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软件产业(DOC)
印度it产业的发展现状

印度it产业的发展现状印度IT产业的发展现状印度IT产业是印度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也是全球IT服务和软件开发的主要供应国之一。
以下是印度IT产业的发展现状:1.快速增长:印度IT产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快速增长。
自1990年代初以来,印度一直是全球IT服务和软件开发的中心之一。
根据印度IT和电子通信部的数据,印度IT和IT相关服务的产值在过去的几年里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2.国际领先地位:印度是全球IT服务和软件开发业的领先国家之一。
印度的IT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专业知识,提供一系列的IT解决方案,包括软件开发、移动应用开发、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等。
3.主要出口国:印度IT产业是印度的主要出口行业之一。
印度IT和IT相关服务的出口额在过去几年里一直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印度的IT服务和软件开发公司提供全球客户定制化的IT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实现数字转型。
4.创新和研发:印度IT产业致力于创新和研发。
许多印度公司在新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和区块链等进行研究和创新。
印度也是许多国际科技公司在印度设立研发中心的首选地之一。
5.就业机会:印度IT产业为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提供就业机会。
印度的IT公司雇佣了大量的软件工程师、系统分析师、数据科学家和网络工程师等。
据估计,印度的IT和IT相关服务行业为印度创造了数百万个工作岗位。
6.面临挑战:尽管印度IT产业取得了快速增长,但它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其中包括技能短缺、高员工流动性、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和数据安全等问题。
印度的IT产业需要持续关注和投资,以提高技能水平,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并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市场竞争。
总体来说,印度IT产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快速增长,并在全球IT服务和软件开发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它为印度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对印度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并应对挑战,印度IT产业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技能水平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中国和印度IT产业发展比较报告

本文摘抄赛迪IT经济研究所的《中国和印度IT产业发展比较报告》一文目录纲要,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更了解印度有所帮助。
中国和印度IT产业发展比较报告上篇国民经济比较篇中印两国在经济发展领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2001年11月26日,印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在全国军校联合会成立52周年纪念会上说,印度将在下个世纪成为世界领袖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是印度的最大竞争对手。
一、地理位置与资源环境(一)地理位置1.印度:盘踞在南亚次大陆的雄狮,扼印度洋咽喉2.中国:太平洋西岸最大的国家,有漫长的海岸线(二)资源与能源1.印度:印度自然资源潜力大,海洋资源丰富2.中国:中国能源蕴藏量大,但开发程度较低,人均量少二、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概况(一)中国比印度经济起点低,发展速度快,规模总量大1.1950年印度经济水平比中国高(印度国民收入为美国的2.3%,中国为美国的1%)2.1980年两国GDP总量几乎差不多,而且印度还稍领先3.2001年,印度GDP为4980亿美元,不到中国的一半(二)两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共性1.人口负担重,经济结构层次低2.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三)中印同为农业大国,中国农业生产水平高于印度1.印度是农业大国,但生产率水平低,增长速度慢2.中国农业生产水平略高于印度,但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四)提高工业生产水平是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核心1. 中国和印度共性是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工业尤其是制造业,装备和技术水平落后,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2. 印度30多年来工业平均增长率5.8%3. 中国从1952年以来工业年均增长率达到11.5%三、中印对外经贸情况比较(一)对外贸易规模中国占绝对优势1.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32位;2001年提升至第6位2.中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4%,而印度不到1%(二)对外经济活动能力中国远胜印度1.2001年中国直接利用外资(FDI)468亿美元2.印度利用外资不足,2000年利用外资23.2亿美元3.中国外汇储备多,抗国际风险能力强(2000年末中国外汇储备1656亿美元,2001年底突破2000亿美元4.印度外贸长期处于逆差,积累的外汇极为有限(2001年印度外汇储备约450亿美元四、中印经济结构对比(一)中印产业结构对比1.GDP的三次产业构成印度:产业排列顺序是"三、一、二中国:产业排列顺序是"二、三、一2.20世纪90年代中印两国产业结构发展变化情况印度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发展迟缓相对印度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进程更快3. 50年来中印两国产业结构发展有同也有异印度产业结构从"一、三、二"发展到"三、一、二"中国产业结构从"一、三、二"发展到"二、三、一4.中印第一、二产业内部结构比较印度: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处于低级层次(4.2:4.1:91.7中国: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处于较低水平,但仍优于印度(10.3:32.2:57.5)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中国比印度优势明显5.中印就业人口的产业分布对比中国从1980年到2000年20年的时间里,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从68.7%下降到49.0%,下降了19.7个百分点印度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在1971年至1991年的20年时间内仅下降了5.3个百分点(二)中印对外贸易结构对比从中国和印度的出口产品结构上看,两国贸易都在朝结构优化的方向发展,但中国的出口结构优化程度显然大于印度1.印度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不断上升,1997年为78.1%,到1999年增长到83%2.从1997到2000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从86.9%上升到89.8%(三)中印区域结构对比1.印度:各邦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2.中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中篇社会发展比较篇中篇社会发展比较篇中国和印度的社会发展状况与两国采取不同的政策取向是有关的。
考察印度软件业之观感

浮光掠影—考察印度软件业之观感虽有印度大使馆关于访印邀请函的周折,但是终于在临出发前拿到了印度大使馆的签证。
以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坚为团长的西安软件印度考察团一行11人,于2002年9月16日登上了前往印度的飞机。
开始了为期8天的考察活动。
在唐代,玄奘有一个到印度留学的理想,贯通佛学理论,重译重要佛经。
虽经历无数磨难,但仍兴趣不减,百折不回。
故此次考察印度软件业,有一种特殊的神秘和朝圣的感觉,以前通过各种媒体似乎了解到一些印度软件业的情况,现在要亲身感受和体会它的存在。
中国与印度,同样历史古老,同样人口众多,同样勤劳智慧,同样属于发展中国家。
通过亲历亲闻,透视出印度软件产业异军突起的奥秘,为西部大开发、为西安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一面镜子。
人们知道,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国土面积300万平方公里。
印度并不富有,而且难题颇多:全国11亿人,有4亿是文盲,城乡差别很大,贫富差异悬殊……但问题的蹊跷之处在于:这样一个并非经济的强国,竟然能产生令世界称奇的软件产业!当我们飞到喜马拉雅山的那一边,双脚真正踏在印度土地上的时候,对这种明显反差体会得更为直观。
无论是在首都新德里,还是在软件大厦林立的海得拉巴、印度“硅谷”班加罗尔,可能就在一群横七竖八躺在马路边的流浪者的旁边,赫然矗立着某某软件公司。
这种不协调难免叫我们疑窦丛生:古老的文明与新潮的软件如何并存?一个连高速公路都没有的国家如何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这也成了我们在印度走一路问一路、常提常新的问题。
在新德里我们访问了NIIT公司和QAI公司。
在印度软件业界有一个共识:一切从教育出发,要拿学历,先去大学;要找工作,先去NIIT。
NIIT主要从事三大业务:IT教育与培训占50%份额,知识解决方案(Knowledge Solution)和软件解决方案(Software Solution)合占50%。
NIIT一直是先以软件教育业务为敲门砖来打开国外市场。
NIIT在全球有2500多个培训中心,每年培训几百万学生,是全球唯一一家在教材开发领域达到SEI-CMM5级标准的教育机构。
印度软件业发展历程

第二代
早期软件产品公司,1959-1969 在 第一批独立软件服务公司成立10年后,第一 批软件产品出现了。他们被专门的开发出来 重复的销售给一个以上的客户。一种新型的 软件公司诞生了,这是一种要求不同管理技 术的公司。第一个真正的软件产品诞生于 1964年,是由ADR公司接受RCA委托开发的一 个可以在一个程序里形象的代表设备的逻辑 流程图的程序。
1991年印度共有软件公司160多家,产值约16亿美元。到2000年, 软件公司发展到3700多家,出口值约63亿美元。据世界银行调查报告, 印度的软件技术力量、软件出口的规模和质量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 二位。在过去的10年间,印度软件生产的年增长率平均超过50%,这 个发展速度几乎是美国同时期(28%)的2倍。印度软件最大的出口市场 是美国(占60%),其次是欧洲(占23%)。出色的业绩表现使印度软件业 的生产和出口迅速增长。1994~1995年度至今,增长的势头更快。据 世界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预计,到2008年,印度软件业产值可 望达到870亿美元,其中出口达500亿美元。1999年,印度在软件业和 IT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为28万,2014年将达到350万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印度软件业的发展历程
印度软件业的真正起飞是在1991年印度第一轮“经济解放 运动”之后。1991年印度共有软件公司160多家,产值约16 亿美元。
到2000年,软件公司发展到3700多家,出口值约63亿美 元。据世界银行调查报告,印度的软件技术力量、软件出口 的规模和质量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在过去的10年 间,印度软件生产的年增长率平均超过50%,这个发展速度 几乎是美国同时期(28%)的2倍。印度软件最大的出口市场 是美国(占60%),其次是欧洲(占23%)。出色的业绩表现使 印度软件业的生产和出口迅速增长。1994~1995年度至今, 增长的势头更快。据世界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预计, 到2008年,印度软件业产值可望达到870亿美元,其中出口 达500亿美元。1999年,印度在软件业和IT服务行业的从业 人员为28万,2008年将达到220万人。
对印度软件业的崛起之因的思考

对印度软件业的崛起之因的思考一、对印度软件业发展的简述近十多年来,以计算机软件为主的信息技术业在印度以强劲的增长势头迅猛发展,近几年来增长率也一直保持在50%以上,同期世界软件业增长率是20%。
据印度全国软件服务公司协会统计,从1992到1999年,印度软件出口以年均60%的速度强劲增长。
印度1999-2000年度的软件出口额为40.5亿美元,占目前印度出口总额的10.5%,到2003年将增至占23%。
印度政府预计,到2008年,印度软件业产值将达到850亿美元。
现在,在全球软件开发市场中,印度占据了16.7%的份额。
在信息产业最为发达的美国,印度占据其软件销售市场份额高达60%以上。
可以说,软件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印度打开了一条日进斗金的黄金通道。
作为一个相对贫穷的国家,印度能在软件业上行走出的一串串令人惊叹的感叹号,必然有其特有且适用的发展模式和竞争策略,本文用国际贸易中普遍流行的三种理论(比较优势理论、H-O理论及波特菱形理论)试解释印度软件业飞速崛起的原因,并通过比较找出最相适用的理论,旨在能较完整的归纳出印度软件业的成功经验,望能给读者些许启示。
二、理论解释在此部分,笔者根据所学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试用三种理论从不同角度分析印度软件产业的兴起:1、李嘉图外生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中提出,是用国与国之间生产同一产品相对劳动生产率优势解释国际贸易原因的理论。
下面简单介绍其理论的假设和内容;(1)模型的假设条件李嘉图比较利益模型是以商品与要素市场的完全竞争为基础,以不存在贸易限制、交易费用和规模收益等为前提条件,用两国、两商品、一种生产要素来证明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
(2)理论内容生产和贸易模式生产和贸易的模式由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差别决定的。
各国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拥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产品的比较优势可以用相对劳动生产率、相对生产成本、或者机会成本来确定。
印度软件产业出口现状及竞争优势分析

度 有 着价 廉 、 大 和质优 的人力 资 源 , 量 更 内市场 的横 向开发 。 ( )企业 竞 争 2
印度 政 府 在 致 力 于发 展 软 件产 业 时
就 创 造 了 良好 的制 度环 境 , 向国 外放 开
逐步壮大起来 。在以出口为导向的市场 那 就是 时刻 与世 界上 最优 秀 , 最顶尖 和最
基 于软 件 行 业本 身 的 特 点 ,生 产 要 体 系 下 ,印度 软 件业 依 赖 广 阔 的 国际 市 挑 剔 的大公 司合 作 , 以一 种和 国际最 佳惯
素中对其发展影响最大的是人力资源、 资 场 弥 补 国 内市 场 的 匮乏 拉 动 了行业 的快 例 一致 的方 法来 考虑 和建立 企业 。
用波特 竞争优势理论的 “ 钻石模型”分析框架详细论述 了印度软件行业的国家竞争优势。
[ 词] 印度 ;软件 行 业 ;竞 争优 势 关键
【 中图分 类 号]F 2 .7 【 4 6 2 文献 标 识码 】A 6 [ 章编 号 ]10 .6 6( 0 0 00 0 .2 文 0 994 2 1 )1.060
重 要 的是 , 了促 进 信息 产业 的发展 , 为 印 度 还 特 别重 视 信 息技 术 人 才 的培 养 。资 本 资 源 方面 ,印 度政 府 通 过 改进 投 资 环
3 相 关产 业 和支 持产 业 分析 .
( 槛 ,建 立 软 件科 技 园
一
、
印度 软件 业 出 口现状
化风 险投 资 体 系 。 础 设施 方面 ,印度 基
早 期 的提 供信 息 服 网务 业 的 印度 企
印度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印度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一、印度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特点早在1960年代,印度的信息技术类学院蓬勃发展,为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奠定了人才基础。
1999年,印度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软件和服务外包的支持力度,自此,该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目前印度已成为“世界办公室”,其业务也由最初的简单编程和维护工作向产业价值链的中上层延伸,大公司占据了产业的主导地位,前五大公司占整个产业销售收入比重达到40-50%。
经过多年发展,印度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形成了以下特点:(一)产业持续快速增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软件产业迅速崛起,多年来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
1990年,印度软件产业年产值总计只有1.9亿美元,到2008年已迅速增长到521亿美元,年均增速高达36.6%。
2009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印度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增速有所放缓,同比增长达12.9%,产业规模为588亿美元。
据NASSCOM (全国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预测,2010年金融危机对印度软件和服务外包的影响仍将继续,但印度国内的健康医疗、金融、教育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潜在市场将逐渐得到释放,预计产业增速将在7%左右,产业规模将达到626亿美元。
(二)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被称为“印度硅谷”的班加罗尔软件园,是印度最大、最著名的软件园。
目前,印度全国有43个城市开展了软件和服务外包业务,班加罗尔、钦奈、海德拉巴、新德里、孟买、普纳等城市是印度软件和服务外包的领先城市,业务收入占据了印度产业规模的90%以上,其中班加罗尔产业规模占印度整个产业的36%。
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印度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逐渐向二线城市转移,预计到2018年,二线城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从业人员占印度整个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将由2008年的不足10%增长到40%。
(三)以服务外包为主的出口占据了产业的主导地位。
2007-2009年印度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出口额所占比重分别为79.2%、77.5%和78.7%,预计2010年仍在80%左右。
印度软件的发展

印度软件业的发展与中国的对比姓名:王会庆班级:计科0701 学号:2007310201586印度软件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印度现在是世界上五大软件供应国之一,其软件产业约占世界软件开发市场的20%,并且是世界上软件业增长最快的国家,印度软件业近15年来一直以年均50%的速度强劲增长。
1990年,印度的软件出口仅有5000万美元,而2004年的出口已达135亿美元。
如果未来印度软件产业的年增长率继续保持50%的增长率,2008年印度软件出口将达到500亿美元,占印度全部出口的35%。
印度软件现已出口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软件出口第二大国。
据世界银行对软件出口国家能力的评估报告,印度软件出口的规模、质量和成本等综合指数名列世界第一。
学习借鉴印度软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加快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无疑意义重大。
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1.政府大力扶持软件产业的发展第一,国家设立了专门研究开发机构,并在全国设立信息中心。
允许国营和私营部门建立自己独立的信息与软件产业的开发机构,并享有同样的优惠政策。
第二,政府为软件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一是主要政策性金融机构如印度产业开发银行等,设立软件产业风险投资基金,为软件企业提供信贷扶持。
二是政府大力推动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公开上市集资。
三是大力吸引外资参与软件产业,引导外资对软件业的投入。
由于政府执行了一系列积极引进外资和鼓励国内软件企业发展的政策,使投资主体不断增多,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第三,大力建造和发展软件园区。
为了提高印度信息产业和软件开发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政府大力建造和发展软件园区,形成了班加罗尔、孟买、马德拉斯和海德拉巴等几大软件产业基地。
其中,班加罗尔是印度最大的软件园,有“印度硅谷”之称。
为鼓励软件企业入驻软件园,政府投资兴建了国际一流的工作和生活设施,同时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印度软件产业讲解

印度软件产业一.印度软件产业发展概况印度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始于1990年,通过近10年的努力,现已跃居世界领先地位。
据世界银行调查,印度软件的出口规模、质量和成本三项综合指标均居世界首位。
2001年印度约有软件企业6000 家,从业人员40万人,软件销售额达102.3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出口.2002年印度家算计软件和相关服务出口额已经从1990年1.4亿美元猛增到85亿美元,增长幅度高达5971%。
目前印度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国,其软件产品远销世界91个国家。
印度软件出口主要分布情况为:北美洲61 %,欧洲23%,东南亚4%,日本4%,西亚4%,澳大利亚和新西兰2%,其他地区2%。
竞争的优势和胜出使印度正在成为世界软件中心,在全球软件开发市场中,印度占据了17%的份额。
Microsoft intel siemens等世界著名IT企业都在印度建立了研发机构和分公司,单在班加罗尔就有250多家外国IT公司。
印度现在是世界上五大软件供应国之一 ,其软件产业约占领了世界软件开发市场份额的20 %, 并且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
印度软件已出口到世界上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年出口量仅次于美国,而且主要是出口到发达国家和地区。
根据世界银行对各国软件出口能力的调查结果,印度软件的出口规模,质量和成本三项综合指标居世界首位。
美国《财富》杂志的一项调查表明 :美国最大的100家公司几乎100 %把印度作为国外计算机软件来源的首选市场。
由世界著名的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为NASSCOM(印度软件和服务企业协会)曾经做过的一项研究中预测印度软件产业总额将在 2008 年达到 870 亿美元,其中出口额可达 500 亿美元。
比尔盖茨在对印度软件业进行考察之后,曾下断言:下一个软件超级大国不是美国, 不是日本,也不是欧洲国家 ,而将是印度!二.印度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1.印度软件业起飞的国际国内背景80 年代中期开始 ,国际资本继在纺织、家电组装等方面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后,开始了第二波的以建立信息处理基地为核心的海外投资活动, 包括卫星地面站、国际直达通讯线路、数字交换与数据传输设施等等。
【案例分析】 印度软件产业的兴起

【案例分析】印度软件产业的兴起印度作为一个相对贫穷的国家,人们通常很难想像它有能力建立起像电脑软件的高技术主体产业。
然而,仅在10年多时间里,印度软件产业从不引人注意到成为全球行业的一支重要力量,使怀疑者深感震惊。
在1991—1992年到2001—2002年间,印度公司的销售综合增长率每年超过50%。
在1991—1992年,该产业销售总额3?88亿美元,到2002年,约为80亿美元。
到21世纪初,印度有900多家软件公司,雇用了20万名软件工程师,是世界上第三大人才集中地区。
多数增长源于出口的增长,1985年印度软件出口值不足1 000万美元,1997年出口超过18亿美元,2002年则创下了62亿美元的记录,其中约2/3出口到美国。
未来看起来一片光明。
在持续的以出口为导向的增长激励下,印度国家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计划,到2008年印度公司创造的软件总收入将达210亿美元。
由于这种增长的实绩,许多外国软件公司现在正加大在印度投资软件开发经营,包括微软、IBM、甲骨文和计算机协会这四家美国最大的软件公司。
同样重要的是,每五家全球性的公司中有两家从印度获取软件服务。
印度软件业现阶段的增长很大程度上一直依靠外国客户的合同或基础科研项目。
例如'很多印度公司坚持适应客户的需要,将编码或者软件从一个平台转移到另一个平台。
印度公司也日益进入为外国客户开展的重要开发项目中。
例如,印度最大的软件公司TCS与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结成联盟,按协议TCS将为安永的全球客户开发和维修其定制的软件。
TCS与微软也结成开发联盟,该公司根据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和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为印度股票市场开发一个无纸化的全国股票存储系统。
1997年几乎从零开始的电子商务工程现在约占印度所有软件开发和服务的10%,计划两年内达到20%。
尽管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落后,印度软件业已经崭露头角。
2000年,印度每千人仅有5台个人电脑,而美国每千人拥有588台;印度每千人仅有32部有线电话,而美国每千人拥有700部;印度互联网用户数约为500万,而美国则接近1亿。
印度软件业探源

表。 他们 利用 自 己与美 国的 社会 关 系网 络和 在 业 内的 影响 , 架起
造 就 了印度软 件业 今天 卓越 的成 就 。 2 .丰富 的 专业人 才 。 度高 素质 的人 力 资源 非 常丰富 , 印 形成 其 独具 特色 的优 秀 的人 才 群体 。 度 全 国有 3 0所 大学 、 6 印 2 4 0多 家 科研 机构 、 2家工 程学 院 和 10 3 6 0家私 人 培 训学 院 。 国每 年 全
印度软件业探源
亿美 元 。 目前 , 印度 约 有 7 0多 家 专业 软件 公 司 , 2 0 0 有 0 0多 家从
事与 软 件 有关 业 务 的 公 司 , 几乎 所 有 的世 界 级 公 司 都 在印 度 设
立 分公 司 , 中许 多 公 司将 亚 太 总 部 设在 印 度 。 前 , 其 当 印度 软 件
原 因有 以下 几个 。
1 .杰 出的 带头 人物 。 印度 软件 业的 飞 速发展 , 益于他 们有 得
一
大 批在 美 国和 欧 洲的 留 学生 , 柯 利和 库 玛是 其 中 的杰 出代 而 了印 度和 美 国 之 间产 业 和 市场 联 系 的 桥 梁 。 正是 .优 化 的 投 资 环 境 。 度 于 1 9 印 9 2年 实施 软 件 技 术 园 区计 划 , 条 件 较 好 的 主要 城 市 设 立 了 l 在 0多 个软 件 技 术 园 区 , 每个 软 件 技 术 园 区都 为 软 件 企业 的发 展 提 供 了 良好 的 基 础设 施 、 特 殊 的 优 惠 政策 和 一 战 式 的 高效 管 理 , 而 为软 件 业 的 发展 创 造 从
时 , 府还 为 软 件业 的发 展 设立 l 卢 比 的金 融风 险 资本 支持 政 0亿
中国和印度软件行业分析报告2012

2012年中国和印度软件行业分析报告2012年10月目录一、印度软件成功的关键因素 (3)1、印度软件行业经历四大发展阶段 (3)(1)第一阶段:1956-1984年 (3)(2)第二阶段:1985-1991年 (4)(3)第三阶段:1992-1999年 (5)(4)第四阶段:2000年-至今 (6)2、印度软件的崛起源于七大关键因素 (8)(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8)(2)优秀的英语能力 (9)(3)发展起步早 (10)(4)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 (10)(5)获得近40亿美元的千年虫订单 (11)(6)NASSCOM协会支持 (11)二、中国与印度软件行业对比 (12)1、中国与印度软件行业基本情况对比 (12)2、印度政策重出口中国政策重软件产品 (14)3、印度软件行业的集中度远高于中国 (16)4、印度软件行业的人才供应优势比中国明显 (16)三、印度和中国软件行业代表性企业对比 (18)1、印度软件行业代表性企业 (18)(1)塔塔咨询服务公司(TCS) (18)(2)印孚瑟斯(Infosys) (20)(3)维普若(Wipro) (22)2、中国和印度软件行业代表性企业对比 (24)四、总结 (27)一、印度软件成功的关键因素1、印度软件行业经历四大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1956-1984年特点:国家采取进口替代战略,软件业以内需为主,整体发展缓慢印度软件产业的诞生是为满足其国防研究和发展公共事务的需要。
1956年,印度统计学院最早引进计算机。
上世纪60 年代中期,印度政府制定有关本土化计算机产品的政策,但印度政府采取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和实施许可证制度来控制和限制软件业的发展,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外贸政策限制了印度软件业的发展。
印度IT 产业开始发展的主要标志是1968 年塔塔咨询服务公司的成立。
20 世纪70 年代印度电子部的成立,1972 年印度政府制定了如果出口商赚取外汇的前提下和在没有取消出口许可证的情况下,出口硬件的同时允许出口软件。
案例:印度软件产业的服务出口

案例2 印度软件产业的服务出口一、印度软件产业及其服务出口的快速发展印度作为一个文盲率很高、相对贫穷的国家,人们很难想象它有能力建立起像电脑软件这样的高技术主体产业。
然而,仅仅十几年,印度软件产业从不引人注意到成为全球软件行业的一支重要力量,使所有怀疑者深感震惊。
在1992—1997年间,印度软件公司的销售综合增长率达到每年53%。
1992年,该产业销售总额3.88亿美元,到1997年销售额达到18亿多美元。
1997年底,印度有760多个软件公司,雇佣了16万软件工程师,是世界上第三大软件人才集中地区。
印度软件公司的销售增长主要源于出口增长,印度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软件出口大国。
据印度电子部和印度电子与计算机软件出口促进理事会公布的数字,1980年印度软件出口额(包括服务)为400万美元,到1997年软件出口额(包括服务)达到18.13亿美元。
许多外国软件公司正加大在印度投资软件开发经营,包括微软、IBM、甲骨文(Oracle)等美国著名的软件公司。
印度软件产业的增长一直依靠外国客户的合同或基础科研项目。
例如,许多印度公司坚持适应客户的需要,将编码或者软件从一个平台转移到另一个平台。
渐渐地,印度公司也专门为外国客户设计重要的开发项目。
例如,印度最大的软件公司TCS与厄恩斯特-扬(Ernst & Young)结成联盟,按协议TCS将为厄恩斯特-扬开发和维修其全球客户定制的软件。
TCS与微软也结成开发联盟,根据微软的Windows NT操作系统和SQL服务器数据库技术,为印度股票市场开发一个无纸化的全国股票储存系统。
二、印度软件业的发展条件印度的信息基础设施仍比较落后,印度有9亿多人口,而个人电脑的安装数在1997年仅为180万台,每100人中仅有10.5部有线电话,在亚洲和全世界,印度都是固定电话覆盖率最低的地区之一。
因特网联网电脑数在1997年仅为4.5万,而美国是3000万。
个人电脑在印度的销售近年来开始好转,主要城市移动电话的迅速增长在某种程度上也弥补了固定电话线路的短缺。
印度it产业的发展现状

印度it产业的发展现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印度的IT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IT服务和软件开发中心之一。
以下是关于印度IT产业发展现状的几个重要方面:
1. 成为全球软件开发中心:印度在软件开发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许多跨国公司选择在印度设立开发中心,以利用本地的技术专长和低成本人力资源。
印度的IT工程师以技术能力强和成本效益高而著称。
2. 海外市场开拓:印度IT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提供全球范围的IT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
印度公司已经在美国、欧洲等地建立业务并与当地企业合作。
这不仅为印度公司带来了更大的商机,也为印度IT专业人士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3. 技术创新和研发中心: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印度IT行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并投资建立研发中心。
这些研发中心致力于开发新技术和解决方案,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
4. 青年人才培养:印度IT行业依赖于大量的青年人才。
为了培养未来的IT专业人士,印度政府和私营部门共同努力,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许多技术学院和培训中心。
这些机构提供专门的IT课程,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创新精神。
5. 数字印度计划:印度政府推出了“数字印度”计划,旨在推动数字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该计划提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在线
服务,包括数字支付、电子政务和电子医疗服务,为印度IT 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机遇。
总体而言,印度IT产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继续迅速发展。
然而,面临的挑战包括技术人才短缺、竞争加剧以及数据安全等问题。
通过持续的创新和投资,印度IT产业有望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并为印度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印度班加罗尔(Banglore)——全球重要的软件外包中心

印度班加罗尔(Banglore)——全球重要的软件外包中心印度班加罗尔(Banglore)——全球重要的软件外包中心班加罗尔是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的首府。
班加罗尔软件科技园区成立于1992年,核心区面积1.5平方公里。
在印度政府和卡纳塔克邦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l0年左右的发展,如今班加罗尔地区已发展成为印度软件之都,成为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和世界十大硅谷之一。
班加罗尔在印度软件业中占据核心地位。
2004-2005财年,印度软件出口128亿美元,其中卡邦出口达62.7亿美元,占了一半,而卡邦的软件出口以班加罗尔为主。
可以说,班加罗尔的软件出口了整个印度的半壁江山。
班加罗尔是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也是软件外包产业发展最成功的地方。
印度班加罗尔抓住全球产业转移趋势,利用本土资源优势,集中发展软件外包这一新的产业形态,成为全球重要的软件外包中心。
可以说,园区许多机制、要素资源、基础设施等都是围绕软件外包发展进行而设置,并为支持软件外包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大力培养软件技术专业人才。
为适应软件外包业务发展需求,园区培养了大量软件蓝领工人。
政府还通过在学校开设软件技术相关课程、把学员送到国外去培养等措施为软件业的发展储备了大量优秀人才。
积极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加强软件出口联系。
重视信息化建设,大力支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并实施信息技术政策,为软件企业和海外的研发机构、客户提供高速可靠的数据通信连接。
现在印度的卫星通讯设施和互联网不仅使国内的各个软件科技园区的联系变的极其方便,而且可以使他们联系到世界上的任何角落。
成立专门的软件出口中介机构。
为了促进软件出口,政府成立了专门的中介服务机构,如印度全国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和电子与计算机软件出口促进会,这些机构为软件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重视与海外信息沟通和联络。
园区在美国设立第一个国际商务支持中心,以及时反馈美国市场信息,致力于加强本国公司与美国企业界的联系与沟通。
用国家优势理论分析印度的软件产业

用国家优势理论分析印度的软件产业(一)生产要素方面1、以教育作为振兴IT产业的突破口,印度IT 产业的成功得益于印度政府十分注重对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人才战略。
在其引领下, 印度的IT教育蓬勃发展。
据印度商业工业联合会提供的资6料, 印度政府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在全国兴建多家信息技术学院: 全国性的所, 地区性的有25 所。
2. 注重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印度发展IT 产业的经验表明, 现代风险投资机制可以把科技与金融有机结合起来, 有效促进高新技术及其服务业产业化。
在印度, 国内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与国内或海外公司共同建立了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风险投资基金, 同时为软件公司进入国内外证券市场融资创造宽松的环境, 允许信息技术企业注册后年内就公开上市集资。
除以较低利率融资外, 印度商业银行利用存款增量5%作为研究人员风险投资基金, 并以权益资本的方式向企业参股。
3.发展信息技术产业集群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既竞争又合作的领域内, 彼此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货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的地理集聚体.有效的产业集群应该是将某一地区的各种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 从事对本地区最有竞争优势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印度IT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印度十分重视IT产业集群的打造,形成了大型的软件企业集群, 尤其是在软件服务领域已取得了国际竞争优势, 且集群效应明显。
印度的IT 产业集群比一般地理意义上的企业集聚现象更具竞争优势的原因在于集群中的各个主体通过区域网络密切联系在一起, 相互起到了支撑和推进作用。
具体表现为处于外围的印度中央及地方政府风险资本家、专业技术人员和研究机构、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了机制保证和环境条件。
而处于核心地位的企业不断创造发明, 推出新技术, 进而推动整个集群系统的升级。
(二)国内需求方面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提高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国内消费者越成熟、苛刻,会迫使本国企业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开展产品创新, 这有助于该国企业赢得国际竞争优势与印IT产业广阔的国际市场相比, 其国内市场要小得多。
印度IT行业

印度的IT产业为什么能迅速发展?分为三个大点来论述:1印度IT产业的现状2原因分析3可能引发的风险4 经验启示。
资料来源:1《印度IT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原因——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分析》陈利君陈雪松现状:一、印度IT产业的发展现状早在1997年, 美国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就预言,未来的软件超级大国不是美国, 不是欧洲国家, 而是印度。
2009年, 据世界银行的有关调查评估显示, 印度软件出口的规模、质量和成本等综合指数名列世界第一。
其发展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印度IT产业发展速度惊人。
根据印度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 NASSCOM )的数据, 在上世纪90年代, 世界IT产业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5%, 而当时印度的IT产业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却高达惊人的50%。
进入新世纪后, 印度IT产业继续维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
在2002 ~ 2003年度, 其IT产业和相关产业的总值达到了207亿美元,其中软件业占大部分, 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软件产业大国。
在2002~ 2008年期间, 印度IT产业产值继续增长。
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 印度软件业的发展速度虽然没有之前那么惊人, 但仍然保持着31. 6% 的较高增长速度, 大大高于全球IT产业总产值9. 27%的平均增长速度。
(二)印度IT产业实施以软件承包和服务出口为主的策略。
印度IT产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软件和服务外包推动的, 而软件和服务外包又主要是以出口导向为主的。
从下表可以看出, 2002 ~ 2008年印度IT产业的出口额一般占其总产值的70% 以上, 只是2008年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 其出口额占总产值的比重低于70% 。
(三)印度IT产业出口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
从印度IT产业收入来源看, 其总收入的60% 来源于美国市场。
在软件业所有四大类产品(定制计算机程序、套装软件、定制设计、核心产业)中, 美国都是其最大的收入来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度软件产业一.印度软件产业发展概况印度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始于1990年,通过近10年的努力,现已跃居世界领先地位。
据世界银行调查,印度软件的出口规模、质量和成本三项综合指标均居世界首位。
2001年印度约有软件企业6000 家,从业人员40万人,软件销售额达102.3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出口.2002年印度家算计软件和相关服务出口额已经从1990年1.4亿美元猛增到85亿美元,增长幅度高达5971%。
目前印度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计算机软件出口国,其软件产品远销世界91个国家。
印度软件出口主要分布情况为:北美洲61 %,欧洲23%,东南亚4%,日本4%,西亚4%,澳大利亚和新西兰2%,其他地区2%。
竞争的优势和胜出使印度正在成为世界软件中心,在全球软件开发市场中,印度占据了17%的份额。
Microsoft intel siemens等世界著名IT企业都在印度建立了研发机构和分公司,单在班加罗尔就有250多家外国IT公司。
印度现在是世界上五大软件供应国之一 ,其软件产业约占领了世界软件开发市场份额的20 %, 并且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
印度软件已出口到世界上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年出口量仅次于美国,而且主要是出口到发达国家和地区。
根据世界银行对各国软件出口能力的调查结果,印度软件的出口规模,质量和成本三项综合指标居世界首位。
美国《财富》杂志的一项调查表明 :美国最大的100家公司几乎100 %把印度作为国外计算机软件来源的首选市场。
由世界著名的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为NASSCOM(印度软件和服务企业协会)曾经做过的一项研究中预测印度软件产业总额将在 2008 年达到 870 亿美元,其中出口额可达 500 亿美元。
比尔盖茨在对印度软件业进行考察之后,曾下断言:下一个软件超级大国不是美国, 不是日本,也不是欧洲国家 ,而将是印度!二.印度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1.印度软件业起飞的国际国内背景80 年代中期开始 ,国际资本继在纺织、家电组装等方面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后,开始了第二波的以建立信息处理基地为核心的海外投资活动, 包括卫星地面站、国际直达通讯线路、数字交换与数据传输设施等等。
这些投资常常是流向自由贸易区或经济开发区,为这些区内的企业提供先进的通讯服务, 在信息基础设施普遍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形成一个个突出的“电信港”。
根据世界电信港协会 (World Teleport Association)的资料,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有100 多个电信港在建或运营。
而印度抓住了这个机遇,其电信港建设堪称成功范例。
印度的 5个软件技术园区,包括所谓“印度硅谷”,都已建成电信港 ,包括可为软件开发商提供电子邮件、文件传送和视频会议服务的网络设施。
印度之所以能抓住这个机遇,和其在 80 年代所处的发展阶段密不可分。
80年代,当中国刚刚开始在市场化改革方面小心翼翼地迈出试探性的步伐时 ,印度的市场经济发展 ,已经到了“政企全面分离”的阶段。
80 年代,印度政府大幅度转向自由化的经济政策,减少对国有企业的支持,转而鼓励私有部门 ,技术发展的方向也随之转移。
在尼赫鲁时代, 政府集中发展两类技术 :(1)推动自主工业化的技术,通过大量进口发展自己的重工业;(2)战略性技术 , 如农业和核技术 , 通过集中力量发展使本国农业和核工业居于世界领先。
但在80年代 ,伴随市场化转型 , 印度政府把技术发展的重点也转到推动高技术的产业化上。
国家对研究开发的干预大大减少, 转而采纳“自由化+进口”的技术政策,特别是对高技术领域。
因此,当中国还在发展“经济特区”的时候 ,印度已经抓住了国际资本投资转向的机遇, 成功地发展起来自己的“信息特区”──具有高宽带通信设施的电信港。
这为印度打开了通向发达世界的信息大门 , 为发展外向型的软件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条件。
印度还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就是它拥有世界上第二大的说英语的技术人才群体。
印度初期软件出口的 90 %是向美国。
由于语言上不存在障碍,同时技术人员报酬相对低廉,使得印度软件企业特别是以客户服务为主的企业在美国市场上具有很强的印度软件产业自 80 年代以来取得了异常高速的发展,这主要归功于其经济市场化转型较早、基础设施建设成绩突出,鼓励出口的税收优惠等产业政策,非营利的行业协会发挥了应有作用以及严厉的知识产权执法等等。
但是,印度出口导向型的软件产业发展也带来出口结构不合理,与国内经济体系脱节,产业附加值低以及企业素质不足等等问题。
印度的经验,教训及其对策对我国发展软件产业有很重要的启迪作用。
这一点是非英语国家包括我国难以效仿的。
2.软件产业政策在电信港建设的推动下, 印度软件业出口从 80 年代初就开始表现出显著的增长潜力。
从 1986 年开始, 政府认识到软件产业的潜力, 开始主动采取措施推动软件产业的发展,促使其成为出口产业。
1986 年, 电子部放开了软件进口,取消了进口的许可资格要求,将关税降低了 60%,并为进口软件供应外汇。
政府成立了“软件发展促进局(Software Development Promotion Agency)” ,刺激软件出口和国内市场的发展。
在过去十年中,印度政府实施了好几个计划,来促进软件产业的增长。
同时也颁布和实施了许多项目和政策措施,以促进软件出口,扩大国内软件基础。
印度政府最成功的计划之一是软件技术园区计划。
该计划在电子部领导下由各印度软件技术园区实施。
通过向园区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国投资,促进软件出口,包括 :1 .外资投资,包括全额投资,都自动获得批准 ;2 .在企业运营最初 8 年内可有一个 5 年的免税期 ;3 .在承担一定出口义务的条件下, 进口资本品可以免税 ;4 .产品的最多 25 %可以在国内关税区(Domestic Tariff Area)销售;5 .本地购买不征收货物税 ;6 .提供高速信息通道 ;7 .提供便利,廉价的基础设施;8 .软件园内各单位可以零关税进口电信基础设施 ,且不必承担出口义务。
对于软件园区以外的所有软件产业企业, 印度也同样提供了优惠政策,包括 :1 .软件进口零关税。
软件产业是首先达到了世贸组织所要求的零关税贸易体制的产业。
2 .软件出口利润100 %免税。
3 .外商直接投资占 51 %以内的项目自动获得批准。
4 .进口资本品在承担出口义务的条件下可适当减免税。
该项适用于国内关税区内的单位。
上述各种优惠政策对刺激印度软件产业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
据统计 ,到 1990 年,软件业的大多数利润实际上来自于税收豁免。
而 1992 年, 政府更建立了免关税的软件出口特区。
3.成立 NASSCOMNASSCOM 是“全国软件与服务企业协会”的缩写。
它不是一个普通的行业商会,而是印度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的核心机构。
NASSCOM 建于1988 年 7 月 ,是一个非营利机构。
其初始目标是促进印度信息技术产业实现以软件为主导的发展。
特别是要活跃软件和服务领域的商业与贸易活动, 鼓励软件技术方面的研究活动。
印度有超过 500 家软件企业是 NASS COM 的成员。
NASSCO M 成员企业收入占印度软件企业总收入的 95 %左右。
其成员中 ,既有私有企业 ,也有公共企业;既有国内企业 ,也有跨国公司的机构。
在印度, 凡雇员在 20 人以上的软件企业 , 几乎没有不是 NAS SCO M 成员的。
作为一个非营利机构 ,N ASSCOM 既承担了大量公共性、公益性的职能 ,承担了行业规范和管理职能 ,同时又避免了政府直接干预 ,保障了印度软件产业以民营化、自由化的方式健康发展。
4.90年代的进一步发展进入 90 年代以后,印度的软件产业政策除坚持原有的各种优惠政策以外 , 主要措施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更大幅度地推进市场自由化和民营化。
此前,印度在采取优惠政策对软件产业进行局部刺激的同时 ,整个经济体系并未理顺 ,关税体系也存在问题,如各种优惠政策造成进口关税税率不一致。
90年代以后,政府采取措施 ,进一步推动印度经济的自由化和全球化,力图使国内各产业的发展有更健康和开放的经济环境。
主要包括 :1)给予外国企业与印度企业同等的待遇;2)印度或外国企业的一切行为都必须满足政府 1991 年颁布的新产业政策的要求 ;3)外国企业可根据外汇需要,自由地回汇利润或回流资本 ;4)将根据严格的时间表,逐步使关税结构符合国际惯例。
印度已经签订了世贸组织的国际关税协定。
电信业自由化是印度市场自由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 也是对软件产业发展具有关键推动作用的一个方面。
独立以来,印度的电信系统一直由电信部控制 ,电话和电报都是垄断的。
电信业相对不发达。
以装机容量为例, 印度试图使电话装机的数目在 2000 年翻两番达到 2 千万部, 由于财政约束, 这个目标可能达不到。
相比之下,我国目前电话装机已达 8500 海外调研10/1999 中国软科学 117 万部。
但是,拉奥政府在 1991 年 7 月改变了形势, 它取消了电信设备的特许生产制度 , 并向外资开放了这个领域。
若干合资企业成立了,并从电信部手中竞争合同。
1992 年,电信部与西门子、富士通和爱立信签订了提供交换系统的合同。
原先国有的研究基地 Telema tics 中心的预算遭到消减 , 它的乡村电话交换技术被采用了,但它的瞄准城市的交换技术没有达到电信部门的最低要求而未被采纳。
印度政府还有把电信部门私有化的计划。
2 .大大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此前,对进口软件的复制和盗版等问题 ,印度政府迟迟没有制订政策。
其知识产政策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诟病。
90 年代以后印度政府明显加大了力度。
1994 年, 印度对原订于1957 年的版权法着了重大修改, 并于1995年5月10 日生效。
这是印度版权保护的一个里程碑。
修改后的印度版权法成为世界上最严厉的之一, 它第一次清楚地阐明了版权人和用户的权利, 禁止未经许可出售、出租或供给他人出售或出租任何计算机程序的拷贝。
最重要的是,修改后的版权法对软件版权违法者将处以严厉的惩罚和罚款。
他们将同时面临民事和刑事指控,可被处以 7 天以上、3年以下的监禁,并处5万到 20 万卢比的罚款。
版权执法也得到强化, NASS COM 于 1994 年 8 月在新德里开通了反盗版热线,在3年零 8 个月的时间中 ,接到 16255 个电话 ,其中大多数是询问购买正版软件的渠道(占 43 %)和举报盗版线索的(占41%)。
印度警方也在 N ASS COM 和商业软件联盟 (BSA)配合下,从 1995 年 7 月开始,连续开展了十数次打击盗版运动,查处使用、传播和销售盗版软件案例多起,共逮捕 41 名违反版权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