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一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教案设计(优秀5篇)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教案设计(优秀5篇)计算机教案1学生甲:媒体指的是能够传递信息的物体。
过去,媒体传递信息的功能比较单一。
例如电话之能够传递声音,电报只能传递文字信息。
当今人们希望有一种具有“十八般武艺”的设备,能够传递多种信息。
这样的设备被称之为多媒体。
学生乙:作者运用中国的“媒人”的作用来举例说明了什么叫媒体,形象生动,通俗易懂。
教师追问:在你的家庭中有哪些多媒体呢?学生丁:可以看电视、听广播、打电话、发传真……还可以上网……现在还有许多的多媒体家庭中还没有,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的。
思考题四学生甲:作者通过人体各种器官与大脑的关系的阐述,说明了电脑与多媒体的关系正如人的大脑与各器官的关系一样。
学生乙: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
说明方法。
把电脑比成了“司令部”,说明了电脑与多媒体的关系,使我们了解了电脑的重要作用。
思考题五学生甲:电子计算机发展的速度相当快,差不多每十年就产生一代新的电子计算机。
计算机的发展会越来越神。
学生乙:具有多功能的电脑的用途非常广泛。
作者运用了列举的方法,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了电脑的重要作用。
学生丁:多媒体电脑功能巨大。
作者运用了一句谚语概括地说明“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不用走出家门,就能够了解天下发生的一切事情。
5、再次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内容。
二、思维拓展练习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计算机发展的进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
那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计算机能够神到什么程度呢?请你展开大胆的想象,设计出新型的电脑。
把自己的设计方案及草图画在纸上。
2、朗读课文。
汇报交流。
附:板书设计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教案点评: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的功能越来越多了。
拥有电脑的家庭也越来越多了,电脑对学生来讲并不陌生。
通过认真阅读课文和交流,学生能比较轻松地了解课文中向我们介绍的有关计算机的知识。
教师在第二课时用了较充裕的时间安排学生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用计算机操作方面的知识演示给大家,并展示了自己使用电脑制作的作品,这样做,激发了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欲望,使计算机真正为我们服务。
计算机基础 教案(完整版)
《计算机基础》教案《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过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案首页系(部)名称:教研室名称: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怎么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怎么教案主题: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教案目标:1.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2.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基本概念和术语;3.熟悉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4.能够运用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案内容:一、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20分钟)1.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定义和作用;2.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范围和影响。
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基本概念和术语(30分钟)1.计算机基本概念:硬件和软件;2.计算机术语解析:CPU、RAM、ROM、操作系统等。
三、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40分钟)1.计算机的主要硬件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示器等;2.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指令执行周期、运算器、控制器等。
四、运用计算机基础知识解决简单问题(40分钟)1.计算机基础操作:开机、关机、重启;2.计算机基本设置:显示分辨率、屏幕亮度等;3.计算机故障排查与维护:常见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法。
教学方法:1.概念解释法: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术语,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实例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设置,让学生亲自体验和学习。
3.问题解决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1.计算机硬件设备、茶几和投影仪等;2.计算机教学软件、教学PPT等。
教学评估:1.全班讨论:起点问答,检查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度;2.小组讨论: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解决计算机问题;3.个人报告:要求学生自行制定一个计算机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个人报告和解决方案分享。
教学反思:计算机基础知识是现代社会学习和工作的必备技能,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熟悉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通过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计算机基础(科学版)电子教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科学版)电子教案第一章:计算机概述1.1 计算机的发展史1.2 计算机的分类与特点1.3 计算机硬件系统1.4 计算机软件系统第二章:操作系统2.1 操作系统概述2.2 Windows操作系统2.3 Linux操作系统2.4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第三章:计算机网络3.1 计算机网络概述3.2 网络协议与网络结构3.3 Internet的基本应用3.4 网络安全与防护第四章:程序设计基础4.1 程序设计概述4.2 算法与数据结构4.3 常见编程语言及其特点4.4 编程实践第五章:数据库系统5.1 数据库概述5.2 关系型数据库5.3 SQL语言5.4 数据库应用实例第六章:计算机组成原理6.1 计算机体系结构6.2 中央处理器(CPU)6.3 存储器层次结构6.4 输入输出系统第七章:计算机图形学7.1 计算机图形学概述7.2 图形表示与变换7.3 图形绘制算法7.4 计算机动画与虚拟现实第八章:算法设计与分析8.1 算法概述8.2 算法设计方法8.3 算法分析与评价8.4 常用算法及其实现第九章:软件工程9.1 软件工程概述9.2 软件开发过程与管理9.3 软件设计与测试9.4 软件项目管理第十章:计算机应用领域10.1 计算机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0.2 计算机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10.3 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应用10.4 计算机在教育与娱乐领域的应用第十一章:计算机编程语言11.1 编程语言概述11.2 高级编程语言的特点与分类11.3 面向对象编程11.4 编程语言的选择与使用第十二章:软件工具与开发环境12.1 软件工具的分类与作用12.2 集成开发环境(IDE)12.3 版本控制系统12.4 软件开发辅助工具的使用第十三章:数据库管理系统13.1 数据库管理系统概述13.2 关系型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13.3 数据库查询语言SQL13.4 数据库设计与管理第十四章:大数据与数据挖掘14.1 大数据概述14.2 数据挖掘技术14.3 常用大数据处理工具与技术14.4 大数据应用案例分析第十五章: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15.1 网络安全概述15.2 计算机病毒与恶意软件15.3 数据加密与安全协议15.4 信息安全策略与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涵盖了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重点和难点如下: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的基本概念、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基础和数据库系统。
认识计算机教案范文
认识计算机教案范文计算机教案: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定义、功能和分类;2.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功能;3.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操作;4.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使用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计算机的定义、功能和分类;2.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功能;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难点:1.计算机的工作原理;2.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举例引起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大家知道计算机是什么吗?它的主要用途有哪些?”二、知识讲解(20分钟)1.计算机的定义和功能:a.计算机是一种根据指令进行程序运行、自动处理数据的高速电子设备。
b.计算机的主要功能是进行信息处理、存储和传输。
2.计算机的分类:a.按规模: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
b.按用途: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
3.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各部分的功能:a.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b.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
c.主机: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等。
d.存储设备:硬盘、光盘、U盘等。
4.计算机的工作原理:a.输入→处理→输出。
b.指令→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请举例说明计算机的使用场景和作用。
2.请列举一些常见的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四、操作演示(20分钟)1.打开计算机并登录操作系统。
2.演示如何使用键盘和鼠标进行输入操作。
3.演示如何使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和图像处理。
五、小组讨论(15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计算机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2.每个小组展示讨论结果,并由教师进行点评。
六、学习总结(5分钟)请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提出问题和感想。
七、拓展延伸(5分钟)作业:请学生按照所学知识,编写一篇关于计算机的文章,重点介绍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操作。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小学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小学《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概念及作用。
2.掌握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及硬件设备。
3.学会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概念、组成结构及操作系统功能。
难点:初步理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并能够简单操作计算机。
三、教学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概念2.计算机组成结构及硬件设备3.计算机操作系统基本功能四、教学步骤1.引入:学生观看计算机基础知识视频,了解计算机的作用和重要性。
2.讲解:老师向学生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概念,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定义。
3.实践: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及硬件设备。
4.讲解:老师向学生介绍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如桌面、文件管理、网上浏览等。
5.实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手动操作,体验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五、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法:老师通过实际操作向学生展示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和操作系统的功能。
2.情景教学法:老师设计一些生动丰富的场景,引导学生通过情景模拟来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
3.体验教学法:让学生在操作中体会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魅力和实用性。
六、教学评估1.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实际操作评估: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来评估其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本次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加深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老师应该关注和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第一章:计算机概述1.1 计算机的定义及意义1.1.1 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根据输入的指令,自动执行指定计算任务的电子计算设备。
1.1.2 计算机的意义计算机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存在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和高效。
1.2 计算机的分类1.2.1 按处理器的不同分类•单处理器计算机•多处理器计算机1.2.2 按用途的不同分类•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工业控制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1.3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1.3.1 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控制器1.3.2 计算机的计算过程计算机的计算过程分为取指令、执行指令、存储结果三个部分。
第二章:计算机的数据表示2.1 二进制数及其运算2.1.1 二进制数的定义二进制数是只包含0和1两个数字的数。
2.1.2 二进制数的运算•二进制数的加法•二进制数的减法•二进制数的乘法•二进制数的除法2.2 十六进制数及其转换2.2.1 十六进制数的定义十六进制数是由09,A F这16个数字组成的数。
2.2.2 相关计算公式•二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先将二进制数每四位一组转换为十六进制数。
•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将每个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四位二进制数。
2.3 字符编码2.3.1 字符编码的定义字符编码是将字符转换为计算机内部能够识别的数字编码。
2.3.2 常见的字符编码类型•ASCII码•Unicode编码第三章:计算机的存储器3.1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3.1.1 存储器的分类•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3.1.2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3.2 主存储器的组成和特点3.2.1 主存储器的定义主存储器是计算机中最重要、最基本、最主要的存储设备。
3.2.2 主存储器的组成•存储单元•存储地址•存储方式3.3 辅助存储器的分类和特点3.3.1 辅助存储器的分类•硬盘•光盘•U盘•固态硬盘3.3.2 辅助存储器的特点•容量大•访问速度慢•价格便宜第四章: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4.1 计算机的输入设备4.1.1 键盘键盘是计算机最常用的输入设备之一,用于输入各种数据、指令和命令。
《走进计算机》参考教案
《走进计算机》参考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
3. 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
3. 计算机的基本软件组成: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4.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二进制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硬件和软件组成等。
2. 演示法:展示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实际操作。
3. 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2. 讲解:详细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硬件和软件组成等。
3. 演示:展示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实际操作。
4. 讨论: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计算机的相关问题。
5. 总结: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五、作业布置1. 课后阅读: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实践操作: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硬件和软件组成。
第二章:操作系统基础一、教学目标1. 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3. 理解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内存管理和设备管理。
二、教学内容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2. 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启动、关闭、桌面操作等。
3. 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删除、移动等。
4. 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内存分配、回收等。
5. 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的安装和使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操作系统的概念、作用以及基本操作。
2. 演示法:展示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3. 互动法:引导学生提问和讨论操作系统的相关问题。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操作系统的概念、作用以及基本操作。
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案
第一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节计算机的起源计算工具的发展:远在古代,人们为了记数和计算发明了算筹、算盘,并不断地追求更好的计算工具。
一、计算机产生的基础(1)技术基础1621年,英国人威廉·奥特瑞发明了计算尺。
法国数学家布莱斯·帕斯卡于 1642 年发明了机械计算器。
机械计算器用纯粹机械代替了人的思考和记录,标志着人类已开始向自动计算工具领域迈进。
1822年英国人查尔斯设计了差分机和分析机。
设计的理论非常的超前,类似于百年后的电子计算机。
机械计算机在程序自动控制、系统结构、输入输出和存贮等方面为现代计算机的产生奠定了技术基础。
制造电子计算机的关键性技术是采用电子元件代替机电式计算机中的继电元件和机械设备。
进入20世纪,电子技术有了飞速的进展,1906年,美国人弗斯特发明了电子管。
电子三极管控制电流的开关速度,比电磁继电器快1万倍,而且可靠性高得多。
可以用电子管取代继电器制作计算机。
后来,把一对三极管用电路连接起来,制成电子触发器,为电子计算机的产生作了进一步的技术准备。
(2)理论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数学的发展,为电子计算机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1854年,英国逻辑学家、数学家乔治·布尔就设计了一套符号,表示逻辑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并规定了运算法则,把形式逻辑归结成一种代数运算,从而建立了逻辑代数。
应用逻辑代数可以从理论上具体解决具有两种电状态的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问题。
提前差不多一个世纪为现代二进制计算机铺平了道路。
1936年,英国数学家图林发表了论文《理想计算机》,给出了现代电子数字计算机的数学模型,从理论上论证了通用计算机产生的可能性。
1938年,现代信息论的著名创始人香侬(美国)在发表的论文中,首次用布尔代数进行开关电路分析,并证明布尔代数的逻辑运算可以通过继电器电路来实现。
二、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1946年2月14日交付使用,运算速度:5000次加法/秒,体重28吨,占地170m2,使用了18800只电子管和1500个继电器,功率150KW。
计算机基础教案(大专)
计算机基础教案(大专)第一章:计算机概述1.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介绍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讲解各个阶段的的特点和代表机型。
1.2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硬盘等。
讲解各个硬件组件的作用和性能指标。
1.3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介绍计算机的软件分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讲解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
第二章:操作系统2.1 操作系统的概念与功能讲解操作系统的定义、作用和功能。
介绍操作系统的常见功能: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
2.2 常见操作系统简介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特点、界面和基本操作。
介绍Linux操作系统的特点、界面和基本操作。
讲解Mac OS操作系统的特点、界面和基本操作。
2.3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讲解计算机的启动与关闭过程。
介绍文件和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创建、删除、移动、复制、重命名。
讲解常用的系统设置和优化方法。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3.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发展历程。
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常见类型: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3.2 网络协议与网络设备讲解网络协议的概念和作用。
介绍常见的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网卡、Modem等。
3.3 互联网的基本使用讲解互联网的接入方式:宽带接入、拨号接入。
介绍浏览器的使用、搜索引擎的查找方法、电子邮件的基本操作。
第四章:文字处理软件4.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功能和界面。
介绍文档的创建、编辑、保存、打印等基本操作。
4.2 排版与美化文档讲解字体、字号、颜色、对齐等排版设置。
介绍插入图片、表格、图表、超等元素的方法。
4.3 高级应用技巧讲解文档的引用、脚注、尾注、目录的制作方法。
介绍文档的保护和共享功能。
第五章:电子表格软件5.1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功能和界面。
计算机教案(优秀5篇)
计算机教案(优秀5篇)计算机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知道它的产生及传播途径,正确对待计算机病毒,了解计算机杀毒软件,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
通过学习,要加强学生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和软件保护意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2、计算机病毒的产生、传播过程。
3、如何预防计算机病毒?技能目标:1、学会使用杀毒软件。
2、学会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方法(杀毒、使用正版、安装软件、备份等)。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自觉遵守计算机信息安全和软件保护等条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2、计算机病毒的产生、传播过程。
3、如何预防计算机病毒。
4、计算机信息安全和软件保护的学习。
教学难点:1、认识计算机病毒。
※2. 正确使用杀毒软件。
3、如何加强学生的计算机信息安全和软件保护的意识。
课前准备:windows xp系统、杀毒软件。
教学设备:机房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1、同学们平时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是否遇到过病毒?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病毒的一些知识,首先来看一则flash(播放flash:小胖vs电脑病毒)1、看了这则flash,大家有什么想法?2、flash中的小胖是怎么对待电脑病毒的?3、我们同学在使用电脑过程中,如果遇上病毒了是怎么解决的呢?4、看来同学们家里都很有钱,电脑中病毒了换一台就好了,你们的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是也是不可取的,下面让同学们从书上、网上以及老师放在你们桌面上的资料里了解一下病毒,在看资料的同时找出下面四个问题的答案:(1)什么是电脑病毒(2)病毒的特征(3)病毒的传播方式(4)怎么预防病毒5、学生回答6、计算机病毒知识竞答7、小结:flash电脑病毒的自白8、看了病毒的自述,我们知道,其实计算机病毒并不可怕,大家回去可以为你的电脑做一次全身检查。
问题答案:(1)指编制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家知道多少?学习了哪些计算机的重点知识呢?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1: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分类、应用方面;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原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软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数制与编码及其转换[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原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软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数制与编码及其转换[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数制与编码及其转换[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实物演示(或投影演示)等直观教学法[教学过程]第一节计算机基本概念一、计算机的概念计算机是一种自动、快速进行大量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现代化电子设备。
二、计算机的发展简史1.电子管阶段(1946-1955)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2.晶体管阶段(1955-1964)3.中小规模集成电路阶段(1964-1971)4.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1971-现在)三、计算机的分类1.按性能分类:微机,小型机,中型机,大型机,巨型机2.按使用方法分类: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网络计算机3.按职务分类:工作站(两种意义),服务器,主机四、计算机的应用1.科学计算天气预报、地震分析、导弹拦截等2.数据处理(信息处理)数据库、企业管理、办公自动化3.计算机控制(实时控制)飞行控制、加工控制、VCD播放控制等4.辅助工程辅助设计(CAD)、辅助制造(CAM)、辅助教学(CAI)、辅助测试(CAT)等5.嵌入式应用6.人工智能(AI)第二节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一、硬件和软件硬件构成计算机的实际物理装置集合软件为了运行、维护和管理计算机而编制的各种程序和文挡的总称二、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简单了解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1、CPU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功能是执行算术和逻辑运算,运行存储器中的程序。
2、存储器存储数据和程序,相当于计算机中的记忆细胞。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2)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和硬件设备;(3)学会使用操作系统进行基本操作;(4)掌握计算机的基本软件工具的使用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演示和实验,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技能;(3)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积极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习惯;(3)培养学生遵守计算机伦理和信息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1讲计算机概述1. 计算机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 计算机的分类和应用领域3.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第2讲计算机硬件1. 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和功能2.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3.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第3讲计算机软件1.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作用2.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3. 常用软件工具的使用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2. 演示法:展示计算机的操作过程和软件工具的使用;3. 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计算机,巩固所学知识;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2. 实践操作考核: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材;2. 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3. 实验设备:计算机教室,配置相应的软件和硬件设备;4. 网络资源:利用校园网,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和辅导。
六、教学安排第1讲计算机概述(2课时)第2讲计算机硬件(2课时)第3讲计算机软件(2课时)第4讲操作系统(3课时)第5讲计算机网络基础(3课时)第6讲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2课时)第7讲计算机多媒体技术(2课时)第8讲计算机编程基础(2课时)第9讲数据库基础(2课时)第10讲计算机信息安全(2课时)七、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使学生能够适应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计算机知识;3.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4. 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相关的竞赛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计算机教案模板5篇
计算机教案模板5篇计算机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生让学生知道计算机有哪些神奇的功能、计算机的发展。
并认识各种类型的计算机。
2、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和人类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
做一个新时代的合格信息技术公民。
过程与方法: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分析讲解,图片展示等方式来开展教学教学重点:从生活中了解计算机的功能,让学生明白,学习和实际生活是分不开的。
教学难点: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媒介: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计算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计算机有什么神奇功能呢。
二、新授:1、计算机机的神奇功能让学生说说计算机在生活中能做些什么?师总结:计算机能进行科学计算、气象预测、实验模拟、辅助设计等等。
主要列举在学校里计算机可以帮助老师教学、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等事例。
2、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计算机有哪么多功能,它的发展是不容忽视的,让学生通过资料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并说说现在的现在计算机和以后计算机的发展。
让学生发表言论。
3、计算机与人类的关系。
4、爱护我们的计算机。
计算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高科技产品,是对我们学习和工作有很大帮助的工具,因此在使用计算机时要做到爱护。
关于怎么爱护,请学生自己说说,师在根据书的的爱护知识进行总结,最后通过练习想一想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意识。
通过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养成爱护公物的好习惯。
三、总结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认识和了解了以下的知识:1、知道了什么是计算机及计算机与信息的关系。
2、了解了计算机的神奇功能和发展历程。
3、认识了各种各样的计算机。
4、了解了计算机与人类的关系。
5、知道了怎样爱护计算机。
计算机教案篇2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1、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媒体、诞生、传递、迅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教案
《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教案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学生应该能够:1. 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3. 理解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4. 学会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基本的计算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计算机的定义和分类;-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历史发展。
2.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知识-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功能;-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应用;- 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3. 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和通信原理;-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保护措施。
4. 简单程序的编写与计算问题的解决- 算法和程序的基本概念;- 编程语言的选择和使用;- 简单程序的编写实例;- 使用程序解决基本的计算问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实践法:引导学生亲自动手编写简单的程序,提升编程能力。
3. 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评价1. 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2. 研究成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考试来评估学生对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能力评价:评估学生在编程和解决计算问题方面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
2. 辅助工具:计算机实验室、投影仪等。
六、教学进度安排注:每个课时时间为45分钟。
七、教学参考1. 《计算机科学导论》,Patterson,2005。
2. 《计算机组成原理》,王明华,2008。
3. 《计算机网络导论》,谢希仁,2006。
4. 《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谭浩强,2010。
以上是《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教案的安排和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大学计算机基础_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授课对象:大学一年级新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分类;2.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组成、信息编码和操作系统基础知识;3.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一、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的特点是什么?2.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算盘到现代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脉络;3. 计算机的分类:根据计算机的结构、功能和应用领域进行分类。
二、计算机系统组成1. 计算机硬件系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如CPU、内存、硬盘等;2. 计算机软件系统: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作用,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3. 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如硬件层、系统软件层、应用软件层等。
三、信息编码与操作系统基础知识1. 信息编码:了解计算机中的信息编码方式,如二进制、ASCII码等;2. 操作系统基础知识: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类型,如Windows、Linux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中学阶段所学的计算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介绍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重要性,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二、讲授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采用PPT演示,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计算机系统组成:通过图表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组成;3. 信息编码与操作系统基础知识:讲解信息编码方式和操作系统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相关概念。
三、实践操作1. 让学生进行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2. 引导学生使用简单的应用软件,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等,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2. 强调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和实践。
第1章计算机基础教案
第1章计算机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计算机的定义和基本组成部分。
2.了解计算机的分类和发展历程。
3.熟悉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数据表示方法。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定义和基本组成部分a.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预先编好的指令,自动高速地进行各种数值计算和逻辑运算的电子设备。
b.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存储设备。
2.计算机的分类和发展历程a.计算机的分类:按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按处理能力和性能分类(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
b.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和个人计算机。
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数据表示方法a.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
b.数据的表示方法:二进制和十进制。
三、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通过讲解和举例子,介绍计算机的定义、基本组成部分、分类和发展历程等知识点。
2.学生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对计算机的兴趣。
3.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数据表示方法,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过程1.探究引入:通过提问学生对计算机的定义和组成部分进行思考。
2.知识讲解:以PPT为工具,讲解计算机的定义和基本组成部分,让学生对计算机有一个基本的概念。
3.教学互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计算机的分类和发展历程,并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4.实验演示:进行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数据表示方法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计算机,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5.总结复习:梳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复习。
五、教学评价1.参与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评价学生对计算机分类和发展历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实验表现:通过实验演示,评价学生对计算机工作原理和数据表示方法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3.总结复习:通过学生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总结复习,评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作用。
2、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见软件的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1)硬件: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等。
(2)软件:操作系统、浏览器、办公软件等。
2、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开机和关机(2)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文件管理、程序安装和卸载等。
(3)浏览器的使用:网页浏览、搜索引擎使用等。
(4)办公软件的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
3、常见软件的使用方法:(1)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等。
(2)音频处理软件:Audacity等。
(3)视频处理软件:Windows Movie Maker等。
4、计算机安全知识:(1)病毒和木马防范。
(2)安全卸载和删除软件。
(3)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讲解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和案例,引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
2、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操作:通过实物展示和操作演示,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操作方法。
3、实操练习:通过实操练习,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见软件的使用方法。
4、安全教育:通过案例讲解和安全演示,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安全知识,并学会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5、课堂小结:通过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出课后作业。
四、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听课状态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活跃度。
2、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查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实操考试:进行实操考试,检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反思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计算机基础教案计算机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2、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2、计算机硬件组成3、计算机操作系统4、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5、网络安全与维护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计算机培训课程教案
计算机培训课程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概述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解释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讲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1.2 操作系统的使用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教授如何进行文件管理和系统设置第二章:文字处理软件2.1 文字处理基础介绍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作用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教授如何编辑和排版文档2.2 表格和图形讲解如何在文档中插入表格和图形教授如何调整表格和图形的样式和位置第三章:电子表格软件3.1 电子表格基础介绍电子表格软件的概念和作用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教授如何在表格中输入和编辑数据3.2 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讲解如何使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教授如何使用公式和函数进行计算介绍如何创建图表和数据透视表第四章:演示软件4.1 演示文稿基础介绍演示软件的概念和作用讲解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教授如何设计和制作演示文稿4.2 动画和多媒体讲解如何在演示文稿中添加动画和多媒体元素教授如何进行演示文稿的排练和播放第五章:网络应用基础5.1 互联网基础介绍互联网的概念和作用讲解如何连接互联网和浏览网页教授如何搜索信息和文件5.2 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讲解如何使用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软件教授如何发送和接收邮件以及进行在线交流第六章:图像处理软件6.1 图像处理基础介绍图像处理软件的概念和作用讲解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教授如何打开、编辑和保存图像文件6.2 图像调整和修饰讲解如何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和色彩平衡教授如何使用图像修饰工具进行美化和修复第七章:编程基础7.1 编程语言介绍介绍常见的编程语言及其应用领域讲解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结构教授如何编写简单的程序7.2 算法和数据结构讲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算法介绍数据结构的概念和常用数据结构教授如何使用编程语言实现简单的算法和数据结构第八章:数据库管理8.1 数据库基础介绍数据库的概念和作用讲解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管理方法教授如何创建、修改和删除数据库表8.2 数据查询和报表讲解如何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查询介绍如何创建和管理数据库报表教授如何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第九章:信息安全9.1 网络安全基础介绍网络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技术和措施教授如何防范网络攻击和保护个人信息9.2 计算机病毒和恶意软件介绍计算机病毒和恶意软件的概念及其危害讲解如何预防和清除计算机病毒和恶意软件教授如何维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第十章:计算机维护与troubleshooting 10.1 计算机硬件维护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和维护方法讲解如何清洁、更换和升级计算机硬件教授如何检查和排除硬件故障10.2 计算机软件维护介绍计算机软件的基本知识和维护方法讲解如何优化系统性能、修复系统和软件错误教授如何使用诊断工具和技巧解决计算机问题重点解析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重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基本概念、硬件和软件组成难点: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掌握文件管理和系统设置方法第二章:文字处理软件重点: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编辑和排版文档难点:插入表格和图形,以及调整样式和位置第三章:电子表格软件重点: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数据编辑和公式函数难点:创建图表和数据透视表,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第四章:演示软件重点:演示文稿的制作和设计、动画和多媒体元素的添加难点:演示文稿的排练和播放技巧第五章:网络应用基础重点:互联网的使用、浏览网页、搜索信息和文件难点:理解和使用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软件第六章:图像处理软件重点: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图像调整和修饰难点: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和色彩平衡,使用修饰工具进行美化和修复第七章:编程基础重点:编程语言的概念、语法和结构,编写简单程序难点:理解算法和数据结构的概念,使用编程语言实现算法和数据结构第八章:数据库管理重点:数据库的创建、修改和管理,数据查询和报表创建难点: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查询,管理和分析大量数据第九章:信息安全重点:网络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防范网络攻击和保护个人信息难点:理解和使用网络安全技术和措施,维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第十章:计算机维护与troubleshooting重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维护方法,检查和排除故障难点: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维护,优化系统性能和解决软件问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史1.2 计算机的分类与性能指标1.3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1.4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识别与使用第二章: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2.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功能2.2 常用操作系统简介(如Windows、Linux等)2.3 应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2.4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第三章:计算机网络基础3.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3.2 网络协议与网络结构3.3 局域网与广域网的搭建与维护3.4 互联网的应用(如浏览器的使用、电子邮件等)第四章:文字处理与表格制作4.1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如Word)4.2 表格制作软件的使用(如Excel)4.3 文档与表格的美化4.4 常见问题与故障处理第五章:演示文稿与图形图像处理5.1 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如PowerPoint)5.2 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如Photoshop)5.3 演示文稿与图形图像的创意与设计5.4 常见问题与故障处理第六章:程序设计基础6.1 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6.2 常见编程语言简介(如C语言、Python等)6.3 程序设计的方法与步骤6.4 常见编程错误与调试方法第七章:数据库应用7.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7.2 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简介(如MySQL、Oracle等)7.3 数据库的设计与创建7.4 数据库的查询、更新与管理第八章: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8.1 网页制作基本概念与技术(如HTML、CSS等)8.2 网页设计与布局8.3 动态网页技术简介(如JavaScript、PHP等)8.4 网站的发布与维护第九章:计算机维护与安全9.1 计算机硬件的维护与升级9.2 计算机软件的安装与修复9.3 计算机安全与防护措施9.4 数据备份与恢复第十章:综合实践与应用案例10.1 综合实践项目的设计与实施10.2 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10.3 创新性与实用性项目的开发与实践10.4 项目总结与经验分享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计算机的发展史重点: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移动计算、云计算和等新兴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键盘区;NumLock
正确指法:
秦皇岛外国语职业学院教案首页
年月日
学科
计算机基础
年级
专一
课题
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具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和应用
2.掌握计算机的系统组成
3.掌握各个逻辑部件性能指标和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冯·诺伊曼存储程序、程序控制原理
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过程:
引入:计算机系统的启动,退出;(指导学生正确开关机)
1.计算机硬件系统(举例讲解)
(1)运算器
(2)控制器
(3)存储器
(4)输入设备
(5)输出设备输出设备
2.计算机软件系统
软件是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扩大计算机功能的各类程序、数据和有关文档的总称。
程序(program)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设计的一系列指令或语句的有序集合。
数据是程序处理的对象和处理的结果;
(3)网络化
(4)智能化
3.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2)计算精度高
(3)记忆力强
(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5)可靠性高、通用性强
4.计算机的应用(实例讲解)
(1)数值计算
(2)数据及事务处理
(3)自动控制与人工智能
(4)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和辅助教育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测试(Computer AidedTest)。
CPU、RAM存储器、晶体震荡器、集成电路
扩充槽:显卡、声卡、网卡
电缆插头:软驱、光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2.中央处理器(CPU)
计算机系统的核心,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
发展:8088-80286-80386-80486-Pentium Pro-Pentium MMX
字长:计算机数据总线的二进制位数。字长越长,运算能力越强。(BIT)8-16-32-64
屏幕尺寸:14英寸15英寸17英寸
刷新频率:每秒内屏幕画面的刷新次数。75Hz—90Hz
打印机:输出方式:点阵打印机
打印颜色:单色、彩色
工作方式:击打式—针式非击打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光打印机、喷墨打印机
绘图仪
7.键盘的使用:
功能健区:Esc F1----F12
主键盘区:Tab Caps lock Shift Ctrl Space Enter
汇编:
(2)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在计算机硬件和系统软件的支持下,为解决各类实际问题而设计的软件。
文字处理软件:WORD、Wps等。
电子表格软件:Excel
图形、图像软件。Paintbrush画笔软件和Photoshop软件。
网络通信软件:UNIX、WINDOWSNT等
三微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结构
1.主机板:多层电路板,外表两层印刷信号线路,内层印刷电源线路和地线。
(4)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现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5)第五代计算机――智能计算机
按应用划分
(1)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阶段
(2)微型计算机阶段
(3)计算机网络阶段
2.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1)巨型化(代表一个国家的计算机发展水平)
(2)微型化(代表一个国家的计算机国民应用水平)
机房使用规定;
上课要求;
作业完成;
一计算机的发展与特点
1.计算机的发展过程: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引出(历史的了解)
按计算机中使用的逻辑部件划分
(1)第一代计算机(1946年~1957年)――电子管计算机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年是采用晶体管
(3)第三代计算机(1965年~1970年)――集成电路计算机
文档是描述程序操作及使用的有关资料。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
DOS:字符式操作界面,单用户单任务
Windows:图形式操作界面,单用户多任务
UNIX:多用户多任务
工具软件:
程序设计语言软件: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源程序:
目标程序:
解释:
编译:
主频:计算机主时钟在一秒内发出的脉冲数。(PIV2.4G)主频:2.4Hz
3.内存储器
内存储器:RAM:存放当前运行的程序和数据,断点后信息消失。
(SRAM,DRAM)SRAM速度快。
ROM:只能读,不能删除或修改
Cathe::高速缓存
速度:CPU>Cathe>RAM
性能指标:存储容量:128M 256M 512M 1G
存取周期:存储器进行两此连续独立得操作(读写)所需的最短时间NS
4.外存储器
软盘:写保护口(1.44M)
磁道、扇区、簇
硬盘:柱面磁盘的高速旋转完成读写(80G)
U盘:MP3(2G)
5.输入设备
键盘、鼠标、手写笔、扫描仪、条形码输入器、触摸屏
6.输出设备
显示器:分辨率:屏幕上可容纳的像素点的个数800×600 1024×768
(5)通讯与网络
二计算机系统组成
1945年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提出了一个“存储程序”的计算机方案。
(1)采用二进制数的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2)将指令和数据存放在存储器中
(3)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和输出设备5大部分组成计算机。
其工作原理的核心是“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