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饲草作物育种学16页
[整理]牧草育种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1.牧草育种学2.育种目标3.再生性4.多刈性5.种质6.种质资源7.种植保存8.引种9.引种驯化10.选择育种11.自然选择12.人工选择13.天然异交率14.综合育种15.杂交育种16.遗传力17.组合育种18.品种19.超亲育种20.回交21.聚合杂交22.杂种优势23.自交不亲和系24.自交衰退25.自交系26.自交不亲和性27.自交不亲和系28.配合力29.一般配合力30.特殊配合力31.雄性不育性32.雄性不育保持系33.雄性不育恢复系34.诱变育种35.突变率36.生物损伤率37.诱变效率38.诱变功效39.内照射40.外照射41.致死剂量42.半致死剂量43.临界剂量44.单倍体45.单倍体育种46.多倍体47.同源多倍体48.异源多倍体49.组织培养50.愈伤组织51.生物技术52.细胞融合53.远缘杂交54.植物病害55.病原物56.生理小种57.抗病性58.垂直抗病性59.水平抗病性60.抗逆性育种61.直接选择62.间接选择63.品质64.转基因育种65.良种66.良种繁育67.品种混杂68.品种退化69.自交系70.田间试验71.试验小区72.随机试验排列填空:1.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方法:野外实地考察收集、征集、交换。
2.植物的授粉方式主要是根据天然异交率的高低而划分的。
自然杂交主要是与人工杂交相对而言。
3.引种试验的一般程序为引种材料收集、检疫工作和引种试验。
4.导致远缘杂种夭亡和不育的因素有生理代谢系统失调 , 遗传系统的破坏两大方面。
5.在杂种优势利用中,为解决杂种制种特别是母本去雄的问题,常采用如下一些途径:①人工去雄杂交制种、②化学杀雄制种、③利用自交不亲和制种、④利用雄性不育系和⑤利用标记形状制种。
6.植物的抗虫机制主要包括、和。
7.我国的牧草及饲料作物品种的审定组织是。
填空题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生活力()。
A衰退 B 增强 C 不变 D 难以确定2.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A 有效B 无效C 有的有效,有的无效D 难以确定3.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A 好B 不好C 易行D 难以育出好品种4.现代生物技术比传统育种技术的优越性主要在于能更好地()。
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
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陈宝书主编课程教学内容(各章、节基本内容,用※标注为选学内容)栽培较多的牧草:苜蓿、沙打旺、草木樨、红豆草、野豌豆、羊柴、柠条及羊草、无芒雀麦、披碱草、老芒麦、冰草、苏丹草等;栽培较多的饲料作物:玉米、饲料大豆、苦荬菜、千穗谷、饲用甜菜等;国内外著名的牧草饲料作物:紫云英、小冠花、三叶草、百脉根、扁蓿豆、胡枝子、黑麦草、猫尾草、野茅、碱茅、紫羊茅、苇状羊茅、草地早熟禾等。
绪论主要讲栽培牧草和饲料作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简述国内外牧草栽培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牧草饲料作物栽培学科的历史变迁、研究进展、发展方向和研究方法,同时简要说明本课程的性质、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等。
该部分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本学科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
第一章牧草的区划和分布第一节牧草的分布了解我国牧草的起源概况。
第二节牧草的类型牧草的类型划分第三节牧草的区划了解我国牧草的区划原则和依据及九大分区概况第二章牧草饲料作物的生长发育第一节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生长发育、生育期、生育时期、光周期现象、春化现象等基本概念;第二节牧草各个器官的生长发育牧草种子特点及萌发特性;阶段发育理论;※第三章牧草地小气候(自学)第四章土壤耕作及其耕作制第一节土壤耕作的任务、作用和措施了解土壤耕作的概念、任务、作用、种类和措施;第二节间混套种和复种掌握间作套种的概念及增产理论。
第五章牧草地建植和管理技术第一节人工草地类型了解人工草地的类型第二节播种技术及建植、管护掌握人工草地的建植及管理技术(包括混播技术和种子生产)※第七章草田轮作第一节轮作理论轮作的概念、原理及作用第二节草田轮作技术茬口、轮作类型、草田轮作计划的编制第九章豆科牧草第一节豆科牧草概述了解豆科牧草的特点及常见种类。
第二节各论重点掌握苜蓿、三叶草、红豆草、小冠花等牧草的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栽培和饲养利用技术。
第十章禾本科牧草第一节禾本科牧草概述了解禾本科牧草的特点及常见种类。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 (12.3)--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课程期中考试试卷A(答案题解)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课程期中考试答案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繁殖系数: 牧草的繁殖系数就是牧草种子繁殖自己的倍数,也就是单位面积产量与播种量之比。
2、体细胞杂交:指原生体在化学的、物理的或自发性的作用下,发生体细胞的融合,进而培养获得再生杂种植株的过程。
3、回交育种:从回交后代中选择具有目标性状的单株与亲本之一回交,如此连续进行若干次。
当新选单株的目标性状比较稳定之后,经数代自交选育出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称回交育种法。
4、育种家种子: 是由育种单位或育种家育成新品种时的核心种子,其长成的植株代表着该品种的典型形状和固有特征特性。
5、品比试验:由鉴定圃升级的优良品系,在较大的小区面积上进行更精确、更有代表性的产量比较试验,称品比试验6、生理小种:在病源物的种、变种或专化型下,形态上相同,但对寄主植物不同品种致病力不同,由统一基因型所构成的生物型群,称为生理小种。
7、越冬性:植物对低温寒害及越冬过程中冬春季复杂逆境的综合抗性。
8、品种: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己的需要,经选择和培育而创造的某种植物的一种群体,它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定遗传性和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在一定地区和一定的栽培条件下,在产量、品质和抗性方面,符合生产的要求。
9、远缘杂交:是指亲本间亲缘关系比较远的杂交,一般指植物分类学上属于不同种、属及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的杂交,称为远缘杂交。
10、单倍体: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叫单倍体。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20 分)1、良种繁育的基本任务是第一(大量繁殖优良品种的种子),第二(保持品种的纯度和种性)。
2、远缘杂交的三大特点是(远缘杂交具有不亲和性),(杂种易夭亡,结实率很低,甚至完全不结实),(杂种后代分离范围广、时间长、中间类型不易稳定)。
3、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提高产量,应该遵循以下3条原则(选配遗传基础差异大的亲本),(尽量提高亲本的纯合度),(便于杂交,并能获得大量杂交种子)。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 (2.1)--第二章牧草种质资源
长期库: -10 ~ -18℃ ,湿度 35% 以下, 保
存 75 年。
中期库: -1℃ ,湿度 30 %以下,保存 10 ~ 25
年。
如短:期日库本:的20“℃二,重湿贮度存4法5”% ,:保存 2 ~ 5 年。
种
子库日常工 长期库
作材:料保 存
、中监期测库、提供供种
; 育
种
材料
材料用完后从此取出 繁殖
当前世界上已建成种质资源库 480 余座, 其中有三大基因库:
a 、美国科罗拉多科林斯堡, 1957 年建立,温 -4℃ ,湿度 32% ,库容 50 万份,现有保存近
遗传资源包括:物种、品种、生态类型、植株、种子、
牧草种 质资源
二、牧草种质资源的类别、特点与利用
牧草种质资源根据材料的来源进行分类, 通常分为以下 4 类:
1 、本地种质资源 2 、外地种质资源 3 、野生种质资源 4 、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1 、本地种质资源 1 )概念:主要来源于当地的地方品种和适应当地 推广 的其他牧草品种。 2 )特点:一般在当地栽培 30 年以上,适应性强, 1000 亩以上。
应将样本对照现场记录,进行初步整理、归类
、补漏未定名的种子。
三、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
1 、室内鉴定:
供试材料一般 5 ~ 20 株为一组,重复 3
~ 5 次。
2 、田间鉴定:
株行距为 1m×1m 或 1m×0.8m ,每份材料一
般鉴定
15 ~ 50 株,每行5 ~ 1
0株,重复 3 ~ 5 次。
3 、观察记载的内容:
1 、中国—东部亚洲中心:主要起源作物如 黍( shu 玉米)、稷( ji) 、粟( su )、 高粱、 荞麦、大豆、茶等 11 种作物, 136 个物种 。
牧草饲料作物的生长发育
寒温带<180d,中温带 180 ~240d,暖温带 250~300d,北亚热带 300~330d,中亚热带 330~365d
感谢下 载
感谢下 载
(一)生长
牧草整体或部分体积增大、重量增 加或数量增多。 “S”型生长曲线
图1 一年生禾谷类的生长进程
图2 生长量和时间的关系曲线
生长发育过程中,无论是器官、植株个体,还是植 株群体,其生长曲线大多呈“S”形。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植物的生长量可用鲜重、干 重、体积、长度等不同方式表示,生长曲线的总趋 势都是一致的。
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 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 主航道中心线上 (53°N)。 中国领土 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 岛中的曾母暗沙(4°N 附近)。
b.东西差异
各种牧草的春季开花期,内陆地区早,近 海地区迟。
由西向东推迟的日数自春季到夏季的差异 逐渐减少。
中国国土最东境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会合处(东经 135°05′),最西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东经73°附 近)。东西距离5200公里,跨经度将近62°。时差在4小时以上。
在实际生产中,植株的输导系统除了发生倒伏或遭受病虫害等 特殊情况外,一般不会成为限制产量的主要因素,而源、库的 发展及其平衡状况往往是支配产量的关键因素。实践证明,源 亏库大或源大库小或源库皆小均难以获得高产。所以除了使源、 库两因素充分发展外,还要采取相应的促控措施,使库、源协 调发展,建立适宜的库源比,才能获得高产。
越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豆科牧草越冬后萌发绿叶开始生长的时期称返青期植株主茎基部侧芽伸长上有一小叶展开的日期植株上部叶腋开始出现花蕾的日期植株上花朵旗瓣和翼瓣张开的日期植株上个别花朵萎谢后桃开花瓣能见到绿色幼荚的日期植株上荚果脱绿变色黄褐紫黑等色籽粒呈本种品种所固有的形状大小色泽和硬度用手压荚有裂荚声有些种摇动植株有响声绿熟期黄熟期完熟期果后生育期记载采用第一茬生育时期记载所用的术语三生长期growthperiod牧草可能生长的时期或某种牧草从出苗返青到种子成熟种子生产时或地上部枯黄饲料生产时所经历的天数
饲草饲料引种育种与丰产栽培技术
饲草饲料引种育种与丰产栽培技术【摘要】饲草饲料在畜牧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引种育种与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变得尤为关键。
本文首先介绍了饲草饲料引种育种技术的意义和背景,接着详细阐述了饲草饲料引种育种技术、育种技术和丰产栽培技术的相关内容,并通过实例展示了其应用效果。
还探讨了影响饲草饲料丰产栽培技术效果的关键因素。
结论部分提出了饲草饲料引种育种技术的发展前景,以及对于饲草饲料丰产栽培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建议。
这些内容凸显了饲草饲料引种育种与丰产栽培技术在畜牧业中的重要性和潜力,对于提高牲畜养殖效率和提升畜产品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饲草饲料、引种育种、丰产栽培、技术、应用实例、关键因素、发展前景、推广、应用。
1. 引言1.1 饲草饲料引种育种与丰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饲草饲料是畜禽饲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饲料资源,其种类繁多,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对于畜禽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饲草饲料引种育种与丰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饲草饲料引种育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饲草的产量和质量,满足畜禽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求,保障畜禽的生长和健康。
通过引进高产优质的饲草品种,并结合现代育种技术进行选育,可以提高饲草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增加产量和营养成分含量,提高畜禽的饲料利用率。
饲草饲料丰产栽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饲草的种植效率和生长速度,缩短生长周期,增加产量,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畜禽养殖效益。
通过合理施肥、科学灌溉、有效防治病虫害等栽培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高饲草的生长环境和条件,保证饲草的健康生长,增加产量和品质。
饲草饲料引种育种与丰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对于畜禽饲养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畜禽生产效率,降低饲料成本,保障畜禽的健康成长,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饲草饲料引种育种与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对于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2 研究背景与意义饲草饲料引种育种与丰产栽培技术在畜牧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
二、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
1. 室内鉴定 供试材料一般5 ~ 20株为一组,重复3 ~ 5次。 2. 田间鉴定 株行距为 1m×1m 或 1m×0.8m ,每份材料一般鉴 定15 ~ 10株,每行5 ~ 10株,重复3 ~ 5次. 3. 观察记载的内容 ⅰ生育期; ⅲ农艺性状; ⅴ遗传学观察 ⅱ形态学观察; ⅳ抗逆性;
3)优良品种的作用
a.提高牧草产量 b.改善品质 c.提高牧草的抗病虫能力: d.提高抗逆性 e.改良沙化,退化草地: f.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和美化环境:
§—2 我牧草育种工作回顾与展望(自学)
第一章 育种目标
§-1 制定育种目标的意义和原则 一、牧草及饲料作物的育种目标及意义 育种(breeding objective):就是在 一定地区的自然,经
3)野生种质资源:培育新品种用到的野生植物类型 特点:抗逆性强,野生特性明显,硬实率高,不易发 芽、落粒、裂荚。 利用: ①直接引入栽培驯化: 如羊草、披碱草、冰草、扁蓿豆、胡卢巴等 ②杂交亲本:苜蓿×扁蓿豆(野),增加抗性 4)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杂交后代、辐射及化学诱变 后代遗传上不稳定 利用:要经过一系列培育与选择才能利用
3.抗性
①抗病 ②抗虫 ③耐寒性,耐热性和耐旱性 ④耐盐碱性和耐酸性 ⑤耐践踏性和耐牧
4.其他目标
①适于粮草轮作: ②适合改良沙化、退化草地 ③具有较强的水土保持能力 ④耐除草剂 ⑤适于机械化作业
第二章 牧草种质资源 §-1 牧草种质资源的概念和类别
一.概念:
原始材料—凡用于培育种牧草和饲料作物新品种的栽培植物 和野生植物。 (育种材料)是品种资源的一部分
长期库(永久库):-10℃,湿度25%以下,保存30年 中期库:-1℃,湿度30%以下,保存10年 短期库:20℃,湿度45%,保存2 ~ 5年 保存、监测、供种为种子库日常工作 日本的“二重贮存法”: 长期库 材料 出
牧草育种学_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牧草育种学_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利用杂种优势应依据以下原则:答案:提高亲本的纯合度_便于杂交,并能获得大量杂交种子_选配遗传基础差异大的亲本组合2.轮回选择中的多次连续轮回是一个的过程。
答案:有利基因累积3.植物的无融合生殖方式有答案:孤雄生殖_二倍配子体_孤雌生殖_不定胚4.自交可育牧草随着繁殖世代的增加,其活力会逐渐趋于平衡稳定。
答案:正确5.温度的急骤改变,尤其是高温,常能引起染色体的加倍。
答案:正确6.把野生植物变成栽培植物的过程,称作。
答案:驯化##%_YZPRLFH_%##引种驯化7.植物的抗虫性表示为某一品种在相同的下比其他品种高产、优质的能力。
答案:虫口密度8.自交系品种是通过联系自交获得的异质结合群体。
答案:错误9.牧草种质资源主要观察鉴定的农艺性状主要有()。
答案:再生性_品质_持续性_叶量10.群体品种具有以下特点:答案:遗传基础复杂_群体内基因型杂合或异质性11.无融合生殖植物,自然变异率低于其他繁殖方式的植物,()是增加这一类植物变异的有效方法。
答案:诱变12.苜蓿的是影响产草量的主要因素。
答案:单株分枝数13.紫花苜蓿主要起源于()中心。
答案:西部亚洲14.是指植物在低温寒害及越冬过程中,对冬春季节复杂逆境的综合抗性。
答案:越冬性15.是牧草及饲料作物的主要利用形式。
答案:放牧和生产干草16.是影响玉米稳产的重要因素。
答案:抗病虫性17.在方面应着重培养茎叶和籽实兼高的燕麦品种类型。
答案:丰产性18.我国为弱冬性燕麦分布区。
答案:西南地区19.牧草及饲料作物品质改良的主要目标性状有:答案:有毒有害成分_营养价值_消化率_适口性20.牧草品质评定主要是研究其物理组成及含量。
答案:正确21.1940年王栋教授从英国引进了。
答案:红豆草22.诱导形成的单倍体需要进行,以确定其染色体数或倍性。
答案:倍性鉴定23.利用单倍体植株的特性控制的分离,可以缩短育种年限。
饲草饲料引种育种与丰产栽培技术
饲草饲料引种育种与丰产栽培技术1. 引言1.1 背景介绍饲草饲料是畜牧养殖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牲畜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至关重要。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规模化经营的普及,对饲草饲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由于我国地广人稀,气候条件各异,不同地区对于饲草饲料的需求和适宜种植品种也有所不同。
通过引种育种与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能够使我国各地区的畜牧业更加高效、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饲草饲料引种育种与丰产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
深入研究饲草饲料的育种与栽培技术,提高饲草饲料的产量和质量,对于解决畜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引种育种技术、丰产栽培技术、栽培管理技术、水肥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为我国饲草饲料生产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
1.2 研究意义饲草饲料是畜牧业和养殖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畜禽的生长发育和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对饲草饲料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由于我国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环境存在一定的限制,传统的饲草饲料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高质量饲料的需求。
开展饲草饲料引种育种与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饲草饲料的引种育种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饲料的产量和质量,保障畜牧养殖业的发展。
引种育种技术的应用可以培育出对气候和土壤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饲料作物品种,从而提高饲料的产量和适口性,满足畜牧业对高质量饲料的需求。
研究饲草饲料的丰产栽培技术可以提高饲料作物的产量,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通过合理的栽培技术,如适时施肥、科学灌溉、有效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可以提高饲料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开展饲草饲料引种育种与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对于推动畜牧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提高饲料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可以有效提高畜牧业的产值和经济效益,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饲草作物基础生物学与生物育种
饲草作物对逆境条件的抗性,如抗旱性、耐寒性、抗病性等,对 其在不良环境中的生存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饲草作物的遗传特性与基因组学
遗传多样性
饲草作物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包括形态多样性、生理生化多样性以及抗 逆性多样性等。
基因组学研究
通过对饲草作物基因组的研究,可以揭示其生长发育、生理生化以及抗逆性 的遗传基础,为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纤维含量
饲草作物中的纤维有助于 改善牲畜的消化系统功能 。
矿物质与维生素
饲草作物还含有丰富的矿 物质和维生素,如钙、磷 、铁、维生素A、维生素 C等。
饲草作物的生产与利用
生产方式
饲草作物的生产方式包括 种植、栽培、收割、储存 等环节。
利用方式
饲草作物的利用方式包括 直接喂养、加工制成干草 或青贮饲料等。
经济效益
饲草作物的生产与利用对 畜牧业具有重要意义,能 够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和生态效益。
02
饲草作物基础生物学
饲草作物的生长发育特性
生长发育周期
饲草作物从种子萌发到成熟收 获通常经历萌发、营养生长、 生殖生长和成熟四个阶段。每 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形态、生
理和生化特征。
生长习性
饲草作物的生长习性包括株高 、分蘖数、分支角度等,这些 特征直接影响饲草作物的群体 结构、光合效率以及产量。
紫花苜蓿的育种方法包括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其 中,杂交育种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选择优良亲本进行杂交,可以获 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育种技术
紫花苜蓿育种技术包括杂交技术、人工授粉技术、胚胎培养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育种效率和品种质量。
燕麦育种实例分析
品种资源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 (12.4)--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课程期中考试试卷B(答案题解)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学》课程期中考试答案2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种质资源:在遗传育种领域内,把一切具有一定种质基因的生物类型统称为种质资源。
2、人工种子:是指植物材料在离体培养条件下通过无性繁殖获得大量的高质量的称熟体细胞胚,在其外包上一层具有保护和提供营养作用的“种皮”,而形成的类似于真种子的结构。
3、区域试验:在各个不同的自然区域或有代表性的地点,按照统一试验设计要求,进行多点品种比较试验,这种试验称为区域试验。
4、基础种子:是用育种种子繁殖而来的纯良种子,几乎完全保持该品种特定的遗传一致性和纯度。
5、混合选择:是按照育种目标具有所希望特性的相当数量的单株或单穗,将种子混合性成下一代的方法。
6、一般配合力:是指某一亲本品种在与其他若干品种杂交以后,杂种后代在某个数量性状上的平均表现。
7、杂种优势: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亲本杂交后,所产生的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适应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比其亲本优越的现象。
8、垂直抗病性:是寄主对于某些生理小种能够高度抵抗,但对于另一些生理小种则高度感染,即对于病原菌不同生理小种具有“特异”反应或“专化”反应。
9、综合品种:是指由两个以上的自交系或无性系、混合或混植育成的品种。
10、异源倍体:是不同物种杂交后杂种染色体加倍的结果。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辐射处理方法可分为(外照射)和(内照射)两大类。
2、植物的雄性不育性概括为三种类型,即(质不育型),(核不育型),(核、质互作不育型)。
3、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提高产量,应该遵循以下3条原则(选配遗传基础差异大的亲本),(尽量提高亲本的纯合),(便于杂交,并能获得大量杂交种子)。
4、制定育种目标时要掌握的原则是(必须反映当地生产发展的要求),(必须分清主次、明确具体),(必须注意品种组合),(必须预见农牧业生产发展的要求)。
5、杂交亲本开花期的调节方法有(调节播种期),(调节光照时间),(调节温度),(利用再生草和分蘖)(利用栽培管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种学:研究改良现有品种并培育创造新品种的科学;研究改变牧草,饲料作物种性(遗传性)的科学。
繁育学:研究品种选、繁育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为育种工作的继续,是育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品种:人类在一定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身要求,经选择何佩瑜而创造具有一定特定的适应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的一种群体。
育种目标:在一定地区的自然,经济及耕作栽培条件下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的具体指标。
种质:只要具有该物种或品种全套遗传物质、并能繁殖,传递给下一代的一切生物体、均可称为种质。
质种资源:在遗传育种领域内,把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的生物类型统称为种质资源。
广义讲,植物可用于育种栽培或其他生物学研究的各种植物类型及品种。
无性繁殖系:由同一植株无性繁殖的后代称为无性繁殖系。
引种:把外地或外国的优良品种、品系、类型或种质资源引入当地,经过试种,作为推广品种或育种材料应用、称为引种。
选择育种:就是自然和人工创造的变异群体中,根据个体和群体的表现型选优去劣,挑选符合人类需求的基因型,使优良或有益基因不断积累及所选性状稳定遗传下去的过程。
单株选择法:江当选的优良个体分别进行脱粒、保存,分别翌年各种一区(行),根据小区植株的表现来鉴定当选个体的优劣,并根据次将不良个体的后裔全部清除淘汰。
混合选择法:按照育种目标选择具有所希望特性的数量的单株或单穗,将种子混合形成下一代的方法。
集团选择法:将一个混杂群体,根据不同的性状分别选择属于各种类型的单株,最后将同一类型的植株混合脱粒,组成几个集团进行鉴定和比较。
综合品种:是指由两个以上的自交系或无性系杂交,混合或混植育成的品种。
自交系:某一品种群体中或杂交种,在人工控制自花受粉的情况下,经数代连续自交和选择分离出的基因纯合后代。
轮回选择法:从某一群体中选择理想个体;当个体间互交,促进基因和性状的重组,形成新的群体;开始新的轮回选择周期,周而复始。
杂交育种:遗传性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杂交获得杂种,继而在杂种后代中进行选择以育成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的方法。
组合育种:将分属不同品种,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基因随机组合形成各种不同基因组合,再通过定向选择育成集双亲优良性状于一体的新品种。
超亲育种:是将双亲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微效基因积累于同一杂交个体中,形成在该性状上超越任一亲本的类型。
回交:两个品种杂交后,子一代与其亲本之一再进行杂交,称回交。
杂种优势: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亲本杂交后,所产生的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适应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比其亲本优越的现象。
自交不亲和性:指某一植物的雌雄两性机能正常,但不能进行自花受精或同一品系内异株花粉受精的现象。
雄性不育性: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自交结实,雌蕊发育正常,只能接受外来的花粉结实。
保持系:用来给不育系授粉,保持其不育性的品种或自交系叫雄性不育保持系,简称保持系,遗传组成为N(rfrf)。
恢复系:用一些正常可育的品种或自交系的花粉授给不育系后,不但结实正常,而且其F1的不育特性消失,恢复了正常的散粉生育能力,这样的品系或品种称为雄性不育恢复系,其遗传组成为N(RfRf)和S(RfRf)两种。
临界剂量:辐射后成活率占40%的剂量称“临界剂量”。
诱变育种: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诱导植物发生变异,并从中进行新品种的选育称为诱变育种。
突变率:是指某一突变类型的个体数占调查群体总数的百分比。
生物损伤率:指经辐射后,群体总株数中致死性(死亡%)、损伤(幼苗高度下降株数%)、不育性或细胞分裂后期的畸变(种子根尖染色体断片或出现染色体桥等的%)的株数所占的比例。
诱变效率:指突变率与生物损伤率的比例。
内照射:将辐射源引入被照射种子或植株某器官内部。
外照射:指被照射的种子或植株所受的辐射来自外部某一辐射源。
致死剂量:指经辐射处理后引起全部植株死亡的剂量。
半致死剂量:指辐射后成活率占50%时的剂量。
诱变功效:指诱变剂产生有用突变的能力。
单倍体:单倍体是指具有配子染色体数(n)的个体。
多倍体:体细胞中具有3个或3个以上整倍染色体组的植物称做植物多倍体。
二倍体:凡体细胞含有两个完整染色体组的生物。
同源多倍体:由同一物种或同一个染色体组加倍得到,加倍后的染色体与原来的染色体相同。
异源多倍体:是不同物种杂交后染色体加倍的结果。
远缘杂交:是指亲本间亲缘关系比较远的杂交。
一般指植物分类学上属于不同种,属及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间的杂交,称为远缘杂交。
生理小种:在病原物的种、变种或专化型下,形态上相同但对寄主植物不同品种致病力不同,由同一基因型所构成的生物型群、称为生理小种。
垂直抗病性:又叫“小种特异性抗病性”或“专化性抗病性”,指这种抗病性的品种对某一病菌不同生理小种的反应绘制成柱形图,可以看到各柱的顶端有高有低,参差不齐的性质。
水平抗病性:这种抗病性的品种对某一病菌的不同生理小种的反应绘制成柱形图,各柱顶端大体接近一条水平线,又叫“非特异性抗病性”或“非专化性抗病性”。
抗病性:指寄主对抗原物及其有毒产物的抵抗性,不感受性或少感受性。
植物抗虫性:是植物品种的一种可遗传特性,是指寄主植物所具有的抵御或减轻昆虫侵害或危害能力,也可表示为某一品种在相同的虫口密度比其他品种高产、优质的能力。
抗逆性育种:是指牧草及饲料作物处在不良环境条件下,即不利的气候,土壤等因素的环境胁迫下,对逆境条件的抵抗性和耐受性。
抗寒性:是指植物对低温寒害的抵抗能力。
逆境:对植物生长发育有不利影响的因素。
避逆性:指植物通过对生育期的调整来避开逆境的影响,在相对适宜的环境中完成其生活史。
耐逆性:指植物组织虽然受到逆境的影响,但可通过代谢反应阻止、降低或修复由逆境造成的损伤,使其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的抗性方式。
冻害:指气温降到冰点以下时植物体内结冰的现象。
冷害:指在零度以上的低温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或造成生理损害的现象。
抗冻性:指零度以下的低温条件下具有延长或减缓或避免细胞间隙或原生质结冰的一种特性。
抗冷性:指植物在零度以下的低温下能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至完全成熟的特性。
多年生牧草的越冬性:指其对低温寒害及越冬过程中冬春季复杂逆境的综合抗性。
避旱性:通过早熟或发育上的可塑性,在时间上避开干旱的危害。
免旱性:主要通过保持体内水分积累和减少水分损失来实现。
耐旱性:指植物忍受水势低的能力。
盐害:由于土壤中可溶性盐类过量对牧草造成的损害。
耐盐性:牧草对盐害的耐性。
品质:是用来描述牧草在饲喂和放牧时,影响适口性和家畜生产性能的各种理化成分,牧草的品质必须由家畜采食和利用的那些牧草的特征特点来确定,家畜可以看作是牧草品质检验和评定的综合体,而家畜生产性能应作为牧草品质至关重要的指标。
人工种子:是指植物材料在离体培养条件下通过无性繁殖获得大量的高质量的成熟体细胞胚在其外包上一层具有保护和提供营养作用的“种皮”而形成的类似于真种子的结构。
体细胞杂交:是指植物原生质体在化学的,物理的或自发性的作用下,发生体细胞的融合,进而培养获得再生杂种植物的过程。
繁殖系数:牧草的繁殖系数就是牧草种子繁殖自己的倍数,也就是单位面积的种子产量与播种量之比。
良种繁育:一个新品种经审定批准后,不断的繁殖,保持其原有的优良品性,以不断生产出数量多、质量好、成本低的种子,供大田使用、种子生产。
品种更换:繁殖现有优良品种以及繁殖被确定推广的优质品种种子,以满足生产对优良种种子的需求,迅速扩大良种种植面积,从而保证优良品种得以推广,很快地运用新的优良品种代替旧的品种,这就是品种更换。
品种更新:采用专门技术繁育种子,提纯复壮,以高质量的种子供应生产,使正在推广的优良品种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发挥增产作用,这就是品种更新。
品种混杂:同一牧草或作物不同品种(类型)的种子混在一起生长,造成品种纯度降低的现象。
品种退化:品种的某些经济形状变劣,生活力下降,市区了品种固有的优良性状。
牧草及饲料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是:丰产性、品质、抗性、其他(适合于粮草轮作,适合改良沙化、退化草地,具有较强水土保持力,耐除草剂能力,适于机械化作业)种质资源的类别:本地种质资源、外地种质资源、野生种质资源,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按亲缘关系分类:初级基因库(杂种可育,染色体配对良好);次级基因库(杂交不实,杂种不育)三级基因库(杂交不实,杂种不育,基因转移困难)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植物根据其授粉方式分:自花授粉植物,异花授粉植物、常异花授粉植物。
选择类别:自然选择、人工选择(无意识选择、有意识选择(单株选择、混合选择))综合品种的特点:亲本数较多;繁殖世代有限;基因型杂合,群体异质。
杂交组合的主要方式:单交、复合杂交、回交、多父本杂交。
雄性不育的遗传类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细胞核雄性不育性、核质互作雄性不育性。
杂交优势的度量方法:平均优势、超亲优势、超标优势。
雄性不育系类型:质不育型、核不育型、和支护做不育型。
不育系和保持系的选育方法:核代换杂交、回交转育。
雄性不育株获得途径:利用自然变异、人工诱变、连续自交、远缘杂交。
恢复系的选育:侧交或育性鉴定。
农业上常用的辐射线有:γ射线、X射线、β射线、中子、紫外线、激光。
衡量作物对辐射敏感性的常用指标:突变率、诱变效率、诱变效果、诱变功效。
植物抗病性划分的等级:免疫、抗病、感病、耐病、避病。
选育抗病品种的方法:轮回选择法、回交育种法、杂交育种法、选择育种法。
抗病性的分类:从性状类别分(生物学抗病、形态和组织结构抗病、生理和生化抗病)抗病性(抗病、耐病、避病)抗病机制(抗病侵入型、抗扩展类型、过敏坏死型)抗病程度(免疫、高抗、中抗、中感、感病)从寄主与病原菌生理小种的关系分(垂直抗病性、水平抗病性)从不同生育期分(全期抗病、某个生育期抗病)从抗病性遗传方式(质量遗传抗病性、数量遗传抗病性)。
不选择性主要表现:降落、拒产卵、拒取食。
牧草遭受的干旱胁迫的类型有大气干旱、土壤干旱、混合干旱。
植物对干旱的广义抗性包括避旱、免旱、耐捍。
根据植物抗盐机制将盐生植物分为:拒盐、泌盐、稀盐。
逆境胁迫可分为:温度胁迫、水分胁迫、矿物质胁迫。
寒害分为冻害和冷害。
4级种子:育种家种子、基础原种子、注册种子、合格种子。
品种特点(选择):1、是重要的农牧业生产资料。
2、具有一定地区性。
3、利用有时间性。
4、具有相对稳定和一致的遗传性。
5、具有一定的私用价值。
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1育种目标必须反映当地生产发展的要求2育种目标必须分清主次,明确具体3育种目标必须注意品种组合4育种目标还必须预见农牧业生产发展的要求。
育成品种能否成立的依据:1、经济价值高2、具有本品种的典型性状3、品种的主要性状相对稳定4、具有一定的种植面积和种子数量5、要有一定的育种程序6、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批登记。
优良品种在生产当中的作用:1、改善牧草产量2、改善品质3、提高牧草的抗病虫能力4、提高抗逆性、扩大栽培区域5、改良沙化退化草地6、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美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