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循环经济及其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1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无序开发严重透支国人的生存环境,发展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
针对危机,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指出,我国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
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是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矛盾的根本出路。
循环经济是按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运行的具有高效的资源代谢过程,完整的系统耦合结构及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生态经济,是一种以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流动方式为特征的经济模式。
循环经济可以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传统工业经济是由“资源——产品——废物和污染排放”所构成的单向物质流动经济。
在这种经济中,人们强制把自然资源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弃物大量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一次性的。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过程,使得在整个经济系统以及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只产生很少的废物。
循环经济评价原则,简称“3R”原则: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原则,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
针对产业链的输入端——资源,通过产品清洁生产而非末端技术治理,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与利用,以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为经济活动的投入主体,以期尽可能地减少进入生产、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对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实行总量控制。
生产者通过减少产品原料投入和优化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消费者通过优先选购包装简易、循环耐用的产品,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从而提高资源物质循环的高效利用和环境同化能力。
什么是循环经济如何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什么是循环经济如何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在当今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使得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经济发展的模式。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发展理念,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那么,什么是循环经济?又该如何推动其发展呢?循环经济,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投入和废弃物的产生,通过对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和资源化,实现资源的闭合循环,从而在提高经济效率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与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不同,线性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流动,资源被大量消耗,废弃物大量排放,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而循环经济则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流动,通过对资源的反复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循环经济的理念涵盖了生产、消费和废弃物处理等多个环节。
在生产环节,企业可以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采用环保材料、优化产品设计等方式,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
例如,一家汽车制造企业可以通过使用可回收材料制造汽车零部件,在汽车报废后,这些零部件能够被回收并重新用于制造新的汽车,从而减少了对原材料的需求。
在消费环节,消费者可以选择绿色、环保的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注重产品的耐用性和可维修性。
比如,我们在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购买可充电电池,而不是一次性电池。
在废弃物处理环节,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体系至关重要。
通过垃圾分类、回收和再利用,将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
例如,废纸可以被回收制成新的纸张,废旧塑料可以加工成塑料制品,厨余垃圾可以用于堆肥生产有机肥料。
那么,如何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呢?首先,政策的引导和支持是关键。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循环经济。
例如,对采用循环经济模式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激励措施,对违反环保法规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循环经济发展和模式分析

循环经济发展和模式分析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们享受到了很多便利和舒适的生活方式,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资源浪费、污染和能源消耗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因此循环经济模式已成为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一、什么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经济模式,以“减少”、“重复使用”和“回收再利用”为基础,通过最小化废弃物和污染,倡导资源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循环经济有助于减少我们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并减少排放和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循环经济对于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保护环境循环经济模式减少了废弃物和排放,减少了对资源的消耗。
它有助于降低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降低气候变化的风险。
2. 节约资源循环经济模式鼓励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
它通过废物的收集和回收,将资源发挥到了极致,可减少大量资源的浪费。
3. 促进经济增长循环经济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它也有望增加就业机会并减少经济风险。
三、循环经济模式分析循环经济模式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减少、重复使用和回收再利用。
1. 减少减少阶段旨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通过生产环节的控制,包括使用高效的生产技术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实现废弃物的量减少。
2. 重复使用重复使用阶段旨在提高产品的寿命周期,使产品在使用后可以再次使用。
这可以通过设计带有回收特征的产品,如反处理、再生利用。
3. 回收再利用回收再利用阶段旨在固定废弃物并重新处理,进行再生利用。
这可以通过回收废物和污泥进行分离和加工,转化为新产品等再利用。
四、循环经济的实践循环经济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德国是一个循环经济成功的例子。
该国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如回收瓶子、垃圾分类和再生能源等,实现了不断的回收和再利用。
此举有助于降低德国的废物产生量和大幅减少碳排放,使该国成为世界上最绿色的经济体之一。
中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中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毛玉如博士国家清洁生产中心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
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以“减量、再用、循环”〔3R〕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减少污染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1999年以来,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及国际环保新思潮的影响下,国家环保总局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作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环境"双赢"的一个重要举措,在全国范围内,从不同的层次、角度和领域,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进行了理论的探索和实践的尝试。
目前,总局主持通过论证了13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同时正在进行5个循环经济试点的工作。
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在不同层次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作。
辽宁、江苏已制定和实施了全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方案或规划,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和循环经济试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特色,初步总结形成了《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和《循环经济市评价指标体系》,逐步将中国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的建设引入科技含量高、标准和高效的轨道。
探索和总结了在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和运行机制。
如在一个省、一个市实施循环经济的“3+1”模式,即在企业层面开展清洁生产,在工业园和企业群层面建立生态工业园,在城市和区域层面建立循环型社会;同时建立废旧资源再生利用产业〔静脉产业〕。
提出了“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法律标准、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运行模式。
为了总结现阶段循环经济试点、示范的经验,进一步推动各地循环经济工作的开展,根据目前总局开展试点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行业和区域特点及总局2005年度工作计划,首期选择钢铁冶炼、盐化工、磷化工、铝业等四个行业以及综合类园区编写《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农村经济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农村经济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经济的需求,因此寻找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二、循环经济的概念和特点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资源的再生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循环经济的核心思想是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资源的再生利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三、农村循环经济的现状目前,农村循环经济在我国仍处在起步阶段。
一方面,农村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物的处理仍然存在问题;另一方面,农村资源的利用率不高,缺乏高效的农业生产模式。
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农村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农村地区是资源相对丰富的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五、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1. 农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通过种植绿色作物和养殖生态畜禽,实现农田的循环利用和生态保护。
2. 农副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利用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和再利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3. 农村生活垃圾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施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减少农村生活垃圾的数量和环境污染。
六、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举措为了推动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包括:完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教育,推动科技创新,提供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等。
七、农村循环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还能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改善农村环境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八、农村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农村循环经济发展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资金投入不足、科技支撑不够、政策措施不完善等。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
九、国外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借鉴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在农村地区推行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循环经济发展模型及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循环经济发展模型及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引言: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
过去几十年,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循环经济发展模型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循环经济发展模型的内涵,并分析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循环经济发展模型的概述1.1 循环经济的概念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旨在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它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回收再利用、再制造和再利用,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
1.2 循环经济的原则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遵循以下原则:(1)减少资源消耗:通过节约能源、减少材料损耗等手段来降低资源的消耗。
(2)减少废弃物排放:通过有效的废弃物管理和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并将其转化为新的资源。
(3)促进经济增长:循环经济模式通过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提供就业机会和创造价值,推动经济增长。
(4)保护环境: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第二部分:循环经济发展模型的应用案例2.1 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垃圾分类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实践。
通过垃圾分类,废弃物可以被有效地回收和再利用。
许多城市已经实施了垃圾分类政策,并建立了相应的回收和处理设施。
这不仅可以减少垃圾的填埋和焚烧,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价值。
2.2 再制造产业再制造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再制造涉及将废弃的产品经过修复、改造和更新,使其恢复到可再利用的状态。
再制造不仅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还可以延长产品的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许多国家和企业已经在汽车、电子产品等领域开展了再制造产业,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2.3 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的重要能源来源。
通过利用农作物秸秆、废弃物、木材等生物质资源,可以生产生物质燃料、生物气体和生物电力等能源产品。
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及其发展策略

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及其发展策略关于《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及其发展策略》,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循环经济的基本概念所谓循环经济,其实就是指人们在日常的经济生产中生活中通过对能量和物质的不断循环,使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尽量最大化,从而使人们的经济生产达到生态化的效果。
在一些发达国家与地区中,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大致可以归分为三种运行模式:首先是单独存在的全公司或者说企业内部的资源高校循环利用与清洁干净的生产;其次是产业间或者是共生企业所建立的生态环保的工业网络系统;最后就是整个区域或者就是整个社会所建立的资源再生体系与废物重新回收的体系。
二、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分析1、单独的公司其内部的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
这种循环经济运营的模式是处于微观层次的运营模式,一般应用于公司内部的废物的回收利用与产品的清洁生产中。
其具体的运营模式是将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物首先经过简单的分类处理,然后加入适当的处理原料再次进行原先的加工生产流程或者是用于加工为其他的工业产品。
这种生产模式最开始由美国的杜邦公司率先提出并投入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所以该种生产模式又被叫做杜邦模式。
这种模式是有其可取之处的,运用该种生产模式不仅能够保证工业资源的高效利用,而且还能够保证生产流程的清洁,甚至在理论上可以达到零排放的要求。
近些年来,我们国家的一些矿业企业也纷纷采取了这种生产模式,比如山东的某矿业集团在煤炭的利用与开发中,将煤炭资源的中和利用与其的生加工作为企业生产的突破口,并成功的将其延生到产业链当中,最后形成循环经济的经济系统。
2、共生企业生态环保的工业园模式。
所谓生态环保的工业园模式,即也就是在企业群这一生产层次实现经济的循环发展。
在丹麦的卡伦宝,卡伦宝工业生态园是个不仅和谐而且高效的工业生产区,在这个工业生态园内,各个不同的企业通过对各自不用的废弃物的相互交换,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产业链,从而在不同的企业之间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再利用。
本文将从循环经济的概念、原则和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循环经济是指通过循环利用、再生利用和再制造等方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经济模式。
与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更加注重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和延长使用寿命,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的原则1. 资源优先循环利用原则:将废弃物视为资源,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将其转化为可再利用的材料或能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2. 产品优先再制造原则:通过设计和制造高质量、可再制造的产品,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3. 废弃物资源化原则:将废弃物作为资源进行资源化利用,通过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等方式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环境污染。
4. 系统优化原则:通过优化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循环经济的实施方法1. 建立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培育循环经济企业,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再利用。
2. 加强废弃物分类和回收利用:通过加强废弃物分类和回收利用的管理,提高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填埋和焚烧。
3. 推广绿色设计和循环制造:通过推广绿色设计和循环制造技术,降低产品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4. 建立循环经济政策和法规:制定和完善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政策和法规,鼓励和引导企业和个人采取循环经济的行动。
5. 加强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加大对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高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水平,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四、循环经济的意义和影响1. 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循环经济通过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护生态环境。
2. 促进经济转型和升级:循环经济可以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循环的方向转型,提升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发展模式创新

循环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发展模式创新随着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的加剧,循环经济成为了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方向。
而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则更是其核心。
本文将从循环经济的原理出发,分析其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并探讨如何进行模式创新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一、循环经济的原理与模式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消费、废弃物处理等环节,通过最大程度地利用各类资源,减少能源和材料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同发展。
其实现循环利用主要依靠技术手段和产业链优化。
循环经济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模式:1. 自下而上的循环经济模式自下而上的循环经济模式是指基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理念,促进各个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这一模式的本质是各种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通过进一步处理,变为高附加值的原材料,再用于生产新的产品,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
2. 自上而下的循环经济模式自上而下的循环经济模式是指由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企业、产业链和技术开发,从宏观层面优化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
这一模式主要是通过政策引导和产业扶持,实现既包括加速自下而上的循环经济发展,又能够规范和整合各类资源的适当再利用。
二、循环经济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循环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创新源头循环经济的实践需要依赖各类先进的技术和创新,引导和培育创新型企业、产业链和技术团队,以确保生产与消费过程的优化和创新。
2. 模式变革循环经济模式的推广和应用也将促进形式传统经济社会和发展模式的变革。
在“破旧立新”的过程中,当前市场产业、消费区域和政府的宏观调控需要充分考虑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路径。
3. 新兴产业循环经济的实践也创造了许多新的机会和新的产业,如循环经济咨询、废弃物回收和处理、二手物品交易等。
这为企业和社群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创新模式与协同发展为了促进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必须从产业链、技术创新、市场和政策等多个方面展开工作。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也越来越迫切。
在这个背景下,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备受关注。
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是将资源的利用最大化,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再生产”。
也就是说,循环经济通过降低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具体而言,循环经济模式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循环经济注重产品设计的环保性。
在产品设计阶段,要考虑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可再生性,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同时,还要考虑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情况,提高产品的能源利用效率。
循环经济强调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再生产。
废弃物是循环经济的重要资源,可以通过适当的处理和加工,转化为可再利用的原材料或能源。
例如,废纸可以被回收再生产成新的纸张,废塑料可以被回收再生产成新的塑料制品。
通过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再生产,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还可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循环经济还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循环经济中,资源的循环利用是一个闭合的过程,各个环节之间实现资源的流动和再利用。
例如,工业企业的废水可以通过处理后再利用,农业废弃物可以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土壤改良,形成资源的循环利用链条。
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推动企业和个人采取循环经济的行动。
例如,政府可以提供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鼓励企业投资循环经济项目;政府还可以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循环经济还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和创新。
企业可以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降低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可以开发新的环保产品,满足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需求;可以加强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形成循环经济的闭合循环。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对于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减少资源消耗、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污染,循环经济可以促进经济的绿色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通过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资源消 耗和环境污染。
实施严格的环境监管,确保企业遵守 循环经济相关法规。
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
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如畜禽粪便、秸秆等。
培育和利用农业领域循环经济产业,如生物质能源产业 。
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实施土地管理制度,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推广绿色消费
鼓励消费者选择环保、节能、低碳的产品和服务 ,促进绿色消费的发展,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3
加强废弃物分类回收
建立健全废弃物分类回收体系,提高废弃物回收 率和再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环境污染。
废弃物的资源化
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01
通过回收、加工、再利用等手段,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再利用的
资源,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加强产业链接
构建完善的产业链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有效衔接和资源 的共享,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浪费。
推广绿色生产技术
积极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降 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03
循环经济的实现方式
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
实现工业领域内的资源高效利用和循 环利用。
促进企业间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形成 废弃物资源化产业链。
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废弃物资源化技术
通过回收、处理和再利用废弃物,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如垃圾分类、废旧物 品回收等。
共伴生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指对共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 。
清洁生产技术
生产工艺清洁技术
指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清洁工艺,减少污 染物排放,提高生产效率,如绿色制造 技术等。
什么是循环经济如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什么是循环经济如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在当今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使得循环经济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循环经济呢?简单来说,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与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有着明显的区别。
在线性经济中,人们从自然界获取资源,经过生产和消费后,将废弃物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这种模式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
而循环经济则是要打破这种线性的流程,形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
循环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有助于节约资源。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通过循环利用资源,可以减少对新资源的开采,延长资源的使用寿命,从而保障资源的可持续供应。
其次,循环经济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废弃物的大量排放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对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可以降低废弃物的总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再者,循环经济能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废弃物的回收、再加工等环节可以形成新的产业,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那么,如何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呢?这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政府在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政府应当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例如,出台鼓励资源回收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企业给予补贴,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监管和处罚力度等。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在循环经济领域的科研投入,支持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企业要树立循环经济的理念,将其融入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
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
同时,加强对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和再利用,实现资源的内部循环。
此外,企业之间还可以通过建立产业共生关系,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实施策略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实施策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也愈发凸显。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对循环经济的定义、实施策略及其优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循环经济的概述循环经济是指通过在产品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最小化浪费和污染,实现经济发展与环保、资源利用的平衡。
换言之,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利用和废弃物处理的新型经济模式,通过利用废弃物资源再生产出新的产品,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循环经济的目标在于建立一个平衡的生态经济系统,通过“废物为宝”的思想,减少资源的消耗与环境的破坏,实现永续发展的目标。
一个循环经济系统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废物的最小化和资源的最大化;二是产生的废物视为可再利用的资源,利用废物再生产出新的可用产品;三是以完整的生态系统为基础,实现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循环经济的实施策略1. 建立循环经济法规制度建立与完善循环经济的法规制度体系,实现政策的全面覆盖和管理。
同时加强法律的执行力度,规范市场行为,促进企业遵循循环经济的原则和法规。
通过监管机制,促进企业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2. 推进资源回收再利用加强废弃物回收、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化解等处理。
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流程改进等手段,实现物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控制,大幅减少浪费和废弃,提高资源的再利用率。
3. 技术创新与推广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生产技术研究和生态环保技术研究,为循环经济提供技术保障。
优化产业布局结构,促进高效节能环保技术与生产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推进产业升级,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4. 建立良好的市场机制加强市场监管机制,营造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市场机制。
通过税收政策、金融扶持等政策手段,引导企业开发新的可再利用资源和再生产品,减少废物的产生和处理成本,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循环经济及其发展模式PPT学习教案

第7页/共12页
日本循环社会建设启示
1、建立起完备的循环经济立法体系并严格执行
第一层次是基本法,即《推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 第二层次是两部综合性的法律,即《废弃物处理法》和《促进
资源有效利用法》; 第三层次是关于具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的法规,包括《容器和包
再使用原则((reuse),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 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
再循环原则((recycle),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 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 复的垃圾。
3R原则的优先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第3页/共12页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比较
第4页/共12页
5、环境教育倡导,形成了全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
在经历了公害之苦的日本民众,形成了强烈的环境与资源的危机意识,在这 种意识的引领下,追求清洁生产、回收利用废弃物、垃圾的分类投放等成 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成立儿童环保俱乐部、编制通俗环保教材、成立民 间环保志愿者组织、倡导绿色消费等
第10页/共12页
第9页/共12页
3、企业示范先导,带头贯彻落实循环型社会建设 。
从丰田汽车公司到新日铁,从东曹株式会社到中央防波堤废弃物处理厂,无 论是从公司经营管理,到产品的绿色计划,还是从原料使用,到废弃物的 处理,无不全面贯彻循环经济的理念。
4、科学研究辅导,构成个分别进行循环型社会系 统、国际资源循环、循环技术系统、资源优化处理技术、废弃物试验评价 和物质管理研究。
装物循环利用法》、《家电循环利用法》、《建筑材料循环利 用法》、《食品循环利用法》、《汽车循环利用法》、《特定 产业废弃物特别措施法》等。
循环经济 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模式一、什么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模式,它致力于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这种经济模式中,资源的使用将不断循环,以达到最大的效率,而不是一次性使用。
这种经济模式的目的是使资源的使用更加可持续,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举例来说,循环经济可以通过回收、再生利用和再利用资源来实现。
例如,在包装方面,可以采用可回收的材料,并采用可循环的设计,以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再生利用则是指对废弃物进行拆解,分离出各种可用资源,并将其重新利用,以减少对原材料的消耗。
此外,再利用也是一种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方式,指的是重新使用物品,而不是将其丢弃。
例如,可以将废弃的家具重新利用,而不是将其丢弃。
总而言之,循环经济是一种经济模式,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它通过回收、再生利用和再利用资源来实现,以满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求。
二、循环经济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它致力于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最小的环境影响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它通过改变传统的“拿-抛”经济模式,将资源的使用转变为“拿-回收-再利用”,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最大程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
循环经济可以达到许多有益的效果,首先,它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例如,可以采取回收利用的措施,将废旧设备进行拆解,重新利用材料,从而减少新材料的消耗。
其次,循环经济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有助于维护环境的可持续性。
例如,可以采取再生资源的措施,用可再生能源取代传统能源,以减少空气污染和水污染。
此外,循环经济还可以提高社会效益,改善社会环境。
例如,可以采取技术创新的措施,开发出更加环保的产品,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社会环境。
通过循环经济,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有效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社会环境,增强社会效益,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的发展策略及其实施

循环经济的发展策略及其实施循环经济,是指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目标,通过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提高资源的再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提升,循环经济已成为国际上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就循环经济的发展策略及其实施展开讨论。
一、循环经济的发展策略1.推进生产方式转型推动传统生产方式向可持续生产方式转型,能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企业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型和成本的降低。
2.鼓励资源综合利用资源综合利用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资源综合利用的标准和规范,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各方参与资源综合利用的全过程。
3.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政府应加强对循环经济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同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产品制造和使用效率。
4.加快废旧资源回收废旧资源的回收利用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
政府应建立健全回收体系,鼓励市场化和专业化回收。
同时,通过税收政策等措施,促进废旧资源回收市场的规模扩大和供需平衡。
二、循环经济的实施1.政府引导政府在循环经济实施过程中,应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
按照本地区的资源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循环经济的实施。
2.企业自主发展企业是循环经济的主要实践者和推动者。
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开展技术创新和资源综合利用等相关工作,推动企业转型和改革。
同时,加强内部管理和流程优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社会参与循环经济不仅是企业的责任,也是每个人的责任。
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循环经济的实践,建立绿色生活方式,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循环经济的作用1.促进资源节约循环经济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和节约资源,以达到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目标。
通过资源综合利用和废旧资源回收,达到资源的稳定供应和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政策措施研究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其政策措施研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源的日益匮乏,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因此,循环经济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
本文将探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以及实施循环经济政策的相关措施。
一、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1. 产业链循环模式产业链循环模式是将不同产业环节的资源融合在一起,实现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和循环使用。
例如,废弃物料回收再利用、废弃液体资源回收再利用等。
此模式的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回收资源,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污染排放。
2. 产品生命周期循环模式产品生命周期循环模式是指在产品设计、制造、销售与服务等各个环节中,实施循环经济的理念和方法。
例如,通过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的再利用率等措施,实现产品的循环利用。
此模式的优点是能够从产品的出生到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3. 城市循环模式城市循环模式是将城市内各个行业、部门和居民间形成一个循环的生态系统,实现资源的互补和循环利用。
例如,通过建立城市垃圾分类和回收体系、建设循环水系等,实现城市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此模式的优点是可以解决城市资源消耗过大和环境污染问题。
二、实施循环经济政策的相关措施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政府应加强循环经济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明确相关责任和规范。
如加大对废弃物料回收利用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再制造和再利用。
2. 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引进先进循环经济技术。
同时,加强循环经济与清洁能源的结合,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3. 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政府应加强对循环经济市场的监管,建立健全的循环经济市场机制。
如加强对废旧物资回收和再利用企业的准入和监管,鼓励企业之间的循环经济合作。
4. 提高社会意识和参与度政府应加大对循环经济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及其发展策略

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及其发展策略
一、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
循环经济是一种基于资源循环利用的经济模式,它将资源的取用与资
源的再利用结合起来,形成一种资源有效循环使用和再利用的经济活动模式。
循环经济的运行模式分为三个阶段:资源取用阶段、产品制造阶段和
废弃物恢复阶段。
在资源取用阶段,企业通过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合
理合法地取用资源,对取用的资源进行有效利用。
在产品制造阶段,企业
采用环保工艺,利用取用的资源,生产出符合人体健康的安全可靠的产品,并将其贩卖出去。
在废弃物恢复阶段,企业利用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把废
弃物进行处理,使其可以被再次制造成可销售的产品,从而实现资源的循
环利用。
二、循环经济的发展策略
1、完善资源取用制度,防止资源浪费
要实现循环经济,首先要完善资源取用制度,把取用资源的安全、节约、合理等要求作为资源取用的基本原则,防止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
取用效率。
2、推进环保技术的发展,保障人体健康
其次,要推进环保技术的发展,降低产品的制造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保障人体的健康,积极推进安全和环保的产品的生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
使用年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经济发展的强带动性
•
循环型产业的发展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
带动作用,而且产业之间及内部的关联性也将增 强,从而推进了产业协作与和谐发展。
•
例如循环型三产的发展将对于循环型农业、
循环型工业乃至循环型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产生有
效推进带动作用,从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并
有效推进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实 现。
• 某一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废料和废能对 于别的生产过程而言可能是资源,要将所 谓的废弃物(能)转变成资源,则可以通过产 业链的重新组合实现资源多次利用进而实 现变废为宝和低排放甚至零排放,通过经 济系统的合理组织提高自然资源生产率, 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和谐。
• 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通过增加经济系统 的反馈机制,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 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和“低开采——高利用—— 低排放”的循环利用模式,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
图7——1 传统线型物质流系统
•
能量
能量
图7—2传统经济系统模式图
资源开采
产品制造 消费
废物污染
自然界
图7——3 物质流封闭系统
•
能源效率
能源效率
图7—4 循环经济系统模式图
•
在传统线型经济模式中,资源以单向和直线
形式流动,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物
质能量运动方式。
•
在循环经济模式中,通过资源回收、资源化
• 2)资源利用的高效率性
• 随着经济发展规模的不断放大,资源消 耗不断加剧,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全球经
济发展,尤其是处于快速工业化时期的国
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开始从资金制约型转为 资源制约型。
•
而循环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实现了资源
的减量化投入、重复性使用,从而大大提
高了有限资源的利用效率。
• 3)行业行为的高标准性
活消费环节的不同种类废弃物以不同于自然资源
的物质形态进入自然界,从而改变了自然界的组 分并且影响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 由于自然资源经过生产和生活消费环节后其物理化学 性质发生了改变,在一定的限度内自然界对发生物理化学
性质改变后的物质具有“吸收消化”作用。但是,废弃物 排放速度往往超过自然界的“吸收消化”能力,并且由此
• 本章将着重介绍循环经济的内涵、特征、 发展及其模式类型。
7.1 循环经济及其特征
•
7.1.1循环经济的内涵
•
循环经济是与传统线型经济相对的一种经济
模式,资源的循环流动是循环经济区别于资源单 向流动的传统线型经济模式的关键特征。
•
为了形象地区分线型经济和循环经济,人们
分别用牧童经济和宇宙飞船经济来描述这两种经 济模式。
和处理并举的制度措施。
•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就是以资源最小化投入、
污染最小化排放为核心,围绕资源节约、生态友
好、环境友好所进行的生产活动。
7.1.2循环经济基本特征
•
在线型经济模式中,资源利用的特征可以用
“三高一低”来描述: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
和低效率等几个方面来概括,即在线型经济模式
中,资源在流动过程中先后经过开采、生产、消
经济系统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增长需要不断从自 然界掠取自然资源。
•
在自然界,自然资源可以划分为可再生资源
和不可再生资源。对于可再生资源,如果能够将
采伐量控制在资源更新速度之内,那么可再生资
源可以源源不断地供给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原料;
•
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则是另外一种情况,尽管
技术进步可以实现单位产品消耗更少的自然资源,
费和废弃几个环节,在经过这几个环节之后,物
质就由资源变成了毫无用处的废物。
•
并且,由于物质流动形式为单向流动,为维
持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转需要不断地向其投入资源,
否则社会经济系统将无法维持运转。
•
• 因此,线型经济模型中物质运动遵循 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资源利 用特征,这样不但增加了资源压力还增加 了环境压力。
•
1.减量化或减物质化原则 所针对的是输入端,旨在
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和能量流量;
•
2.再利用或反复利用原则 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
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式地使
用物品,避免物品过早成为垃圾;
•
3.再循环、资源化或再生利用原则 是输出端方式,
是要求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
•
对于循环经济的含义有不同的理解,大多认
为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其实循环经济不仅涉
及按生态学的方式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还涉及按
资源经济学的要求实现资源减量投入,以实现资
源的投入的最有效规模;并涉及实现污染减排,
以获得更大的环境容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因此,循环经济包容了资源经济学、生态经
济学、环境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是三者的融合
•
资源化有两种途径:
•
一是原级资源化,即将消费者遗弃的废弃物
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例如将废纸
生产出再生纸、废玻璃生产玻璃、废钢生产钢铁 等;
•
二是次级资源化,即将废弃物生产成与原来
不同类型的产品。
•
一般来说,原级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比例高
(20%——90%),而次级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
比例低(25%)。
•
尽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许多矿物探明储量的数字
变化提供了些许乐观的依据,但是资源加速耗竭却是一个
不争的事实。
•
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研究对于线型经济模式所导致
的资源问题提出了严厉的警告,例如著名的罗马俱乐部于
1972年发表的《增长的极限》就明确指出自然界的资源供
给与环境容量无法满足外延式经济增长模式。
第七 讲
循环经济及其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的“3R”原则
• 循环经济以“减量化(Reducing)、再利 用(Reusing)、再循环(资源化)(Recycling)” ( “3R”原则)为基本准则,通过努力构建 资源环境要素利用的闭环系统实现资源高 效利用及污染减排,以减少经济社会发展 的资源环境压力,因此,循环经济发展方 式是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模式。
• 与传统的线型经济模式相比较,循环 经济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 1)生态环境的弱胁迫性 • 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对于环境生态的依
赖性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快速的产 业发展,也将加剧资源消耗、生态破坏和 环境污染。
• 而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占用更少的资源及 生态、环境要素,从而使得快速的经济发 展对于资源、生态、环境要素的压力也大 大降低。
•
牧童经济和宇宙飞船经济都是生动的比喻。
牧童经济和宇宙飞船经济
• 将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 经济模式称为牧童经济,如同存草原放牧 的牧童,只管放牧而不顾草原的破坏;
• 而将通过完善的循环系统来满足人类的 一切物质需要的经济模式称为宇宙飞船经 济,如同浩淼星空的宇宙飞船一样,只有 通过能源利用系统的不断循环转化来维持 飞船里的生命。
但是经济增长终归不能离开这类资源,仍需要不
断地从自然界获得这些资源,而自然界中可耗竭
资源总量是有限制的,取一点少一点。
•
在线型生产模式下,产出与资源投入之间存
在正相关关系,经济的加速增长意味着自然界不
可再生资源的加速枯竭。
• 《世界资源报告(1996~1997)》指出:1950~1997年, 全世界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产值增长了近5倍,但与此同时, 全球木材使用量增加了8倍,纸张消耗增加了6倍,化石燃 料增加了5.5倍。
与提升,这与当前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复杂性、
综合性也是一脉相承的。
循环经济
•
相关国家的循环经济发展实践也体现了这一
点。例如,德国最初发展循环经济是由于采用传
统的填埋方式处理废弃物时占地越来越多、费用
越来越高,主要是为了减轻垃圾处理压力和节约
资源而走上了针对废弃物的“循环经济’’之路,
后来才逐步从单纯废弃物处理发展到减少废弃物
• 线型经济模式(linear Economy)与循环 经济(recycle Economy)模式最大的区别在 于资源流动形式不同。
• 通过再利用设计和再循环设计,循环经 济将线型经济模式中单向连接的过程联系 起来形成过程之间相互连接的闭路系统, 两者在物质流动形式方面的差别可以用图7 一1、图7—2,图7一3、图7—4来表示。
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 动生态化。
•
与传统线型经济相比较,循环经济模式的物
质能量流动方式以及指导理论有很大区别 。
“3R”原则
•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模式的三项
准则(“3R”原则),这三项准则相互联系形成循环经济
模式的基本判断准则,每一项原则对于循环经济的成功实
施都是必不可少的。
退化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
• 在线型经济模式中,经济增长成为社 会经济追求的目标,而GDP成为经济增长 考核的主要指标。但是,由于GDP核算时 并没有对自然资源以及环境利用效率给予 足够的重视,不断增长的经济并不代表人 类社会的发展程度同步提高。以致生态环 境破坏反过来威胁人类社会的发展。
• 主要表现是:
• 对于资源利用而言,循环经济相当于 通过资源循环增加了资源总量、延缓了资 源枯竭的过程。
7.2.1循环经济的提出
•
1)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代价
•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必要
条件,而良好的环境是人类生存质量的保
证。但是,在线型经济模式中,大量投入、
大量生产和大量排放的后果是自然资源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