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校科研设备开放共享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浅谈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成效、问题与对策

浅谈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成效、问题与对策

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科技经济导刊 2016.30期浅谈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成效、问题与对策孙晓芹1* 张 化(北京师范大学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875)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科研装备先进的重要基地;其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等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1]。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的设立是为了促进本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资助国内外学者和研究人员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使其在开放课题的支持下,按计划完成项目所规定的任务,并有望取得国际前沿的科研成果,使本学科领域进步发展[2]。

2008年起,国家设立支持力度更大的实验室专项经费,在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同时,也为开放课题实施提供了持续、稳定地支持。

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地表国重”)是2007年10月经科技部正式批准建设,2010年通过了验收,并于2010年和2015年两次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地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

自批准建设以来,实验室一贯重视开放课题的设置,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为指引,贯彻国家重点实验室 “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方针,围绕地表过程、资源生态、地表系统模型与模拟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四大方向设立开放课题,开展合作研究。

其设置原则如下:①开放课题必须符合实验室总体研究定位;②支持具有开拓性、前瞻性、创造性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研究;③支持青年科学家,特别吸引优秀博士、博士后来实验室工作,以培养高层次科学研究人才;④欢迎开展多学科交叉联合的合作研究,鼓励与相关学科领域的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⑤促进实验室的高水平国际交流与合作;⑥支持和鼓励本实验室与产业界建立紧密层次的合作关系;⑦支持和鼓励为政府提供重大战略决策中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

构建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平台助力高校实验教学

构建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平台助力高校实验教学

㊀ISSN1672-4305CN12-1352/N实㊀㊀验㊀㊀室㊀㊀科㊀㊀学LABORATORY㊀SCIENCE第22卷㊀第6期㊀2019年12月Vol 22㊀No 6㊀Dec 2019实验物资购㊁供㊁管构建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平台助力高校实验教学姚㊀超(天津理工大学国有资产及校园经济管理处,天津㊀300384)摘㊀要:大型仪器是高校进行科研和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随着科研投入的不断增加,大型仪器的原值和数量也在逐渐增长,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㊂利用大型仪器进行开放性实验教学有必要性和优越性,针对当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构建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平台,将大型仪器面向学生开放,使得大型仪器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培养创新型人才㊂关键词: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开放实验教学中图分类号:G647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doi:10.3969/j.issn.1672-4305.2019.06.053Constructsharingandmanagementplatformforlarge-scaleinstrumentstopromoteexperimentalteachinginuniversityYAOChao(DivisionofAssetsAdministration,TianjinUniversityofTechnology,Tianjin300384,China)Abstract:Large-scaleinstrumentsareessentialforscientificresearchandteachinginuniversity.Withtheincreaseofresearchinvestment,thevalueandthenumberoflarge-scaleinstrumentsisgrowing,theyplayanimportantroleinservingtheteachingandscientificresearch.Itisnecessaryandadvanta⁃geoustouselarge-scaleinstrumentsforopenexperimentalteaching.Inviewofexistingproblems,itproposestheconstructionofsharingandmanagementplatformforlarge-scaleinstruments.Large-scaleinstrumentsarethusopentostudents,soastoservetheteachingandscientificresearchbetterandcul⁃tivateinnovativetalents.Keywords:large-scaleinstruments;sharingmanagement;openexperimentalteaching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基金项目:天津理工大学教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YB17-44)㊂㊀㊀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发展和政府对高校科研投入的不断增加,高校拥有的仪器,尤其是单价在4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逐年增多㊂大型仪器是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基础,是从事实验教学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有助于学生接触前沿科学,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㊂本文探索构建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平台,在方便实验教师管理的基础上,能够为学生所用,助力高校实验教学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大型仪器使用效益㊂1㊀大型仪器使用现状分析近些年,天津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大型仪器数量和价值增长迅速,2017年拥有的40万以上大型仪器数量比2016年同期增长10.67%,总价值增长14.42%㊂大型仪器是实验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要物质基础,以大型仪器为主体的实验教学在逐年增多,近两年,我校每年依托4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开展的实验教学和实验科研项目达到300余项,获得大量科研专利以及省部级奖项㊂很多高精尖的技术都是通过大型仪器产生的,掌握了先进仪器的操作方法和实验方法,有助于日后在本领域研究的深入,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也有一定的优势㊂受制于学生数量及课堂条件,目前学校开设实验课时仍以教学演示或软件模拟为主,或者学生以组为单位,短时间内接触仪器,无法对仪器形成一个全面的认识,更难以实际开展自己的实验项目[1-3]㊂对于学生来说,很多价值不菲的仪器变成了展览品,无法发挥作用㊂在课下,学生很难了解大型仪器的空闲时间,难以预约到仪器使用,也不会操作仪器,且学生课下使用仪器会增加管理难度,给实验教师带来额外的工作量,使得仪器管理人员不愿意对学生开放共享,降低了仪器使用效益㊂2㊀开放式实验教学的优势实验教学是大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延伸㊂开放式实验教学打破传统集中式教学的束缚㊂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模式㊁教学管理㊁教学方式上都进行改革和创新,不再是填鸭式的说教,或者仅仅是参观和模拟,而是真正让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资料㊁独立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仪器完成实验㊂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到实验数据的记录,最后生成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学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权[4-5]㊂实验时间㊁实验空间㊁实验方案㊁实验仪器 四个层面开放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合理支配课余时间进行科学探索㊂在这些环节中,作为物质基础的实验仪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大型贵重仪器或有着普通仪器难以达到的精度和灵敏度,或有独特的功能,离开大型仪器的支持,很多实验事倍功半,甚至根本无法完成㊂学生使用大型仪器开展实验,在使大型仪器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的同时,接触到前沿科学,提高了实验水平,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仪器原理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6]㊂3㊀构建大型仪器共享管平台为解决课余时间学生不易使用大型仪器开展开放性实验的问题,我校结合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校园,借鉴了兄弟院校一些先进经验[7-10],搭建了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平台,实现了大型仪器信息化㊁远程管理㊂本着有利于开放性实验教学和实验教师管理的原则,平台的主体设计思路如下:(1)人员动态化管理㊂为能快速识别我校在校师生,方便师生注册登录,平台采用校园卡号为唯一的登录识别账号㊂平台和校园一卡通对接,提取姓名㊁学号(教工号)㊁物理卡号和在校时间等字段信息㊂每年新生入学或新教师入职时,平台自动将这些字段信息加入到人员库中,师生凭借校园卡号即可登录㊂学生毕业或教师离职后,平台将自行删除这些人员的信息,实现人员的动态化管理㊂校外人员需单独注册,平台管理员审批同意后,方有登录平台的权限㊂(2)网络预约审批㊂实验教师根据课程安排和课余时间仪器的使用情况,制定可以对外开放的时间表㊂学生登录平台后,能方便地了解可以使用的仪器信息和时间安排,并在线提交预约使用申请或测试样品申请,实验教师网上审批,不受地点限制㊂审批完成后,学生及时得到反馈,获知预约结果㊂(3)使用管理模式多样化㊂为加强实验室安全性,得到实验教师授权的学生才可操作仪器㊂仪器的使用管理方面,平台采用客户端管理和电源控制器管理两种模式㊂具备电脑控制功能的大型仪器,以客户端管理模式为主㊂此模式在仪器开机时采用网络认证的方式,输入经平台认证的学号和密码才可进入仪器主界面,进而操作仪器㊂在仪器的使用过程中,通过网络实时传输仪器的使用信息㊂通过这种方式,实验教师可以实时远程监视控制仪器,通过远程桌面的形式查看仪器的实时使用情况,掌握学生实验进行状态,同时方便查询仪器操作记录㊂目前,我校大多数大型仪器均具备联网功能,都采用此方法管理监控仪器㊂对于少数不具备电脑控制功能的大型仪器,采用电源控制器管理模式㊂学生通过刷校园一卡通来对电源控制器进行解锁㊂电源控制器模式下,实验教师无法实时监控仪器使用信息㊂(4)开放的共享管理㊂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平台按照 专管共用,资源共享 的原则进行设计,整个平台突出 共享 的特色㊂实验教师将所属仪器详细的型号㊁规格㊁配置㊁近景照片上传到平台中,写明可以提供对外共享服务的时间及具体的联系方式㊂学生登录共享平台后,对可以使用的仪器一目了然,并根据自己的实验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的仪器㊂仪器使用的过程中,会涉及到材料的损耗㊁水电费等支出,为补偿支出,实验教师会根据情况收取一定的合理费用㊂费用缴纳也在平台上进行,学校管理部门可以查看各个仪器的收费情况,采用收支两条线模式,将收费纳入到学校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基金中,由学校统筹后,合理安排费用支出㊂(5)双向的反馈机制㊂为方便师生互动,对实㊀姚超:构建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平台助力高校实验教学验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监督,平台建立了完善的反馈机制㊂学生使用完仪器后,可以就仪器的情况㊁实验室状况㊁实验教师的服务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方便和实验教师进行交流的同时,也作为学院㊁学校等上级管理单位考察大型仪器开放共享情况的一个参考㊂同时,实验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平台建立黑名单制度,对严重违反实验室管理规定和仪器操作规程的人员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永久禁止其使用平台上的任何仪器㊂(6)完善的仪器使用培训㊂大型仪器设备不同于普通仪器,需要经过一定的操作培训,取得操作资质或者上岗证,才可以独立使用仪器㊂平台专门添加了大型仪器操作培训申请模块,学生在平台上递交仪器操作培训申请,实验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申请学生进行培训,经培训合格后,取得实验教师授权,才可以独立操作仪器开展实验㊂独立操作仪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有助于学生接触本领域前沿科学技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科研探索欲望以及开展深入研究的浓厚兴趣㊂对于部分学生暂时无法独立操作的仪器,学生提出实验需求后,可以申请由实验教师代为操作㊂学校通过一定补贴的形式,对实验教师进行合理补偿㊂4㊀试用效果和展望我校在2017年正式启用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平台㊂启用初期,选取了大型仪器较多的新能源材料与低碳技术研究院作为使用试点,国资处负责顶层设计和管理,收集反馈意见,进一步完善平台,为全校范围内的铺开使用做准备㊂截止到2018年6月30日,平台上展示的4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共42台,其中学生已取得操作资质,可以独立操作的仪器一共有18台,共培训学生66人㊂利用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平台,预约使用仪器或送样检测样品2200余次,开展科研项目30多个,发表三大检索论文20余篇㊂随着平台建设的逐渐完善和管理制度不断规范,下一步将把学校4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全部纳入到平台中来,同时加大对开放共享大型仪器的补贴力度,鼓励实验教师在课余时间为学生提供仪器操作培训服务㊂随着天津市各高校共享平台的对接,我校学生不仅能利用本校大型仪器,还可以在线预约其他高校的大型仪器,去兄弟院校开展实验项目,让自主实验不再受仪器条件的制约㊂5㊀结语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主要任务,高等院校应该秉持一切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将学生培养成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卓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㊂大型仪器作为高校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仪器管理㊁促进大型仪器共享共用已经成为各高校仪器管理的趋势㊂以大型仪器为基础的开放性实验,在提高仪器使用效益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验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近距离接触仪器,对学生深入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㊂学校要进一步深化管理,认真听取师生意见,完善平台建设,扎实推进资源共享,让大型仪器在学科建设㊁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㊂参考文献(References):[1]㊀汤云晖,刘丽月,陈南春,等.推广大型仪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2):164-167.[2]㊀何远,柳卫凰,王适群,等.充分发挥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在研究生科研中的作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8):296-298.[3]㊀林兴桃,王小逸,客慧明,等.大型仪器开发式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5):117-119.[4]㊀乔光,洪怡.大型仪器设备在本科实验教学中使用问题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7,20(4):207-209.[5]㊀李祥,赵世杰.开发大型精密仪器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J].实验室科学,2016,19(3):201-204.[6]㊀汤海峰,王德利.孟威,等.大型仪器面向本科生开放过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6):205-207,213.[7]㊀韩晓敏,孙欢,王佳,等.大型仪器共享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6,19(5):188-198.[8]㊀彭敏红.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6):280-284.[9]㊀刘之广,王淳,贾继文,等.省属高校院系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探讨[J].实验室科学,2016,19(5):181-183.[10]㊀王秀萍,张方.虚实结合扩大大型仪器设备对本科实验教学开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4):237-239.收稿日期:2018-07-31修改日期:2018-08-22作者简介:姚超(1987-),男,河北唐山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固定资产管理㊂991。

山西省高等院校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现状及分析

山西省高等院校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现状及分析

中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方面 ,1 8所 高校所拥 有的 1 O万 元 ( 含 1 O万元 ) 以上 大型 科学仪 器设 备是其 余 2 2 所 高校 的 3 . 4倍 ,其 合计 金 额 是其 余 2 2所 高校 的 3 . 7倍 ;在 4 O 万元 以上 ( 含4 0万元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上 ,l 8所高校无 论从数 量上还是总金额 上均超过其余 2 2所高校 的 2 . 5倍 :
1 山西省 4 0所高校大 型科学仪 器设备 资源基 本 情况
2 0 1 1 年底 ,山西省大型科 学仪器 共享管理 办公室 与 山 西大学 设备 处联合 完成对 山西省 l 8所本科 院校 和 2 2所专
发展 不 协调 的现 象 ,提 出加 强 管理 、加 大开 放 力度 、实 现 资源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1 — 4 8 9 X . 2 0 1 4 . 1 2 . 0 2 0
山西省 高等院校 大型 科学仪器设备 资源共享现状及分析
◆胡秋 霞 张并 男 赵 岿 马啸 黄 思敏
摘 要 通过 对 山西 省 4 O所高 等 院校 仪 器设 备资源 的调 研 ,发 现 存 在仪 器 设备 重 复购置 、 使用 效率 低 、服 务水 平 差等 与学 校
Co l l e g e s a n d Un i v e r s i t i e s / / HU Qi u x i a , ZHANG Bi n g n a n , Z HAO
Ku i .HUANG S i mi n A bs t r ac t Th r o ug h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f e qu i pm e nt r e s o ur c e s of 40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通过分析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低下的原因,提出了推动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工作的对策。

从转变观念、建立高效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立完善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等几个方面入手,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度和利用率,充分发挥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对策随着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特别是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高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在高校的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的大型仪器设备投资更是不断加大,业已成为衡量高校实验基础设施和科研条件的重要参考指标。

高校仪器设备装备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校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高校科学仪器设备保有量的大幅度攀升也使高校在仪器设备管理上的许多问题浮出水面,如果不加以妥善解决,势必会造成国家资产的浪费和损失,也会成为高校科学研究工作的潜在瓶颈。

因此,加强各个高校以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为核心的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和运行管理创新机制建设是个重要课题。

全面推进高校优质资源共享,促进资源科学化、规范化,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整合资源,扩大开放范围和提升共享水平,才能更好地为高校发展和地方经济服务。

而实现高校自身仪器设备的有效共享与管理,势必要放在首要问题予以解决。

一、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存在的问题尽管许多高校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由于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完善,提出的很多措施得不到落实,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普遍不高"结合前人研究分析的结果,发现造成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共享意识不足,管理思维落后。

受传统观念、投入机制、相关制度、经费来源等因素影响,各大型仪器设备对外开放共享力度不够,特别是那些高、精、尖的贵重仪器设备,往往害怕别人用,有偿使用的观点尚未完全被人接受,协作共用少。

我国科技资源共享的现状及其分析

我国科技资源共享的现状及其分析

我国科技资源共享的现状及其分析世界各发达国家均普遍重视提高科技资源的管理水平、努力实现科技资源的广泛共享,从而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有效支持,这也是其能够快速发展科技、赢得竞争优势的基础所在。

各国政府往往通过立法和国家的政策积极引导和推动科技资源的保护与共享。

在我国,科技资源的共享问题近年来开始引起国家和各地方的重视。

本文将梳理我国科技资源共享的现状,并对此进行分析。

一、我国科技资源共享现状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资源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积累了一些重点领域的常规科学数据和文献,建立了部分区域性的观测与监测网络,收集整理了一定数量的种源和标本,拥有了一批科技基础设施等。

"九五"以来,在资源整合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推动了科学数据、大型科学仪器、自然科技资源和科技图书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

(一)科学数据领域科学数据是人类社会科技活动所产生的基本数据、资料,以及按照不同需求而系统加工的数据产品和相关信息,具有明显的潜在价值和可开发价值,并在应用过程中得以增值,是信息时代最基本、最活跃、影响面最宽的科技资源。

建国以来,我国在许多科学领域组织开展了不同程度、规模不等的观测、探测、调查和试验研究工作,通过科技攻关、高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重大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的建设等,积累了大批宝贵的科学数据和基于这些科学数据所得出的大量综合性信息,基本构成了我国海量科学数据的大致轮廓。

目前为止,我国已先后建成一批国家级科学数据中心;建成规模不等、质量各异的科学数据库5000个到6000个,内容基本覆盖了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

各有关部委还相继成立了专门的信息中心,负责收集和整理本部门所采集的各类数据资料,通过建立数据库和产品加工,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以及相应的技术支撑。

目前这些信息中心已经成为所在政府部门向社会提供公益性、基础性服务的重要窗口。

科技部在促进科学数据的共享过程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一方面通过科技计划支持一批科学数据库的建设,另一方面还专门设立了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先后启动和支持了一批急需的科技基础数据库建设项目。

扬州大学大型仪器设备“1+X”开放共享模式探索与实践

扬州大学大型仪器设备“1+X”开放共享模式探索与实践

实 验 技 术 与 管 理 第37卷 第10期 2020年10月Experimental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Vol.37 No.10 Oct. 2020ISSN 1002-4956 CN11-2034/TDOI: 10.16791/ki.sjg.2020.10.003扬州大学大型仪器设备“1+X ”开放共享模式探索与实践徐 文,徐 斌(扬州大学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江苏 扬州 225009)摘 要:建立了以校级分析与测试中心和各学院实验室设备机组为平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网络系统为依托的“1+X ”开放共享模式,并针对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面临的重复购置、自买自用、效益偏低、人员不足、考核激励措施缺乏、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热情不高等问题,通过“1+X ”共享模式构建了大型仪器设备从购置前论证、采购、验收、共享、使用、收费、维修、报废到考核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有效提高了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效率。

关键词: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模式;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956(2020)10-0009-04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1+X” opening and sharing model of large-scal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in Yangzhou UniversityXU Wen, XU Bin(Laboratory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Office,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9, China)Abstract: The “1+X” opening and sharing model i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 university analysis and test center, and laboratory equipment units of each college as a platform and the large-scal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sharing network system.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about the repeated purchase, self-purchase and self-use, low benefit, lack of personnel, lack of assessment and incentive measures, low enthusiasm of experimental technicians, etc., the whole life cycle management of large-scal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from pre-purchase demonstration, purchase, acceptance, sharing, utilization, charging, maintenance, scrapping to assessment is set up through the “1+X” sharing model system, which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sharing efficiency of large-scal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Key words: large-scale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opening and sharing model; full life circle management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是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支撑。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现存问题和改进措施探讨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现存问题和改进措施探讨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现存问题和改进措施探讨收稿日期:2019-01-14基金项目:本文为常州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JYC2017017)作者简介:朱媛媛(1983-),女(汉族),江苏仪征人,常州大学,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新能源材料的制备。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是高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物质基础,尤其大型仪器设备对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起着支撑作用。

近几年来,国家、省、市级各级政府部门对高校实验室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的数量和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如何有效管理和使用大型仪器设备,是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工作重点。

各高校围绕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但是目前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共享意识不强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渠道多种多样,如学科建设专款、各类教学科研专项资金,同时,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在学校内部存在多头管理,有的高校设置了校级的分析测试中心,有的高校则将大型仪器设备划归到学院实验中心或科研团队实验室管理,形成了学校、学院、科研团队的分散管理,造成大型仪器设备缺乏统一管理。

校级的分析测试中心由于为全校教学科研服务,其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程度较高;而其他分散在各学院实验中心和科研团队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由于设备管理者共享意识不强,将由个人、团队申请的专项经费购置的仪器设备视为私有财产,导致大型仪器设备长期只为某个实验室服务,使用率低[1-3]。

(二)共享管理机制不完善由于大型仪器设备在空间上分散分布,各自独立,很多高校对于大型仪器设备只有泛泛的管理制度,缺乏全校层面的整体规划与设计。

学院和科研团队在购买大型仪器设备时,由于缺乏全面规划,且经费所限,只能按照经费数额购买申报。

有些实验设备的申报只考虑某个在研项目的实验需求,科研项目结束后,仪器设备就闲置了。

缺乏学校的统一规划和长远规划,前期论证把关不严,容易造成大型仪器设备的重复购买,进而使用率低。

开放共享科研基地资源 促进实验教学发展

开放共享科研基地资源 促进实验教学发展

开放共享科研基地资源促进实验教学发展摘要:在高校科研基地实验室的建设水平明显高于教学的实验室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发挥科研基地的各种资源优势,树立科研服务教学的理念,以科研人员兼职实验教师为中心,开放科研基地实验室,共享科研成果,促进实验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科研资源;实验教学;开放共享;高精尖仪器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240-02随着各个高校由单一的教学型大学开始向教学研究型及研究型的综合性大学迈进,高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也越来越被重视起来,特别是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高校高水平实验室的建设步伐,其中包括引进了大量的国内外高精尖仪器设备,利用这些优良的实验条件,各实验室开展了一系列的科学研究,自主研发出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

在各高校科学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同时,用于科研的实验室与用于教学的实验室资源之间的整合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矛盾包括设备的利用及师资力量的分配问题也显现出来,众多的科研成果也无法直接应用到实验教学中去,为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科研经历和实验教学经验,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高校科研资源与教学资源现状当前许多高等院校都把建设教学与科研型大学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1],然而在实际建设中,教学与科研之间仍然存在很多不协调之处,具体表现在:1.设备资源闲置浪费严重[2]。

在大多数高校,本科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是独立进行的,用于科研的设备和用于教学的实验设备并行运行,用于教学的实验仪器基本满负荷运行,而用于科研的实验仪器即使有些可以用于研究生的课题研究,但相对于本科实验教学的用量来说,其使用率也是很低的。

2.设备资源配备不合理。

本科实验教学中的仪器设备多为特制仿真实验箱,而且很多仪器陈旧、老化、故障率高,经常处于维修状态。

而代表学科专业发展方向的高精尖仪器大都分布在科研单位,很少向本科生开放[3],由于这些仪器设备价格昂贵,学生根本无法自主获取这些资源。

淮安市大型科研仪器设施开放共享情况汇报

淮安市大型科研仪器设施开放共享情况汇报

淮安市大型科研仪器设施开放共享情况汇报(2019年6月10日)一、基本情况淮安市大型科研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工作开始于2010年,将在淮高校、检测机构等13家单位纳入协作共享网,主要作为省大仪平台的分中心配合省里开展一些工作。

2016年市政府办转发了市科技局、财政局制订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实施方案》(淮政办发[2016]6号),明确提出加快我市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发共享的进程,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和共享水平。

两年来,我市大仪开放共享服务虽做了一些工作,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共享服务支持政策不到位,没有相对应的共享服务考核机制和仪器使用补贴政策,没有调动起仪器管理单位和仪器使用方的积极性;仪器入网率、共享率较低,许多新增仪器没有做到及时入网,引进的研发机构的仪器设备未纳入管理范畴,已入网仪器开放共享使用率不高,用户使用设备的渠道不通畅等;没有独立运行管理的服务平台,前期市级平台依附于省级平台,导致在仪器的管理上不到位,信息更新不及时。

针对这些问题,2018年5月份,市科技局委托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启动建设市级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服务平台,起草大仪开放共享相关管理制度。

目前,《淮安市大型科研仪器设施共享服务管理和经费使用办法(试行)》(淮科〔2018〕161号)已正式出台。

市级平台已拥有注册单位800多家、入网仪器达640多台套。

用户可在线查询各类仪器信息、在线预约使用仪器、网上办理补贴申请;仪器管理单位可在线填写、修改更新仪器信息对外发布共享、在线预约接单、上传检测报告和发票等。

去年以来先后组织大型科研仪器设施共享服务政策宣讲5次,服务企业100多家,帮助4家企业获得2018年度省大仪平台用户补贴11.2万元。

二、2019年重点工作安排1.完善开放共享服务制度。

一是明确工作职责。

根据国家、省市相关部署要求,市科技局会同财政局负责推进在淮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管理单位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开放;各县区(园区)科技主管部门负责协助推动本地区管理单位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开放;各仪器管理单位是科研仪器设施向社会开放的责任主体,要强化法人责任,切实履行开放职责,自觉接受相关部门的考核评估和社会监督。

浅析高校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信息平台的构建及发展趋势

浅析高校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信息平台的构建及发展趋势

多、 金额 较大 。早在 “ 十五 ” , 校 拥 有 的 单 台( ) 值 在 1 末 该 套 价 0万 元以上仪 器设 备就 已达到 80台 ( ) 账 面价 值 达 3 1 元。但 4 套 , .6亿 在同时, 大型仪 器设 备资源 共 享程 度 不 高 、 用 率低 的 情况 已 初 步 利 显现 。该 校 的实验 室和资 产管理 部 门 敏锐 地 察 觉 到这 种 问题 。 为

2 6一
《 西部 }0 2 0 新 2 1.8期
浅析高校大型仪器设备资源 共享信息平台的 构建及发展趋势
序 对所 需求 的仪器设 备进 行 在线 预 约 。仪 器 设 备 的管 理 部 门在 接 到 预约信 息后进行 统筹安 排 , 及时将 相关 的信 息反馈 给需 求者 。 并 第三个模 块是 用户服 务 中心模块 。该模 块具有 以下几个 功 能 : ① 服务 指南 , 用户可 在此 查询 入 网 及审 批程 序 、 册流 程 及 常见 问 注 题 解答 、 流程 及常见 问题等 ; 线答疑 , 户向领 域专 家提 出 预约 ②在 用 各种 疑难 问题 , 家会为 用户做 出解 答 ; 电子地 图 , 专 ③ 用户可 查询 协 作单位 、 仪器 的具 体位 置等 ; 特色案 例 , ④ 用户可 以查 阅最具 特色 的 典 型 测试案 例 。 第四个模块式基金申请模块。学校相关单位可以申请设备维 修、 试、 测 开发 等基 金 。 第五个模 块 是其他模 块 。该模块 具有 以下 几个功 能 : 政策 法 ① 规查阅, 用户 可 以查阅 国家 科技 资源 共 享 法律 法规 、 方 科 技资 源 地 共享 法律法规 、 相关 法律 法规 、 校资源 共享 管理办 法等 ; 相 其他 学 ② 关下载 , 户可 以下载设 备预 约 、 申请 、 用 基金 合作 协议模 板等 资料 。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思考与实践--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思考与实践--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
学校将共享性较高的大型仪器设备统一纳入 校级分析测试中心管理,累计 38 台(套),设备总原 值 4 781.59 万元。大型仪器设备主要有高分辨率 双聚焦磁式质谱仪、X 射线衍射仪、透射式电子显 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场发射扫描电镜、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三重串联四级杆质谱 仪、液相-三重串联四级杆质谱仪、等离子发射光 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电液伺服疲劳 试验机、三维应变光学测量系统、X 射线应力测定 仪、五轴高速加工中心与在线检测系统、光学追 踪仪、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ECU 及综合性能试 验台、新能源汽车电机性能测试系统、整车性能 测试系统、多标记微孔板检测系统、生物分子相 互作用分析系统、差示扫描量热仪、流式细胞分
第3期
周文鳞,等: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思考与实践——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
115
选仪、高能量皮秒激光器、磁控溅射系统、三坐标 测量系统等。
(二)开放共享管理体系的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 成立了江苏理工学院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共享建设 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建设 和协调学校相关职能部门。针对校级层面没有设 立仪器设备开放管理的问题,将江苏理工学院分 析测试中心调整并挂靠在科学技术处,理顺了管 理渠道,推进了学校大型仪器设备集中管理和开 放共享工作。学校分析测试中心下设中心行政、 业务办公室(合署),负责日常行政事务、样品接 收、安全等工作。中心各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 大型仪器依据不同类型实行专人负责。结合学校 实际情况,制定了《江苏理工学院分析测试中心大 型仪器设备使用及共享管理办法(试行)》。该办 法规定:单价在 50 万元(含)以上的仪器设备应实 行校内外开放共享;经考核合格的设备管理人员, 根据其对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的贡献,计 算相应工作量;开放共享所获净收益用于仪器设 备的运行维护,以及设备管理人员的绩效奖励。 同时,制定和修定了《实验室开放管理规定》《大型 和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收费维护规定》 《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实 施细则》和《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年度绩效考核办 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结合学校大型仪器开放 共享情况,建立并完善开放共享的管理制度体系, 明确了开放实验室运行管理权责、开放共享激励 与约束等,使得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有章 可循、有规可依[11]。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管理模式探索

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管理模式探索
使 大 型仪 器 能更 好 地 为人 才 培 养 和 科 技 创 新 服 务 。 笔 者 过 这 些 约 束 性 制 度 ,使 实 验 室 的 开 放 管 理 更 具 系 统 化 、
根 据 宁 波 大 学 应 用 海洋 生 物技 术 教 育 部 重 点 实 验 室 大 型 规 范 化 、科 学 化 。
H 一7 6 5 0透 射 电 镜 、S一3 4 0 0 N 扫 描 电镜 、U P L C—Q —
还需要特别针对实 验室开 放制定 专 门的各项 规章制 度 ;
T O F—M S飞 行 时 间 质 谱 仪 等 。 然 而 , 面 临 的 问 题 是 如 对进 入 实 验 室 进 行 开 放 实 验 的学 生 提 出具 体 要 求 和 条 件 何 提 高大 型仪 器 设 备 的 使 用 效 率 ,实 现 优 质 资 源 共 享 , 限制 ;制 定 实 验 室 设 备 器 材 丢 失 、损 坏 赔 偿 办 法 等 。通
. 2 健 全 的 信 息 平 台 是 基 础 仪 器 设 备 管 理 工 作 中所 发 现 的 问 题 ,就 如 何 科 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管 理 , 2
节 约 资 源 ,提 高 仪 器使 用 率 ,推进 高 校 学 生 创 新 能 力 等
开放式实验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通 过 中
方 面展 开 探 索 性 研 究 , 以期 为 建 立 大 型 仪 器 设 备 共 享 机 心数 据 库 的 综 合 管 理 功 能 ,实 现 对 实 验 室 的 自动 化 管 理 。 通过 信 息平 台 ,教 师 和 学 生 可 以实 现 网 上 注 册 、培 制 提 供 有 益 的思 路 ’ 。 训 、预 约 、交 流等 一 系列 工 作 ’ 。借 助 管 理信 息 系 统 ,

高校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平台建设的探索

高校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平台建设的探索

现代国企研究 2017. 6(下)88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是高校进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基础,也是高校实验质量以及科研环境的具体体现,更是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支撑[1]。

如何科学合理地管理、利用已有的大型仪器设备,发挥其最大使用价值,切实为教学、科研、社会、学生服务,是高校面临的重要性、实际性问题。

本文旨在探索建设其共享管理平台的具体策略。

一、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策略(一)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体系大型仪器设备管理体系,应该结合重点学科专业特性以及设备本身特点建立。

借鉴省级教学科研平台设备管理经验,统一规范管理要求,按照设备类型及功能分级负责管理,建立完善的校、院一级级设备管理体系[2]。

在高校领导人和管理层的带领下,组建由相关技术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组成的设备管理队伍,负责大型仪器日常使用、保管、维护、统筹等方面进行管理。

(二)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体系建立只是系统性的突出管理统筹任务,其次是要健全设备管理制度。

健全的制度才是设备开放共享的基础。

相关制度健全,才能在管理中落到实处,体现细节化管理,不会出现管理纰漏。

为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应用价值和投资效益,应该在总的管理体系大纲中制定“开放管理规范”以及“有偿使用条例及要求”等制度规范,另外,高校应该结合实验室具体实验标准拟定“设备操作规范”以及“恶意损坏赔偿要求”等制度[3]。

另外,要严格专人操作登记开放共享仪器设备的状态,并将记录的信息手册妥善保管,保障仪器设备开放共享过程中出现问题,根据登记信息有据可依,追究相关责任。

相关管理以及监督人员应该切实履行管理职责,使管理制度能够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具体施行。

(三)开放共享模式实验室大新仪器设备管理体系和制度建立完成之后,可合理实现开放共享模式。

整合高校实验室资料及资源,例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重点示范实验室等,将优秀的实验资源以及实验成果资料对外开放,建立资源共享综合平台。

资源的开放共享不仅能让本校的优秀资源传播出去,也可借鉴外部成熟的资源资料,进一步满足教学需求,提升学生综合水平,注重科研创新,培养科技型人才。

高校实验室大型仪器智慧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高校实验室大型仪器智慧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高校实验室大型仪器智慧共享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作者:黄超黄敏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24年第04期摘要:随着国家对教育科研投入的增长,全国各大高校大型仪器的数量迅速增长,如何充分利用好大型仪器资源,为大力推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支撑和保障,成为各大高校管理工作中急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论文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剖析现存问题及对策,结合自身特点,探索搭建医科类高校大型仪器智慧共享平台,为促进共享效益的提升,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也可为同类高校的共享平台建设与优化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智慧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4)04-0103-030 前言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和创新发展离不开仪器设备的支撑,大型仪器作为高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础条件,是高校办学实力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1]。

自2014年国家及地方有关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文件实施以来,大型仪器共享平台逐渐成为高校实验室工作重点关注领域,作为科研活动的重要支撑,反映着学校的科研保障能力[2]。

1 管理现状笔者所在高校围绕高水平建设目标任务,近年来对实验室仪器设备数量和质量上都加大了投入力度。

截至2023年,学校2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数量达476 台,价值31 612.80万元,50万元以上大型仪器数量达到171台,价值21 775.44万元。

近五年20万以上仪器总额增幅达78%,50万以上仪器总额增幅达135%。

自2017年学校发布了大型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以来,大力推动了校内各院级仪器共享平台的建设,为教学科研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是随着大型仪器数量的激增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其使用和管理存在问题逐渐凸显。

由于缺乏统一的校级共享平台,以学科专业集群为主的分散管理模式在管理上缺乏全局观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型仪器的共享效益提升。

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葛 磊 南通大学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型仪器的种类越来越多,所以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建设对于时代的发展来说,便显得格外重要。

在实际情况中,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建设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本文主要通过对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对目前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的现状进行明确,从多方面探讨了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过程中的误区,例如人员管理、管理体制、经费保障等方面,并针对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大型仪器;共享平台;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2-000312-02本文主要通过对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探讨,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国家对高校相关的投入越来越大,逐渐扩大了高校大型仪器的规模,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大型仪器的利用率较低。

为了更好提高教学的质量,提高大型仪器的服务作用,高校必须建立健全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建设,这对于高校整体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由于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建设人员的建设思想存在较大问题,从而导致大型仪器没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使用效益较低,这对于教学质量以及高校的整体发展都有着较大的影响,所以完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建设至关重要。

一、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现状大型仪器的管理模式是由高校的行政管理体制以及学科建设模式决定的,由于大型仪器所涉及的内容较广,所以其设备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例如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人事管理等,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相关人员在对大型仪器设备进行管理时,必须保证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从而进行有效管理。

由于其管理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其管理模式存在较大问题。

(一)对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缺乏总体规划高校在对相关学科进行建设时,对其所需的仪器没有进行整体合理规划,所以在对相关仪器进行购置时,缺乏一定的技术前瞻性,最终导致购置的仪器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并且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作者:张特赵红艳李蓓杜伯雨刘雪文司渊刘莹来源:《科技资讯》2021年第21期摘要: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是高校及科研院所科学研究的主要支撑,其建设与管理是推进高校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及高效共享的有效方式。

该文以湖北省南水北调水源区生物医药研发检测共享平台——湖北医药学院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为例,分析总结了高校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管理中的实践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并深入探讨了其解决对策,为今后不断优化平台建设,促进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管理水平的阶梯式上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型仪器共享平台管理高校问题与对策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7(c)-0146-06Abstract: Large scale instrument sharing platform is the main suppor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Its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the opening and efficient sharing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the large-scale instrument sharing platform of 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management of large-scale instrument sharing plat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deeply discusses its countermeasures, so as to continuously optimize the platform construction in the future, promote the step-by-step rise of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large scale instrument sharing platform.Key Words: Large scale instrument; Sharing platform; Managem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大型儀器作为高等院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物质保障,体现着学校的办学实力与科研水平,同时对培养一流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及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有着重要影响[1-4]。

国外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及启示

国外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及启示

2019年第9期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是突破科学前沿、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科技问题的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具有高成本性、专业性、精准性和多功能性等特点[1],其开放共享程度及其使用效率,则反映出国家的科技管理水平与科技创新能力。

近年来,我国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数量快速增长,而开放共享机制却不够完善。

如何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仪器使用效率,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国外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经多年探索与实践,构建了有效的开放共享管理运行机制,其有益做法和先进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

一、国外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1.强化法治保障国外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积极引导、规范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其法律体系完善,内容规定齐备。

如美国将“完全、开放、无偿”的资源共享政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颁布了研究设施法、设备管理指南等法律法规,从而保障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以及国家数据中心和数据共享网络的建设;日本制定了《促进特定尖端大型研究设施共享的相关法律》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韩国颁布了协同研究开发促进法、韩国科学技术院法、获得科学器材及共享的规定等系列法律法规;法国、加拿大等国也制定了有关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法律法规推进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共享[2]。

2.构建专业化服务平台一些发达国家在推进开放共享工作中注重整合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开放共享平台。

目前,欧洲各国都相继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开放共享平台,如英国的NPL 、LGC ,德国的PTB 等。

美国建立多个国家级共享平台,并注重建设示范平台,为各领域不同层级科研单位的仪器设备共享提供范例,如联邦实验室等。

日本建有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网站,如研究设施共用综合指引网站、尖端仪器共用创新平台等,将共享仪器设备的简介、使用方法、预约方式等相关信息及时在共享平台上发布,以便需求者选择和使用[3]。

推动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促进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全文)

推动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促进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全文)

推动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促进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我们现在仪器设备的总的价值将近2000个亿,40万以上的仪器设备有近5万台,500多亿元。

这些仪器设备使用的情况怎么样?发挥的作用如何呢?这两年最准确的相距数据在教育基于03类。

大型的值钱的设备平均一台是100万元RM币左右的规模,如何共享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大问题。

根据教育部在20XX年的时候对我国高校的仪器设备资源总体状况的调查数据显示,高校仪器设备的总价值将近2000亿RM币,40万以上的仪器设备有近5万台,价值500多亿元。

一、仪器设备使用情况与作用首先我们来看看这样两张图,一个是台数的情况,另外一个是金额的情况,大体上大家会有这样一个概念,无论是台件数还是金额,这些好的大型仪器设备,它的将近一半是在985高校里的,985高校加上211高校会超过60%。

仪器设备是否充分发挥了作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

但是使用的情况怎么样?用得如何?“机时”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基本的概念。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对于40万元以上的大型设备,要求年使用机时要超过800小时。

教育部20XX年的信息统计表明全国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的平均使用机时刚刚超过800小时,985高校的平均使用机时要略高一些。

但是如果大家没有设备治理的经历,可能对“机时”没有概念,800小时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我们大体上一年的工作日是200天左右,如果说在工作日里这些设备有一半左右的时间是在使用的话,那么一年就是800机时。

对于那些运转得非常好的设备,完全可以白天黑夜都在使用中,节假日也可以在那里运转,所以对一些使用非常充分的设备来讲,每年用两三千个小时,甚至更多是完全可能的。

对于高校中的大型仪器设备平均只有800小时左右的使用机时的现状,我们认为还有较大的挖潜空间。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我国高校中的这些大型仪器设备主要是集中在985、211的高校里,在地区之间的统计也表明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区或者是高等教育的大省,小省相对资源少一些。

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杭州市为例作者:毛明科张波来源:《山西农经》 2016年第16期科技资源共享主要的目的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挖掘潜在的科技价值。

杭州市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方面已有很多成功经验,如搭建杭州市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一期),发放“创新优惠券”等。

1 杭州市科技资源共享现状1.1 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截止目前,杭州市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已有“杭州市节能减排创新服务平台”和“杭州市新型化纤与纺织材料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6个平台。

该平台中已整合相关仪器设备11 735台(套),实验、中试和服务场地24.27万m2;参与平台囊括各行业的科技人员963人(高级职称人员793人)。

搭建科技信息检索平台,其中包括杭州市专利服务平台、医药产业信息导航、科技创新信息资源导航平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等。

1.2 成立网上技术市场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杭州自2002 年启动以来,已经成为企业与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科技合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根据杭州市出台《杭州市网上技术交易市场成果转化项目资助资金管理办法》,通过对网上技术交易成果转化项目进行扶持,提高企业吸纳科技成果的积极性。

1.3 加强区域交流合作杭州加强与浙江大学、中科院、中国美院等战略合作,相继成立浙江省大学科技园联盟和中国计量学院联盟,其中,中国计量学院联盟被认定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2 杭州市科技资源共享方面存在的问题2.1 科技资源的“供”与“需”相脱节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大量的可以用于企业技术改革、创新的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而许多中小型企业由于缺乏有效的科技资源及平台,科技创新能力弱,从而导致企业发展存在一定的瓶颈。

2.2 部分法律法规有待完善杭州现有科技资源共享的相关法律法规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科技资源共享的相关保障需求,且不能满足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要求。

3 缺乏科技资源共享的激励机制资源共享供给方与需求方很难达成共同的利益体,导致推广科技资源共享受到很大的阻力。

关于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议

关于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议

关于建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议【摘要】本文立足于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共享整合,以新疆当地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综合性的提出针对新疆本地科技资源整合建议,为进一步搭建新疆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出谋划策。

【关键词】科技资源共享平台《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中明确指出“到2010年,初步建成适应科技创新需求和科技发展需要的科技基础条件支撑体系,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的管理制度,与平台建设和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和研究服务机构。

为最终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体系健全、共享高效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奠定基础。

”基于本纲要精神,各省区先后建立了高校与科研院所资源共享平台,在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为下一步更好的完善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了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实践经验。

实践表明高校与科研院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对现有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设施、科学数据、科技文献、自然科技资源等进行整合、重组和优化,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加快实现资源的信息化、网络化,建立适当集中与适度分布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格局起到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 我区高校与科研院所资源共享现状目前,全区共有本科类高等院校11所(含兵团2所),初步形成了从高职高专、本科到研究生教育的多层次、多学科、专业门类比较齐全的具有新疆特点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体系。

但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我区高校专业结构体系的发展相对滞后,我区紧缺的大量人才(如无机非金属材料、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等)多数依靠从区外引进,基本没有自我培养能力。

人才培养已成为制约我区经济发展的一大主要因素。

近年来,我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与科技工作取得长足发展,但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和制约,科研总体水平还不高,还存在许多不足。

首先,我区高校现有的高层次、高水平学科建设平台能力不足,拥有的国家级重点建设平台数量少,区级重点平台建设规模小、有些项目还没有启动,重点平台对教学和科研工作带动力不强,这对促进我区高校发展很不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4期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19No.4收稿日期:2018-04-23,修回日期:2018-07-12基金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项目“重点高校院所科技资源共享的现状梳理和引导机制研究”(2016DDJ1ZZ05);“科研仪器设施等科技资源条件开放共享中的知识产权研究”(ZLY201714-02)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9.04.011重点高校科研设备开放共享现状分析杨巍1,刘心蕊1,张鹤达1,魏婷婷2(1.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北京化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北京100000)摘要:当前科研仪器设备使用效率不高、重复投资问题越来越突出,科研仪器的共享越来越受到关注。

研究发现,重点高校普遍具有科研仪器设备的共享意识,现有仪器设备仍有闲置,存在共享潜力,同时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存在地域差异。

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强信息共享、推动仪器跨区域共享、科研经费适度向西部地区倾斜等措施促进科研仪器设备共享。

关键词: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科技资源;数据分析;共享中图分类号:C9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7695(2019)04-0072-07Analysis of Research Instruments Sharing Problem in Key UniversitiesYang Wei 1,Liu Xinrui 1,Zhang Heda 1,Wei Tingting 2(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2.Analysis and Test Center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Beijing 100000,China )Abstract :Due to the inefficient us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ruments and repeated investment problem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sharing of research instruments.The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key universities generally have the sharing consciousnes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ruments.However some of the existing instruments are still idle.So re-search instruments still have potential for sharing.And there ar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ruments sha-ring.We should strengthen information sharing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ruments ,promoting the sharing of instruments across the region.And we should appropriately invest mor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to the western regions.Key word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ources ;Data analysis ;sharing科学技术是当今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

我国科技新成果逐年增长,专利申请授权量由2000年的105345项,增至2015年的1718192项,增加了15倍多。

由于我国教育和研究体制等多方面原因,高校一直都是我国科技成果的重要来源之一。

每年职务发明专利中约有23%左右来自于大专院校(2015年职务发明专利中23.95%来自于高校,2000年职务发明专利中23.09%来自于高校)[1]。

高校拥有着较强的科研实力,大量的科技成果资源,同时也拥有着相当比重的科技基础条件资源———大型科研仪器设备。

高校中的这些设备为我国高校科学研究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物质条件支撑,也是高校科技创新的基本物质保障[2],但是由于高校间、院系间、项目间设备经费来源与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出现了科研仪器设备的重复投资、设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闲置现象,我国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管理与国际先进高校之间尚存在一定差距[3]。

如何进一步推动高校科技资源共享、提升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成为提升科技竞争力、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文献综述目前,面临着科技资源紧缺的形势,学术界对科技资源共享的研究在不断深入[4],已有部分学者对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情况进行了分析,其中,以定性分析和典型案例分析为主。

大部分学者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如华兴夏等[5]、赵岿[6]、黄宗辉杨巍等:重点高校科研设备开放共享现状分析等[7]、蔡兵等[8]、张海峰等[9]。

一些学者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以某省高校或某一高校为研究对象,结合定量的方式进行分析。

如廖琪等[10]在定性分析中结合重庆大学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赵玉茹等[11]对浙江省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现状进行了调研和分析;郭剑[12]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当前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重点以西南交通大学为研究对象分析共享现状;韩谨等[13]运用少量数据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管理和共享情况进行了分析;宋兴辉等[14]以浙江大学医学部为研究对象对共享平台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

综合而言,学者们经过分析认为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目前仍不完善。

学者们对高校共享现状的分析以定性方法为主,较少使用定量分析,现有的一部分定量分析也多是根据某一样本学校进行典型案例研究,尚缺乏针对较大样本的定量分析,这可能与共享数据不易获得的特点有关。

本文借助全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数据,选择985和211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科技资源共享现状进行了分析,望能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2我国重点高校科技资源现状研究据全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的统计调查,截至2014年年底,985、211高校(以下简称重点高校)大型科研仪器总量分别为1.5万和2.3万余套,原值分别超过211亿元和308亿元,且重点高校大型科研仪器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处于全国先进水平,是支撑自主研发的重要力量。

2.1重点高校大型科研仪器数量、质量都处于较高水平根据全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2014年的调查数据,211(含985)高校仅占全部被调查高校的5.7%和15.2%,但其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数量却占到被调查仪器设备总量的42.3%和64.7%,原值占46.5%和67.8%(见表1)。

从仪器设备数量和原值的排名情况看,排在前10名的均为985高校(见表2),可见重点高校是大型科研仪器的主要持有者。

表1985、211高校与全部高校等大型科研仪器比较分析项目985高校211高校全部调查高校调查单位数量/所38101663仪器原值/亿元211.14308.10454.22仪器数量/台套150702306635665表2211高校大型科研仪器原值TOP10排名序号学校名称数量/台套原值/亿元1北京大学100216.332清华大学99114.653浙江大学101012.894同济大学4619.185上海交通大学5799.186复旦大学5098.147北京理工大学6738.128吉林大学4447.999哈尔滨工业大学5867.881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237.67除数量之外,重点高校的大型科学仪器质量也处于先进水平,集中了一大批高精尖的仪器。

从原值上看,211高校拥有原值50 200万元的大型科研仪器数量占全部调查高校的63.7%,其中985高校的科研仪器设备数量约占全部调查高校的41%;原值800万元以上的大型科研仪器拥有量占全部调查高校的75.7%(其中985高校占58.1%),可见重点高校持有大量的高端仪器(见表3及图1)。

部分学科领域的仪器装备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行列,如纳米领域高端科研装备等。

表32014年大型科研仪器各原值区间仪器设备数量情况台套仪器设备原值全部调查高校其中:211高校其中:985高校50 200万元309371971812676>200 500万元407328582032>500 800万元445331240>800万元210159122总计356652306615070图12014年大型科研仪器原值总额对比2.2重点高校仪器设备地区分布不均衡从全国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统计的结果来看,我国211高校(剔除缺少数据的10所,共计102所211高校)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拥有量呈现东多西少的地域特点,以北京、江苏和上海最为集中。

北京地区隶属于211高校的科研仪器设备数量排在第一37杨巍等:重点高校科研设备开放共享现状分析位,最少的是西藏(见表4)。

仪器设备主要集中于华东以及华北地区1)(见图2、图3)。

省际间无论是仪器设备台套数量还是仪器设备原值,都存在较大差异。

表42014年211高校大型科研仪器省市区分布情况省市区学校数量/所大仪总数/台套大仪原值总额/万元北京205130720445.51江苏112540307599.87上海72393367120.28湖北61324177505.65广东51182155127.38陕西71130150395.34四川41086144538.67浙江11010128863.52黑龙江4903119286.53辽宁4852121641.71天津3819105165.45安徽379395122.46山东371279649.73福建257662750.72吉林355392233.45湖南351872930.67重庆231039632.19甘肃124630036.31广西119121658.48河北114113342.40新疆211011673.19山西110810477.85河南110614300.93海南1697963.99贵州16910548.73云南1566026.11江西1495603.59宁夏1413384.00青海1354716.65内蒙古1212123.17西藏000台湾000香港000澳门00图2211高校大型科研仪器原值区域分布情况图3211高校大型科研仪器数量分布情况211高校仪器设备分布的地域特点是和我国教育资源分布直接相关的,但是同时这种分布也会反作用于当地的科技创新、科技发展进程,成为当地科技发展的制约和限制因素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