉洁务实高效/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指行政管理过程中,实际拥有和行使行政权力的个体或组织的行政意识。
第九章 组织文化(参考答案)[5页]
第九章组织文化(练习与思考)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组织文化,正确的说法是( )。
A. 变化较慢,一旦形成便日趋加强B. 变化较快,随时补充新的内容C. 变化较慢,但每年都会抛弃一些过时的内容D. 变化较快,特别是企业管理人员变更时2. 以无形的、非正式的、非强制性的各种规范和人际伦理关系为准则,对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这体现了组织文化的( )。
A. 导向功能B. 凝聚功能C. 激励功能D. 约束功能3. 关于组织精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一般是在组织的发展历程中自发形成的B. 其内容表述必须详细具体,保证每个人都能充分理解C. 折射出一个组织的整体素质和精神风格D. 是组织文化的核心4. 最有可能产生高道德标准的组织文化是( )。
A. 具有高风险和冲突承受能力的组织文化B. 高度崇尚自由精神的文化C. 具有高度统一性的组织文化D. 具有高度灵活性,易于适应社会观念的组织文化5. 关于组织文化的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具有明文规定的具体硬性要求B. 组织领导层的变动,会使组织文化立刻受到很大影响C. 组织文化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组织成员旧的价值观念D. 组织文化不仅有正功能也有负功能,有时会成为变革的障碍参考答案:1.A; 2. D; 3.B; 4.A; 5.D;二、多项选择题1. 影响组织文化的因素包括( )。
A. 外来文化因素B. 民族文化因素C. 个人文化因素D. 组织结构因素E. 组织传统因素2. 按照组织文化的“四层次说”,组织文化包括( )四个层次。
A. 物质层B. 精神层C. 制度层D. 舆论层E. 行为层3. 组织文化的制度层主要包括( )。
A. 组织领导体制B. 组织机构C. 组织管理制度D. 组织价值观E. 组织信仰4. 精神文化又称隐性文化,它主要包括( )。
A. 组织战略B. 组织哲学C. 价值观念D. 道德规范E. 组织精神5. 物质文化又称显性文化、硬文化,它主要包括( )。
第九章-组织文化PPT课件
31
艾莫瑞 (Emory)大学的杰弗里·桑南菲尔 德 (Jeffrey Sonnenfeld)提出了一套标签理 论,他确认了4种文化类型:
(1)学院型文化;(2)俱乐部型文化; (3)棒球队型文化;(4)堡垒型文化。
23
(二)内部整合或一体化 内部整合意味着组织成员发展出一种
集体认同感并知道该如何相互合作以有 效地工作。
24
琼斯(Jones)指出,在组织文化的形 成过程中,社会化占了一个很重要的地 位。社会化是指组织的新人学习和内化 组织常规运作模式的过程。
25
(三)组织文化形成的方式
26
1、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组织的奖赏制度。 2、经理人员的个人操守、品德和信念也是
29
迪尔和肯尼迪提出的四类组织文化 赌博文化 特点:高风险,反馈慢;仔细权衡、周密策划、
深思 熟虑、有远大志向。 适合的行业:石油、航空 硬汉文化 特点:高风险、反馈快;坚强、乐观、进取心
强 适合的行业:广告、影视、出版
30
过程文化
特点:低风险,反馈慢;注意过程和细 节、遵纪守时、谨慎周到、稳定保守
80年代初期组织文化理论的基本假设 之二是:
假设一家企业只有一种单一的组织文化。
12
80年代初期组织文化理论的基本假设 之三是:
假设一家企业只有一种单一的强组织 文化 。
13
强文化一般是与仪式、表征、故事、 英雄人物和口号等形式的经常使用相关 联,这些因素可以增加员工对公司价值 观和战略的认同。
20
二、组织文化的形成
21
组织文化形成受到两大因素的影响: 其一是适应外部环境和生存的要求; 其二是内部整合或一体化的需要。
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及答案【篇一:2013《组织行为学》课后案例分析提示】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案例分析:2010年5月富士康跳楼事件1. 就富士康跳楼事件进行头脑风暴,讨论导致富士康跳楼事件的背后原因有哪些?分析提示:1)讨论形式:先由同学课后查阅资料,然后进行讨论;2)富士康跳楼事件的背后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来看,可以从工作与生活的冲突、多元化背景下员工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满足、组织边界模糊化导致组织需要与员工需要的不平衡问题以及组织的道德难题等视角进行分析。
2. 富士康跳楼事件中,个体、群体、组织的行为有哪些特点?请用组织行为学的一般模型进行分析。
分析提示:组织行为学的一般模型揭示个体、群体或组织的心理和行为(自变量)及其行为有效性(因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这一模型的大致原理,分析富士康跳楼事件中个体、群体、组织的特点(自变量)与“跳楼”行为(因变量)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3. 富士康跳楼事件是个别现象吗?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无论是国家还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但为什么当年霍桑试验预示的问题在今天的企业中仍然存在?分析提示:霍桑试验有四条基本结论:1)职工是“社会人”,企业应注意从社会心理角度调动职工的积极性;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管理者应当给予足够重视;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员工的积极性,而员工积极性的提高又主要取决于员工的态度以及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4)新型的企业领导应具备两方面的能力,即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中国今天部分企业之所以没有重视霍桑试验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已发现的问题,与经济发展阶段、企业管理理念、“人”的工具性价值与主体性价值选择等因素有关。
4. 富士康跳楼事件给组织行为学提出了什么样的新问题?我们该如何用科学的理论进行解释,并提出相关建议。
分析提示:如企业内部的组织生态环境建设,如何更好地平衡组织的绩效目标与员工的幸福等内在冲突。
第九章组织文化《管理学》PPT课件
(二)新员工定向的内容
• 1.组织概况与文化 • 2.组织规章制度 • 3.部门职能和职位职责 • 4.工作环境
二、在职员工培训 (一)分析培训需求
图9-2 培训需求分析示意图
(二)制订培训计划
• 1.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 • 2.培训方法 • 3.培训者 • 4.培训时间、地点和设施 • 5.培训预算
1.工作业绩
2.工作能力
3.工作态度
(二)绩效考评的原则
1.战略一致性 2.客观公正性 3.全面性 4.差异性和一致性的整合
5.可接受性
(三)绩效考评的方法 1.比较法 (1)配对比较法。 (2)强制分布法。 2.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 3.360度绩效考评法 4.关键绩效指标法 5.平衡计分卡法
图9-4 平衡计分卡示意图
09
第九章
组织文化
第一节 工作分析和人员规划
一、工作分析
(一)工作分析的 概念
• 工作分析又称职位分析或岗位分析,是对 组织中各工作职位的特征、规范、要求、 流程以及对完成此项工作员工的素质、 知识和技能要求进行描述的过程。
(二)工作分析的 方法
• 1.观察法 • 2.访谈法 • 3.关键事件法 • 4.问卷法
(三)实施培训
• 1.准备阶段 • 2.具体培训过程 • 3.培训成果转化过程
• 1.反应层评估 • 2.学习层评估 • 3.行为层评估 • 4.结果层评估
(四)评估培训效果
三、职业生涯管理 (一) 职业生涯管理理论
1.职业锚理论
• (1)技术/职能型职业锚。 • (2)管理型职业锚。 • (3)创造型职业锚。 • (4)独立/自主型职业锚。 • (5)安全/稳定型职业锚。
(二)外部招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组织文化与有效工作一、已改变的社会契约组织文化的改变同个体与工作机构之间“社会契约”改变的历史有关。
在旧的社会契约术语中,人们都知道,如果工作者对组织很忠诚并且为组织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作奉献,那么组织将会一直雇用他们,并在退休时支付退休金。
忠诚的回报是经济保障。
这是关于生活的契约。
但是,现在社会契约的特性以及改变了,很多组织把它们的工作看作生产的一部分,就像机器、建筑物和资本。
没有任何人为你的幸福负责。
你必须把自己看作一场生意。
这就是你的工作。
对很多人而言这是一种对生涯和工作戏剧性的新的思考方法。
高效工作是企业在市场购买的一种商品,就像购买生产所需要的电、水和原材料一样。
忠诚和长期的承诺不再是工作者和组织之间社会契约的一部分。
工作者唯一对组织的合理期待可能只有不断的培训以使他们更有生产效率,并在市场中更有竞争力。
这种新的社会契约是建立在雇员有培训和发展机会的基础上,而忠诚可能更多地指向专业而非组织。
并不是所有的组织都抛下了旧式的社会契约,不能对雇主的情况过度泛化,否则会产生误导。
这一事实与对一个组织文化的理解有关,这恰好是本章的重点。
那么,我们怎么理解工作安全感呢?这方面的观念已经从对工作或就业的安全感转移到就业能力的安全感上,也就是说,工作者会努力发展那些在市场上有人愿意购买的技能和能力。
对完成任务的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
尽管还在发生变化,但新的社会契约下的工作者们更忠实于他们的工作技能和他们的合作者(团队同伴)。
这似乎旧式新的社会契约的特性。
二、组织特点组织是有特定目标的机构,组织之所以有效率是因为它们集中于某个任务。
当组织有一个清晰地目标,且组织中工贸工作的专业人员都确切地指导自己在实现这个大目标中的地位时,组织能够最好地行使其功能。
只有一个清晰、集中和共同的使命能够把组织凝聚起来,并且使其产生结果。
因为我们中大多数人在组织中工作,所以了解组织的首要任务和使命就非常重要。
文化冲突时心热工作不顺畅的一个主要原因。
个体与组织的关系是什么?一方面,任何个人的贡献都会被吞没,因为组织的存在时为了对外提供产品服务。
然而另一方面,每个人的贡献都是重要和有价值的。
因为组织是社会系统,其中的每个部分(个体)都在同一时间内既是独立又是相互依赖的。
人们进入组织是个体和组织双方的决策。
所有组织都在不断寻求有能力、有奉献精神的成员,在这种意义上,组织与组织在竞争新成员。
组织也总是管理得当,现代组织还有一个新的因素需要考虑。
他们必须能够在快速变化的情况下运作,能够不断地产生新的方法以完成它们的任务,能够不断进步。
正如我们将要学习到的,这些现代组织生存的事实也同样适用于在组织中的工作人员的生涯。
三、组织文化埃德加·肖恩把文化看作稳定的社会团体的特征,这个团体有历史,其中的成员拥有共同的解决团体问题的重要经验。
这些共同的经验引导团体成员分享的世界观以及他们的定位。
这些共同的观点已经在够长的时间里成功地发挥作用,以至于被团体理所当然地几首,并且在已经内化到团体成员的潜意识中了。
“文化”可以被视为一种组织经验的习得产物,在那些有重要历史的团体或组织中会发现文化的存在。
在很多组织中,有不止一种文化存在,每个部门或工作团队都可能有自己的文化。
如果你希望被组织接纳并且成为成功的一员,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在新的组织中学习各种文化传统,尤其是那些高层管理者和你的督导所持有的文化传统。
事实上,组织中的成员会密切注意你,看你能否理解并适应他们的组织文化。
为什么呢?因为大多是成员已经有了解决组织问题的经验,他们很看重你能否从这些先前经验中学习,并采用与他们一样的观点。
把这一因素加到你的个人生涯理论中式很重要的。
组织文化可以通过很多方法观察待。
肖恩提供了六个例子:◆常规行为,例如成员间互相问候的常见方法、对组织高级成员的礼貌、人们开会或午餐时坐的位置,或者成员们的衣着。
组织借以表现或代表自己的象征物,包括家具、色彩、艺术、出版物和主页的类型等。
◆规范,例如在组织中个人的努力、个人是否愿意在晚上或周末工作、每周工作40个小时以上是否合理。
对使用时间的看法和对勤奋工作的看法是组织文化的关键部分。
◆主导价值观,例如顾客至上、我们的产品是最高品质的、员工的家庭生活很重要,或者成员们应该有业余爱好。
组织文化一般反映了组织发起者的价值观,对事情“应该”如何的看法,这样说来,领导与组织文化直接相关。
◆哲学观,例如针对员工、本地社区、服务他人、赚钱、努力工作的整体指导性观点。
一个重要的基本哲学假设与个体和团队的关系性质有关,如,老板和同事对我的基本期望。
◆规划,例如作为新员工学习各种窍门、理解并接受督导的反馈、管理时间、与同事相处、新员工的适应等。
◆情感或氛围,例如设备摆放的位置、员工对待顾客和合作者的态度,或者是信任的程度。
氛围是否以压力、愉悦、竞争性或者这些东西的集合体为标志?在你回顾这六种组织文化的指标是,思考一下你的工作或志愿服务的组织。
你将如何使用这六个主题评估一个组织的文化?我们在15章分析新工作的第一天时将更具体地探讨如何评估组织文化。
1、组织中正在增加的多样性工作场所的组织文化也受一些人口学变化的影响。
这些改变有的与历史有关,有的与公众政策有关,有的与社会学有关。
工作场所越来越多地由更多样的团队组成。
这些改变影响着组织文化。
◆更多的年长工作者。
55岁以上的劳动力群体数量增长最快。
随着“婴儿潮”群体(出生于1946—1964年之间)开始变老,并且变得更加长寿,他们需要有收入来支付他们的保健支出和其他支出。
◆更多移民。
外来工作者在劳动力中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很多新移民将在自然和应用科学领域就职,而其他人将在服务行业从事低水平工作。
移民的技能和所受训练会根据他们原来所在国家的不同和他们的移民是否合法而有很大不同。
劳动力更加多样化。
◆更多的残疾人。
1990年,《美国残疾人法案》(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ADA)的通过是促进残疾人进入工作场所的一个巨大努力。
该法案禁止在就业的各个环节歧视残疾人,包括职位申请过程、聘用、解聘、升迁、赔偿、培训和其他的就业条款、条件、特权等。
它运用于招聘、广告、工作终身任期、解雇、休假、额外福利和其他所有与就业有关的活动。
《美国残疾人法案》要求组织提供“合理的场所”以排除环境中影响正常工作的障碍,或者改进环境以适应他们能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工作。
◆更多的女性。
半个世纪以来,这个在女性劳动力就业比率上的积极变化对女性的社会和经济状况、其家庭和经济都有极大的影响(Employment Policy Foundation,2005)。
有很多有趣的因素与这一劳动力市场趋势相关,包括生涯规划,我们将在第10章对它们进行更深入的回顾,组织有对劳动力多元化和以团队为基础的工作方式的不断增加和需求。
很明显,那些对多元化问题有丰富知识的人和那些能有效地与不同的同事、顾客或客户共同工作的人对组织而言是很有价值的资产。
而且,一些组织的文化可能对不同的工人团体有特别的接受力,如年长者、移民、民族和人种多元化人群,以及女性。
2、组织的文化差异面对正在增长的全球化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发展。
组织必须探索如何调整自身以适应由新雇员带来的那些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差异。
管理者和工人逐渐发现他们必须应对这种多样性。
吉尔特•霍夫斯泰德是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教授,他分析了美国某个跨国公司在39个国家的销售人员的情况。
他调查了这些雇员与工作相关的价值观。
发现工作态度和价值观应归因于这39个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
他发现了四个区分文化的主要范畴:◆权利距离。
这一范畴涉及老板和下级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这两者之间的社会文化差异。
霍夫斯泰德发现,在一些国家,例如菲律宾﹑墨西哥﹑委内瑞拉和印度,老板和雇员之间存在很强的﹑清晰地地位差异,而在新西兰﹑丹麦﹑以色列和澳大利亚则并非如此。
在美国,社会权力距离被最小化了。
◆不确定性规避。
这一范畴涉及不同文化处理压力和焦虑的方式。
霍夫斯泰德发现,不同国家的工人在这一方面的差异很显著。
那些不确定性规避较弱的人有较小的工作压力,对改变的抵触小,对每天的生活更有准备性,并且更有上进心。
那些规避不确定性较强的人更害怕失败,不愿冒险,有较多工作压力和焦虑,并且对未来更担忧。
当一个人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一起工作时,他可能会发现在不确定性规避领域的工作活动上他们之间存在差异。
◆个人主义。
这一范畴涉及不同国家的文化是强调个人还是团体(集体主义)。
在个人主义测量上得分高的国家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而在集体主义测量上得分高的国家秘鲁、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
强调个人主义的国家看重雇员的个人生活方式、情感独立于公司、工作中的自由和挑战性,服务于小公司。
强调集体主义的国家,人们在情感上依赖于公司,不鼓励个人主动性,认为团队决策比个人更好,由管理者负责和谐性和秩序性。
◆男性化。
这一范畴涉及是否保持工作场所中男女两性间差异的文化。
那些男性化范畴得分较高的国家,倾向于信任独立决策,最求被赏识,有较强的成就动机;而得分底的国家更信任团体决策,看重安全感,有较低的工作压力,且喜欢较短的工作时间。
那么所有这些对你的个人生涯规划有什么意义呢?这些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可能影响雇员态度、人际关系以及与主管的互动。
当一个在美国成立公司扩展到南美洲、中东或东南亚时可能会经历“文化冲击”。
然而,我们提醒你把这些关于国家文化的观点看作通用的指导方针,因为组织和个人的差异存在于所有文化中。
3、涉及文化的典型组织问题如果我们关注组织文化,那么我们对于一些共同的组织问题的理解会得到改善。
因为它们能帮助我们促进个人生涯的发展。
◆新科技。
在第七章中,我们探讨了科技在全球化经济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然而,一个组织的文化可能会明显地延缓技术的引进和有效使用。
例如,计算机会把关于产品、生产和职工的新信息带给组织的所有成员,而这些信息以前只有高层管理者和老板才可以看到。
组织中的权利阶层可能抵抗这些技术变化,因为它们会因此失去控制权和地位。
几乎所有正在把新技术引进生产场所的组织者必须处理组织文化的这些问题。
这包括学校、医院、运动队、政府和商业组织。
对我们而言,那些理解技术语言、指导如何有效运用并愿意不断提高自己在这一领域技能的新雇员,显然能在大多数组织中适应新文化。
◆内部团队冲突。
当加入一个组织后,一个人很快会意识到组织中的每个小团体都有自己的文化,这些团队可能基于地理位置、共同的职业或工作、相似的种族背景或者等级。
“一个团队有了自己的历史,它就有了文化”(Schein,1995,p39)。
当销售与设计或者调研与市场发生不和时,这些问题就可以看作内部文化冲突。
在跨国组织里,这些问题可能演变得更复杂。
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顾客与供货商之间的报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