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庄子隐逸思想5.7.9--返工完成

合集下载

浅谈庄子的“无为”思想及现实意义[精选]

浅谈庄子的“无为”思想及现实意义[精选]

浅谈庄子的“无为”思想及现实意义摘要:“无为”思想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无为而治”是庄子的主要政治思想。

庄子看来,无为的本质就是顺应自然的变化,使事物保持天然的本性,不人为干涉,最终实现“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思想对现代人如何对待自然,如何对待社会和如何与人相处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小清新: 道家无为有为启示在当今社会中,“无为”这一道家思想的本质是最大限度的消除现实生活中的违背人性的纲常法度与人的自然本性的对立和凭借有限的知识妄自尊大的人与自在无为的大自然的对立。

消除对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庄子主张“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庄子·大宗师》),意思就是说不要以用心去违背自然之道,不要以人为去影响自然,改造自然,甚至是毁灭自然。

在现实社会中,有的人为了自身的发展,去满足日益膨胀的贪欲,就肆无忌惮地伤害、掠夺自然,活是异想天开的要征服自然,这样做的结果是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严重污染环境,直接威胁了人类自身的生存。

这些做法都违背自然之道,这样的结果是不按自然规律办事的最终必然结果,这与道家的“自然无为”的思想是有冲突或是说恰恰相悖的。

下面本人主要结合庄子的“无为思想”谈谈这一思想对现实的启示、指导意义。

一、道家及主要思想道家是中国春秋时期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以老子、庄子等为主要代表。

道家的思想是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

道家思想核心是“道”,认为道才是宇宙的本源,是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它强调“整体论”“机体论”的世界观,重视人的无条件的自由。

“道”与万物的关系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从静态方面看,“道”是一切人、物共同存在的保证,道是最高的价值,道是终极性的价值根源。

道家学派普遍认为,天地万物本源上相同的,虽然形态各异。

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道家认为“道”的重要特征就是“无为”。

试论庄子对隐士思想的传承和递进

试论庄子对隐士思想的传承和递进

试论庄子对隐士思想的传承和递进隐逸文化在中华文化中是一种很独特的文化形态,它是农耕文明政治结构和权力斗争发展过程中的派生物。道家正是汲取了隐士思想的丰富营养才得以产生、成长起来的。庄子,对隐士思想起到了传承和递进的作用,是隐士思想的立论者和完整阐述者。隐逸文化在中华文化中是一种很独特的文化形态,它是农耕文明政治结构和权力斗争发展过程中的派生物。与其说道家渊源于黄、老,或老、庄,毋宁说道家渊源于隐士思想,演变为老、庄,或黄、老,更为恰当。道家正是汲取了隐士思想的丰富营养才得以产生、成长起来的。只是隐士思想在老庄那里被进一步发扬光大了,特别是庄子,对隐士思想起到了传承和递进的作用,是隐士思想的立论者和完整阐述者。一、庄子使得隐士思想的基本内核进一步明晰化《辞海》释“隐士”是“隐居不仕的人”。这里的“士”,是指知识分子,“不仕”就是远离政治,不出来做官。所谓隐士其实专指那些具有相当的才学和文化素养而不愿做官的人。从最早的上古时代的隐士许由、巢父的传说,到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的伯夷、叔齐,其隐士思想的基本内核都是“避世”,远离政治中心和上层社会。到了道家庄子的“隐逸”,则进一步把隐士思想的基本内核明晰化了,即批判政治的精神和崇尚自然的情怀。隐士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有了文明社会的权力结构和权力倾轧,就有了权力倾轧的失败者、厌倦者和回避者;有了政治和政治斗争,就有了远离社会政治的隐者。隐士作为自愿或被迫从政治斗争的漩涡中退出的知识分子,在政治上不依附于任何权力派系,在行动上与统治者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和博古通今的历史知识,又是从现实的政治斗争中退出,因而能够以旁观者的眼光冷静看待现实政治和权力斗争,能够深观社会矛盾和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冲突,冷静分析和总结历史经验,加上他们退隐在野,往往居住在山林畎亩之中,较多的接触自然,甚至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他们的思维必然会产生有内在联系的两种倾向,即批判政治和崇尚自然。如果说许由、巢父的“洗耳”、“勿污我犊口”之举,伯夷、叔齐的“不食周粟、上山采薇”的行为是对政治的远离、逃避和对自然的依附,是以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不合作”和对政治的批判态度。那么发展到庄子,则是对政治黑暗的口诛笔伐和对大自然的无限崇尚了。《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庄子这种融身于自然,不屑与“有国者”共享世俗之乐的思想可以说是中国隐士思想的集中体现。庄子主张“道法自然”,认为天道是无为的,人道也应当是无为的。“道法自然”运行于人间,就是要人民“不违自然”、“不失常性”,这样天下才会“大治”。他嘲笑人自认为很聪明地去干预“自然”,实际上是干蠢事。他举例说:“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庄子·骈姆》)庄子看到了社会进化中的动乱现象,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民“失其常性”。他说:“黄帝之治天下,使民心一”,人们还不分亲疏;“尧之治天下,使民心亲”,人们开始分亲疏;“舜之治天下,使民心竞”,人们开始相互竞争;“禹之为天下,使民心变”,人们开始动用刀兵。所以,他尖锐的指出:圣知、仁义是盗窃天下的工具。“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庄子·箧》)一些窃国大盗,不惟盗窃国家,而且盗窃仁义之法以自守。这些人以仁义之名,行盗窃之实。庄子崇尚自然的思路与批判社会的思路并不背离,实际上是根本一致、相辅相成的,极端崇尚自然是为了更有力地否定和批判现实社会。所以庄子对自然的崇尚有两方面的表征意义:一方面是继承了老子对“道法自然”的阐释,所以反对一切人为的使民“失去常性”的东西;另一方面,庄子“终身不仕”,应该是一个小农生产者,亲自耕作稼穑,对大自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运行“宏大客观”有一种本能的赞扬和崇敬。所以庄子对政治的批判和对自然的崇尚发展到了极致,以至于对后来的隐士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只是后来的隐士对自然的崇尚更多的表现为身心“融于山水田野”间的情态。这种远离政治、融身心于自然的高节,被称颂、敬慕的很多,最著名的当属唐朝王绩作的《野望》诗和晋朝陶潜作的《归田园居》诗所描写的境界。《野望》诗云:“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诗中高士超然物外的胸襟毕现,既然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采薇的隐逸之士了。《归田园居》集中表达了诗人厌恶官场、喜爱自然的情怀,说自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把出外做官说成是“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而自己的心情犹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现在,自己回到家乡,“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感觉正如“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的飞鸟一样,怡然自得的情绪和美丽的乡村景物历历在目。二、庄子使得隐逸的内涵和途径多样化庄子“隐”的内涵和途径,与上古时代的许由、巢父相比,具有明显的区别,与宁愿饿死也不下山的伯夷、叔齐相比,也有显著地不同,呈现出复杂和多样化的特征。第一,“身在闹市,心在山林”,丰富了“隐”的内涵和“避世”的途径。庄子的“隐”,是介于山林和闹市之间的隐,这就把“隐”的内涵及途径丰富和多样化了。许由、巢父隐于“颖水之阳”,伯夷、叔齐隐于“首阳山”,《孟子》记载:“禹避舜之子于阳城”,“(伯)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都明显的带有“灵与肉”皆远离尘嚣的意味。而庄子的“隐”,则更多的是“穿行在山林和闹市之间”,也可以说是“身在闹市,心在山林”。后来的“隐逸”之士,特别是汉代以后的隐士,都从道家“隐士”思想中汲取了养分,把道家思想奉为经典,或“隐于野”、或“隐于市”、或“隐于朝”,从而使得隐逸的内涵和途径,乃至整个隐逸文化体系都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嬗变过程。第二,处世坚持以“柔”为主的“道家之隐”,使得“隐逸”思想的内涵进一步丰满和多样化。许由和巢父远离政治的举动和态度是“刚”性的。许由和巢父,是很好的朋友。巢父居住在山中,不谋求世俗的利益,年老之后,他在树上筑巢而安然地沉睡其上;许由则“为人据义履方,邪席不坐,邪膳不食”,因此许由赢得了尧的高度信任,尧决定把帝位禅让给他。但许由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尧的好意,逃遁到了“颖水之阳”(今河南登封)。后来尧又派人来规劝他做九州长,许由感到非常肮脏,等规劝他的人走后,许由就跑到河边,用清水来洗耳朵。这时,巢父正好牵着一头小牛到这里饮水,他看到洗耳的许由,就问其故,许由告之说:“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洗耳。”对此,巢父作出了更为激烈的反应:“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子?子故浮游欲闻,求其名誉,污我犊口。”为了不让许由洗耳所用之水沾染牛嘴,巢父牵着牛到上游去饮水了。而庄子似乎更多地受杨朱“避世为我”、“重生贵己”以及老子“柔弱者胜刚强”、“守柔曰强”思想的影响,虽然是“隐”,但处世却坚持以“柔”为主。这里的“柔”,就是不硬抗,是外柔而内刚,表面“柔”,但却实现了自己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这种以“柔”为主,主要表现在三点:其一,“混世”。“隐”和“避世”得不到自由,迫使庄子“混世”,就是不离开社会,但又不陷入到社会的灾难之中。他在《庄子·养生主》里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也就是说,不可表现太好,也不可表现太坏,最好是不好不坏,走中间路线,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全真葆性,颐养天年。他在《庄子·山木》中进一步阐述了其“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的“混世”理论。在庄子看来,动乱的战国,世情险恶,才与不才都难以全生葆真,成材的大树因其材大而被伐,不鸣之雁又因不鸣而被烹,人只能介于“材与不材之间”了。所以想出一套“不谴世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的“混世”理论。其二,“游世”。但介于“材于不材之间”,毕竟“故未免乎累。”(《庄子·天下》)也就是说“混世”也是有危险的,那怎么办呢?庄子又提出了“游世”理论。“唯至人乃能游于世而不僻,顺人而不失己。”(《庄子·外物》)他认为仁义或货财伤身损性就是淫僻之行,要做到能游于世而不为仁义财物所动,能顺着别人而不丧失自己的根本主张。庄子又把“游世”称作“乘道德而浮游”,“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耶?”(《庄子·山木》)不计毁誉,或现或蛰,不为物累,世人抱瓮而灌我也不妨抱瓮而灌,世人用拮槔提水我也不妨用拮槔提水,凡事无可无不可。其三,“齐物”。要生存就必然有是非、有祸福、有哀乐、有生死,对于这一切,庄子提出了一个超脱的看法——“齐物”,即把一切对立的东西都看作齐一。“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有彼。……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庄子·齐物论》)在庄子看来,万事万物是有差别的,又是无差别的。有无、大小、寿夭,可以是不同的,又可以是相同的。从不同之点来看,肝胆可以说有楚越相距之遥;从相同之点来看,万物可以与我合而为一。世俗之人不懂得齐物的道理,各执一隅之见,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所以就各有一是非。但从“齐物”的观点看,是非是相因的,说不上有真正的是非。强分大小、贵贱、美丑、是非,不过是一般人的偏见而已。人应该摆脱一隅之见,用“齐物”的观点看待一切,把万物看作“通而为一”,人生也就入于“道”矣!第三,对“奴役”人的现实社会放言高论,造就了隐士思想内涵的“矛盾双重性”。隐士隐遁于“山林原野”,寻得心理的宁静和安逸,低调生活,默默一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庄子作为隐士,却对社会放言高论,对奴役人的物质进步和精神文化予以了激烈的批判,其精神诉求的“彰显”本身与“隐遁”的目的存在着明显的背离,显现出“矛盾双重性”。这对上古时代隐士流传下来的精神传统是个创新。三、庄子使得隐士追求的精神境界系统化和理想化道家以前的隐士对政治的远离,其获得高洁品格的评价和赞誉是建立在政治肮脏的基础之上的,虽然其追求的精神境界也是个性的独立和自由,但总是带有朦胧的模糊色彩。而庄子的“隐士”思想则把隐士追求的精神境界在理论上系统化和理想化了,其精神价值凸现于对禁锢的主流价值系统的叛逆,对僵化的道统和无道的政统的矫正。第一,对独立之人格和自由之思想的追求带有一种前所未有的、高扬的气势。庄子对自由的呼唤和期待,不是闪烁其辞、犹豫不决的,而是以无限的力量和冲天的气势为内蕴,以俯视宇宙为高度的,所以《庄子》的“逍遥”,其游固然逍遥,然“怒而飞,翼若垂天之云”,其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这是何等的气势,何等的力量。他还要“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没有十分伟大的内在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种对自由追求的精神和气势是以往隐士所没有的,这种精神和气势构成了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隐逸文化的精神价值所在,它奠定了中国隐士文化得以流传几千年、生生不息的根基。第二,系统描述了隐士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他以是否实现无任何负累的自由(“逍遥”)来划分人生境界,由此把人的精神境界分为两种:无待和有待。在庄子看来,只有“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庄子·逍遥》)的“恶乎待”(无待)者是自由的;其它虽有情境的差别,但皆是不自由的“犹有所待”(有待)者。庄子对“无待”自由情态的描述是一种摆脱了一切主、客观束缚的绝对的自由。他在(《庄子·逍遥》)中又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认为只有那些神游宇宙忘记自身存在的“至人”,无用无为抛弃功名利禄的“神人”,隐姓埋名鄙夷是非荣辱的“圣人”,才能达到他推崇的“逍遥游”之境。这种“逍遥”的自由,不是一般的思维认识过程,而是一种特殊的、对万物根源“道”的直观体悟。这是隐逸文化中第一次完整而系统地阐述隐士的最高精神境界,为后世隐士提供了思想理论指导。第三,完整地提出了达到最高精神境界的修为之道。庄子认为,要做到“逍遥”,就必须达到“道”“我”为一的“真人”境界。“古之真人,……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其寝不梦,其觉不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不知说生不知恶死。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是之谓真人。”《大宗师》而要做“真人”,就必须“修炼”,即他称之为的“心斋”和“坐忘”。修炼的结果,不仅要忘掉外在的客观世界,而且要忘掉自己的肉体、感官,排除形体、知识,使自己与整个自然混为一体,形如槁木、心如死灰,无思无虑、无生无死,精神上得到了彻底的自由,就可成为“真人”。第四,把现实性和神异性相结合,将隐士追求的精神境界理想化。庄子深受楚文化的影响,其文风浪漫神异,富有想象和感染力。他描写的“至人”、“神人”、“圣人”、“真人”等理想人格在饮食起居、行为功能等方面都表现出理想化和神异性。例如,他在《庄子·逍遥》中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尽管这是不真实的,为道家追求的精神境界抹上了理想化和神秘化的色彩,但毕竟提出了一种丰满的情态自由的理念,为后人追求独立之个性和自由之思想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参考文献][1]陈鼓应注释.庄子今注今释(上、中、下)[M].中华书局,1983.[2]孙叔平编.李书有注.中国哲学家论点汇编·先秦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3]冯友兰著.涂有光译.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85.[4]夏乃儒主编.中国哲学三百题[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5]童书业.先秦七子思想研究[M].齐鲁书社,1982.[6]王国胜.理想的幻灭和无奈的悲鸣[J].理论探索,2005,(3).。

隐逸与超越论逸品意识与庄子美学

隐逸与超越论逸品意识与庄子美学

隐逸与超越论逸品意识与庄子美学一、本文概述《隐逸与超越:论逸品意识与庄子美学》一文旨在深入剖析和探讨庄子的美学思想与逸品意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文将从庄子的哲学思想出发,阐述其对于隐逸生活的理解与实践,以及这种生活方式如何塑造和影响了他的美学观念。

同时,文章还将分析逸品意识在庄子美学中的地位和价值,探讨如何通过超越现实、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来实现个体的审美超越。

本文将首先概述庄子的哲学思想及其核心观念,包括“道”的理解、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个体如何在世界中寻求自由与独立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进一步分析庄子对于隐逸生活的提倡和实践,探究这种生活方式如何成为其美学思想的重要基石。

文章将详细阐述逸品意识在庄子美学中的具体表现,包括其对于艺术、审美、以及人生境界的独特见解和追求。

本文将对庄子的美学思想和逸品意识进行总体评价和反思,指出其在当代社会和文化背景下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庄子的美学观念和逸品意识,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美学的精神内涵,还可以为当代艺术创作和审美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二、隐逸文化的内涵及其历史演变隐逸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壤之中,其内涵丰富,历史演变脉络清晰。

隐逸,简而言之,即隐于世俗,逸出红尘,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超越。

这一理念在庄子的美学思想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发展。

隐逸文化的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隐逸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超越,是对权力、名利等世俗价值的疏离与否定。

隐逸者往往选择远离朝堂,避开繁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另一方面,隐逸又是一种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与提升,它强调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重要性,追求心灵的独立与自由。

隐逸文化的历史演变,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在先秦时期,隐逸文化初现端倪,如老子、庄子等道家思想家的隐逸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隐逸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士人们开始大量实践隐逸生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隐逸风尚。

闻中讲庄09︱庄子内七篇的思想脉络

闻中讲庄09︱庄子内七篇的思想脉络

闻中讲庄09︱庄子内七篇的思想脉络感谢闻中先生授权转载闻中引言◎前天晚上,在森林二群讲解庄子《应帝王》的开始,重新回顾了一下庄子内七篇的思想结构,后来,学生刘艳茹整理成了文字,现稍作整理,修正如次,供众人参考,谨此不赘。

> 正文庄子内七篇的思想脉络闻中我们来讲一下这个《内七篇》的思想结构。

诸位应该还记得,整个内七篇,按照张远山先生的讲法,它就是一个生命完成自我、回归自我,同时也是实现自我的过程。

从空间的角度来看,我们再借用庄子的神话思维:由北溟起飞,到南溟结束。

走的是一条弧线形的道路,其实也就是从人间即蓬蒿之间起飞,飞翔于九天之上,再降落到“无何有之乡”,或者“藐姑射之山”,后两者也都是“南溟”的另外一种称谓,这是生命的一种纵向完成与横向回归,最后,藏天下于天下,世界仍然还是同一个世界,而真人已经成就了一颗心灵的大境界。

里面隐含着从不自然到自然、从小我到大我,从无常的命运到能够掌控自己生命的自由,指向了存在界的一种永恒轴心,用《齐物论》里面的话讲,也就是“道枢”,“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就是这么一种大生命之大境界的完成。

而表达在文字里面的线索,就是由《逍遥游》到《应帝王》的创作过程。

最后,真人的生命境界落在浑沌既凿,而归于倏忽迅捷的人类时间,也就是人类的历史。

这是一种重要的人类生命的自然与文化的双重结构,也可以理解为从文化到造化、再由造化回归文化的两行之路,是一条弧形的生命线索。

【逍遥游】《逍遥游》中,庄子直接解题的是这么一句话:“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然整篇需要我们了解的,则是人生境界之高下,它突破了文化世界的形形色色的“无知”、“小知”与“大知”等不同境界之后的看见与恍悟。

这里面所讲的逍遥,就是自由的境界。

不过,这里的自由不是指人与人之间的自由,而是指人的自足与无待之心灵境界,前者是文化的,后者是造化的,也就是人们内在生命需要觉悟到的自为自造自主的境界。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庄子思想)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庄子思想)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第九章庄子思想一、逍遥游的人生观庄子对人生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幻想摆脱一切外物和肉体的束缚,追求一种个人精神上绝对自由的境界。

1.人不自由的两方面表现——“有待”和“有已”庄子认为,人所以不自由,一方面是由于外界物质条件的束缚,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自身肉体的束缚。

用庄子的话来讲就是“有待”和“有已”。

2.真正的自由——“无待”和“无己”真正的自由是一切条件都不需要依靠,一切限制都没有,在无穷的天地之间自由地行动,这叫做“无待”。

这是讲的要摆脱外界条件的限制和束缚。

同样,受自己的肉体以至精神的限制和束缚,也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所以各种主观条件也要摆脱,以达到“无己”。

庄子理想中的最高尚的人,都是能做到“无己”的。

例如,庄子在《大宗师》中描写的“真人”的情况是:睡觉时不做梦,醒来时无忧虑,吃东西也不感到特别香甜。

这种人对生不感到特别喜欢,对死也不感到特别厌恶。

总之,他们是自然而生,自然而死,也就是说一切听任自然,毫不计较个人得失。

这就叫“无己”,可以得到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3.达到真人的境界的方法——“坐忘”庄子认为,要达到这种幻想的境界,其办法是“坐忘”。

所谓“坐忘”,就是彻底地忘掉一切“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大宗师》)这就是说,不仅要忘掉外界物质世界,而且要忘掉自己的肉体、感官,排除形体、知识,使自己与整个自然混为一体。

据庄子说,达到了“坐忘”的人,他们是形同槁木(干枯了的树木),心如死灰(熄灭了的炭灰),无思无虑,无生无死,精神上得到了彻底的自由,也就是完全恢复了人的所谓“天然”本性。

4.反对当时统治者制定的制度从这种虚无主义的人生观出发,庄子对当时统治者制定的各种制度,竭力加以反对。

他认为当时的各种道德制度,是违反人的本性的,是造成当时社会争斗、混乱的原因之一。

因此,他对当时统治者所宣扬的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他认为那些宣扬仁义道德的人是专门祸害人的,而其结果是自作自受,害了自己。

总结庄子的主要思想及观点

总结庄子的主要思想及观点

总结庄子的主要思想及观点庄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和观点体现在他的著作《庄子》中。

庄子主要强调了自然无为、自由自在、心境淡泊的思想,与儒家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庄子看来,人们应该摒弃功利主义的追求,通过达到无为而自然的境界,来实现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庄子的思想主要以“无为而无不为”为核心,强调顺应自然、追求自由、达到无为的境界。

庄子认为,自然界中没有人为的行为,万物都按照自身的规律运行。

人们应该效仿自然,不要强求,不要过度干涉。

只有顺势而为,遵循自然的规律,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庄子提出了“大道至简”的观点,认为真实的境界是简单而自然的。

他通过比喻胡蝶与朱雀的故事,告诫人们应该摆脱烦恼和欲望的困扰,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庄子认为,只有心境淡泊,才能摆脱生活的烦恼,体验到真正的快乐与幸福。

庄子对人性的看法与儒家有所不同。

儒家强调人性本善,需要通过教育和规范来引导人们的行为。

庄子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但并不意味着人就是邪恶的。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可以改变的,通过修炼和心灵的觉醒,人们可以超越自我,达到无为而自然的境界。

庄子还提出了著名的“梦蝶”理论,意味着我们无法确定自己是否在做梦或者是在别人的梦中。

他认为,现实与虚幻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世界的真相很难被人们完全把握。

因此,庄子主张人们应该放弃对对象的判断和执着,而是心无所执,保持开放和平等的心态。

庄子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无为而遇、无为而治的思想对中国政治和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无为而遇强调顺势而为,倡导尊重自然规律,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变化。

无为而治则是要求政府不要过度干预社会,尊重市场机制和个人自由,以达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庄子的思想进行了广泛的解读和应用。

无论是西方的自由主义还是东方的佛教禅修,都受到了庄子思想的启发。

庄子的观点对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掌握庄子的思想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找到真正的快乐与幸福。

庄子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庄子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浅谈庄子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摘要:穿越历史的滚滚烟尘,驻足于风起云涌的战国时代:战火四起,诸侯并立,英雄辈出,思想繁荣.既有积极入仕的文人幕僚,亦有隐居山林的高洁之士.庄子于乱世之中,布衣着身,形容枯槁,却乐天安命,沉醉于无为之乐,抛却功名利禄,尽情演绎道法人生。

其隐逸、无为、以及富有批判性的寓言故事带给后世深远影响。

关键词:隐逸无为山水画寓言一、庄子的隐逸思想《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述:庄子者,蒙人也,名周。

周尝为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

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

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

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

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

庄子面对千金相位,鄙视不已,惟愿能享受隐逸之乐,超脱世俗之外,表现遗世绝尘的思想境界。

以隐逸来实现自我,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他自比为“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鹓雏”,而把“惠子相梁”比为“鸱得腐鼠”,可见他鄙视功名利禄,拒入仕途,安于贫困而不显于世.即使身穿粗布衣裳,脚踏麻绳破鞋,饥寒不定,也依然自得其乐,乐鱼之乐,希望像鱼一样,过着无拘无束,超凡隐逸的自足生活.千百年来,庄子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其超脱尘外的潇洒形象.先于庄子的范蠡辅佐匡复,当勾践灭吴成就霸业之后,他洞悉“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良将亡”的道理,成功隐退,避祸保身,过着潇洒的阔隐士生活.而庄子的隐逸思想高于范蠡明哲保身的举措,其思想依托老庄哲学而形成一种隐逸文化,成为后世部分文人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

庄子思想内在精神极易引起周代以后历代隐士落魄文人甚至失势官僚的认同和共鸣,并成为他们孤寂心灵的慰藉和皈依。

史载,汉代粱鸿与妻子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以隐逸来净化自我,不为世俗羁绊。

古代文言文解读庄子中的哲学思想

古代文言文解读庄子中的哲学思想

古代文言文解读庄子中的哲学思想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被尊称为“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著作《庄子》中融合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庄子文言文的解读,探讨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要点和对今人的启示。

一、自由无为思想庄子的哲学思想强调自由无为,主张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庄子·逍遥游》中,庄子以逍遥游的形式,描述了一个自由无忧的境界。

他认为人应当放弃人为的努力,顺其自然,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他不认同尘世间的功利和名利,主张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

这一思想启示了现代人,在追求成功和财富时,应保持内心的平衡和自由,不被外界的物质所束缚。

二、相对主义思想庄子主张辩证思考和相对主义。

他认为一切事物都不存在绝对的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在《庄子·达生》中,他以抱朴子和樵子的对话,阐述了相对主义的观点。

他认为万物之生不可离于生与死的相对,萌芽与衰败的相对。

这一思想表达了庄子对于世界的宏观观察和深刻思考,也给予我们启示,要超越表面现象,看待问题的多面性和相对性。

三、虚无主义思想虚无主义是庄子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怀疑和无为而治的观点。

在《庄子·齐物论》中,他以大鹏鸟的形象来形容了人们对于名利的执着和追逐,以及这种执着带来的束缚和痛苦。

他通过描述鸟飞无边、鲲跃九万里,来表达他对于自由无拘束的美好憧憬。

这一思想揭示了世俗名利的虚无和束缚,强调放下欲望,追求内心的自由。

四、自然观念庄子的自然观念体现了他对于自然界的敬畏和顺应。

在《庄子·齐物论》中,他通过描绘花草树木以及万物的生长变化,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界的赞叹和崇敬。

他认为人类应当像自然界一样,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顺应自然的规律。

这一思想提醒我们,要珍爱自然环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五、孔子批判庄子的哲学思想中,也对当时流行的儒家学派提出了批判。

浅谈庄子思想

浅谈庄子思想

浅谈庄子思想浅谈庄子的哲学思想思想思想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庄氏,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东北)人。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

庄子认为“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它生于天地万物之间,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

然而它又是自然无为的,在本质上是虚无的。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继承老子辨证思想中的相对性加以强调、夸大并绝对化,成为相对主义,最终陷入不可知论,走向了虚无主义。

庄子认为认识对象的性质是相对的,进而取消了认识对象质的规定性。

比如《齐物论》里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他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看作是等同的,齐一的。

他还认为人的主观认识能力没有一定的客观标准,所以要获得正确的认识是不可能的,他怀疑认识者的存在,甚至怀疑自己的存在。

又比如在《庄子?齐物论》中写道:“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他以梦醒为喻,认为一个人从梦看醒,醒也为梦;从醒看梦,梦也为醒。

他又用庄周梦蝴蝶提出疑问:“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并最终归结为是“大道” 时而化为庄周,时而化为蝴蝶。

庄子善于用寓言故事来向人们来传达他的思想,记得他的《秋水》一文看是在说一些平淡无奇的自然现象可仔细想来意在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暂时的,变化莫测的,庄子是借这篇文章来宣扬他的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这种认识事物的方式虽有辩证的因素,但它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体系,是不可取的。

而庄子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很少作抽象的概述或理论性的逻辑论证,喜欢用寓言来说明道理,寄哲理于形象之中。

庄子与陶渊明隐逸思想之比较

庄子与陶渊明隐逸思想之比较

庄子与陶渊明隐逸思想之比较存档编号 __ 南师范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庄子与陶渊明隐逸思想之比较教学学院届别专业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内容摘要.......................................................................................1 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1 一、对庄子隐逸思想探究 (2)(一)庄子隐逸思想产生的背景…………………………………………………2 (二)庄子隐逸思想的具体内容…………………………………………………2 (三)庄子隐逸思想的意义及影响………………………………………………4 二、对陶渊明隐逸思想探究………………………………………………………4 (一)陶隐逸思想产生的背景……………………………………………………4 (二)陶隐逸思想的具体内容……………………………………………………5 (三)陶隐逸思想的意义及影响…………………………………………………6 三、庄子与陶渊明的比较异同……………………………………………………7 结论…………………………………………………………………………………7 参考文献……………………………………………………………………………8 致谢…………………………………………………………………………………9 内容摘要:隐逸思想对庄子能成就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成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直接影响主要是受战国以前中国有大量的隐士在这些隐士身上他看到的是隐的方式在现实生活的重要意义把它拿来作为人在遇到困境时的调剂是极其有效的方式所以他的隐的方式则重的是“心隐”。

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代最伟大的诗人,关于他的思想性格和诗歌审美追求,世人多有论述。

但庄子对他的影响,世人涉及很少。

谈庄子隐逸思想5.7.9--返工完成

谈庄子隐逸思想5.7.9--返工完成

谈庄子“隐逸”思想摘要:庄子是战国时代有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以及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以其玄妙绝伦的文学风派,潇然自得的心态闻名于后世,庄子以自己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隐逸文化,并进一步促进了隐逸思想的成熟,同时,庄子的隐逸文化并不止是局限于文字上面,而是用自己的生命历程实践了自己的理论,对中国的隐逸文化传统以及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本文以研究庄子的“隐逸”思想为出发点,体现出道家“出世”的思想以及隐逸风潮对当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衍生论证了隐逸之风在当时发挥出了其对社会调节以及互补的重要作用,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原因,隐逸文化才延续了将近千年之久。

关键字:庄子时期;隐逸思想;文化理念目录摘要 (1)绪言 (3)一、什么是“隐逸”思想 (3)(一)庄子其人以及他的思想世界 (4)(二)齐物与逍遥 (4)(1)“无为”、“不争” (4)(2)虚己以游世 (4)二、庄子的“隐逸”思想 (5)(一)庄子之前的“隐逸” (5)(二)庄子“隐逸”思想的形成 (5)三、庄子“隐逸”思想的发展 (6)(一)当世人对庄子“隐逸”思想的看法与继承 (6)(二)“隐逸”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7)(三)“隐逸”思想衍生出的“隐士”思想 (7)(1)隐士的定义、名称、及分类 (8)(2)隐士的形象 (8)(3)历来隐士在社会中的地位 (9)(四)后世对其的评价 (9)(1)对其赞同 (10)(2)对其批判 (10)四、“隐逸”思想与中国文化 (11)总结 (11)注释 (12)参考文献 (12)绪言庄子的“逍遥游”中所道的“隐逸”思想是中国传统人士的出世隐逸人格的精神源头和理论基础,庄子所存在的历史环境是“隐逸”思想的根基,对先秦的隐者的思想加工改造之后形成。

庄子的“隐逸”思想究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哲学论,是超脱于人心以上的一种理想境界,“逍遥游”中庄子所道出的那种怡然自得的心态其实可以解释成为这篇文章中的核心理念,是庄子在当时面对现实社会的残酷的时候所秉持的一种处世态度。

隐逸文化与庄子哲学

隐逸文化与庄子哲学

隐逸文化与庄子哲学岳国文内容提要隐逸文化对庄子哲学有直接的影响。

隐士是隐逸文化中的主体,庄子生活的战国以前,中国有大量的隐士。

庄子从这些隐士身上,看到了隐的方式在人的社会存在中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把它拿来作为人处于生存困境时的一种调剂,是极其有用、有效的方式,所以,他把隐的方式由身隐转到心隐上来,这样就使隐士的精神特质,能为普通人所实践,把隐士这种独特的生存方式,借来作为尘世中人调合个人与现实矛盾的一种中和、有效的办法,用以疗救和缓解人们精神和心灵的痛苦,从而使“心隐”成为他人生哲学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隐士;隐逸文化;心隐;庄子哲学。

隐士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在西方国家也有,但没有中国这样的连续性、稳固性和完整性①。

究其原因,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强权统治和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有关,这是大致不错的结论。

强权政治,是隐士产生的直接原因。

隐士产生的历史,差不多与人治的历史相同时。

人类生存的太古时期,是一个理想的生存状态,人人都享有绝对的自由,拥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人和人之间平等相待,和谐相处,人与人,人与群体了无嫌隙,这种本然的,淳朴的生存状态,使人的拘束感和耻辱感无从滋生,人没有禁忌与自由,耻辱与尊严的对立,人的生存理想与生活现实没有冲突,故无精神和心灵痛苦的感受,也就无所谓显与隐、进与退。

这样来看,太古时期没有隐士产生的动因和条件。

随着人类的生存状态进入到社会生存状态,产生了王权、统治和礼法,这种强制性的权力和规范,使个人的自由和尊严受到很大的冲击和挑战,人的自由意识和尊严感不断滋生并放大。

人为了保持自己的自由和尊严,不得不避开王权和礼法,于是走出俗世,隐遁其身,不与世俗为伍。

这是隐士产生最直接的原因。

既要躲开强权统治的束缚,就必须得有个去处,这个去处既要能避开世俗的牵扰,又要具备最起码的生存保证。

中国特殊的地理条件为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提供了保证,也为避世的隐士们提供了生存环境和归宿,使得隐士的避世成为可能。

浅论孔子、庄子的隐逸思想

浅论孔子、庄子的隐逸思想

浅论孔子、庄子的隐逸思想隐逸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发端于先秦,盛行于汉魏,风行于后世的各个朝代。

隐士在传承和发扬隐逸精神的层面上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功用,他们或如儒家以邦之“有道”与否作为依据决定自己或仕或隐,或如道家顺应自然而追求身体力行的纯粹之隐,因而在隐士形象上千差万别。

而孔子和庄子作为儒、道隐逸精神的代表人物,他们的隐逸精神值得一探。

标签:隐逸精神;隐士;孔子;庄子隐逸精神发端于先秦之经典《周易》,盛行于汉魏两晋,风行于后世的各个朝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隐士在传承和发扬隐逸精神的层面上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他们或如儒家以邦之“有道”与否作为依据决定或仕或隐,或如道家顺应自然而追求身体力行的纯粹之隐,因而在隐士形象上千差万别。

而孔子和庄子作为同时期的儒、道隐逸精神的代表人物,他们对隐逸思想的理解也各有特色。

一、孔子之不得已的“无道则隐”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奠基人,其学说旨在经世致用,主张积极入世,建功立业。

但是除此之外我们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也窥视到了孔子的些许隐逸情怀。

也许隐逸情怀正是孔子不为人熟知的一面。

孔子的隐逸思想最具代表的就是《论语·先进》篇所载:孔子让诸弟子——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等人畅谈自己的志向。

弟子们大多畅谈自己的政治理想,或位极人臣做相国之栋梁,或驰骋寰宇立不朽之功勋,谈的都是造福天下的大志业,比如子路、冉有、公西华;唯独曾点谈了“异乎三子者”的话题,他描绘了一幅畅游春天的美丽图画: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曾点描绘的这幅画面充满了优哉游哉的闲逸之情。

对前三位弟子的志向孔子基本上没有做出评点,只是对子路的“其言不让”做出了“哂之”的态度。

但在最后通过曾点的追问,孔子才说出了各自回答中的不足之处。

能看得出来,无论是和自己心志的契合程度,还是他们在表达上的谦恭与否,孔子对前三位弟子的回答不是很满意。

庄子的_隐世_思想与苏州园林文化

庄子的_隐世_思想与苏州园林文化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No.52007《辞海》解释:“隐士”是“隐居不仕的人”,即有相当的才学而不愿做官的人。

许由、巢父、伯夷、叔齐这些隐士的行为都是“避世”,即远离政治中心和上层社会。

“隐士”作为自愿或被迫从政治斗争的旋涡中退出的知识分子,在政治上不依附任何权力派系,行动上与统治者保持一定的距离,因而能够以旁观者的眼光冷静看待政治和权力斗争,深入分析和总结历史经验,同时他们退隐在野,能够近距离接触自然,所以其思想上往往表现出两种倾向:批判政治和崇尚自然。

庄子的“隐”不同于一般“隐士”的“隐”。

第一,他丰富了“隐”的内涵和“避世”的途径。

庄子的“隐”,是介于山林和闹市之间的隐。

禹避舜之子于阳城,伯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都明显的带有“灵与肉”皆远离尘嚣的意味。

庄子之“隐”,则更多的是“穿行在山林和闹市之间”,也可以说是“身在闹市,心在山林”。

“后来的隐逸之士,都从道家‘隐士’思想中汲取了养分,把道家思想奉为经典,或隐于野,或隐于市,或隐于朝,从而使得隐逸的内涵和途径,乃至整个隐逸文化体系都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嬗变过程。

”第二,使实现理想的方法进一步丰满和多样化。

许由和巢父远离政治的举动和态度是刚性的。

庄子更多地受杨朱“避世为我”、“重生贵己”以及老子“柔弱者胜刚强”、“守柔曰强”思想的影响,虽然是“隐”,但处世却坚持以“柔”为主。

“柔”就是不硬抗,外柔而内刚,以实现自己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

庄子用“柔”来消解人生与社会的矛盾。

认为要避免陷于社会灾难,不一定要离开社会。

他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养生主》)“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

”(《山木》)在庄子看来,动乱的战国,世情险恶,才与不才都难以全生葆真。

现代文阅读答案隐逸文化的精神价值.docx

现代文阅读答案隐逸文化的精神价值.docx

现代文阅读答案隐逸文化的精神价值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 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尚令人追慕不已。

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一翼,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

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同源,隐士亦不下万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

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

孔子当然不是隐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现代文阅读答案隐逸文化的精神价值。

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但他还提倡“无道则隐”。

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

庄子则是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他不仅本人是大隐士,而且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

他否定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使之不扰于心,并进一步卸除了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

这还不够,他不仅要隐身,更重要的是要隐心,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喜怒哀乐的情绪,即使“大浸稽天”也不感到潮湿,“大旱金石流”也不感到炎热,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现代文阅读答案隐逸文化的精神价值。

这样,庄子就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

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对圭寸建政治意识形态一直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经过圭寸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这一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作用的。

儒道两家的融合互补为传统的隐逸文化奠定了基础。

到了汉代,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统一和强固,隐士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就出现了以东方朔为代表的朝隐,它体现了传统隐逸文化的初期特征:注重现实功利;魏晋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意识形态的解体,出现了林泉之隐,它更多地体现出传统隐逸文化中精华的一面;由于唐代的包容性,反而使得隐逸文化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出现了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的中隐;至宋代,整个传统文化走向内倾,注重精神超越的酒隐就应运而生了。

试论《庄子》的隐逸思想

试论《庄子》的隐逸思想

试论《庄子》的隐逸思想
杨海军
【期刊名称】《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05(000)001
【摘要】道家庄子是隐逸人格和思想的集大成者.研究<庄子>中的隐逸思想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隐士文化的根源以及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精神.道家"出世"的思想以及由此表现出的隐逸之风发挥了一种异常重要的作用-社会调节和互补.正是因为发挥了这样的文化功能,隐士文化才延续千年之久.
【总页数】2页(P88-89)
【作者】杨海军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试论张镃词中的隐逸思想 [J], 张宇
2.浅论孔子、庄子的隐逸思想 [J], 冯卿
3.试论庄子哲学中的隐逸思想 [J], 刘梅;肖中云
4.庄子的隐逸思想与当代人的舒压 [J], 范梦
5.庄子隐逸思想探微 [J], 孙旭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简谈《庄子》哲学思想的表达方式-2019年文档资料

简谈《庄子》哲学思想的表达方式-2019年文档资料

简谈《庄子》哲学思想的表达方式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的作品被公认为写得最优美、最生动、最富有诗意。

庄子散文不同于语录体的《论语》,也不同于论辩体的《孟子》,它以自己独具特色的写作手法达到了哲理性与诗意性的完美交融。

庄子散文在诸子散文中放射着夺目的光彩,历来受到人们的深切喜爱,究其原因则不能不看到庄文独具特色的表达方式是最主要的因素。

闻一多先生曾评论庄文说:“明人吴世尚曰‘《易》之妙妙于象,《诗》之妙妙于情,《老》之妙得于易,《庄》之妙得于诗’,这里果然是一首妙绝的诗――外形同本质都是诗”。

我们可以说,“庄子散文是充满诗性智慧的,这种诗性智慧不同于一般的哲理、教义、信条,难以用常规的语言形式去传达和教授,只能通过特殊的间接语言形式去激发和启导。

”而庄子正是选择了“寓言”这一具有浓郁诗意性的“特殊的语言形式”。

一、庄子散文是寓言体《庄子?天下》中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漫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所谓寓言就是借他人他物之名来阐述偶自己所要表达的道理。

司马迁说“(庄周)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用寓言来概括庄子散文的艺术特征是很恰当的,鲁迅先生就直接用司马迁的话来对《庄子》进行评价:“庄子名周……著书十余万言,大抵寓言……”,(《汉文学史纲要》)。

庄子对寓言的使用大多是凭借现有的民间神话传说和名人典故来论说其哲学思想。

然而庄子并不是一成不变地现成借用,而是任意地对其加以改造,从而为己所用。

庄子一书有一百多个寓言,篇幅短的仅二十多个字,长的上千字。

在行文上,或议论与寓言相间,或连续铺排多个寓言,或以寓言贯穿全篇,寓言的使用量如此之大,在中国文化史上实属罕见。

因此我们可以说,庄子散文是“寓言体”。

对庄子而言,寓言是用来喻道的,而正是“道”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庄子对寓言的使用。

二、庄子用寓言喻道的必要性《庄子》一书对于“道”的论述体现在多个方面,“道”的内涵十分丰富而复杂,有些时候甚至是自相矛盾的,但就“道”作为庄子承继于老子的最重要的哲学概念而言,“道”在庄子思想中是作为一个本体论概念出现的,既是庄子哲学的基础又是庄子哲学的最高范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庄子“隐逸”思想摘要:庄子是战国时代有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以及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以其玄妙绝伦的文学风派,潇然自得的心态闻名于后世,庄子以自己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隐逸文化,并进一步促进了隐逸思想的成熟,同时,庄子的隐逸文化并不止是局限于文字上面,而是用自己的生命历程实践了自己的理论,对中国的隐逸文化传统以及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本文以研究庄子的“隐逸”思想为出发点,体现出道家“出世”的思想以及隐逸风潮对当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衍生论证了隐逸之风在当时发挥出了其对社会调节以及互补的重要作用,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原因,隐逸文化才延续了将近千年之久。

关键字:庄子时期;隐逸思想;文化理念目录摘要 (1)绪言 (3)一、什么是“隐逸”思想 (3)(一)庄子其人以及他的思想世界 (4)(二)齐物与逍遥 (4)(1)“无为”、“不争” (4)(2)虚己以游世 (4)二、庄子的“隐逸”思想 (5)(一)庄子之前的“隐逸” (5)(二)庄子“隐逸”思想的形成 (5)三、庄子“隐逸”思想的发展 (6)(一)当世人对庄子“隐逸”思想的看法与继承 (6)(二)“隐逸”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7)(三)“隐逸”思想衍生出的“隐士”思想 (7)(1)隐士的定义、名称、及分类 (8)(2)隐士的形象 (8)(3)历来隐士在社会中的地位 (9)(四)后世对其的评价 (9)(1)对其赞同 (10)(2)对其批判 (10)四、“隐逸”思想与中国文化 (11)总结 (11)注释 (12)参考文献 (12)绪言庄子的“逍遥游”中所道的“隐逸”思想是中国传统人士的出世隐逸人格的精神源头和理论基础,庄子所存在的历史环境是“隐逸”思想的根基,对先秦的隐者的思想加工改造之后形成。

庄子的“隐逸”思想究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哲学论,是超脱于人心以上的一种理想境界,“逍遥游”中庄子所道出的那种怡然自得的心态其实可以解释成为这篇文章中的核心理念,是庄子在当时面对现实社会的残酷的时候所秉持的一种处世态度。

庄子生于乱世,对自己身处的社会和自己的人生观都有着深刻而细微的洞察,并且对当时残酷的现实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一、什么是“隐逸”思想所谓“隐逸”,大体上而论可以解释成古代人思想上的一种为人处事的哲学思想,可以理解成为“出世”,是逃离社会的一种心态,与“入世”这一观点是背道而驰的。

在战国时代,人们道出的“学而优则仕”,指的是读书人的唯一出路就是当官,但是“隐逸”思想却不是这样。

“隐逸”思想认为,有能力的人是可以去做官的,但是却不去做官,这都是因为仕途之路是凶险万分的,很多有能力去当官的人,受了“隐逸”思想的影响,在他们看来,只有避世而居才是最理想的生活方式。

这就是“隐逸”思想。

(一)、庄子其人以及他的思想世界庄子姓庄,名周,诏号“南华真人”,是因他曾隐世于南华山上,故得此号。

他生活在战国时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庄子“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又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①,因此可以推测出庄子是和梁王、齐王、楚王生活在同一时代的。

庄子其人心胸坦荡,洒脱自如,愤世嫉俗,曾对魏王说:“今处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惫,奚可得邪?此比干之见剖心,微也夫!”在庄周看来,社会混乱不堪,政治险恶,有志之士理想抱负不仅不能够得到实现,而且有可能招致杀生之祸,因此,他宁愿拒绝仕官,投身于山水之间,隐于世。

正是由于对政治黑暗的清醒认识,庄子自觉地选择了隐居的生活,珍视个体的生命存在,对他以后的思想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1]。

关于庄子的思想,他在其著名的《逍遥游》中所传达出来的是一种尽量不受束缚,一种在自由的精神引领下处事的生活态度,庄子的文章很多都具有极强的想象力,从用字到文笔都有着非常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并且同时还会适用很多的寓言故事去讽刺当时那种残酷的社会现状,对后世的文学作品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庄子在描写自身的“隐逸”思想的时候,文笔变化多端,以其超乎于常人的思想和变化莫测的想象力构成了独特的、自有的思想世界。

《逍遥游》的主旨是“天道无为”,认为这世间万物的一切都是在不断变化的,认为人应该无为、无用以处事。

“道”是先天地而存在的,从“道未始有封”开始,就充满了主观的唯心主义色彩,庄子主张一切都是顺应天意的,想到了就要去做,不压抑自己,顺天道而为,自然而然地生活在这世间里。

所以,不需要去规定什么,也不用去让人如何如何去做,要的只是摒弃人性中那充满伪善的一面。

庄子的“隐逸”思想中,另一层的思想概念则是,个体精神全方位解放的一种境界,即无矛盾地生存于这个世界之中,但并不是说庄子认为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思想的摆脱,提倡“无用”,主张的是精神上的逍遥自在。

(二)、齐物与逍遥“齐物”与“逍遥”是庄子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境界。

“齐物”包含了齐物我、齐是非、齐生死这三个观点,而“逍遥”包含的则是无己、无功、无名这三个观点。

虽然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齐物”和“逍遥”的内容有所不同,但是这两种思想境界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庄子的“齐物”认为,道是无处不在的,道是体现在世俗万物当中的,因此齐万物是“齐物”的第一步。

然而,齐万物仅仅是庄子“齐物”思想的最浅显的思想,庄子在齐万物的基础上挖掘出更深的道,即齐物我的思想。

人在大千世界当中仅仅是沧海一粟,既是万物之一员但又不完全等同于人之外的万物。

世俗的人啊,总认为自己是宇宙世界的中心,不断想要去征服自然,“以人灭天,以故灭命”,这种做法与想法已经违背了自然的法则与规律。

人不过是借着不同的”原质”而形成的一个形体而已,与万物没有什么差别,这种规律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

郭象在注解庄子《齐物论》时是这样论述人与世界万物的关系:“我既不能生物,物亦不能生我,则我自然矣”②。

庄子在《秋水》中是这样陈述人与万物的关系:“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③是的,人对于宇宙世界来说,就好比是蚂蚁的洞穴相比于大湖沼,细小的米粒相比于巨大的米仓,毛发末端相较于整个一匹骏马,因此,将我和物相比较没有任何的意义,我们不要一味地想去征服自然,而是要和自然和万物和谐地共处在这个世界上,这是庄子“齐物我”的现实意义的体现。

进一步来说,对于人而言,生与死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物我关系,死将物我从理论到现实实现了齐一。

庄子认为:“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死亡是“落叶归根”,回归到了物。

人在世上活着,其实是人的精神灵气聚集,当其灵气散了,人就死了。

我们不必为死亡所忧虑,死亡仅仅是“气”变化的一个阶段而已。

所以,庄子的“齐万物”具有“齐万物”“齐物我”“齐生死”三个层面,并且是沿着该顺序是逐层递进的关系,只有人到达“齐生死”才算真的到达了齐物的境界[2]。

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④的,其实阐述的是一种摆脱追名逐利的精神束缚。

“无己”是说要超越自我,物我两忘,告诫我们要以客观万物世界为源,切勿将主观意识形态凌驾于万物之上;“无功”是指不要追名逐利,不要用各种手段来追求身外之物,即淡泊名利。

庄子对阿谀奉承,巴结权贵嗤之以鼻,从寓言“曹人舔痔”就可看到庄子对权贵的蔑视以及视名利为粪土的大义精神;“无名”就是对自己的人格尊严十分珍视,并不在乎外在的名声[3]。

庄子提出这“三无”理论,是教导我们不要被“己”“功”“名”所羁绊,是一种人格修养的理论。

后世很多人认为,庄子把“齐物”这一思想境界看得比“逍遥”还要重要一些,因为“齐物”是“逍遥”的基础,它们不一样但却又是具有同一性的,“齐物’的过程也就是”逍遥“的过程,反之也是成立的。

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齐物”虽重要,但是还是不能代替“逍遥”的。

(1)、“无为”、“不争”“为出无为,则无所谓为。

争出不争,则无所谓争”,简单一点来理解就是:无为不是争也不是不争,争与不争都是有为的,其名有为就是无为,有为的是知识和技巧,无为的是人的一种心灵境界。

就如同树叶本静,风吹来却使其沙沙作响,而动出于静,则无所谓动,这时间万物的一切,生灭,成败,哀乐,万众变化,究其根本来说,也都是不变的,正如同庄子在《刻意》篇中说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味,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⑤正所谓,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意思就是说,圣人什么事情都不做就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好,无所谓为之,什么都不去做,此为为之。

(2)、虚己以游世“虚己以游世”就是淡化个人的主体地位生存在这个社会之中,意思是,人如果能够以虚已的态度为人处事的话,谁还能伤害他呢。

庄子深入探究心的作用,通过“虚已以游世”以实现“逍遥”的理想境界。

其实,庄子对其当代生存的社会是深感不满的,这就直接导致了他改变自身的人生观以及世界观,一方面庄子想遨游于当世,另一方面庄子又非常渴望自己能够超然于现实之上而存在。

所以说,庄子的“游世”不能理解成为是一种游目骋怀的心态,而是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批判之上的一种超然于理性的存在。

庄子在其《知北游》中说过,“不以生生死,不以死死生,死生有待邪?皆有所一体。

”⑥这正好体现出来了庄子“超脱”的心灵境界。

二、庄子的“隐逸”思想早在人类生存的太古时代,“隐逸”思想只有一个雏形。

在那个时期,人人都享有着绝对的自由,人人都是平等的,都拥有着自身的尊严和人格,人和人之间都是和谐相处的,这是一种自然的生存状态。

这样看来,在太古时代,“隐逸”思想是本不存在的,但是随着人类的生存状态进入到有社会的生存形态之后,产生了统治、王者和礼法,对人类有了强制性的权利和规范,使得太古时期之后,人类的绝对自由以及个人尊严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于是,人类为了保护自身的绝对自由的生存权利,就不得不避开王权的束缚,“出世”的思想也就由此产生了,后来到了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的动荡和变化,庄子的“隐逸”思想也就很自然地形成了。

(一)、庄子“隐逸”思想产生社会背景胡适先生说:“大凡一种学说,绝不是劈空从天上掉下来的。

……定然有个承上启下,承前接后的关系。

要不懂他的前因,便不能懂得他的真意义。

而不懂他的后果,便不能明白他在历史上的位置。

这个前因,所含不止一事。

第一是那时代政治社会的状况。

第二是那时代的思想潮流。

”[4]因此,庄子的“隐逸”思想的产生也离不开那个时期政治社会的状况和那个时代的思想潮流,在庄子之前早期的隐逸家一些理论和思想是孕育庄子“隐逸”思想的温床,比如《卫风》中的《考槃》一篇,描写的是一位在山涧结庐独居的人自得其乐的意趣,凸现出一个鲜明生动的隐者形象,更有人说这是隐逸诗之宗。

想要了解庄子的“隐逸”思想,就必须回到那个时代,理解社会的状况,倾听时代的思潮。

战国中期,是庄子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乱的时期,亦是早期中国政治社会的转型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