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时战斗序列
新四军八路军编制
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时战斗序列一、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革命军事委员会(洛川会议时改组)书记(俗称主席):毛泽东副书记(俗称副主席):朱德、周恩来委员: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林彪、贺龙、刘伯承、任弼时、叶剑英、张浩、徐向前军委参谋长:肖劲光军委秘书长:杨尚昆中共北方局军事部部长:朱瑞中共南方局军事部部长:叶剑英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尹林平中共湖南省委军委书记:聂鸿钧中共闽粤边特区委军事部部长:谭震林中共江苏省委军委书记:张爱萍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彭雪枫[军委总参谋部:部长:聂鹤亭第一局局长:何长工第二局局长:曾希林、罗舜初(不久)第三局局长:王诤(副局长朱道松)第四局局长:宋裕和、陈奇涵(不久)卫生部部长:姬鹏飞副官处处长:徐曰文供给部部长:张元寿军委总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叶季壮副部长:张令彬军委总卫生部:部长:姜齐贤副部长:苏井观军委供给部部长:易秀湘二、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王稼祥(后,1938年8月底)总政副主任:邓小平野战政治部主任:傅钟(1938年8月底)总部秘书长:舒同总兵站部部长:杨立三总供给部部长:张元寿总卫生部部长:姜齐贤总部特务团团长:韦杰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由“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改称)教育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校长兼政治委员:林彪副校长:罗瑞卿教育长:刘亚楼政治部主任:傅钟副主任:张际春训练部部长:陈伯钧第一大队大队长:苏振华第一大队政治委员:胡耀邦第二大队大队长:冯达飞第二大队政治委员:方正平第三大队大队长:王赤军第三大队政治委员:何长工第四大队大队长:韦国清第四大队政治委员:徐德操四、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八路军分会(1937年8月29日成立)书记:朱德副书记:彭德怀常委兼秘书长:任弼时委员:朱德、彭德怀、任弼时、林彪、聂荣臻、贺龙、关向应、刘伯承、张浩五、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由红军第一军团、第十五军团、七十四师改编)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肖华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王秉璋侦察科科长:苏静管理科科长:石新安师政训处宣传部部长:肖向荣锄奸部部长:朱涤新民运部部长:潘振武师供给部部长:邝任农师卫生部部长:叶青山副部长:谷广善第三四三旅(由红一军团一师、二师、四师改编)旅长:陈光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孙毅、陈士榘(不久)政训处主任:六八五团团长:黄永胜副团长:邓华政训处主任:六八六团团长:李天佑副团长:杨勇政训处主任:符竹庭第三四四旅(由红十五军团七十三师、七十五师、七十八师改编)旅长:徐海东副旅长:黄克诚参谋长:陈漫远、卢绍武(不久)政训处主任:崔田民六八七团团长:张绍东副团长:韩振纪政训处主任:六八八团团长:陈锦绣副团长:田守尧政训处主任:刘震师独立团团长:杨成武师教导队炮兵营(由红七十四师改编)骑兵营(由红七十四师改编)辎重营(由红七十四师改编)师留守处主任:陈先瑞六、八路军第一二零师(由红二方面军二十七军、二十八军、独立一、二师、赤水警卫营、前总直属队等改编)师长:贺龙副师长:肖克参谋长:周士第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甘泗淇师司令部第一科科长:唐健伯第二科科长:郭辉勉第三科科长:刘忠第四科科长:杜世兴军法处处长:黄新远师政训处总务处处长:金如柏组织部部长:朱明宣传部部长:张平化敌工部部长:吴西民运部部长:罗贵波师供给处处长:陈希云副处长:赵熔师军医处处长:刘运生副处长:蒋耀德第三五八旅(由红二方面军四师、六师及红二十八军改编)旅长:卢冬生(未到职)副旅长:张宗逊参谋长:姚喆政训处主任:张平化七一五团团长:王尚荣副团长:顿星云参谋长:喻楚杰政训处主任:黄延卿七一六团团长:宋时轮副团长:廖汉生参谋长:曾来古政训处主任:伍晋南第三五九旅(由红二方面军六军、三十二军及前总特务团改编)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参谋长:刘子奇政训处主任:七一七团团长:刘转连副团长:陈宗尧参谋长:欧阳家祥政训处主任:刘道生七一八团团长:文年生副团长:贺庆积、帅荣(不久)参谋长:帅荣政训处主任:罗志敏师教导团(由红二十七军大部改编)团长:彭绍辉副团长:苏启胜师炮兵营(由红二十七军一部改编)师辎重营(由红军赤水警卫营改编)师特务营(由红独立一师改编)师工兵营(由红独立二师改编)师骑兵营(由红骑兵一团改编)师留守处主任:贺晋年副主任:王兆相七、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由红四方面军二十九军、三十军和陕甘宁独立第一二三四团和红十五军团一部改编)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参谋长:倪志亮政训处主任:张浩副主任:宋任穷师参谋处处长:李达师供给处处长:周玉成副处长:徐林主任:赖勤师卫生处处长:钱信忠主任:陆加汉师军法处处长:丁武选师锄奸部部长:邱积成师留守处主任:阎红彦副主任:甘渭汉师教导团(由编余干部和西路军归队干部组成)团长:张贤约政治处主任:袁鸿化第三八五旅(由红四方面军四军改编)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参谋长:耿飚政训处主任:苏精诚第七六九团(由红四方面军四军十师改编)团长:陈锡联副团长:汪乃贵参谋长:范朝利政训处主任:丁先国第七七零团(由红四方面军四军十二师改编)团长:张才千副团长:曾广泰、胡奇才(不久)参谋长:袁渊政训处主任:肖元礼第三八六旅(由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改编)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参谋长:李聚奎政训处主任:王新亭第七七一团(由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九十一师改编)团长:徐深吉副团长:韩东山参谋长:刘金轩、黄新友(不久)政训处主任:黄振堂第七七二团(由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九十三师改编)团长:叶成焕副团长:王近山参谋长:孙继先政训处主任:谢富治师炮兵营(由陕甘宁独立第一、二团一部改编)师辎重营(由陕甘宁独立第三、四团一部改编)师特务营(由红二十九军改编)师工兵营(由红三十军改编)师骑兵营(由红骑兵三团改编)八、八路军后方留守处(1937年9月组建)主任兼政治委员:肖劲光参谋处处长:毕占云副处长:曹里怀政训处主任:莫文骅绥德警备司令部:司令员:陈奇涵政训处主任:郭洪涛(兼)九、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司令员:高岗副司令员:周兴参谋长:谭希林政训处主任:吕振球十、八路军驻各地办事处驻西安办事处代表:林伯渠,主任伍云甫驻晋办事处主任:彭雪枫驻第一战区联络处主任:朱瑞(兼)驻第二战区联络处主任:王世英驻上海办事处主任:李克农驻南京办事处主任:李涛、李克农(不久,兼)驻武汉办事处主任:林伯渠(兼)驻重庆办事处主任:董必武(兼),处长周怡驻成都办事处主任:罗世文(兼)驻广州办事处代表:张云逸,主任广云英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驻桂林办事处主任:李克农(?)驻湘办事处代表兼主任:徐特立驻湘通信处主任:王凌波驻洛阳办事处处长:袁晓轩(不久叛变)驻兰州办事处代表:谢觉哉,处长彭家伦驻乌鲁木齐办事处主任:邓发一、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1938年12月成立)书记:项英副书记:陈毅(一说未担任此职务)委员:项英、张云逸、袁国平、周子昆、陈毅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军部(1937年10月,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奉中共中央及国民党政府命令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初期作战序列及授衔将领名单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初期作战序列及授衔将领名单八路军总部砖壁旧址1937年8月22日,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由原西北主力红军,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而成“国民革命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
同年9月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
抗战前,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原是广东地方军阀部队(李济深的旧部),陈济棠曾任第八路军总指挥,下辖三个子师:第五十九师长余汉谋,第六十二师长香翰屏,第六十三师长李杨敬,该部番号后被蒋介石撤消。
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委任了正副总指挥,下辖三个师,每师辖两个旅,每旅辖两个团,每师定员为15000人。
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参谋处处长:彭雪枫政训处主任:任弼时、副主任邓小平身穿将军服的周恩来驻太原办事处主任薄一波、西安办事处主任叶剑英、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南京办事处主任周恩来、桂林办事处主任李克农、新疆办事处主任邓发、兰州办事处主任谢觉哉、武汉办事处主任王明、重庆办事处主任王若飞、正规编制有115师、120师、129师、陕甘宁留守兵团。
115师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兼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肖华(兼);参谋处长王秉璋;343旅旅长陈光、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陈士榘;685团团长杨得志、副团长陈正湘、政训处主任邓华、副主任吴法宪、参谋长彭明治一营营长刘正、二营营长曾国华、三营营长梁兴初连长杨西彬686团团长李天佑、副团长杨勇、政训处主任符竹庭、参谋长彭雄344旅344旅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参谋长陈漫远;687团团长张绍东、副团长田守尧688团团长陈锦绣、副团长韩先楚、政训处主任刘震一连指导员:黄薇独立团团长杨成武、政训处主任罗元发、参谋长熊伯涛115师随营学校校长孙毅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甘泗淇、参谋长周士第;358旅358旅旅长卢冬生、副旅长李井泉、参谋长姚喆;715团团长王尚荣、副团长顿星云716团团长宋时轮、副团长贺炳炎、政训处主任刘道生;359旅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参谋长唐子奇;717团团长刘转连、副团长晏福生、参谋长欧阳家祥;718团团长文年生、副团长帅荣;教导团团长彭绍辉、政委刘型;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训处主任张浩、副主任宋任穷、参谋长倪志亮、参谋处长李达;385旅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参谋长唐天际;769团团长陈锡联、副团长汪乃贵,政治处主任丁先国770团团长张才千、副团长胡奇才386旅386旅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政训处主任王新亭、参谋长李聚奎;771团团长徐深吉、政训处主任吴富善、副团长韩东山、参谋长黄新友;772团团长叶成焕、政训处主任谢富治、副团长王近山、参谋长孙继先;教导团团长张贤约陕甘宁留守兵团司令员兼政委肖劲光、参谋长曹里怀、政治部主任莫文骅;留守兵团辖:第1、2、3、4、5、6、770团和保安部队;警备第一团团长贺晋年警备第二团团长周球保警备第三团团长阎红彦警备第四团团长陈先瑞警备第五团团长白志文警备第六团团长王兆相警备第七团团长尹国赤新四军新编第四军军长叶挺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坤政训处主任袁国平第1支队司令陈毅副司令傅秋涛第1团团长傅秋涛副团长江渭清第2团团长张正坤副团长刘培善第2支队司令张鼎丞副司令粟裕第3团团长黄火星副团长邱金生第4团团长卢胜副团长叶道之第3支队司令谭震林第5团团长餆守坤副团长曾昭铭第6团团长叶飞副团长吴焜第4支队司令高敬亭参谋长林维先第7团团长杨克志副团长曹玉福第8团团长周骏明副团长林凯八路军.新四军开赴前线后,既将部队展开,又增编以下各团:115师独立团团长杨成武副团长黄永胜[由115师特务营扩编原红1师编成]344旅扩编一个689团,团长韩先楚;120师独立团,团长宋时轮[由716团分出,原红28军编成,还分遍出714团,团长赖星云,718团改为警8团,另组成新718团,团长陈外欧,719团,团长刘转连。
新四军八路军战斗序列
新四军,八路军战斗序列(一)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序列表(1937年10月)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总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第115师师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政治部副主任肖华第342旅旅长陈光政委肖华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陈士榘第344旅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参谋长卢绍武独立团骑兵营辎重营工兵营炮兵营教导队第12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副师长肖克参谋长周士第政治部主任甘泗琪第358旅旅长张宗逊政委李井泉参谋长姚哲政治部主任张平化第359旅旅长陈伯钧政委王震参谋长刘子奇政治部主任袁任远教导团骑兵营特务营炮兵营辎重营工兵营通讯营第129师师长刘伯承政委张浩副师长徐向前参谋长倪志亮副主任宋任穷第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参谋长耿飙第386旅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参谋长李聚奎教导团特务营炮兵营工兵营骑兵营辎重营后方总留守处政治部主任肖劲光(辖各师留守部队)(选自《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3期)(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表(1938年1月)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第1支队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参谋长胡发坚政治部主任刘炎第2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罗忠毅政治部主任王集成第3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兼)副司令员谭震林参谋长赵凌波政治部主任胡荣第4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参谋长胡维先政治部主任肖望东教导队特务营(选自魏宏运等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4)P51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三)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表(1941年3月)代军长陈毅政治委员刘少奇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赖传珠政治部主任邓子恢第1师师长粟裕政治委员刘炎政治部主任钟期光第2师兼师长张云逸政治委员郑位三副师长罗炳辉参谋长周骏鸣政治部主任郭述申副主任张劲夫第3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参谋长彭雄政治部主任吴法宪第4师师长兼政委彭雪枫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肖望东第5师师长兼政委李先念参谋长刘少卿政治部主任任质斌第6师师长兼政委谭震林参谋长罗忠毅第7师师长张鼎丞政治委员曾希圣参谋长李志高政治部主任何伟独立旅特务团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选自魏宏运等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4),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中国工农红军
红军一般使用游击战战术,规模较大的正规红军也采用运动战和阵地战。
红军作战的主要对象是蒋介石领导的国民革命军,也包括一些地方军阀。
红军和敌人作战的基本样式,初期是反会剿,后期是反围剿,反会剿和反围剿是在根据地内线作战,一般得到根据地人民的广泛支持。
在反围剿的间隙,红军也采取主动出击的战略,以便扩大根据地,筹集物资。
按毛泽东的总结,红军不但是战斗队,也是宣传队、工作队。
红军要承担发动群众、建设革命根据地的职能,特别是军队的政工人员还要负责指导地方党政工作,这通过党政军的联席会议或前敌委员会来实施。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先后建立了军级番号的红军部队有35个(下表中未列红17军?)(若算上先后授予同一个番号的军级部队,这个数字更大),分布在全国各地,但主要集中在中国南方。
直到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才全部集中中国北方的陕甘宁边区,但此时南方八省仍有为数上万人的红军游击队分散活动。
目录[隐藏]∙ 1 历史o 1.1 南昌起义和井冈山会师o 1.2 反围剿o 1.3 长征o 1.4 改编为八路军∙ 2 编制o 2.1 第一方面军o 2.2 第二方面军o 2.3 第四方面军 3 参见[治委员詹才芳、副军长许世友、参谋长王学礼、政治部主任王新亭)、红三十军(军长余天云、政治委员李先念)和红三十一军(军长王树声、政治委员张广才),又将川东游击队改编为红三十三军(军长王维舟、政治委员杨克明、副军长罗南辉),共辖5个军,总兵力达8万人。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奉命退出川陕苏区,开始长征。
6月,在四川懋功与红一方面军会师。
8月,两军混编共同北上,红四方面军主力和中共中央军委为左路军。
不久,张国焘率左路军穿过松潘草地到达阿坝后,拒绝继续北上,南下再过草地,希望能在西康创建根据地,但屡遭挫折,部队损失严重。
1936年7月初,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二、六军团旋即组成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的战斗序列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的战斗序列一、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革命军事委员会(洛川会议时改组)书记(俗称主席):毛泽东副书记(俗称副主席):朱德、周恩来委员: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林彪、贺龙、刘伯承、任弼时、叶剑英、张浩、徐向前军委参谋长:肖劲光军委秘书长:杨尚昆中共北方局军事部部长:朱瑞中共南方局军事部部长:叶剑英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尹林平中共湖南省委军委书记:聂鸿钧中共闽粤边特区委军事部部长:谭震林中共江苏省委军委书记:张爱萍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彭雪枫军委总参谋部:部长:聂鹤亭二、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王稼祥(后,1938年8月底)总政副主任:邓小平野战政治部主任:傅钟(1938年8月底)总部秘书长:舒同总兵站部部长:杨立三总供给部部长:张元寿总卫生部部长:姜齐贤总部特务团团长:韦杰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由“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改称)教育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校长兼政治委员:林彪副校长:罗瑞卿教育长:刘亚楼政治部主任:傅钟副主任:张际春训练部部长:陈伯钧第一大队大队长:苏振华第一大队政治委员:胡耀邦第二大队大队长:冯达飞第二大队政治委员:方正平第三大队大队长:王赤军第三大队政治委员:何长工第四大队大队长:韦国清第四大队政治委员:徐德操四、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八路军分会(1937年8月29日成立)书记:朱德副书记:彭德怀常委兼秘书长:任弼时委员:朱德、彭德怀、任弼时、林彪、聂荣臻、贺龙、关向应、刘伯承、张浩五、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由红军第一军团、第十五军团、七十四师改编)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肖华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王秉璋侦察科科长:苏静管理科科长:石新安师政训处宣传部部长:肖向荣锄奸部部长:朱涤新民运部部长:潘振武师供给部部长:邝任农师卫生部部长:叶青山副部长:谷广善第三四三旅(由红一军团一师、二师、四师改编)旅长:陈光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孙毅、陈士榘(不久)六八五团团长:黄永胜副团长:邓华六八六团团长:李天佑]副团长:杨勇政训处主任:符竹庭第三四四旅(由红十五军团七十三师、七十五师、七十八师改编)旅长:徐海东副旅长:黄克诚参谋长:陈漫远、卢绍武(不久)政训处主任:崔田民六八七团团长:张绍东副团长:韩振纪六八八团团长:陈锦绣副团长:田守尧政训处主任:刘震师独立团团长:杨成武师教导队炮兵营(由红七十四师改编)骑兵营(由红七十四师改编)辎重营(由红七十四师改编)师留守处主任:陈先瑞六、八路军第一二零师(由红二方面军二十七军、二十八军、独立一、二师、赤水警卫营、前总直属队等改编)师长:贺龙副师长:肖克参谋长:周士第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甘泗淇师司令部第一科科长:唐健伯第二科科长:郭辉勉第三科科长:刘忠第四科科长:杜世兴军法处处长:黄新远师政训处总务处处长:金如柏组织部部长:朱明宣传部部长:张平化敌工部部长:吴西民运部部长:罗贵波师供给处处长:陈希云副处长:赵熔师军医处处长:刘运生副处长:蒋耀德第三五八旅(由红二方面军四师、六师及红二十八军改编)旅长:卢冬生(未到职)副旅长:张宗逊参谋长:姚喆政训处主任:张平化七一五团团长:王尚荣副团长:顿星云参谋长:喻楚杰政训处主任:黄延卿七一六团团长:宋时轮副团长:廖汉生参谋长:曾来古政训处主任:伍晋南第三五九旅(由红二方面军六军、三十二军及前总特务团改编)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参谋长:刘子奇七一七团团长:刘转连副团长:陈宗尧参谋长:欧阳家祥政训处主任:刘道生七一八团团长:文年生副团长:贺庆积、帅荣(不久)参谋长:帅荣政训处主任:罗志敏师教导团(由红二十七军大部改编)团长:彭绍辉副团长:苏启胜师炮兵营(由红二十七军一部改编)师辎重营(由红军赤水警卫营改编)师特务营(由红独立一师改编)师工兵营(由红独立二师改编)师骑兵营(由红骑兵一团改编)师留守处主任:贺晋年副主任:王兆相七、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由红四方面军二十九军、三十军和陕甘宁独立第一二三四团和红十五军团一部改编)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参谋长:倪志亮政训处主任:张浩副主任:宋任穷师参谋处处长:李达师供给处处长:周玉成副处长:徐林主任:赖勤师卫生处处长:钱信忠主任:陆加汉师军法处处长:丁武选师锄奸部部长:邱积成师留守处主任:阎红彦副主任:甘渭汉师教导团(由编余干部和西路军归队干部组成)团长:张贤约政治处主任:袁鸿化第三八五旅(由红四方面军四军改编)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参谋长:耿飚政训处主任:苏精诚第七六九团(由红四方面军四军十师改编)团长:陈锡联副团长:汪乃贵参谋长:范朝利政训处主任:丁先国第七七零团(由红四方面军四军十二师改编)团长:张才千副团长:曾广泰、胡奇才(不久)参谋长:袁渊政训处主任:肖元礼第三八六旅(由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改编)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参谋长:李聚奎政训处主任:王新亭第七七一团(由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九十一师改编)团长:徐深吉副团长:韩东山参谋长:刘金轩、黄新友(不久)政训处主任:黄振堂第七七二团(由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九十三师改编)团长:叶成焕副团长:王近山参谋长:孙继先政训处主任:谢富治师炮兵营(由陕甘宁独立第一、二团一部改编)师辎重营(由陕甘宁独立第三、四团一部改编)师特务营(由红二十九军改编)师工兵营(由红三十军改编)师骑兵营(由红骑兵三团改编)回答:2007-06-03 19:40共0条评论...评论┆举报8341dlts[先知] 第一二九师(8月由红四方面军及陕北红军一部改编)直属:特务营(红二十九军改编,归后方留守处建制)炮兵营(红三十军改编,归后方留守处建制)骑兵营(陕北骑三团改编)辎重营(独立三团、警卫营改编,归后方留守处建制)工兵营(独立一、二、四团改编,归后方留守处建制)教导团(由编余干部及西路军归队干部组建)三八五旅(红四军第十、十二师改编,旅部归后方留守处建制)七六九团(第十师改编)七七○团(第十二师改编,归后方留守处建制)三八六旅(红三十一军九十一、九十三师改编)七七一团(第九十一师改编)七七二团(第九十三师改编)东进纵队(12月由七六九团四个步兵连及师机枪连、骑兵连编成)独立游击支队(11月由教导团五连与太谷、榆次游击队组成)太行支队(12月由七六九团一个连及地方游击队组成)太行第四游击支队(11月由峰峰、元河沟煤矿工人抗日队伍组成)第一二○师(8月由红二方面军及陕北红军一部改编)直属:特务营(陕北独一师改编,归后方留守处建制)工兵营(陕北独二师改编,归后方留守处建制)炮兵营(赤水警卫营改编,归后方留守处建制)辎重营(二十七军改编,归后方留守处建制)通信营(总部特务团二营改编)骑兵营(军委骑兵团改编)教导团(红三十二军九十六师改编)学兵团(10月由师随营学校组建)绥蒙支队(12月由绥远蒙旗地方武装改编而成)宋支队(9月由七一六团二营组成,亦称雁北支队)三五八旅(红二军团、红二十八军一部改编)七一五团(红二军团红四师及二十八军一部改编)七一六团(红二军团红六师及二十八军一部改编)忻崞独立团(12月由忻县游击队为主组建)三五九旅(红六军团、红三十二军一部改编)七一七团(红六军团改编)七一八团(红三十二军九十四师改编,归后方留守处建制)平山独立团(12月由平山游击队为主组建)崞县独立团(12月由崞县游击队为主组建)第一一五师(8月由红一方面军及陕北红七十四师改编)独立团(红一师改编,11月编入晋察冀军区)直属:炮兵营(七十四师一部改编,归后方留守处建制)辎重营(七十四师一部改编,归后方留守处建制)教导大队(新组建,归后方留守处建制)骑兵营(陕北骑二团改编)第三四三旅(红一军团改编)第六八五团(红二师改编)第六八六团(红四师改编)补充团(12月以六八六团六连为基础组建)第三四四旅(红十五军团改编,11月暂划归总部直接指挥)第六八七团(红七十三师改编)第六八八团(红七十五师改编)第六八九团(12月组建)第五支队(11月以六八五团二营与平山游击队合编亦称永兴支队)。
新四军
新四军前身为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坚持斗争的红军游击队。1937年8月1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南方各游击区“较大的红色部队,可与国民党的附近驻军或地方政府进行谈判,改变番号与编制以取得合法地位”的指示,陈毅、邓子恢等游击区的领导积极展开统一战线工作。“铁军”名将叶挺出面与蒋介石进行联络,协商红军改编等问题。10月12日,根据国共双方达成的协议,国民政府宣布,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4军,军长为叶挺,副军长为项英,参谋长为张云逸,副参谋长为周子昆,政治部主任为袁国平,副主任为邓子恢,供给部长为宋裕和。为加强党的领导,中共中央还决定成立东南分局和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书记兼军分会书记为项英,军分会副书记为陈毅。1938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在江西南昌正式宣告成立。4月4日奉命着手改编部队,新四军共编为4个支队1个特务营。第1支队,司令员为陈毅,副司令员为博秋涛,参谋长为胡发坚,政治部主任为刘炎。分编为1、2两团,计2300余人。第2支队,司令员为张鼎丞,副司令员为粟裕,参谋长为罗忠毅,政治部主任为王集成。分编为3、4两团,计1800余人。第3支队,司令员为张云逸(兼),副司令员为谭震林,参谋长为赵凌波,政治部主任为胡荣,分编为5、6两团,计2100余人。第4支队,司令员为高敬亭,参谋长为林维先,政治部主任为肖望东,分编为7、8、9团和手枪团。军部特务营,由湖南、闽中等地游击队编成。全军共1.03万余人,6200多支枪。新四军在华中敌后坚持武装斗争,不屈不挠,队伍不断扩大,先后建立了以罗炳辉为司令员的第5支队,以彭雪峰为司令员的第6支队,以李先念为司令员的豫鄂挺进纵队,以及许多游击支队,创建了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建了苏南、皖中、皖东、皖东北,豫皖苏、鄂中等游击根据地,为开辟苏北,继续发展华中打下基础。为适应斗争需要,1940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华中总指挥部,任命叶挺、陈毅为正副总指挥。在叶挺抵苏北前,由陈毅代理总指挥,刘少奇为政委,总指挥部指挥的部队有: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江北指挥部;豫鄂挺进纵队;八路军第4纵 队;第5纵队。此时,新四军军部下辖第1支队:第1团、新1团;第2支队:第3团、新3团;第3支队:第5团、挺进团;江南指挥部:第1、2、3纵队。到1941年初,基本上完成了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新四军军长叶挺被俘,项英、袁国平等领导同志牺牲,部队受到严重损失。1941年1月20日,中央军委发布了重建新四军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委,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1月23日,新四军将领发布通电,宣誓就职。l月28日,新的军部在苏北盐城成立。2月28日,新四军总部颁令,将全军扩大整编为7个正规师1个独立旅,连同抗大第5分校,全军共9万余人。整编后的新四军,继续坚持华中敌后抗战,抗击敌伪的进攻,加强了根据地的建设。1941年3月27日,中央决定组织新四军分会,由刘少奇、陈毅、邓子恢、赖传珠、饶漱石五人组成,以刘少奇为书记。7月11日,中央军委任命饶漱石为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原主任邓子恢调任为第四师政治委员。1942年 1月 3日,中央决定刘少奇回延安参加七大,新四军政委一职由饶漱石代理。11月1日,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任命谭震林为政治部主任。1942年8月4日,奉毛泽东指示,新四军实行精兵简政。精减后的新四军下辖:l师兼苏中军区;2师兼淮南军区;3师兼苏北军区;4师兼淮北军区;7师。新四军坚持了华中抗战阵地,全面深入地进行根据地建设。到抗战胜利时,新四军代军长为陈毅,代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为饶漱石,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为赖传珠,下辖苏浙军区、苏中军区、2师兼淮南军区、3师兼苏北军区、4师兼淮北军区、7师兼皖江军区。据不完全统计,在八年抗战中,华中我军在30万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封锁、围攻下,抗击着敌伪强大兵力。对敌作战近两万次,毙伤俘敌31.7万余人,建立了地跨苏、浙、皖、豫、鄂五省的敌后根据地,我主力和地方部队发展到31万余人,为抗日战争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老照片细说军史——1937年新四军战斗序列编制及将领组成名单
老照片细说军史——1937年新四军战斗序列编制及将领组成名单1937年8月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0月初,又将在南方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
12月14日,中共中央为加强对新四军的领导,决定成立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后改为东南局)书记项英兼任军分会书记,陈毅任副书记。
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湖北汉口成立,1938年1月6日,移驻江西南昌。
全军辖4个支队、10个团、及军部直属队共计10300余人。
新四军军部军长——叶挺(1941年1月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1946年4月8日在返回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副军长——项英(1941年3月13日在皖南事变中牺牲)参谋长——张云逸(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政治部主任——袁国平(1941年1月15日在皖南事变中身负重伤,为避免被俘,举枪自尽。
)副参谋长——周子昆(1941年3月13日在皖南事变中牺牲)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军部直属队教导总队:总队长——周子昆(兼)军部教导总队是从南方湘、闽、粤、赣、浙、鄂、皖八省13个地区的游击队中抽调的部分干部骨干和老兵,以及刚参军的知识青年组成。
教导总队的任务是为新四军培养营、连级干部。
军部直属特务营军部直属特务营是由湘南、闽中红军游击队改编组成,约四百余人。
特务营教导员——陈茂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特务营营长——邱玉权,1946年6月牺牲。
新四军第一支队第1支队由湘鄂赣边、湘赣边、赣粤边、皖浙赣边、湘南等地红军和游击队编成,下辖第1团、第2团。
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第一支队副司令员——傅秋涛(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第一支队参谋长——胡发坚(1939 年3 月15 日牺牲)第一支队政治部主任——刘焱(1946年11月20日,在山东临沂病逝。
优品课件之中共党史知识问答(抗日战争时期)
中共党史知识问答(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党史知识问答(抗日战争时期)69、卢沟桥事变是怎样发生的?1937年7月7日夜,日军一部在卢沟桥借“军事演习”之名,向中国驻军寻衅,并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
日军的无理要求遭到中方拒绝。
正当交涉还在进行时,日军向卢沟桥一带的中国驻军发动攻击,并炮轰宛平县城。
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一部奋起抵抗。
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战的开始。
70、谈谈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基本情况为早日实现国共两党合作抗日,1937年7月中旬和8月上旬,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代表两次与国民党谈判,双方最终达成以下协议: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并设总指挥部;在国民党统治区的若干城市成立八路军办事处;出版《新华日报》。
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指出团结御侮的必要,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标志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71、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情况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红军改编为八路军(1937年9月按全国海陆空军战斗序列,第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
全军约4。
6万人,下辖三个师:第一一五师以原红军第一方面军为主;第一二○师以原红军第二方面军为主;第一二九师以原红军第四方面军为主。
72、新四军成立于何时,由哪些队伍组成,其主要领导人又是谁?根据国共双方谈判达成的协议,1937年9月28日,蒋介石任命叶挺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军长。
散布于湘、赣、闽、粤、浙、鄂、豫、皖八省的红军游击队(除广东琼崖地区游击队外),随即集中整编为新四军。
新四军下辖四个支队,一个特务营,共计1。
八路军、新四军战斗序列
八路军、新四军战斗序列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华北抗战的人民军队。
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就中国工农红军改编和开赴抗日前线的问题开始谈判,抗日战争爆发后达成协议。
8月22日,国民党政府宣布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
8月25日,中共军委中央发布命令,将驻陕甘宁边区的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从9月11日起,按战斗序列又称第十八集团军,朱德、彭德怀改称正、副总司令),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
下辖3个师:第115师,林彪任师长,聂荣臻任副师长;第120师,贺龙任师长,萧克任副师长;第129师,刘伯承任师长,徐向前任副师长。
全军共4.6万人。
改编后,主力开赴华北前线作战。
为保卫陕甘宁边区的安全,成立八路军后方总留守处(12月改称八路军留守兵团),萧劲光任主任,统一指挥各师留守部队。
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共歼灭日伪军125万余人,解放了大片国土,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抗日战争结束时,八路军发展到100余万人,成为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组成部分。
1937年10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将湘、赣、粤、浙、闽、鄂、豫、皖共8省14个区(不包括琼崖红军游击队)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和项英任正副军长。
同年12月25日,新四军在汉口成立军部,全军共1.03万余人,各种枪支6200支(挺)。
(一)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序列表(1937年10月)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总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第115师师长林彪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治部主任罗荣桓政治部副主任肖华第342旅旅长陈光政委肖华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陈士榘第344旅旅长徐海东政委黄克诚参谋长卢绍武独立团骑兵营辎重营工兵营炮兵营教导队第120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副师长肖克参谋长周士第政治部主任甘泗琪第358旅旅长张宗逊政委李井泉参谋长姚哲政治部主任张平化第359旅旅长陈伯钧政委王震参谋长刘子奇政治部主任袁任远教导团骑兵营特务营炮兵营辎重营工兵营通讯营第129师师长刘伯承政委张浩副师长徐向前参谋长倪志亮副主任宋任穷第385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参谋长耿飙第386旅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参谋长李聚奎教导团特务营炮兵营工兵营骑兵营辎重营后方总留守处政治部主任肖劲光(辖各师留守部队)(选自《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第3期)(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表(1938年1月)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第1支队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参谋长胡发坚政治部主任刘炎第2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罗忠毅政治部主任王集成第3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兼)副司令员谭震林参谋长赵凌波政治部主任胡荣第4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参谋长胡维先政治部主任肖望东教导队特务营(选自魏宏运等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4)P51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三)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表(1941年3月)代军长陈毅政治委员刘少奇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赖传珠政治部主任邓子恢第1师师长粟裕政治委员刘炎政治部主任钟期光第2师兼师长张云逸政治委员郑位三副师长罗炳辉参谋长周骏鸣政治部主任郭述申副主任张劲夫第3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参谋长彭雄政治部主任吴法宪第4师师长兼政委彭雪枫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肖望东第5师师长兼政委李先念参谋长刘少卿政治部主任任质斌第6师师长兼政委谭震林参谋长罗忠毅第7师师长张鼎丞政治委员曾希圣参谋长李志高政治部主任何伟独立旅特务团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
新四军战斗序列
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主任袁国平政治副主任邓子恢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参谋长胡发坚政治主任刘炎第一团团长傅秋涛(兼) 副团长江渭清参谋长王怀生政治主任钟期光第二团团长张正坤副团长刘培善参谋长王必成政治主任肖国生第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罗忠毅政治主任王集成第三团团长黄火星副团长邱金声参谋长熊梦辉政治主任钟国楚第四团团长卢胜副团长叶道之参谋长王胜政治主任廖海涛第三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兼) 副司令员谭震林参谋长赵凌波政治主任胡荣第五团团长饶守坤副团长曾昭铭参谋长桂蓬洲政治主任刘文学第六团团长叶飞副团长吴焜参谋长黄元庆政治主任阮英平第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参谋长林维先政治主任肖望东第七团团长杨克志政委曹玉福参谋长林英坚政治主任胡继亭第八团团长周骏鸣政委林凯参谋长赵启民政治主任徐祥亨第九团团长顾士多政委高志荣参谋长唐少田政治主任郑重手枪团团长詹化雨政委汪少川军直队长周子昆(兼)教导队教育长冯达飞政治主任余立金代军长陈毅政委刘少奇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赖传珠政治部主任邓子恢第一师师长粟裕政委刘炎政治部主任钟期光第—旅旅长兼政委叶飞第二旅旅长王必成政委刘培善第三旅旅长陶勇政委刘先胜第二师师长张云逸(兼) 政委郑位三副师长罗炳辉参谋长周骏鸣政治部主任郭述申政治部副主任张劲夫第四旅旅长梁从学政委王集成第五旅旅长成钧政委赵启民第六旅旅长兼政委谭希林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司令员杨梅生(独立旅)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司令员郑抱真政委谭光廷第三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参谋长彭雄政治部主任吴法宪第七旅旅长彭明治政委朱涤新第八旅旅长田守尧政委吴信泉第九旅旅长张爱萍政委韦国清淮海军区司令员覃健政委金明皖东北保安司令部第四师师长兼政委彭雪枫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肖望东第十旅旅长刘震政委康志强第十—旅旅长滕海清政委孔石泉第十二旅旅长饶子健政委赖毅萧县独立旅旅长纵汉民政委李中道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第五师师长兼政委李先念参谋长刘少卿政治部主任任质斌第十三旅旅长周志坚政委方正平第十四旅旅长罗厚福政委张体学第十五旅旅长王海山政委周志刚第一纵队司令员杨经曲政委张执一第二纵队司令员黄林政委刘子厚第三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何耀榜鄂豫边区保安司令部司令员郑绍文政委夏忠武随营军事学校第六师师长兼政委谭震林参谋长罗忠毅第十六旅旅长罗忠毅(兼) 政委廖海涛第十八旅旅长江渭清政委温玉成路东保安司令部司令员何克希政委吴仲超路西保安司令部司令员韦永义政委第七师师长张鼎丞政委曾希圣参谋长李志高政治部主任何伟第十九旅旅长孙仲德政委曾希圣(兼)军直独立旅旅长梁兴初政委罗华生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校长陈毅(兼) 副校长赖传珠(兼) 副校长冯定1945年7月新四军战斗序列表代军长陈毅代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饶漱石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赖传珠苏浙军区司令员粟裕政委谭震林(未到任) 副司令员叶飞参谋长刘先胜政治部主任钟期光第一纵队司令员王必成政委江渭清第二纵队司令员何克希政委谭启龙副司令员张翼翔第三纵队司令员陶勇政委阮英平第四纵队司令员廖政国政委韦一平第一分区司令员钟国楚政委陈光第二分区司令员梅嘉生政委陈立平苏中军区司令员管文蔚政委陈丕显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张藩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姬鹏飞教导旅旅长刘飞第—军分区司令员黄逸峰政委陈时夫第三军分区司令员陈玉生政委李干辉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卢胜政委姬鹏飞(兼)第五军分区司令员韦永义政委金柯第六军分区司令员包厚昌政委钱敏第二师兼淮南军区师长罗炳辉政委谭震林参谋长韩振纪政治部主任肖望东副参谋长詹化田政治部副主任余立金第四旅旅长梁从学副旅长朱绍清副政委高志荣第五旅旅长成钧政委赵启民第六旅兼路西军分区旅长陈庆先政委黄岩路东军分区司令员罗占云政委李世农第三师兼苏北军区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参谋长洪学智政治部主任吴法宪第七旅旅长彭明治副旅长胡炳云政委郭成柱第八旅兼盐阜军分区旅长张天云政委李雪三第十旅兼淮海军分区旅长刘震政委金明独立旅旅长覃健第四师兼淮北军区师长张爱萍政委邓子恢副师长韦国清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吴芝圃第九旅旅长滕海清政委康志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张震球副司令员饶子健第十一旅兼第二军分区旅长张震(兼) 副旅长姚运良政委赖毅第三军分区司令员赵汇川政委张太生第五师兼鄂豫皖湘赣军区师长兼政委李先念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任质斌参谋长文建武政治部副主任张树才第十三旅旅长周志坚政委周志刚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吴诚忠政委周季芳第二军分区司令员王海山政委文敏生第三军分区司令员贺炳炎政委廖汉生第四军分区司令员韩东山政委夏忠武第五军分区司令员吴世安政委郑绍文第六军分区司令员陈刚政委方正平豫中军分区司令员陈先瑞政委栗在山鄂皖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黄世德第七师兼皖江军区师长谭希林政委曾希圣参谋长孙仲德政治部主任王集成副参谋长林维先第十九旅旅长林维先(兼) 政委黄火星含和支队兼含和军分区支队长孙仲德(兼)皖南支队兼皖南军分区支队长梁金华。
新四军资料
新四军资料高一(13)班沈屹、任奇凡整理1、简介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隶属于国民党军队战斗序列,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留在南方八省进行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改编的队伍。
新四军是正面战场上共产党的主力部队,装备相对于八路军要好些,军装为德式军装,军帽上有青天白日徽,新四军军官服饰与其他国民革命军服饰基本相同,部分军服由国民军提供。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迫于日军进攻上海,威胁南京,终于与中共达成关于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组成一个军,于大江南北和闽浙两省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协议。
1937年10月12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南方8省13个地区(不包括琼崖红军游击队)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任命叶挺为军长。
经由中共中央提名,经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核定,任命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邓子恢为副主任。
为加强对新四军的领导,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以项英为书记,陈毅为副书记。
抗战结束后,新四军番号继续被沿用到1947年1月30日才撤销,原新四军部队主力除第3师(黄克诚部)开赴东北加入东北野战军,第5师(李先念部)改编为中原军区外,其余主力改编为华东野战军,1949年1月改称第三野战军。
2、发展成立: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1934年国军在蒋介石的领导下进行第五次围剿,共产党军队的一部分成功逃脱,进行长征,其余的留在南方进行游击战。
1936年底,西安事变之后,中国共产党和以中国国民党为主的国民政府达成和解,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7月,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根据国共两党谈判达成的协议,10月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等八省的红军和游击队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或称“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下辖四个支队,编入第三战区战斗序列(指挥官顾祝同),并规定在苏北、皖南地区担任游击。
新四军战斗序列
新四军战斗序列新四军战斗序列之一(一九三八年春)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子国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参谋长胡发坚政治部主任刘炎第一团团长傅秋涛(兼)副团长江渭清参谋长王怀生政治部主任钟期光第二团团长张正坤副团长刘培善参谋长王必成政治部主任肖国生第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罗忠毅政治主任王集成第三团团长黄火星副团长邱金声参谋长熊梦辉政治主任钟国楚第四团团长卢胜副团长叶道之参谋长王胜政治主任廖海涛第三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兼)副司令员谭震林参谋长赵凌波(后叛变)政治主任胡荣第五团团长饶守坤副团长曾昭铭参谋长桂逢洲政治主任刘文学第六团团长叶飞副团长吴焜参谋长黄元庆政治主任阮英平第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参谋长林维先政治主任肖望东第七团团长杨克志(后判逃)政治委员曹玉福(后叛逃)参谋长林英坚政治主任胡继亭第八团团长周骏鸣政治委员林凯参谋长赵启民政治主任徐祥亨第九团团长顾士多政委高志荣参谋长唐少田政治主任郑重手枪团团长詹化雨政委汪少川新四军战斗序列之二(一九四〇年十一月) 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总指挥叶挺政委刘少奇副总指挥陈毅参谋长赖传珠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教导总队第一支队司令员傅秋涛第二支队司令员周桂生政委黄火星第三支队司令员张正坤政委胡荣江南指挥部指挥罗忠毅政委廖海涛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司令员谭震林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张云逸(兼)副指挥徐海东罗炳辉政治部主任邓子恢(兼)第四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兼)政委戴季英第五支队司令员罗炳辉政委郭述申江北游击纵队司令员谭希林政委孙仲德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司令员杨梅生政委刘顺元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司令员梁从学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指挥陈毅(兼)副指挥粟裕政治部主任刘炎副主任钟期元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叶飞第二纵队司令员王必成政委刘培善第三纵队司令员陶勇政委刘先胜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李先念参谋长刘少卿政治部主任任质斌第一支队支队长周志坚政委方正平第四支队政委郑少文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彭雪枫政委黄克诚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肖望东第四旅旅长刘震政委康志强第五旅旅长滕海清政委孔石泉第六旅代旅长饶子健政委赖毅豫皖苏边区保安司令部司令员耿蕴斋(后叛变)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黄克诚参谋长韩振纪政治主任吴法宪副主任邓逸凡第一支队司令员彭明治政委朱涤新第二支队司令员田守尧政委吴信泉第三支队司令员张爱萍政委韦国清皖苏北保安司令部新四军战斗序列之三(一九四一年三月)代军长陈毅政委刘少奇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赖传珠政治部主任邓子恢第一师师长粟裕政委刘炎政治部主任钟期光第一旅旅长叶飞第二旅旅长王必成政委刘培善第三旅旅长陶勇政委刘先胜第二师师长张云逸政委郑位三副师长罗炳辉参谋长周骏鸣政治部主任郭述申第四旅旅长梁从学政委王集成第五旅旅长成钧政委赵启民第六旅旅长兼政委谭希林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司令员杨梅生政委刘顺元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司令员郑抱真政委谭光廷第三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参谋长彭雄政治部主任吴法宪第七旅旅长田守尧政委吴信泉第九旅旅长张爱萍政委韦国清皖东北保安司令部淮海军区司令员覃健政委金明第四师师长兼政委彭雪枫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肖望东第十旅旅长刘震政委康志强第十一旅旅长滕海清政委孔石泉第十二旅代旅长饶子健政委赖毅肖县独立旅旅长纵翰民政委李中道第五师师长兼政委李先念参谋长刘少卿政治部主任任质斌第十三旅旅长周志强政委方正平第十四旅旅长罗厚福政委张体学第一纵队政委张执一第二纵队司令员黄林政委刘子厚第三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何耀榜鄂豫皖边区抗日保安司令部司令员郑绍文政委夏忠武第六师师长兼政委谭震林参谋长罗忠毅第十六旅旅长罗忠毅(兼)政委廖海涛第十八旅旅长江渭清政委温玉成东路保安司令部司令员何克希政委吴仲超西路保安司令部司令员韦永义第七师师长张鼎丞政委曾希圣参谋长李志高政治部主任何伟第十九旅旅长孙仲福军部直属独立旅旅长梁兴初政委罗华生新四军战斗序列之四(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代军长陈毅代政委兼代政治部主任饶漱石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赖传珠第一师兼苏中军区师长兼政委粟裕副师长叶飞政治部主任钟期光第一旅兼第三军分区旅长兼政委叶飞(兼)司令员陈玉生第二军分区政治委员陈时夫第三旅兼第四军分区旅长陶勇政委姬鹏飞司令员季方第十八旅兼第一军分区旅长刘先胜政委韦一平第十六旅旅长王必成政委江渭清第二师兼淮南军分区师长罗炳辉政委谭震林参谋长韩振纪第四旅兼路东军分区旅长梁从学政委陈光第五旅兼路西军分区旅长成钧政委赵启民第三师兼苏北军分区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副师长张爱萍政治部主任吴法宪第七旅旅长彭明治政委郭成柱第八旅兼盐阜军分区旅长刘震政委金明第四师兼淮北军分区师长彭雪枫政委邓子恢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吴芝圃第九旅兼第一军分区旅长韦国清政委康志强第十一旅兼第二军分区旅长滕海清政委赖毅第三军分区司令员赵江川政委康志强(兼)游击支队兼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张太生第五师兼鄂豫皖军分区师长兼政委李先念副师长任质斌政治部主任新编第四军序列表一、新编第四军序列表(1938年1月)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第1支队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参谋长胡发坚政治部主任刘炎第2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罗忠毅政治部主任王集成第3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兼)副司令员谭震林参谋长赵凌波政治部主任胡荣第4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参谋长胡维先政治部主任肖望东教导队特务营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表(1941年3月)代军长陈毅政治委员刘少奇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赖传珠政治部主任邓子恢第1师师长粟裕政治委员刘炎政治部主任钟期光第2师兼师长张云逸政治委员郑位三副师长罗炳辉参谋长周骏鸣政治部主任郭述申副主任张劲夫第3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参谋长彭雄政治部主任吴法宪第4师师长兼政委彭雪枫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肖望东第5师师长兼政委李先念参谋长刘少卿政治部主任任质斌第6师师长兼政委谭震林参谋长罗忠毅第7师师长张鼎丞政治委员曾希圣参谋长李志高政治部主任何伟独立旅特务团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
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和新四军
作者: NULL
出版物刊名: 江汉论坛
页码: 41-42页
主题词: 八路军;新四军;毛主席;华北;领导;抗日战争时期;红军游击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国民党
摘要: <正>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在领导和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后,根据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将红军主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又称第十八集团军),将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但我党的领导和革命军队的制度不变。
八路军辖第一一五、第一二○、第一二九三个师。
在改编之后,就遵照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开赴华北前线。
首战平型关,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疯狂气焰,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
战争年代人民军队的军衔情况
战争年代人民军队的军衔情况作者:徐平来源:《百年潮》2009年第07期实行军衔制度是军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
授予军人军衔,是为了确定军人在军队中的等级地位,也是国家给予军人的一种荣誉。
人民解放军由于受各种历史条件所限,直到1955年至1965年和1988年至今才两次实行军衔制。
但是,并非在实行军衔制以后人民军队才开始有军衔,部分指挥人员在战争时期也曾有过军衔,有些高级干部还佩戴过缀有金星的中将、少将领章。
而且,人民军队在战争时期还曾两次酝酿在全军范围内实行军衔制,只是受当时的环境和条件限制,最终未能实现。
八路军、新四军部分人员曾有过军衔抗日战争初期,大敌当前,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纳入国民革命军序列,部队编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服装等,基本都与国民党军队相同。
从1938年3月八路军一二○师给中央军委参谋长滕代远的关于营以上干部履历的报告中可以看出,当时八路军的高、中级干部均有军衔:师长、副师长为中将;师参谋长、旅长、副旅长一般为少将;师参谋处长、旅参谋长、旅政治部主任、团长、支队长一般为上校。
如一二○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均为中将;一二○师参谋长周士第,三五八旅旅长卢冬生、副旅长张宗逊,三五九旅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三八五旅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等均为少将;一二○师参谋处处长彭绍辉、三五九旅参谋长郭鹏、三八五旅政治部主任谢扶民、七一五团团长王尚荣、七一六团团长贺炳炎、七七○团团长张才千、一二○师雁北游击支队支队长宋时轮等均为上校。
1938年12月13日,八路军一一五师在给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关于少校以上干部战绩的报告中也提到,六八五团团长杨得志、六八六团团长杨勇等均为上校。
当时八路军、新四军干部的军衔,主要见于履历表、报告中,本人一般也知道,因未普遍实行,而且只是在抗战初期有过记载,以后就逐渐不再提军衔而只提干部的职务了。
我军在这一时期佩戴过军衔的只是少数指挥员,如北伐名将叶挺临危受命,出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并被授予中将军衔。
党史微故事
党史微故事导语:在世界的历史中,每一伟大而高贵的时刻都是某种热忱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以下是给大家带来的简短的党史小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党史小故事一:今天给大家说说新四军的由来和新四军历史。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属于国民政府战斗序列,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中国人民解放军前身之一。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于10月将在江南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大部被俘、失散或牺牲,军长叶挺谈判时被扣,副军长项英遇害。
国民政府宣布"将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番号即予撤销"。
中国共产党对此针锋相对,宣布重建军部,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
重建后的新四军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深入华中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
在8年抗日战争中,新四军抗击和牵制了16万日军,23万伪军,作战2.2万余次,其中对日伪军作战1.9万余次,歼日伪军31万余人;反顽自卫作战3千余次。
新四军作战伤亡8.9万余人。
新四军从最初的1万余人,发展到拥有主力21.5万余人。
1938年刚成立不久的新四军,军部由武汉迁至南昌,集中改编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
军长叶挺和副军长项英指示设计新四军臂章。
当时,八路军曾佩戴有"抗敌"两字的臂章。
美术工作者吕蒙等人受此启发,提议新四军臂章上画上一个身背斗笠,左手持枪、右手指向前方的战士,并在左下角标明"抗敌"两字,以表明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开赴前线抗日的决心。
此臂章得到叶挺等新四军指挥员的认可,成了最初的新四军臂章。
红军纳入国民革命军序列后,部队编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服装、标志基本都与国民党军队相同,改换军服后,八路军、新四军都佩戴"青天白日"帽徽。
红军主力部队战斗序列
红军主力部队战斗序列
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简称“红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
一、南昌、秋收、广州起义部队序列
二、红军战斗序列(1928年7月-9月)
三、红军战斗序列(1929年6月-12月)
四、红军战斗序列(1930年以后)
五、红军战斗序列(1933年6月份以后)
六、红军战斗序列(1934年10月份以后)
七、红一方面军战斗序列(1935年12月份于陕西省)
八、中国人民共产党抗日红军战斗序列(1936年12月份以后)
本文中暂缺1931年、1932年、1935年、1937年的战斗序列。
本文内容主要来源一些红一、二、四方面军等军史与各革命根据地史初稿,各种关于红军的材料及回忆录等,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图书馆、国家档案局等机构合办的抗战数据平台。
由于水平有限,编辑工作中难免有疏误之处,竭诚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以此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新四军战斗序列
新四军战斗序列新四军战斗序列之一(一九三八年春)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子国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参谋长胡发坚政治部主任刘炎第一团团长傅秋涛(兼)副团长江渭清参谋长王怀生政治部主任钟期光第二团团长张正坤副团长刘培善参谋长王必成政治部主任肖国生第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罗忠毅政治主任王集成第三团团长黄火星副团长邱金声参谋长熊梦辉政治主任钟国楚第四团团长卢胜副团长叶道之参谋长王胜政治主任廖海涛第三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兼)副司令员谭震林参谋长赵凌波(后叛变)政治主任胡荣第五团团长饶守坤副团长曾昭铭参谋长桂逢洲政治主任刘文学第六团团长叶飞副团长吴焜参谋长黄元庆政治主任阮英平第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参谋长林维先政治主任肖望东第七团团长杨克志(后判逃)政治委员曹玉福(后叛逃)参谋长林英坚政治主任胡继亭第八团团长周骏鸣政治委员林凯参谋长赵启民政治主任徐祥亨第九团团长顾士多政委高志荣参谋长唐少田政治主任郑重手枪团团长詹化雨政委汪少川新四军战斗序列之二(一九四〇年十一月)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总指挥叶挺政委刘少奇副总指挥陈毅参谋长赖传珠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教导总队第一支队司令员傅秋涛第二支队司令员周桂生政委黄火星第三支队司令员张正坤政委胡荣江南指挥部指挥罗忠毅政委廖海涛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司令员谭震林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指挥张云逸(兼)副指挥徐海东罗炳辉政治部主任邓子恢(兼)第四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兼)政委戴季英第五支队司令员罗炳辉政委郭述申江北游击纵队司令员谭希林政委孙仲德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司令员杨梅生政委刘顺元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司令员梁从学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指挥陈毅(兼)副指挥粟裕政治部主任刘炎副主任钟期元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叶飞第二纵队司令员王必成政委刘培善第三纵队司令员陶勇政委刘先胜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李先念参谋长刘少卿政治部主任任质斌第一支队支队长周志坚政委方正平第四支队政委郑少文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员彭雪枫政委黄克诚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肖望东第四旅旅长刘震政委康志强第五旅旅长滕海清政委孔石泉第六旅代旅长饶子健政委赖毅豫皖苏边区保安司令部司令员耿蕴斋(后叛变)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黄克诚参谋长韩振纪政治主任吴法宪副主任邓逸凡第一支队司令员彭明治政委朱涤新第二支队司令员田守尧政委吴信泉第三支队司令员张爱萍政委韦国清皖苏北保安司令部新四军战斗序列之三(一九四一年三月)代军长陈毅政委刘少奇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赖传珠政治部主任邓子恢第一师师长粟裕政委刘炎政治部主任钟期光第一旅旅长叶飞第二旅旅长王必成政委刘培善第三旅旅长陶勇政委刘先胜第二师师长张云逸政委郑位三副师长罗炳辉参谋长周骏鸣政治部主任郭述申第四旅旅长梁从学政委王集成第五旅旅长成钧政委赵启民第六旅旅长兼政委谭希林津浦路东联防司令部司令员杨梅生政委刘顺元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司令员郑抱真政委谭光廷第三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参谋长彭雄政治部主任吴法宪第七旅旅长田守尧政委吴信泉第九旅旅长张爱萍政委韦国清皖东北保安司令部淮海军区司令员覃健政委金明第四师师长兼政委彭雪枫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肖望东第十旅旅长刘震政委康志强第十一旅旅长滕海清政委孔石泉第十二旅代旅长饶子健政委赖毅肖县独立旅旅长纵翰民政委李中道第五师师长兼政委李先念参谋长刘少卿政治部主任任质斌第十三旅旅长周志强政委方正平第十四旅旅长罗厚福政委张体学第一纵队政委张执一第二纵队司令员黄林政委刘子厚第三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何耀榜鄂豫皖边区抗日保安司令部司令员郑绍文政委夏忠武第六师师长兼政委谭震林参谋长罗忠毅第十六旅旅长罗忠毅(兼)政委廖海涛第十八旅旅长江渭清政委温玉成东路保安司令部司令员何克希政委吴仲超西路保安司令部司令员韦永义第七师师长张鼎丞政委曾希圣参谋长李志高政治部主任何伟第十九旅旅长孙仲福军部直属独立旅旅长梁兴初政委罗华生新四军战斗序列之四(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代军长陈毅代政委兼代政治部主任饶漱石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赖传珠第一师兼苏中军区师长兼政委粟裕副师长叶飞政治部主任钟期光第一旅兼第三军分区旅长兼政委叶飞(兼)司令员陈玉生第二军分区政治委员陈时夫第三旅兼第四军分区旅长陶勇政委姬鹏飞司令员季方第十八旅兼第一军分区旅长刘先胜政委韦一平第十六旅旅长王必成政委江渭清第二师兼淮南军分区师长罗炳辉政委谭震林参谋长韩振纪第四旅兼路东军分区旅长梁从学政委陈光第五旅兼路西军分区旅长成钧政委赵启民第三师兼苏北军分区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副师长张爱萍政治部主任吴法宪第七旅旅长彭明治政委郭成柱第八旅兼盐阜军分区旅长刘震政委金明第四师兼淮北军分区师长彭雪枫政委邓子恢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吴芝圃第九旅兼第一军分区旅长韦国清政委康志强第十一旅兼第二军分区旅长滕海清政委赖毅第三军分区司令员赵江川政委康志强(兼)游击支队兼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张太生第五师兼鄂豫皖军分区师长兼政委李先念副师长任质斌政治部主任新编第四军序列表一、新编第四军序列表(1938年1月)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政治部副主任邓子恢第1支队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参谋长胡发坚政治部主任刘炎第2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罗忠毅政治部主任王集成第3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兼)副司令员谭震林参谋长赵凌波政治部主任胡荣第4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参谋长胡维先政治部主任肖望东教导队特务营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序列表(1941年3月)代军长陈毅政治委员刘少奇副军长张云逸参谋长赖传珠政治部主任邓子恢第1师师长粟裕政治委员刘炎政治部主任钟期光第2师兼师长张云逸政治委员郑位三副师长罗炳辉参谋长周骏鸣政治部主任郭述申副主任张劲夫第3师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参谋长彭雄政治部主任吴法宪第4师师长兼政委彭雪枫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肖望东第5师师长兼政委李先念参谋长刘少卿政治部主任任质斌第6师师长兼政委谭震林参谋长罗忠毅第7师师长张鼎丞政治委员曾希圣参谋长李志高政治部主任何伟独立旅特务团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
红军、八路军和解放军的区别
红军是抗日战争以前的武装,抗日战争后国共二次合作将红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这就是八路,这支部队是长征的部队,没参加长征的就是新四军,皖南事变后解散,以后又组了一次陈毅为军长,第十八集团军是朱德为军长,彭德怀为前线总指挥!抗日战争结束后又改名解放军是同一支队伍红军是和国民党打得时候叫的后来全民抗战时期我党把军队编入了全国抗战战斗序列为第八集团军即八路军在十年内战时期于1928年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在抗战时,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江南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当时我们使用国民党番号)解放战争时期,逐渐使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名称。
都是党领导的武装,不同时期的称呼从1927到1936年,称为红军1937-1946抗战期间为八路军1946开始称为解放军所以现在的士兵都叫解放军中国工农红军简介简称“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即十年内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
由中国工农革命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其他工农武装于1928年5月25日后陆续改称。
曾组成第一、二、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粉碎国民党军多次“围剿”。
1934年10月后陆续长征,并胜利到达陕北。
抗日战争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1928年5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全国各地工农革命军正式定名为红军。
1930年后,又逐渐改称中国工农红军。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不断发展壮大,先后组成了第一方面军(曾称中央红军)、第四方面军、第二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红军部队,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湘鄂西、鄂豫皖、琼崖、闽浙赣、湘鄂赣、湘赣、左右江、川陕、陕甘、湘鄂川黔等革命根据地,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多次“围剿”和“清剿”。
全国红军发展到最多时达到约30万人。
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战略指导,中央红军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被迫于1934年10月撤离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
新四军八路军编制
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时战斗序列一、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革命军事委员会(洛川会议时改组)书记(俗称主席):毛泽东副书记(俗称副主席):朱德、周恩来委员: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林彪、贺龙、刘伯承、任弼时、叶剑英、张浩、徐向前军委参谋长:肖劲光军委秘书长:杨尚昆中共北方局军事部部长:朱瑞中共南方局军事部部长:叶剑英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尹林平中共湖南省委军委书记:聂鸿钧中共闽粤边特区委军事部部长:谭震林中共江苏省委军委书记:张爱萍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彭雪枫[军委总参谋部:部长:聂鹤亭第一局局长:何长工第二局局长:曾希林、罗舜初(不久)第三局局长:王诤(副局长朱道松)第四局局长:宋裕和、陈奇涵(不久)卫生部部长:姬鹏飞副官处处长:徐曰文供给部部长:张元寿军委总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叶季壮副部长:张令彬军委总卫生部:部长:姜齐贤副部长:苏井观军委供给部部长:易秀湘二、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王稼祥(后,1938年8月底)总政副主任:邓小平野战政治部主任:傅钟(1938年8月底)总部秘书长:舒同总兵站部部长:杨立三总供给部部长:张元寿总卫生部部长:姜齐贤总部特务团团长:韦杰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由“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改称)教育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校长兼政治委员:林彪副校长:罗瑞卿教育长:刘亚楼政治部主任:傅钟副主任:张际春训练部部长:陈伯钧第一大队大队长:苏振华第一大队政治委员:胡耀邦第二大队大队长:冯达飞第二大队政治委员:方正平第三大队大队长:王赤军第三大队政治委员:何长工第四大队大队长:韦国清第四大队政治委员:徐德操四、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八路军分会(1937年8月29日成立)书记:朱德副书记:彭德怀常委兼秘书长:任弼时委员:朱德、彭德怀、任弼时、林彪、聂荣臻、贺龙、关向应、刘伯承、张浩五、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由红军第一军团、第十五军团、七十四师改编)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肖华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王秉璋侦察科科长:苏静管理科科长:石新安师政训处宣传部部长:肖向荣锄奸部部长:朱涤新民运部部长:潘振武师供给部部长:邝任农师卫生部部长:叶青山副部长:谷广善第三四三旅(由红一军团一师、二师、四师改编)旅长:陈光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孙毅、陈士榘(不久)政训处主任:六八五团团长:黄永胜副团长:邓华政训处主任:六八六团团长:李天佑副团长:杨勇政训处主任:符竹庭第三四四旅(由红十五军团七十三师、七十五师、七十八师改编)旅长:徐海东副旅长:黄克诚参谋长:陈漫远、卢绍武(不久)政训处主任:崔田民六八七团团长:张绍东副团长:韩振纪政训处主任:六八八团团长:陈锦绣副团长:田守尧政训处主任:刘震师独立团团长:杨成武师教导队炮兵营(由红七十四师改编)骑兵营(由红七十四师改编)辎重营(由红七十四师改编)师留守处主任:陈先瑞六、八路军第一二零师(由红二方面军二十七军、二十八军、独立一、二师、赤水警卫营、前总直属队等改编)师长:贺龙副师长:肖克参谋长:周士第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甘泗淇师司令部第一科科长:唐健伯第二科科长:郭辉勉第三科科长:刘忠第四科科长:杜世兴军法处处长:黄新远师政训处总务处处长:金如柏组织部部长:朱明宣传部部长:张平化敌工部部长:吴西民运部部长:罗贵波师供给处处长:陈希云副处长:赵熔师军医处处长:刘运生副处长:蒋耀德第三五八旅(由红二方面军四师、六师及红二十八军改编)旅长:卢冬生(未到职)副旅长:张宗逊参谋长:姚喆政训处主任:张平化七一五团团长:王尚荣副团长:顿星云参谋长:喻楚杰政训处主任:黄延卿七一六团团长:宋时轮副团长:廖汉生参谋长:曾来古政训处主任:伍晋南第三五九旅(由红二方面军六军、三十二军及前总特务团改编)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参谋长:刘子奇政训处主任:七一七团团长:刘转连副团长:陈宗尧参谋长:欧阳家祥政训处主任:刘道生七一八团团长:文年生副团长:贺庆积、帅荣(不久)参谋长:帅荣政训处主任:罗志敏师教导团(由红二十七军大部改编)团长:彭绍辉副团长:苏启胜师炮兵营(由红二十七军一部改编)师辎重营(由红军赤水警卫营改编)师特务营(由红独立一师改编)师工兵营(由红独立二师改编)师骑兵营(由红骑兵一团改编)师留守处主任:贺晋年副主任:王兆相七、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由红四方面军二十九军、三十军和陕甘宁独立第一二三四团和红十五军团一部改编)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参谋长:倪志亮政训处主任:张浩副主任:宋任穷师参谋处处长:李达师供给处处长:周玉成副处长:徐林主任:赖勤师卫生处处长:钱信忠主任:陆加汉师军法处处长:丁武选师锄奸部部长:邱积成师留守处主任:阎红彦副主任:甘渭汉师教导团(由编余干部和西路军归队干部组成)团长:张贤约政治处主任:袁鸿化第三八五旅(由红四方面军四军改编)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参谋长:耿飚政训处主任:苏精诚第七六九团(由红四方面军四军十师改编)团长:陈锡联副团长:汪乃贵参谋长:范朝利政训处主任:丁先国第七七零团(由红四方面军四军十二师改编)团长:张才千副团长:曾广泰、胡奇才(不久)参谋长:袁渊政训处主任:肖元礼第三八六旅(由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改编)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参谋长:李聚奎政训处主任:王新亭第七七一团(由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九十一师改编)团长:徐深吉副团长:韩东山参谋长:刘金轩、黄新友(不久)政训处主任:黄振堂第七七二团(由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九十三师改编)团长:叶成焕副团长:王近山参谋长:孙继先政训处主任:谢富治师炮兵营(由陕甘宁独立第一、二团一部改编)师辎重营(由陕甘宁独立第三、四团一部改编)师特务营(由红二十九军改编)师工兵营(由红三十军改编)师骑兵营(由红骑兵三团改编)八、八路军后方留守处(1937年9月组建)主任兼政治委员:肖劲光参谋处处长:毕占云副处长:曹里怀政训处主任:莫文骅绥德警备司令部:司令员:陈奇涵政训处主任:郭洪涛(兼)九、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司令员:高岗副司令员:周兴参谋长:谭希林政训处主任:吕振球十、八路军驻各地办事处驻西安办事处代表:林伯渠,主任伍云甫驻晋办事处主任:彭雪枫驻第一战区联络处主任:朱瑞(兼)驻第二战区联络处主任:王世英驻上海办事处主任:李克农驻南京办事处主任:李涛、李克农(不久,兼)驻武汉办事处主任:林伯渠(兼)驻重庆办事处主任:董必武(兼),处长周怡驻成都办事处主任:罗世文(兼)驻广州办事处代表:张云逸,主任广云英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驻桂林办事处主任:李克农(?)驻湘办事处代表兼主任:徐特立驻湘通信处主任:王凌波驻洛阳办事处处长:袁晓轩(不久叛变)驻兰州办事处代表:谢觉哉,处长彭家伦驻乌鲁木齐办事处主任:邓发一、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1938年12月成立)书记:项英副书记:陈毅(一说未担任此职务)委员:项英、张云逸、袁国平、周子昆、陈毅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军部(1937年10月,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奉中共中央及国民党政府命令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新四军初建期间战斗编制及领导
新四军初建期间战斗编制及领导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隶属于国民党军队战斗序列,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留在南方八省进行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改编的队伍。
1937年10月1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南方8省13个地区(不包括琼崖红军游击队)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主任邓子恢。
辖4个游击支队,10个团,1个特务营,共10329人。
1937年12月25日在汉口建立军部,1938年1月6日移驻南昌。
同年3月和4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向敌人后方发展的指示和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关于集中整训的命令,军部和第一、第二、第三支队先后到达皖南歙县岩寺地区,第四支队在皖西霍山地区集中后向皖中开进,随后即在长江南北作战略展开。
第一、第二支队相继进入苏南,开辟了以茅山为中心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并将丹阳县的抗日武装改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
第三支队留在皖南担任长江防务。
第四支队在皖中、皖东以游击战频繁打击日军。
新四军第一支队:新四军初期的4个主力支队之一,1938年1月组建。
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
下辖第一团(由湘鄂赣边红军游击队编成)和第二团(由湘赣边、赣粤边、皖浙赣边、湘南红军游击队),共2300余人。
第1团:团长傅秋涛;副团长江渭清。
第2团:团长张正坤;副团长刘培善。
新四军第二支队:1938年1月组建。
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
下辖第三团(由闽西、汀瑞红军游击队编成)和第四团(由闽粤边、闽西、浙南的红军游击队编成),共1800余人。
第3团:团长黄火星;副团长邱金生。
第4团:团长卢胜;副团长叶道之。
新四军第三支队:1938年1月组建。
司令员张云逸(兼),副司令员谭震林。
下辖第五团(由闽北红军游击队编成)和第六团(由闽东红军游击队编成),共2100余人。
第5团:团长餆守坤,副团长曾昭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时战斗序列一、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革命军事委员会(洛川会议时改组)书记(俗称主席):毛泽东副书记(俗称副主席):朱德、周恩来委员: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林彪、贺龙、刘伯承、任弼时、叶剑英、张浩、徐向前军委参谋长:肖劲光军委秘书长:杨尚昆中共北方局军事部部长:朱瑞中共南方局军事部部长:叶剑英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尹林平中共湖南省委军委书记:聂鸿钧中共闽粤边特区委军事部部长:谭震林中共江苏省委军委书记:张爱萍中共河南省委军事部部长:彭雪枫军委总参谋部:部长:聂鹤亭第一局局长:何长工第二局局长:曾希林、罗舜初(不久)第三局局长:王诤(副局长朱道松)第四局局长:宋裕和、陈奇涵(不久)卫生部部长:姬鹏飞副官处处长:徐曰文供给部部长:张元寿军委总后勤部:部长兼政治委员:叶季壮副部长:张令彬军委总卫生部:部长:姜齐贤副部长:苏井观军委供给部部长:易秀湘二、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总政治部主任:任弼时、王稼祥(后,1938年8月底)总政副主任:邓小平野战政治部主任:傅钟(1938年8月底)总部秘书长:舒同总兵站部部长:杨立三总供给部部长:张元寿总卫生部部长:姜齐贤总部特务团团长:韦杰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由“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改称)教育委员会主席:毛泽东校长兼政治委员:林彪副校长:罗瑞卿教育长:刘亚楼政治部主任:傅钟副主任:张际春训练部部长:陈伯钧第一大队大队长:苏振华第一大队政治委员:胡耀邦第二大队大队长:冯达飞第二大队政治委员:方正平第三大队大队长:王赤军第三大队政治委员:何长工第四大队大队长:韦国清第四大队政治委员:徐德操四、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八路军分会(1937年8月29日成立)书记:朱德副书记:彭德怀常委兼秘书长:任弼时委员:朱德、彭德怀、任弼时、林彪、聂荣臻、贺龙、关向应、刘伯承、张浩五、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由红军第一军团、第十五军团、七十四师改编)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参谋长:周昆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肖华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王秉璋侦察科科长:苏静管理科科长:石新安师政训处宣传部部长:肖向荣锄奸部部长:朱涤新民运部部长:潘振武师供给部部长:邝任农师卫生部部长:叶青山副部长:谷广善第三四三旅(由红一军团一师、二师、四师改编)旅长:陈光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孙毅、陈士榘(不久)政训处主任:六八五团团长:黄永胜副团长:邓华政训处主任:六八六团团长:李天佑副团长:杨勇政训处主任:符竹庭第三四四旅(由红十五军团七十三师、七十五师、七十八师改编)旅长:徐海东副旅长:黄克诚参谋长:陈漫远、卢绍武(不久)政训处主任:崔田民六八七团团长:张绍东副团长:韩振纪政训处主任:六八八团团长:陈锦绣副团长:田守尧政训处主任:刘震师独立团团长:杨成武师教导队炮兵营(由红七十四师改编)骑兵营(由红七十四师改编)辎重营(由红七十四师改编)师留守处主任:陈先瑞六、八路军第一二零师(由红二方面军二十七军、二十八军、独立一、二师、赤水警卫营、前总直属队等改编)师长:贺龙副师长:肖克参谋长:周士第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甘泗淇师司令部第一科科长:唐健伯第二科科长:郭辉勉第三科科长:刘忠第四科科长:杜世兴军法处处长:黄新远师政训处总务处处长:金如柏组织部部长:朱明宣传部部长:张平化敌工部部长:吴西民运部部长:罗贵波师供给处处长:陈希云副处长:赵熔师军医处处长:刘运生副处长:蒋耀德第三五八旅(由红二方面军四师、六师及红二十八军改编)旅长:卢冬生(未到职)副旅长:张宗逊参谋长:姚喆政训处主任:张平化七一五团团长:王尚荣副团长:顿星云参谋长:喻楚杰政训处主任:黄延卿七一六团团长:宋时轮副团长:廖汉生参谋长:曾来古政训处主任:伍晋南第三五九旅(由红二方面军六军、三十二军及前总特务团改编)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参谋长:刘子奇政训处主任:七一七团团长:刘转连副团长:陈宗尧参谋长:欧阳家祥政训处主任:刘道生七一八团团长:文年生副团长:贺庆积、帅荣(不久)参谋长:帅荣政训处主任:罗志敏师教导团(由红二十七军大部改编)团长:彭绍辉副团长:苏启胜师炮兵营(由红二十七军一部改编)师辎重营(由红军赤水警卫营改编)师特务营(由红独立一师改编)师工兵营(由红独立二师改编)师骑兵营(由红骑兵一团改编)师留守处主任:贺晋年副主任:王兆相七、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由红四方面军二十九军、三十军和陕甘宁独立第一二三四团和红十五军团一部改编)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参谋长:倪志亮政训处主任:张浩副主任:宋任穷师参谋处处长:李达师供给处处长:周玉成副处长:徐林主任:赖勤师卫生处处长:钱信忠主任:陆加汉师军法处处长:丁武选师锄奸部部长:邱积成师留守处主任:阎红彦副主任:甘渭汉师教导团(由编余干部和西路军归队干部组成)团长:张贤约政治处主任:袁鸿化第三八五旅(由红四方面军四军改编)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参谋长:耿飚政训处主任:苏精诚第七六九团(由红四方面军四军十师改编)团长:陈锡联副团长:汪乃贵参谋长:范朝利政训处主任:丁先国第七七零团(由红四方面军四军十二师改编)团长:张才千副团长:曾广泰、胡奇才(不久)参谋长:袁渊政训处主任:肖元礼第三八六旅(由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改编)旅长:陈赓副旅长:陈再道参谋长:李聚奎政训处主任:王新亭第七七一团(由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九十一师改编)团长:徐深吉副团长:韩东山参谋长:刘金轩、黄新友(不久)政训处主任:黄振堂第七七二团(由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九十三师改编)团长:叶成焕副团长:王近山参谋长:孙继先政训处主任:谢富治师炮兵营(由陕甘宁独立第一、二团一部改编)师辎重营(由陕甘宁独立第三、四团一部改编)师特务营(由红二十九军改编)师工兵营(由红三十军改编)师骑兵营(由红骑兵三团改编)八、八路军后方留守处(1937年9月组建)主任兼政治委员:肖劲光参谋处处长:毕占云副处长:曹里怀政训处主任:莫文骅绥德警备司令部:司令员:陈奇涵政训处主任:郭洪涛(兼)九、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司令员:高岗副司令员:周兴参谋长:谭希林政训处主任:吕振球十、八路军驻各地办事处驻西安办事处代表:林伯渠,主任伍云甫驻晋办事处主任:彭雪枫驻第一战区联络处主任:朱瑞(兼)驻第二战区联络处主任:王世英驻上海办事处主任:李克农驻南京办事处主任:李涛、李克农(不久,兼)驻武汉办事处主任:林伯渠(兼)驻重庆办事处主任:董必武(兼),处长周怡驻成都办事处主任:罗世文(兼)驻广州办事处代表:张云逸,主任广云英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驻桂林办事处主任:李克农(?)驻湘办事处代表兼主任:徐特立驻湘通信处主任:王凌波驻洛阳办事处处长:袁晓轩(不久叛变)驻兰州办事处代表:谢觉哉,处长彭家伦驻乌鲁木齐办事处主任:邓发一、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1938年12月成立)书记:项英副书记:陈毅(一说未担任此职务)委员:项英、张云逸、袁国平、周子昆、陈毅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军部(1937年10月,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奉中共中央及国民党政府命令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1938年1月成军——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
其时,军直980余人,全军共约10300余人,6200余支枪械)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行使“政治委员”职权)参谋长:张云逸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副主任:邓子恢军司令部参谋处处长:赖传珠军政治部顾问:朱克靖组织部部长:李子芳宣传部部长:朱镜我秘书长:黄诚军供给部部长:宋裕和军部教导大队大队长:赵希仲军部特务营(由湘南、闽中游击队编成)三、新四军第一支队(共约2300余人,下辖第一、二团)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参谋长:胡发坚政治部主任:刘炎第一团(由湘鄂赣游击队编成)团长:傅秋涛(兼)副团长:江渭清参谋长:王怀生政治部主任:钟期光第二团(由湘赣边、粤赣边、赣东北等地游击队编成)团长:张正坤副团长:刘培善参谋长:王必成政治部主任:肖国生四、新四军第二支队(共约1800余人)司令员:张鼎臣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罗忠毅政治部主任:王集成第三团(由闽西、闽赣边游击队编成)团长:黄火星副团长:邱金声(丘金声)参谋长:熊梦辉政治部主任:钟国楚第四团(由闽西、闽南、浙南游击队编成)团长:卢胜副团长:叶道之(叶道志)参谋长:王胜政治部主任:廖海涛五、新四军第三支队(共约2100余人)司令员:张云逸(兼)副司令员:谭震林参谋长:赵凌波政治部主任:胡荣第五团(由闽北游击队编成)团长:饶守坤、孙仲德(后)副团长:曾昭铭参谋长:桂逢洲政治部主任:刘文学第六团(由闽东游击队及闽西游击队一部编成)团长:叶飞副团长:吴焜(吴琨)参谋长:黄元庆、侨信民(侨信明,后)政治部主任:阮英平六、新四军第四支队(共约3100余人)司令员:高敬亭副司令员:戴季英、周骏鸣(后)参谋长:林维先政治部主任:肖望东第七团(由鄂皖边游击队编成)团长:杨克志政治委员:曹玉福(一说兼“副团长”)参谋长:林英坚政治部主任:肖望东第八团(由豫南桐柏山游击队编成)团长:周俊鸣政治委员:林凯(一说兼“副团长”)参谋长:赵启民政治部主任:徐祥亨第九团(由鄂豫边游击队编成)团长:顾士多政治委员:高志荣(一说兼“副团长”)参谋长:唐少田政治部主任:郑重手枪团(由鄂豫边游击队、原红28军手枪团及部分便衣队编成,1939年1月撤编)团长:詹化雨政治委员:汪少川(一说兼“副团长”)七、新四军驻各地办事处驻南昌(江西)办事处主任:黄道(兼)驻湖南平江办事处主任:涂正坤(兼)驻重庆办事处主任:肖正纲驻福州办事处主任:王助驻温州办事处主任:周钦冰驻上饶办事处主任:胡金奎驻江西都昌办事处主任:田英驻上海办事处主任:杨斌驻武汉办事处主任:陈昭礼驻长沙办事处主任:王凌波(兼)驻金寨办事处主任:伍大贵驻桂林办事处主任:龙潜驻河南竹沟留守处主任:彭雪枫(兼)、王国华(后兼)驻西安办事处主任:伍云甫(兼)八、红军游击队改编前的军力游击队名称主要领导人兵力枪支闽西南游击队张鼎丞、谭震林 1200余人 500余支湘鄂游击队傅秋涛 1100余人 350余支闽东游击队叶飞 920余人 500余支闽北游击队黄道 600余人 300余支浙江平阳游击队刘英、粟裕 600余人 200余支瑞金游击队钟得胜 300余人 150余支皖南游击队关英、李步新 200余人 80余支闽南(闽赣边)游击队黄会聪 1000余人 500余支湘赣游击队潭余保 330余人 200余支赣南游击队项英、陈毅 300余人 240余支鄂豫皖游击队高敬亭 900余人 500余支鄂豫边游击队周骏鸣、王国华 600余人 300余支湘南游击队李林 300余人 200余支总共大小14支游击队约8000人约3500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