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研究

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研究
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研究

【摘要】:港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国际贸易的桥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最具潜力的生产力,信息资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在物流、运输和信息产业日益发展的今天,港口物流信息化水平已成为一个地区和城市交通及物流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对港口物流信息化的分析,找出其存在的不足,设立战略目标,采取对应的措施并建立模型框架,以促进港口物流信息化的建设,提高港口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关键词】:港口;物流;信息化

1 引言

1.1研究背景

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港口物流是特殊形态下的综合物流体系,是作为物流过程中的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节点,完成整个供应链物流系统中基本的物流服务和衍生的增值服务。随着世界经济、贸易、运输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的发展,现代港口物流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成为配置全球资源的重要载体。

随着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的快速增长,国际海运与现代物流逐步融合,港口成为国际海陆物流通道的重要枢纽结点、国际物流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和重要的物流中心。由于国际贸易的90%以上是通过海运完成的,为了减少存货、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引发了对多式联运和综合物流服务需求的增加。因此,开展港口综合物流服务成为各港口和船务公司拓展业务的首选目标。港口作为海上运输与陆地运输的连接点,是货物中转、换装和集散的场所,决定了它与生产制造企业、运输企业、仓储企业及销售企业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为了充分发挥港口在现代物流供应链上重要节点的作用,港口的功能正在由运输中心、配送中心向第三代港口的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和现代综合物流中心方向发展。

近年来,市场经济建设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主流,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国际贸易进入了电子商务时代。港口作为对外贸易前沿,其发展趋势是成为集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人员流和信息流于一体的综合物流中心。我国港口信息化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网络化的计算机应用

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港口生产经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现有的一些计算机信息系统逐步暴露出一些不足和问题,不能适应港口参与竞争和持续发展的需要。为了在电子商务时代发展我国的港口物流,必须加强其信息化建设。

1.2 研究意义

港口是物流运输的重要汇接点,是地区和国家间物资交换的枢纽,是信息的汇集地,港口也是信息汇集的口岸,据计算,每一笔实物交易产生十次以上的信息交换,因此,信息化对于港口具有重要的作用。

(1)港口物流信息化是提高港口作业效率的有效手段。港口物流信息化使得港口作业单证的发送、数据转换、数据传输、数据接收复制与跟踪实现数字化。船舶监控、集卡调度、电子数据交换(EDI)等信息技术,极大地提高船舶引航、码头作业、货物订舱、货物监管放行、船舶进出港管理和危险品货物管理、物流配送管理、集疏运管理和货物交易等的效率,并为客户提供快捷查询业务;自动化控制及计算机管理系统在港口作业的应用,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货物周转时间,最大程度地满足客户、船方要求。

(2)港口物流信息化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建设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港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把物流、销售、港口、代理、银行、海关、商检和边防等部门有机地集成在一起,整合不同单位、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有效地实现各种业务的工作流程管理。因此,尽快建立先进、高效、集中的港口物流信息平台,能够从更深层次推动港口物流的发展,全面提升港口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3)信息化是转变港口形象、服务公众的内在需求。网络影响日益深远,港口管理部门要顺应潮流的发展,建立以公众为中心的电子政务系统,为港口管理部门与公众创造对话平台,让公众关注港口,了解港口,促进港口管理透明化,提升港口管理服务意识,增强社会对港口的监督能力。

港口是连接铁路、公路和水路的节点,也是物流设施建设的重点。作为国际物流链上重要的一环,港口通关、物流的效率、服务水平及可靠性是非常关键的因素。而现代技术,尤其是信息与自动化技术可为港口物流过程提供良好的控制与管理。港口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必将促进运输、仓储、装卸、中转及货运代理等各类企业的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应用水平,从而提升整个港口物流供应链效率,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 我国港口物流信息化现状

2.1 港口物流信息化发展

通过多年来的建设,我国港航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局面发生了很大变化,行业信息技术应用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水路运输管理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成为了我国水运信息的宝贵财富。

(1)水路基础设施建设的信息化有了实质性的进展。CAD、GIS 、GPS 等技术已经在规划、勘察、设计等方面全面应用,企业内生产管理已基本实现计算机化,相当一部分单位已经利用局域网和互联网开展网上联合设计。

(2)港航企业生产管理信息化水平比较高。如今,我国枢纽港口和运输企业,均建设了与国内外客户沟通的信息网络平台和具有企业特色的网页。我国年吞吐量超过亿吨的港口,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计算机应用面广,已基本实现了生产业务管理、专用码头管理的信息化或智能化,安全调度的视频化和港口管理数字化。

(3)我国电子口岸EDI 系统的应用日益深入。近10年来,港航EDI 网络系统的应用由基本运输伙伴的信息共享,逐步扩展到政府监督控制部门及其银行、仓储等领域,效益显著,在国内外运输领域都有较大影响。目前连接的用户群体有运输伙伴、政府监管部门、仓储、生产企业和银行等。该系统的应用不但促进了我国水运行业信息化的建设,同时也为中国电子口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4)港口电子商务和物流系统发展迅速。自2004 年以来,港口作为物流和信息流的枢纽,具备了建设港口物流信息系统及电子商务服务系统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在EDI 系统的基础上,港口由作为部门、企业间的信息中介,发展到能提供信息转换、传递、存证等增值服务。

(5)生产调度视频系统的应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自21世纪以来,我国一些大型沿海港口建立了一流的生产调度指挥中心。该系统涵盖了引航、拖轮、码头生产调度等多个业务流程,为港口生产实现了“三调合一”的目标。世界各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对于该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纷纷称奇,并纷纷效仿。该系统融合了计算机软件、GPS 卫星定位、GIS、无线数据通讯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 应用、AIS (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航海地理学、视频监控等多种技术领域。

2.2 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的认识问题。有些条件较好的港口满足于眼前的

状况,认为不搞信息化建设照样能建设和经营好港口,因此,对港口的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2)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的信息孤立问题。有的港口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实施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在单项应用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没有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相反,构筑了无数个“信息孤岛”,没有实现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有的港口信息资源基础不统一,不一致,信息资源基础不能适应建设需求。有的港口信息采集渠道较单一,缺少灵活性,使得信息来源不够全面,传输渠道不够畅通,更难以对采集的信息加工处理,使得资源潜力无法充分发挥。

(3)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的人才问题。信息化系统是一项涉及面广、周期长、风险大的系统工程,建设信息化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尤其是人才,由于港口的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及个人的发展平台等原因的制约,留住高级IT人才很困难,这也大大制约了信息化发展的速度。

(4)港口物流信息化过程中的管理问题。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的应用应该是用来满足管理的需要,信息技术也将提高管理水平,信息化建设的实质是为了提高港口经营管理水平而进行的更高层次上的管理重组。多数基层港口虽投入较多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而更多的是注重设备上的投资和技术上的更新,而忽视了与此相应的管理模式方式上的转变,因而,并未取得投资回报,甚至出现负效益,这是基层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不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

3 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

3.1 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目标

港口信息化水平是港口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港口的信息化建设需要结合企业、口岸监管部门的信息化,以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进行系统的整合,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以提供全方位的商贸、物流等信息服务。具体说来,港口信息化建设目标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港口信息化认识,加强港口与口岸监管部门、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减少信息的重复输入,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并籍此减少由于信息不畅带来的物流的延滞,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和口岸物流运输效率,并提高业务协作水平和准确性。

(2)建设港口内部互联网,为信息系统向集成化发展,实现信息共享,创造一个安全的开放网络应用平台。计算机网络技术及设施,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

置的计算机连接成一个整体,它是将“信息孤岛”变成“信息大陆”重要信息基础设施。计算机网络的性能决定计算机系统的效能和经营管理的效率。网络问题己成为企业信息系统发展的关键因素。

(3)优化港口各部门的业务流程。信息化项目的开展必须与业务流程的优化相结合,特别是港口和口岸监管部门,它们是港口业务和数据的中心,这些业务中心本身就有提高作业效率的需求,而为了实现港口信息化,其模式和业务流程都需要进行优化。

(4)逐步实现港口、港口监管部门及相关企业之间的数据共享。通过调研,对港口管理较为规范的企业首先与港口和监管部门信息系统之间实现局部的数据传输,逐渐积累经验,并完善港口信息化的建设,同时增加技术储备。通过接入企业范围的扩大和乎台功能的扩展,逐步实现港口信息化的全方位服务功能。

3.2 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原则与措施

(1)政府推动,广泛调研,协调各部门与企业。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是跨行业、跨部门的工程,在港口,包括港口管理部门和依托于港口的工业园区,以及与港口具有业务关系的企业单位,局部区域的信息平台之间如果进行连接,建立畅通的信息通道,则可以实现全国港口信息的共享和传输,实现物流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提高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配送等物流操作的效率。由于区域信息物流系统涉及到港口各部门与企业的建设与经营,需要政府各部门形成合力确定解决方案,由平台的工作组对港口监管部门、港口、货主、货运公司、货代公司、船代公司、船公司、保税区等进行广泛的调研,推动项目的进展。

(2)积极筹措资金,加大信息化的建设力度。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需要大量建设资金的工程,要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也可以采用以租代建模式,就是由通信运营商投资建设硬件和负责维护,使用人租用其服务,这样可以节约资金,减少维护成本。

(3)加大人才建设力度。要落实人才保障,要加快实施“人才工程。港口信息化建设需要政府人员、企业管理人员、信息技术人员的配合,以及相应的设备、软件、信息网络,并且通过各部门、企业问人力与技术的交流、员工的培训使各部门和企业间形成良好的伙伴关系,共同推动信息化的建设。

(4)加强应用软件的开发。专门的业务软件的应用普及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要多开发业务软件,要把软件的开发要解决港口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由港口统一开发,避免重复开发造成浪费和资源无法共享。

(5)分散建设、数据共享。从应用层面上来说,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涉及面比较广,包括口岸监管部门、港口、货主、服务商等。近年来,各港口、企业

一般都有一定的信息化水平,而监管部门也开发实施了一系列的监管系统,这些系统大多数都在各自的业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港口信息化建设就是要在这些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能够集中这些数据的平台,创立一种数据交换的模式和规范,使之形成可应用的、可共享互通的、集约化的综合应用信息中心,在制度的保护下,消除信息孤岛、满足具体业务应用、服务和管理的需要,使得数据共享在更宽更广的层面上得以实现。

(6)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各港口物流的信息化建设起步不久,虽然制定了一些制度,但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这些制度和规范还不够完善、不够全面,还需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不断探索,补充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港口信息化的管理体制,对于保证企业按照既定的方针实施港口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和港口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达到对港口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管理,这是一项不可缺少的组织保证。

3.3 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模型框架

根据港口物流服务和管理的需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把港口物流生产管理、作业监控、物流跟踪、信息服务等功能集于一体,是港口物流的数据中心、监控中心和客户服务中心。围绕口岸业务领域,与监管部门密切合作,结合港口物流发展实际情况,大力发展港口现代物流业务和电子商务应用,建设口岸综合物流信息应用系统和公共信息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1)货代、仓储和场站应用管理功能。全面支持国际货运管理业务,实现货物从接单、堆存、报关、报检、订舱、拆装箱、箱管到自动费用核销等各个业务环节的有效规划和管理。

建立大型集装箱场站系统,可提供多个完善的功能模块,实现便捷准确的货物进出口、拆装箱和空重箱管理,与货主、码头、船公司的业务进行有效衔接,促进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快速发展。

(2)港口综合物流运输功能。解决水运与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方式之间进行多式联运和水运中转的信息管理问题,通过基础运输数据共享,多种运输模式的联运决策,实现当地报关、异地通关,建立敏捷的智能型综合运输系统。

(3)口岸查验平台和危险品管理功能。利用先进的硬件和软件平台,为海关、海事、国检提供统一完善的查验服务;功能完备的口岸危险品管理,实现申报、审批、查验等全过程监控,有效地保障港航运输的安全。

(4)集装箱生产智能控制功能。集装箱生产智能控制,在实现生产全过程控制、透明化管理的基础上,融合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智能化技术,进行集装箱装卸工艺流程优化,实现集卡智能调配,多路共享,堆场智能派位,桥吊重装重卸

等功能。

(5)物流处理和跟踪功能。实现了集装箱、散杂货、场站的网上受理,以及查验等功能。整合码头、海关、海事等系统数据,提供全面船、箱、货跟踪信息。

(6)口岸监管和协同处理功能。连接海关、海事、国检以及船公司、货代等口岸物流企业,依托于各自基础业务系统,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信息互动和业务协同处理。船舶申报审批系统与海事局、海关对接,实现整个地区的危险品管理、口岸船舶进出境管理的电子申报和审批,一站式的服务让用户摆脱以往多家跑单模式,降低商务成本,改善口岸环境。

(7)电子交易和网上支付功能。为口岸用户建立供求市场,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交易机会。建立电子交易市场,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过程管理、交易风险控制的综合服务,从而降低交易风险。

(8)港区、物流园区的视频监控功能。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对港区、物流园区的堆场、仓库、道路及运输工具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的监控。

4 结论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国际运输市场化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物流的发展,港口不再仅具有传统的装卸、仓储、中转功能,而成为经济、贸易、金融发展的催化剂,港口对周围地区和腹地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推动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港口信息化建设在提高港口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是带动港口各项工作创新和功能升级的突破口。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各港口必须正视自己的不足,充分利用一些有利条件,分步骤构建港口信息化,提高港口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孙晋明.港口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探析[J].中国水运,2011(5)

[2] 潘丽.港口经济发展推动港口信息化建设[J].现代电信科技,2009(7)

[3] 江健.港口物流信息平台研究综述[J].科技经济市场,2009(9)

[4] 莫宝民.基于供应链的港口物流系统规划方法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9(6)

[5] 吴侧立.深圳市西部港区物流信息化战略分析与规划[D].成都:西南交通大

学,2008(09)

[6] 侯晓辉.基于港口信息化的口岸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6(3)

[7] 庄倩玮,王健.国外港口物流的发展与启示[J].物流技术,2005(06)

物流信息化建设

物流信息化 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 物流信息化建设内容 基础环境建设包括制定物流信息化规划和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标准、规范,开展物流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模式的探索,以及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家的中长期科技规划研究中,把信息化和标准化列为物流科技最主要的两大关键技术。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基于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提供物流信息、技术、设备等资源共享服务的信息平台。具有整合供应链各环节物流信息、物流监管、物流技术和设备等资源,面向社会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管理服务、技术服务和交易服务的基本特征。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信息服务需要大量权威的政务信息,管理服务是物流相关管理部门的政府职责,这两项功能应由相关政府管理部门负责建设提供;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技术服务和交易服务则完全可以采用市场化的机制建设和运行。物流信息化的重点是基础信息的采集,还有信息的共享和交换两个问题。 在新的框架里面,“十一五”期间物流信息化的重点放在基础信息的采集以及信息的共享和交换两个方面,现在我们整个物流信息化还存在几个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一,基础信息的采集。我们的大量信息还是要依赖手工录入,因此存在效率低、差错率高、更新不及时等问题,影响后期的整个传输和应用,而这是信息化的基础。如何解决物流信息的采集问题是起点,接下来是信息的共享和交换。 第二,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可能采取的一个方案是将RFID用在物流装备上,而我们的商品可能还是以条形码为主。这样的方案作为我们物流信息化的基础框架,通过进行动态跟踪识别,间接掌握商品的信息,而不是一下子将RFID技术用到每一件商品上。 第三,平台式信息交换共享的体系。建立公共平台已经成为共识,大家都在呼吁信息整合。但是,大家有时把公共信息平台理解成为一个有形的机构,一个集中信息储存管理的机构,或者是集中管理的数据库。我觉得这样的理解是非常狭隘和不全面的。我理解它是一个体系,有很多层次的工作要做,建立一些必要的集中管理的数据库可能是需要的,但是更多的还是信息交换、信息共享的一种机制,一种模式。所以,平台实际上是要创造一个信息交换、信息共享的方式和环境。物流行业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是现阶段物流信息化的重点和核心环节。国务院物流振兴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重点扶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发展。现阶段,全国范围内有普遍影响的有两家物流行业公共信息平台:锦程物流网侧重于外贸物流和空中物流,经过多年的发展,业务遍布全国,尤其是在沿海地区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有广泛的影响力;中国物通网则致力于建设国内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服务涵盖了铁路,空运,公路,水运,搬家,快递等各种物流方式,40余万名注册会员遍布全国各地,在物流行业有广泛的影响力。此外,央视网也新近开通了物流频道,可以预见,今后将由更多的竞争者加入这个行业。

宝供物流的信息化建设之路

宝供物流的信息化建设之路 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供物流”)是我国最早运用现代物流理念为客户提供物流一体化的专业公司,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授予“中国物流示范基地”荣誉称号,也是中国AAAAA级物流企业、中国物流百强企业。从2003年开始,宝供物流连续5年入选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 宝供物流的信息化起步于1997年。在1997~2007年的十年间,宝供物流的年营业额从7000万元增长到14亿元。公司业务能保持高速发展,企业信息化的应用和推动是重要基石。可以说,宝供物流信息化最成功的经验就是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信息化建设与企业运营管理融合发展、相互促进之路。高起点起步 早在信息化建设起步前,宝供物流已建立了包括广州、、、、成都等分公司在内的全国性物流网络。那时,总部业务部门通过电话、传真等传统方式跟踪客户的订单执行情况。以宝供物流当时最大的客户宝洁为例,宝供物流分公司在完成货物发运后要制作并向总部业务部传真发货汇总表,货物到达后要制作并传真签收汇总表,总部业务部专人在专门文件夹里记录宝洁每张订单的接、发、到、签信息,遇到客户电话询问货物是否到达,则先在文件夹里查找有没有签收信息,查不到就打电话给到货分公司查询。 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1997年,宝供物流正式决定在业内首创一套基于因特网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成功奠定了公司信息化起飞的基础。该系统的建立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高起点的选取宝洁订单管理流程为业务分析模板。 宝洁是当时宝供物流的第一大客户,其订单管理流程十分规范。因此,宝供物流在进行信息系统规划时,决定以宝洁的订单管理流程为样板,并逐步将其推广给后来的客户。 第二,深入实际调研,使系统分析保持前瞻性。 在进行系统分析时,IT项目组深入到分公司本部和配送车队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当时配送公司在运输管理时使用的流水号将来可能会有用,就要求软件公司在开发时加入这个字段作为主关键字段。后来业务部借助系统的这一功能成功推广了单号管理系统,保障了公司通过系统对客户所有单证进行有效的跟踪管理。 第三,系统功能考虑外部客户需求。 一方面,规划系统查询功能时提出了包括28种组合查询的网上综合查询需求,可以使用户任意组合查询某客户在任意时间段、从某起始地到某个终点的订单结果,还可选择是否残损、是否超期到达等字段来查询运作质量信息。另一方面,虽然当时业务和市场部门都没有提出系统为外部客户所用,但IT项目组特别要求在查询权限管理上增加按客户身份登陆查询该客户所有物流业务的需求。这项功能后来成为宝供物流向客户推荐该系统的一大卖点。 第四,系统界面友好易用,系统测试推广细致入微。 系统从立项到正式推广,前后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系统的测试和应用培训工作由专人负责,测试阶段工作严格细致,保证了系统正式实施后基本上没有漏洞;在系统应用培训阶段,充分发挥系统网

港口信息化现状及新发展

港口信息化现状与新发展 小组成员:长平林新建 吴文斌于杰 曾德金晓洁

港口信息化现状与新发展 [摘要]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港口信息化建设在提高港口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港为例,分析其信息化建设现状,并对其信息化的新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港口信息化现状新发展 0引言 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港口管理与生产作业逐渐实现了计算机化管理,而随着港口功能和业务不断的拓展,港口企业对现代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港口企业管理开始面临很多现实问题和管理难点。港口信息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港口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受到港口企业的重视,并把港口信息化建设归入港口建设的重要方面。 1港口信息化的涵 港口信息化是指在港口规划建设与生产运营中,利用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港口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从而构筑起港口信息化基础信息平台和决策支持平台。港口信息化应包括港口生产过程的各个领域的信息,如运输、仓储、海关、码头、堆场等,涉及港口物流企业息活动的全过程,即信息产生、整理、加工、存储、分析、传输和使用,是港口物流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执行着对港口物流生产经营目标的计划、组织、监督、调整及控制的职能。 港口信息化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建立具备汇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客户)资料汇集的基础信息平台;完成调节客户关系的信息处理平台以及协调客户与港口自身关系,并作出决策方案的信息决策平台。 港口信息化的建设需要构建五大平台: (1)网络基础设施平台:具备综合数字、语音和图像的通信能力,能够与外部广域网络相连接。 (2)港口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包括港口土地利用、港口设施、地下管线等港口空间基础数据管理,为港口规划与建设提供依据。 (3)港口部管理信息化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港口生产运营和管理的信息化,

绿色物流管理的研究(终稿)

毕业论文 题目:绿色物流管理的研究 学院:物流学院 专业:物流管理 班级:12级物流一班 学号:1220010032 学生姓名:陈赞宇 指导老师:刘艳红 完成日期: 2015/04/1

绿色物流管理的研究 摘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在不断恶化,各国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并非是各个功能、环节的简单相加,而是各个功能环节互相联系、整体运作的综合体,被广泛认为是企业降低污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通过对绿色物流的发展趋势和物流战略的研究,针对我国物流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之处,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尤为重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运动正在向物流领域渗透,绿色物流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是其显示出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却是巨大的. 关键词:绿色物流物流战略可持续发展

前言 (3) 一绿色物流的起源,发展现状和价值................... - 3 - (一)绿色物流的概念与特点以及非绿色因素. 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绿色物流的起因发展现状与传统物流区别及其价值 . (6) 二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8) (一)当前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特点 (8) (二)我国绿色物流呈现政府主导格局 (10) 三促进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实施策略 (11) (一)完善我国绿色物流企业发展的管理体制 (11) (二)加速绿色物流业人才的培养 (13) (三)推进绿色的标准化进程 (13) 四结论 (13) 参考文献 .......................................... - 13 -4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论文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 随着物流新技术和先进物流管理理念在我国的发展,传统的储运功能和硬件设施优势已逐步让位于基于信息化管理的资源整合能力。在现阶段,各地都在规划和兴建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如何保证物流中心的正常运作以发挥其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节点作用,管理信息化即通过建立高性能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进程,同时也是一个关键的手段。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LMIS)是指在物流领域内建立的信息收集、整理、加工、存储、服务系统。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物流正常运作的基础和保障,任何一个物流环节,尤其是不同物流环节的连接处,其正常运作必须以物流信息为支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物流的灵魂。 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达到物流的有效控制和管理,我国很多企业都实施了信息化,开始使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现如今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它通过对系统内外物流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处理,获得物流管理中有用的信息,并以表格、文件、报告、图形等形式输出以便管理人员和领导者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组织物流活动,协调和控制各作业子系统的正常运行,来实现对物流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并以物流管理人员及其他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战略及运作决策支持的人机系统。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企业物流效率,其主要功能有:运输路线的选择,车辆的调度、跟踪,物料的采购管理,仓储管理,客户订单管理等。按照信息系统层次结构的特点,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可分为业务操作层、管理控制层、决策支持层、战略规划层。常见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有如下几个功能模块:仓储管理子系统、采购管理子系统、订单管理子系统、运输管理子系统、客户服务子系统。目前我国企业大多只使用了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部分功能,集中于仓储管理,财务管理和运输配送管理。这些信息系统主要由专业的软件厂商提供,也有些企业的信息系统是自己开发的。 信息时代,突起的电子商务快速推动着物流产业的信息化发展步伐,以经济快捷、管理精细、信息准确为特征的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势必要求物流企业建立和完善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近年来,我国从政府部门到企业

现代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企业的必定选择 现代物流是以专业分工为前提,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由传统储运业、传统运输队在运筹学基础之上与先进信息技术完美结合,以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和高效的全程物流服务为目标的新兴产业。现代物流是继集装箱在运输工具上进行变革之后,运输领域在组织形式上的又一大革命。现代物流在充分利用现代的IT、网络技术和现代的治理方式上,实现对物资运输的自动化治理、全程跟踪和优秀的客户服务,减少流程、降低成本、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从而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信息化是物流企业的必经之路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兴起和进展确实是现在和今后一个时刻内的主旋律,据《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01年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在400亿元人民币以上,有70%的物流企业在1998-2001年期间,年均业务增幅高于30%,并可能今后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年增长率会达到25%。然而,与些同时,

仍有超过30%的物流外包企业对目前的物流供应商感到不满。全然的缘故是物流企业的信息技术落后,与客户在业务上的沟通不能跟上客户的需求,而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第三方物流客户对物流服务的不满,最终阻碍市场的开拓;另外企业的物流外包,导致了对物流的严峻依靠,物流服务性价比过低,也使企业的物流外包成为企业的包袱。 那么在这种大环境下,现代物流企业如何面对物流市场,在IT、网络等先进技术成为时代主旋律的情况下,如何跟上客户的需求?物流企业信息化就摆在物流治理者的桌面上,也能够讲物流企业信息化是物流企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现代物流的灵魂在于系统、物流的关键在于治理、物流的成败在于体制、物流的水平在于科技,由此可见系统的重要性! 现代物流企业可选择的信息化之路 一个是建立功能、需求等比较单一的业务模块----物流信息

物流管理研究生论文怎么写

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 前言: 有很多的小伙伴私信我说,自己在学校的这几年,虽然课也上了,试也考了,但是对于物流管理还是懵懵懂懂的。现在要写毕业论文,自己不知道要写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写,一点方向都没有。 更有甚者,竟然咨询我可不可以代写。 虽然我对大家的遭遇表示同情,但是我还是建议大家自己花些时间去研究下。即使学校里学习的东西在社会上都用不上,但是毕业论文这种东西,一旦产生出来,就是你实力和能力的展现了。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一下,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 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如果要认真说起来,绝非几篇文章就能说明白的。今天我在这里讲的,也仅仅是从思路上,给大家指出一个方向,给大家提供一个指引。 我在构思这个题材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在校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没有出过校门,也基本没有进过物流企业去实习、工作,学校却竟然要他们去写一篇关于这方面的论文,这实在有一种缘木求鱼的滑稽。就像郭德纲说的那样:我连故宫都没去过,你却叫我登基? 当然,吐槽归吐槽,论文来时,谁都逃不了,所以咱们还是正经的说一说这个事儿吧。 第一部分:选题

据我所知道的,大学生在学校里的毕业论文选题,一般都是老师提前列好的,就像是圣诞节礼物清单一样,由我们依次的选择自己想做的题目或者方向。这种方法不失为一种高效简便的方法,但是在我看来,却是从本质上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甚至打压了学生对于物流管理研究的热情(研究工作完全变成了枯燥的作业)。 那么除了用老师提供的选题,我们还有没有其他的路径可以走呢? 我的建议是: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深入研究。 什么是感兴趣的方向呢? 在学校上了两三年的物流管理的专业课,你肯定对某个课程的某个案例记忆犹新,或者对生活中的某种物流现象充满好奇,这些方面,都可以成为你的论文选题或者方向。 简单的举例,你可以研究某某公司的快递时效优化,或者学校快递柜投放数量的最优解,可以研究某连锁超市的配送路径优化,如此等等。 我主张论文的选题一定要选自己感兴趣的,这样你研究起来才会觉得趣味无穷,你才会不惜逃课,跑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或者花费整个周末的时间,泡在市图书馆里。只有你研究的论题是你感兴趣的,你才不会挖空心思的到处去复制,粘贴,又费神费力的去查重。 我希望让兴趣引导你去研究物流,而不是应付交差的无趣。 第二部分:范围 我说的范围,是指你的选题确定了以后,你案例说明和数据引用的范围。 我见过有的同学的论文标题,上来就是国内大宗物流市场分析,或者某某物流技术在国内的应用等等。这种选题也并非不可,但是作为一个本科在校生,其实你是很难驾驭这样的选题的。因为你论述的范围过于广大,不说你研究

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化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物流管理信息化在供应链管理中地重要作用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地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地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地功能网链结构.整合并优化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地业务效率,使商品以正确地数量、正确地品质、在正确地地点、以正确地时间、最佳地成本进行生产和销售. 经济国际化趋势地日趋显著,使得信息网络,信息产业融合在供应链地需求不断增加,随之而带来地整个社会地管理体系都在发生着深刻地变化.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中,在企业管理中地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原先成本高、机构冗余、管理复杂地局面,从而提升了企业在供应链这一方面地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在现阶段世界经济一体化地新局面中赢得了机会. 一、物流管理地概念 <一)物流管理地概念 物流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地物流管理是指物资地采购、运输、仓储和配送等活动,是企业之间地一种物资流通活动.广义地物流管理包括了生产过程中地物料转化过程,基于这种广义地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也常常被人们认为即是物流管理. <二)传统物流 传统物流

快递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B/S结构的快递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 设计与实现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Express Logistic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uthor: Shao Lusheng Supervisor: Associate Professor Liu Xiao Maj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June 2009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摘要 伴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快递物流业将成为物流业的巨大业务增长点。而经济全球化使得中国快递业全面对外开放的步伐日益迅速,对民营快递业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变为现实。民营快递企业要想在当今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快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同时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效率。 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所做的尝试,以期对民营快递企业提供有益的建议。论文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对快递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并运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对快递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系统分析、设计,进而对其各功能模块实现。本文作者旨在从业务流程重组思想上吸取精华,结合当今流行的面向对象开发方法,运用UML建模工具,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快递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流程,设计了一套基于B/S结构的快递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从快递业务的收货、仓储、配送、发货和送货等环节入手,利用JSP+Tomcat+SQL Server2000构建基于Web的快递物流系统,相应的系统功能模块也包括收货、仓储、配货、发货、送货和系统管理等。此外,针对客户的需求,设计和实现了货物跟踪模块,该模块可以实现用户对货物的实时跟踪。开发出的新系统能较为有效的实现民营快递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并且可以对民营快递物流企业从业人员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快递物流,管理信息系统,面向对象,UML,系统分析与设计

物流管理行业的发展现状研究毕业论文

物流管理行业的发展现状研究毕业论文 1.论文的背景 1.1研究的目的与研究意义 网购和电视购物的热潮,大量的门到门服务使得配送遇到的瓶颈,为快递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世界快递巨头纷纷涌入中国,利用优越的条件使得邮政快递及民营快递的市场份额下滑。而且,国民营速递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不断变相的降低价格,长此以往民营速递企业就会面临赔本的危机。通过对国快递行业的分析,借助圆通为实际案例,对其进行SWOT分析,从中找到我国民营快递业遇到的问题,并通过所学的物流知识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1.2 研究方法及研究容 本文是在圆通速递,泗水分公司实习工作的基础上,掌握了民营快递公司操作层面的第一手资料,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国民营快递的反战历程、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探讨我国民营快递的发展策略。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技术路线:通过实习运用所学知识,通过与其他快递企业的比较,对速递行业做SWOT分析,通过咨询和查阅文献搜集资料,得出结论。 ●研究容: 本文的主要研究容包括: (1)通过所学知识对快递行业进行概括。 (2)通过实习和搜集相关资料,分析得出我国民营行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3)我国对民营速递进行SWOT总结。 (4)以圆通为实例,分析国民营速递面临的问题。

2.物流业快递的概述 2.1快递行业定义及分类 2.1.1快递的定义 快递是承运方寄件方在特定时间运达目的地的物品,以最快的方式,按其要求及时、完整的运输和配送到指定的收件人手中。 快递是运输的一种形式,是“特快专递”的简称,快递也称“速递”。快递是集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为一体的特殊服务行业,属第三产业。 快递业是20世纪60年代末在美国诞生的一个新兴行业,与传统的邮政业有本质的区别。 美国国际贸易协会对快递业定义:快递收集、运输、递送、文件、印刷品、包裹和其他物品,全过程跟踪这些物品并与其保持控制;提供与上述过程相关的其他服务,如,物流服务。 2.1.2快递的分类 为满足商业运转需求,快递公司往往利用夜晚这段“无效时间”送货,一般是下午接受,第二天上午送达。快递运输方式多种多样:货车、卡车、火车、客机、货机、或者人力。快递公司一般尽可能利用地面运输方式。只有其他运输方式无法满足当日或次日送达额要求时,才会用到空运。按照运输空间距离远近,快递业务可分为国际快递业务、国异地快递业务和同城快递业务。通常可以把国异地快递业务和同城快递业务统称为国快递业务。 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例如圆通据时效的不同分为同城区域当天件,国次晨达,国次日达,国际件。根据运费支付的方向不同分为现付件和到付代收件。通常省和同城件采用公路运输来完成,国件(省外)通常采用航空运输来完成(特殊物品除外)。 2.2 快递的基本特征及作用 2.2.1快递的基本特征 快递业简化和加速了运输过程。一般在工作日借宿时组织托收,使得寄件人能够全过程了解运送情况,并提供送达证明。跨国运送时,可

我国物联网港口物流信息化分析与展望

第五代物联网港口设想与我国港口物流信息化展望 1 第五代物联网智慧港口设想 1.1物联网与港口信息化提升 电子商务是通过计算机实现人与人的沟通,物联网是将物品连到网上,使物体能够“说话”,从而实现物与物沟通,人与物沟通,以人为本,掌控物流。借助RFID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通过将物品进行标识,实时监控物品的运载情况,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能够实现供应链系统的全程信息化。引进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并对现有供应链上企业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升级将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而港口作为供应链上一个重要的运输枢纽结点,信息化管理的升级显得尤为重要。 物联网技术实现了位于两个甚至多个地理位置的港口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对货物、设备等进行有效管理。物品不仅可标识,而且可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被实时监控。基于数据平台上的信息流,建立港际系统互联,使信息被完整、定向、快捷地传递到相关港口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再通过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功能进行相关资源的调度。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港口管理信息系统升级,不仅能提高港口本身作业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发挥预测与调度优化职能,提高自身竞争力;更能吸引更多的相关方加入到物联网港口平台上,发挥集群优势,抢占供应链份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大程度地降低物流成本,取得更高的收益和利润。 1.2物联网港口概念与模式的提出 笔者跟踪研究了港口发展态势,综合上述观点、结合物联网技术,提出物联网港口概念及其第五代港口发展模式。除了目前的港口装备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实施绿色港口战略和措施,未来进一步降低港口物流成本、降低碳排放量,需要通过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挖潜,建立港口航运透明化供应链,信息化和智能化是必由之路,是唯一途径。 物联网港口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传感器器等信息识别与采集技术设备,按不同的协议,把任何港口设备、运输工具、物流对象物与港口内部网络及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港口物流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平台的信息化智能港口。物联网港口不仅是一种新的信息技术和解决方案,而且更是一种新的理念和发展模式。 物联网港口IOP(The Internet+ of Port)就是利用物联网感知、互联和智慧的技术特征,使港口装备、船货信息以及港口物流的各种资源和各个参与方更广泛的互联互通,更快速透彻的感知,更敏捷深度的智能,从而破解港口物流信息化的瓶颈。 2智能港口或智慧港口 智能港口是利用商务智能、物流仿真优化等智能化技术,将港口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到智能决策支持、资源配置与作业调度优化的最高层次。 智能港口物流网建设的主要内容智能物流网综合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RFID、移动通信及带通信等技术,并在港口物流链中进行集成创新研究。集中建设智能闸口管理系统、集装箱码头操作系统,散杂货码头营运管理系统、智能堆场通信及定位系统、电子车牌电子驾照系统、货物配送信息采集系统(包括GIS技术)等一整套港口物流信息平台。 智能港口系统是将互联网技术 (WEB) 、全球定位系统 (GPS) 、移动通信技术 (GMS) 、无线通讯技术 (WAP)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元线射频识别技术 (RFID) 、实时监控系统(AIS) 、自动化装卸设备、物流搬运机器人 (AGV) 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综合应用于整个港口物流作业、运输服务及港口管理等各个方面,建立一种在港口服务X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优质的港口物流服务体系。 自 1994 年第一次智能交通系统世界大会提出智能交通系统 (ITS) 概念以来,港口作

港口信息化现状及新发展

港口信息化现状与新发展 小组成员:陈长平林新建 吴文斌于杰 曾德金郑晓洁

港口信息化现状与新发展 [摘要]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港口信息化建设在提高港口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上海港为例,分析其信息化建设现状,并对其信息化的新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港口信息化现状新发展 0引言 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港口管理与生产作业逐渐实现了计算机化管理,而随着港口功能和业务不断的拓展,港口企业对现代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港口企业管理开始面临很多现实问题和管理难点。港口信息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港口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受到港口企业的重视,并把港口信息化建设归入港口建设的重要方面。 1港口信息化的内涵 港口信息化是指在港口规划建设与生产运营中,利用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港口的各种数字信息及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从而构筑起港口信息化基础信息平台和决策支持平台。港口信息化应包括港口生产过程的各个领域的信息,如运输、仓储、海关、码头、堆场等,涉及港口物流企业中信息活动的全过程,即信息产生、整理、加工、存储、分析、传输和使用,是港口物流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执行着对港口物流生产经营目标的计划、组织、监督、调整及控制的职能。 港口信息化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建立具备汇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客户)资料汇集的基础信息平台;完成调节客户关系的信息处理平台以及协调客户与港口自身关系,并作出决策方案的信息决策平台。 港口信息化的建设需要构建五大平台: (1)网络基础设施平台:具备综合数字、语音和图像的通信能力,能够与外部广域网络相连接。 (2)港口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包括港口土地利用、港口设施、地下管线等港口空间基础数据管理,为港口规划与建设提供依据。 (3)港口内部管理信息化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港口生产运营和管理的信息化,

浅谈物流信息化建设

· 浅谈物流信息化建设 摘要 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企业生产规模对企业物流系统提出的新的要求,它在减少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对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阐述了,将自动化生产与企业的长久发展结合起来,重新构建企业的业务和信息流程及组织结构,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更大的能动性。 关键词:物流信息技术

1 物流信息化研究的背景及容 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 1.1物流信息化的发展 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立项开发的ERP系统与中国石油销售公司二次物流系统接口开发项目通过验收,这也是现代物流模式效率升级的重要容和标志。项目通过ERP系统接收二次物流系统配送计划,自动生成装卸油时间、地点、运距,运费自动审核,有效保证了配送数据实时、准确,实现了运销数据共享,管理一体化,为油品运输配送进一步优化线路、提高效率奠定了坚实基础。 1.2物流信息化的意义 在物流信息化之前,由于信息管理手段落后,信息传递速度慢、准确性差,缺乏共享性,使得各功能之间的衔接不协调或相互脱节。同时,运输规模与库存成本之间的矛盾、成本与服务之间的矛盾、中转与装卸之间的矛盾等,都是物流信息发展中不能抗拒的过程。

总之,物流信息化战略是现代物流发展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信息化战略目标要清晰,要与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相辅相成、互为依托。正确的物流信息化战略能够促进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整合各类物流信息 资源,实现供应链信息的无缝接轨,实现物流信息的网络化、实时化传输,真正达到物畅其流的效果。 2 物流信息化研究的优越性 物流信息化通过快速、准确地传递物流信息,使生产厂商和物流服务提供商能随时了解商品需求者的需求状况, 它除了具有生产资源计划、制造、财务、销售、采购等功能外,还有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产品数据管理,存货、分销与运输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定期报告系统。它汇合了离散型生产和流程型生产的特点,重新定义供应商、分销商和制造商相互之间的业务关系。生产厂商实行准时制生产,物流提供商实行准时制配送,将生产地和流通过程中的库存减少到最低程度,供应商与生产厂商或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被拉近,甚至达到“零库存”或“零距离”,由此降低物流费用。 2.1物流信息化研究的方向 1、信息化助推高效配送 近年来,以运输为主的配送业务,在物流信息化建设中运用

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措施

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措施 发表时间:2019-05-22T16:29:53.0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5期作者:徐全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武汉东湖学院2015级物流管理学号2015040091038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现阶段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在技术和人才方面的竞争,大部分企业开始注重增强自身在物流和供应链方面的竞争优势。虽然,我国大部分企业对物流管理引起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在物流管理信息化中依然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企业应该积极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此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从而增强自身的物流方面的竞争力。 关键词: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有效措施 1引言 在企业提升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在物流系统运用发展中的竞争随之日益激烈,企业开始逐渐的认识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对于企业来说,加强物流信息化管理,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资金周转的速度,同时还助于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并且还有助于提高企业物流管理的质量。 2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问题 2.1缺乏物流管理信息化意识 部分企业缺乏物流管理信息化意识,主要表现为:第一,企业未能够对物流管理信息化引起充足的关注与重视。第二,企业未能够建立单独的物流管理信息化部门。随着现阶段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信息化管理企业经营与发展中的位置逐渐的提高,然而,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并未能够对物流管理信息化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从而严重影响了物流信息化管理的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进而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2.2缺乏优质的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 现阶段,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未能够得到有效的满足的一个最为重要因素就是,缺乏优质的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现阶段,几乎大部分家庭中都具备电脑,并且其目前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实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现如今,人们可以利用网络在家进行购物,这就对物流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需要通过物流管理信息化不断的完善来实现。而这就要求企业拥有优质的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其不仅仅需要精通物流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能够熟练的掌握信息化技术。然而,现阶段,部分企业缺乏优质的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严重影响了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3加强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3.1注重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意识 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意识应该从对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和创新意识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注重提高企业对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作为企业的领导阶层应该全面的认识到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积极的建设完善的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以此实现对物品运输的实时监控,并选择最佳的运输路线和方式,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基础上,保质保量的完成运输任务,充分发挥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的重要作用。另外,物流在我国的发展相对较晚一些,我国政府为了促进物流业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企业应该结合国家的这些政策建立起完善的物流信息化管理体系,从而进一步的促进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3.2加强对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加强对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有效的弥补物流信息化管理人才短缺的不足,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分层次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应该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对企业文化的了解与学习,以此塑造内部工作人员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然后加强工作人员物流管理信息化技术理论知识与技巧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信息技术水平,最后,按照物流管理信息化工作人员的需求实施培训,切实的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实施培训前,加强与相关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充分的了解其在物流管理信息化方面的需求,以此切实的提高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人才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进而提高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 3.3注重规划和管理信息资源 为了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企业需要注重规划和管理物流信息资源。首先,企业应该准确的定位自身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需求,明确目标。企业在实施物流管理前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和自身建立电力商务系统、事务处理系统等,其次,企业应该理清目前的数据流,企业在实施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与数据流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企业加强对有效资源的规划和管理,促使其形成数据流,以此为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实施提供重要数据保障。 4结语 综上所述,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来说,具有着不可小觑的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然而,现阶段部分企业缺乏对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全面认识,并且存在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因此,应该注重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意识,并加强对物流管理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同时,注重对信息资源的规划和管理,以此提高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促使其重要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参考文献】 [1]郭秀红.探究物流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8(14):58-59. [2]张芳.我国物流管理信息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品牌研究,2018(05):140+142. [3]牛桂香.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解析[J].中国市场,2018(07):185-186. 作者介绍:徐全,湖北黄冈人,汉族,出生1996年12月1日,就读于武汉东湖学院2015级物流管理。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分析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发展和完善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实施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来说是一项重大转变。本文主要立足我国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分析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 引言 物流信息化管理是企业实现整体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物流管理信息化就是企业借助网络和先进的信息技术,采用系统论的方法对企业的物流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最优化的方式实现对企业内部生产销售和用户应用链的管理,从而有效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为企业赢得核心竞争优势。因此,实行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对于企业物流管理和整体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物流管理信息化对整个物流行业的影响 1、影响物流企业的经营状况 当前我国企业物流管理中实施信息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使这些企业自身原有的经营状况发生相应的变化,一方面,摒弃了原有的管理方式以及组织形式,对于传统的饿物理管理方式来说,物流主要就是靠相应的部门进行管理以及组织,但是信息化时代的物流就要求企业应当从企业的整体性发展角度出发进行系统性的管理。所以说,企业在对物理进行经营的时候还应当顾及到企业整体性的利益,要对企业整体发展过程中的资源进行有效地配置。 2、影响物流技术以及基础设施 企业在实施物流管理信息化的背景下,整个企业的物流技术、基础设置以及相应的管理水平都会得到一定的提升和完善。第一,企业的物流管理实施信息化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和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因为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具有全球性以及高效率等特征,为了能达到这样的要求,企业必须要在运输网络以及相应的通讯网络等设施方面进行不断完善。第二,物流管理的饿信息化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物流技术得到不断的发展,在物流发展的过程中,物流技术水平如何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整个企业物流方面的效率。第三,物流管理的水平将会在信息化的进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加强,物流管理信息化对企业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要求企业建立相应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体系,使用相对科学以及完善的方式和手段对物流的效率加以提升,这样就会对整个企业的物流发展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要求企业的物流发展应当朝着有效与合理的方向发展。

[港口,模式,物流]电子商务模式下港口物流信息化的有效构建

电子商务模式下港口物流信息化的有效构建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对港口信息化进行建设,而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已有了很大的进步,其在港口的生产经营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是在整个系统中并不缺乏一些问题的存在,不能很好地适应持续性发展以及各种竞争的需求。加强对港口物流信息化建设,这样才能顺应电子商务时代的发展趋势。 一、电子商务模式下港口物流信息化构建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现如今,我们国家还是处于一个初始阶段,在港口的物流建设中极度缺乏对未来的规划以及长远的发展战略,在基础设施的建设环节更是少之又少,而以往的配套设施根本不能满足当今物流业的飞速发展,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熟练地操作软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更多是因为硬件设施以及软件应用极度的落后。 (二)信息化应用不平衡发展,电子商务功能普及率较低。信息化应用的整体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最大的原因就是发展不平衡的企业信息和港口物流。经过调查分析,不均衡的现象极度限制着整体效能的提高,使其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目前,开通了电子商务功能的物流港口少之又少,比如青岛港、上海港和天津港,我们国家大多数港口还非常落后。 (三)目前进行信息处理最基本的状态是分散状态,并没有形成共享环境。虽然相关港口在信息化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在信息化的建设上也有不错的成绩,可是在本质上并不是整合的,没有从根本上满足在进行物流一体化的管理进程中最基本的需求,没有进行系统化的集成和整合,导致了信息在处理时呈一种分散的状态,这些导致在进行港口物流企业间的信息交流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不能对物流系统发展中较为重要的信息进行共享。 (四)缺乏对现有人才的系统培养。虽然说我们国家很多高校已经有物流管理和电子商务这两个专业,可是就总体来讲,不管是哪方面的人才都是比较匮乏的,而且决策层和管理层的人员对最新的港口物流的认知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只有培养更多的相关人才才能够满足今后港口物流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二、采用电子商务模式构建港口物流信息化的策略 (一)对港口的物流设施进行强化建设,使得信息技术与硬件设施相匹配。在对港口进行硬件设施建设时要重视它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协调与同步,对港口的服务系统进行完善时要采用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当应用信息技术时,要对国际航运的EDI系统加速开发,尽可能的投入使用。要对港口物流基础设施进行强化建设,同时还要重视软件的使用,使得信息技术与硬件设施相匹配。 (二)针对电子商务建立一个港口物流综合性的信息系统。针对电子商务建立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的信息系统,使得在港口内可以进行物流信息之间的共享,使得信息不再局限于港内。在这个新系统里要特别重视电子商务这一功能,可以实现电子式的服务,凭借电子式的物流交易市场、港口的物流信息平台和互联网等,在从事有关的商务活动以及所涉及到的其他业务时可以自动完成。

浅谈物流信息化建设

浅谈物流信息化建设 浅谈物流信息化建设 摘要 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企业生产规模对企业物流系统提出的新的要求,它在减少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对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阐述了,将自动化生产与企业的长久发展结合起来,重新构建企业的业务和信息流程及组织结构,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有更大的能动性。 关键词:物流信息技术

1 物流信息化研究的背景及内容 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 1.1物流信息化的发展 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立项开发的ERP系统与中国石油销售公司二次物流系统接口开发项目通过验收,这也是现代物流模式效率升级的重要内容和标志。项目通过ERP系统接收二次物流系统配送计划,自动生成装卸油时间、地点、运距,运费自动审核,有效保证了配送数据实时、准确,实现了运销数据共享,管理一体化,为油品运输配送进一步优化线路、提高效率奠定了坚实基础。 1.2物流信息化的意义 在物流信息化之前,由于信息管理手段落后,信息传递速度慢、准确性差,缺乏共享性,使得各功能之间的衔接不协调或相互脱节。同时,运输规模与库存成本之间的矛盾、成本与服务之间的矛盾、中转与装卸之间的矛盾等,都是物流信息发展中不能抗拒的过程。

总之,物流信息化战略是现代物流发展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 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信息化战略目标要清晰,要与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相辅相成、互为依托。正确的物流信息化战略能够促进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整合各类物流信息资源,实现供应链信息的无缝接轨,实现物流信息的网络化、实时化传输,真正达到物畅其流的效果。 2 物流信息化研究的优越性 物流信息化通过快速、准确地传递物流信息,使生产厂商和物流服务提供商能随时了解商品需求者的需求状况, 它除了具有生产资源计划、制造、财务、销售、采购等功能外,还有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业务流程管理,产品数据管理,存货、分销与运输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定期报告系统。它汇合了离散型生产和流程型生产的特点,重新定义供应商、分销商和制造商相互之间的业务关系。生产厂商实行准时制生产,物流提供商实行准时制配送,将生产地和流通过程中的库存减少到最低程度,供应商与生产厂商或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被拉近,甚至达到“零库存”或“零距离”,由此降低物流费用。 2.1物流信息化研究的方向 1、信息化助推高效配送 近年来,以运输为主的配送业务,在物流信息化建设中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