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服装史复习资料
中外服装史重点笔记
![中外服装史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c5900f1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f.png)
中外服装史重点笔记
中外服装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涉及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浪漫主义等多个时期和风格的服装样式、材料、工艺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中外服装史的重点笔记:
1. 古代服装:古代服装通常是以丝绸、麻布等材料制成,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制作过程较为繁琐。
古代服装有着丰富的款式和装饰,如古埃及的鳞片状长裙、古希腊的紧身长裙、古罗马的袍服等。
2. 中世纪服装:中世纪服装风格受到宗教和贵族阶级的影响,通常以长袍、披肩、外套、帽子等为主要款式。
同时,中世纪的服装也受到周边国家和文化的影响,如拜占庭帝国的长袍、伊斯兰世界的罩袍等。
3. 文艺复兴时期服装: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文化和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服装也不例外。
这个时期的服装通常以丝绸、麻布、薄纱等为主要材料,款式多样,细节精致,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中身穿的华丽披肩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连衣裙等。
4. 巴洛克时期服装:巴洛克时期是欧洲文化艺术的顶峰时期之一,服装也不例外。
这个时期的服装通常以华丽的装饰和繁琐的细节为特点,如金玉饰品、刺绣、缀满宝石的外套等。
5. 洛可可时期服装:洛可可时期是欧洲文化艺术的另一个顶峰时期,服装也不例外。
这个时期的服装通常以轻盈、简约、优美的特点为特点,如清汤挂面的发型、蓬松的连衣裙等。
6. 浪漫主义时期服装:浪漫主义时期是 19 世纪欧洲文化艺术
的代表时期之一,服装也不例外。
这个时期的服装通常以自由、大胆、个性化的风格为特点,如长长的裙子、宽松的外套、富有艺术气息的饰品等。
以上是中外服装史的一些重点笔记,这些知识点对于学习服装史和研究服装文化都非常重要。
中外服装史期终复习知识点复习课程
![中外服装史期终复习知识点复习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be9b3384ccbff121dd3683db.png)
中外服装史期终复习知识点中外服装史期终复习知识点一、中国服装史1、服装起源的四种说法。
A、羞耻说B、装饰说C、性吸引说D、保护说2、原始人类的三个服装阶段是什么?答:裸态、毛皮、纤维3、旧石器时代的服装一般用何种材料制成?(毛皮)4、我国远古居民缝制衣服的开端以?为标志。
(骨针)5、运用动物纤维蚕丝为首的国家是?(中国)6、中国古代以上衣下裳象征?(天地阴阳)7、中国古代“褐衣”的材料是?(麻)8、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是?朝,鼎盛时期是?朝,废除时期是?朝。
(夏、周、秦)9、设立“司服”之职掌管帝王服饰开始于()朝。
10、什么是冕服“十二章”纹,象征意义各是什么?十二章纹: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指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它们是: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称“十二章”,绘绣有章纹的礼服称为“衮服”。
11、帝王冕冠有几旒?玉珠多少颗?正确戴法是?答:帝王冕冠为十二旒,共有玉珠144颗(前后相加288颗);正确戴法是前低后高。
12、仅次于冕冠的帝王冠是?13、周朝时,天子燕居、诸侯祭祀宗庙、大夫和士早上入庙、叩见父母穿的衣服是?(玄端)14、春秋战国时期,最为流行的服式是?(深衣)15、推行胡服骑射改革的是战国时期的__________。
16、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服式区别于汉族服式的最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
17什么是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
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
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18、南朝王公、名士、百姓崇尚宽衫大袖——“?”的服饰。
(褒衣博带)19、“杂裾垂髾”服出现在()时期。
大一中外服装史知识点
![大一中外服装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e23de0f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1.png)
大一中外服装史知识点服装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能反映出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变迁。
了解服装史的知识点,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文化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以下是大一中外服装史的一些知识点。
1. 早期文明时期的服饰早期文明时期的服饰主要以动物皮革和天然纤维为原材料,采用简单的设计和结构。
例如,埃及的古代法老常常穿着长袍和头巾,而古希腊和罗马的人们则喜欢穿着华丽的长袍和斗篷。
2. 欧洲中世纪服饰欧洲中世纪服饰以宗教和封建制度为背景,分为贵族和平民两类。
贵族穿着富丽堂皇的礼服,常常用金线、珠子和宝石进行装饰。
平民则穿着简单朴素的衣服,并以布料的颜色和质地来显示社会地位。
3. 东方古代服饰东方古代服饰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色。
中国的汉服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服饰之一,它以绸缎和细腻的手工制作而闻名。
日本的和服则以其独特的剪裁和染色技巧而闻名。
4. 文艺复兴时期的服饰文艺复兴时期的服饰展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和个人表达的重要性。
女性的服装开始展示出丰富的细节和裙摆的蓬松,男性的服装则强调身材的线条和轮廓。
此时期的服饰也开始使用丝绸、绢和纱等贵重的面料。
5. 近现代服饰革新近现代的服饰革新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密切相关。
随着纺织技术的进步,大规模生产和销售成为可能,使得服装的样式和数量有了巨大的变化。
同时,服装也开始与时尚产业和广告业相结合,成为个体身份和时尚态度的表达。
6. 当代服装设计当代服装设计追求个性化、舒适度和可持续发展。
设计师们使用新材料、新技术和创新的方式来推动服装设计的发展。
此外,多元文化和跨文化的交流也为服装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灵感。
7. 中外服装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外服装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日益加深。
跨文化时尚和混搭风格成为当代服装设计的热点。
同时,中国传统服饰元素也在国际时尚舞台上展现出了自己的魅力。
以上只是大一中外服装史的一些知识点,通过了解服装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样性。
中外服装史(服装发展史)
![中外服装史(服装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abb639b1856a561252d36fef.png)
选择题1.服装起源的四种说法:(a羞耻说b装饰说c性吸引说d保护说)2.原施人类的三个服装阶段?(裸态/毛皮/纤维)3.旧石器时代的服装一般用(毛皮)材料制成4.我国远古居民缝制衣服的开端以(骨针)为标志5.运用动物纤维蚕丝为首的国家是(中国)6.中国古代以上衣下裳象征(天地阴阳)7.中国古代“褐衣”的材料是(麻)8.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是(夏朝),鼎盛时期是(周朝),废除时期是(秦朝)9.设立“司服”之职掌管帝王服饰开始于(汉)朝10.什么是冕服“十二章纹”,象征意义各是什么?十二章纹: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指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它们是: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11.帝王冕冠有(十二)旒玉珠(144)颗正确戴法是(前低后高)12.仅次于冕冠的帝王冠是(通天冠)13.周朝时,天子燕居,诸侯祭祀宗庙,大夫和士早上入庙,叩见父母穿的衣服是(玄端)14.春秋战国时期,最为流行的服式是(深衣)15.推行胡服骑射改革的是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16.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服式区别于汉族服饰的最主要特征是汉族服饰:宽袖袍服,裤腿肥大;少数民族服饰:窄袖短上衣,裤腿口较窄,主要是便于骑马打仗17.什么是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
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
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路上丝绸之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路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与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18.南朝王公、名士、百姓崇尚宽衫大袖的服饰(褒衣博带)19.“杂裾垂髾”服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20.用整幅布做成的头巾叫(幅巾)21.高腰掩乳裙装主要流行在(唐朝)22.唐代男子皆以穿(圆领袍)为主。
中外服装史复习题精品名师资料.doc
![中外服装史复习题精品名师资料.doc](https://img.taocdn.com/s3/m/579b61aed4d8d15abe234ecd.png)
中外服装史复习题(开卷)一、填空题1、妇女着男装或胡服是我国_________(朝/代)时期服饰的一大特点。
2、古希腊希顿主要有两种款式,为_____________和爱奥尼亚式。
3、褙子是我国_____________女服中最具时代特色的服装。
4、裤褶、裲裆为我国_____________时期的典型服饰。
5、清代满族妇女的发式保留本民族的形制,满族称为_____________。
6、中国服装史中,唯一的一次主动变革发生在_________ 朝。
7、汉代发式中最有特色的样式是___________ 。
8、瓜皮帽是清代和民国时期市民常戴的帽子,这种帽子在明朝就有了,还有一个雅致的名字叫_____________。
9、欧洲人在_________时期,流行戴装饰性的轮状拉夫领。
10、秦汉男子的袍服袖端多有一个收敛的袖口,叫_____________ 。
11、比甲、水田衣、凤冠、霞帔是最代表性的 ___ 女子服饰。
12、中国服装史中,唯一的一次主动变革发生在朝。
13、欧洲时代女子盛装,装饰多而华丽,从胸衣到裙摆依次装饰层层的花边、缎带和蝴蝶结,使女子看上去像鲜花盛开的花园,称为“移动的花园”。
14、赵武灵王是我国服装史上最早的改革者,他推行了 _ ,适应了战争需要。
15、最具有特色的元代妇女首服是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的希顿是一种用亚麻材料做的长外套。
二、选择题1、欧洲人在( )时期,流行戴装饰性的皱领。
A.古典主义B.洛可可风格C.中世纪D.文艺复兴2、用不同动物图案来识别不同品级,官阶的“补子”是()服饰中最具文化意义的一种创新。
A唐B宋C明D清3、方心曲领是()官员佩戴的饰品。
A.元朝B.汉朝C.唐朝D.宋朝4、率先使用时装模特儿的设计师是()。
A.莫里斯B.朗万C.迪奥D.沃斯5、丘尼卡、卡拉西里斯是()的女子服饰。
A古埃及 B 古希腊C古罗马D拜占庭6、隋唐时期女子首服(),是一种大方巾,可遮脸,还可披体而下遮蔽身体。
中外服装史复习题答案
![中外服装史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0be37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5.png)
中外服装史复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 古代中国的服装体系以______为代表,其特点是上衣下裳,宽袍大袖。
2. 欧洲中世纪的服装风格以______为典型,强调垂直线条和对称性。
3. 16世纪法国的______是当时欧洲最流行的服装款式之一,其特点是紧身胸衣和宽大的裙摆。
4. 日本和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______时期,其设计体现了日本传统文化的美学。
5. 20世纪初,______的兴起标志着现代服装的诞生,其特点是简洁、实用和舒适。
二、选择题1.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服装的特点?A. 宽袍大袖B. 垂直线条C. 绣花装饰D. 丝绸材质答案:B2.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服装风格发生了哪些变化?A. 强调人体曲线B. 采用直线剪裁C. 服装颜色单一D. 服装材质粗糙答案:A3. 巴洛克时期的服装特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复杂的褶皱B. 明亮的色彩C. 简洁的线条D. 装饰性的蕾丝答案:C4. 以下哪一项不是日本和服的特点?A. 直筒形设计B. 多层布料C. 宽大的袖子D. 紧身胸衣答案:D5. 20世纪60年代,以下哪一项是服装界的创新?A. 迷你裙B. 紧身胸衣C. 宽大裙摆D. 长筒袜答案:A三、简答题1. 简述古代中国服装的主要特点。
答:古代中国服装以汉服为代表,其特点包括上衣下裳的设计,宽袍大袖的剪裁,以及精美的绣花装饰。
服装材质多采用丝绸,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纺织技术和审美观念。
2. 描述欧洲中世纪服装的主要风格。
答:欧洲中世纪的服装风格以哥特式为典型,强调垂直线条和对称性。
服装剪裁多为直线,颜色较为单一,材质以羊毛和亚麻为主,体现了中世纪社会的宗教氛围和保守思想。
3. 说明16世纪法国服装的特点。
答:16世纪法国的服装特点是紧身胸衣和宽大的裙摆,这种设计强调了女性的腰身曲线和优雅姿态。
服装材质多采用丝绸和天鹅绒,装饰性蕾丝和珠宝也是常见的元素。
4. 阐述日本和服的文化意义。
答:日本和服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筒形设计和多层布料体现了日本的审美观念和礼仪规范。
000中外服装史复习提纲汇总
![000中外服装史复习提纲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016aada8bd63186bcebbcf6.png)
一、重点章节中国服装史部分春秋战国战国时期,“胡服骑射”,出于政治和军事的需求,将西北狩猎民族的裤褶、带钩、靴等引入中原,最主要是改去下裳而着裤。
汉代赵武灵王与服饰改革(1)改去下裳,即废去下裳而着裤,所谓上褶下裤说。
褶即一种短袍。
可在膝部系带,改穿靴。
(2)带钩,初期只限甲服,后袍服也用,汉代成为风尚。
(3)服饰变革的意义:推行“胡服骑射”,对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产生了重大影响;服饰的改革对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样,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变革反过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进步。
(服饰变革的意义是我自己总结的,书上没有)唐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繁荣、开放的历史时期,穿胡服成为一时风尚。
胡服和受西域影响的服饰极大地丰富了唐人的衣裙,这时服饰的丰富多彩正是与外来文化交流的结果。
这也是中国服装史上吸纳异族服装的自觉时期。
一、历史背景(1)唐前期,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
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这种青春、自由和欢乐之美渗透在唐文艺之中。
(2)唐中期,审美趣味中多了富贵闲适,少了雄豪刚健;多了规矩格律,少了自由不羁。
(3)唐后期,此时的艺术精神不再注重对人世的征服进取,而是从人世的逃遁退避,审美趣味沿着中唐一线走向更为细腻的官能感受和情感色彩,纤细和伤感弥漫在整个艺术风格之中,并给以后深刻的影响。
从此以后,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虽有流变,但整体上从阳性趋向阴性,从雄浑趋向秀眉。
二、灿烂的唐代文化(1)南北文化交流,推陈出新。
(2)中外贸易交通发达,有物质文化交流,也有精神文化的交流,制度文化方面只有输出。
(3)唐朝处在中国古代音乐、诗歌、美术、工艺的高峰期。
唐朝的服饰更是丰富多彩,融合了西域异族的服饰文化,且大胆创新,是中国服装史上最多彩、最丰富的时期。
四、唐代服饰(1)唐高祖颁布“武德令”,内容基本因袭隋朝旧制。
(2)一般公服和平时燕居的常服吸收了异族服装的成分,形成了独具大唐特色的服装新形式。
大一中外服装史知识点总结
![大一中外服装史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17f9d6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22.png)
大一中外服装史知识点总结服装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和个性的表达。
服装的风格和款式经历了不断变革与演进,同时也受到不同地区、民族和时代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总结大一中外服装史的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服饰的演变中国古代服饰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发展经历了多个时代和朝代。
早期的中国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主要穿着动物皮毛来抵御严寒。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植物纤维和丝绸来制作服装。
在汉代,丝绸成为了主要的面料,随着纺织技术的进步,丝绸服饰的款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到了唐宋时期,衣着逐渐分为男女区别明显的样式。
唐代女装崇尚宽袖、大袖口,并注重配饰的精美。
宋代女装则更加妩媚,主要特点是裙装的流行,多层次的裙摆使得妇女在行走时更加优雅。
从明清时期开始,中国的服饰逐渐受到西方的影响,融合了一些外来元素。
传统的汉服逐渐被改良,出现了腰带、襟扣等新的设计。
在清朝,女子开始流行束腰、高叉、宽袖的长袍,男子则穿着马褂。
这种改变标志着中国古代服饰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和融合。
二、欧洲中世纪的服装发展欧洲中世纪时期,服装的发展受到封建制度的影响。
平民和贵族的服饰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贵族的服饰注重繁复的装饰和奢华的面料,例如丝绸、刺绣和珠饰等。
而平民的服饰则简单朴素,主要以粗布料和皮革为主。
随着时间的推移,欧洲的服饰风格逐渐受到来自东方的影响。
十四世纪时,从中东传入的贸易和文化,使得服饰上的装饰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男子开始穿戴长袍和外套,女子则穿着长裙和紧身衣。
同时,帽子和鞋子的款式也逐渐丰富起来。
三、现代服装的发展趋势随着现代工业的进步,服装制造业发展迅速。
现代服装以运动、轻便和舒适为主要特点。
面料的选择更加丰富,例如棉、涤纶和混纺面料成为了常见的选择。
同时,设计师开始注重服装的功能性和可穿性,打造出更加适合不同场合和需求的服饰。
此外,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也成为现代服装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选择使用有机棉、再生面料和回收纤维等可持续材料来制作服饰,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中外服装史期终复习知识点
![中外服装史期终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fe064cf0912a21615792970.png)
中外服装史期终复习知识点一、中国服装史1、服装起源的四种说法。
A、羞耻说B、装饰说C、性吸引说D、保护说2、原始人类的三个服装阶段是什么?答:裸态、毛皮、纤维3、旧石器时代的服装一般用何种材料制成?(毛皮)4、我国远古居民缝制衣服的开端以?为标志。
(骨针)5、运用动物纤维蚕丝为首的国家是?(中国)6、中国古代以上衣下裳象征?(天地阴阳)7、中国古代“褐衣”的材料是?(麻)8 、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是?朝,鼎盛时期是?朝,废除时期是?朝。
(夏、周、秦)9、设立“司服”之职掌管帝王服饰开始于()朝。
10 、什么是冕服“十二章”纹,象征意义各是什么?十二章纹: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指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它们是: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称“十二章” ,绘绣有章纹的礼服称为“衮服”。
11 、帝王冕冠有几旒?玉珠多少颗?正确戴法是?答:帝王冕冠为十二旒,共有玉珠144 颗(前后相加288 颗);正确戴法是前低后高。
12、仅次于冕冠的帝王冠是?13、周朝时,天子燕居、诸侯祭祀宗庙、大夫和士早上入庙、叩见父母穿的衣服是?(玄端)14、春秋战国时期,最为流行的服式是?(深衣)15、推行胡服骑射改革的是战国时期的__________。
_16、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服式区别于汉族服式的最主要特征是O17什么是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
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
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18、南朝王公、名士、百姓崇尚宽衫大袖——“?”的服饰。
(褒衣博带)19、“杂裾垂髾”服出现在()时期。
西方服装史复习题总汇
![西方服装史复习题总汇](https://img.taocdn.com/s3/m/d03066d76f1aff00bed51e2b.png)
外国服装史复习题汇总(附参考答案)(一)古埃及1、古埃及人喜用什么材质的服装面料?最喜用哪一种服装色彩?是通过何种方式将缤纷的色彩代入其服饰之中的?答:(1)古埃及人喜欢用亚麻的服装面料;(2)古埃及人的服装最喜用亚麻的本白色;(3)古埃及人通过首饰、配件装饰手段将缤纷的色彩带入到其服饰之中。
2、古埃及服饰中时常看到“蛇”、“鹰”、“甲虫”等的图案形象,它们分别代表的是什么?答:蛇——古埃及法老权利、地位的象征鹰——象征皇后的权威甲虫——被认为是一种神圣的小动物,肩负着每天将太阳的神圣使命。
3、古埃及服饰是以怎样的方式体现穿着者的身份和地位的?答:古埃及各阶层的人都穿麻织物制成的胯裙、卡拉希利斯等服装,体现穿着者身份地位的方式主要在于:(1)面料用料的多少,(长短程度,褶裥细密程度)(2)面料的精美程度(厚薄程度)(3)装饰配件的象征性涵义(4)配饰的精美程度(二)美索布达米亚地区4、古代美索布达米亚地区服饰的特点是什么?(1)流苏装饰(2)羊毛面料及毛皮材料(3)长衫外缠绕以带有流苏边饰的披巾(4)男子蓄发留胡须,并施以卷烫等装饰,突出男性的阳刚之美5、古代美索布达米亚地区主要采用的面料是什么?在服饰装扮上有何特点?6、美索布达米亚地区苏美尔人穿的裙装(卡吾那凯斯)最大的特征是什么?答:(三)古代克里特7、古代克里特男女服饰的特点分别是什么?答:女装:胸部完全暴露,人为化的造型,男装:身体大部分躯干暴露,(四)古希腊与古罗马8、古希腊服饰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服装的悬垂性和服装线条的流畅性(2)服装的披挂性和缠绕性(3)服装简洁、单纯(富有内含的单纯)(4)服装的自由性和变化性(5)服装的功能性,适合人体的各种动态活动(6)突出人体的肩部、腰部,四肢暴露,面料虽较为沉重,但藏不住对人体整体的感觉,故称为“无形之形”的服饰9、分析古希腊“希马申”与古罗马“拖嘎”之间的关系及异同之处。
答:●渊源关系——古罗马的“托嘎”是在古希腊的“希马申”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
中外服装史复习提纲
![中外服装史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39fd078852458fb770b5684.png)
服装史重点一、重点章节1、中国服装史部分春秋战国、汉代、唐代、宋代、明代2、外国服装史部分哥特、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二、重点知识点1、中国服装史部分A、代表性服装款式:冕服、深衣、唐代圆领袍衫、宋代背子服、明代水田衣、中山装B、重点考查、发挥点:唐代、宋代整体服饰风格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中国古代传统服装中纹饰、图案、色彩的运用举例,并从社会思想意识、哲学思潮、物质技术基础等方面说明其象征意义、风格取向、审美趋向等。
胡服骑射程朱理学2、外国服装史部分A、代表性服装款式:达尔玛提卡、希顿、希玛纯、巴洛克式服装、洛可可式服装、New LookB、重点考查、发挥点:东西方文明的历史渊源与发展对中西服装特点形成的影响?试举例若干。
巴洛克服饰风格的特点?洛可可艺术表现在服饰上有何特点?紧身胸衣(科塞特corset)、臀垫(巴斯尔bustle)的出现、发展、极致、消亡、反复的相关探讨。
20世纪战争之下的服装现代化进程。
设计师时代的来临与发展,并举例若干。
高级时装的“尴尬”与高级成衣的“崛起”。
试分析并举例。
三、重点题型选择题论述题(唐、宋时期女装风格是怎样的,形成原因是什么?)绘图题(3个:文艺复兴高潮期代表性男装、巴洛克、洛可可时期代表性女装的款式图或简易效果图)四、重点常识记忆1、中华服饰制度形成时期是夏朝,奠定服装发展的时期是商朝,服饰制度的完备时期是西周。
2、十二章纹饰是什么?各自代表什么?3、秦汉妇女礼服,仍承古仪,以深衣为尚。
4、曲裾袍承战国深衣式,西汉早期多见,至东汉时渐少。
直裾袍又名襜褕。
5、襦是一种短衣,长至腰间,穿时下身配裙,这是与深衣上下连属所不同的另一种形制,即上衣下裳。
6、春秋战国时期,在服装上的明显变化是深衣的盛行和胡服的出现。
胡服盛行在唐代。
7、魏晋男子服装以长衫为尚。
8、魏晋时期男子首服有各种巾、冠、帽等。
9、大袖衫是唐代女装的代表样式;背子服是宋代的代表式样;水田衣是明代的代表式样。
中外服装史第一二章做业及答案
![中外服装史第一二章做业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760671d4d8d15abf234e63.png)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人类服装的起源第一节原始社会的服饰状况距今300万年前—公元前2100思考:原始社会的人穿什么?原始社会的服饰状况分三个时期:☆“裸”态生活期;☆兽皮叶草与装饰期;☆纤维织物期。
1、裸态生活期(距今300万年前—20万年前左右)属旧石器时代早期①人类进入猿人即直立人阶段。
②“裸”态一意指原始人类利用自身体毛生活的状态。
当时的人类赤裸身体靠自身体毛和火抵御寒冷,以果实根茎为食。
2、兽皮叶草与装饰期(距今约25万年前-1万年前)属旧石器时代中期和晚期(1)人类进入智人阶段。
(2)御寒衣物:兽皮、羽毛、树叶、茅草(3)晚期智人能制造石器、骨针、骨锥,能用兽牙、贝壳、石子整理项链等饰物。
(4)原始社会的人体装饰现象①皮肤着色②文身(刺痕、瘢痕等)③人为变形(穿鼻、穿唇等)。
刺痕文身用于肤色较浅的人群,瘢痕文身用于肤色较深的人群。
3、纤维织物期(1)约从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人类进入野蛮时代,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2)从新石器时代开始用麻、蚕丝、毛和棉等纤维织布做衣。
进入纤维织物阶段,开始了真正意义的衣服发展历程。
①人类最早的羊毛织物出现在欧洲及北美大陆;②在印度发明了最早的棉织物;③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亚麻织物是在瑞士发现的约1万年前的亚麻残片。
④中国发明了最早的丝织物(蚕丝织物)。
蚕丝的利用是我国为首。
距今5000年至1.5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已利用野蚕。
⑤苎麻的发源地是中国。
苎麻发现是在距今6000年前。
世界上80%的苎麻产在中国,因此,苎麻也称“中国草”。
第二节原始人类的着装动机(服装起源的诸种理论)思考:人为什么要穿衣和装饰?一、生理需求论1、气候适应说气候适应说:为抵御寒冷、酷热、干燥而创造了服装。
2、身体保护说身体保护说:认为穿衣可保护肌体不受损伤。
保护说:当人类直立行走时,原来处于安全的性部从身体的末端位移至中央,男性尤为敏感,最易受伤,因此,为了保护这个部位就需要腰布。
中外服装史复习资料
![中外服装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9b4700d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a.png)
中外服装史复习资料《中外服装史》课程期末复习资料一、测验题型:共计:35分1、选择题1分×8题=8分2、填空题1分×5题=5分3、名词解释3分×4题=12分4、论述题5分×2题=10分二、参考书目:主要参考课堂笔记,另可参考:1、叶立诚:《中西服装史》,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2、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装史》,中国旅游出版社,19952、张乃仁、杨蔼琪:《外国服装艺术史》,人民美术出版,1992三、复习范围:1、汉代曲裾的形制特点及直裾的区别(1)曲裾和直裾A曲裾——流行直西汉时期长袍,交领,右衽,续衽钩边,领、襟、袖口处有锦缘B直裾——东汉长袍,交领,右衽,直襟,领、襟、袖口处有锦缘原因:内衣的改进2、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服饰的特点(一)男子服饰——放荡不羁的服饰风格:反映对现实的不满宽衫大袖、广衣博带、敞领袒胸(文士)3、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融合的典型服饰款式服饰融合——少数民族服饰对汉族服饰的影响a 裤褶褶——大袖短上衣、裤——肥管裤(汉襦裤外加袍裳)b 緉裆(背心、坎肩)c 半袖、半臂4、唐代女子服饰的类型(1)小袖襦衣:高腰长裙(石榴裙、间裙)、披帛(2)小袖襦衣、高腰长裙、披帛、半臂(3)大袖衫裙(4)回鹘装:翻领、对襟、窄袖上衣下裳相连腰间系带(蹀躞diéxiè带)5、唐代女子典型妆饰发型、妆饰和鞋履(1)高髻(假发)(2)华丽的妆饰:花钿diàn (花子)、斜红、面靥yè(黄豆——钱币)(3)高头丝履6、唐代女子服饰开放性的体现唐代女装的开放性(1)坦领、轻薄唐诗:“粉胸半掩疑暗雪”、“长留白雪占胸前”、“绮罗纤缕见肌肤”(2)妇女着男装首先流行于宫中,多为宫女所着,后逐渐传到民间,成为普通妇女的日常装束。
(3)妇女着胡装:回鹘装7、从隋至宋配鱼制度的发展过程鱼符(隋)——配鱼袋(唐)——鱼袋(宋)武则天时曾改用龟符8、宋代典型女子服饰褙子的形制特点服饰:背子男子——便服女子——可作礼服形制特点:长袖,长衣身,腋下开气,腋下、背后可缀带子装饰9、元代女子顾姑冠的形制特点女子(蒙古族)服饰1、首服姑姑冠高度和身份成正比2、发式编发梳辫3、服饰袍服左衽袖口窄套裤4、靴子10、描述一典型清代男子形象男子(1)首服:帝王朝冠、百官顶戴、瓜皮帽(2)服饰A 袍龙袍(帝王用,龙纹为主,沿袭十二章)蟒袍(即花衣,皇子、官员、命妇用)箭衣(开衩大袍,箭袖——马蹄袖)B褂补褂(对襟,故补子为织造而成)马褂(即行褂,长不过腰,袖仅掩肘的短衣)C马甲(坎肩)D披领(和龙袍、补褂配套使用)E长裤(缚脚,天冷穿套裤)(3)鞋朝靴、布鞋11、中山装的形制特点及其含义中山装:袖口三粒扣子——三民主义、四个口袋——立国四维、五个扣子——五权分立、立领——严谨治身12、旗袍的形制特点旗袍:旗装(宽大、长身、平直、滚边)——20年代借鉴西方收省的方法——30年代脱胎换骨——40年代无袖、低领、长度变短13、描述一典型埃及女子形象剪短头发、(富人戴)假发、贵妇头上戴香膏锥、青绿色涂眼影、画眼线、戴宽项圈、戴臂饰女子服饰(1)紧身直筒裙胸下至脚踝用背带吊住,有时加短小披肩,胸前系结或只遮半边(2)绳衣(奴隶、舞女)(3)卡拉西利斯,新王国时期从西亚引进足环赤足、贵族穿凉鞋相关影视《埃及艳后》《木乃伊归来》《尼罗河惨案》《死亡军团》《夺宝奇兵》14、希腊服饰的特点希腊人生活在浓厚的哲学思辩的气氛中,造就了洒脱、浪漫的气质,从而其审美也是高层次的,推崇自然、潇洒之美希腊服饰在技术上制作简单、体现了人类服饰的原始性,但在审美上却有着高度的魅力15、罗马服饰走向华丽的表现文化背景被希腊人打败的特洛亚人的后裔在台伯河边建立了罗马城,后成为地跨三洲的帝国和希腊服饰有继承性,但罗马式贵族专制的国家,更过表现了贵族的趣味,服饰走向华丽和奢侈继承性托嘎(T oga)由希玛申(Himation)发展而来;弧形织物;前胸——左肩——右腋下/右腕上——左肩华丽的表现颜色:白色——白色、紫色和深红色纹样:简单——华丽,还出现了象征标志的装饰纹样CLA VI (克拉维)16、哥特时期“一切指向上帝”神权思想在服饰上的体现哥特时期服饰样式新颖丰富,成为中世纪服饰光辉形象的代表1、文化背景:神权崇拜——尖顶教堂——尖顶帽、尖头鞋、圣母造型(孕妇造型)、圣母发式等2、紧身纳衣葡尔波因特(pourpoint)3、宽松纳衣豪普兰德(houpplelande)脚——软皮尖头鞋、配饰——短刀或宝剑女子服饰头部—帽子形式多样花边织物帽:柯以弗帽高尖薄纱帽:海宁帽平顶无檐帽:库特帽发式:圣母式化妆、拔汗毛、修细眉、首饰相对简单17、文艺复兴时期男女服饰的总体特点男服——箱形造型,强调上体宽大魁梧和下体的劲瘦女服——倒扣钟形造型,强调上体的娇小和下体的华丽内衣——上等人用白色,一般人深红色上衣——高立领内衬拉夫领、大翻领、袖子紧瘦细长、腰部收紧呈V形,腰以下有垂布18、拉夫领法国首创,16世纪中叶后流行,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一款领式。
中外时尚史复习资料
![中外时尚史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baf75d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e.png)
中外时尚史复习资料一、中外时尚的定义和发展时尚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被广泛接受并追求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服饰造型等。
它是社会文化与人们审美观念的体现,具有文化区别性和时代特征。
中外时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
中国传统时尚注重礼仪和内敛,以华丽的传统服装为代表;而西方时尚在近代以来重视个性和自由,以高级时装为主要表现形式。
二、中外时尚的历史沿革1. 中国古代时尚史中国古代时尚主要表现在宫廷礼仪、婚嫁俗、服饰风格等方面。
汉唐时期的华丽宫廷服饰,宋明时期的庄重礼制,清代的褒衣博带等都是中国古代时尚的代表。
2. 中国近代时尚史近代中国时尚的发展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20世纪初的民国时期,西式服装逐渐普及,女性开始追求时尚和自由。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时尚受到国际封锁和闭关政策的限制,时尚发展停滞。
3. 西方时尚史西方时尚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当时以高贵和优雅的服装为主导。
中世纪时期,宗教和社会等级制度影响了时尚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成为当时的时尚中心,提倡人文主义和个人自由。
17世纪的法国宫廷成为欧洲时尚的引领者。
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对时尚产生了重要影响,繁琐的宫廷服饰被推翻,简约雅致的风格成为主流。
19世纪的工业革命为时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大规模生产的服装使得时尚变得更加民主化。
20世纪的时尚变革非常迅速,从浪漫主义风格到艺术装束风格,再到20世纪末的后现代主义和潮流时尚,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风格和流行元素。
三、著名时尚设计师和品牌1. 中国著名时尚设计师和品牌中国的时尚设计师和品牌在国际时尚舞台上崭露头角。
王陈彩霞、魏小青等设计师以其独特的创作理念获得了国际认可,品牌如玛沃、秀玛等也在时尚市场上取得了成功。
2. 西方著名时尚设计师和品牌西方时尚设计师和品牌历来在国际上占据重要地位。
威尼斯的高级时装品牌Gucci、米兰的时尚品牌Prada以及巴黎的时尚名牌Chanel等都是世界上知名的品牌。
(完整word版)中外服装史考试复习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中外服装史考试复习总结,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59a53f927284b73f3425032.png)
先秦服装◆头冠—是古代人表达身份地位或象征礼仪的装束.◆发型—束发作髻是古代以来华夏服饰的特征,但不同的地区和族别之间又有不同的装扮。
◆服饰纹样—在新石器时代伴随着纺织工艺的出现,,我国出现了织花衣料。
◆新石器时期首饰文化范围:发饰,耳饰,颈饰,佩饰,臂饰,手饰等中华祖先从5至6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就用兽牙,贝壳,骨管,鸵鸟,蛋壳,石珠等创作串珠,后来用墨石,玛瑙,玉髓等创作诗品。
(作用:1.实用2.渗透着与原始巫术图腾活动相关联的观念性含义)发饰:–固定发髻的工具;--下面有齿,下面有背,齿有疏密,疏者为梳,用于梳理头发;密者为,用于除发垢。
耳饰:耳环—圆环形,多以骨,石,玉等材料制成耳玦—有缺口的圆环,材质多为象牙,绿松石,白玉等。
(有人说耳玦1将缺口夹在耳朵2用细绳子系在耳眼处)颈饰:多以海贝,螺介,骨,牙,石,玉等制成串珠及项链。
有的陶珠圆形中空,内装小陶丸,外刺花纹织成串饰,动摇时能发出声音。
也有经过人工蚀花处理的石珠饰物。
佩饰:用绳穿系其上孔,挂于身上的饰品,包括璧,瑗,还,璜等。
一般边宽孔小的是璧,孔大于边的是瑗,边与孔径相当的是环。
臂饰:指套在腕间的事物,主要指瑗,臂环,镯,一类事物。
此外还有手饰,带钩,额箍,玉冠饰等。
◆BC21世纪进入奴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王朝◆六冕:大裘冕(王祀昊天上帝的礼服),冕(王之吉服),冕(王祭先公与祀射的礼服),冕(王祀四望山川的礼服),希冕(王祭社稷先王的礼服),玄冕(王祭群小即祀林泽坟衍四方百物的礼服)◆深衣:一般用白布,是上衣与下裳连成一起袍但儒家为了继承上代传统观念,按规矩在剪裁时仍把上衣下赏分开来裁剪,然后又逢接成衣以表对尊重祖宗的法度(下赏六幅,每幅分解为二,共12幅—每年12个月。
12幅都是斜角剪裁,裁片一头宽,一头窄,窄头叫“有杀”。
在赏的右后上,用斜裁的裁片缝接,接出一个斜三角形,穿的时候绕于腰上,称为“续钩边”。
)据记载,深衣是君王,诸侯,文臣,武将,士大夫都能穿的,诸侯在参加夕祭时就不穿朝服而穿深衣。
中外服装史重点笔记(一)
![中外服装史重点笔记(一)](https://img.taocdn.com/s3/m/ce29423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65.png)
中外服装史重点笔记(一)中服装史重点•唐朝华丽服饰•明清宫廷服饰•汉民族传统服饰•崇尚自然的道教服饰唐朝华丽服饰唐朝时期,宫廷中的服饰流行着“宫样”。
它以华丽色彩、复杂花纹、典雅线条为主,使得宫廷女性的身形更加修长优美。
同时,唐代的服饰中还极度推崇银、金、宝石等昂贵材料的使用。
明清宫廷服饰明清时期,宫廷女性的服饰又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变化,那就是“蟹甲”。
蟹甲是一种紧束的上衣,它通过扭、扒、挤、捏的方式将女性的身形塑造成一个极端瘦弱的状态。
同时,蟹甲的内部还多包含花纹和图案,提高了它的艺术价值。
汉民族传统服饰在汉民族传统服饰中,最为常见的是“中山装”和“唐装”。
中山装是一种中性服装,多为黑色或蓝色,上身为“指挥员衫”或“鸡心领”,下身则是短裤或裙子。
唐装则是以唐朝的服装为蓝本,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服饰之一。
崇尚自然的道教服饰道教服饰相比于其他服饰,更加注重服饰与身体的自然融合。
道士穿的服饰大多是宽松的,材质则为轻薄的丝绸或棉布。
此外,道教服饰中还常出现一些道教的神符、符咒等神秘元素。
外服装史重点•古罗马时期的“长袍”•古希腊时期的“裙装”•18世纪的“贵族服饰”•1960年代的“嬉皮时尚”古罗马时期的“长袍”古罗马时期的“长袍”是指一种袖口狭长、上身宽大的袍子,它可以被打开以至于能够裹在身上。
长袍的传统延续到了今天,现代的西服上仍有它的影子。
古希腊时期的“裙装”古希腊时期的女性主要穿着一种叫做“查韦斯”的洋装,它是一种松垮无力的下身服装,可以将腰臀部位随意露在外面。
这种服饰常和较长的链条、腰带等饰品一起使用。
18世纪的“贵族服饰”在18世纪,欧洲贵族社会的服饰风格开始了一个剧变,服饰的材料和色彩异常精致,富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此时的服饰外形多以复杂的花纹和褶皱为主,带有浓重的“奢华”的色彩。
1960年代的“嬉皮时尚”1960年代的“嬉皮时尚”是美国一种浪漫、自由、非传统的时尚流行。
其服饰以嬉皮士精神为标志,多为宽松的牛仔裤、渔夫帽、帆布鞋和领巾等组成,反映了人们对于传统性别化角色的厌倦。
中外服装史
![中外服装史](https://img.taocdn.com/s3/m/19ae5449be1e650e52ea99b0.png)
一、选择题(10 分)1 、丘尼克古埃及的服装,无垂褶的筒形紧身连衣裙紧身合体的连身衣2、托加罗马服装中最有代表性德衣服,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衣服,它作为罗马的象征是罗马人向世界跨要的东西之一。
材料为毛织物,它是罗马男性公民的身份证,无论干什么都要穿,异邦人是没有资格穿托加的。
一般为半圆形,或者椭圆形对折后形成的半椭圆形大小是短轴方向约为身长,长轴为三个身长。
后拜占庭时代就变成一条长带子了。
3、斯拉修文艺复兴时期的德意志风时代主要特色为斯拉修装饰。
意思是裂口剪口,是指流行于十五世纪到十七世纪的衣服上的裂口装饰。
有意将袖子剪开露出里面的内衣,有横方向竖方向斜方向的裂口装饰,不仅用在上衣还用在裤子鞋子手套帽子等。
4、拉夫文艺复兴时期一个独特的服饰配件,在高高的立领上装饰着白色的褶皱花边,是独立于衣服之外的一种领饰,呈车轮状造型。
5、鸠斯特科尔巴洛克时期法国风时代的男服,意为紧身合体的衣服,后背缝在底摆处开戚,有袖克夫,袖子越靠近袖口越大。
收腰,两侧取褶扇形张开的下摆,衣长及膝。
整个造型的重心下移。
衣襟敞开扣子通常不扣上,只扣上腹部的一两颗。
6、罗布(洛可可时期)洛可可时期,奥尔良公爵摄政时代:飘逸式罗布:领口很大,背部大量的箱式的普利兹褶,呈又宽又长的拖裙形式。
路易十五时代:法国式罗布,领口开得很大,呈四角形,袖长及肘,袖口有三层蕾丝飞边。
上面装饰蝴蝶结缎带,蕾丝,鲜花。
紧包上身前面打开的罗布,帕尼埃加大,上面露出倒三角形的胸衣。
装饰过剩。
7、庞塔龙新古典主义时期的男装,原是十七世纪意大利喜剧演员庞塔龙莱奥奈在舞台上穿的一种不咋子裤脚的细筒裤,因此而得名,革命者们把它作为对贵族那种长及膝的半截裤克尤罗特的革命来穿用。
最初裤长只到深靴位置,后来逐渐变长,常用象征革命的红白蓝三色条纹毛织物制作。
8、苛苛. 夏耐尔出身卑微,生于法国瓦尔县,少女时代历尽艰辛,在孤儿院长大,她酷爱自己的事业,一生没有结婚,是一名独立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服装史》课程期末复习资料
一、测验题型:
共计:35分
1、选择题1分×8题=8分
2、填空题1分×5题=5分
3、名词解释3分×4题=12分
4、论述题5分×2题=10分
二、参考书目:
主要参考课堂笔记,另可参考:
1、叶立诚:《中西服装史》,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2、黄能馥、陈娟娟:《中国服装史》,中国旅游出版社,1995
2、张乃仁、杨蔼琪:《外国服装艺术史》,人民美术出版,1992
三、复习范围:
1、汉代曲裾的形制特点及直裾的区别
(1)曲裾和直裾
A曲裾——流行直西汉时期
长袍,交领,右衽,续衽钩边,领、襟、袖口处有锦缘
B直裾——东汉
长袍,交领,右衽,直襟,领、襟、袖口处有锦缘
原因:内衣的改进
2、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服饰的特点
(一)男子服饰——放荡不羁的服饰风格:反映对现实的不满
宽衫大袖、广衣博带、敞领袒胸(文士)
3、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融合的典型服饰款式
服饰融合——少数民族服饰对汉族服饰的影响
a 裤褶褶——大袖短上衣、裤——肥管裤(汉襦裤外加袍裳)
b 緉裆(背心、坎肩)
c 半袖、半臂
4、唐代女子服饰的类型
(1)小袖襦衣:高腰长裙(石榴裙、间裙)、披帛
(2)小袖襦衣、高腰长裙、披帛、半臂
(3)大袖衫裙
(4)回鹘装:翻领、对襟、窄袖上衣下裳相连腰间系带(蹀躞diéxiè带)
5、唐代女子典型妆饰
发型、妆饰和鞋履
(1)高髻(假发)
(2)华丽的妆饰:花钿diàn (花子)、斜红、面靥yè(黄豆——钱币)
(3)高头丝履
6、唐代女子服饰开放性的体现
唐代女装的开放性
(1)坦领、轻薄
唐诗:“粉胸半掩疑暗雪”、“长留白雪占胸前”、“绮罗纤缕见肌肤”
(2)妇女着男装
首先流行于宫中,多为宫女所着,后逐渐传到民间,成为普通妇女的日常装束。
(3)妇女着胡装:回鹘装
7、从隋至宋配鱼制度的发展过程
鱼符(隋)——配鱼袋(唐)——鱼袋(宋)
武则天时曾改用龟符
8、宋代典型女子服饰褙子的形制特点
服饰:背子男子——便服女子——可作礼服
形制特点:长袖,长衣身,腋下开气,腋下、背后可缀带子装饰
9、元代女子顾姑冠的形制特点
女子(蒙古族)服饰
1、首服姑姑冠高度和身份成正比
2、发式编发梳辫
3、服饰袍服左衽袖口窄套裤
4、靴子
10、描述一典型清代男子形象
男子
(1)首服:帝王朝冠、百官顶戴、瓜皮帽
(2)服饰
A 袍
龙袍(帝王用,龙纹为主,沿袭十二章)
蟒袍(即花衣,皇子、官员、命妇用)
箭衣(开衩大袍,箭袖——马蹄袖)
B褂
补褂(对襟,故补子为织造而成)
马褂(即行褂,长不过腰,袖仅掩肘的短衣)
C马甲(坎肩)
D披领(和龙袍、补褂配套使用)
E长裤(缚脚,天冷穿套裤)
(3)鞋朝靴、布鞋
11、中山装的形制特点及其含义
中山装:袖口三粒扣子——三民主义、四个口袋——立国四维、五个扣子——五权分立、立领——严谨治身
12、旗袍的形制特点
旗袍:旗装(宽大、长身、平直、滚边)——20年代借鉴西方收省的方法——30年代脱胎换骨——40年代无袖、低领、长度变短
13、描述一典型埃及女子形象
剪短头发、(富人戴)假发、贵妇头上戴香膏锥、青绿色涂眼影、画眼线、戴宽项圈、戴臂饰
女子服饰
(1)紧身直筒裙
胸下至脚踝用背带吊住,有时加短小披肩,胸前系结或只遮半边
(2)绳衣(奴隶、舞女)
(3)卡拉西利斯,新王国时期从西亚引进足环赤足、贵族穿凉鞋
相关影视
《埃及艳后》《木乃伊归来》《尼罗河惨案》
《死亡军团》《夺宝奇兵》
14、希腊服饰的特点
希腊人生活在浓厚的哲学思辩的气氛中,造就了洒脱、浪漫的气质,从而其审美也是高层次的,推崇自然、潇洒之美
希腊服饰在技术上制作简单、体现了人类服饰的原始性,但在审美上却有着高度的魅力
15、罗马服饰走向华丽的表现
文化背景
被希腊人打败的特洛亚人的后裔在台伯河边建立了罗马城,后成为地跨三洲的帝国和希腊服饰有继承性,但罗马式贵族专制的国家,更过表现了贵族的趣味,服饰走向华丽和奢侈
继承性托嘎(Toga)由希玛申(Himation)发展而来;弧形织物;前胸——左肩——右腋下/右腕上——左肩
华丽的表现
颜色:白色——白色、紫色和深红色
纹样:简单——华丽,还出现了象征标志的装饰纹样CLA VI (克拉维)
16、哥特时期“一切指向上帝”神权思想在服饰上的体现
哥特时期服饰样式新颖丰富,成为中世纪服饰光辉形象的代表
1、文化背景:神权崇拜——尖顶教堂——尖顶帽、尖头鞋、圣母造型(孕妇造型)、圣母发式等
2、紧身纳衣葡尔波因特(pourpoint)
3、宽松纳衣豪普兰德(houpplelande)脚——软皮尖头鞋、配饰——短刀或宝剑
女子服饰
头部—帽子形式多样花边织物帽:柯以弗帽高尖薄纱帽:海宁帽平顶无檐帽:库特帽
发式:圣母式
化妆、拔汗毛、修细眉、首饰相对简单
17、文艺复兴时期男女服饰的总体特点
男服——箱形造型,强调上体宽大魁梧和下体的劲瘦
女服——倒扣钟形造型,强调上体的娇小和下体的华丽
内衣——上等人用白色,一般人深红色
上衣——高立领内衬拉夫领、大翻领、袖子紧瘦细长、腰部收紧呈V形,腰以下有垂布
18、拉夫领
法国首创,16世纪中叶后流行,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典型的一款领式。
成环状,8字形连续褶裥,有的用金属丝做框架,非常的不方便
紧身胸衣——软制和硬制两种
紧身胸衣罩——精美,前襟长舌状
上衣——拉夫领和低敞领结合使用
扇领,金属丝做成半月形或
桃形领,其下还有长长的垂纱
衬裙裙撑西班牙式、英国式、法国式裙
19、描述一典型巴洛克男子的服饰情况20、芳丹
文化背景:16世纪宗教改革给教会沉重打击,教会为挽救这种状况,以更多的人性和世俗气息来打动教徒,召唤他们重回宗教的怀抱;
宽沿帽(上插鸵鸟羽毛):沿平直、
沿翻卷:三角帽
戴假发(从中间向两边,梳成两个高的山形,长垂至肩,上洒金粉和香粉)
内穿衬衣——肥大、华丽,多处系结,袖口领边多花边
短上衣或小坎肩——短到肋下,扣子只扣一半
斗篷或长外衣——长外衣长至膝,衣身紧瘦,后下摆中缝处开衩
衬裤——肥大、有花边,裤脚上系结
裤子——过膝、较肥大,有些似裙裤,三处有装饰,有的上有围裙
靴子或浅腰鞋(方形鞋头)
宽沿帽(插羽毛)
芳丹——黑白两色花边,也有戴假发的情况,脸上点黑痣
21、巴洛克和洛可可的关系
洛可可仿佛是从巴洛克艺术中过滤出来的一种形式,巴洛克雄伟、壮丽、豪放的底蕴被淘汰掉了,浮在表面的艳丽色彩、漂亮形象被保留了下来,并且增添了许对矫饰和琐细。
22、现代西服三件式礼服的前身是什么
衬衫、长背心、长外套(有盖式口袋、宽边反折袖对襟长外套)
23、洛可可女子服饰的特点及其典型代表
紧身胸衣(织物+鲸须)裙撑(巴尼尔,椭圆形)——1870-1890 巴瑟尔
袍服(总特征:上身——娇媚玲珑下身——雍容华贵)
(细节特征:敞领、领口装饰小花边或饰带花结、低胸、溜肩、半截荷叶边袖)
代表性服饰:华托服
24、举例说明服饰史上的夸张现象
欧洲十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在造型上出现了夸张的现象。
男装,在肩部和胸部填充和衬垫大量衬料;采用肩翼(飞肩)或大型的泡袖(灯笼袖);
多层上衣层叠堆积在上体;腿部采用长统袜或紧腿的胡斯裤,营造并夸张表现了男装上身宽厚,下身瘦劲的造营造并夸张表现了男装上身宽厚,下身瘦劲的造型;
女装采用紧身胸衣束勒上体和各种裙撑扩展下体的方法营造并夸张表现了女装上窄下宽的造型。
25、举例说明服饰史上用服饰显示身份的现象
拜占廷时代初期的服装基本上延用罗马帝国末期的样式,但随着基督教文化的展开和普及,其服装就逐渐失去了古罗马服装的朴素和单纯,造型变得呆板、僵硬,皇帝的衣装宗教气氛非常浓,大臣和侍从的衣服也根据其地位和职务有严格的规定,服饰成了“别威严、显贵贱”的工具。
古埃及各阶层的人都穿麻织物制成的胯裙、卡拉希利斯等服装,体现穿着者身份地位的方式主要在于:(1)面料用料的多少,(长短程度,褶裥细密程度)(2)面料的精美程度(厚薄程度)(3)装饰配件的象征性涵义(4)配饰的精美程度
26、举例说明服饰史上服饰与健康和实用相背离的现象
中国古代女子缠足兴起于北宋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追求人的个性,反对宗教对人的束缚。
人们开始通过服装表现人体的形体美、曲线美,表现男女性别差异的服装成为流行。
男子下衣紧裹肢体,上衣宽大雄伟,突出阳刚之美。
女子则强调女性细腰丰乳与肥臀,上衣袒胸低领,下裙呈倒扣的钟式造型,尽显女性风流。
文艺复兴对服装的影响有其积极的一面,它把服装的本质发掘出来并予以美化和市俗化;也有消极的一面,部分服装忽略了服装的实用功能,而盲目追求其视觉享受,为后来西方服装中的夸张形式铺垫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