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及相关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骨筋膜室综合症医疗护理和查房PPT课件
处方药
医生可能会开具一些强效 的止痛药或消炎药,需要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注射治疗
在患处注射类固醇药物, 以缓解疼痛和消炎。
手术治疗
切开减压
在严重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进行切开减压手术,以减轻组织 压力和改善血液循环。
修复手术
对于损伤较重的部位,需要进行修复手术,以重建受损的肌 肉和筋膜。
康复护理
物理治疗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创伤、骨折、血管损伤等是导致骨筋 膜室综合症的常见原因。
病理机制
由于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的 限制,使得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 受到压迫,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引发 急性缺血症状。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疼痛、感觉异常、肌肉无力、患肢肤色改变等。
诊断
根据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等)进行 确诊。
通过物理治疗,如按摩、温热疗 法、电刺激等,促进血液循环和
肌肉恢复。
运动康复
在疼痛缓解后,进行适当的运动康 复训练,逐渐恢复肌肉功能和活动 能力。
生活方式调整
改善生活习惯,如保持良好的坐姿、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等,以预 防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再次发生。
03
查房实践与案例分析
查房前的准备
01
02
03
01
定期进行体检
通过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骨筋膜室综合症风险因素,并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02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增加肌肉和骨骼的负担,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
引发骨筋膜室综合症。因此,应适时改变姿势,缓解肌肉和骨骼的疲劳。
03
合理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有助于预防骨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ppt
护理
• 护理诊断 • 疼痛——与肢体受伤或肿胀有关 • 有挤压综合征的危险 • 潜在患肢废用综合征 • 潜在水、电解质紊乱 • 潜在肾功衰 • 自理能力受限——与治疗性体位有关 • 焦虑等
护理观察
•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肌肉组织坏死广泛且严重时,可出现血压下 降、脉率增快、心率不齐等反应,应密切观察
•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解剖基础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 生与肢体特定的解剖结构有直接关系。肢体由骨干 和深筋膜组成封闭的坚韧筋膜室,内有肌肉、血管 和神经通过。 前臂和小腿都是由双根骨、骨间膜、肌间膜和深筋 膜组成筋膜室,结构更为坚韧,没有伸张余地,外 伤造成骨筋膜室压力增加容易压迫血管,造成肌肉、 神经缺血、坏死,导致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护理措施
• 一般护理 确保室内空气清新,每日通风2——3次,保持室温 23——25,紫外线照射20——30分钟每天,并注意保护眼、皮肤。
• 患肢护理 给予患肢抬高。但对单纯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者不可抬 高患肢,因可使动脉压降低,促使小动脉关闭,加重组织缺血。 应避免热敷、烘烤,尽可能使患肢温度降低,必要时可给予冷敷, 尤其在使用止血带的情况下更为重要;严禁按摩。
• 观察疼痛性质 疼痛与损伤程度不成比例是骨筋膜室内神经受压 和缺血的早期重要表现。肢体持续性烧灼状剧痛,进行性加重为 早期特点,应重点观察
• 注意皮肤温度、感觉、活动和末梢血运(肢体远端脉搏和毛细血 管充盈时间) 如出现末梢温度降低、淤紫、麻木、痉挛逐渐加 重,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 小便观察 如出现尿闭、肌红蛋白尿时,应按照急性肾功衰处理
•
④ 被动牵拉痛。缺血的肌肉受到牵拉时出现剧痛,这是早期诊断
的重要依据。
•
⑤ 肢体肿胀。受累肢体肿胀明显,张力大,皮肤发亮,有压痛。
骨筋膜室综合征观察及相关护理PPT课件
评价结果
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功能恢复良好,护理效果显著。
05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研究 进展
护理研究现状与趋势
护理研究现状
目前,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研究主 要集中在临床实践、护理效果评估和 护理干预措施等方面,旨在提高患者 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护理研究趋势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骨筋膜室综合征 的护理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合作、多 中心研究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方向,以提 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
对于异常情况应及时 报告医生,以便采取 相应处理措施。
观察结果应及时记录, 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03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措施
01
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清 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 休养环境。
02
03
04
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 活动,如进食、洗漱、 排便等。
定期记录患者生命体征, 观察病情变化。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 解其紧张、焦虑情绪。
护理研究方法与技术
01
02
03
04
观察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病 情变化和治疗效果,评估护理
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随机对照试验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对不同 护理措施进行对照研究,以确
定最佳的护理方案。
案例研究
对典型病例进行深入剖析,总 结经验教训,为临床护理提供
参考。
循证护理
基于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 经验,制定并实施最佳的护理
疼痛护理措施
01
02
03
04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遵医嘱给 予适当的止痛药。
指导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避 免疼痛加重。
通过分散注意力、放松技巧等 方式缓解患者疼痛。
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功能恢复良好,护理效果显著。
05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研究 进展
护理研究现状与趋势
护理研究现状
目前,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研究主 要集中在临床实践、护理效果评估和 护理干预措施等方面,旨在提高患者 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护理研究趋势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骨筋膜室综合征 的护理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合作、多 中心研究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方向,以提 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
对于异常情况应及时 报告医生,以便采取 相应处理措施。
观察结果应及时记录, 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03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措施
01
保持病室环境安静、清 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 休养环境。
02
03
04
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 活动,如进食、洗漱、 排便等。
定期记录患者生命体征, 观察病情变化。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 解其紧张、焦虑情绪。
护理研究方法与技术
01
02
03
04
观察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病 情变化和治疗效果,评估护理
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随机对照试验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对不同 护理措施进行对照研究,以确
定最佳的护理方案。
案例研究
对典型病例进行深入剖析,总 结经验教训,为临床护理提供
参考。
循证护理
基于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 经验,制定并实施最佳的护理
疼痛护理措施
01
02
03
04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遵医嘱给 予适当的止痛药。
指导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避 免疼痛加重。
通过分散注意力、放松技巧等 方式缓解患者疼痛。
《骨筋膜室综合征》PPT课件111
2.筋膜间室内压力超过30mmHg的不合作或昏迷病人 ; 3.筋膜间室内压力高于20mmHg的低血压病人
术后处理
• 30%高渗盐水纱布覆盖创面 • 输注血浆、人体白蛋白提高机体抵抗力,提高血浆胶
体渗透压 • 继续应用20%甘露醇 • 常规应用 5%碳酸氢钠,预防酸中毒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预防
• 首先医务人员必须熟悉产生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原因,对肢体的创 伤、尤其是闭合性创伤的患者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在骨折复位时 要轻柔稳妥,切勿反复而粗暴地进行整复而加重软组织损伤。禁 止抬高、按摩、热敷患肢,以免增加渗出及组织对无氧代谢产物 的吸收。术后抬高患肢有利于静脉回流。
方法,即在石膏固定1~2周后可行肌肉的舒缩运动,到了恢 复期以后可行患肢的主动伸屈活动,以免过早运动造成骨折 移位或钢针、钢板的折断,导致手术的失败,适时的锻炼才 能防止关节强直和肌肉萎缩,有效地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 对施行外固定,如应用石膏、绷带、夹板、牵引的患者,应严密 观察,注意末稍血运的情况,应向其交待注意事项,24小时内复 查。在应用止血带时最长时限不应超过1. 5小时,反复应用必须 间隔5- 10分钟
预防
• 对某些疾病所致意识丧失者应注意了解当时的姿势,肢体受压的时间及 局部的表现,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长时间的压迫而引起本征。
开放性损伤后缝合过紧
局部外加压力
重物、自身、牵引支架等压迫
外敷料包扎过紧
绷带、石膏、夹板过紧
筋膜间室 内容物体 积增加
出血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损伤后出血 血凝机制紊乱(如血友病) 缺血后肿胀(外伤压迫、损伤缺血、医源性)
操练过度(长时间或剧烈运动 后疲劳损伤)
创伤 、烧灼伤
药物和毒物刺激
手术
术后处理
• 30%高渗盐水纱布覆盖创面 • 输注血浆、人体白蛋白提高机体抵抗力,提高血浆胶
体渗透压 • 继续应用20%甘露醇 • 常规应用 5%碳酸氢钠,预防酸中毒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预防
• 首先医务人员必须熟悉产生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原因,对肢体的创 伤、尤其是闭合性创伤的患者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在骨折复位时 要轻柔稳妥,切勿反复而粗暴地进行整复而加重软组织损伤。禁 止抬高、按摩、热敷患肢,以免增加渗出及组织对无氧代谢产物 的吸收。术后抬高患肢有利于静脉回流。
方法,即在石膏固定1~2周后可行肌肉的舒缩运动,到了恢 复期以后可行患肢的主动伸屈活动,以免过早运动造成骨折 移位或钢针、钢板的折断,导致手术的失败,适时的锻炼才 能防止关节强直和肌肉萎缩,有效地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 对施行外固定,如应用石膏、绷带、夹板、牵引的患者,应严密 观察,注意末稍血运的情况,应向其交待注意事项,24小时内复 查。在应用止血带时最长时限不应超过1. 5小时,反复应用必须 间隔5- 10分钟
预防
• 对某些疾病所致意识丧失者应注意了解当时的姿势,肢体受压的时间及 局部的表现,2小时翻身一次,避免长时间的压迫而引起本征。
开放性损伤后缝合过紧
局部外加压力
重物、自身、牵引支架等压迫
外敷料包扎过紧
绷带、石膏、夹板过紧
筋膜间室 内容物体 积增加
出血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损伤后出血 血凝机制紊乱(如血友病) 缺血后肿胀(外伤压迫、损伤缺血、医源性)
操练过度(长时间或剧烈运动 后疲劳损伤)
创伤 、烧灼伤
药物和毒物刺激
手术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业务学习PPT课件
评估指标
反馈机制
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了解患者的训练感受和效果,以便对康复计划进行及时调整和优化。同 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评估过程,增强其自我管理和自我康复的能力。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定义和病理生理
深入理解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概念、成因及发展过程,包括其对肢体血 液循环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和信息传递准确性。
提升团队能力,优化服务质量
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
定期开展骨筋膜室综合征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团队 成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护理研究与学术交流
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护理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了解最新研究进 展和临床实践经验,推动团队能力提升。
服务意识与职业素养提升
强化服务意识培养,提高团队成员的职业素养和责任心,以更好地 满足患者需求并提供优质服务。
影响因素
包括外伤、骨折、手术、止血带使用不当、肢 体长时间受压等。
常见并发症预防措施
早期发现并发症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 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如肾
衰竭、休克等。
预防感染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 换敷料,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
预防肢体坏死
定期评估肢体血运情况,避 免长时间受压和过度牵拉。
患者心理需求与沟通技巧
持续改进方向和目标设定
护理流程优化
01
针对现有护理流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如完善评估
体系、优化急救流程等,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患者安全与舒适度提升
02
关注患者安全和舒适度,通过加强疼痛管理、预防并发症等措
施,降低患者风险并提高满意度。
团队协作与沟通改善
03
骨筋膜室综合症相关护理PPT课件
骨筋膜室综合症相关 护理ppt课件
目录
• 骨筋膜室综合症概述 • 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护理原则 • 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护理措施 • 案例分享与护理经验总结
01
骨筋膜室综合症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骨筋膜室综合症是一种由于骨、 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 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 缺血产生的症状。
特征
护理经验分享
经验一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 理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早期症状,如
疼痛、肿胀、感觉异常等。
经验二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药物治 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
经验三
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其 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增强 治疗信心。
经验四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 对骨筋膜室综合症的认识,预
预防血栓形成
适当活动下肢,促进血液循环,预 防血栓形成。
监测病情变化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 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03
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护理措 施
急性期护理
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遵医嘱给 予适当的止痛药,并采取其他非 药物性缓解疼痛的方法,如冷敷、
热敷等。
制动与休息
确保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避免 患肢活动,必要时使用石膏或支
具进行固定。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监测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 包括皮肤温度、颜色、感觉等,
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康复期护理
康复锻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肌肉收 缩训练、关节活动等,以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
物理治疗
采用物理治疗方法,如超声波、电刺激等,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 疼痛、促进组织修复。
目录
• 骨筋膜室综合症概述 • 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护理原则 • 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护理措施 • 案例分享与护理经验总结
01
骨筋膜室综合症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骨筋膜室综合症是一种由于骨、 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 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 缺血产生的症状。
特征
护理经验分享
经验一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 理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早期症状,如
疼痛、肿胀、感觉异常等。
经验二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药物治 疗、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
经验三
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其 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增强 治疗信心。
经验四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 对骨筋膜室综合症的认识,预
预防血栓形成
适当活动下肢,促进血液循环,预 防血栓形成。
监测病情变化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 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03
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护理措 施
急性期护理
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遵医嘱给 予适当的止痛药,并采取其他非 药物性缓解疼痛的方法,如冷敷、
热敷等。
制动与休息
确保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避免 患肢活动,必要时使用石膏或支
具进行固定。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监测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 包括皮肤温度、颜色、感觉等,
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康复期护理
康复锻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肌肉收 缩训练、关节活动等,以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
物理治疗
采用物理治疗方法,如超声波、电刺激等,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 疼痛、促进组织修复。
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护理和查房PPT课件
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 护理和查房ppt课件
目录
• 骨筋膜室综合征概述 • 患者护理评估与计划制定 • 日常生活护理指导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目录
• 查房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骨筋膜室综合征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于骨、骨间膜、 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 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 列早期症状和体征。
物理治疗
如冷敷、热敷、按摩等物理治疗方法,可帮助缓解局部疼痛和肌 肉紧张。
心理护理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 惧情绪,从而缓解疼痛。
05
查房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查房前准备工作
1 2
了解患者病情
查阅病历,了解患者的病史、诊断、治疗及护理 情况。
制定查房计划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查房计划,明确查房目的和 重点。
避免过度劳累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长时间 站立或行走,以减轻患肢负担。
保持情绪稳定
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心态, 避免情绪波动对病情产生不良影
响。
合理饮食调整建议
高蛋白饮食
控制盐分摄入
适量增加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 质的摄入,促进组织修复。
减少高盐食品的摄入,避免水肿加重。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 E等,有助于抗氧化和减轻炎症反应。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知识收获
学员们表示通过本次课程,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掌握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
实践应用
部分学员分享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如及时发现 并处理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目录
• 骨筋膜室综合征概述 • 患者护理评估与计划制定 • 日常生活护理指导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目录
• 查房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骨筋膜室综合征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于骨、骨间膜、 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 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 列早期症状和体征。
物理治疗
如冷敷、热敷、按摩等物理治疗方法,可帮助缓解局部疼痛和肌 肉紧张。
心理护理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 惧情绪,从而缓解疼痛。
05
查房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查房前准备工作
1 2
了解患者病情
查阅病历,了解患者的病史、诊断、治疗及护理 情况。
制定查房计划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查房计划,明确查房目的和 重点。
避免过度劳累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长时间 站立或行走,以减轻患肢负担。
保持情绪稳定
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心态, 避免情绪波动对病情产生不良影
响。
合理饮食调整建议
高蛋白饮食
控制盐分摄入
适量增加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 质的摄入,促进组织修复。
减少高盐食品的摄入,避免水肿加重。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 E等,有助于抗氧化和减轻炎症反应。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知识收获
学员们表示通过本次课程,对骨筋膜室综合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掌握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
实践应用
部分学员分享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如及时发现 并处理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观察及护理PPT课件
感觉异常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感觉减退、 麻木、刺痛等异常感觉,以及 这些感觉异常的分布和程度。
运动功能
观察患者的肌肉力量、关节活 动度和运动协调性,判断是否 存在肌肉萎缩或运动障碍。
血液循环
观察患者患肢的皮肤颜色、温度 和肿胀程度,以及浅静脉的充盈
情况,了解血液循环状况。
观察方法
01
02
03
04
询问病史Biblioteka 恢复。鼓励病人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 力的训练,如步行、上下楼梯
等。
定期评估病人的康复进展,及 时调整康复计划,以达到最佳
的康复效果。
04
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的健 康教育
疾病认知教育
骨筋膜室综合征定义
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其内容纳 相应肌肉、神经、血管等,当此区域内的组织产生缺血、 缺氧时,可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疼痛、感觉异常、麻痹、无脉等,患肢常呈现为苍白、厥冷、青紫、水肿或苍 白的颜色。
诊断标准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如血管造影、超声检查等)进行诊断。其中 ,最典型的是“5P”征,即疼痛、感觉异常、麻痹、无脉和苍白。
02
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的观 察
观察要点
疼痛情况
观察患者疼痛的性质、部位、程 度和持续时间,以及疼痛是否伴 随其他症状,如红肿、发热等。
饮食指导
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蛋白 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 入,提高身体抵抗力。
康复锻炼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 锻炼,如肌肉收缩运动等, 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功能。
心理支持与疏导
情绪管理
家属支持
帮助病人保持稳定的情绪,树立战胜 疾病的信心。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感觉减退、 麻木、刺痛等异常感觉,以及 这些感觉异常的分布和程度。
运动功能
观察患者的肌肉力量、关节活 动度和运动协调性,判断是否 存在肌肉萎缩或运动障碍。
血液循环
观察患者患肢的皮肤颜色、温度 和肿胀程度,以及浅静脉的充盈
情况,了解血液循环状况。
观察方法
01
02
03
04
询问病史Biblioteka 恢复。鼓励病人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 力的训练,如步行、上下楼梯
等。
定期评估病人的康复进展,及 时调整康复计划,以达到最佳
的康复效果。
04
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的健 康教育
疾病认知教育
骨筋膜室综合征定义
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其内容纳 相应肌肉、神经、血管等,当此区域内的组织产生缺血、 缺氧时,可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疼痛、感觉异常、麻痹、无脉等,患肢常呈现为苍白、厥冷、青紫、水肿或苍 白的颜色。
诊断标准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如血管造影、超声检查等)进行诊断。其中 ,最典型的是“5P”征,即疼痛、感觉异常、麻痹、无脉和苍白。
02
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的观 察
观察要点
疼痛情况
观察患者疼痛的性质、部位、程 度和持续时间,以及疼痛是否伴 随其他症状,如红肿、发热等。
饮食指导
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蛋白 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 入,提高身体抵抗力。
康复锻炼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 锻炼,如肌肉收缩运动等, 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功能。
心理支持与疏导
情绪管理
家属支持
帮助病人保持稳定的情绪,树立战胜 疾病的信心。
骨筋膜室综合征处理PPT
”
03
血供障碍
大血管受压、损伤、痉挛、梗塞或血栓形成,如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肱动静脉 损伤,断肢再植或血管术后血流不畅,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等造成组织缺血—渗血 —水肿恶性循环而发生本征。
”
缺血性变化过程
濒临缺血性肌挛缩
缺血早期,肌肉出现小量点状坏死灶 和间质纤维化。
缺血性肌挛缩
组织缺血没有得到及时救治,筋膜室 内部分肌肉组织不可避免坏死,经纤 维组织修复后形成瘢痕挛缩。
03
坏疽与全身反应
长时间大范围的肌肉坏死或肢体坏疽,无 法修复,可能导致截肢及全身不良反应危 及生命。
观察与诊断
局部症状识别
疼痛特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经历持续性 深部胀痛,呈刀割样、针刺样或 烧灼样痛,且随病情进展加剧。
“5P”征象识别
包括剧烈疼痛、肌肉麻痹(被动 牵拉疼痛)、患肢苍白或发绀、 感觉异常和无脉,是诊断该综合 征的关键指标。
损伤早期采用局部冷敷,低温可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 ,减轻组织充血。损伤后3-4天 可采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减轻 疼痛。
抬高患肢与体位引流
肿胀时抬高患肢15°-30°利于血 液、淋巴液回流,但时间不宜过 长以防缺血加重。主动或被动收 缩运动可防止供血不足,加快消 除肢体肿胀。
药物预防与护理
早期应用20%甘露醇消除组织水 肿,减轻压力;快速静脉输注生 理盐水预防压伤引起的急性肾功 能衰竭。受伤现场避免使用止血 带,急救时减少患肢活动,严禁 按摩及粗暴整复。
治疗策略
早期减压手术
01
02
03
减压时机的重要性
采用骨筋膜室组织压测定法,测 得组织压上升到与患者的舒张血 压差小于或等于30mmHg即应 立即减压。
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人的观察及护理ppt课件
术后指导病人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是病人 在整个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后 第1天指导病人进行除患肢以外的各关节的 任意活动,其目的是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 改变局部组织的营养状况,防止肢体发生 萎缩。护士应正确指导病人科学有效地进 行功能锻炼,同时防止活动过度,避免疲 劳,以防止骨折部位疼痛。正确的功能锻 炼可促进患肢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
骨折后要及时制动,争取准备复位并妥善 固定,行外固定时松紧要合适。要告诉病 人外固定后的注意事项,如肢体肿胀加重, 出现严重疼痛应及时告诉医务人员重新固 定,防止肢体受压。骨折不要反复整复, 多次复位增加组织损伤,加重肌肉肿胀, 容易引起骨筋膜室压力升高。手术时操作 要轻柔,防止软组织过度损伤。有血管损 伤时要及时手术探查、修复血管,防止骨 筋膜室综合征发生。
中度肿胀 患肢皮纹消失,皮肤发亮,肿胀程度增高, 肢体局部肿胀可波及四肢关节,局部因肿胀引起 疼痛明显,可影响肢体的功能活动。因此,应加 强对病人的巡视,严密观察肿胀程度的变化,同 时应注意观察肢体感觉、皮肤颜色、温度变化等。 根据不同情况调整肢体位置,皮肤呈青紫色时, 说明肢体静脉回流障碍,应适当抬高肢体15°~ 30°,以利静脉回流,抬高时间不可过长,防止 供血不足加重缺血;当皮肤呈苍白色时,提示肢 体动脉供血不足,应放平肢体,可增加脱水剂。 必要时测定骨筋膜室压力。一旦怀疑骨筋膜室综 合征发生,及时通知医生行切开减压。
患肢切开减压后常丧失大量的体液, 营养流失较多,故应给予高蛋白、高 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向病人讲 清楚饮食与伤口愈合的关系,强调饮 食治疗的重要性。戒烟、酒,烟中的 尼古丁能引起血管收缩,不利于伤口 愈合。
行切开减压术后的病人多存在恐惧、焦虑 心理,担心预后的情况。护士应加强心理 疏导,多与病人交谈,通过美好的语言、 端庄的举止、亲切的问候与病人建立良好 的护患关系,给予心理支持,使病人感到 真诚与温暖。同时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 要熟练、准确,动作轻柔,以增加病人的 信任感,消除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
骨筋膜室综合征观察和相关护理PPT课件
感觉减退或消失。
运动功能
评估患者的肌肉力量、关节 活动度和整体运动功能,判
断是否存在运动障碍。
血液循环
观察患者患肢的皮肤颜 色、温度和肿胀程度, 以及浅静脉充盈情况。
观察方法
详细了解患者的疼痛史、外伤 史和家族史,以及疼痛与活动
的关系。
体格检查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包括患肢的外观、关节活动度 、肌肉力量和神经系统检查。
康复训练。
症状表现
患者左下肢肿胀、疼痛,皮肤颜色发 红,皮温升高,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患者左下肢肿胀疼痛明显 减轻,皮肤颜色恢复正常,足背动脉 搏动恢复,最终康复出院。
案例二:成功治疗经验
患者基本信息
治疗效果
患者李某,女性,28岁,因长时间保 持同一姿势工作,导致右前臂出现骨 筋膜室综合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观察 和相关护理ppt课件
目录
• 骨筋膜室综合征概述 • 骨筋膜室综合征观察 •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 • 骨筋膜室综合征预防与控制 • 骨筋膜室综合征案例分享
01
骨筋膜室综合征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于骨、骨间 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 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 产生的症状。
疼痛护理
疼痛评估
采用疼痛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 估,为治疗提供依据。
物理治疗
如冷敷、热敷、按摩等,有助于缓解疼痛。
药物治疗
遵医嘱给予患者止痛药,缓解疼痛。
心理疏导
通过与患者交流,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感。
康复护理
康复锻炼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促进患 肢功能恢复。
物理治疗
如电刺激、超声等,促进血液循环和 神经再生。
运动功能
评估患者的肌肉力量、关节 活动度和整体运动功能,判
断是否存在运动障碍。
血液循环
观察患者患肢的皮肤颜 色、温度和肿胀程度, 以及浅静脉充盈情况。
观察方法
详细了解患者的疼痛史、外伤 史和家族史,以及疼痛与活动
的关系。
体格检查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包括患肢的外观、关节活动度 、肌肉力量和神经系统检查。
康复训练。
症状表现
患者左下肢肿胀、疼痛,皮肤颜色发 红,皮温升高,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患者左下肢肿胀疼痛明显 减轻,皮肤颜色恢复正常,足背动脉 搏动恢复,最终康复出院。
案例二:成功治疗经验
患者基本信息
治疗效果
患者李某,女性,28岁,因长时间保 持同一姿势工作,导致右前臂出现骨 筋膜室综合征。
骨筋膜室综合征观察 和相关护理ppt课件
目录
• 骨筋膜室综合征概述 • 骨筋膜室综合征观察 •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 • 骨筋膜室综合征预防与控制 • 骨筋膜室综合征案例分享
01
骨筋膜室综合征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于骨、骨间 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 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 产生的症状。
疼痛护理
疼痛评估
采用疼痛评分量表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 估,为治疗提供依据。
物理治疗
如冷敷、热敷、按摩等,有助于缓解疼痛。
药物治疗
遵医嘱给予患者止痛药,缓解疼痛。
心理疏导
通过与患者交流,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感。
康复护理
康复锻炼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促进患 肢功能恢复。
物理治疗
如电刺激、超声等,促进血液循环和 神经再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骨筋膜间室综合征预防
• (4)应用药物 ①早期可应用20%甘露醇药物,消 除组织水肿,减轻肿胀,减轻压力。为保护肾脏 功能,对甘露醇用量有学者做了研究,结论:应 用甘露醇125 ml/8 h,半量甘露醇(125 ml)与全量 甘露醇(250 ml)疗效相同,并显著降低了并发急性 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发病率,值 得借鉴。但若患者无尿不得使用甘露醇;②快速 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已被推荐用于预防压伤所引起 的ARF。补液量不足、补液速度慢等成为汶川地震 救治积压伤综合征伤员中肾功能损害发病率较高 的原因之一。
三 、演变过程
• 由于各种原因使骨筋膜室内压力达到一定 程度(前臂8.7Kpa,小腿7.3Kpa)都可使供应 肌肉的小动脉关闭,一般来说,神经组织缺 血2~4小时即发生感觉异常或过敏,完全缺 血8~12小时发生不可逆损害。如果不及时有 效解除室内压力,病情将迅速恶化。
三 、演变过程
(2)缺血性肌挛缩: 组织缺血没有得到及时救治,筋膜室 内部分肌肉组织不可避免坏死,经纤维 组织修复后形成瘢痕挛缩,导致畸形 (爪形手,爪形足),出现功能障碍。
五、骨筋膜间室综合征预防
• (3)抬高患肢,体位引流 肿胀持续不消退,极易 导致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发生,采用抬高患肢的 方法,使患肢抬高15°~ 30°,利于血液、淋巴液 回流。但抬高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因体位性供血 不足而加重缺血。如果出现患肢末端皮肤颜色变 苍白时,说明动脉供血不足,应放平患肢。笔者 经临床实践证实,在抬高患肢的同时,做患肢肌 肉主动或被动收缩运动,利用肌肉收缩和舒展功 能,促进血液回流,增加供血能力,可防止肢体 抬高时造成的供血不足以加快消除肢体肿胀。
三 、演变过程
(3)缺血坏死严重(坏疽):时间长、大 范围的组织缺血,使大量肌肉坏死或 肢体坏疽而无法修复,导致截肢,甚 至进一步引起全身不良反应而危及生 命。
三 、演变过程
• 神经——缺血30分钟 暂时功能障碍 缺血12--24小时 永久性功能障
碍 • 肌肉——缺血4-12小时——不可逆性功
六、 护理要点
• 1、受伤现场抢救时尽量避免使用止血带,必 须使用时尽快转运病人,减少组织缺血时间, 并注意按时松解止血带。
(5)无脉(pulselessness):
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但是此项指标并非 可靠,因为骨筋膜室内压力上升时,首先阻断毛 细血管和小静脉,但此压力尚不足以影响肢体主 要动脉的血流,因此肢体远端脉搏依然存在,指 (趾)毛细血管充盈时间仍属正常,但肌肉可能 早已发生缺血,只有大动脉损伤者一开始便无脉 。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观察 及护理
一 、概念
• 骨筋膜室综合征: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 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 性缺血而产生的早期证候群,是一种严重 损伤后的反应性疾病。
• 临床表现:患肢疼痛、麻木、手指或足趾 不自觉屈曲,被动牵拉可引起剧烈疼痛, 患肢肿胀、触痛明显。
• 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五、骨筋膜间室综合征预防
预防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有以下几点: (1)冷疗 损伤早期可局部冷敷,低温可降低毛细血
管通透性,减少渗出,减轻局部组织的充血、出 血,减少局部组织耗氧量,达到减轻肿胀、阻止 形成严重的肢体肿胀的目的。但要注意,冷敷时 间不得超过30 min,一般为15~ 30 min。同时, 注意观察皮肤的温度、感觉、颜色。 • (2)热疗 损伤后3~ 4 d后可采用热敷或其他热疗 方法,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改善供 血。
二 、病因(是由于骨筋膜室内压力
增高所致)
(一)骨筋膜室容积骤减
1)敷料包扎过紧:四肢损伤或骨折应用 绷带石膏或小夹板后,随着患肢创伤性 水肿的发展,使原松紧适中的包扎物变 得过紧而形成压迫。如果早期包扎已经 较紧则本征可能更早发生。
2)严重的局部压迫:在地震或建筑物倒 塌,肢体长时间被重物挤压,或者昏迷、 安眠药过量、酗酒等原因致肢体长时间 被压在身下。
二、病因
(二)骨筋膜室的内容物体积剧增:
1、任何原因致肌肉缺血后,发生缺血、 水肿的恶性循环。
2、挫伤、挤压伤等损伤性室内肌肉严 重水肿。
3、小腿的激烈运动和过度疲劳的长途 跋涉。
4、有凝血机制障碍或严重骨折移位, 引起的骨筋膜室内大血肿。
5、毒蛇、毒虫咬伤而引起的严重水肿。
二、病因
(三)血供障碍: 大血管受压损伤痉挛梗塞、血栓形成, 如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肱动静脉损 伤,断肢再植或血管术后血流不畅,止 血带使用时间过长等造成组织缺血—渗 血—水肿恶性循环而发生本征。
患肢苍白:
四 、观察要点
二、全身症状: 当组织缺血较久,肌肉坏死较广泛严重时, 将出现全身性反应,病人血压下降,脉 率增快,心律不齐,甚至死亡。
五、骨筋膜间室综合征预防
• 骨筋膜间室综合征预防的形成,是一连续的进行 性的病理过程,对于挤压伤和严重创伤者,应立 即给予护理干预处理。 伤后怀疑本征者,应松解一切敷料及外固定物。 因为只要肌肉组织处于肿胀或受压状态,即会发 生微循环减弱,就会发生缺血、缺氧,只是程度 不同而已,重者将发展一 局部情况:是否出现“5p”征象 (1)剧烈疼痛(pain):
发病部位出现持续性深部胀痛呈刀割样、针刺样、烧 灼样痛,且进行性加剧,为本征最早期的症状。要注 意区分3种疼痛:自觉痛、触压痛、牵拉痛。一般止痛 药不能缓解,晚期严重缺血后神经麻痹即转为无痛。
(2)肌肉麻痹(瘫痪)(Paralysis)(被动牵拉疼痛): 患肢进行性肿胀,肌腹处发硬,肌肉僵硬似条索状, 肢体甚至呈圆筒状僵硬,手指处于屈曲位,主动或被 动牵伸时疼痛加剧。
一 局部情况:是否出现“5p”征象
(3)患肢苍白(pallor)或发绀: 早期受累区远侧的指(趾)苍白、发绀或潮红, 后期呈暗红或暗紫色或成大理石花纹状皮肤,菲 薄光亮,可有水泡。
(4)感觉异常(paresthesia): 患肢出现套状感觉减退或消失,神经缺血的另
一早期表现是:患处筋膜室中通过的重要神经其 远端分布区出现感觉异常过敏或迟钝,患处局部 麻木感和异样感,两点分辩感觉消失和触觉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