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规范体系、会计工作组织
会计学基础—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会计学基础—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8bcbb14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c.png)
• 教学目的:
• 本章主要介绍会计的组织、机构、人员、制 度,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会计机构、人员的 有关内容;掌掌握会计工作规范。
第一节 会计规范体系
• 一、会计工作规范及内容 •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 三、会计准则 • 四、会计制度 • 五、会计档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二节会计机构
• 一、会计机构的设置 • 二、企业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
第三节 会计人员
一、会计人员及其素质 二、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三、会计人员的技术职称 四、总会计师制度 五、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
•
第三节 会计职业道德
• 一、 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和特征 • 二、会计主管的职业道德 • 三、一般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 四、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
会计规范体系
![会计规范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173235c78bd63186bcebbcfc.png)
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构成
提要 财务会计又称“对外会计”,其主要任务就是向会计主体之外的各利益关系人提供有关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与财务成果等会计信息,为了公平调整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维护正常社会经济秩序,需要对会计活动及其产生的会计信息进行规范,以保证会计活动及其产生的会计信息的公平性、公正性,因此产生了会计规范问题。研究、发展和完善会计规范体系,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防止会计信息失真,促进会计理论的发展其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就我国会计规范体系情况作一个简单介绍,以促进我国会计规范体的发展和完善。
四、国际会计惯例
国际会计惯例是经过多国长期实践形成的,广泛为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各方所公认的,用于指导会计实务的会计规范。我国所说的国际会计惯例主要是指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等国际组织所制订及国际公认的会计准则及其它会计规章。我国在制定以上三个会计规范时,通过借鉴、消化和吸收等形式把国际会计惯例的许多思想,精神运用并体现在以上三个会计规范中,但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初步确立,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较为落后,并且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各种原因,还有许多具体领域的具体会计准则没有出台,使得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出现的经济业务在会计上参照我国现行的会计体制无法得到体现和核算,比如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核算,人力资源成本和价值的核算,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借鉴和运用国际上公认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进行处理,因此国际会计惯例也应作为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一部分,以弥补我国现行会计规范体系中存在的缺陷和空白。
《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会计制度设计》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9be6841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e.png)
课程名称:会计制度设计(Design of Accounting System)课程编码:6361Z012 学分:3 总学时:56会计制度设计在会计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该课程主要阐述会计制度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总结会计制度设计的实践经验。
课程分为五部份勾勒出会计制度设计的整体架构。
第一部份阐述会计制度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第二部份介绍会计组织系统的设计;第三部份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第四部份阐述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及介绍具体业务的流程的设计;第五部份阐述成本核算会计、责任会计和破产会计的设计;第六部份介绍会计政策及其选择。
会计制度设计课程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会计、财务、审计、法律、管理等相关课程的知识和原理,理论联系实际,在学习过程中,除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外,还要注意批评性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专业核心课程会计学专业1.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门专业课所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能力。
2. 适应新的会计管理体制对会计工作所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在国家有关会计法规和准则的制约下,按照《会计法》《破产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内部控制指引》要求,如何设计和选择适合本单位需要的会计制度。
学生应先修《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税法》、《审计学》、《高级财务会计》等课程。
会计制度设计课程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会计、财务、审计、法律、管理等相关课程的知识和原理,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加企业调研和案例探讨,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和团队优势,学以致用,适应企业的需要。
总学时56学时,其中理论56学时。
学生自主学习16学时,另行安排。
教学方法:会计制度设计课程主要以讲授为主,环绕理论、实践和案例三条主线进行课堂教学,以多种类型作业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环境要求:多媒体教室。
学时安排内容1 会计制度设计概述2 会计工作组织制度的设计3 会计科目的设计4 会计凭证的设计5 会计账簿的设计6 会计报表的设计7 账务处理程序的设计8 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9 成本核算制度的设计10 责任会计制度的设计11 破产企业会计制度设计12 会计政策及其选择总计理论课时446444216442256实验课时实践课时习题课时小计446444216442256《会计制度设计》,李端生、王玉兰,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22年8月【1】《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导读》,李心合,大连出版社,2022年2月【2】《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操作指南》,刘永泽、池国华,大连出版社,2022 年1月【3】《会计制度设计》,孙光国陈冷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22年5月【4】《会计制度设计》,李端生,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22年7月序号【5】《财务预会计制度设计理论与实务》,段春明、柳延峥,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22年7月【6】《公司管理与内部控制》,胡晓明许婷,人民邮电出版社,2022年9月【7】《企业会计制度设计》,王清刚,东北财经大学,2022年8月了解:中国会计规范体系的结构和内容,会计制度设计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要求;理解:会计制度设计的范围和内容;掌握:会计制度设计的概念、构成和分类;运用:会计制度设计的程序和方法进行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https://img.taocdn.com/s3/m/2a9d97c94693daef5ef73d74.png)
组织名称
网址
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
/
中国会计学会
/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home
财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
会 美国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 /
/details?objectI d=oid:ff808081-217c3435-0121-7c343ce70709&uuid=ff808081-217c3435-01217c343ce7-0708
/C286/Asp/Root/I ndex.asp?Mode=1&Url=
/C197/Asp/Root/I ndex.asp?Mode=1&Url=
/zy_home/asp_yxkc_inde x.asp?fuji_bbsid=1154&=DW
课程中心
葛家澍:会计是旨在提高微观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 理而在企业范围内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 信息系统 。
——结绳记事、刻石记事、绘图记事
(二)单式簿记
簿记(bookkeeping):账簿记录、妥善地登记账簿和
管理账簿
西周:司会———“参互”、“月要”、“岁会”
夏、商:单一流水账——序时记录,盘点结算法
秦汉:三柱结算法——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本期结余
宋代:四柱结算法——旧管 + 新收 - 开除 = 实在
东北财经大学国家级精品课 程 基础会计 张捷
东北财经大学精品课程 基础 会计王 觉
东北财经大学精品课程 基础 会计陈国辉
海南大学《会学原理》精 品课程网站
中山大学基础会计学课程精 品课程网站
/jpkc/kjx/index.asp
/kjxyl/kjxyl/entrance.asp
会计工作组织和管理
![会计工作组织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9b978b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3.png)
5.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 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因有提 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做假帐, 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 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 贪污, 挪用公款, 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 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 不得取得或者 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因违法违纪行为被吊销会计从业 资格证书的人员, 自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之日起五年内, 不 得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三、会计行政法规 会计行政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制定颁布的会计行
为规范, 如《企业财务报告条例》、《企业总会计师条例》。 会计行政法规在性质上同会计法律保持一致的, 在内容上多属 于对社会法律的阐述或具体化, 因而会计行政法规具有较强的 操作性。会计行政法规在会计法律规范体系中占有着重要的地 位, 它介于会计法律和会计行政规章制度之间, 起到了承上启下 的作用。 1.《企业财务报告条例》 2.《总会计师条例》
我国会计法规的构成体系
类别 会计法律
内容
颁布者
《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暨其常
《合同法》《注册会计师法》等
务委员会
会计行政法规
《企业总会计师条例》 《企业财务报告条例》
国务院
会计行政规章制 度
会计规范体系的概念及作用_中级财务会计_[共3页]
![会计规范体系的概念及作用_中级财务会计_[共3页]](https://img.taocdn.com/s3/m/d5433e39f8c75fbfc67db232.png)
中级财务会计第三节我国现行会计规范体系 一、会计规范体系的概念及作用(一)会计规范体系的概念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所有的交易都必须遵循一定的交易规则,这些规则是由各种层次的法律与法规条文来约束的,因此,我们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
这些不同层次的规定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
会计规范体系是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等的总称,是指国家权力机关或其他授权机构制定的,用于指导和约束会计实践工作、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定会计主体和相关人员会计责任等规范性文件的总和。
它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结构性,即它是由各种会计规范构成的,各种会计规范之间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内在联系;二是功能性,即各种会计规范都有其特定的作用,指导和约束会计行为,且具有明显的整体功能;三是互补性,即组成会计规范体系的各种规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从而保证了这一体系的严密性和完整性。
(二)会计规范体系的作用建立健全会计规范体系,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是解决目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措施之一。
会计信息要成为有用信息,应当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外部存在许多与企业有经济利益关系的组织和个人,他们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但出于直接或间接的利害关系,他们也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这就是所谓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为了保障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就要求财务会计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客观地反映情况,以保证有关资料的真实、可靠。
因此,为了维持经济生活的正常有序运行,需要对财务会计实务加以规范,使各个企业在对外披露会计信息时有一套公认的规范基础。
科学的规范体系不仅是搞好单位会计工作的基础,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于开展内部审计和提高外部审计的工作效率,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合理性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般而言,会计规范体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规范体系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提供会计信息的基本依据会计规范体系既包括采用法律形式的具有强制性特征的会计规范,也包括采取自律形式的具有自主性特征的会计规范。
(2024版)会计基础教学大纲
![(2024版)会计基础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8d3279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a.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会计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为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其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主体部分之一。
本课程主要介绍基本会计理论和基本会计核算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会计职能和定义、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账户与复式记账、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账户的分类、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会计核算形式、财务报告、会计档案、会计工作的组织等。
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前提下,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他们的理财决策和经营意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以及毕业后从事经济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对会计的概念、职能、对象、方法等进行概括地说明,概括介绍会计的基本理论,是会计学最一般的理论基础,也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理论。
要求学生从总体上理解什么是会计、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对象、会计的方法;认识会计对于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明确会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任务。
【教学内容】第一节会计概述第二节会计的对象和任务第三节会计核算方法第四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会计的定义、职能、特点、对象和方法,难点是会计的对象、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在讲解会计对象时,要着重讲清六大会计要素的内容和资金运动两种形态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会计账户和复式记账【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是基础会计学的核心内容。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明确和掌握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含义、分类和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账户的基本结构;重点理解掌握复式记账原理和复式记账法的有关内容;重点掌握借贷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和技能;明确总分类账户与明细账户的关系;掌握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概念、要点、方法和平行登记的结果。
【教学内容】第一节资金平衡原理第二节会计等式第三节会计科目第四节会计账户及基本结构第五节复式记账【教学重点及难点】本章重点内容是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含义及分类;复式记账原理(会计等式);复式记账法的含义和优点;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平行登记的要点和方法。
会计制度设计复习资料
![会计制度设计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f366a114b73f242336c5f81.png)
会计规范体系的组成内容:由会计法律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两部分组成。
会计法律制度包括1、会计法律(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2、会计行政法规(国家行政机关制定)3、会计规章制度(财政部)4、会计职业道德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涉及财产物资的增减,货币资金的收付、往来款项的结算等任何一项会计工作,都应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分工掌管、互相制约的一种工作制度。
会计制度设计的原则:1、合规性原则2、实用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前瞻性原则5、效益性原则会计工作组织制度的内容:1、会计机构的设置与内部的岗位分工以及岗位责任制的建立2、会计人员的配备与职责划分以及任免3、会计档案的保管、查询以及销毁4、会计工作的交接5、会计核算的组织形式及账务处理程序6、会计工作中的其他组织制度会计机构和财务机构的分设与合设:分设(优点:1、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2、防止重核算、轻管理现象3、便于加强内部控制制度。
缺点:信息传递慢、工作手续增多,协调相对困难,费用加大。
使用范围:大型企事业单位)合设(优点:1、加强财务会计联系、便于协调2、会计记录及时、直接3、减少信息传递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缺点:难免造成职责不清,内部控制减弱,忙于事务,忽视管理。
适用范围:中小型单位)会计人员的职责: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设计会计科目的意义:1、便于为企业内、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会计信息2、为建立科学完善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奠定了基础3、有利于会计工作的合理分工和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会计科目设计的原则:1、合法性2、适应性3、专一性4、逻辑性采购成本计算业务的会计科目设计:材料采购、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会计科目可以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会计科目编号的原则:1、专一性原则2、规律性原则3、简明性原则4、伸缩性原则会计凭证设计的原则:会计凭证按其主要用途和填制程序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第十一章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第十一章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91bf51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12.png)
第十一章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第一节组织和管理会计工作的意义和原则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是指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制定会计法规制度。
加强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是实现会计目标,发挥会计职能,完成会计任务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一、组织和管理会计工作的意义会计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而又十分科学严密的综合性经济管理活动。
科学、合理地组织和管理会计工作,对于充分发挥会计作用,保证完成会计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二)有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三)有利于加强各单位内部的经济责任制二、组织和管理会计工作的原则(一)精简节约原则(二)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三)专业核算和群众核算相结合原则第二节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一、会计机构1、会计机构的概念会计机构是由专职会计人员组成的,直接从事和组织领导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
2、会计机构的设置科学地设置和健全会计机构是做好会计工作的重要保证。
各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的会计业务类型和规模大小,本着精简的原则,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不具备设置会计机构和配备会计人员条件的,应当根据《代理记帐管理暂行办法》,委托经批准设置从事会计代理记帐业务的中介机构代理记帐。
3、会计工作的管理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
”我国的会计工作管理体制可概括为:“中央统一领导、地方分级管理”。
财政部是领导、组织和管理全国会计工作的部门,地方省市各级财政部门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和管理本地区的会计工作;中央和地方各级业务主管部门设置财务会计司、局、处、科、股,在同级财政部门的的领导下,负责管理本系统的会计工作。
4、会计工作的内部组织形式由于企业规模大小,业务繁简程度的不同,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也不尽相同,通常,企业单位中的会计核算工作,有独立核算组织形式和非独立核算组织形式两种。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b4f608a0b4c2e3f56276308.png)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李宪印执笔人:栾蕙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曲阜示范大学日照校区管理学院课程名称:基础会计课程编号:182001英文名称:basic accounting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 68理论学时: 50 实验学时: 18学分:4开设专业: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先修课程:管理学\西方经济学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基础会计》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基础会计》课程的内容也是学习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必备知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如会计的含义及其目标;会计的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2)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如账户设置、复式记账、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报告等;(3)会计核算的基本技术方法,如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方法、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财产清查的方法和成本计算的方法等;(4)会计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如会计核算组织程序、会计规范体系和企业会计工作组织等。
(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总论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会计产生和发展历程及其原因的基础上,2、了解会计、会计职能与目标、任务与作用、会计方法等基本概念,以及会计方法与会计学分支的基本组成内容。
3、理解会计的含义的基本观点、会计职能的特征4、掌握会计目标的基本观点和会计核算方法之间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本章重点包括会计的含义的基本观点、会计目标的基本观点和会计核算方法之间的联系2、本章难点是会计目标的基本观点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理解资金运动的含义2、掌握各项会计要素的定义、包括的内容,以及会计等式的具体内容。
2.会计规范体系
![2.会计规范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f2eaa0d133d4b14e85246860.png)
计核算的工作量。
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必须采用权责发生制。
制作:湖南工业大学 仇俊林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 条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 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制作:湖南工业大学 仇俊林
2.收付实现制
所谓收付实现制,是以实际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 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凡是在当期已经实际收到款 项的收入和已经支付款项的费用,都应当确认为当 期的收入和费用。反之,则不能确认为当期收入和 费用。
是借助国家权力来保证实施的。
其次,会计法规由国家制定并监督实施,它体现
着统治阶级的意志,继而代表着某种倾向性。
最后,我们在考察会计法规时,应当明确会计法
规既然是一种法律,只对会计工作作出一种肯定
或否定的行为约束或要求,至于取舍标准的依据,
则通常不作任何解释。
制作:湖南工业大学 仇俊林
◎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也称会计原则。它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 核算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会计行为的规范化要 求。我国的会计准则是财政部以政府法规的形式颁 布的,具有相当的强制性,是会计规范体系中至为
制作:湖南工业大学 仇俊林
从会计规范的形成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
是在实践中自发形成的,另一类是人们通过一
定程序方式制定的。前者是人们在会计活动中 逐步形成的习惯、规则和惯例,它是非强制性 的;后者则是由权威人士或专业机构在自发形成 的惯例基础上经过归纳、提炼、抽象及引申后 形成的。
制作:湖南工业大学 仇俊林
重要的一环,是联接法律规范和其他规范的纽带。
制作:湖南工业大学 仇俊林
会计准则既涉及会计理论和方法,又影响会计 实务和操作,在整个会计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 的作用和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会计准则与制度规范
法律和制度都是一种社会制度,一种合理 安排。会计准则与制度规范是从技术角度对会 计实务处理提出的要求和准则、方法和程序的 总称。
(二)《总会计师条例》
由国务院于1990年12月31日发布,并自发布之 日起施行。共分五章23条。包括总则、总会计师的 职责、总会计师的权限和任免与奖惩等。
四、部门规章
部门规章是指国家主管会计工作的行政部 门——财政部以及其他部委制定的会计方面的 规范。制定会计部门规章必须依据会计法律和 会计行政法规的规定。
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 要求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的 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
(三)国家统一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制度
现行的国家统一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管 理制度主要包括:《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 等。
(四)国家统一的会计工作管理制度
现行的国家统一的会计管理制度主要包 括:《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会计电算化 管理办法》和《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等。
一、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构成 分以下三个层次:
会计法律 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等
国务院颁布,如《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总会 计师条例》等
财政部发布,主要包括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
二、会计法律
法律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在会计领域 中,属于法律层次的规范主要指《中华人民共 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 法》。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会计规范体系中权威性最高、最具 法律效力的规范,是制定其他各层次会计规范 的依据,是会计工作的基本大法。
从广义来看,会计制度是指国家制定的会 计方面所有规范的总称,包括会计核算制度、 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和会计工作管理制度等。但 狭义的会计制度仅指会计核算制度。
会计准则与制度规范主要是由财政部根据 会计法律和行政规范制定并发布的各种会计准 则、会计制度。
3.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 所应该遵守的具有本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行 为规范的总称,是对会计人员的一种主观心理 素质的要求,控制和掌握着会计管理行为的方 向和合理化程度。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一类比 较特殊的会计规范。
三、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指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 制定的。会计行政法规是根据会计法律制定,是对 会计法律的具体化或对某个方面的补充,一般称为 条例。
(一)《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由国务院于2000年6月发布,自2001年1月1日 起实施。它共分六章46条,包括总则、财务会计报 告的构成、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 对外提供和法律责任等。
(2)会计规范体系为评价会计行为确定了客 观标准;
(3)健全会计规范体系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的一种重要工作。
(二)会计规范体系的构成
会计规范体系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
1.会计法律规范
包括与会计有关的法律和行政法规,是会计 规范体系中最具有约束力的组成部分,它是调整 经济活动中会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社会 法律制度在会计方面的具体体现,是调节和控制 会计行为的外在制约因素。
第十五章 会计工作组织
第一节 会计工作组织的基本内容
一、会计工作组织的含义 根据会计管理活动特点,设置会计机构,配
(一)《会计法》
我国的《会计法》自1985年形成以来经历 了多次修订。现行的《会计法》是经 1999年10 月第二次修订的,由七章52条组成。包括总则、 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法律责任等。
(二)《注册会计师法》
《注册会计师法》于1994年1月1日施行。该 法共七章46条。包括总则、考试和注册、业务 范围和规则、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协会 和法律责任等。
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制度 非企业会计制度
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的组成示意图
(二)国家统一的会计监督制度
作为会计两大基本职能之一的会计监督, 在我国会计规范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 《会计法》中,专门有一章来规定“会计监 督”。明确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除外,还分别就会 计监督的基本要求、内容、方式和责任等做了 规定。
二、会计规范体系
(一)会计规范体系的含义及作用
1.会计规范体系的含义
将所有属于会计规范的内容综合在一起, 就构成一个体系。会计规范体系并不是简单地 罗列这些规范的内容,而是将它们按照一定逻 辑顺序、层次分明地、有机地联系起来所组成 的一个框架结构图。
2.会计规范体系的作用
(1)会计规范体系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 提供会计信息的基本依据;
包括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国家统一 的会计监督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机构和会计 人员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工作管理制度等。
(一)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
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指的是狭义的会 计制度。它包括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两个层次。
国家统 一的 会计核 算制度
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 非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 具体准则 应用指南
第十一章 会计规范体系
第一节 会计规范体系概述
一、会计规范的意义 (一)会计规范的定义 会计规范是一个广义的术语,它包括所有对
会计的记录、确认、计量和报告具有制约、限制 和引导作用的法律、法规、原则、准则和制度等。
(二)建立会计规范的必要性
会计是信息的生产者。不论在何种经济条 件下,会计主要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的, 而提供会计信息就必须要规范信息提供者的行 为。因此,会计规范的主要作用是实现会计信 息生产的标准化。
4.会计理论规范
会计理论现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概念框架 和结构。从一般意义上看,整个成熟的会计理 论都是会计规范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会计目 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会计原则、会计处 理程序和方法。
三、会计规范体系的特征 (一)权威性 (二)统一性 (三)科学性 (四)相对稳定性
第二节 我国会计规范体系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