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批判之七——糊涂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批判之七——糊涂文化
中国文化批判之七——糊涂文化
捷楚
“难得糊涂”,郑板桥的这句名言在中国代代走红,广泛传播,为中国文化又增添了一种“糊涂哲学”。
郑板桥很有些才气,他的诗、书、画都自成一家,独具特色,被推为“扬州八怪”之首。
但我认为,他在中国能有偌大的名气,具有广泛影响的最大杰作,是他写的“难得糊涂”这四个字。
这幅字写于乾隆十六年,他当时已在山东潍县当知县。
一向正直、清廉的他在当时黑暗的官场很吃不开,常常受到攻击、嘲讽和刁难,他一面奋力抗争,一面又悲观、苦闷、彷徨,产生消极避世情绪。
就在他写了“难得糊涂”的字幅后不久,便辞官归隐了。
在这幅“难得糊涂”下,他还题了一行款跋:“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可见当时他写下这一字幅时的无奈、彷徨、苦闷、压抑、自嘲相互交织的情绪。
不过,对“难得糊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其中的妙处深不可测,有不少人对这种哲学相当地推崇。
君不见,有许多聪明的官员非常喜欢买“难得糊涂”的字幅,压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作为自己处世的座右铭。
因为他们深谙为官平安和升迁之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学会装糊涂,才能平安无忧,万事亨通。
明知上司干了坏事,只有装糊涂才能不惹事;明明知道同事或下属干了坏事,也假装看不见,只有装糊涂才能得到人们的好感,处好相互的关系。
糊涂,才是成熟;糊涂,才会做人;糊涂,才不会惹麻烦……
君不见,有许多精明的商人,把“难得糊涂”四个大字高悬于办公室内,既显得有文化,又告知别人懂的人情世故,或者告诫自己,表面不争,暗地里下手,小心经营,避开是非,平安为商。
君不见,我们普通百姓经常被告知:平安是福,凡事不可太认真,认真了就会招来祸害,事不关己,糊涂一点便可自保。
台湾作家龙应台曾写过一篇文章《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书中列出了种种叫人气愤但中国人看了不生气的事例,指出:“因为中国人怕事、自私,只要不杀到他床上去,他宁可闭着眼假寐”,也就是说,装糊涂、忍耐、退让,躲在角落里做“沉默的大多数”,是中国人护身的法宝,处世自保的良方。
看看我们许许多多的“国学”讲座、名人演讲、“成功”绝学、“生存谋略”的书籍,无不在经常宣扬“难得糊涂”的艺
术:“糊糊涂涂避灾祸”、“锋芒毕露易夭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些事情不必太认真”、“该低头时且低头”、“吃亏是一种糊涂的智慧”、“喜怒不形于色”、“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示弱不是弱”、“糊涂待人留有余地”、“适度掩盖自己”、“有理也要让三分”、“故意露点怯”、“一分糊涂一分超脱”、“忍让是一种修养”、“内心清楚,外表糊涂”、“低头弯腰保护自己”、“大智若愚”……就连健康养生也告诫人们,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一切以健康为中心,遇事潇洒一点,看世糊涂一点。
“守拙”成为一些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和处世方法。
明明明白,装着不明白,装傻充愣,善于藏拙、伪装,不显山,不露水,逢人不是点头就是敬礼,表面是老实人,实际最不老实。
“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讲的就是对守拙的推崇。
中国的糊涂文化其实不是真的糊涂,而是别具一格的“智慧文化”,糊涂的本身则是一种智慧,或者说“有一种智慧叫糊涂”。
残酷的现实,复杂的社会一再教训人们,你不可太聪明,你不可以太锋芒毕露。
你太聪明了,太显摆了,你就要遭到嫉恨,受到孤立,甚至招来灾祸。
三国时,杨修在曹操手下任主薄,起初曹操很重视他,但他处处显示自己的聪明。
有一次有人送给曹操一盒奶酪,曹操在盒子上写了一个“合”字,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杨修来了一
见,拆开盒子就把奶酪分给大家吃了,并说“这合字就是一人吃一口的意思啊!”还有一次,曹操命人建造相府,等相府建好了以后,曹操来察看了一下,临走时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
杨修一见,立即叫工人把门再扩大一下。
工人问为什么,他说,在门上写个活字,不就是“阔”字吗,是说要把门阔一阔。
由于杨修处处显示自己的聪明,后来曹操就找了个理由把他杀了。
现实中遇事不糊涂爱较真而吃大亏的事例,可以说不胜枚举。
我的一位朋友,大学毕业刚踏入社会,没有社会经验。
单位的领导没有多少文化水平。
讲话时总会念错别字,别人听了都装糊涂,谁也不去纠正,有的还曲意奉承,只有这位仁兄时不时给这位领导指出来,使领导心里很不舒服,觉得没面子,认为故意挑刺,没多久就借故把这位仁兄下放到基层去了。
所以,学会装糊涂在中国是最重要的生存要义。
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糊涂文化也有其积极的意义。
“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在今天是我们应该大力提倡的处事方式和原则。
人生要分清什么是大事,什么是小事,在大是大非问题上,事关原则大道、大政方针的问题上,要坚持原则,是非分明,做到大事不糊涂。
但在个人恩怨、个人得失面前,就应该糊涂一点,别去斤斤计较,这样才能体现“识大体,不拘小节”,才有一种洒脱和气度,有一种谈薄
名利的修养和包容万物的胸襟。
但在糊涂文化里,人们接受更多的是消极的东西。
崇尚糊涂,就是逃避责任,就是自私、冷漠、怕事、明哲保身,就是崇尚奴性,削去棱角,泯灭个性,装傻子,当孙子,做鸵鸟和缩头乌龟。
林语堂曾对中国文化有一个怒骂式的概括:一是明哲保身,一是去他妈的。
明哲保身和去他妈的是一个意思,就是自私,只管自己,不管别人,他人的事与我何干?鲁迅在《祝福》中描写了黑暗社会给祥林嫂这个不幸的女人以更多的不幸,但也鞭挞了中国的“看客”文化:“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来寻,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
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评论着”。
其实,这“看客”文化与糊涂文化具有异曲同工的特征:冷漠、无情、自私、无聊。
当官的奉行糊涂文化,必然会对百姓的疾苦困难麻木、冷漠,对现实的矛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对坏人和恶势力的纵容;百姓崇尚糊涂文化,就会少一些见义勇为,“看客”就会越来越多,坏人就会有恃无恐,社会问题就会越来越多。
正如龙应台《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一文中写的那样:“你以为你是好人,但是就因为你不生气、你忍耐、你退让,所以摊贩把你的家搞得像个破落大杂院,所以台北的交通一切乌烟瘴气,所以淡水河是条烂肠子;就是因为
你不讲话、不骂人、不表示意见,所以你疼爱的娃娃每天吃着、喝着、呼吸着化学元素,你还在梦想他大学毕业的那一天,却没想到吃了滴滴纯净的沙拉油,孩子生下来是瞎的、黑的”。
也如有人说的那样:现在的社会问题,不是坏人太嚣张,而是因为“好人”太多了。
如果说“难得糊涂”不是真糊涂,是一种假糊涂,是一种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话,那么,有一种糊涂,确切地说叫模糊、朦朦胧胧、差不多,则是中国人真的一种思维方式。
凡事马马虎虎,回答问题含含糊糊,没有明确的指向,“说了老半天,不知道在说什么”;看问题也没有明确的判断,不是简单的二分法,不像西方那样或是是,或是非,而是既对又不对,云里雾里,缠来绕去,最后还是一头雾水;对事物的态度也常常不明朗,常常爱说:“研究,研究”、“随便”、“以后再说”……美国人明思溥早在1890年就出版了《典型的中国人》一书,轰动一时,其中他揭示中国人的性格之一就是模糊不清,缺乏清楚和准确。
这一文化特点其实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有关。
与西方文化不同,中国传统思维多停留在感性思维阶段,多凭经验、直觉,注重整体性,而不注重逻辑和实证,因而就会含糊、模糊。
这一思维特征有其积极的意义。
从整体上看问题,更为周延、完整、全面,更具辩证思维。
有些事情确实不能简单地分出黑与白、是与非,有些话确实不能开门见山,直来直
去,“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不分时间、不分场合的直话直说,分清谁对谁错会弄巧成拙,徒增困惑,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现实是复杂的,有些事情确实不能马上做出准确的判断,需要“研究,研究”,但这种模糊,缺少了精细,缺乏认真,缺少了逻辑,容易真的糊涂,也容易让人莫衷一是,无所适从,造成混乱,也为不想承担责任,偷换概念,转移话题和诡辩留下空间。
胡适先生的《差不多先生传》就刻画了中国人这种马马虎虎,不很认真,“不很清楚”、“不很分明”,以致于“不很讲究”、“不很精明”、“不细致”的弊端——
“他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
何必太精明呢?’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
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
先生说:‘错了。
是山西,不是陕西。
’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
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
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
他只是笑嘻嘻地赔礼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
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
他白
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
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
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
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
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
’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
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话,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帐,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
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
无数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
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