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铅酸蓄电池综合利用新技术
废铅酸蓄电池污染防治技术及相关政策分析
![废铅酸蓄电池污染防治技术及相关政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dcc89c5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d.png)
废铅酸蓄电池污染防治技术及相关政策分析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电池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源,而铅酸蓄电池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电池产品。
随着铅酸蓄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和更新换代,废旧铅酸蓄电池的排放和处理问题日益凸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和危害。
对废铅酸蓄电池的污染防治技术和相关政策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于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废铅酸蓄电池污染问题的现状1. 应用范围广泛铅酸蓄电池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UPS电源等领域,以及农业、通信、航空、航天等领域,因其性能稳定、价格低廉而备受青睐。
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废旧铅酸蓄电池的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2. 对环境的危害废旧铅酸蓄电池中所含的铅、硫酸等有害物质,一旦随意丢弃在自然环境中,会对土壤、地下水、大气等造成严重污染,并进一步危害人类的健康。
特别是在处理过程中,若没有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会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
3. 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目前我国对于废旧铅酸蓄电池的处理手段还比较单一,大部分采用的处理方式是焚烧和填埋,这种方式会导致二次污染的产生,对环境造成更加严重的破坏。
废铅酸蓄电池的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环境难题,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和政策措施进行防治。
二、废铅酸蓄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探讨1. 现有处理技术的不足目前对于废旧铅酸蓄电池的处理方式主要有焚烧和填埋两种,但这两种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焚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气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而填埋会导致废旧铅酸蓄电池中的有害物质渗漏至地下水和土壤中,引发二次污染。
2. 循环利用技术的发展对于废旧铅酸蓄电池的处理,应当倡导循环利用技术,即通过科学的技术手段对铅酸蓄电池进行处理,将其中的有害物质分离并进行资源化利用。
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废旧铅酸蓄电池循环利用技术,如湿法冶金法、高温法和生物技术等,这些新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
废铅酸蓄电池处理及再生铅生产技术
![废铅酸蓄电池处理及再生铅生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d08c12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d2.png)
04 处理技术应具备较高的回收 率,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 生产成本。
原料预处理
废铅酸蓄 电池拆解: 分离电池 外壳、电 极、电解 液等
铅膏分离: 将电极中 的铅膏与 塑料
铅锭精炼: 去除铅锭 中的杂质, 提高铅锭 的纯度
产品质量控制
01 原料控制:严格筛选废铅酸蓄 电池,确保原料品质
02 工艺控制:优化生产工艺,提 高产品质量稳定性
03 设备控制:定期维护生产设备, 确保生产过程稳定
04 检测控制:加强产品质量检测, 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废电池回收利用
01
废电池回收:收集、分类、运输、储存废电池
02
废电池处理:破碎、分选、冶炼、精炼
提高资源利用率:废铅酸蓄 电池处理及再生铅生产技术 可以提高废电池中铅资源的 利用率,减少浪费。
铅锭储存: 将精炼后 的铅锭储 存,供再 生铅生产 使用
01
02
03
04
05
冶炼工艺
01
火法冶炼:利用高温将废铅酸蓄 电池中的铅氧化物还原成金属铅
03
熔融还原法:将废铅酸蓄电池中 的铅氧化物在高温下熔融,然后 进行还原
02
湿法冶炼:利用酸液溶解废铅酸 蓄电池中的铅氧化物,然后进行 电解还原
04
真空蒸馏法:利用真空蒸馏技术 将废铅酸蓄电池中的铅氧化物分 离出来,再进行还原
演讲人
废电池分类
干电池:一次性电池,如AA、AAA、C、D 等
充电电池:可重复充电的电池,如镍氢、锂 离子等
钮扣电池:小型电池,如CR2032、 CR123A等
铅酸蓄电池:汽车、摩托车等使用的电池, 如汽车启动电池、摩托车电池等
废旧电动车电池修复的化学方法和电池再造技术
![废旧电动车电池修复的化学方法和电池再造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e2be0a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4.png)
废旧电动车电池修复的化学方法和电池再造技术废旧电动车电池修复的化学方法和再造技术一、化学方法铅酸蓄电池自1859 年由法国普兰德氏发明问世以来,由于它具有电池电势较高, 内阻小, 原材料容易得到, 制造方便简单, 价格便宜等优点,而广泛应用在汽车、通信、铁路、计算机、航空、航海、军事、矿山、应急灯、电动车等行业, 到了21 世纪的今天铅酸蓄电池仍是无法取代的重要化学电源之一, 它占据了二次电池市场75%的份额。
但是, 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的各类铅酸蓄电池, 通常在使用期限内就产生充电困难, 容量降低, 自放电严重而导致失效报废, 既造成经济损失, 又对环境产生污染。
因此, 人们一直探索着在电解液中添加某种添加剂来复活不能再用的、硫酸盐化的铅酸蓄电池, 或提高铅酸蓄电池容量和延长铅酸蓄电池寿命。
文献报道较多的铅酸蓄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是碱金属与碱土金属的硫酸盐、磷酸、硫酸钴、硫酸镉、硫酸亚锡、硫酸铜、硫酸锌、硫酸镍、硫酸铝、碳素悬浮液、有机物和络合剂( 如氨基酸、柠檬酸、酒石酸、胺、醇、醚、EDTA) 等, 尽管这些添加剂的效果不确定、有的甚至是有害的,但寻求电解液添加剂改进蓄电池性能的努力一直在进行。
铅酸蓄电池失效的主要原因是正极活性物质软化脱落和不可逆硫酸盐化等,过去所报道的铅酸蓄电池电解液添加剂主要是解决不可逆硫酸盐化而引起的失效问题。
因此我们对加入电解液添加剂, 对铅酸蓄电池正极活性物质轻微软化脱落方面的容量恢复作一研究与探索。
选用外壳没有鼓胀变形、尚有一定容量的旧铅酸蓄电池,按上述实验方法进行容量恢复实验。
当加入添加剂后充放电10~20 次左右蓄电池的容量得到较好恢复( 目前旧蓄电池维修一般要求恢复到额定容量的90%以上为合格) , 旧铅酸蓄电池的恢复率达86.7%。
添加剂种类与用量的实验选用具有适当还原能力的有机物作为添加剂为佳, 添加剂的还原能力太强会引起蓄电池温度过高而导致极板变形等损坏, 经筛选添加剂较为理想。
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和管理对策
![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和管理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95fbdaa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31.png)
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和管理对策
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和管理对策:
一、加强管理:
1、建立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和管理机制,加强对废铅酸蓄电池的管理,确保废铅酸蓄电池的安全回收利用。
2、建立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和管理规范,明确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和管理的流程,确保废铅酸蓄电池的安全回收利用。
3、加强废铅酸蓄电池的监管,建立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和管理的检查机制,确保废铅酸蓄电池的安全回收利用。
二、宣传教育:
1、加强废铅酸蓄电池的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废铅酸蓄电池的危害,以及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和管理的重要性。
2、开展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和管理的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和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和管理的方法。
三、技术改造:
1、开展废铅酸蓄电池的技术改造,提高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效率,减少废铅酸蓄电池的污染。
2、开发废铅酸蓄电池的新型回收利用技术,提高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效率,减少废铅酸蓄电池的污染。
3、开发废铅酸蓄电池的新型管理技术,提高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效率,减少废铅酸蓄电池的污染。
从废铅酸蓄电池中回收高纯度硫酸铅的方法
![从废铅酸蓄电池中回收高纯度硫酸铅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785cb7a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6.png)
从废铅酸蓄电池中回收高纯度硫酸铅的方法废铅酸蓄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废弃电子垃圾,其中含有大量的铅酸盐,特别是硫酸铅。
回收废铅酸蓄电池中的高纯度硫酸铅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废铅酸蓄电池回收方法,以及其中涉及的工艺步骤和注意事项。
1. 废铅酸蓄电池回收方法的选择废铅酸蓄电池回收方法主要有两种:湿法回收和干法回收。
湿法回收是指将废铅酸蓄电池中的硫酸铅溶解在水溶液中,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得到高纯度的硫酸铅溶液;干法回收则是将废铅酸蓄电池中的硫酸铅通过高温熔融得到高纯度的硫酸铅。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回收。
2. 湿法回收方法湿法回收方法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废铅酸蓄电池回收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废铅酸蓄电池的拆解:将废铅酸蓄电池进行拆解,将正负极板和分隔膜等组件分离。
(2) 酸洗:将正负极板通过酸洗处理,去除表面的铅酸盐沉积物。
(3) 硫酸铅溶解:将经过酸洗处理的正负极板放入硫酸铅溶液中,使其溶解成硫酸铅溶液。
(4) 过滤和沉淀:对溶液进行过滤和沉淀,去除杂质和固体颗粒。
(5) 结晶:通过蒸发水分或者加入结晶剂进行结晶,得到高纯度的硫酸铅晶体。
(6) 干燥和包装:对得到的硫酸铅晶体进行干燥处理,并进行包装,以便后续的储存和运输。
3. 干法回收方法干法回收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的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具体步骤如下:(1) 废铅酸蓄电池的破碎:将废铅酸蓄电池进行破碎,得到颗粒状的废料。
(2) 熔融处理:将废料放入高温炉中,进行熔融处理。
在高温下,硫酸铅会熔融并分离出来。
(3) 分离和冷却:将熔融的硫酸铅进行分离,通过冷却得到高纯度的硫酸铅。
(4) 过滤和沉淀:对硫酸铅进行过滤和沉淀,去除杂质和固体颗粒。
(5) 干燥和包装:对得到的硫酸铅进行干燥处理,并进行包装,以便后续的储存和运输。
4. 注意事项在废铅酸蓄电池回收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安全操作:回收过程中需要采取安全措施,避免接触到有毒物质和腐蚀性溶液。
高效废铅蓄电池铅膏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高效废铅蓄电池铅膏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4f682e3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2.png)
高效废铅蓄电池铅膏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废旧铅蓄电池的处理是一个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其中,铅膏的脱硫技术是废铅蓄电池处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高效废铅蓄电池铅膏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废铅蓄电池中的铅膏主要包含氧化铅和硫酸铅等有害物质,它们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脱硫技术的目的是将铅膏中的硫化物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目前,已经发展出多种高效废铅蓄电池铅膏脱硫技术。
一种常见的废铅蓄电池铅膏脱硫技术是碱法脱硫。
该方法通过将铅膏与碱性溶液反应,使其中的硫酸铅转化为易溶于水的硫代硫酸盐。
碱法脱硫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但其产生的含碱废水会带来新的环境问题。
另一种技术是高温熔融法脱硫。
该方法将铅膏加热至高温,使硫酸铅转化为各种易挥发的硫化物,然后通过冷凝的方式收集硫化物。
该技术具有高效、无废水排放的特点,但其对设备要求较高,能耗较大。
近年来,还出现了一种基于微生物的废铅蓄电池铅膏脱硫技术。
该技术利用特定的微生物菌种,通过其代谢产物对铅膏中的硫酸铅进行还原和去除。
与传统的化学处理方法相比,微生物法脱硫技术具有无废水排放、不产生二次污染的优点。
但其在规模化应用中仍存在一些挑战,如菌种选育、工艺优化等。
除了上述技术,还有一些新兴的废铅蓄电池铅膏脱硫技术值得关注。
例如,电化学法脱硫技术利用电流的作用将硫酸铅还原为无害的硫酸或硫化物,然后采取沉淀、吸附等方式将其分离出来。
该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此外,还有基于超声波、高压酸浸等技术的研究,可望为废铅蓄电池铅膏脱硫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高效废铅蓄电池铅膏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正在不断推进。
碱法脱硫、高温熔融法、微生物法等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技术和经济上的挑战。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与改进现有技术,探索新的脱硫方法,以提高废铅蓄电池处理的效率和环保性。
通过技术创新,我们有望找到更加高效、经济可行的废铅蓄电池铅膏脱硫技术,为环境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废铅酸蓄电池污染处理控制技术规范doc版全文
![废铅酸蓄电池污染处理控制技术规范doc版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34a74c12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5.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 适用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 (2)3.1 铅酸蓄电池 (2)3.2 废铅酸蓄电池 (2)3.3 电极板 (2)3.4 电解液 (3)3.5 收集 (3)3.6 运输 (3)3.7 贮存 (3)3.8 铅回收 (3)3.9 火法冶金 (3)3.10 湿法冶炼 (3)3.11 清洁生产 (3)3.12 废铅酸蓄电池铅回收企业 (3)4 废铅酸蓄电池的收集,运输和贮存 (3)4.1 总体要求 (3)4.2 收集 (3)4.3 运输 (4)4.4 贮存 (4)5 铅回收企业建设及清洁生产要求 (4)5.1 一般要求 (4)5.2 铅回收企业选址要求 (5)5.3 铅回收企业设施建设要求 (5)5.4 铅回收企业清洁生产要求 (5)6.1 工艺过程污染控制要求 (5)6.2 末端污染控制要求 (7)7 运行管理要求 (7)7.1 运行基本条件 (7)7.2 机构设置与劳动定员 (8)7.3 人员培训 (8)7.4 废铅酸蓄电池接收 (8)7.5 交接班及运行登记制度 (8)7.6 监测及评估制度 (9)7.7 应急预案 (9)附录A(资料性附录)废铅酸蓄电池资源再生过程主要污染物排放监测要求 (10)附录B(资料性附录)废蓄电池再生铅回收企业环境监测要求 (10)废铅酸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废铅酸蓄电池收集, 贮存, 运输和资源再生利用过程中的污染防治以及铅回收企业运行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废铅酸蓄电池收集, 贮存, 运输, 处理等资源再生利用全过程的污染控制, 并可用于指导资源再生企业建厂选址,工程建设以及建成后的污染控制管理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9078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234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3392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GB15562.2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GB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8484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HJ/T364 废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5 号)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408 号)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7 年第48 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铅酸蓄电池指由电解液, 元件以及盛装它们的容器组成的, 能够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接收的电能并能在接入用电回路后释放能量的装置.3.2 废铅酸蓄电池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铅酸蓄电池.3.3 电极板指电池中的正负两极,由铅制成格栅,正极表面涂有二氧化铅,负极表面涂有多孔具有可渗透性的金属铅.通常还含有锑,砷,铋,镉,铜,钙和锡等化学物质,以及硫酸钡,碳黑和木质素等膨胀材料.3.4 电解液指电极板浸入其中的离子导体.3.5 收集指废铅蓄电池回收经营单位将分散的废铅酸蓄电池进行集中的活动.3.6 运输指废铅酸蓄电池运输者使用专用车辆,将铅酸蓄电池送至废铅酸蓄电池资源再生利用单位的过程.3.7 贮存指废铅酸蓄电池收集,运输,资源再生过程中和处理前临时贮存和长期贮存.3.8 铅回收指通过各种方法,技术和工艺,把铅从废铅酸蓄电池中提取出来,以便于利用.3.9 火法冶金指通过高温的方法在熔融状态将金属从中提炼出来的技术工艺.3.10 湿法冶炼指通过采用某种溶剂,在溶液中借助化学作用,将金属从中提炼出来的技术工艺.3.11 清洁生产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 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 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 改善管理, 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3.12 废铅酸蓄电池铅回收企业指对废铅酸蓄电池中以铅为主的有用资源进行回收利用的企业(以下简称"铅回收企业").4 废铅酸蓄电池的收集,运输和贮存4.1 总体要求4.1.1 废铅酸蓄电池属于危险废物,从事废铅酸蓄电池收集,贮存,利用的单位应按照《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规定获得经营许可证. 禁止无经营许可证或者不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从事废铅酸蓄电池收集,贮存,利用的经营活动.4.1.2 收集, 运输, 贮存废铅酸蓄电池的容器应根据废铅酸蓄电池的特性而设计,不易破损, 变形,其所用材料能有效地防止渗漏,扩散,并耐酸腐蚀.装有废铅酸蓄电池的容器必须粘贴符合GB18597 中附录A 所要求的危险废物标签.4.1.3 转移废铅酸蓄电池的,应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禁止在转移过程中擅自拆解,破碎,丢弃废铅酸蓄电池.4.2 收集4.2.1从事废铅酸蓄电池收集的单位应向县级以上商务主管部门进行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登记.4.2.2 鼓励铅酸蓄电池生产单位利用其销售渠道,推进生产者责任延伸,对废铅酸蓄电池统一集中回收,暂存后送有资质的铅回收企业进行处置.对铅酸蓄电池生产单位,其产品应有回收,再利用标志说明,以确保使用后能够采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式利用或处置.4.2.3 鼓励由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及再生铅生产企业共同建立国内跨行政区域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体系,推进废铅酸蓄电池的合理收集和处理.4.2.4 收集者可在收集区域内设置再生资源社会回收亭,建设废铅酸蓄电池暂存库,以利于中转.4.2.5 废铅酸蓄电池的收集和运输人员应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耐酸工作服,专用眼镜,耐酸手套等,防止收集和运输过程中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4.2.6 废铅酸蓄电池收集过程应以环境无害化的方式运行,应在收集过程中采取以下防范措施,避免可能引起人身和环境危害的事故发生.(1)废铅酸蓄电池运输前,产生者应当自行或者委托有关单位进行合理包装,防止运输过程出现泄漏.不得擅自倾倒,丢弃废铅酸蓄电池中的电解液.(2)废铅酸电池有电解液渗漏的,其渗漏液应贮存在耐酸容器中.(3)拆装后的铅材料应包装后收集.4.2.7 收集者不应大量贮存废铅酸蓄电池,暂存库贮存废铅酸蓄电池量不应大于30 吨.4.3 运输4.3.1 废铅酸蓄电池公路运输车辆应按GB13392 的规定悬挂相应标志.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危险废物时,均应在集装箱外按GB190 的规定悬挂相应的危险货物标志.4.3.2 运输单位应具有危险货物运输资质和对危险废物包装发生破裂,泄露或其他事故进行处理的能力.4.3.3 运输车辆在公路上行驶应持有通行证.其上应证明废物的来源,性质,运往地点,必要时须有单位人员负责押运工作.4.3.4 废铅酸蓄电池运输单位应制定详细的运输方案及路线,并制定事故应急预案,配备事故应急及个人防护设备, 以保证在收集, 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时能有效地减少以至防止对环境的污染.4.3.5 废铅酸蓄电池运输时应采取有效的包装措施,以防止电池中有害成分的泄漏污染,不得继续将废铅酸蓄电池破碎,粉碎,以防止电池中有害成分的泄漏污染.4.3.6 废铅酸蓄电池运输车辆驾驶员和押运人员等必须经过危险废物和应急救援方面的培训,包括防火,防泄漏以及应急联络等.4.4 贮存4.4.1 废铅酸蓄电池的贮存设施应参照GB18597 的有关要求进行建设和管理.基于废铅酸蓄电池收集和回收的特殊性,可以分为长期贮存和暂时贮存两种方式.4.4.2 废铅酸蓄电池的长期贮存设施还应符合以下要求:(1)贮存点应防雨,必须远离其他水源和热源.(2)贮存点应有耐酸地面隔离层,以便于截留和收集废酸电解液.(3)应有足够的废水收集系统,以便溢出的溶液送到酸性电解液的处理站;(4)应只有一个入口,并且在一般情况下,应关闭此入口以避免灰尘的扩散;(5)应具有空气收集,排气系统,用以过滤空气中的含铅灰尘和更新空气;(6)应设有适当的防火装置.(7)作为危险品贮存点,必须设立警示标志,只允许专门人员进入贮存设施.(8)应设立负压排气系统.4.4.3 废铅酸蓄电池的暂时贮存设施可以以销售单位库房作为暂存库,但暂存库的设计应符合上述安全防护要求,并防止电解液泄漏,严格控制环境污染.禁止将废铅酸蓄电池堆放在露天场地,避免废蓄电池遭受雨淋水浸.4.4.4 应避免贮存大量的废铅酸蓄电池或贮存时间过长, 贮存点应有足够的空间, 暂存时间最长不得超过60 天,长期贮存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1 年.5 铅回收企业建设及清洁生产要求5.1 一般要求5.1.1 废铅酸蓄电池资源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应经过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并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包括环境风险评价.5.1.2 废铅酸蓄电池资源再生利用工程规模的确定和详细技术路线的选择,应根据服务区域废铅酸蓄电池的产生情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总体规划,技术的先进合理性等合理确定.并应保证现有再生铅的生产规模大于1 万吨铅/年,改扩建企业再生铅的生产规模大于2万吨铅/年,新建企业生产规模应大于5 万吨铅/年.5.1.3 废铅酸蓄电池资源再生利用应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工艺和设备,做到运行稳定,维修方便,经济合理,保护环境,安全卫生.5.2 铅回收企业选址要求5.2.1 厂址选择应符合当地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和环保规划,符合当地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自然保护的要求.5.2.2 铅回收企业不得建设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陆域范围和GB3095 中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Ⅰ类功能区以及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5.2.3 厂址选择还应符合以下条件:(1)厂址应满足工程建设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气象条件,不应选在地震断层,滑坡,泥石流,沼泽,流砂,采矿隐落区以及居民区上风向地区.(2)选址应综合考虑交通,运输距离,土地利用现状,基础设施状况等因素,并应进行公众调查.(3)厂址不应受洪水,潮水或内涝的威胁,或有可靠的防洪,排涝措施.(4)厂址附近应有满足生产,生活的供水水源.(5)厂址附近应保障电力供应.5.3 铅回收企业设施建设要求5.3.1 铅回收企业设施应包括预处理系统,铅冶炼系统,环境保护设施以及相应配套工程和生产管理等设施.5.3.2 铅回收企业出入口,暂时贮存设施,处置场所等,应按GB15562.2的要求设置警示标志.5.3.3 应在法定边界设置隔离围护结构,防止无关人员和家禽,宠物进入.5.3.4 废铅酸蓄电池贮存库房,车间应采用全封闭,微负压设计,室内换出的空气必须进行净化处理.5.3.5 现有铅回收企业铅回收率应大于95%,新建铅回收企业铅回收率应大于97%.5.3.6 再生铅工艺过程应采用密闭的熔炼设备或湿法冶金工艺设备,并在负压条件下生产, 防止废气逸出.5.3.7 应具有完整废水,废气的净化设施,报警系统和应急处理装置,确保废水,废气达标排放.5.3.8 再生铅冶炼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污泥应配备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处置设施, 以确保其得到妥善,安全处置.5.4 铅回收企业清洁生产要求5.4.1 新建铅回收企业应严格执行清洁生产工艺, 严格按照国家清洁生产相关法规, 标准和技术规范等管理性文件所确定的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产品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 ,废物回收利用指标和环境管理要求等进行建设和生产.现有企业应限期达到清洁生产要求,逐步淘汰工艺技术落后,能耗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工艺和设备.5.4.2 铅回收企业应积极推进工艺, 技术和设备更新改造, 积极推进更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6 污染控制要求6.1 工艺过程污染控制要求6.1.1 预处理6.1.1.1 废铅酸蓄电池的资源再生应先经过预处理后,再采用冶金的方法处理电极板填料等含铅物料.6.1.1.2 废铅酸蓄电池的预处理一般包括机械打孔, 破碎, 分离等, 其过程应符合以下要求:(1)废铅酸蓄电池的机械打孔应采取妥善措施避免二次污染产生.(2)废铅酸蓄电池破碎工艺应保证电池中的铅板,连接器,塑料盒和酸性电解液等成分在后续步骤中易被分离.(3)破碎后的铅的氧化物和硫酸盐可通过筛分,水力分选,过滤等方式使其从其他的原料中分离出来.(4)应对废塑料进行清洗,并应清洗至无污染,基本不含铅后方可进一步回收利用.(5)预处理过程应积极推进采用自动破碎分选设备进行.6.1.1.3 废铅酸蓄电池预处理过程应在封闭式的构筑物中进行,对于新建 5 万吨/年的再生铅企业,应采取封闭式预处理措施;对于现有企业,应做到车间局部抽风,保证车间环境清洁.不得对废铅酸蓄电池进行人工破碎和在露天环境下进行破碎作业.6.1.1.4 在回收拆解过程中应将塑料,铅电极板,含铅物料,废酸液分别回收,处理.对于隔板,废硫酸电解液等废物应分类计量且对各自的去向有明确的记录.6.1.1.5 废铅酸蓄电池中的废酸液应收集处理,不得将其排入下水道或排入环境中.6.1.2 铅回收6.1.2.1 经预处理后的含有金属铅,铅的氧化物,铅的硫酸盐以及其他金属如钙,铜,银,锑,砷及锡等物质的电池碎片可采取火法冶金法或湿法冶金法把金属铅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6.1.2.2 铅回收过程应采用技术装备先进,设备产能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高,环境保护好的先进工艺,不得采用设备单产能低,处理能力小,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能耗高的落后工艺.6.1.2.3 火法冶金法(1)火法冶金法一般包括两种方式,即一种是先预脱硫后高温冶炼还原铅;另一种方法为直接熔炼还原回收铅,同时进行硫的回收处理工艺.(2)预脱硫过程可通过与碳酸铵或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或三氧化二铁和碳酸钙混合物等反应来脱硫,脱硫产生的硫酸钠溶液可进一步纯化生产高纯度的盐.(3)利用直接熔炼还原回收铅,其冶炼过程应对含二氧化硫烟气进行收集制酸,其尾气应经净化处理后实现达标排放.(4)火法冶金可采用回转窑,鼓风炉,电炉,旋转窑,反射炉(不含直接燃煤的反射炉) 等.应严格控制熔炼介质和还原介质的加入数量, 以保证去除电池碎片中所有的硫和其他杂质以及还原所有的铅氧化物.(5)利用火法冶金工艺进行废铅酸蓄电池资源再生,其冶炼过程应在密闭负压条件下进行,以免有害气体和粉尘逸出,收集的气体应进行净化处理,达标后排放.6.1.2.4 湿式冶金法(1)湿法冶金一般包括两种工艺方法, 一种是预脱硫-电解沉积工艺, 另一种是固相电还原铅工艺.(2)预脱硫-电解沉积工艺浸出前应采用(NH4)2CO3或碱金属碳酸盐等脱硫剂, 把铅膏中的硫酸铅脱硫和二氧化铅还原, 转化为易溶于H2SiF6 或HBF4 的铅化合物; 脱硫料可采用硅氟酸或硼氟酸电解液浸出得到电解液,电解液应进行电解沉积进而得到产品电铅,贫电解液返回浸出,然后将脱硫液蒸发回收副产品.(3)固相电解还原铅工艺可采用NaOH 作为电解液,采用不锈钢板作为阴,阳电极板,但阴极板两面附设不锈钢隔板.经过NaOH 浆化的铅膏填装于阴极板两面的框架中,电解时铅膏中的固相铅化物质从阴极表面获得电子而直接还原为金属铅.(4)湿式冶金过程中应将铅的结晶状或者海绵状的电解沉积物收集起来后,压成纯度高的铅饼,然后送到炉中浇铸成锭.(5)利用湿式冶金工艺进行废铅酸蓄电池资源再生,其工艺过程应在封闭式构筑物内进行,排出气体须进行除湿净化,达标后排放.6.2 末端污染控制要求6.2.1 大气污染控制(1)对于铅回收企业的所有工序排放出来的粉尘,应经过收集和处理后排放.(2)对于粉尘,可根据污染治理程度的要求,采用布袋除尘器,静电除尘器,旋风除尘器,陶瓷过滤器或湿式除尘器.收集好的粉尘可以直接返回铅回收生产系统.(3)对于SO2,其消除可采用干式,半干式,半湿和湿式等方法.采用先进成熟的脱硫技术和设备进行.(4)铅回收企业的废气排放应按照GB16297,GB9078 的排放限值执行.6.2.2 酸性电解液和溢出液污染控制(1)若采用中和处理,应达到中和渣无害化.(2)铅回收企业应有污水处理站,用以处理流出回收厂的污水,雨水,废铅酸蓄电池仓库储存时的溢出液等.未经处理的电解液不得直接排放.再生厂排放废水应当满足GB8978 和其他相应标准的要求.6.2.3 残渣污染控制(1)铅回收企业产生的冶炼残渣,废气净化灰渣,废水处理污泥,分选残余物应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可送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进行处置.(2)禁止将资源再生过程中产生的残渣等危险废物任意堆放或填埋.6.2.4 噪声污染控制(1)主要噪声设备,如破碎机,泵,风机等应采取基础减震和消声及隔声措施.(2)厂界噪声应符合GB12348 要求.6.2.5 废铅酸蓄电池的资源再生装置应设置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控制系统外,还应配置报警系统和应急处理装置.6.2.6 无组织排放污染控制(1)废铅酸蓄电池的收集和运输过程中废铅酸电池有电解液渗漏的,其渗漏液应及时进行回收,采用烧碱,生石灰等碱性物质进行中和,中和后的物质进行集中回收,避免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2)在工艺设计,工程设计时,尽量避免造成无组织排放现象的出现.如物流运输尽量采用负压密封管道输送; 生产车间实行密闭微负压设计, 其产生的废气经过分支管道集中到总管道,最终进行净化,吸收,达标排放.(3)废铅酸蓄电池暂存库,贮存库应处于微负压状态,其产生硫酸雾,粉尘应进行集中净化回收处理,达标后排放.(4)废铅酸蓄电池破碎分选车间处于微负压状态,其中的硫酸雾和粉尘在出气口经过集中净化,回收后达标排放.(5)废铅蓄电池外壳应经过彻底清洗后,满足环保标准HJ/T364 的要求后方准再生使用.(6)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环保检查,发现无组织排放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无组织排放.(7)在无组织排放现场,采取应急措施,把有害排放物纳入有组织排放系统.7 运行管理要求7.1 运行基本条件7.1.1 铅回收企业应按照《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获得许可证后方可运营;未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不得从事有关废铅酸蓄电池铅回收处置活动.7.1.2 应具有经过培训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相应数量的操作人员.7.1.3 具有完备的保障废铅酸蓄电池安全回收处置的规章制度和劳动保护措施.7.1.4 具有保证铅回收企业正常运行的周转资金和辅助原料.7.1.5 具备主要污染物监测能力和监测设备.7.1.6 具备再生铅产品质量监测能力和设备.7.2 机构设置与劳动定员7.2.1 铅回收企业运营机构设置应以精干高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有利于生产经营为原则, 做到分工合理,职责分明.7.2.2 铅回收企业劳动定员可分为生产人员,辅助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劳动定员应按岗定人的原则, 根据项目的工艺特点,技术水平,自动控制水平,投资体制,当地社会化服务水平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合理确定.7.3 人员培训7.3.1 铅回收企业应对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应急处理等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7.3.2 培训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一般要求①熟悉有关废铅酸蓄电池铅回收管理的法律和规章制度;②了解废铅酸蓄电池铅回收过程危险性方面的知识;③明确铅回收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④熟悉铅回收企业运作的工艺流程;⑤掌握劳动安全防护设施,设备使用的知识和个人卫生措施;⑥熟悉处理泄漏和其他事故的应急操作程序.(2)资源再生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还应包括:①在不同岗位的人员应懂得如何使用以及学会如何分辨在回收厂不同岗位的员工的劳动保护装备的差别;②处置设备的正常运行,包括设备的启动和关闭;③控制,报警和指示系统的运行和检查,以及必要时的纠正操作;④铅回收过程产生的排放物应达到的排放标准;⑤设备运行故障的检查和排除;⑥事故或紧急情况下人工操作和事故处理;⑦设备日常和定期维护;⑧设备运行及维护记录,以及泄漏事故和其他事件的记录及报告;⑨技术人员应掌握铅回收利用相关理论知识和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7.4 废铅酸蓄电池接收7.4.1 废铅酸蓄电池接收应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7.4.2 铅回收企业有责任协助运输单位对废铅酸蓄电池包装发生破裂,泄漏或其他事故进行处理.7.4.3 现场交接时应认真核对废铅酸蓄电池的数量,种类等,并确认与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是否相符.7.4.4 铅回收企业应对接收的废物及时登记.7.5 交接班及运行登记制度7.5.1 为保证铅回收企业生产活动安全有序进行,应建立严格的交接班制度,内容包括:(1)生产设施,设备,工具及生产辅助材料的交接;(2)运行记录的交接;(3)上下班交接人员应在现场进行实物交接;(4)运行记录交接前,交接班人员应共同巡视现场;(5)交接班程序未能顺利完成时,应及时向生产管理负责人报告;(6)交接班人员应对实物及运行记录核实确定后签字确认.7.5.2 铅回收企业应建立危险废物经营情况记录薄,详细记载每日收集,贮存,利用或处置废铅酸蓄电池的类别,数量,有无事故或其他异常情况等,并按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的有关规定,保管需存档的转移联单.危险废物经营情况记录薄与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同期保存.7.5.3 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管理部门应依据这些准确信息建立数据库,为管理和处置废铅酸蓄电池提供可靠的依据.7.5.4 再生铅回收企业生产设施运行状况,设施维护和回收处置生产活动等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1)危险废物转移联单记录;(2)废铅酸蓄电池接收登记记录;(3)废铅酸蓄电池进厂运输车车牌号,来源,重量,进场时间,离场时间等记录;(4)生产设施运行工艺控制参数记录;(5)生产设施维修情况记录;(6)环境监测数据的记录;(7)生产事故及处置情况记录.7.6 监测及评估制度7.6.1 主要监测对象(1)废水:应对经废水处理站处理的出水进行监测,监测指标至少包括pH,含硫量(以SO4 计)和有代表性的重金属物质(如Pb,Cd,Hg 等) .(2)大气:应对污染物净化设施排放口进行监测.新建厂应安装连续监测设备,对粉尘(Pb) ,硫酸雾等进行在线监测,应对铅回收企业周围进行环境监测.(3)土壤和植物:应定期对厂内及厂区周边的土壤和植物进行监测.(4)地下水:应按照GB14848 定期对厂内及厂区周边的地下水质量进行监测.(5)无组织排放:应定期或不定期对无组织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监测.(6)健康检查:对所有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废铅酸蓄电池资源再生过程主要污染物排放监测以及再生厂环境监测要求见附录A 和附录B.7.6.2 应定期对废铅酸蓄电池资源再生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必要时应采取改进措施.7.6.3 应定期对铅回收企业的设施,设备运行及安全状况进行检测和评估,消除安全隐患.7.6.4 应定期对废铅酸蓄电池资源再生生产程序及人员操作进行安全评估,必要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7.7 应急预案7.7.1 铅回收企业应建立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可按照《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7 年第48 号)的要求制定,并定期进行演练.7.7.2 应急预案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废铅酸蓄电池收集过程中的贮存过程中发生事故时的应急预案;(2)废铅酸蓄电池贮存过程中发生事故时的应急预案;(3)废铅酸蓄电池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时的应急预案;(4)废铅酸蓄电池资源再生设施,设备发生故障,事故时的应急预案.。
废旧电池回收处理处置技术
![废旧电池回收处理处置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ef51bf00b4c2e3f562763b4.png)
废旧电池回收处理处置技术摘要:近年来,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影响成为日益凸显的重大民生问题。
废旧电池的合理处置及再生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
我国目前尚缺乏废旧电池的高效回收途径,需加快将可研成果转化为规模化生产的速度,加强废旧电池回收技术的工业研究。
同时指出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处理处置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科研及市场化运作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废旧电池;回收处理处置;研究进展1、废旧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处理处置技术废旧电池包括一次性普通干电池(锌锰电池)、镉镍/氢镍电池、铅电池、锂电池等。
不同种类废电池对于环境的污染差别大,相对应的处置及再生利用技术也不同。
一般来讲,废电池需要经过破碎预处理以及分选处理,分选出各部件。
主要包括:电池活性物质、集流体/板栅、隔膜、外壳及附属件、电解液等。
其中重点对电极活性物质中的有价金属进行回收利用。
以下就国内外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处理处置技术进行综述及探讨。
目前,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以火法熔炼为主,其处理工艺流程有以下几种:1、废铅蓄电池经去壳倒酸等简单处理后,进行火法冶炼,得到铅合金;此工艺已经不符合环保要求被淘汰。
2、废铅蓄电池经破碎分选后分出金属部分和铅膏部分,二者分别进行火法冶炼,得到铅合金和精铅。
3、废铅蓄电池经破碎分选后分出金属部分和铅膏部分,铅膏部分脱硫转化,然后再分别进行火法冶炼,得到铅合金和纯铅。
4、废铅蓄电池经破碎分选后分出金属部分和铅膏部分,铅膏部分脱硫转化为PbCO3或PbO,经酸溶,通以直流电,Pb2+在阴极沉积得金属铅,一般可产1号铅。
金属部分可熔铸阳极精炼或调整成分铸成铅基合金。
所采用的熔炼设备有如下几种:1、反射炉:反射炉熔炼技术是以煤或天然气为燃料,以碳酸钠、生石灰和铁屑为辅助原料,采用反射炉作为熔炼设备对PbSO4、PbO2、PbO 进行高温还原的熔炼技术。
该技术操作简单、投资少、适应性强。
其缺点是环境污染重、能耗高,生产率和热效率较低,且是间断作业,不易实现自动化控制。
铅酸电池的回收利用
![铅酸电池的回收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17c08fb8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6b.png)
铅酸电池的回收利用简介铅酸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动力源,被广泛用于汽车、太阳能和电网储能系统等领域。
然而,大量废弃的铅酸电池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资源浪费。
因此,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至关重要。
回收铅酸电池的原因1. 环境保护:废弃的铅酸电池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铅和硫酸,如果不得当处理,将对土壤、水源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2. 资源再利用:铅酸电池中的铅、酸和塑料等材料可以进行有效的分离和再利用。
这不仅可以节约原材料,还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铅酸电池的回收利用方法1. 回收系统建设:建立完善的回收系统,包括回收站点、收购点和回收网络,以提供方便的回收渠道。
2. 分类与收集:倡导用户主动参与,将废弃的铅酸电池分类存放,并定期进行专门的回收。
政府和企业可以提供免费的回收服务和相应的奖励措施,以增加回收率。
3. 安全处理:回收者应采取安全的处理措施,尽量避免污染物的泄漏和危害物质的扩散。
回收的铅酸电池可以进行简单的处理,如除去外壳和分离主要材料。
4. 材料再利用:回收的铅酸电池材料可以进行各种再利用,如铅的冶炼、硫酸的回收和塑料的再加工。
这些材料可以用于生产新的铅酸电池,还可以应用于其他工业领域。
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1.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和规范铅酸电池的回收利用。
2. 加强监管和执法,对违法处理废弃铅酸电池的个人和企业进行处罚。
3. 支持科研和技术创新,提高回收利用技术的效率和安全性。
4. 促进铅酸电池回收行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激励措施。
结论回收利用铅酸电池是一项重要的环保措施,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还可以创造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
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共同努力,积极推动铅酸电池的回收利用工作。
探究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探究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5ef5de70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6.png)
探究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废铅酸蓄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废物电池,由于其中含有有害物质,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对废铅酸蓄电池进行回收利用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现状:1.回收率低下:目前全球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率普遍较低,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由于缺乏适当的回收设施和技术,许多废铅酸蓄电池被随意丢弃或进入非法回收渠道。
2.环境污染:由于废铅酸蓄电池中含有重金属铅和硫酸等有害物质,如果不妥善处理会导致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危害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
3.有限的利用途径:传统的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方式主要是将铅回收再利用,而废电池液会被处理为硫酸铅溶液。
然而,这种方式存在处理成本高和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二、发展趋势:1.政府政策支持: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出台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利用,并对违规处置行为进行严惩。
政府的政策支持将推动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行业的发展。
2.技术创新:新型的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正在不断涌现。
例如,一些研究人员正在开发基于离子液体的新型蓄电池,以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此外,一些研究机构还在探索废铅酸蓄电池中其它有价值的元素,如锑和铋的回收利用。
3.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模式被认为是解决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问题的有效途径。
循环经济模式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回收再利用废铅酸蓄电池的材料,可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4.全球合作: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问题是全球性的,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各国可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分享技术和经验,推动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行业的发展。
总结: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是一个重要的环保问题,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废铅酸蓄电池回收率较低,而且对环境的污染风险较高。
然而,随着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技术的创新,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行业有望得到改善。
再生铅工艺介绍
![再生铅工艺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6d835f2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6b.png)
再生铅工艺介绍再生铅工艺是一种将废旧铅电池进行回收利用的技术过程。
铅电池广泛应用于汽车、通信设备、太阳能电池板等领域,废旧铅电池的处理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再生铅工艺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将废旧铅电池中的铅元素提取出来,然后进行再加工,生产出符合标准的再生铅产品。
再生铅工艺的第一步是收集废旧铅电池。
这些废旧铅电池来自于各个领域的使用后电池,包括汽车修理厂、通信设备厂商、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厂等。
收集到的废旧铅电池需要经过严格的分类和清洁处理,以确保后续工艺的顺利进行。
接下来,废旧铅电池经过初步处理后,会进入再生铅工艺的第二步——破碎和分离。
在这一步骤中,废旧铅电池会被粉碎成小块,并通过物理方法将铅板、塑料外壳和电解液等部分分离开来。
这样可以有效地将铅元素与其他杂质进行分离,为后续的提取铅元素做好准备。
第三步是铅元素的提取。
通过化学方法,将分离出来的铅板进行溶解,得到含有铅元素的溶液。
然后利用电解、沉淀等技术手段,将溶液中的铅元素进一步纯化和提取出来。
这样就得到了纯度较高的再生铅。
第四步是对再生铅进行再加工。
再生铅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可以用于生产新的铅电池、铅合金、铅酸等产品。
再生铅经过熔炼、铸造、轧制等工艺,可以得到符合标准的再生铅产品。
这些再生铅产品在性能和质量上与原始铅几乎没有区别,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再生铅工艺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一方面,通过回收利用废旧铅电池中的铅元素,可以减少对原始铅矿石的开采和资源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另一方面,再生铅工艺可以有效地减少废旧铅电池对环境的污染,避免了废旧铅电池的填埋和焚烧对土壤和空气造成的潜在危害。
在实际应用中,再生铅工艺还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例如,对于溶解和纯化过程中的化学药剂使用和废液处理需要严格遵守环保要求,以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对再生铅产品的质量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新技术成铅酸蓄电池变废为宝的“点金术”
![新技术成铅酸蓄电池变废为宝的“点金术”](https://img.taocdn.com/s3/m/7f8f5c82d0d233d4b14e6920.png)
解 了 以往 用化 学方 法无 法解 决的难 题 。
无损修复技术的推广应用既可使大批 失效报废 的铅酸蓄 电池获得再生, 还可使在用铅酸
蓄 电池 的使用 寿命 大幅 延长 ,还 可使新 铅酸 蓄 电池 的生产 量 得到 相对 约束 。 旧铅酸 蓄 电池 废 的 无损 修 复技术 将 为 推进 废铅 酸 蓄 电池 的减 量 化 、资 源化 和 无 害化 处 理提 供 全面 的解 决方
现代材料动态
21 年 第Leabharlann 8 00 期 源公司成功研制出 “ 全湿法” 攻克了费用以及技术难关。“ , 全湿法 ” 能有效重新利用废旧铅 酸蓄 电池 ,并具有节能降耗、污染物零排放等优点。 据了解,假如某企业 以每年再生利用 3 0 t 0 万 废旧铅酸蓄 电池计算,每年可多产铅 9 万 t 值 可达 2 . ,产 25亿元 ;可节省 标煤 3 3万 t ,节约 用水 3 8 3 . m 4万 ;同时 ,还 可少 排废水 3 0 0 万 ,少排 二 氧化硫 3 .万 t 排粉尘 l.8万 t 排废 铅 l . 75 ,少 99 ,少 4 8万 t 9 ,少排废 酸 4 8万 t 。 另外,据 了解,浙江汇铜发明的 “ 全湿法 ” 旧铅酸蓄 电池技术,被认定为 《 废 废铅酸蓄 电池 铅 回收业清 洁标 准 》一级 技术 水平 。该 标准 分为一 级 、二级 、三 级三 个级 别,分别代 表 国际清洁 生产先 进 水平 、国 内清 洁 生产先进 水 平和 国 内清 洁生 产基本 水平 。 东北大学发明可实现电解铝节能减排 目 标 我 国作为 世界 最大 的 电解 铝生 产 国,产量 已连续 8年居 世 界首位 , 到 2 0 底 ,国 内 09年 电解 铝产 能 20 0 0万 t ,当年产 量为 18 2 5万 t 分别 占全 球 的 4% ̄ 5 , 0 n3%。2 0 国 内电解 09年 铝耗 电 12 82亿度 , 占整个有 色 金属行 业 电耗 的 8%, 占全 国发 电量 的 5 3 %。将所 耗 电力产 生的排放计算在内,电解铝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碳总计达 21 . 8亿 t ,占整个有色金属行业的 6%,占全 国二氧 化碳 排放 的 3 5 %,因此 ,电解 铝 是有色 金属 产业 节能减 排潜 力最 大的 品种 。 20 09年 3月 国务 院颁 布 的 《 色金属 产 业调整 和振 兴规 划 》 有 ,明确提 出到 2 1 0 1年底 , 国 内骨干 电解 铝厂 直流 电耗达 到 150度 ,节 电 6 20 0亿度 。但到 2 0 09年底 ,国内吨铝直流 电 耗平 均仍 为 118 。年 产 2 31 度 0万 t以上 骨干 电解铝 厂 的 10 5 0万 t 能 中 ,达 到 15 0 及 产 20 度
废铅酸蓄电池处理工艺流程及污染控制
![废铅酸蓄电池处理工艺流程及污染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bce1ef8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26.png)
废铅酸蓄电池处理工艺流程及污染控制1.分拣和卸电池:首先将收集到的废弃蓄电池进行分拣,区分不同类型的蓄电池,并将铅酸蓄电池进行卸电处理。
卸电是为了避免在后续处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对人身安全和环境造成伤害的事故。
2.铅提取:将卸电后的蓄电池进行粉碎处理,获得含有铅的碎片,然后将其进行物理或化学处理,将铅从废弃物中分离提取出来。
这一步主要是将铅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酸液处理:将蓄电池中的酸液进行中和处理。
通常是将废酸与碱进行中和反应,使酸液中的酸性物质转化为中性物质,从而达到环保要求。
4.污泥处理:将粉碎后的废弃物进行深度处理,将废弃物中含有铅的污泥进行分离并进行稳定化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同时增加废弃物的稳定性。
5.建筑材料制造:经过处理的废弃物可以用于生产建筑材料,例如砖、瓦等。
这是一种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同时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在整个废铅酸蓄电池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污染控制,以保证处理过程的环保性。
1.处理设施的密闭性:处理废铅酸蓄电池的设施应该具备良好的密闭性,以防止有害物质的泄漏和扩散。
2.废气处理: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例如利用排气设施进行净化处理,降低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
3.废水处理:处理废铅酸蓄电池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需要进行处理,确保排放符合相关环保标准。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中和、沉淀、过滤等。
4.废渣处理:废渣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需要进行稳定化处理,以防止其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二次污染。
5.环境监测:对处理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和废渣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污染问题,确保处理过程的环境安全性。
通过科学合理的废铅酸蓄电池处理工艺流程和污染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实现对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达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同时,积极推行废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也可以减少对有限自然资源的消耗,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富氧侧吹技术处理废旧铅蓄酸电池
![富氧侧吹技术处理废旧铅蓄酸电池](https://img.taocdn.com/s3/m/6727ef19581b6bd97f19ead8.png)
富氧侧吹技术处理废旧铅酸蓄电池项目建议书富氧侧吹技术处理废旧铅蓄电池项目建议书新乡市中联富氧侧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二零一五年五月一、技术背景铅蓄电池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与完善,已成为世界上广泛使用的一种化学电源,也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用途最广的一种电池。
该产品具有良好的可逆性、电压特性平稳、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原材料丰富(且可再生使用)及造价低廉等优点。
主要应用在交通运输、通讯、电力、铁路、矿山、港口、国防、计算机、科研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是社会生产经营活动和人类中不可缺少的产品。
我国目前事再生铅生产的有300多家企业,其中95%以上是非国有企业。
数量多、规模小、能耗高、污染重、回收率低、机械化和集约化程度低,使整个产业处于小、乱、散的状态。
很多家庭作坊式的小工厂,根本没有相应的环保设施,迫使铅蓄电池行业的不规范竞争加剧,甚至形成无序竞争的局面。
在强大的环保政策压力和推动下,废铅蓄电池的回收管理已逐步进入到有序管理阶段,民众环保意识逐步增强,政府逐步重视,因此,如何改善现状,是众多的冶金工作者正在探索新的冶炼出路。
近年来,从国外引进及国内自主研发技术,对国内的生产现状有的较大的改善。
上述还原工艺相比较,大规模、加高温熔体、间断还原作业在能耗上和技术经济指标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富氧侧吹炉处理铅酸蓄电池的基本原理富氧侧吹炉处理废铅酸蓄电池,分两个阶段完成,可采用一台炉子(处理废铅酸蓄电池小于15万吨/年)分段生产作业,或两台炉子(处理铅酸蓄电池大于15万吨/年)连续生产作业。
第一阶段:氧化熔炼,首先,将已经过破解分离,并经压滤后的废蓄电池铅泥,经自动配料后,再经皮带运输机输送连续加入炉内,同时向炉内加入粒状煤,并经炉下部风口向炉内送入富氧空气,在高温状态下,此时炉内熔体发生下列反应:PbSO4 = PbO+SO3(1)SO3 = SO2+1/2O2(2)3(2PbO.PbSO4)+SO2=4(PbO.PbSO4)+Pb (3)PbO.PbSO4+Pb=3PbO+SO2(4)氧化熔炼,主要目的是使铅泥熔化并使硫酸铅分解得到部分粗铅和保留在熔融渣中的氧化铅,同时产出高二氧化硫浓度的烟气,,经余热锅炉回收余热、电收尘除尘后、采用二转二吸标准制酸法,制取浓硫酸,使二氧化硫得到综合回收利用。
铅酸电池回收技术方案选择
![铅酸电池回收技术方案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0d45ff26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2.png)
铅酸电池回收技术方案选择铅酸电池是一种常见的蓄电池,广泛应用于汽车、UPS电源、太阳能电池组等领域。
然而,铅酸电池的回收处理一直是一个环保和资源利用的难题。
本文将探讨铅酸电池回收技术方案,并就其优劣进行分析,为环保部门和相关企业提供参考。
一、传统回收技术方案1.粉碎与分离法:传统的回收技术方案是将废旧铅酸电池进行粉碎和分离处理。
首先将电池外壳剥离,然后进一步细碎、破碎电池,分离铅板、硫酸液和聚丙烯等物质。
这种回收技术方案成本较低,但产生的环境污染严重,对人体有害,并且回收效率低,资源利用率不高。
2.熔炼法:熔炼法是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回收技术方案。
废旧铅酸电池先进行粉碎和分离,然后将分离后的铅板熔炼成铅锭,再利用铅锭生产新的铅酸电池。
这种方案能够实现铅的高效回收,但却存在着能耗高、污染严重、操作复杂等问题。
二、新型回收技术方案1.液相还原法:液相还原法是一种新型的铅酸电池回收技术方案。
该技术主要通过化学反应将铅酸电池中的铅板还原为纯铅,并通过物理分离的方式将硫酸液、聚丙烯等物质分离出来。
这种方案具有能耗低、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但还需要进一步实验和推广应用。
2.静电分离法:静电分离法是一种基于静电原理的回收技术方案。
废旧铅酸电池经过粉碎和分离后,通过静电分离装置将铅板、粉末、硫酸液等物质分离出来。
这种方案具有不产生化学废物、高效回收、资源利用率高等优点。
但由于所需设备较为复杂,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的技术改进和工程实践。
三、技术方案选择分析与展望传统回收技术方案简单粗暴,成本低廉,但在环保和资源利用方面存在很大问题;新型方案虽然具有更好的环保性能和资源利用效率,但技术成熟度较低,存在推广应用难题。
因此,在选择铅酸电池回收技术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成本、环保、资源利用等因素。
在当前条件下,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方案的组合应用,例如采用粉碎与分离法将废旧电池初步处理,然后利用液相还原法进行铅的回收,最后再使用静电分离法对其他材料进行分离处理。
废铅酸蓄电池污染防治技术及相关政策分析
![废铅酸蓄电池污染防治技术及相关政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a92e3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c.png)
废铅酸蓄电池污染防治技术及相关政策分析废铅酸蓄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废弃物,如果不得当处理,会对环境和人类带来严重的危害。
因此,控制和防治废铅酸蓄电池污染的技术和政策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技术和政策两个方面分析相关内容。
废铅酸蓄电池在冶炼、储存、运输和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有害气体和废水,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以下是一些废铅酸蓄电池污染防治技术:1. 熔炼和倒渣技术在废铅酸蓄电池的熔炼过程中,倒渣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铅蒸汽和二氧化硫的排放。
同时,通过对熔炼渣的控制,可以达到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的效果。
2. 蒸馏技术蒸馏技术对于废铅酸蓄电池中铅的回收尤为有效。
通过对蒸馏过程中的温度、气体流速和反应时间的调整,可以达到高效回收铅的目的。
3. 活性吸附技术活性吸附技术利用活性吸附剂对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吸附,以达到净化的效果。
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废铅酸电池污染防治领域。
我国对于废弃物污染治理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在控制和防治废铅酸蓄电池污染方面也有相关政策:1. 标准化处理要求2013年,我国印发了《废旧铅酸蓄电池分类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废铅酸蓄电池必须规范处理,禁止私自销售、拆解、无害化处理等行为。
2. 政府资金补贴政府对于废铅酸蓄电池污染防治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
截至目前,政府已经出台了多项补贴政策以推动废铅酸蓄电池污染防治行动的实施。
3. 加强监测和执法相关部门加强了对于废铅酸蓄电池污染治理行动的监测和执法力度,同时规范相关企业的污染排放行为,确保达到国家废物排放标准。
综上所述,废铅酸蓄电池污染防治技术和政策虽然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推广。
未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相信废铅酸蓄电池污染防治行动也将日趋成熟和完备。
废铅酸蓄电池污染防治技术及相关政策分析
![废铅酸蓄电池污染防治技术及相关政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c2705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66.png)
废铅酸蓄电池污染防治技术及相关政策分析废铅酸蓄电池是一种常见的污染源,如果不正确处理,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和政策措施,进行废铅酸蓄电池的污染防治。
本文将对废铅酸蓄电池污染防治技术及相关政策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废铅酸蓄电池的污染特点废铅酸蓄电池是包含重金属铅的危险废弃物,其中还包含有机酸、水和硫酸等有害物质。
废铅酸蓄电池一旦被随意丢弃或不正确处理,会导致铅、硫酸等有害物质渗漏或释放,对土壤、水体和空气造成严重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据统计,废铅酸蓄电池中的铅占重量的30%-40%,且大部分为二价铅,极易溶解和吸收。
铅对人体神经系统、血液系统、肾脏等器官都有严重危害,特别是对儿童的影响更为严重,可能导致智力减退和身体发育迟缓。
废铅酸蓄电池的污染防治十分迫切。
1. 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和循环利用技术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和循环利用是最有效的污染防治技术之一。
回收废旧电池后,首先要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分解,将其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分离和提取。
随后,可以采取物理、化学或冶金方法将废旧电池中的铅、塑料等材料进行分离和回收,再进行再生利用,生产新的铅酸蓄电池或其他产品。
目前,有机会进行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但大部分废铅酸蓄电池在回收过程中存在技术和成本问题,导致回收率不高。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高效的废铅酸蓄电池回收技术,以提高回收率和降低成本,推动废铅酸蓄电池的循环利用。
对于无法回收和资源化利用的废铅酸蓄电池,需要进行安全处理和处置,以防止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常见的处理和处置技术包括固化处理、化学处理、焚烧和填埋等方法。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需要严格控制和监测,以避免二次污染和对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
中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工作,包括废铅酸蓄电池的处理和处置。
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以加强对废铅酸蓄电池的监管和管理,推动相关企业和单位加强废铅酸蓄电池的回收、处理和处置工作。
废弃电池回收利用行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
![废弃电池回收利用行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d51fad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1.png)
废弃电池回收利用行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废弃电池的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了诸多问题。
废弃电池中含有许多有害物质,如果不进行适当的处理,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同时,废弃电池中还蕴藏着可再利用的资源,如稀有金属、有机物等,如果能有效回收利用,将有助于减轻资源短缺问题。
因此,废弃电池回收利用行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一、废弃电池回收技术创新废弃电池的回收技术主要涉及到废弃电池的收集、分拣、拆解和资源回收等环节。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回收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
当前,主要的废弃电池回收技术包括物理拆解、冶金法、化学法和生物技术等。
物理拆解技术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废弃电池回收技术,其主要通过机械力和密封装置等手段将废弃电池进行拆解。
拆解后的材料进行进一步的分拣和回收,可以实现对废弃电池中的稀有金属等资源的有效回收。
冶金法是通过高温熔炼的方式,将废弃电池中的有机物和金属分离开来。
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地将废弃电池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处理,同时实现对金属的回收利用。
然而,冶金法存在能耗高、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化学法是利用化学方法将废弃电池中的有机物和金属进行分离。
酸洗法、溶剂萃取法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废弃电池的回收利用。
这些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冶金法存在的一些问题,但仍需要解决废液处理等环境问题。
生物技术是废弃电池回收利用的新兴技术,主要利用微生物和酶等生物体对废弃电池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和转化。
这种技术具有高效、低能耗、环境友好等优势,但仍处于研究和开发阶段,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废弃电池回收利用行业的发展现状废弃电池回收利用行业在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目前,我国废弃电池回收利用的主要问题包括废弃电池的回收率低、回收利用技术不成熟、回收渠道不畅通等。
废弃电池回收率低是一个关键问题。
当前,我国废弃电池回收率仅为约10%左右,大部分废弃电池被随意丢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废铅酸蓄电池再利用过程中,铅污染主要通过两
硫脱氧、新型固相电还原、低温连续熔炼、活性铅粉生产 技术、混合塑料分离技术及利用废铅蓄电池生产起动电 池的技术等几种具有市场前景的废铅蓄电池综合利用新 技术。
种形式一一烟尘和粉尘。极细小的铅烟尘在500℃以上
的条件下形成,因而较大颗粒的铅粉尘就成了主要污染 物。铅粉尘经过一定的途径最终到达人体的血液,最终约 90%积累在人体骨骼中,可能造成贫血、腹痛和脉搏减弱, 造成神经代谢、生殖等方面疾病,严重时会致人死亡。而 铅酸电池的酸处理不当流入农田将导致农作物的大量死 亡。铅污染是重金属污染中的突出问题,因此,在废铅蓄 电池利用过程中如何避免铅的危害就显得极为重要。 《铅蓄电池生产及再生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 见稿)明确指出:鼓励研发低污染、低能耗、废铅再生的 工艺技术和设备,鼓励研发含铅废气、废水及废渣中重金
t/m 2‘d,
能耗:180kgce/t铅,综合回收率:99%以上,产渣率:5%, 烟尘率:8%,渣含铅:2%。
5.所处阶段
该技术是湖北某高校科研团队开发的,现进人中试 规模研究阶段。
4.技术特点
(1)该技术物料适应性强洼产过程连续,冶炼温度低、
生产效率高、易实现自动化控制,能耗低,排放低、渣量少、 渣含铅率低; (2)采用氧燃技术废气量减少60%以上,火焰短、温 度高,以辐射传热为主,热效率提高40%,节能70%以上, 炉内冶炼气氛更容易控制。但投资较大,设备维护成本 较高。 分离原理是采用的红外传感技术和快速算法则,用 来迅速确定其独特的红外光谱,只要选定需要弹出的聚合 物,就能高效低产品损失的将选定聚合物弹出。该系统是
废铅酸蓄电池综合利用新技术
A new technology of g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n
retired lead-acid battery
文/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张正洁
囊叠。本文从技术原理、系统主要组成、技术经济指标及污染排放水平、技术特点及适用范围等方面,系统
地介绍了我国废铅蓄电池综合利用的最新技术,以供再生铅行业技术人员及环境管理部门参考。
4.所处阶段
该技术由河南某公司自主开发,现进入市场化应用 阶段,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显著。
七、结论
废铅蓄电池既是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也是提取有价 成分的重要的二次资源。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是保护生 态环境的有效举措,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缓解资源压力,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开发适宜于生态 环境的废铅蓄电池循环利用新技术便成为未来的发展 之路。
五、混合塑料分离技术
1.分离原理
66
万方数据
技术|砌"o锄
由一个小而灵活的探测模块在输送带之上(3米,秒),红 外探测系统在快速运动的物料流中探测和识别出选定塑 料的位置。一排高压空气喷嘴在加速带的后面,当选定的 塑料到达该位置时,喷嘴开启,弹出选定的塑料。
5.所处阶段
该技术属于河南某冶金公司自主研发,已经工业化示 范应用阶段。
三、低温连续熔炼技术
1.基本原理
低温连续熔炼的工艺原理是通过铅屑输送带直接将 铅屑输送到专用的铅屑熔炼转炉中熔化,通过“一种铅屑 转炉的出料系统装置”使铅金属与渣灰自动分离,实现连 续进料、出料,产出金属铅及固体粉状铅渣,铅渣进入下 道工序连续熔炼炉的配料系统。而脱硫后铅膏及其他含 铅物料,经过计量配料系统配料后,由进料机采用连续进 料方式,输送到连续熔炼炉中熔炼,炉内实现冶炼温度稳 定,冶炼气氛稳定,料层经过交互反应、静置、层析过程后,
1.反应原理
该技术是利用有机酸与金属离子铅的螯合作用,将 金属离子均匀分布在高分子网络结构中,在低温热分解中 形成超细金属氧化物粉末的技术。
2.系统主要组成
该实验装置包括浸出装置、过滤装置、干燥装置及焙 烧装置等。
3.主要工艺参数及技术指标
当达到一定量时将铅渣直接送到另一还原炉内强化还原 气氛还原冶炼,产出再生铅及贫铅渣。实现连续出铅,间 歇出渣的作业方式。 废铅膏与柠檬酸盐固液比:1:5; 氧化铅粉末与柠檬酸反反应摩尔比: n(PbO):n(C6H807‘H 20)=1:1.5; 还原剂H:0:加入比为:反应的摩尔比: n(PbO 2):n(C 6H 80 7’H 20):n(H 202)=1:4:4; 硫酸铅粉末与柠檬酸与柠檬酸钠反应的摩尔比:n( PbS04):n(C 6H 807’H 20):n(Na 3C6H 50 7。2H 20)=1:1:2; 反应反应时间:1 搅拌速度:600
3.技术经济指标
筛分率>98%
4.技术特点 (1)全彩色一一24位全彩色高速工业相机,配合高
速图像采集卡,达到了现今色选机最高彩色分辨率,色选 效果好。
(2)全电脑操作一一为了完成对彩色物料的分选,
我们用一台计算机来操作色选机;以前色选机所用的触 摸屏不能满足全彩色操作的需要。计算机的屏幕大,色彩 分辨率高,可以进行多种功能的图像处理操作,明显提高 的色选精度。
t/m
r/min;
干燥温度:600C; 类似柠檬酸铅的前躯体分解:低温300。C一450。C; 铅的回收率:>98%; 超细PbO/Pb粉末,粒径为200—500
nm。
4.技术特点
该技术可避免高温熔炼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及挥发性铅尘的大气污染物,能耗低、附加值高。
2‘d,还原段:4t/h,还原段炉床能力:5
一、密闭脱硫脱氧一同相电还原技术
1.反应原理
(1)密闭脱硫脱氧原理:根据硫酸铅(PbSO。)、二 氧化铅(PbO:)热分解的特点,在分解温度下无需添加置 换剂原料,硫酸铅、二氧化铅发生如下反应:
属高效去除及回收处理工艺和设备鼓励研发生产差别化、
功能化、高性能、绿色环保型新产品(如活性铅粉、二氧 化铅等)。因此,开发适宜于生态环境的废铅蓄电池循环 利用新技术便成为未来发展之路。 废铅蓄电池既是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但由于铅的 含量通常较高,因此也是提取有价成分重要的二次资源。 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举措,也是 发展循环经济、缓解资源压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 然选择。强制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产能,提高资源 的综合利用率,开发清洁生产工艺已成为废铅蓄电池铅回 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科研院所、高校 及资源再生企业相续开展了废铅蓄电池综合利用技术进 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提出一系列工艺。本文着重介绍密闭脱
2.主要经济指标
使柴油机在无气体压缩阻力状态下达到启动转速, 起动阻力、启动电流为传统启动方式的21%;此产品不改 变单缸柴油机任何机构,与传统启动机安装形式一样,易 于推广;此产品不改变传统起动机任何机构,生产工艺, 不造成现有设备的浪费。
(3)全LED光源一一该类色选机均使用LED光源, 优点是光照均匀、寿命长,是日光灯光源寿命的十倍。 (4)形选功能一一利用形状识别功能可以对特殊物
4.技术特点 该技术与传统固相电还原技术相比,具有处理物料 量大,周期长,投资更经济,可实现自动化控制,规模化生 产;但操作要求较高。 s.所处阶段
该技术是沈阳某科研单位开发的,现已进人工业化 应用阶段,还需要完善优化自动化设计线,以提高职业环 境安全。
4.技术特点
(1)该技术对首先采用热分解技术实现铅膏密闭脱 硫、脱氧,使硫酸铅、二氧化铅成为氧化铅后,用固相电解 还原技术将氧化铅还原为金属铅。使电解过程由多种铅的 化合物电解还原过程而成为单一的氧化铅电还原过程,突 破了传统固相电解电耗高、碱耗高、电解液产生Na:SO。 造成电解液成分不稳定及成本居高不下等难题。 (2)有效实现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低碳经济、低成 本营运处置废旧铅酸蓄电池,并实现有价物全循环利用、 大规模生产的经济适用的工艺技术及装备。 (3)所处阶段 该技术是广东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开发,已完成中试, 正进行工业化应用阶段。
PbS04坚PbO+S03(705℃开始) Pb02堡PbO+l/202(600。C开始)
(2)固相电还原原理:是由电化学反应进行金属氧 化物还原,在直流电源及电解液的作用下,阴极的PbO还 原为金属铅,其反应式如下: 阴极PbO+H,O+2e=Pb+20H~ 阳极20H。来自2e=H 20+0.502 T
2.主要系统组成
密闭脱硫脱氧一固相电还原生产系统是由(1)废铅 酸蓄电池破碎分选系统;(2)铅膏脱硫、脱氧、氧化铅研磨、 储存系统;(3)氧化铅冲填、电解板装配系统;(4)固相电 还原系统:(5)脱海绵铅生产线:(6)精炼系统:(7)PE塑 料裂解燃烧气体装置:(8)污水处理系统:(9)烟气除尘系
64
万方数据
技术I玉ech.o@y
统及(10)物料全自动输送系统等十部分组成。
S042一浓度<729/L; 电解周期:48h一60h; 产品质量:铅主品位≥99.9%; 渣含铅:<0.6%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污染物排放水平 主要技术指标(1)金属回收率:>99%(2)塑料回收率
>99%;(3)硫酸综合回收率:>99%;(4)硫酸铅脱硫率: >99%;(5)产出固体废物:<1%(经焚烧处理达一般固 体废物标准);((6)电解电耗:<300kwh/吨铅(包括栅 格铅);(7)工艺过程电耗:<100kwh/吨铅;(8)塑料 回收、制酸、净化酸电耗:100kwh/吨铅;(9)精炼、热分 解能耗:60千克标煤/吨铅;(10)精炼、热分解产出燃烧 尾气<600m3,吨铅。可实现无冶炼废气(仅有燃烧尾气排 放)、无冶炼废渣、无工艺废水排放;
料进行色选; (5)履带色选机一一安晶龙除了有溜槽式色选机, 安晶龙重点研发生产履带式色选机;履带式色选机的优 势是色选精度高,物料损伤小,带出比也小。很多物料用 溜槽色选机可以选,但效果不理想,履带色选机对以下物 料效果好,如塑料类的再生塑料片、塑料颗粒等。
3.技术特点
(1)对大量废旧蓄电池的再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延长了蓄电池原材料的使用周期,不仅保护了环境,还避 免废旧电池过早进入再生环节,节省了大量的成本资源; (2)工艺简单,其产品经转型成为启动电池后的使 用寿命为2.3年,延长了蓄电池使用周期,且价格远远低 于新的起动电池,为广大消费者带来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