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实验室检查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诊断学实验室检查ppt课件
![诊断学实验室检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2be16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01.png)
14
三.血小板的检测
血小板计数的概念 是指计数单位容积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
血小板计数的正常值为 :100×109/L~300×109/L。
血小板 减少 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生成障碍:造血功能损害,如再障、急性白血病、 放射病、巨幼细胞贫血
血小板破坏过多: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 药物过敏
血小板消耗增多:DIC 血小板分布异常:肝硬化等
(2)核右移: 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
移。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药物,如阿糖胞 苷或6一巯基嘌呤等。
在炎症的恢复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如在疾病进展期突然出现核右移的变化, 则表示预后不良。
2. 嗜酸性粒细胞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osinophilia) 1)过敏性疾病: (1)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食物过敏、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 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达10%以上。 (2)寄生虫病: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1
※贫血的原因:
(1) 红细胞生成减少:
①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再生障碍性贫血;
②缺铁性贫血:红细胞的减少比血红蛋白下降的程度低。
③巨幼细胞性贫血:红细胞的减少比血红蛋白下降的程度明显
④红细胞缺乏:肾脏疾病
⑤骨髓疾病,恶性肿瘤,放射性损伤
6
(2)红细胞破坏增多: 红细胞遭到破坏,是因为细胞本身异常或外界因素膜破坏所致。 ①红细胞内在异常: 膜缺陷: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 酶缺陷: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 珠蛋白生成异常:镰形细胞贫血 获得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二)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1.生理性减少 婴幼儿及15岁以前的儿童,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一般比正常
三.血小板的检测
血小板计数的概念 是指计数单位容积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
血小板计数的正常值为 :100×109/L~300×109/L。
血小板 减少 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生成障碍:造血功能损害,如再障、急性白血病、 放射病、巨幼细胞贫血
血小板破坏过多: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 药物过敏
血小板消耗增多:DIC 血小板分布异常:肝硬化等
(2)核右移: 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
移。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药物,如阿糖胞 苷或6一巯基嘌呤等。
在炎症的恢复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如在疾病进展期突然出现核右移的变化, 则表示预后不良。
2. 嗜酸性粒细胞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osinophilia) 1)过敏性疾病: (1)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食物过敏、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 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达10%以上。 (2)寄生虫病:血吸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等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1
※贫血的原因:
(1) 红细胞生成减少:
①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再生障碍性贫血;
②缺铁性贫血:红细胞的减少比血红蛋白下降的程度低。
③巨幼细胞性贫血:红细胞的减少比血红蛋白下降的程度明显
④红细胞缺乏:肾脏疾病
⑤骨髓疾病,恶性肿瘤,放射性损伤
6
(2)红细胞破坏增多: 红细胞遭到破坏,是因为细胞本身异常或外界因素膜破坏所致。 ①红细胞内在异常: 膜缺陷: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 酶缺陷: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 珠蛋白生成异常:镰形细胞贫血 获得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二)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1.生理性减少 婴幼儿及15岁以前的儿童,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一般比正常
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ppt课件
![常用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8c2e9e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8a.png)
▪ 非特异性的检验项目是目前医学检验的主 要方法,非高度特异,需要结合其他检验。 如:ALT升高,不能就诊断为乙肝,需要结 合乙肝三系、乙肝DNA和临床表现来确诊。 目前大部分的临床化学、血液学和免疫学属 于这一种。
2、某些检验项目的生理性变化
例:红细胞生理性变化: 新生儿,体力劳动者,登山运动员、高山
红细胞医学决定性水平
(1) 6.8×10^ 12/L 红细胞增多症。
(2) 3.5×10^ 12/L 限,应寻找原因。
(3) 1.5×10^ 12/L 水平
高于此值之上考虑 为诊断贫血的界 考虑输血的决定性
2010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
▪ 1、糖化血红蛋白A1c≥6.5%。
▪ 2、空腹血糖FPG≥7.0 mmol/l。空腹定 义为至少8h内无热量摄入*。
标本溶血引起的假性高血钾 某些激素不同时间段不同的值
4、医学检验结果的参考值和参考 范围
▪ 过去人们用“正常值”这个字眼,现在仍然 有延用。医学发展认为人从健康到疾病的过 程中,某些指标往往是逐步变化的,不少指 标只是在症状明显是才超出正常范围。加上 年龄差异、制定标准时的人数偏少等,正常 值的代表性收到限制,因而提出并建立了参 考值和参考范围。
地区居民红细胞增多;妊娠中后期、6个月至 2岁婴幼儿、部分老年人红细胞减少。 红细胞沉降率: 生理性增高:年幼小儿、经期、妊娠3个月 至产后1个月
3、客观因素的检验结果的影响
药物影响、饮食影响、标本质量影响、标 本采集时间影响、检测方法的影响。 口服铁剂导致大便隐血假阳性 餐后检查引起血脂浓度大幅度提高
摄入大量青霉素、尿pH小于4时,则可出现假 阴性。
联合不同时间的同一指标:
消化道出血的判断: 血红蛋白的变化
实验室安全检查 ppt课件
![实验室安全检查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2f007baf61fb7360b4c6583.png)
4.化学品储存
按照危害类型分开存放化学品
✓ 易燃物 ✓酸 ✓碱 ✓ 氧化剂 ✓ 有毒物 ✓ 过氧化物
存放的化学品不要超过水平视线高度。 管控的物质必须上锁存放,并永久记录使用情况。
实验室安全检查
电气安全隔板 自动关闭门 灭火器 气瓶的存放
✓ 用铁链固定存放 ✓ 不用时盖上瓶帽 ✓ 不要将不相容的气体存放在一起 ✓ 搬运气瓶应使用手推车 ✓ 用完后标记“空瓶”,并盖上瓶帽 ✓ 使用正确的压力表 ✓ 装载的气体名称应清晰
实验室安全检查
2.工程控制
通风柜里的东西尽量少,不要阻挡气流通道 ✓ 在14英寸(35.6cm)窗格高度时使用通风柜 ✓ 通风柜中不要存放化学品 ✓ 不要将设备或多余的材料放在通风柜里 ✓ 不要阻塞通风管 ✓ 所有工作应该在窗格后至少6英寸(15.2cm)的区域进行 ✓ 工作时,不要将物品放在通风柜边缘上,或通风柜前面 ✓ 通风柜不用时请将窗格关闭。
实验室安全检查
3.PPE
手的保护
✓ 通过渗透的指引选择合适的手套材料 ✓ 化学品相关工作推荐使用丁腈或氯丁橡胶手套 ✓ 经常更换手套,破损的手套应立即更换 ✓ 脱下手套后应洗手
脚的保护
✓ 需要穿包脚趾的鞋子,凉鞋和拖鞋是不允许的 Nhomakorabea 眼睛的保护
✓ 安全眼镜(有侧边遮挡) ✓ 护目镜 ✓ 面罩
呼吸的保护 实验室安全检查
实验室安全检查
实验室安全检查
实验室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主要内容
1 标识&标签 2 工程控制 3 PPE 4 化学品储存 5 准备/预防
实验室安全检查
1.标识&标签
出入口标识 设备标识 电气伤害标识 化学品存放区标识 未存放在原始容器中的化学品标识
肾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查ppt课件
![肾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500bf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a.png)
可编辑课件PPT
17
问题3:此时如何考虑患者的临床诊断?
❖ 该患者应高度怀疑为CGN,因为患者的血压、补体C3及尿 液检查均未能随病情的好转而恢复正常,且尿比重低。另外, 虽BUN、Cr恢复正常,但并不能代表肾小球功能完全正常。 我们知道,只有当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下降至50ml/ min以下时,血BUN、Cr才升高。所以,血BUN,Cr的水 平不能反应肾小球功能的早期损害。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应
可编辑课件PPT
13
病例
辅助检查:
❖ 尿常规:蛋白(++),红细胞 5~ 8个/HP,畸形红细胞 占80%以上。尿蛋白定量 2.3g/24h。
❖ 血常规:Hb 120g/L, PLT 168 ×10 9/L。 血IgA 1.06g/L,IgM 0.97g/L,补体C3 0.46g/L, BUN 9.1 mmol/L,Cr 197 μmol/L。
4、在体内不被分解
可编辑课件PPT
2
一、肾小球功能检查
肾小球滤过率×A物质的浓度=尿量×尿中A物质的浓度
肾小球滤过率(A物质清除率 )=
尿量×尿中A物质的浓度 A物质的浓度
可编辑课件PPT
3
(一)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Ccr =
尿肌酐浓度×尿量(ml/min) 血肌酐浓度
[参考值] 80~120 ml/min
血清或血浆肌酐:男性 53~106μmol/L
女性 44~97μmol/L
可编辑课件PPT
6
(二)血清肌酐(Cr)*
❖ [临床意义] 1、肾小球滤过功能严重损害,Cr持续↑。 2、鉴别肾前性与肾实质性少尿:
肾前性少尿,Cr常超过200μmol/L 肾实质性少尿,Cr多不超过200μmol/L
肝脏疾病常用检查PPT课件
![肝脏疾病常用检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5a9e74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d0.png)
(七)肝功能实验检查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检验肝功能的目的在于探测肝脏有无损害、查明原因、 判断预后以及鉴别黄疸等。因此,肝功能试验的临床 应用对于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肝 功能试验种类繁多,不下数百种,但是一种试验只能 探查肝脏的某一种功能,没有一种试验能全面反映肝 脏的一切功能。因此,为了得到比较正确的结论,应 做若干种试验,必要时要反复复查。同时对肝功能试 验的评价,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全面考虑,避免片面性 及主观性。此外,也要注意节约人为物力及财力,有 的放矢地选择性做必要的肝功能试验是重要的。
尿中胆素原
增多
不定或升高
减少或消失
粪中胆素原
增多
减少
减少或消失
血清 蛋白
电泳谱 脂蛋白X
正常 阴性
Alb减少,γ-球蛋白
升高 一般阴性
球蛋白明显升高 明显增高
血
谷丙转氨酶
正常,稍高
清 酶
碱性磷酸酶
正常
类
γ-谷氨酰转肽酶
正常
肝炎急性期增高 正常或轻度增高 可增高
正常或增高 明显增高 明显增高
其
凝血酶原时间
参考值:
成人
40-110u/L(金-阿氏法)。
儿童
<250u/L
(五)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查
临床意义: A)ALP分布 肝、骨、肠等,主要在肝 B)ALP分布在肝细胞血窦侧和毛细胆管侧的微 绒毛上,经胆汁排入小肠,当胆汁排出不畅, 毛细胆管压力增加时,可诱发产生大量ALP, 故胆汁淤滞时,ALP升高。 C)骨骼疾病时,骨瘤、骨折恢复期ALP也可升高
肝病预后。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 延长见于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
4、血氨测定
检验PPT优质课件
![检验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95165610661ed9ac51f319.png)
DVT发病率
• 美国每年有25~50万人患深静脉血栓性疾病,尸检中发现 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占72%。国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成的患者也逐年增多,静脉疾病发病率高于动脉疾病10倍, 而以下肢静脉疾病最多见。
25
肺栓塞PTE发生率
•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连续900例尸检资料证实肺段以上 肺栓塞占其心血管疾病的11.0%,占肺血管病的第一位。
19
2. Fib水平降低: (1)先天性无,低纤维蛋白血症; (2)获得性:肝病,腹水,DIC等.
3. 异常Fib血症.
20
四.凝血酶时间测定(TT)
临床意义: 报告单位: 秒 TT延长: (1)肝素增多或类肝素抗凝物存在,如系统性红斑狼
疮,肾病,肝病等; (2)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8
临床意义
1.PT延长: (1) 先天性凝血因子Ⅱ,Ⅴ,Ⅶ,Ⅹ缺乏和纤维蛋白缺乏症; (2)获得性见于DIC,维生素K缺乏症,肝脏疾病,血循环中有抗 凝物质如:肝素,抗Ⅱ,Ⅴ,Ⅶ,Ⅹ的抗体。
9
2. PT缩短: Ⅴ因子增多症,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等.
3.口服抗凝剂的监测: 口服抗凝剂可以降低Ⅱ,Ⅶ,Ⅸ,Ⅹ,蛋白C,蛋白S的水平. 主要用于:
5、阻断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核因子kB(NF-kB)介导的细胞信 号转导;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白细胞黏附,减轻器官损害,改善 微循环;
49
(三)、AT水平下降的原因
(1)器官衰竭时AT合成降低
由于肝脏是合成AT的主要器官,因此在肝硬化、 重症肝炎、肝癌晚期、急性肝功能衰竭、早产儿等,由 于合成减少,AT活性与水平减低,且常与疾病严重程度 相关,可伴发血栓形成。
•
诊断学-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精品PPT课件
![诊断学-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f2578e804d2b160a4ec0a9.png)
13
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含量:
与性别无关 与年龄有关:新生儿及婴幼儿稍低,60岁以后约降低2g/L。 血清白蛋白占总蛋白量至少达60% 球蛋白不超过40%。
14
[参考值范围]
正常成人血清: 总蛋白60-80g/L 白蛋白40-55g/L 球蛋白20-30g/L A/G为1.5-2.5 : 1
有些检查是与肝脏的病理变化有关。如肝癌标志物及肝炎病毒 血清标志物的检测。这些检查虽然和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无关, 但它们也是诊断肝病的重要诊断依据。
4
肝功能检查及分析结果时应注意
❖ 肝功能检查缺乏特异性 ❖ 肝脏有强大的储备力、代偿力和再生能力
5
肝脏的基本功能(Functions of the liver)
合成功能
凝血和纤溶因子,纤溶抑制因子生成,及对活性凝血因 子的清除、凝血因子、纤溶 因子、各种转运蛋白等,肝脏受损时,这些蛋 白下降;γ球蛋白(非肝脏合成)在肝实质细 胞受损、间质细胞增生时,球蛋白生成增加
9
严重肝病: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因 子合成减少,临床上出现皮肤粘膜出血倾向; 尿素合成减少,血氨升高,临床上表现为肝 性脑病。
慢性肝脏损害:
A↓ G↑,STP↓,A/G↓或倒置
23
(二)血清蛋白电泳
【原 理】
在碱性环境中,血清蛋白均带负电荷,在 电场中向阳极泳动,因各蛋白等电点和分子量 各异,分子量小,负电荷多者泳动快,分子量 大,负电荷少者泳动慢,电泳后从阳极开始, 依次为Α、α1-G、α2-G、β-G及γ-G五个区 带,此种检查法称血清蛋白电泳。
严重烧伤.急性大失血等。 ④消耗增加:重症结核、甲亢、恶性肿瘤等。 ⑤血清水分增加:水钠潴留或静脉补充过多的晶
体溶液。较少见有先天性低白蛋白血症。
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含量:
与性别无关 与年龄有关:新生儿及婴幼儿稍低,60岁以后约降低2g/L。 血清白蛋白占总蛋白量至少达60% 球蛋白不超过40%。
14
[参考值范围]
正常成人血清: 总蛋白60-80g/L 白蛋白40-55g/L 球蛋白20-30g/L A/G为1.5-2.5 : 1
有些检查是与肝脏的病理变化有关。如肝癌标志物及肝炎病毒 血清标志物的检测。这些检查虽然和肝脏的正常生理功能无关, 但它们也是诊断肝病的重要诊断依据。
4
肝功能检查及分析结果时应注意
❖ 肝功能检查缺乏特异性 ❖ 肝脏有强大的储备力、代偿力和再生能力
5
肝脏的基本功能(Functions of the liver)
合成功能
凝血和纤溶因子,纤溶抑制因子生成,及对活性凝血因 子的清除、凝血因子、纤溶 因子、各种转运蛋白等,肝脏受损时,这些蛋 白下降;γ球蛋白(非肝脏合成)在肝实质细 胞受损、间质细胞增生时,球蛋白生成增加
9
严重肝病: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因 子合成减少,临床上出现皮肤粘膜出血倾向; 尿素合成减少,血氨升高,临床上表现为肝 性脑病。
慢性肝脏损害:
A↓ G↑,STP↓,A/G↓或倒置
23
(二)血清蛋白电泳
【原 理】
在碱性环境中,血清蛋白均带负电荷,在 电场中向阳极泳动,因各蛋白等电点和分子量 各异,分子量小,负电荷多者泳动快,分子量 大,负电荷少者泳动慢,电泳后从阳极开始, 依次为Α、α1-G、α2-G、β-G及γ-G五个区 带,此种检查法称血清蛋白电泳。
严重烧伤.急性大失血等。 ④消耗增加:重症结核、甲亢、恶性肿瘤等。 ⑤血清水分增加:水钠潴留或静脉补充过多的晶
体溶液。较少见有先天性低白蛋白血症。
《健康评估》第六章常用实验室检查
![《健康评估》第六章常用实验室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ca01024fb307e87101f6962e.png)
常用实验室检查1
(二)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
临床意义 : (1)中性粒细胞(N) (2)嗜酸性粒细胞(E) (3)嗜碱性粒细胞(B) (4)淋巴细胞(L) (5)单核细胞(M)
常用实验室检查1
中性粒细胞核象改变及意义
常用实验室检查1
核左移
指杆状核中性粒细胞增多≥5%,甚至 出现更幼稚阶段中性粒细胞
BUN:成人3.2~7.1mmol/L 全血Cr:88.4~176.8μmol/L
临床意义:
(1)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 (2)肾前、肾后性疾病 (3)两者都增高,提示肾功能已严重受损
常用实验室检查6
三、肾小管功能
酚红排泄试验(PSP排泄试验) 原理:反映近端肾小管的排泌功能。 正常参考值
(一) 一般性状检查 (二)显微镜检查 (三)化学检查
常用实验室检查3
粪便隐血试验(OBT)
临床意义:隐血试验阳性见于
①消化道溃疡; ②消化道恶性肿瘤; ③其他病变如急性胃粘膜病变、肠结核、 钩虫病、伤寒; ④进食动物血、肉类及大量蔬菜均可出现 假阳性。
常用实验室检查3
粪便隐血试验(OBT)
常用实验室检查5
糖尿病诊断标准
两次空腹血糖分别≥7.0mol/L ,或 2小时值≥11.1mol/L,或 随机血糖≥11.1mol/L,且伴尿糖阳性;或 有多饮、多尿、多食等临床症状者可确诊 诊糖尿病。
常用实验室检查5
三、血糖测定
(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1.标本采集方法 2.参考值 正常人在口服葡萄糖后0.5~1小时血糖水平升 高达峰值,峰值一般在7.8 ~ 9.0mmol/L之间,2 小时后,恢复至空腹血糖水平。 3.临床意义: (1)如服糖后2h,血糖测定≥11.1 mmol/L即可诊 断为糖尿病。 (2)如服糖后2h,血浆血糖在7.8~11.1 mmol/L 称糖耐量减低。
常用实验室检查生化ppt课件
![常用实验室检查生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7b7f4a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53.png)
2. 临床意义 (1)急性心肌梗死:主要 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发病后2小 时内Mb开始升高,3~ 15小时达峰值, 18 ~ 30小时恢复到正常水平,但特异性 较差。(2)其他疾病:挤压综合征、肾衰 竭、心力衰竭和某些肌病。
四、血清脂类测定(一Fra bibliotek血清总胆固醇测定
总胆固醇( TC )包括其中30%的游离胆 固醇( FC )和70%的胆固醇酯( CE ),主要 结合场所是肝脏。胆固醇是合成胆汁酸、 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及维生素等生理 活性物质的重要原料,也是构成细胞膜的 主要成分。
3. 参考值 血糖浓度:空腹<6.1 mmol/L;服糖后:0.5 ~ 1小时为7.8 ~ 9.0 mmol/L(应<11.1 mmol/L),2小时为 ≤7.8 mmol/L,3小时时应恢复至空腹血糖 水平。各时间尿糖测定结果均为阴性。
4. 临床意义
(1)诊断糖尿病 服糖后2小时血糖值 ≥11.1 mmol/L。
2. 参考值 ELISA法:cTnT为0.02 ~ 0.13μg/L,诊断临界值为﹥0.2μg/L;cTnI 为﹤0.02μg/L,诊断临界值为﹥1.5μg/L。
3. 临床意义 cTnT、cTnI增高和变化,对 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围手术期 心肌损伤等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观 察及预后判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用于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其灵敏度、特异度均 高。见表6-3-1。
参考值 3.5 ~ 5.5 mmol/L
3. 临床意义
(1)低血钾见于 ①摄入不足:营养不 良、胃肠功能紊乱、长期无钾饮食;②丢 失过多:频繁呕吐、长期腹泻、瘘管引流, 肾小管功能障碍导致大量钾随尿丢失,长 期使用强利尿剂使钾大量排出,肾上腺皮 质功能亢进促进钾的排泄;③葡萄糖与胰 岛素同时使用、碱中毒等,使钾过多转入 细胞内。
实验室检查生化PPT课件
![实验室检查生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d7b92f52d380eb62946dfe.png)
结合胆红素由胆道排入肠腔,被细菌还原成 尿胆原。 一部分尿胆原被肠粘膜吸收进入体内被肝细 胞摄取,其中一部分进入血循环从肾脏排出。 残留肠腔的尿胆原氧化后,以粪胆素排出 因此,当胆红素生成过多或肝细胞的摄取、 结合、转运、排泄等过程发生障碍,可导致 血中胆红素升高。
1.血清胆红素测定
包括总胆红素(STB),结合胆红素(CB) 和非结合胆红素(UCB)。
参考值: 总胆红素(STB) 1.7-17.1umol/L 结合胆红素(CB) 0-6.8umol/L 非结合胆红素(UCB)1.7-10.2umol/L
临床意义:
(1)根据总胆红素判断有无黄疸及黄疸的程度
STB 17.1—34.2 mol/L 隐性黄疸
34.2—171 mol/L 轻度黄疸
171—342mol/L 中度黄疸
实验室检查之
生化检验
第一节 肝功能检查
一.反映蛋白质代谢功能
1.总蛋白(TP) 60-80 g/L,是血清中所含各种蛋白
的总称,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
2.白蛋白(ALB) 40-50 g/L,为血液中的主要蛋白
质由肝脏合成,白蛋白主要维持血浆渗透 压,代谢物质转运,供能作用。
3.球蛋白(GLO) 20-30 g/L,为血清中总蛋白减去
(4) 结合胆红素还有助于早期发现处于隐 性黄疸肝胆疾病。
2.尿胆红素和尿胆原测定
非结合胆红素为脂溶性非极性物质,不能 透过肾小球滤过膜,溶血性黄疸尿胆红素 为阴性;
结合胆红素是水溶性极性物质,可以通过 肾小球滤过膜从尿中排出,肝细胞性和梗 阻性黄疸尿胆红素为阳性。
尿胆原在溶血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时浓 度升高。
白蛋白以外的蛋白质(TP-A=G),主要为免疫 球蛋白和补体,与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
肝脏病常见的实验室检查ppt课件
![肝脏病常见的实验室检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56f06f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8.png)
升高:生理性、病理性 降低:
脂类代谢功能检查
血清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测定 阻塞性脂蛋白X测定(LP-X)
血清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测定
原理 参考值:总胆固醇 2.9-6.0mmol/L
胆固醇酯 2.34-3.38mmol/L 胆固醇酯:游离胆固醇 3:1 临床意义: 肝细胞损害:总胆固醇正常或下降
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
目的
了解肝脏有否受损及损害程度 通过动态观察了解病情变化及判断预后 临床药物筛选和疗效观察 评价肝脏的储备功能 健康检查
肝脏的基本功能
代谢功能 生物转化作用(解毒作用) 分泌与排泄功能
常用检测项目
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测 脂类代谢功能检测 胆红素代谢检测 胆汁酸代谢检测 摄取、排泄功能检测 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测 其他:肝纤维化、血清铜
参考值:男性 0-8U/L 女性 0-7U/L
临床意义: 肝细胞坏死 慢性肝炎、肝硬化 急性肝炎 肝癌、阻塞性黄疸
肝纤维化检查
单胺氧化酶 脯氨酰羟化酶 II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IV型胶原及其分解片段 层粘连蛋白 纤维连接蛋白 波形蛋白 透明质酸
II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amino terminal of procollagen type III peptide,PIIIP)
慢性肝损伤 (chronic hepatic injury)
较长时间内(>6月)发生的肝细胞持续性 损伤
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 Wilson病、血色素沉着症、原发性胆汁性 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临床意义
判断黄疸类型 溶血性黄疸:CB/STB<20%
STB<85.5μmol/L 肝细胞性黄疸:CB/STB 20%-50%
脂类代谢功能检查
血清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测定 阻塞性脂蛋白X测定(LP-X)
血清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测定
原理 参考值:总胆固醇 2.9-6.0mmol/L
胆固醇酯 2.34-3.38mmol/L 胆固醇酯:游离胆固醇 3:1 临床意义: 肝细胞损害:总胆固醇正常或下降
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
目的
了解肝脏有否受损及损害程度 通过动态观察了解病情变化及判断预后 临床药物筛选和疗效观察 评价肝脏的储备功能 健康检查
肝脏的基本功能
代谢功能 生物转化作用(解毒作用) 分泌与排泄功能
常用检测项目
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测 脂类代谢功能检测 胆红素代谢检测 胆汁酸代谢检测 摄取、排泄功能检测 血清酶及同工酶检测 其他:肝纤维化、血清铜
参考值:男性 0-8U/L 女性 0-7U/L
临床意义: 肝细胞坏死 慢性肝炎、肝硬化 急性肝炎 肝癌、阻塞性黄疸
肝纤维化检查
单胺氧化酶 脯氨酰羟化酶 II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IV型胶原及其分解片段 层粘连蛋白 纤维连接蛋白 波形蛋白 透明质酸
II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
(amino terminal of procollagen type III peptide,PIIIP)
慢性肝损伤 (chronic hepatic injury)
较长时间内(>6月)发生的肝细胞持续性 损伤
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 Wilson病、血色素沉着症、原发性胆汁性 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临床意义
判断黄疸类型 溶血性黄疸:CB/STB<20%
STB<85.5μmol/L 肝细胞性黄疸:CB/STB 20%-50%
实验室诊断肾功能PPT课件
![实验室诊断肾功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e3e24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6c.png)
五、血α1和β2-微球蛋白检测
(α1orβ2- microglobulin, α1- MG 、β2- MG)
特性:小分子蛋白;
排泄:自由透过肾小球滤过膜; 几乎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降解; 不再回到血液
意义: GFR下降时,血中浓度增高。 评价:反映GFR的敏感指标,有显著相关。
α1- MG优于β2- MG; 肿瘤细胞能产生β2- MG
Urine examination Ⅱ
一、近端肾小管功能检测
项目:GLU、 α1-MG、 β2-MG、Na+、 溶菌酶、AA
检测物共同特性: 小分子、自由透过肾小球滤过膜、
由肾小管重吸收。 标本:尿 肾小管功能受损时:尿中含量增加
Urine examination Ⅱ
二、远端肾小管功能检测
试验要求:食物控水、禁饮
来源:肝脏生成,体内嘌呤、食入嘌呤分解 排泄特性:
原尿中UA,90%经肾小管重吸收回血 检测要求:禁食含嘌呤丰富食物3天 评价:较BU和Scr敏感
意义:增高----GFR下降(变化早)、痛风 降低----肾小管受损、肝功能下降
尿毒症期其升高程度与肾功能损害程度不平行
Urine examination Ⅱ
小管损伤时,尿中含量增加。
第五章
肾功能试验
Urine examination Ⅱ
Urine examination Ⅱ
肾功能检查的局限性:
1.肾有强大的储备、代偿能力—— 肾功能检查对早期肾损伤无诊断价值
2. 肾功试验受到肾前和肾后因素的影响—— ①必须先排除其它器官、系统病变 (②肾功试验多有饮、食限制要求)
检测要求:控制肉类食物摄入
Urine examination Ⅱ
实验诊断ppt课件
![实验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26943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e0.png)
其他疾病的诊断
总结词
实验诊断在许多其他疾病的诊断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如 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等。
详细描述
通过检测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等指标可以辅助诊断心肌 梗死等心血管疾病;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红细胞 等指标可以辅助诊断肾脏疾病。此外,实验诊断在消化 系统、神经系统等其他疾病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05
实验诊断的步骤
采集标本
根据诊断需要,采集患者的血 液、尿液、分泌物等标本。
样本处理
对采集的标本进行预处理,如 离心、过滤、稀释等。
检测分析
利用各种检测技术和仪器,对 处理后的样本进行检测和分析 。
结果解读
根据检测结果,结合患者的临 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 综合分析和解读,得出诊断结
论。
实验诊断的注意事项
常见实验诊断方法
生化检测
总结词
生化检测是利用化学和生物技术对生物样本进行检测的方法,主要用于评估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详细描述
生化检测涉及多个领域,包括临床化学、生物化学和酶学等。通过检测血液、尿液和其他体液中的化 学成分,可以了解机体的代谢状态、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有助于疾病的诊断、治疗 监测和预后评估。
内分泌疾病的诊断
总结词
实验诊断在内分泌疾病的诊断中具有关键作 用,通过对激素水平和代谢产物的检测,为 临床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详细描述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 、胰岛素等激素水平,以及尿液中的儿茶酚 胺、香草扁桃酸等代谢产物,可以诊断各种 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相关试验,如葡萄糖耐 量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等,进一步评估患
实验诊断的发展趋势 与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隐血试验:正常人为阴性。在消化性溃疡时, 阳性率为40%-70%,呈间断阳性:消化道恶性肿 瘤时阳性率可达90%。隐血试验前3d避免服铁剂、 动物血、肉食、蛋类、大量绿叶蔬菜及含铁性食物, 勿咽下含血唾液,以防假阳性。
精品ppt
12
4.常用肾功能测定
(1)内生肌酐清除率:正常值为80-120ml/min 临床意义:①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②评估肾 功能,11-20ml/min为早期肾功能不全,低于 6-10ml/min为晚期肾功能不全,低于5ml/min 为终末期肾功能不全;③指导治疗护理,内生 肌酐清除率<30-40ml/min应限制蛋白摄入,相 当于10ml/min应进行人工透析治疗。
常用实验室检查
精品ppt
1
摘要
1.血液检查 2.尿液检查 3.粪便检查 4.常用肾功能测定 5.常用肝功能检查 6.其他生化检查
精品ppt
2
1.血液检查
(1)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①红细胞计数:成年男性(4.0- 5.5) ×1012/L,成年女性(3.5-5.0)×1012/L,新生儿 (5.0-7.0)×1012/L。血红蛋白正常值如下。网 织红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②血红蛋白测定:成年男性120-160g/L,成
年女性llO-150g/L,新生儿170-200g/L。红细胞
和血红蛋白增多。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
和血红蛋白减少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如骨髓
造血功能障碍,造血原料缺乏,红细胞破坏过多、
过早等。
精品ppt
3
(2)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①白细胞计数:成人(4.0-10.0)×109/L; 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O.5%-5%、嗜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3%-8%。
②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 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病理性白细胞减 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 疗、化疗等。
Hale Waihona Puke 精品ppt4(3)网织红细胞计数
①网织红细胞计数。成人0.5%-1.5%,绝对 值为(24-84)×109/L。
②网织红细胞增多,见于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 血、缺铁性贫血等;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 碍性贫血。
(6)出血时间测定
①正常参考值。纸片法l-3min。
②临床意义。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大量 减少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急性白血病、坏血病等。
精品ppt
6
(7)凝血时间测定
①正常参考值:试管法6-12min。
②临床意义。凝血时间延长见于凝血因子缺乏、 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纤溶活力增强、凝血活酶生 成不良等。凝血时间缩短见于高脂血症、高血糖、 脑血栓形成、静脉血栓等。
精品ppt
8
(3)化学检查(蛋白、糖定性)
①尿蛋白定性检查正常人为阴性,如果定性检 查发现尿蛋白,多为病理性。
②正常人尿中含糖量甚少,定性为阴性。
(4)镜检
①管型:一般尿中为0,少量透明管型可见于
剧烈运动后。颗粒管型增多,可见于急、慢性肾小
球肾炎;透明管型增多常见于肾实质损害;红细胞
管型增多,多见于肾脏出血、急性肾小球肾炎;脂
(4)红细胞沉降率(ESR)
①正常参考值:成年男性0-15mm/h;成年女 性0-20mm/h
②血沉增快:无特异性,必须结合临床资料加 以判断。
精品ppt
5
(5)血小板计数 ①正常参考值为(100-300)×109/L
②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 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血小板计数 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 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 功能亢进、尿毒症等。
精品ppt
7
2.尿液检查
(1)标本的采集和保存:肾脏疾病以及早期妊娠 诊断试验时:以晨尿为好;标本留取后应立即送检, 否则置于冰箱内冷存。细菌培养则留取中段尿 (2008/05考试命题点)。成年女性应避免混入阴道 分泌物和经血。
(2)一般检查:成人尿量为1.0-2.0L/24h颜色 为透明,琥珀黄色;ld中尿比重为1.0251.015(2008/05考试命题点);尿液呈弱酸性,pH 为5.5-7.4,一般情况下pH在6.5左右。
精品ppt
14
(3)尿浓缩与稀释功能试验:分为昼夜尿和 3h尿测定2种,均摄普通饮食。正常参考值 为日间尿量与夜间尿量之比,为(3-4):1夜 间12h尿量不超过750ml,尿液的最高比重应 >1.020;最高比重与最低比重之差不应小于 0.009。
精品ppt
15
5.常用肝功能检查
(1)血清蛋白总量及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 测定:正常参考值为血清蛋白总量60-80g/L,其中 白蛋白40-55g/L,球蛋白20-30g/L,A/G比例为 (1.5-2.5):1。临床意义如下。
④小圆上皮细胞:正常尿中为0,或有极少量。 小圆上皮细胞增加,常见于肾小管损害。
精品ppt
10
3.粪便检查
(1)标本的采集:粪便标本应留取有脓血、黏液 的部分,外观无异常者应于粪便表面、深部以及粪 端等多处取材,置于清洁不吸水的纸盒或小瓶内, 标本必须新鲜,防止尿液混入。
精品ppt
11
(2)镜检:正常无红细胞、虫卵、原虫,偶见少量 白细胞或上皮细胞。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肠炎、痢疾、 结肠肿瘤、息肉等;白细胞增多常见于过敏性肠炎、 肠寄生虫病、细菌性痢疾;寄生虫卵多见于肠道及 肝胆寄生虫病人,如蛔虫病等。
精品ppt
13
(2)血尿素氮和肌酐测定:正常参考值为血清尿 素氮3.2-7.1mmol/L。血清肌酐男性53-106µmol / L(0.6-1.2mg / d1) , 女 性 44-97µmol / L 。 (0.5-1.1mg/d1)。
临床意义:①各种肾疾病造成肾功能不全时 持续升高;②上消化道出血、严重感染和高蛋白 饮食尿素氮可暂时升高:③肌酐受饮食影响小, 明显升高提示肾病变,且预后差。
肪管型增多,则多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蜡
样管型见于慢性肾炎晚期(即慢性肾衰竭期)为预后
不良之征。
精品ppt
9
②白细胞一般为0-5/HP:白细胞增多,常见 于细菌性炎症,如急性肾盂肾炎等;非细菌性炎症, 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有时也可出现白细胞增多。
③红细胞:—般无红细胞,或0-3/HP。红细 胞增加即为血尿,血尿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 性肾盂肾炎、泌尿系结石、肾结核、血友病等。
精品ppt
12
4.常用肾功能测定
(1)内生肌酐清除率:正常值为80-120ml/min 临床意义:①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②评估肾 功能,11-20ml/min为早期肾功能不全,低于 6-10ml/min为晚期肾功能不全,低于5ml/min 为终末期肾功能不全;③指导治疗护理,内生 肌酐清除率<30-40ml/min应限制蛋白摄入,相 当于10ml/min应进行人工透析治疗。
常用实验室检查
精品ppt
1
摘要
1.血液检查 2.尿液检查 3.粪便检查 4.常用肾功能测定 5.常用肝功能检查 6.其他生化检查
精品ppt
2
1.血液检查
(1)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①红细胞计数:成年男性(4.0- 5.5) ×1012/L,成年女性(3.5-5.0)×1012/L,新生儿 (5.0-7.0)×1012/L。血红蛋白正常值如下。网 织红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
②血红蛋白测定:成年男性120-160g/L,成
年女性llO-150g/L,新生儿170-200g/L。红细胞
和血红蛋白增多。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
和血红蛋白减少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如骨髓
造血功能障碍,造血原料缺乏,红细胞破坏过多、
过早等。
精品ppt
3
(2)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
①白细胞计数:成人(4.0-10.0)×109/L; 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O.5%-5%、嗜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3%-8%。
②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 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病理性白细胞减 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 疗、化疗等。
Hale Waihona Puke 精品ppt4(3)网织红细胞计数
①网织红细胞计数。成人0.5%-1.5%,绝对 值为(24-84)×109/L。
②网织红细胞增多,见于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 血、缺铁性贫血等;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 碍性贫血。
(6)出血时间测定
①正常参考值。纸片法l-3min。
②临床意义。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大量 减少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急性白血病、坏血病等。
精品ppt
6
(7)凝血时间测定
①正常参考值:试管法6-12min。
②临床意义。凝血时间延长见于凝血因子缺乏、 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纤溶活力增强、凝血活酶生 成不良等。凝血时间缩短见于高脂血症、高血糖、 脑血栓形成、静脉血栓等。
精品ppt
8
(3)化学检查(蛋白、糖定性)
①尿蛋白定性检查正常人为阴性,如果定性检 查发现尿蛋白,多为病理性。
②正常人尿中含糖量甚少,定性为阴性。
(4)镜检
①管型:一般尿中为0,少量透明管型可见于
剧烈运动后。颗粒管型增多,可见于急、慢性肾小
球肾炎;透明管型增多常见于肾实质损害;红细胞
管型增多,多见于肾脏出血、急性肾小球肾炎;脂
(4)红细胞沉降率(ESR)
①正常参考值:成年男性0-15mm/h;成年女 性0-20mm/h
②血沉增快:无特异性,必须结合临床资料加 以判断。
精品ppt
5
(5)血小板计数 ①正常参考值为(100-300)×109/L
②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 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血小板计数 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 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 功能亢进、尿毒症等。
精品ppt
7
2.尿液检查
(1)标本的采集和保存:肾脏疾病以及早期妊娠 诊断试验时:以晨尿为好;标本留取后应立即送检, 否则置于冰箱内冷存。细菌培养则留取中段尿 (2008/05考试命题点)。成年女性应避免混入阴道 分泌物和经血。
(2)一般检查:成人尿量为1.0-2.0L/24h颜色 为透明,琥珀黄色;ld中尿比重为1.0251.015(2008/05考试命题点);尿液呈弱酸性,pH 为5.5-7.4,一般情况下pH在6.5左右。
精品ppt
14
(3)尿浓缩与稀释功能试验:分为昼夜尿和 3h尿测定2种,均摄普通饮食。正常参考值 为日间尿量与夜间尿量之比,为(3-4):1夜 间12h尿量不超过750ml,尿液的最高比重应 >1.020;最高比重与最低比重之差不应小于 0.009。
精品ppt
15
5.常用肝功能检查
(1)血清蛋白总量及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 测定:正常参考值为血清蛋白总量60-80g/L,其中 白蛋白40-55g/L,球蛋白20-30g/L,A/G比例为 (1.5-2.5):1。临床意义如下。
④小圆上皮细胞:正常尿中为0,或有极少量。 小圆上皮细胞增加,常见于肾小管损害。
精品ppt
10
3.粪便检查
(1)标本的采集:粪便标本应留取有脓血、黏液 的部分,外观无异常者应于粪便表面、深部以及粪 端等多处取材,置于清洁不吸水的纸盒或小瓶内, 标本必须新鲜,防止尿液混入。
精品ppt
11
(2)镜检:正常无红细胞、虫卵、原虫,偶见少量 白细胞或上皮细胞。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肠炎、痢疾、 结肠肿瘤、息肉等;白细胞增多常见于过敏性肠炎、 肠寄生虫病、细菌性痢疾;寄生虫卵多见于肠道及 肝胆寄生虫病人,如蛔虫病等。
精品ppt
13
(2)血尿素氮和肌酐测定:正常参考值为血清尿 素氮3.2-7.1mmol/L。血清肌酐男性53-106µmol / L(0.6-1.2mg / d1) , 女 性 44-97µmol / L 。 (0.5-1.1mg/d1)。
临床意义:①各种肾疾病造成肾功能不全时 持续升高;②上消化道出血、严重感染和高蛋白 饮食尿素氮可暂时升高:③肌酐受饮食影响小, 明显升高提示肾病变,且预后差。
肪管型增多,则多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蜡
样管型见于慢性肾炎晚期(即慢性肾衰竭期)为预后
不良之征。
精品ppt
9
②白细胞一般为0-5/HP:白细胞增多,常见 于细菌性炎症,如急性肾盂肾炎等;非细菌性炎症, 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有时也可出现白细胞增多。
③红细胞:—般无红细胞,或0-3/HP。红细 胞增加即为血尿,血尿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 性肾盂肾炎、泌尿系结石、肾结核、血友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