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树种植与经营管理技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杉树种植与经营管理技术

杉木种植与经营管理技术

杉木分布区内的年平均温度为15~20℃,1月份的平均温度1~2℃,极端最低温度-17℃,极端最高温度4 0℃,年降水量800~2000毫米。杉木生长最适宜的气候条件为:年平均气温16~19℃,极端最低气温-9℃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300~1800毫米,且需分配均匀,无旱季或旱季不超过3个月。杉木较喜光,但幼时稍能耐侧方蔽荫。杉木的耐寒性大于其耐旱力。故对杉木生长和分布起限制作用的主要因素首先是水湿条件,其次才是温度条件。杉木为速生树种之一,是我国的主要用材树种。

一、造林地的选择

(一)、地形条件

地形对于林木生长来说是个间接因素,但它影响气候、土壤、水分的再分配,养分的移动、排水、径流、冲刷及成土母质的堆积形成等,因而影响着林木的生长。从局部地形看,山洼、谷地及阴坡等地方,一般日照短,湿度大,温差小,风力弱,土壤深厚肥沃,是杉木生长的适宜环境;而山脊、山坡的上部、阳坡,因日照长,温差大,湿度小,风力强,土壤肥力低,杉木生长差。从较大范围的地形而言,连绵的群山和丘陵与孤山相比,前者气候较湿润,土壤也较肥沃,更适合于杉木生长。中国一些著名的杉木产区,和杉木的一些高产林分,几乎都分布于群山山地,如南岭山地、雪峰山区等。

(1)海拔:海拔的不同,影响着温度、湿度和风力,限制着杉木的生长和垂直分布范围,杉木适宜的海拔高度一般在300-800m之间,超出此范围生长量下降。

(2)坡向:坡向在中亚热带对杉木生长无明显影响。但在南、北亚热带及中亚热带的丘陵地区,因阳坡在旱季水分条件差,日照强烈,对杉木生长不利,杉木生长以阴坡为佳。

(3)坡位与坡形:不同坡位影响着土壤和小气候的差异,从而影响着杉木的生长。从山脊到山谷由于阳光和植物分布不同,使土壤肥力、土壤湿度由小变大,反映出完全不同的林地生产力。对坡形以凹坡为好,直线坡次之,凸坡最差。营造杉木林应考虑坡位和坡形的变化。

(4)坡度:坡度不同,其土壤厚度、土壤水分以及排水难易也不同,对杉木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杉木生长要有一定坡度为好,坡度过小(小于10°),尤其在山洼及低丘,往往发生排水困难,杉木生长不好。

(二)、土壤条

杉木对土壤的要求较高,最适宜肥沃、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而在土壤瘠薄、板结及排水不良的土壤上生长较差。产区主要土类为黄壤、红壤,在边缘地区为黄棕壤、砖红壤性红壤等,以黄壤条件较好。由酸性和中性基岩,特别是由板岩、页岩、沙页岩、片麻岩、花岗岩或由坡积、崩积母质发育而成的土壤,只要富含腐殖质、深厚、湿润而排水良好,均属上等土壤条件。矿岩类、碳酸盐岩类及残积母质发育而成的土壤,因土壤浅薄及保水保肥能力弱,第四纪红粘土、下蜀系黄土等因缺少有机质、土壤粘重板结,均不适于杉木生长。杉木对土壤的具体要求是:土层深厚,一般在8 0-100cm以上为好;土壤毛细管持水量60%-70%左右为好,土壤腐殖质含量在2%-7%,最好在4%-7%之间。土壤结构是土壤的一项重要物理特征,对于水分和空气的调节、微生物的活动和林木根系发育具有重要影响。杉木要在疏松和排水通畅的土壤上才能生长良好。一般来说,在40cm土层内总孔隙50%-60%,土壤容重在1.25以下较好。

二、造林地整地

整地的目的:一是要满足杉木生长对土壤的要求,二是要防止水土流失,以维护地力。整地方式有全垦、撩壕、水平带状和穴垦四种。

(1)坡度25°以上的,一般采用带或穴垦,25°以下的要看立地条件确定整地方式,40°以上的不宜种植杉木。

(2)泥质及粘土岩类发育的土壤腐殖层薄,在坡度25°以下,土壤又比较板结的条件下可实行全垦,深翻3 0-40cm;腐殖质层厚的可实行穴垦。花岗岩、片麻岩类风化物上发育的土壤及腐殖层厚的土壤,可以实行带垦和穴垦(穴底径40cm×40cm,深40cm),带垦深度20-25cm即可。凡穴垦的,须将穴品字形排列,以保持水土。穴垦要回表土。

(3)凡五节芒、竹丛及茅草密集的荒山,必须清除这些杂草。

(4)坡长在150m以上的山坡,如进行全垦整地的,每50m要设一个保留带宽(10cm左右),保留带上可进行穴垦,或者根据立地条件;若上坡采用穴垦种松、下坡种杉,这样可不设保留带。

三、栽植技术

1、栽植密度与株行距:初植密度为166株/亩,株行距为2×2米。

2、栽植季节:裸根苗通常在1月到3月栽植。在冬季严寒和干旱的地区以春季栽植为好,但最迟也要在3月底前完成,袋苗可适当延迟。选择阴天、小雨天和雨后晴天进行。土壤过干、连续晴天、大雨天、大风天以及结冰期间,均不宜栽植。

3、栽植深度:杉木根际不定芽的存在和萌发,是该树种的特性。杉木根际萌条最活跃部分是在根际以上10c m左右范围内,当它全部或部分裸露于土外,或者入土太浅时,都可因光照太强,或者由于地上部分生长受阻促进大量不定芽萌发。因而采用适当深栽方法,深栽程度根据整地、挖坎深度和苗木高度而定,一般种子实生苗栽植深度为苗高的1/3左右;苗高在40cm以下的扦插苗,栽植深度是苗高1/2左右;苗高大于40cm的扦插苗,则以20-25cm为宜。栽植要做到苗直、根舒、压实,苗尖向下不“反山”。

4、苗木质量要求:杉苗达到二级苗以上壮苗的标准是:茎直而粗,顶芽饱满(菊花头),针叶紫红或灰绿,充分木质化,根系发达,侧根、须根较多且无损伤。苗高大于16cm,根径大于0.3cm,根系长大于15cm,大于5cm的侧根数在10条以上。

四、幼林抚育管理与施肥技术

孤立木一般4~7年、林木迟至7~10年以后开花结实,20~35年结实量最大,种子质量最好。每年3月开花,10~11月球果成熟。每1~4年有一个种子丰年。主干端直,顶端优势明显。树干生长甚速,在其速生阶段(4~15年),树高年生长量可达100~150厘米以上,直径1~2厘米以上。20~30年可采伐利用;个别速生丰产林15年即可成材。每年3~4月抽枝发叶,至11~12月结束生长。主梢生长在一年中有两次高峰,第1次5~6月,第2次9~10月。直径生长也有两次高峰,与树高生长大体一致。树干的形状取决于立地条件及林分密度。立地条件差及稀疏林木或孤立木的树干较粗矮尖削;而立地条件好、林分较密的树干修直圆满。杉木的萌芽能力很强,从苗期开始,即以根颈部分发生萌蘖,抽出新条,幼树尤为明显,常形成多干丛生。采伐后的伐根能萌发大量新条,萌芽更新可以持续2~3代。杉木为浅根性树种,无明显主根,侧根发达,再生能力强,但穿透力弱。成年林木根系可深达2米,水平根幅大于树冠1倍左右。林分生长发育可分4个阶段:①幼树阶段(2~4年生):栽后一二年为恢复期,而后根系大量分生,主梢生长逐渐旺盛,树冠开始扩展,初具树形。②速生阶段(5~15年生):树高、直径的生长进入旺盛时期,根系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幼林开始郁闭,林木间产生争夺肥、水、光的矛盾,出现自然整枝(林木)和分化。③干材阶段(15~20年生):材积生长迅速,心材按比例增加,树高直径生长减慢,自然整枝强烈,被压木大量出现并被淘汰,显现出空间与营养面积不足。④成熟阶段(25~30年生):树高生长下降,材积生长趋于平稳而达到数量成熟,心材比例显著增加,材质致密坚实,此时即可采伐利用。

随着对杉木的遗传改良,甚至采用优良无性系造林,尤其是不断采取科学整地、加强抚育和科学施肥等措施进行集约经营,杉木的轮伐期可缩短为13-15年,林分的生长发育过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个生长期都明显提前,第1-4年为幼树阶段、第5-9年为速生阶段、第10-12年为干材阶段,第13-15年开始进入成熟阶段。

1、幼林抚育管理的目的

人工林抚育管理总的原则是既要有利于林木生长,又要能维护与提高地力,还要有良好的经济效果。土壤管理的目的:(1)消除杂草和萌蘖,创造良好的杉木生长空间。

(2)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

(3)维护地力,尽可能减少水土流失,增加林地植被覆盖,促进枯枝落叶的分解,以利于养分循环。

(4)促进工艺成熟,缩短轮伐期,提高经济效益。

2 幼林抚育方法

幼林抚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消除杂草灌木的竞争。抚育与幼林生长和造林成败关系十分密切。幼林抚育中最重要的是彻底清除五节芒、黄茅草及竹丛等杂草灌木,其次是松土、扩坎、除蘖、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幼林一般抚育3年,每年抚育2次,第一次抚育在4-5月进行,第二次抚育在8月中旬前后进行。如杂草特别繁茂,每年抚育3次,第一次在4月中旬,第二次在6月中旬前后,第三次在8月中旬前后。

3 施肥技术

(1)杉木施肥特点。经研究表明,18立地指数以上的立地比较肥沃,通常不缺肥;12立地指数以下的立地,土壤肥力差,水分不足,施肥效果差;施肥重点应放在中等立地条件,如14-16指数级的立地上,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