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实验心得

合集下载

地图学周末实习心得

地图学周末实习心得

地图学周末实习心得从2012年12月15日至29日之间的周末,我们12级地理科学系进行了实践性学习,分为A足和B组,我在B7组,我组实习项目具体的安排为2012年12月15日——小区域平面测量、16日——水准测量、22、23日——专题地图制作、原定于29日的实习因计算机考试推迟为30日——地形图野外判读。

作为一名大一新生就可以利用周末实习,当时是多么的激动和开心,第一天实习时,很早就到了指定的地点等待,组长领我去拿仪器时,充满了各种好奇,充满了希望,对实验室的仪器感到陌生,但又抑制不了自己的激动心情。

然而,待老师讲完如何使用大平板仪后,我们组组员就开始行动了,但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随着我们一步步的琢磨,一次次的讨论,还是不能下手测量,在此过程中,主要的问题是:一、平板仪整平时,误差大,不能将水泡居中;二、铅垂线的使用存在模糊感;三、起始点在图纸上的定位。

将近中午了,我们仍未明白如何操作,后来经管庆林老师的指导,我们慢慢的走上了轨道,开始了我们的测量工作。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以及其他小组都没有回食堂吃午饭,叫了外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抓紧测量,因此,当天的午饭是在室外匆忙的吃的,我当时就想:“其实,这样的生活也是很不错的,很同学们一起,这样的时光是多么的快乐,是以后多么美好的回忆……”时间在悄悄地流失,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冬天的夜总是黑得那么的早,我们虽然没有测量成功,但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大平板仪的使用,小区域测量的方法,以及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在空余的时间,我们小组申请了仪器重新测量了一边。

16日,水准测量,因吸取前一天小组的经验教训,实习过程中并遇到太多的问题,可喜的是,我们B7小组的水准测量的数据和计算结果存在于误差的允许范围里。

22、23日——专题地图制作,在这一个实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Arc GIS软件的操作界面是全英文的,本来对于一个新手来说,利用中文的软件制作专题地图都存在一定难度,更何况软件的操作选项还是英文的。

地图学金山实习报告

地图学金山实习报告

金山实习报告在经过紧张又充实的一个多月对地图学知识的学习后,我们先了解了地图的基本知识,对地图学这门课程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然后对地形图及其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学习,对地图的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等等进行了系统学习。

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掌握并应用有关地图学的知识,学校安排了金山实习的活动,让我们真正走入野外,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这也刚好体现了地图学的理论性、技术性与实践性。

其实一开始了解到金山实习的时候,是有些紧张的。

毕竟将学习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活动中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但是想到同组的同学、同行的老师和为期一个多月的课程学习,我又充满了信心我们实习的地点是金山,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郊的苏家坨镇,是海淀、昌平、门头沟区的交界地带。

距首都师范大学30公里,颐和园18公里,中关村2公里。

纬度范围40°02’30”N-40°04’28”N,经度范围116°04’35”E—116°06’35”E。

是中国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带,也是燕山和太行山的过渡带。

金山的地形大势为西高东低地貌主要为丘陵,平均海拔290米,最高点位于鹫峰,为465米,最低点北安河镇62米。

气候为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其水系并不发育,但可见少量水库和冲沟。

其北部有潭水,金山寺还有金山泉。

虽然地下水不丰富,但水质好,埋藏深,有山泉。

夏季暴雨山洪冲积形成很多冲沟。

该地区植被覆盖率极高,高达90%,深林覆盖率高达85%,以原始次生林为主。

植被种类达80多种,植被覆盖区域主要为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果园,具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

在金山实习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五天,但是鹫峰的美景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在实习过程中也拍摄了很多照片。

金山地区的居民点主要为管家岭、北安河村、徐各庄、九王坟,目前都在进行拆迁工作,这也给我们进行实图对照活动造成了很大困难。

其中北安河村为最大居民点,四十七中占地面积较大。

金山地区还有火车线路铺设,纵穿南北,将金山地区一分为二。

地图学实验心得

地图学实验心得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的实验,使我更加了解了ArcMap9.3这一款制图软件。

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和使用了很多以前没有用过的功能。

例如,在以前的实验中,并没有使用过采用分区统计图表法来制图,而在本次的专题地图的制作中则使用到了该功能。

在本次实验的过程中,最重大的发现则是在ArcMap中对线要素进行剪切、连接等操作。

在以前地理信息系统的实验过程中,每当需要对线要素进行剪断等操作的时候,都需要将其转换到MAPGIS中进行操作,需要进行多次的数据转换,而且由于使用的MAPGIS的版本较低,并不能很好的进行操作,很影响实验的效率。

但是,在本次实验的过程中,却发现可以直接在ArcMap中使用Advanced Editing功能直接进行剪切、连接和捕捉节点等功能,使得制图的过程更加方便。

当然,也同时发现了MAPGIS的新功能,比如利用MAPGIS进行拓扑错误检查,可以很方便的发现拓扑错误并进行修改。

此外,在查找和筛选底图的过程中,看到了大量的地图,发现很多规范有趣的地图网站,也算是意外收获。

比如本次实验底图的数据来源“天地图•浙江(浙江地图网)”,在我看来,就是比较完善的有关地图的网站,该网站有很多制作精良的地图来描述和体现浙江省的基本情况,如自然地理、人文经济等。

在欣赏这些的地图的时候,它们的配色、整体的布局、信息的表达以及看似繁杂但实际清晰的条理给我留下的深刻的映像,感受到地图的化繁为简、精巧细致之美,在自己制图的时候也在一定程度上模仿那种精美的色调搭配及图面分布。

其中有一副表示浙江省地势图的专题地图,采用分层设色法,根据不同的等深线来设置海洋的颜色,显得十分的漂亮。

但是遗憾的是,由于软件的限制,我最初想要用渐变蓝色的来描绘海洋的想法并没有实现。

其实,在本次实验中,一共有四种软件可以选择,即MAPGIS67、MAPGIS K9、ArcMap9.3和ArcMap10.0,其中MAPGIS67和ArcMap9.3是以前学习使用过的软件,而MAPGIS K9和ArcMap10.0则是前面两种软件的升级版本,具有更加强大的功能和完美的图形表达方式,比如在ArcMap10.0中可以对象元进行自动跟踪,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矢量化的工作量,而且,在其中还可以对河流进行一种由粗到细的过度显示,都是很吸引我的功能。

地图实习心得体会如何写(模板9篇)

地图实习心得体会如何写(模板9篇)

地图实习心得体会如何写(模板9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合同协议、学习总结、生活总结、工作总结、企划书、教案大全、演讲稿、作文大全、工作计划、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 learning summary, life summary, work summary, plan, teaching plan, speech, composition, work plan, other information, etc.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地图实习心得体会如何写(模板9篇)发表心得体会可以为他人提供经验和启示,也能让自己思考更深入。

地图学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地图学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地图学课程设计心得体会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更加扎实的掌握了有关地图制作的基本知识,而且掌握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编制方法与过程、制图综合的理论与技术熟使用悉用MapGIS、ArcGIS等制图软件以及结合运用 Photoshop进行地图编制的全过程及基本方法,了解MapGIS、ArcGIS在制图领域中的应用。

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地图编绘的基本原理、综合理论和方法,从而提高我们的专业水平和动手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在制图过程中然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并通过同学间互相帮助以及向各师兄的询问,最终完成了省市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的制作。

在制图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对软件不不熟悉。

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发现错误和不足,不断改正,不断领悟,不断获取。

在制图过程中,本身就是在践行“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知行观。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学习到了曾经不知道不懂的东西。

所以在今后社会的发展和学习实践过程中,一定要不懈努力,不能遇到问题就想到要退缩,一定要不厌其烦的去探究,然后一一进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完成想做的事,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劈荆斩棘,收获喜悦,收获成功!课程设计诚然是一门专业课,使我很多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上的提升,同时又是一门辩思课,给了我很多思,给了我莫大的空间。

同时,设计让我感触很深。

使我对抽象的理论有了具体的认识。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掌握了专业软件件的运用;掌握了地图矢量化的不同方法,地图匹配,属性编辑,以及如何提高地图质量,地图美观,也掌握了制图方法和技术,通过查询和收集资料,也懂得了很多的专业术语和知识。

我认为,在这学期的实验中,不仅培养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

更重要的是,在实验课上,我们学会了很多学习的方法。

而这也是日后最实用的,真的是受益匪浅。

地图制图学实验报告

地图制图学实验报告

地图制图学实验报告地形图矢量化报告一、步骤1.为了提高图形显示的速度,在矢量化地形图之前需要先把图像转换成“.msi”格式的图形。

转换方法:如图1所示,单击主界面“图象处理”---“图像分析”,进入图像分析模块,如图2所示。

图1 mapgis 主界面单击图像分析窗口的菜单“文件”,在下拉列表中点击“数据输入”,在弹出的数据转换对话框中将转换数据类型设置为tif,然后点击添加文件,将要转换的tif格式的地形图添加在文件列表中,再点击转换,即可进行文件的转换。

如图三所示。

图3 数据转换对话框2.图像配准图像配准的目的是让扫描的地形图具有地理坐标。

方法:进入主界面“图象处理”---“图像分析”模块,点击菜单文件下的“打开影像”,对话框中选择刚转换好的的msi文件。

如图4所示:图4 打开光栅地形图在镶嵌融合菜单下选择添加控制点,进行图像配准。

方法:单击图上方里网的结点处,在弹出的屏幕中将十字光标尽量与方里网的线条重合。

然后单击空格键,弹出输入控制点的坐标对话框,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该点的坐标。

即完成对该控制点的配准。

之后即可进入下一结点进行配准,直到将所有控制点都配准完毕。

图6 输入控制点坐标对话框二、实习任务1.矢量化地形图(每人4格地形图),图层包括等高线、高程点和河流三个图层。

等高线包括首曲线和计曲线,河流包括单线河和双线河。

2.对等高线进行拓扑检查(检查有无相交、断开的等高线等),对等高线进行高程赋值。

3.将本小组的所有人矢量化的等高线连接起来。

4.进行拓扑检查无误后生成数字高程模型。

三、实习方法1.用photoshop裁剪我们所需地形图,剪出我们所需区域。

2.将裁剪后的图形转换为msi格式3.进行图像配准单击mapgis主界面上“图像处理”,再单击“图像分析”,点击菜单文件下“打开影像”,选择刚才的msi文件,在“镶嵌融合”菜单下选择“添加控制点”,进行图像配准。

单击每一个方里网节点处,弹出的十字光标尽量与方里网交点重合,按空格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该点坐标。

地图学实习报告

地图学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及任务1)通过野外认识实习,巩固和扩充课堂学习的地图知识,提高读图能力;初步了解野外工作方法,掌握野外定向定点的简易方法,运用罗盘、GPS等设备进行基本的定位定线工作,面对野外的复杂地形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处理与运用。

2)通过参观煤航航测遥感局和陕西测绘局,初步了解地图制图的相关程序步骤,加深对地图制图工作及过程的了解,了解遥感与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联系,了解遥感技术的操作及处理过程。

3)运用地图学实验课所学习的内容,对地图矢量图进行符号化,熟悉地图符号化及相关处理的方法步骤。

实习内容1)野外实习:野外实习主要是运用课堂上所学习的相关知识,对地形图及土地利用专题地图进行读图的工作及相关仪器(罗盘,GPS)的使用,具体包括地形图的阅读、地形图的外业定向、确定站立点点位以及进行地图图解分析等内容。

地形图的阅读,主要是对地形图基础要素的阅读以及通过已知高程点对等高线的推算。

罗盘与GPS作为地图读图中的两各重要仪器,其在地图定向、坡度及方位角测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地形图的外业定向是通过罗盘以及地物地貌对地形进行分析,从而在地图中标定位置的工作;站立点点位主要是运用实物定位、后方交会法定位以及GPS定位等方法确定自己站立在图上的位置;图解分析主要运用是新增点位,即运用前方交汇法确定新增点位的位置,对新增点位在地图上进行标定。

2)参观实习参观实习主要是对煤航航测遥感局和陕西测绘局进行参观,了解遥感工作的步骤及应用,对遥感有粗略的认识,同时了解地图制图的相关程序步骤,对地图的制图过程有大致的了解,明确未来的学习目标及方向,为下阶段的学习提供概况。

3)操作实习操作实习是通过地图学实验课所学习的内容,对地图学的软件应用进行联系,主要是进行地图矢量图的符号化以及出图等工作,加深对于地图学的认识以及实际操作能力,了解符合相关标准的地形图的制图模式,仿照进行制图。

地图学课程感想

地图学课程感想

一、名词解释地图: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学: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输为中心,研究地图的理论、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科学。

ICA定义大地水准面:当海洋静止时,自由水面与该面上各点的重力方向(铅垂线)成正交,这个面叫水准面。

在众多的水准面中,有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相重合,并假想其穿过大陆、岛屿形成一个闭合曲面,这就是大地水准面。

方位投影:以平面作投影面,使平面与球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纬线投影到平面上而成。

等角投影:投影面上某点的任意两方向线夹角与椭球面上相应两线段夹角相等,即角度变形为零ω=0(或a=b,m=n)。

地图概括(generalization):也称制图综合,就是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视觉变量1.形状变量:是视觉上能区别开来的几何图形的单体。

2.尺寸变量:是组成不同形状的符号在量度上的变量。

3.方向变量:适用于长形或线状的符号4.颜色变量:是最活跃的视觉变量,又包含三个子分量:色相,亮度,彩度。

5.网纹变量:指在一个符号或面积内部对线条或图形记号的重复交替使用。

分区统计图:大多数的统计信息即是以区划单元作为采集、组织的统计分区。

在各统计分区内以点状符号表示制图数据的方法称为分区统计制图法。

分层设色法:将等高线划分为不同的高程带,并以不同的颜色区分。

遥感技术:是指从地面到高空,对地球和天体进行观测的各种综合技术总称,由遥感平台、传感仪器、信息接收、处理、应用等部分组成。

二、问答题1、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地图的功能认知功能⑴形成整体、全局的概念⑵获得制图对象定性与定量特征⑶建立制图对象之间的空间关系模拟功能信息的负载与传递2、地图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3、我国按经差3·或6·是如何进行分带投影的(加图)中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1∶1万(3°分带)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6°分带)4、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中国地图出版社1976年设计,其经线间隔按与中央经线经差的正切函数递减。

地图制图实训报告心得体会

地图制图实训报告心得体会

地图制图实训报告心得体会
在进行地图制图实训过程中,我有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地图制图需要准备充分。

在制图之前,要先确定所使用的数据来源,并对数据进行筛选、整理和处理。

同时,确定地图的主题和目的,以便有效地选择合适的制图方法和表达方式。

此外,还需要结合地图制作软件的使用技巧,熟悉各类地图符号和渲染效果,才能制作出具有清晰、准确、美观效果的地图。

其次,制图过程中要注重细节和准确性。

在添加数据和标注信息时,需要核对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确保地图的信息正确传达。

同时,要注意地图的比例尺、图例和坐标轴的设计,使读者能够清晰理解地图上的内容,避免产生误解。

此外,地图制图也需要考虑读者的需求和背景知识。

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可以选择不同的地图风格和表达方式。

例如,对于专业人士,可以使用更专业的地图符号和制图技巧;对于普通公众,可以采用更简单、直观的表达方式,使得地图更易于理解和使用。

最后,制图过程中要保持探索和学习的心态。

地图制作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改进的过程,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参考他人的地图作品来提高自己的制图水平。

同时,也要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工具,不断探索和创新,使自己的地图作品更具个性化和创造力。

总之,地图制图实训是一个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过程,需要在保证准确性的基础上,注重细节和读者需求,同时保持学习和创新的态度。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积累,相信自己的地图制图能力将会得到提高。

地图学实习报告山东交通学院

地图学实习报告山东交通学院

地图学实习
班级:
姓名:
学号:
地图学实习报告
在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完成了地图的配准并开始进行矢量化各类地理要素
在此前均是进行地图配准的操作时截的截图,进行地图配准需要先在图层的属性里将单位改为“米”,之后则是选择坐标系选择的坐标系为“西安1980”,在这些步骤之后再添加控制点以及做最后的配准。

这些图片则是进行要素矢量化的途中做额的截图,最后标注高程点,此后进行克里金
最后插入文本编辑上普吉地图这一名字,然后插入指北针、图例、比例尺等标注。

最后导出地图。

总结
经过此次实习,我明白了哪些知识点是上课时遗漏的,也弄明白了在我心中一知半解的那些重要的地图学知识。

果然,要想使自己的专业知识烂熟于胸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实践。

在此次实习中我如其他同学们一样,做着一样的任务,只不过有的同学建立的要素类比较少,做的就轻松些,有的同学建立的要素类比较多就累一些。

当然,我在比较累的同学的行列里面,我比其他同学更悲催的一点就是周三我的数据库里面的数据都清空了。

感觉身边的温度降到冰点,就只能一点点地重新做,但是有了前面做过的经验我也做的更快了,同样的,我的要素类还是设置的比较多。

由于数据丢了嘛,空余时间里比较多的时间也献给这个时间,被我用来追赶其他同学的进度,直到最后导出地图,心中紧绷的弦也松下来了。

我认为此次实习中我比其他同学所收获的更多,由于做了两遍的缘故,我自认为此后进行矢量化时的速度会比大多数同学更快,也同样获得了课堂之外的东西——不轻易放弃的精神。

地图学上机报告心得

地图学上机报告心得

地图学上机报告心得概述在地图学上机实验中,我学到了地图制作、地图投影、地图符号化等基本的地图学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从实验过程、实验感悟、实验收获三个方面,总结和反思这次实验。

实验过程这次实验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地图制作软件ArcGIS,制作一幅地图,地图内容和范围自选。

在实验过程中,我选择制作了一个以我所在的城市为中心,展示城市周边主要景点和交通路网的地图。

具体步骤如下:1. 数据收集:在实验前,我先行收集了城市周边的景点和交通路网的数据。

通过百度地图等资源,我找到了城市附近的著名景点的坐标,并且从政府网站上获取了路网的相关数据。

2. 数据处理: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选择合适的投影方式,并对数据进行投影变换。

由于我选取的是城市为中心的地图,选择了等角方位投影,使得地图能够更好地展示周围地理环境。

3. 地图绘制:通过ArcGIS,将经过处理的数据导入软件中,进行地图绘制。

在绘制过程中,我使用了合适的符号和颜色来表示不同的景点和路网信息,使得地图更具有可读性。

4. 地图导出:完成地图绘制后,我导出了一幅高质量的地图图片,并保存为常用的图片格式,以便后续使用和展示。

实验感悟通过这次实验,我收获了很多地图学方面的知识,并且对地图制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以下是我在实验中的一些感悟:地图制作是一项综合性的艺术在地图制作过程中,除了需要具备地理学和地图学的基础知识外,还需要一定的艺术天赋。

合理运用颜色、符号和图形等元素,在表达地理信息的同时,还要保持地图的美观和易读性。

这需要我们有一定的审美和设计能力,才能制作出令人满意的地图作品。

数据处理是地图制作的关键环节数据处理是地图制作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地图的准确性和可视化效果。

在实验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数据处理的重要性。

合理选择投影方式和坐标系统,对数据进行投影变换和筛选,能够更好地展示地理空间关系和分布规律。

地图制作是一项灵活的工作地图制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地图的目的和受众群体的特点,来灵活调整地图的内容和形式。

地图学野外实习报告

地图学野外实习报告

地图学野外实习报告
地图学野外实习报告
第一篇:地图学野外实习报告
②利用直长地物标定:利用直长地物此次实习我们首先是用罗盘测定水库旁边的水文台的方向,是W245° 即北偏西15°. B. 利用罗盘确定两个地图和实地都有的明显标志物的方向,然后利用建立坐标的方法来确定我们所在地在图上的位置,即是利用已知明显地物来确定所在地。

A. 通过地形图与实地地物的对照,先对照大而明显的山顶、山脊、谷地,然后再顺着 4 山脊、谷地的方向,根据方向、距离、高程及关系位置对照山顶,鞍部、山背、山谷等地形细部。

a) 先通过罗盘确定地图的真北方向; b) 确定观测点在图上的位置,用直尺切于该点; c) 向实地目标(中国移动塔)瞄准,并沿尺边向前画方向线。

利用相同方法绘出黑板冲大桥桥墩与观测点之间的方向线。

村子旁边分布着蔬菜地,村子里还种有柿子树。

公路为一般的两车道,沿着水库堤坝呈东北--西南的走向,为村民的出入带来了方便。

在地图上原有的民居主要分布在北部,现在在村子的南部也有分布,有继续延伸的趋势。

由于建设公路,使得小山丘与原来山体分隔开。

5 山丘上的植被主要是草本植物及很少的乔木幼苗,由于季节已进入冬天,草本植物大部分都开始枯萎。

山丘旁边到水库堤坝边上地势相对陡。

从山
丘东侧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实习过程的路线,从华泰旅游度假中心东北公路拐弯处、养鸡场(原豆腐厂)以及大松子园,我们环绕小山丘走了一圈。

在山丘与原来山体相连的一侧,我们看到了山丘从顶到底部的土壤层分布,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

在底部的母岩,在长期的风化作用下,覆盖着一层风化物。

工作报告之地图学实习报告心得

工作报告之地图学实习报告心得

地图学实习报告心得【篇一:地图学实习报告】2013级地理科学专业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时间: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地图学》实习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mapinfo地图可视化方法,熟悉mapinfo操作的主要特点,掌握主要对话框及其交互操作方法;2. 熟悉mapinfo系统基本界面、菜单(文件、编辑、工具、对象、表等菜单)及主要命令菜单、工具栏及主要工具按钮,并掌握其使用、操作方法;3. 掌握地图对象(点、线、面、注释)采集、编辑的基本操作方法;4. 熟悉并掌握mapinfo系统“表”及操作方法,掌握地图分层、管理及操作方法:5. 熟悉、掌握地图装饰、渲染二、实习内容:1、运行mapinfo,打开栅格表,熟悉mapinfo系统基本界面: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2、熟悉文件菜单、命令的使用方法,及其相关联打开的主要对话框的交互方法,巩固mapinfo表、mapinfo工作空间概念;3 悉主工具栏,绘图工具栏主要工具按钮的使用方法;4 熟悉图层控制对话框的交互操作,了解增、删图层及图层状态控制的基本方法;掌握主工具栏,绘图工具栏主要工具按钮的使用方法,练习点(含注释)、线、面等地图对象输入、编辑的基本操作方法;5、应用mapinfo软件制作普通地图;6、进行专业内容的专题地图设计;7、应用mapinfo软件制作专题地图;8、写作实习报告。

三、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1:机器容易死机。

解决:自己把握一个大概时间定时保存。

问题2:保存时更新失败。

解决:再做一些细微小修改,然后再保存一次。

问题3:画图不够精确,容易画歪。

解决:适当调整比例。

问题4:布局由于时间不够没法及时完成,并且不能以之前的方式保存。

解决:选择保存工作空间进行保存,下次直接开启保存文件即可接上次工作。

问题5:普通地图布局时,各市名称重叠,遮住标记点。

解决:调整名称大小及标记点大小,再作适当的位移。

问题6:专题地图颜色过深。

地图学个人实习报告-制作专题地图

地图学个人实习报告-制作专题地图

地图学个人实习报告——制作专题地图土管4班莫紫君201231162623实习目的了解专题地图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对ArcGIS制作地图的初步感性认识。

了解专题地图的编图过程,初步掌握专题地图设计的技能。

根据资料,自定题目。

地图设计要清晰、规范。

实习数据广州市行政区划图(老师提供)2013年广州市各区市的面积、人口总数、男女性人口数(广州统计局的统计年鉴),并计算人口密度。

实习步骤(1)启动ArcMap。

(2)点击“文件”,打开老师传给我们的shapefile文件,在图层数据库中出现“行政区”图层。

(3)在“行政区”图层点击鼠标右键,选择atribute,打开属性表(atribute table)。

(4)点击options,打开菜单,点击add field,增加属性表的字段:区名、人口密度、男性总数、女性总数。

打开editor编辑器,开始编辑属性表的属性信息,根据查阅的资料输入各字段的相关数据,保存编辑好的属性信息,退出编辑器。

(5)在“行政区”图层点击鼠标右键,选择properties,再选择symbology。

(6)在symbology界面选择quantities,添加“人口密度”字段,设置:分级为5,颜色为浅绿(如上图),点击“应用”查看效果,点击“确定”退出编辑。

(7)点击鼠标左键选择shapefile文件拖进图层数据库中,出现一个“行政区”图层。

(8)在“行政区”图层点击鼠标右键,选择properties,再选择symbology。

(9)在symbology界面选择Show为Charts:Pie,添加“男性总数”“女性总数”字段,并选择好颜色方案(如上图)。

(10)设置饼状图中饼的大小。

选择第2种Variation Type,这样饼的大小会与字段数值之和关联;同时再设置Size来控制饼图的大小。

点击“应用”查看效果,点击“确定”退出编辑。

(11)添加图廓线。

点击insert,选择neatline,按上图的效果设置其格式和大小。

地图学实验报告

地图学实验报告

地图学实验报告导言地图学是一门关于地球表面景观、物质、人文等均衡构成的学科。

人类自古以来便已经开始制作地图,通过地图可以了解到地球上的各种信息和景观。

随着科技的发展,地图的制作、更新、存储与分享方法逐渐在不断变化。

本文主要介绍通过实验、研究及统计方法来解析几种地图类型的相关问题。

第一部分:实验背景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地图的实验与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交通地图:用于了解道路、桥梁、机场等的位置和情况,方便人们更加有效率的旅行和商务交往。

2.人口分布地图:用于了解不同区域或城市的人口分布情况,有助于规划城市建设、区域发展。

3.地质地图:通过地质现象的图示,了解不同地区地壳构造、地质环境及资源情况,为国土资源规划管理和环境治理提供依据。

第二部分: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交通地图、人口分布地图和地质地图各自的特点、制图方法、应用范围和意义,以及通过实验来对比这些地图类型之间的差异以及发现并分析其内在联系。

第三部分:实验流程和结果交通地图实验我们选择了上海市的地图进行实验,对比交通地图中的公交网络、地铁网络和高速公路网络。

对于不同的网络类型,使用了颜色、线条不同等各种方式来加以表述。

在观察中,我们发现虽然公交、地铁和高速公路网络都是通过桥梁和道路相连的,但它们的每一种的路线构建却有着不同的特点,各自的路线也都相对固定。

我们还从网络间相互之间的交汇处、重要路段和容易拥堵的区域等等方面来分析和找到这些网络的联系。

人口分布地图实验在人口分布地图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中国的几个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等为例。

我们通过颜色和黑点列举出每个城市的各地区人口密度和人口数量。

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城市的人口分布呈现出明显的集中趋势,城市中心区域比外围多了不少人口。

City A 人口的分布相对较为均匀,而 City B 的人口分布则极度不均,各个区域之间差距巨大,反映出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差异极大。

这样的分析可以对城市规划、产业的进出发展制定帮助。

地图学实验报告

地图学实验报告

地图学实验报告第一部分:引言地图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发明之一,它不仅提供了空间信息,还是人们了解世界、探索未知的重要工具。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图制作和应用也得到了极大发展。

为了更好地了解地图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我们进行了一次地图学实验。

第二部分:实验目的我们的实验旨在通过实距测量,探索地图上的比例尺;通过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地图的应用价值;通过制作用地图进行路线规划,掌握地图绘制的基本步骤。

第三部分:实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以下方法:首先,我们选取一幅城市地图,测量地图上两个已知点之间的实际距离,并计算出地图上的比例尺。

接下来,我们选择了一个实际问题——寻找两个地点间最短的行车路线,并通过地图上的道路网络计算出最佳路线。

最后,我们选择了一个目的地,并制作了一幅地图,标注上主要的交通路线和必要的地标信息。

第四部分: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际测量,我们发现地图上的比例尺为1:10000,即地图上的1厘米相当于现实世界中的100米。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使用了地图上的道路网络,并计算出了最短路线的行车时间。

通过制作地图,我们整理了必要的交通路线和地标信息,使目的地的位置更加清晰明了。

第五部分:实验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地图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地图的比例尺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导航和规划路线。

地图的道路网络也是节约时间和资源的重要工具。

同时,制作地图也需要准确和系统的信息整理和绘制技巧。

第六部分:实验心得这次地图学实验让我更加务实地认识到地图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地图来指引行进方向,但很少意识到地图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制作工艺。

实验让我深入了解地图的比例尺、道路网络和绘制方法,让我对地图的使用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第七部分:实验展望地图学作为一个极其广泛的学科,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地图学的不同领域,例如地图投影、地形测量和地图符号等,为我们更好地应用地图提供更多的知识支持。

地图学上机实验心得

地图学上机实验心得

实验心得通过一个星期的地图学课程设计,我有了许多体会。

在实践过程中,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它们分别是,地图矢量化过程、地图编辑过程和地图输出过程。

在这三个阶段中都有不同的收获和不足。

但总的来说是收获大于遗憾。

下面我就分别来说说着三个阶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阶段,迷茫中看见曙光。

第一天对于大多数资环班的同学来说,无一都是一个梦魇,初涉mapgis的我们只能茫然的看着地信班的同学们在驾轻就熟的氛围中愉快地操作着。

虽然我知道在arcgis中同样可以进行矢量化,但是和mapgis相比,矢量化过程就慢了许多。

因此我们无一例外都选择了使用mapgis进行矢量化。

因为对mapgis不熟悉就闹出了很多笑话。

在开始的过程中,我们没有和地信班的同学坐在一起,所以只能去前面问他们,寻求帮助。

但是由于问的人不同,他们使用的方式也不同,导致自己做了半天矢量化得到的一些图最后突然被判了死刑。

加之矢量化的过程又是那样的考验人的耐心,当时的心情不言而喻。

用现在的流行语说就是“那个心啊,拨凉拨凉的”。

怀着焦急迷茫的心情在第一天无一结果,还好对mapgis 产生了一定的感情,对操作界面有了一定的了解。

好歹有了开始。

回到寝室的我们,一个个都灰溜溜的。

晚上卧谈的时候总结了一条经验,那就是第二天一定要“抱大腿”死活都要跟地信班的同学坐在一起,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

吸取了第一天的教训,第二天终于拨开云雾看见曙光。

坐在曾燕同学旁边,有了高人的指点,矢量化的速度和效率成功上涨了一大截。

此时心情大好,做的过程中也自然是十分谨慎,不容许犯错误。

抱着平和的心态,在第二天完成了是矢量化的工作。

经历了山重水复,终于柳暗花明。

第二阶段,好久不长,困难又至,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如鱼得水经历了第二天的快乐时光,第三天突然晴转雷雨。

在打开arcmap加载上转换过后的数据才发现,道路要素和其他的要素不吻合(原因是在两幅地图上矢量化得来的),这下麻烦了,要进行配准。

《地图学》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地图学》课程学习心得体会

《地图学》学习心得体会我以为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接触到的地图是在还小的时候接触的地球仪,那是爸爸在商场里买的一个小型地球仪,有点玩具的性质,很袖珍,但是所包含的信息也不少,经纬线、极点、自转轴、国家地区、海洋,感觉五彩缤纷的,很是吸引人。

我与哥哥最喜欢玩的一个游戏也是与地球仪有关的游戏,我们其中的一个人在地球仪上找一个地名,然后由另一个人找出相应的位置。

由于那时候还小,我们知道的世界地名并不多,我们找的时候都是分区域一块一块地找,花了不少时间。

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小的游戏,让我对地理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后来我们家买了两幅大的挂图,一幅是中国政区图,另一幅是世界地图。

我时不时就去看这两幅地图,了解每个地名的方位,再后来,我就用自己的钱去买地理书籍,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我对地理从小就有了很浓的乐趣。

好了,言归正传。

我自认为人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地图是一个地球仪,殊不知现在学了地图学之后才知道,广义的地图的是形形色色的,小时候玩“打游击”的游戏时,给伙伴们在地上画的“进攻路线图”也是一种地图。

但实际的地图应是有具体符号体系、数学法则等规则的。

地图符号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类对地理事物不断认识、不断实践的结果。

原始地图并无现代地图符号的概念,更谈不上符号系统。

古代地图多用写景法,绘出的地图犹如山水画,实地见到什么就画什么,画得愈像愈好。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类对生存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入,要在地图上表示的客观事物愈来愈多,形象的画法逐渐难以满足需要。

再加上数学和测量学的发展,促使地图的表示方法从写景向具有一定数学基础的水平投影的符号方向发展。

测量成果要求地图必须精确地表示距离、方向和面积,因而要求地图用按正射投影绘成的平面图形符号或透视图形符号取代写景法,以使地图符号所表达的地理事物能够精确定位。

我们现在接触到的地图具有很大的信息量,因此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形象性。

有一个规定的、统一的符号系统和数学规则。

出现了反映客观事物的个体符号向分类分级方向发展,即用抽象的具有共性的符号来表示某一类(级)客观事物,使地图符号具有了一定的概括性。

地图实习报告6篇

地图实习报告6篇

地图实习报告6篇地图实习报告篇1开学两个月以来,我们学习了旅游制图其应用、地图概括、旅游地图符号与色彩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着重学习了地形图方面的知识,如高斯-克吕格投影、平面直角坐标系统、三北方向、分幅编号。

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长安集》包括求算点的位置、地面点的高程、圈定汇水面积并计算、量算长度等方面的室内量测任务。

在各方面理论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我们前往鹫峰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为期5天的地图学实习。

11.11日上午,我们乘校车到达鹫峰国家森林公园。

下午2点准时开始定向越野比赛。

老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鹫峰1:10000地形图上的基本地形单元、如何通过直长地物进行读图对照,然后大家分三组开始开始分头行动。

我所在的第二组抽到的点号为0-1-2-27-24--20-21-22--26-0。

我们首先对各点位置进行了分析。

其中0号点为原点,2、1、26、22、21沿京张铁路从北向南分布,27、24、20分布在东部居民区。

我们的主要活动范围在2139423-2139424之间。

所以,我们首先北上利用铁路定向,很快找到了1号点的位置。

但是因为距离计算不对的缘故我们顺着铁路走过了2号点,走上公路的准备返回的时候,才又发现了2号点。

秉着有路不越野的原则,我们返回1号点,从1号点向东沿公路前进标准地图学实习报告模板标准地图学实习报告模板。

但是居民区地形复杂,岔路繁多,我们凭着对路的大致方向感,在指北针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四十七中,并小憩了一下,补充了能量,然后继续向对的方向前行,我们找到了我们心中的27号点。

在此途中,我们看见了一名党员户和邮局,农家乐、飞机场、凤凰关爱残疾人疗养院、47中、阳台山养老院、部分果园林地边界等要素,并测量出了居民区中三条明显的东西走向的主干道。

并对景点普照寺进行了量测。

体会到了这里人们的淳朴。

后来继续在整洁的小巷子中穿梭。

凭借着方向感,我们不知不觉的经过了24、20号点吧。

一路西行我们走上了铁路,沿铁路顺利找到了21,22,26号点的准确位置,此时天色已晚,我们加速返回,最终5点之前回到驻地。

地图实习报告3篇_实习报告_

地图实习报告3篇_实习报告_

地图实习报告3篇两个月,不长不短的实习很快就结束了,但我却受益匪浅,实习过程中酸甜苦辣,点点滴滴,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实习外业调绘期间,南宁的天气大多属高温酷暑天气,赤热的太阳光无情地照耀着,偶尔拂过的几缕秋风,就如冰激凌放进嘴里滑下肚子的感觉令人心旷神怡。

路面更是热得发烫,烫得可以穿透鞋子烫伤你的脚板,整座城市就象个火炉。

虽说很多的女生都叫苦但是没有谁说要退出过....我们这次是去x院做电子地图调绘实习,分内外业。

内业主要做的是在电脑上钩画出道路河流湖泊建筑等...外业的就比较辛苦,要拿着遥感影象图要求每个地方到要跑道走到看到,然后在把路名、门牌号、栋号、单元号、单位的范围注释到相应的图上,有新曾地物的话也得在遥感影象图上画出来然后在标明是什么建筑以后做什么用的。

这些对我们外业的来说的是个多方面的挑战。

它不紧是挑战我们的体力判读能力更重要的是考验我们的口才与外界交流的技巧与忍耐性。

内外业两个对比明显外业比较辛苦艰难,但是我还我选择了外业想锻炼一下我自己证明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

从10月29号跟着地图院有经验的员工学习了一天后,也就是11月1日我们开启了第一次外业城市的实习。

因为我们还不是太熟练,前几天都是两个两个同学去的。

因为我们两在下面得到的图都又是最大最远又是最难分辨的没办法我们两也只能认倒霉咯。

11月1日早上9点钟在地图院做好一切工作的准备后我们开始出发了。

我们先坐公交车来到我们要做的范围后急忙拿出影象图找明显的定位点,很快我们就以火车站为定位点找到了我们在图上的位置,然后我们开始作业。

我帮拿图另个同学帮记录单位名称,记完火车站后我们继续往西边走。

第二要几地点是跌道饭店我们左顾右盼了一圈后还是找不到门牌,本来是打算走了的但是想想还是硬着脸进去问了一下,结果得到的答案是不知道。

没办法我们也只能往下走了。

这一路过来到是没有什么要记的主要是门牌号,但是有点难点就是我们判读的能里还是不够快准确,导致我们做的速度不仅慢而且错的地方非常多改得图都红了一大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的实验,使我更加了解了ArcMap9.3这一款制图软件。

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和使用了很多以前没有用过的功能。

例如,在以前的实验中,并没有使用过采用分区统计图表法来制图,而在本次的专题地图的制作中则使用到了该功能。

在本次实验的过程中,最重大的发现则是在ArcMap中对线要素进行剪切、连接等操作。

在以前地理信息系统的实验过程中,每当需要对线要素进行剪断等操作的时候,都需要将其转换到MAPGIS中进行操作,需要进行多次的数据转换,而且由于使用的MAPGIS的版本较低,并不能很好的进行操作,很影响实验的效率。

但是,在本次实验的过程中,却发现可以直接在ArcMap中使用Advanced Editing功能直接进行剪切、连接和捕捉节点等功能,使得制图的过程更加方便。

当然,也同时发现了MAPGIS的新功能,比如利用MAPGIS进行拓扑错误检查,可以很方便的发现拓扑错误并进行修改。

此外,在查找和筛选底图的过程中,看到了大量的地图,发现很多规范有趣的地图网站,也算是意外收获。

比如本次实验底图的数据来源“天地图•浙江(浙江地图网)”,在我看来,就是比较完善的有关地图的网站,该网站有很多制作精良的地图来描述和体现浙江省的基本情况,如自然地理、人文经济等。

在欣赏这些的地图的时候,它们的配色、整体的布局、信息的表达以及看似繁杂但实际清晰的条理给我留下的深刻的映像,感受到地图的化繁为简、精巧细致之美,在自己制图的时候也在一定程度上模仿那种精美的色调搭配及图面分布。

其中有一副表示浙江省地势图的专题地图,采用分层设色法,根据不同的等深线来设置海洋的颜色,显得十分的漂亮。

但是遗憾的是,由于软件的限制,我最初想要用渐变蓝色的来描绘海洋的想法并没有实现。

其实,在本次实验中,一共有四种软件可以选择,即MAPGIS67、MAPGIS K9、ArcMap9.3和ArcMap10.0,其中MAPGIS67和ArcMap9.3是以前学习使用过的软件,而MAPGIS K9和ArcMap10.0则是前面两种软件的升级版本,具有更加强大的功能和完美的图形表达方式,比如在ArcMap10.0中可以对象元进行自动跟踪,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矢量化的工作量,而且,在其中还可以对河流进行一种由粗到细的过度显示,都是很吸引我的功能。

最初我考虑到实验的时间的限制,并没有采用这两种软件来进行制图,但是反而花费了更多的时间来进行矢量化的工作。

由于大三上期的时候,我们已经学习过ArcMap和MAPGIS等制图软件,虽说走了些弯路,浪费了些时间,但是依然是收获居多。

通过本次实验,更加熟悉了采用软件制作地图的过程,即分为三步,底图矢量化、地图编辑和地图输出;也接触到一些新的制图软件,了解到一些新的功能,以及地图制图软件的发展走向;同时也了解到一些地理常识,因为每个同学所做的都是不同省市的地图,在实验的过程中,大家相互交流也就大致知道了各省市的大概情况,比如各个省份的大致轮廓。

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此次实验给了大家较自由的发挥空间,虽然主题是确定的,但是无论是资料选择还是最后地图的编辑、色彩的选择、要素的配置以及最后地图的输出都是自己认真一手制作的,所以,最后的作品也往往能给自己带来一些成就感,也是比较积极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