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旋钻桩基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旋钻桩基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96
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DBJ01-82-2005
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5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B50210-2001
6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7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 JGJT27-2001
8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检验和验收统一标准 DBJ01-90-2004
9 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 JGJ 106-2003
10《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
1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
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
1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
1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6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17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18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
19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08)
20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7)
三、工期安排
本分项工程计划从2018年10月30日开始施工,计划于2019年3月15日完成,施工工期为4.5个月。

在施工期间,将实施详尽切实的各项保障措施,以保证本分项工程能按工期要求顺利完成。

四、施工机械配置
根据现场桩基工程量,我部计划投入回旋钻机7台进行施工。

五、其它施工准备
1、主要机具有:回旋钻孔机、翻斗车或手推车、混凝土导管、套管、水
泵、水箱、泥浆池、混凝土搅拌机、平尖头铁锹、胶皮管等。

2、相应钻孔桩配备人员:钻机操作手1名,辅助手3名,电焊工2名,热切割工2名,电工1名。

3、作业条件:
1)地上、地下障碍物都处理完毕,达到"三通一平"。

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准备就绪 2)场地标高一般应为承台梁的上皮标高,并经过夯实或碾压。

3)制作好钢筋笼。

4)根据图纸放出轴线及桩位点。

5)要选择和确定钻孔机的进出路线和钻孔顺序,制定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

钻孔桩施工
施工工艺流程图
六、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钻机按照泥浆的循环方式:分正循环钻机和反循环钻机。

正循环钻机适用于黏土、粉土、砂性土等各类土层的桥墩的桩基施工。

反循环钻机适用于粘性土、砂性土、卵石土和风化岩层施工,但卵石粒径少于钻杆内径的。

我标段均采用反循环钻机施工。

1、场地准备
钻孔场地应清除杂物、换除软土、平整压实,场地位于陡坡、水中或淤泥中时,用枕木或型钢等搭设工作平台,平台必须坚固稳定,能承受施工作业时所有静、活荷载,同时还应考虑施工设备能安全进、出场。

2、测量放样
进行施工放样,施工队配合测量班按设计图纸定出孔位,经检查无误后,由施工队埋设十字护桩,十字护桩必须用砂浆或混凝土进行加固保护,以备开挖过程中对桩位进行检验。

3、护筒埋设
埋设钢护筒,护筒内径比桩径大 20cm,护筒顶面高出施工地面20~30cm。

护筒埋置深度符合下列规定:黏性土不小于 1m,砂类土不小于2m。

当表层土松软时将护筒埋置到较坚硬密实的土层中至少 0.5m。

岸滩上埋设护筒,在护筒四周回填黏土并分层夯实;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大于 5cm,倾斜度不大于1%。

4、泥浆制备
开挖泥浆池,根据地质情况,选用原土配制泥浆。

本工程开孔处处于粉质粘土层,这类土层粘粒含量高,可以自然造浆,泥浆在钻进过程中形成泥皮,保护孔壁,实现平衡钻进。

根据地层情况及时调整泥浆性能,泥浆性能指标如下:
泥浆性能指标选择
5、钻孔
钻机就位前,对主要机具及配套设备进行检查、维修。

钻孔前,按施工设计所提供的地质、水文资料绘制地质剖面图,挂在钻台上。

针对不同地质层选用不同的钻头、钻进压力、钻进速度及适当的泥浆比重。

开钻时宜低挡慢速钻进,钻至护筒以下 1 米后再以正常速度钻进。

使用反循环钻机钻孔,应将钻头提离孔底20厘米,待泥浆循环通畅后方可开钻。

潜水钻机钻孔,应按钻孔孔径和地质选择钻头,钻头切削方向应与主轴旋转方向一致。

钻进过程中及时滤渣,同时经常注意地层的变化,在地层的变化处均应捞取渣样,判断地质的类型,记入记录表中,并与设计提供的地质剖面图相对照,钻渣样应编号保存,以便分析备查。

经常检查泥浆的各项指标。

开始钻进时,适当控制进尺,使初期成孔竖直、圆顺,防止孔位偏心、孔口坍塌。

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对孔深、孔径、孔位和孔形等进行检查,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立即填写终孔检查证,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方可进行孔底清理和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准备工作。

6、成孔及检查
终孔后,应进行孔位,孔深检验。

孔径、孔型和倾斜度宜采用专用仪器测定,当缺乏专用仪器时可采用外径为桩基钢筋笼直径加100mm,长度为4-6倍外径的钢筋检孔器吊入孔内检测。

表1 钻孔桩钻孔允许偏差
7、清孔
根据地质情况采用反循环清孔方式。

清孔时注意事项:清孔标准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即:孔内排出或抽出的泥浆手摸无 2~3mm 颗粒,泥浆比重不大于 1.1,含砂率≤4%,粘度 18~28s;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规范要求。

严禁采用加深钻孔深度方法代替清孔。

在清孔排渣时注意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缩颈。

七、钢筋骨架的加工及安装
1、钢筋骨架的制作
对于较短的桩基,钢筋笼宜制作成整体,一次吊装就位。

对于孔深较大的桩基,钢筋笼需要现场焊接的,钢筋笼分段长度不宜少于18米,以减少现场焊接工作量。

现场焊接须采用单面帮条焊接。

制作时,按设计尺寸做好加强箍筋,标出主筋的位置。

把主筋摆放在平整的工作平台上,并标出加强筋的位置。

焊接时,使加强筋上任一主筋的标记对准主筋中部的加强筋标记,扶正加强筋,并用木制直角板校正加强筋与主筋的垂直度,然后点焊。

在一根主筋上焊好全部加强筋后,用机具或人转动骨架,将其余主筋逐根照上法焊好,然后吊起骨架阁于支架上,套入盘筋,按设计位置布置好螺旋筋并绑扎于主筋上,点焊牢固。

钢筋笼主筋接头采用双面搭接焊,每一截面上接头数量不超
过50%,加强箍筋与主筋连接全部焊接。

钢筋笼的材料、加工、接头和安装,符合要求。

钢筋骨架的保护层厚度可用混凝土保护层垫块,设置密度按竖向每隔2m设一道,每一道沿圆周布置4个。

2、钢筋骨架的运输
骨架的运输无论采取何种方法运输骨架,都不得使骨架变形。

当长度超过6米时,骨架长度在6m以内时可用两部平板车直接运输。

应在平板车上加托架。

如用钢管焊成一个或几个托架用翻斗车牵引,可运输各种长度的钢筋笼,或用炮架车采用翻斗车牵引或人工推,也可运输一般长度的钢筋笼。

3、钢筋骨架的起吊和就位
钢筋笼制作完成后,骨架安装采用吊车,为了保证骨架起吊时不变形,对于长骨架,起吊前应在加强骨架内焊接十字支撑,以加强其刚度。

采用两点吊装时,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点之间。

对于长骨架,起吊前应在骨架内部临时绑扎两根杉木杆以加强其刚度。

起吊时,先提第一点,使骨架稍提起,再与第二吊同时起吊。

待骨架离开地面后,第一吊点停吊,继续提升第二吊点。

随着第二吊点不断上升,慢慢放松第一吊点,直到骨架同地面垂直,停止起吊。

解除第一吊点,检查骨架是否顺直,如有弯曲应整直。

当骨架进入孔口后,应将其扶正徐徐下降,严禁摆动碰撞孔壁。

然后,由下而上地逐个解去绑扎杉木杆的绑扎点及钢筋十字支撑。

当骨架下降到第二吊点附近的加强箍接近孔口,可用木棍或型钢(视骨架轻重而定)等穿过加强箍筋的下方,将骨架临时支承于孔口,孔口临时支撑应满足强度要求。

将吊钩移到骨架上端,取出临时支承,将骨架徐徐下降,骨架降至设计标高为止。

将骨架临时支撑于护筒口,再起吊第二节骨架,直至所有骨架安装完毕。

并在孔口牢固定位,以免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发生浮笼现象。

钢筋骨架的检查频率及方法
八、混凝土灌注
1、导管要求
导管技术要求灌注水下砼采用钢导管灌注,采用导管内径为25-30cm。

导管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严禁用压气试压。

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 1.3 倍的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砼时最大内压力p的1.3倍,
p=r
c h
c
-r
w
H
w

式中:p为导管可能受到的最大内压力(kPa);
r
c
为砼拌和物的重度(24kN/m3);
h
c
为导管内砼柱最大高度(m),以导管全长或预计的最大高度计;
r
w
为井孔内水或泥浆的重度(kN/m3)。

H
w
为井孔内水或泥浆的深度(m)。

2、安装导管
导管采用φ25-30CM钢管,每节2~3m配1~2节1~1.5m的短管。

钢导管内壁光滑、圆顺,内径一致,接口严密。

导管直径与桩径及混凝土浇筑速度相适应。

使用前进行试拼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按自下而上顺序编号和标示尺度。

导管组装后轴线偏差,不超过钻孔深的0.5并不大于10cm,试压力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

导管长度按孔深和工作平台高度决定。

漏斗底距钻孔上口,大于一节中间导管长度。

导管接头法兰盘加锥形活套,底节导管下端不得有法兰盘。

采用螺旋丝扣型接头,设防松装置。

导管安装后,其底部距孔底有250~400mm的空间。

3、二次清孔
如灌注水下混凝土时,在浇筑前应再检查沉渣厚度,沉渣厚度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如沉渣厚度超出规范要求,则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

4、首批封底混凝土
计算和控制首批封底混凝土数量,下落时有一定的冲击能量,能把泥浆从导管中排出,并能把导管下口埋入混凝土不小于 1m 深。

足够的冲击能量能够把桩底沉渣尽可能地冲开,是控制桩底沉渣,减少工后沉降的重要环节。

首批灌注砼的数量公式:
V≥πD2/4(H1+H2)+πd2/4h1;
式中:
V-灌注首批混凝土所需要的数量;
D-桩孔直径(m);
H
1
-桩孔底到导管底口的高度,一般为0.4m;
H
2
-导管初次埋置深度(m);
d-导管内径(m);
h1-桩孔内混凝土达到埋置深度H2时,导管内混凝土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压力
所需要的高度,即h1=H
w r
w
/r
C。

对孔底沉淀层厚度应再次测定。

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然后
立即灌注首批砼。

5、箭球、拨栓或开阀
打开漏斗阀门,放下封底砼,首批砼灌入孔底后,立即探测孔内砼面高度,计算出导管内埋置深度,如符合要求,即可正常灌注。

如发现导管内大量进水,表明出现灌注事故。

6、水下混凝土浇灌
桩基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配合导管灌注,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

在灌注过程中,应防止混凝土拌和物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泥浆内含有水泥而变稠凝结,致使测探不准确;应注意观察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高度,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导管的埋置深度应控制在 2~6m。

同时应经常测探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即时调整导管埋深。

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

如导管法兰卡挂钢筋骨架,可转动导管,使其脱开钢筋骨架后,再移到钻孔中心。

拆除导管动作要快,时间一般不宜超过 15min。

要防止螺栓、橡胶垫和工具等掉入孔中。

要注意安全。

已拆下的管节要立即清洗干净,堆放整齐。

循环使用导管 4~8 次后应重新进行水密性试验。

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混凝土要徐徐灌入,不可整斗地灌入漏斗和导管,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皮垫,而使导管漏水。

当混凝土面升到钢筋骨架下端时,为防钢筋骨架被混凝土顶托上升,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尽量缩短混凝土总的灌注时间,防止顶层混凝土进入钢筋骨架时混凝土的流动性过小。

②当混凝土面接近和初进入钢筋骨架时,应使导管底口处于钢筋笼底口 3m 以下和 1m 以上处,并慢慢灌注混凝土,以减小混凝土从导管底口出来后向上的冲击力;③当孔内混凝土进入钢筋骨架 4m~5m 以后,适当提升导管,减小导管埋置长度,以增加骨架在导管口以下的埋置深度,从而增加混凝土对钢筋骨架的握裹力。

混凝土灌注到接近设计标高时,要计算还需要的混凝土数量(计算时应将导管内及混凝土输送泵内的混凝土数量估计在内),通知拌和站按需要数拌制,以免造成浪费。

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混凝土柱高减小超压力降低而导管外的泥浆及所含渣土稠度增加相对密度增大.如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混凝土顶升困难时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淀土,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

在拔出最后一段长导管时,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止桩顶沉淀的泥浆挤入导管下形成泥心。

7、灌注砼测深方法
灌注水下砼时,应经常探测孔内混凝土面至孔口的深度,以控制导管埋深。

如探测不准确,将造成埋深过浅,导管提漏,埋管过深拔不出或短桩事故。

因此,在钻孔灌注桩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一定要由具有高度责任心的人来操作。

目前测深多用重锤法,重锤的形状是锥形,底面直径不小于 10cm,重量不小于 5kg。

用绳系锤吊入孔内,使之通过泥浆沉淀层而停留在砼表面(或表面下 10-20 厘米)根据测绳所示锤的沉入深度作为砼灌注深度。

本方法完全凭探测者手中所提测锤在接触顶面以前与接触顶面以后不同重量的感觉而判别。

测锤不能太轻,而测绳又不能太重,否则,探测者手感会不明显,在测深桩,测锤快接近桩顶面时,由于沉淀增加和泥浆变稠的原因,就容易发生误测。

探测时必须要仔细,并以灌注砼的数量校对以防误测。

九、成桩的检查方法及评定
钻孔灌注桩实测项目如下表:
钻孔灌注桩实测项目
十、钻孔事故的预防及处理
1、坍孔
原因:
(1)泥浆相对密度不够及其它泥浆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使孔壁未形成坚实泥皮。

(2)由于出渣后未及时补充泥浆(或水),或河水、潮水上涨,或孔内出现承压水,或钻孔通过砂砾等强透水层,孔内水流失等而造成孔内水头高度不够。

(3)护筒埋置太浅,下端孔口漏水、坍塌或孔口附近地面受水浸湿泡软,或钻机直接接触在护筒上,由于振动使孔口坍塌,扩展成较大坍孔。

(4)在松软砂层中钻进进尺太快。

(5)水头太高,使孔壁渗浆或护筒底形成反穿孔。

(6)清孔后泥浆相对密度、粘度等指标降低,用空气吸泥机清孔泥,使孔内水位低于地下水位。

浆吸走后未及时补浆(或水)
(7)清孔操作不当,供水管嘴直接冲刷孔壁、清孔时间过久或清孔停顿时间过长。

(8)吊入钢筋骨架时碰撞孔壁。

预防和处理:
(1)在松散粉砂土或流砂中钻进时,应控制进尺速度,选用较大相对密度、粘度、胶体率的泥浆或高质量泥浆。

(2)发生孔口坍塌时,可立即拆除护筒并回填钻孔,重新埋设护筒再钻。

(3)如发生孔内坍塌,判明坍塌位置,回填砂和粘质土(或砂砾和黄土)混合物到坍孔处以上 1m-2m,如坍孔严重时应全部回填,待回填物沉积密实后再行钻进。

保证孔内必要的水头高度。

(4)清孔时应指定专人补浆(或水)水管最好不要直接插入钻孔中,应通过水槽或水池使水减速后流入钻中,可免冲刷孔壁。

应扶正吸泥机,防止触动孔壁。

不宜使用过大的风压,不宜超过 1.5-1.6 倍钻孔中水柱压力。

(5)吊入钢筋骨架时应对准钻孔中心竖直插入,严防触及孔壁。

2、钻孔偏斜
原因:
(1)、钻孔中遇有较大的孤石或探头石
(2)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交界处,岩面倾斜钻进;或者粒径大小悬殊的砂卵石层中钻进,钻头受力不均。

(3)扩孔较大处,钻头摆动偏向一方。

(4)钻机底座未安置水平或产生不均匀沉陷、位移。

(5)钻杆弯曲,接头不正。

预防和处理:
(1)安装钻机时要使转盘、底座水平,起重滑轮缘、固定钻杆的卡孔和护筒中心三者应在一条竖直线上,并经常检查校正。

(2)由于主动钻杆较长,转动时上部摆动过大。

必须在钻架上增设导向架,控制杆上的提引水龙头,使其沿导向架对中钻进。

(3)钻杆接头应逐个检查,及时调正,当主动钻杆弯曲时,要用千斤顶及时调直。

3、缩孔或扩孔
扩孔比较多见,一般表局部的孔径过大。

在地下水呈运动状态、土质松散地层处或钻头摆动过大,易于出现扩孔,扩孔发生原因与坍孔相同,轻则为扩孔,重则为坍孔。

若只孔内局部发生坍塌而扩孔,钻孔仍能达到设计深度则不必处理,只是混凝土灌注量大大增加。

若因扩孔后继续坍塌影响钻进,应按坍孔事故处理。

缩孔即孔径的超常缩小,一般表现为钻机钻进时发生卡钻、提不出钻头或者提外鸣叫的迹象。

缩孔原因有两种:一种是钻头焊补不及时,严重磨耗的钻头往往钻出较设计桩径稍小的孔;另一种是由于地层中有软塑土(俗称橡皮土),遇水膨胀后使孔径缩小。

各种钻孔方法均可能发生缩孔。

为防止缩孔,前者要及时修补磨损的钻头,后者要使用失水率小的优质泥浆护壁并须转慢进,并复钻二三次;或者使用卷扬机吊住钻锤上下、左右反复扫孔以扩大孔径,直至使发生缩孔部位达到设计要求为止。

对有缩孔现象的孔位,钢筋笼就位后须立即灌注,以免桩身缩径或露筋。

4、糊钻和埋钻
糊钻和埋钻常出现于反循环回旋钻进中,糊钻的特征是在细粒土层中钻进时进尺缓
慢,甚至不进尺出现憋泵现象。

预防和处理:
对反循环回旋钻,可清除泥包,调节泥浆的相对密度和粘度,适当增大泵量和向孔内投入适量砂石解决泥包糊钻,选用刮板齿小、出浆口大的钻锥;严重糊钻,应停钻,清除钻渣。

对钻杆内径、钻渣进出口和排渣设备的尺寸进行检查计算。

5、外杆折断
折断原因:
⑴用水文地质或地质钻探小孔径的钻杆来做桥梁大孔径钻孔桩用,其强度、刚度太小,容易折断。

⑵钻进中选用的转速不当,使钻杆所受的扭转或弯曲等应力增大,因而折断。

⑶钻杆使用过久,连接处有损伤或接头磨损过甚。

⑷地质坚硬,进尺太快,使钻杆超负荷工作。

⑸孔中出现异物,突然增加阻力而没有及时停钻。

预防和处理:
⑴不使用弯曲严重的钻杆,要求各节钻杆的连接和钻杆与钻头的连接丝扣完好,以螺丝套连接的钻杆接头要有防止反转松脱的固锁设施。

⑵钻进过程中应控制进尺速度。

遇到坚硬、复杂的地质,应认真仔细操作。

⑶钻进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各部分的磨损情况和接头强度是否足够。

不合要求的,及时更换。

⑷在钻进中若遇异物,需处理后再钻进。

⑸如已发生钻杆折断事故,可按前述打捞方法将掉落钻杆打捞上来,并检查原因,换用新或大钻杆继续钻进。

6、导管进水
主要原因:
(1)混凝土的储量不足,或虽然混凝土的储量已够,但是管底口距孔底的间距过大,混凝土下落后不能埋没导管底口,以至泥水从导管进入。

(2)导管接头不严,接头间橡皮垫被导管高压气囊挤开,或焊缝破裂,水从接头或焊缝中流入。

(3)导管提升过猛,或测深出错,导管底口超出混凝土面,底口涌入泥水。

预防和处理方法:
如果是上述第一种原因引起的,应及时将导管拔出,将散落在孔底的混凝土拌合物用反循环钻机的钻杆通过泥石泵吸出,或者用空气吸泥机、水力吸泥机以及抓斗吸出。

若是第二种或第三种引起的,应拔换原导管重新下管,或用原导管插入续管,但灌注前均应将进入导管内的水和沉淀土用吸泥或吸水的方法吸出。

7、卡管
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在导管中下不去,称为卡管。

卡管有以下两种情况:初灌时隔水栓卡管:或由于混凝土本身的原因,如坍落度过小、流动性差、夹有大卵石、拌合不均匀,以及运输途中产生离析、导管接缝处漏水等使混凝土中的水泥浆被冲走,粗集料集中二造成导管堵塞。

处理方法可用振捣器把导管中的混凝土下落。

机械发生故障或其它原因使混凝土在导管内停留时间过久,或混凝土灌注时间过长,最初灌注的混凝土已经初凝的,增大了混凝土下落的阻力,混凝土堵在管里。

预防措施是在灌注之前把机械维修一遍。

同时采取措施加快混凝土的下落速度。

8、埋管
导管无法拔出称为埋管,其原因是导管埋入混凝土过深,或导管内外混凝土已经初凝使导管和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增大,猛拔导管会把导管拉断。

预防方法:应严格控制导管的埋入深度,一般不超过6-8m,在导管上安装附着振动器拔管前或停灌时间较长时,均应适当振动,使周围的混凝土不至初凝,在首批混凝土中掺入缓凝剂。

处理办法:若事故已经发生,初时可用千斤顶试拔;若不可行可用较小的导管伸入吸出混凝土表面的泥渣,派人下至混凝土面,在水下将导管齐混凝土切断。

9、钢筋笼上升
原因:除了由于全导管上拔、导管提升挂钩所至外,主要是由于混凝土表面接近钢筋笼底口,导管底口距钢筋笼底口3m到1m时混凝土灌注的速度过快,使混凝土下落冲出冲出导管底口向上反冲,其顶推力大于钢筋笼的重力导致。

预防及措施:克服钢筋笼上升,除了从改善混凝土流动性能、初凝时间及灌注工艺等方面着眼,还应从钢筋笼本省的结构及定位方式上加以考虑,具体措施为:
(1)适当减少钢筋笼下端的箍筋数量,可以减少混凝土向上的顶托力。

(2)钢筋笼上端焊固在护筒上,可以承受部分顶托力,具有防止其上升的作用。

(3)在孔底设置直径不小于主筋的加强筋并以适当数量的牵引筋牢固的焊接于钢筋笼底部。

十一、确保工期的措施
本单位工程合同工期短,在施工过程中各工序的工期控制和遇到特别情况延误工期的赶工措施,是保证工期的关键,拟采取如下措施:
1、项目部加强预控管理;预先做好技术、质量、安全的筹划和机具设备、材料及半成品的供应准备,以保证施工进度。

2、制定赶工措施,做好物资、设备器材储备。

从钻孔桩地质资料分析,桩基施工进度难于预测,施工中可能遇到不测(如暴雨、台风等)延误施工,必须准备赶工措施;现浇梁部施工的支架、模板等器材,施工用电容量配备要满足赶工需要,各施工队要准备充足的劳力。

3、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4、严格施工质量监控,各工序施工一次达标,防止处理质量问题延误时间。

十二、工程质量保障措施
1、严格执行“三检制”,做好工序交接工作,上道工序不合格,严禁转入下道工序施工,否则坚决返工。

加强过程控制,特别对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进行全过程控制,进行过程检查和旁站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