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章节。
本章主要介绍了亚洲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亚洲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本章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全面了解亚洲自然环境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亚洲这样一个大洲,其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亚洲自然环境的奥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亚洲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了解人类活动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亚洲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人类活动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影响。
2.难点:亚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人类活动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具体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实例等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地图、图片、实例等教学资源的课件。
2.教学道具:地球仪、地图等。
3.教学资料:相关论文、新闻报道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球仪展示亚洲地形,引导学生关注亚洲的自然环境。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亚洲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让学生了解亚洲自然环境的多样性。
新版初中地理《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新版初中地理《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江苏泰州姜堰区港口初级中学李佳梅■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亚洲地形、河流以及气候的特点。
2.读图简要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特点的认识以及对亚洲地理集锦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热爱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分析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之间的相互关系。
2.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教学策略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角色扮演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歌诀速记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亚洲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卡片【学生准备】亚洲地形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亚洲自然风光图片,并同时播放《亚洲雄风》背景音乐。
教师:同学们,伴着歌曲,紧跟图片让我们感受到了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自然环境的独特韵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哪些要素呢?学生: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系等。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下面我们将从地形、河流、气候三个方面逐一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设计意图:把学生带人到浓郁的亚洲风情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通过展示亚洲之最的景观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讲授新课一、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活动一:亚洲之旅教师:结合图6.8和图6.9,全班分成两组做一次亚洲之旅:沿途说出你将经过哪些国家?哪些地形区?大致海拔高度是多少?有可能见到什么样的自然景观?或哪些世界之最或亚洲之最的地形?1.请一组同学沿东经80度,从北向南做旅行,另一组同学沿北纬30度,从东向西做旅行。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用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以及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
2、使用亚洲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以及相关资料,归纳总结亚洲的气候特点,分析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灵活使用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以及相关资料,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河流的特点和亚洲的气候特点。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以及分析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亚洲洲复杂的气候、地形和河流。
难点:1、亚洲地势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2、亚洲复杂气候形成的原因。
[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 讨论法、读图分析法、对比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设计[教学过程]复习回顾(通过课件内容展示)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了解了亚洲的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亚洲六大分区,我们要记住各个分区的位置以及大概的范围,这节课我们学习亚洲的自然环境,看一下亚洲的地形区、河流的特点和分布,不同的区有什么样的自然环境,首先来学习地形。
教学引导及点拨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让学生一起回顾地形的类型(类型: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并简单回顾各种地形的特征和海拨)知道这些地形之后,我们来看一下亚洲的地势状况和地形特点。
让学生阅读书本第一段和第二段文字现在同学们根据中部和四周不同的地理方位,根据书本P6第一段罗列的亚洲地形区名称。
课件展示出各个地形区所在的位置。
增强对地形区的分布以及名称的记忆。
通过课件展示,可以很明显看到亚洲的地形类型齐全且复杂多样;而且地势特征主要为中部高、四周低。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人往低处走;那么同学们看到亚洲这样的地势情况,再来想一下,亚洲的河流是怎样流的?阅读书本P6第三段,归纳一下亚洲的河流特点,找出河流的所在位置,展示河流的位置和河流的名称。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七年级地理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教案:亚洲的自然环境七年级地理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资料分析亚洲自然环境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我国周边自然环境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2.教学难点:亚洲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亚洲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亚洲的地理位置。
(2)提问:亚洲位于哪些半球?与哪些洲相邻?2.亚洲的地理位置(1)展示亚洲地理位置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
(2)讨论:亚洲的地理位置对其自然环境有何影响?3.亚洲的地形(1)展示亚洲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亚洲的地形特点。
(2)分组讨论:亚洲地形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地形区?4.亚洲的气候(1)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亚洲的气候特点。
(2)分组讨论:亚洲气候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气候类型?5.亚洲的河流(1)展示亚洲主要河流分布图,引导学生了解亚洲的河流特点。
(2)讨论:亚洲河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河流?6.课堂小结(2)提问:亚洲的自然环境对我们有何启示?7.课后作业(1)绘制亚洲地形图,标注主要地形区。
四、教学反思1.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观察地图、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氛围。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生动形象的案例,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参与度: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分组讨论环节同学们积极发言,课堂氛围活跃。
但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4.教学效果: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亚洲的自然环境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讲解亚洲气候时,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理解上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1)引入更多生动形象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地形和河流(第一课时)知识目标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1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2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2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亚洲的位置特点;2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准备资料图片,幻灯片,投影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一、位置纬度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海陆位置:太平洋西岸、印度洋北岸、北冰洋南岸位于欧洲西侧、非洲东北侧、大洋洲北侧、北美洲西南侧边界:P2二、地形和河流地形: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河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设计者:广州市第四十中学政史地科组何冬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复杂的气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初步掌握亚洲气候特征2、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3、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饿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4、初步学会从位置、河流、气候等方面归纳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情感态度目标:1、通过学习亚洲气候与位置、地形、农业的关系,分析气候特征的影响因素,足见形成追根求源的探索意识。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读图分析、讨论竞赛等活动,发展逻辑思维、培养创新与合作意识。
重难点:重点是气候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难点是对比不同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人文环境亚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第一课时)【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区域人文环境的第一节,因此教与学的活动应重视对学生学习,以及对分析区域人文环境主要方法的指导。
初中地理亚洲人教版教案
教案:初中地理亚洲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分布。
- 掌握亚洲的主要半岛、岛屿、山脉、河流、湖泊和海洋。
- 理解亚洲的气候特点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地图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亚洲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
- 引导学生参与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亚洲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意识。
-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分布。
- 亚洲的主要半岛、岛屿、山脉、河流、湖泊和海洋。
- 亚洲的气候特点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 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的划分。
- 亚洲的气候特点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 地图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 图片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了解亚洲的自然和人文特点。
- 比较法:让学生通过比较亚洲不同地区的特点,理解亚洲的多样性。
-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提高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亚洲的地图和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 提问学生对亚洲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亚洲的特点。
2. 讲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通过地图观察法,讲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 讲解亚洲与相邻大洲的分界线。
3. 讲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讲解亚洲的主要半岛、岛屿、山脉、河流、湖泊和海洋。
- 通过图片分析法,展示亚洲的自然景观和地理特点。
4. 讲解亚洲的气候特点- 讲解亚洲的气候特点,如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等。
- 讲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农业、畜牧业、旅游业等。
5. 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亚洲的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
-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提高合作和交流能力。
人教版初中地理亚洲教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亚洲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亚洲的位置、范围、面积等基本地理特征;2. 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分析其特点和差异;3. 学会使用地图和地理资料,提高地理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地图和地理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2. 采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亚洲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3. 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亚洲地理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增强国家认同感;3. 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态度,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1.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2. 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3. 亚洲不同地区的差异和联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学生兴趣:展示亚洲的美丽风景和特色文化,引起学生对亚洲的好奇和兴趣;2.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亚洲吗?你能说出亚洲的一些特点吗?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面积等基本地理特征;2. 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和地理资料,掌握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观点。
三、课堂讲解1. 讲解亚洲的位置和范围:通过地图和地理资料,详细讲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让学生清晰地了解亚洲在地球上的位置;2. 讲解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介绍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让学生了解亚洲的自然景观;3. 讲解亚洲的人文环境特点:介绍亚洲的人口、民族、宗教、文化等人文环境特点,让学生了解亚洲的文化多样性。
四、课堂互动1. 采用比较法,让学生比较亚洲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引导学生发现亚洲的差异和联系;2. 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心得,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点;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3.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初中地理七年级《亚洲——自然环境》优秀教学设计
《自然环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亚洲自然环境特点【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及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具】挂图、地形名称卡片【教学过程】[引入]问题抢答: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高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低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吗?——对,以上所有的答案都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洲—亚洲。
[板书]:(第一节自然环境)[新课导入]: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向距离我们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某一大洲,深入到某一政区,再具体到某一国家。
应从哪里入手来认识一个大洲或地区呢?[情景提问]:比如,我想去某一个同学家拜访,可不认识,你能为我描述以一下你的家庭住址吗?[归纳、确认]:在这里,同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我描述——1.你家门牌号码多少?2.你家周围有什么明显的地物标志?3.你家的房子有什么特征,如:有多大?有多高?其实,认识一个大洲,也和认识别人的家庭一样,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
[副板书]:在哪里——地理位置[承转]: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其实这和描述同学家的住址也是一样的:亚洲所在的街区就是他在世界半球中的位置;亚洲的门牌号码就是其经纬度;亚洲的邻居就是他周边的大洲和大洋。
[活动]:1、读教材图《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位置。
(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2、读教材图《亚洲的范围》,找出亚洲的纬度位置[教师利用“亚洲地形”挂图进行确认]:[副板书]① 最北:81°N ;最南:11°3′S ;② 最东:169°40′W ;最西:26°3′E3、读教材图《七大洲面积比较》、《亚洲的范围》,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小组讨论][启发引导]1.计算:A.跨纬度数(约92°,大部分在北半球,跨寒、温、热三带)B.地球上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110千米,则亚洲南北距离(10120千米)C.跨经度数(约164°,大部分在东半球)D.比较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
初中地理 人教版七年级下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在上一节学习认识大洲的位置和范围的基础上,本节深入学习认识大洲的自然环境。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洲,跨的纬度广,经度广,温度带多,所以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自然环境又包括多种自然要素。
本节教材特别突出地形、水系和气候三大要素,叙述式课文和活动式课文结合在一起,突出分析大洲各个自然要素之间关系的方法,整节课文都像学生展示一个信息: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主要工具就是地图和其他图像资料。
同时,这些地图和图像资料也是培养学生识图用图能力,培养他们从各种资料中提取相关地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归纳亚洲地形的主要特点,学会描述某个大洲地形特点的一般方法。
2.通过阅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等,归纳亚洲气候的主要特点。
3.阅读亚洲主要河流分布特等资料,对照亚洲地形图和气候分布图,认识亚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相互作用。
【教学重点】归纳亚洲地形、气候和水系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亚洲地形、气候和水系之间的相互作用。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学生列举所知道的亚洲的世界地理之最(自然方面)。
欣赏图片: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喜马拉雅山脉——世界最高大的山脉珠穆朗玛峰——世界最高峰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半岛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死海——世界陆地最低点贝加尔湖——世界最深和需水量最大的淡水湖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群岛【讲授新课】一、地形根据景观图片和地形图,说说亚洲有哪些地形类型?归纳:地形复杂多样练习:1.请在课本分层设色地形图上找出:(1)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2)伊朗高原、蒙古高原(3)印度河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2.说说这三组地形区的大致海拔及分布特点3.结合地形剖面图,说说亚洲地势高低起伏的大致趋势归纳:中部高,四周低;地势起伏大总结:引申提问:这样的地形对河流的流向会有什么影响?一、河流读图观察亚洲主要河流最终流入的海洋。
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自然环境》教案两篇
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自然环境》教案两篇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自然环境》教案两篇环境有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分。
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而社会环境又是自然环境的进展。
自然环境是围绕人们四周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大气、水、植物、动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
下面是课件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自然环境》教案两篇,欢迎大家阅读。
自然环境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亚洲的地势特点、主要的地形单元.2.亚洲的河流走向。
教学重难点亚洲地势特点,地形单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亚洲雄风》的MP3或动画,引出课题:第二节:自然环境二、新课讲解:〔一〕、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板书〕1、亚洲地形区的分布:出示PPT,学生先看书,找出书中提到的地形单元,再看地图找出相应的地形单元。
学生上讲台,指出要求的地理单元:〔按地势分为三组〕1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2东西伯利亚山地、中西伯利亚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3西西伯利亚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问:我们是按什么顺序找的?总结:亚洲的地形冗杂多样2、亚洲的地形特点:出示PPT,问:l 说说亚洲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并根据高度表,说说它们的大致海拔?2找出死海和珠穆朗玛峰,看看它们的海拔有多高?总结:地势起伏大点击"亚洲剖面图'总结: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地势是中部高,东西部低最终总结亚洲地势特点: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冗杂多样点击幻灯片中的"亚洲地理集锦',学生看书,出示亚洲地形图,总结"亚洲之最'3亚洲的主要河流:学生看书,找出书中提到的河流:学生上讲台找出河流:分为四组l 黄河、长江、湄公河2 恒河、印度河3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4 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在找的过程中,总结:总结:〔1〕.流向流向太平洋的有:长江、黄河、湄公河流向印度洋的有:恒河、印度河。
流向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初中地理新教材教案下册
初中地理新教材教案下册教学目标:1. 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掌握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基本情况。
2.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对亚洲地理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了解,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1. 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的特点。
2. 亚洲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1. 亚洲气候的多样性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2. 亚洲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材《亚洲的自然环境》。
2. 亚洲地形、气候、河流分布图。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出示亚洲地形、气候、河流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亚洲的主要地形区、气候区和河流。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亚洲的自然环境》。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自主学习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的特点。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亚洲的地形特点,包括高原、山地、平原等。
2. 教师讲解亚洲的气候特点,包括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式气候等。
3. 教师讲解亚洲的河流特点,包括长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等。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出示案例: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
2. 学生分析案例中洪涝灾害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进行分析。
3. 学生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教师总结并板书案例分析要点。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总结,教师补充并强调重点知识点。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绘制亚洲地形、气候、河流分布图,加深对亚洲自然环境的理解。
2.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亚洲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短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亚洲地形、气候、河流分布图,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亚洲的自然环境》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下册之前,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针对亚洲的自然环境这一部分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学生对于亚洲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好奇心,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亚洲的自然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亚洲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全球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
2.难点:如何使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对亚洲的自然环境进行综合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亚洲的自然环境图片、地图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亚洲具体的地理现象为例,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2.教具:亚洲地图、图片、PPT等。
3.学具:笔记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亚洲的自然环境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亚洲的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呈现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感受。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亚洲地图,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亚洲的自然环境——说课稿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亚洲的自然环境说课稿系别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年级14级地理科学学生姓名李彦霖学号2014030641013见习时间2016年11月24日指导教师郭翠恩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共同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亚洲的自然环境。
本次说课主要说: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4个方面进行。
一、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的自然环境是新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这一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通过对亚洲的学习,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域特征。
本节是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注意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为继续学习其他区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学习本节知识,使学生了解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从分析哪些要素入手,对自然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2、课程标准分析本节内容运用地图说明亚洲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通过读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亚洲的地形、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亚洲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读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亚洲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3、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位置、范围、地形、河流和气候的特点。
②能力目标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的特点;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同时渗透开放性的话题,组织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求异思维。
初中地理亚洲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亚洲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和经济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地理知识分析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特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己居住的大洲——亚洲的热爱,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和经济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和地理知识分析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特征。
【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地图、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探讨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特征。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亚洲的具体国家或地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亚洲的自然资源、人口分布和经济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亚洲地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2. 提问:亚洲有哪些著名的地理特征?引发学生对亚洲地理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和经济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特征。
三、课堂讲解1. 讲解亚洲的地理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海陆位置。
2. 讲解亚洲的范围: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东与北美洲相望。
3. 讲解亚洲的气候:亚洲气候复杂多样,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寒带气候等。
4. 讲解亚洲的自然资源:亚洲矿产资源丰富,有石油、天然气、煤炭等;水资源丰富,有长江、黄河、恒河等。
5. 讲解亚洲的人口分布:亚洲人口分布不均匀,以东亚、南亚和东南亚人口较为稠密。
6. 讲解亚洲的经济特点:亚洲经济实力雄厚,有中国、日本、印度等世界强国;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国家仍处于贫困状态。
四、案例分析1. 分析中国:地理位置、地形、河流、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教案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地形和河流(第一课时)知识目标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1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2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2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亚洲的位置特点;2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准备资料图片,幻灯片,投影片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导入: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
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
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完成P3 活动一(1)(2)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
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 活动二(1)(2)(展示“亚洲的范围图”)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
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人教版地理七下第六章第2节《自然环境》教学设计(2课时10页)
教学设计艾亭镇中心校李颖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共2课时〕第一课时地势起伏大 ,长河众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 ,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 ,说明归纳大洲地形和河流特点的方法 ,学会分析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亚洲地形、河流的学习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住的大洲——亚洲 ,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与难点重点:亚洲主要地形区的名称与分布;亚洲地势特点;主要河流名称与分布。
难点: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学习;动手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册 ,查阅有关亚洲的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 ,亚洲的地形 ,河流具体是什么情况呢?这节课 ,讲授新课:第二节自然环境课件展示:亚洲地形图,这是哪类地师:〔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的读图方法〕 ,〔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 ,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 ,活泼气氛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喜马拉雅山及其主峰。
B 组: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
C 组: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
D 组: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朝鲜半岛、日本群岛。
E 组: 阿拉伯海、孟加拉湾、日本海、白令海、黑海、红海、地中海。
【抢答】学生查图 ,讨论、抢答出各地地理位置 ,海拔。
【总结】答复较快 ,较好的小组及时表扬。
【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 ,从位置和海拔两方面考虑 ,可以看出亚洲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生:小结1、 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 ,中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四周以平原 ,丘陵为主。
2、 地势特点:中间高、四周低。
【承转】地形剖面图最能直观的反映出一个地方地势的上下起伏 ,下面我们来看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图〔课件展示〕 ,说说亚洲自西向东地势的变化特点。
《第一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第一节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亚洲的位置、世界第一大洲。
2.要求学生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知道中国位于东亚区。
3.要求学生掌握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征、青藏高原和主要河流。
4.要求学生掌握亚洲复杂的气候,季风气候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的特点。
5.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利用气候图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6.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亚洲的地形分布和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亚洲的气候特征和水旱灾害的形成。
教具准备:世界地形图、亚洲气候分布图、亚洲地形填充图。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引入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上学期学过大洲和大洋、世界的气候这两部分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亚洲在世界上的位置?亚洲的位置出示亚洲地形图。
(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指图讲述)生: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北临北冰洋、东面、东南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面是欧洲和非洲。
(同学们回答后教师小结。
)学生讨论、发言(世界最大、有世界最高的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有长江、黄河、世界人口最多)师(指挂图):哪个洲最大?生:亚洲。
一、世界上最大的洲(板书)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过的亚、欧、非三大洲分界线吗?请一名同学在挂图上依次指出来。
生(指图回答):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尔其海峡和苏伊世运河。
师:刚才同学回答说亚洲最大,现在请同学从哪些方面来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师:请同学从亚洲跨越的纬度方面去查阅地图,同时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
生:亚洲北到北极圈以北,南到赤道以南,跨越纬度80度左右,东西距离10000多千米。
师总结:亚洲是跨越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的大洲,面积最大的一洲。
师:讲述亚洲的六大分区,问:中国在亚洲的哪个方位,属于哪一个分区?生:在亚洲的东部,属于东亚。
师:列举东亚的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五个国家。
过度:我们知道了亚洲的位置、大小这些基本知识后我们来认识亚洲的——二、地势起伏大河流众多(板书)1.地势特征(板书)师:下面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到亚洲中部的青臧高原、它在亚洲的位置并根据其颜色判别其大致海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的自
然环境》教学设计
公开课《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山东省肥城市边院镇初级中学李军
一、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二、教学目标
1.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特征与河流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2.归纳认识大洲地形和水系特征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3.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气候分布特点与位置、地形的关系。
4.归纳认识大洲气候特征的方法,认识北美洲的气候特征并简要分析影响因素。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归纳亚洲的地形与河流特征,简要分析地
形对河流的影响。
(2)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简要分析影响亚洲气候的主要因素。
2.教学难点
(1)归纳认识大洲地形和水系特征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2)归纳认识大洲气候特征的方法,认识北美洲的气候特征并简要分析影响因素。
四、教学策略
本节内容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
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查找资料、论证等方法来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师只需适时引导,提供资料,答疑解惑。
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框架。
让学生知道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从分析哪些要素入手,对自然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并能举一反三,学会描述大洲自然环境特征的方法。
教学方法上主要侧重于探究或互动学习,灵活应用课件、地图、文字资料、视频资料等教学资源,
以生动、活泼的画面,使学生从视觉、听觉的感知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观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和谐、气氛活跃的师生关系。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微视频《亚洲风光集锦》(背景音乐《亚洲雄风》)、微课《季风气候》(《原来你在这里》版)、微课《北美洲气候》(《大约在冬季》版)、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地理教材、地图册、其他学习用具。
公开课《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山东省肥城市边院镇初级中学李军
一、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二、教学目标
1.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特征与河流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河流流
向与地形的关系。
2.归纳认识大洲地形和水系特征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3.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气候分布特点与位置、地形的关系。
4.归纳认识大洲气候特征的方法,认识北美洲的气候特征并简要分析影响因素。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归纳亚洲的地形与河流特征,简要分析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2)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简要分析影响亚洲气候的主要因素。
2.教学难点
(1)归纳认识大洲地形和水系特征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2)归纳认识大洲气候特征的方法,认识北美洲的气候特征并简要分析影响因素。
四、教学策略
本节内容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
运用于具体的区域。
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查找资料、论证等方法来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师只需适时引导,提供资料,答疑解惑。
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框架。
让学生知道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从分析哪些要素入手,对自然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并能举一反三,学会描述大洲自然环境特征的方法。
教学方法上主要侧重于探究或互动学习,灵活应用课件、地图、文字资料、视频资料等教学资源,以生动、活泼的画面,使学生从视觉、听觉的感知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观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和谐、气氛活跃的师生关系。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微视频《亚洲风光集锦》(背景音乐《亚洲雄风》)、微课《季风气候》(《原来你在这里》版)、微课《北美洲气候》(《大约在冬季》版)、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地理教材、地图册、其他学习用具。
公开课《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山东省肥城市边院镇初级中学李军
一、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二、教学目标
1.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特征与河流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河流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2.归纳认识大洲地形和水系特征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3.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简要分析亚洲气候分布特点与位置、地形的关系。
4.归纳认识大洲气候特征的方法,认识北美洲的气候特征并简要分析影响因素。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归纳亚洲的地形与河流特征,简要分析地
形对河流的影响。
(2)归纳亚洲的气候特征,简要分析影响亚洲气候的主要因素。
2.教学难点
(1)归纳认识大洲地形和水系特征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2)归纳认识大洲气候特征的方法,认识北美洲的气候特征并简要分析影响因素。
四、教学策略
本节内容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将上册所学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
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查找资料、论证等方法来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教师只需适时引导,提供资料,答疑解惑。
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框架。
让学生知道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从分析哪些要素入手,对自然要素的分析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并能举一反三,学会描述大洲自然环境特征的方法。
教学方法上主要侧重于探究或互动学习,灵活应用课件、地图、文字资料、视频资料等教学资源,
以生动、活泼的画面,使学生从视觉、听觉的感知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观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和谐、气氛活跃的师生关系。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微视频《亚洲风光集锦》(背景音乐《亚洲雄风》)、微课《季风气候》(《原来你在这里》版)、微课《北美洲气候》(《大约在冬季》版)、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地理教材、地图册、其他学习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