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承压水体上安全采煤问题(新版)

合集下载

三下一上”开采设计的原则

三下一上”开采设计的原则

三下一上”开采设计的原则
“三下一上”开采设计原则是指在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和承压水体上进行采煤,同时不破坏原有地貌。

具体原则如下:
1. 建筑物下开采:需要保证建筑物不受到开采影响而破坏,同时要尽量多采出煤炭。

对于不适合搬迁的城镇、工厂、居民区、村庄等所压煤层,应进行开采,并做到井筒矿柱的回收,既开采出煤炭,又保护好地面建筑物。

2. 铁路下开采:需要保证铁路干线与支线下所压煤层的开采,同时采取留下矿柱的策略来保护铁路。

3. 水体下开采:包括地面水体下和地下水体下的开采。

水体下开采的实质是如何确定防水和防砂矿柱的高度,此上限到地面的垂高,就是安全开采深度。

在水库、蓄水池和运河等地面水体下采煤时,除要防止矿井发生突水事故外,还要保证它们不受到开采的影响而破坏。

4. 承压水体上开采:指可采煤层以下的承压水体上的煤层开采。

此外,三下一上”采煤技术需要充分考虑安全性和经济性,以及环境保护和资源回收率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开采技术和方法,并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查和工程设计。

水体下承压水上采煤的理论依据

水体下承压水上采煤的理论依据

“上三带”理论对于地面水体、松散层底部和基岩中的强、中含水层水体、要求保护的水源等水体,不容许导水断裂带波及;对于松散层底部的弱含水层水体,允许导水断裂带波及;对于厚松散层底部为极弱含水层或可以疏干的含水层,允许导水断裂带进入,同时允许垮落带波及。

1、三带的形成213p1-2(1)垮落带不规则垮落带,呈杂乱堆积;规则垮落带,岩块堆积排列较整齐,似层状断块碎胀性:1.3~1.5,体积增大;碎胀系数的选取导水:水、水砂和泥浆容易通过 高度 :覆岩为极坚硬岩层公式 (2)断裂带,曾称做裂隙带 裂隙带(左右断裂,上下离层)弯曲,整体断裂,大致垂直于层面的裂隙,离层一般导水,又称导水断裂带。

(一般将垮落带、裂隙带称为导水裂隙带)厚煤层第一分层以后的分层开采时,断裂带高度上升,但上升的幅度较初次采动大为减小。

(3)弯曲带断裂带之上至地表,又称弯曲下沉带或整体移动带,保持整体性和层状结构,不存在或极少存在离层裂隙。

隔水,岩性较软时,隔水性能更好。

采深较大,弯曲带的高度可能大大超过垮落带和断裂带高度之和弯曲带上方地表一般要形成地表下沉盆地,盆地边缘往往要出现张裂隙,其深度约3~5m,一定深度后闭合消失。

浅部无弯曲下沉带充填开采无垮落带2、垮落带与断裂带的高度垮落带与断裂带的高度所谓覆岩破坏规律,在研究水体下采煤问题时主要就是指导水裂缝带的分布形态和最大高度。

影响覆岩破坏规律的因素有许多,其中有些因素的影响可以定量地描述,有些只能定性地加以说明。

(1)主要影响因素覆岩力学性质和结构特征顶板坚硬,两带高度较大,之和可达18~28倍采高顶板松软破碎时,两带高度较低,采厚的9~12倍。

覆岩破坏高度与覆岩力学性质密切相关。

但是,要想全面考虑变形特性和强度特性等力学性质对覆岩破坏的影响是极为复杂和困难的。

因此只能把问题简化,主要考察岩石的强度性质律的影响。

如果采区上覆岩层为脆性岩层,受开采影响后很容易断裂,所以覆岩破坏高度大。

高承压含水层上煤层安全开采技术探讨

高承压含水层上煤层安全开采技术探讨

基 金 项 目 :山东 省 沉 积 成 矿 作 用 与 沉 积 矿 产 重 点 实 验 室 开 放 课 题
资 助 ( 号 : D M2 11 )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资 助 ( 号 : 编 MS 0 0 2 ; 编 4 0 2 1 ) 国家 自然科 学 基 金 重 点 项 目资 助 ( 号 :5 04 0 ) 17 2 2 ; 编 1 30 3 ;
w e e n e sbl de h or a i ng a t i~ a ta i ng waspu o wa d. Se on y,a c dig o r otfa i e un rt e n m lm ni nd s rp p r ilm ni tf r r c dl c or n t
Ke wo d y r s: hi h c n i e a i e g o f n d qu f r; s r p pa ta m i n ti ~ ril ni g; d own t e z e hr e on s; m i wi t ne d h; c a ol
pilr wi h la dt
防治 措 施 。首 先 分 析矿 井 地 质 、水 文 地 质条 件 ,认 为 正 常 开 采 条 件 下 底 板 注 浆 、疏 水 降 压 可 行 性 较 差 , 选 择 条 带 开 采 力法 ;然 后 ,根 据 相 关 “ 程 ” ‘ 规 ,以 “ 三 带 ” 理 论 为 指 导 ,综 合 考 虑 隔 水 层 真 实 厚 度 、 下
小 断 层 ,落 差 在 0 3 左 右 。 研 究 区 一 9 0 标 高 ~ m 0m 岩 浆 岩 较 发 育 , 东 部 在 4 号 、4 1 7号 钻 孔 、三 节 西

上 山 、下 山处也 揭 露 岩 浆岩 发 育 。该 区 1 0 . m, 除 深 部 被 火 成 岩 局 部 侵 蚀 和 局 部 变 薄 外 , 全 区 大 部 分 可 采 , 可采 系 数 7 。 7 影响 1 O煤 开 采 的 主 要 含 水 层 , 主 要 为 徐 家 庄 灰岩 和奥 陶系 灰 岩 。徐灰 在 研 究 区 的浅 部 有两 层 , 厚 度 从 1 I左 右 由深 部 向 浅 部 逐 渐 减 小 。深 部 徐 0I 1 灰 只 有 一 层 ,厚 度 较 小 ,水 量 较 小 ,水 压 较 大 ,

承压水体上煤层开采技术

承压水体上煤层开采技术

郑州 矿 区含煤 地 层 自老 而 新 有石 炭 系本 溪 组 、 太原 组 ( 煤组 ) 二叠 系 山西组 ( 一 和 二煤 组 ) 下石 盒 、 子组 和上 石 盒 子 组 ( 、 、 、 、 、 煤 组 ) 总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 厚度 7 5 5 0 . 5m。矿 区 主要 开 采二 叠 系 山西 组 的 二 煤层 , 层 厚 度 0~1 . 3m, 煤 8 2 平均 6 8 .6 m。矿 区煤 系地层 的基 底为 奥 陶 系 中统 马 家 沟 组 石 灰 岩 , 度 厚 1. 4 . 岩溶 裂 隙 发育 , 2 8~ 3 6 m, 富水 性 极 强 , 的压 水
素 , 细阐述 了承压水体上采煤的几种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 详
关 键 词 : 压 水 体 ; 采 技 术 ; 质 条 件 承 开 地 中 图分 类号 :D 2 .3 T 8 3 8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号 :0 5 29 (06)3 0 3 . 2 10 . 7 8 20 0 .0 8 0
维普资讯
实 用技 术
承 压 水 体 上煤 层 开 采技 术
邢 吉亮, 张宏军 , 程 政 , 李冠 良, 孙志伟
( 州煤 业 集 团 公 司 告 成 煤 矿 , 南 登 封 4 2 7 ) 郑 河 5 47

要 : 绍了郑州矿区含煤地层 及奥 灰含水 层 的基本 特征及 水力 联系 , 介 分析 了影 响底板 突水 的几个 因
h )
突 水 构造 水 源
图 1 “ 三带” 意 下 示
13 隔水层 的 阻水 能 力 .
隔水 层 的 阻水 能力 取 决 于 隔水 层 的强度 、 度 厚
和 裂 隙 发育 程 度 。强 度 越大 、 度 越 大 、 隙越 少 , 厚 裂 隔水层 阻力 越大 , 突水 的危 险 性 就 越小 , 反之 , 突水

ch6水体下与承压水上采煤

ch6水体下与承压水上采煤
注:公式中±后面的数字为中误差;ΣM为累计开采厚度。
H 100M m 2.1M162.5
H 100M m 4.7M192.2
H 100M m 6.2M321.5
H 100M m7.0M631.2
覆岩破坏高度的计算
导水裂缝带高度计算(适用于倾角为0~54°的煤 层)
煤层覆岩内为坚硬、中硬、软弱、极软弱岩层或其互 层及厚煤层分层开采时,导水裂缝带最大高度均可选择下 表中给出的两种经验公式计算。
②一般开裂区。岩层未全部断开且层次完整,裂缝间连通性 较好,透水性一般,基本不透砂。该区如果波及水体会发生 透水事故;
③微小开裂区。岩层有微小裂缝,连通性不好,透水性微弱。 该区如果触及水体会增加矿井涌水量。
这3个区域的透水性是渐变的,其间并无明确的界线。人们常 根据钻孔观测时冲洗液漏失量的大小划定出它们的界线。
留设安全煤岩柱
留设防水安全煤岩柱 ➢在水体底界面至煤层开采上限之间所留设
的防止水体中的水溃入井下的煤和岩层块 段称为防水安全煤岩柱。 目的:不允许导水断裂带波及到水体 结果:避免上覆水体涌入井下,并要使矿 井涌水量不明显增加。
留设安全煤岩柱
留设防水安全煤岩柱 ➢防水安全煤岩柱适用于下列情况:
a) 各种大型地表水体下采煤; b)各类地表水体和第四纪、第三纪松散含水层
影响覆岩破坏及其导水性的因素
1.覆岩力学性质和结构特征 2.采煤方法和顶板管理方法 3.煤层倾角 4.开采强度 5.时间因素 6.重复采动
0度

同 20度





40度




60度



10度
30度

在承压水体上安全采煤问题

在承压水体上安全采煤问题

在承压水体上安全采煤问题引言在采煤过程中,如果遇到承压水体,会给矿井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

因为承压水体的存在会增加矿井的地质灾害风险,导致矿井发生塌陷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因此,针对在承压水体上进行安全采煤是矿山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承压水体的特点承压水体是指压力超过大气压力的水体,通常存在于深水埋藏的煤层下方。

承压水体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高压力:承压水体的压力远远高于大气压力,对矿井的稳定性和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2. 不稳定性:承压水体容易发生突然涌出、溃堤等情况,给矿井的工作面带来严重危险。

3. 水位变化大:由于承压水体的存在,水位会根据采煤工作面的移动而发生变化,增加了采煤面的安全隐患。

安全采煤的措施为了保障在承压水体上的安全采煤,矿山管理部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质勘探在进行采煤作业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工作,包括探测承压水体的情况、水位变化范围等。

同时,还需要评估矿井地质的稳定性,以确定合适的采煤方式和采煤工艺。

安全防护措施为了保护采煤工人的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

例如,设置水封帷幕、建立水位监测系统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承压水体的涌入,以防止采煤工人遭受不必要的伤害。

强化安全管理加强对承压水体的监测和管理是保障安全采煤的关键。

定期进行水位调查和水体压力监测,及时发现水体变化和异常情况,并做好预警和预防工作。

同时,制定完善的矿井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采煤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和个人防护措施的落实。

技术创新在承压水体上安全采煤的过程中,技术创新是提高安全性和效益的关键。

通过引进先进的采煤设备和技术,提高采煤效率和安全性。

例如,采用水平层次开采等创新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承压水体对采煤的影响。

人员培训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是保障安全采煤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增强采煤工人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提高应对意外事故的能力。

煤矿开采学-试题

煤矿开采学-试题

煤矿开采学-试题.d o c(总1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采矿学》复习资料模拟试题一一、概念1.矿井生产能力2.井工开采3.开采水平4.开拓巷道5.房式采煤法二、填空题1. 采场内为采取煤炭而进行的、、、及采空区处理等一系列工作称为回采工作。

2.综采工作面端部斜切进刀方式分为和两种。

3.井底车场是连接和井下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是连接井下运输和提升两个环节的枢纽。

4.按煤层赋存条件,准备方式分为、、三种。

5.据调车方向,采区上部平车场分平车场和平车场。

三、简答题1.采煤方法分类依据是什么?2.普采面使用单滚筒采机如何确定滚筒旋向?3.说明放顶煤采煤法特点?4.立井开拓方式基本特征是什么?复习资料模拟试题二一、概念1、矿井核定生产能力2、采区3、普采工艺4、放顶煤采煤法5、沿空掘巷二、填空1. 采煤方法包括和两项主要内容。

2.通常将设有、并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

3.最大控顶距与最小控顶距之差称为。

24.根据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液压支架配套的刮板输送机台数和放煤口位置不同,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液压支架可分为单输送机放煤、双输送机放煤和双输送机放煤三种类型。

5.下,下,下和上采煤叫“三下一上”采煤。

三、简答题1、壁式体系采煤法具有哪些主要特点?2、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方式有哪些?3、采煤作业规程的编制内容有哪些?4、倾斜长壁采煤法有哪些主要特点?5、试说明采区车场的作用与组成?复习资料模拟试题三一、概念1、房柱式采煤法 2 井底车场 3开拓方式二、简答题2、如何确定开采水平垂高?3、按井筒(硐)形式,井田开拓方式有哪些?4、如何确定采区上山数目及其相对位置?35、为什么现代化大型矿井常采用主斜-副立井综合开拓方式?6、综合开拓的类型及其应用?复习资料模拟试题四一、概念1.回采工艺2.采煤方法3.剥采比4.沿空留巷二、简答题1、综采面双滚筒采机如何确定滚筒的旋向?2、合理的煤层开采顺序的效能是什么?3、简述采区上、中、下部车场的基本类型?4、开拓方式有哪些分类?复习资料模拟试题五一、概念1、炮采工艺2、井底车场3、矿井生产能力4、倾斜长壁采煤法二、简答题1、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区段平巷单巷布置与双巷布置的特点与应用2、倾斜长壁采煤法的主要优缺点?43、立井开拓时,如何确定井筒的位置?4、如何合理确定矿井的生产能力?5、什么叫“三下一上”采煤?三、论述题1、论述对拉工作面的优点及其适应条件。

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知识(采煤)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知识(采煤)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知识(采煤)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1、合理准备方式应遵循原则是()A、1)集中生产,系统有合理生产能力和增产潜力;2)完善生产系统,发挥设备效能,为新技术与装备应用创造条件;3)技术经济合理,简化巷道系统,占用设备少和费用低,采掘接替好;4)采出率高;5)安全条件好B、1)集中生产,准系统有合理生产能力和增产潜力;2)完善生产系统,发挥设备效能,为新技术与装备应用创造条件;3)技术经济合理,简化巷道系统,占用设备少和费用低,采掘结替好;4)采出率高C、1)集中生产,准系统有合理生产能力和增产潜力;2)完善生产系统,发挥设备效能,为新技术与装备应用创造条件;3)技术经济合理,简化巷道系统,占用设备少和费用低,采掘结替好答案:A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要求,应当建立煤矿企业生产经营( )安全责任追溯制度。

A、关键环节B、关键时段C、全过程答案:C3、从业人员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不变,由所在煤矿企业()支付。

A、按季度B、按年C、按月答案:C4、放煤工艺参数包括()A、放煤步距、采放比和采放配合B、采放配合C、采放比D、放煤步距答案:A5、煤层遇到厚硬夹矸层或处理压架事故需要爆破作业时,()A、可以直接进行B、必须制定保护支架及其它设备的安全措施C、必须制定保护支架的安全措施D、必须制定保护采煤机的安全措施答案:B6、井下爆破必须由()担任。

A、班组长B、瓦斯检查工C、专职爆破工答案:C7、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煤矿企业,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相关内容。

A、广告栏B、宣传栏C、公告栏答案:C8、从业人员在本生产经营单位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车间(工段、区、队)和班组级的安全培训。

A、三年B、二年C、一年答案:C9、双滚筒煤机综采面,进刀方式有()A、1)直接推入法进刀;2)滚筒钻入法进刀B、1)端部斜切进刀;2)中部斜切进刀;3)直接推入法进刀;4)滚筒钻入法进刀C、1)端部斜切进刀;2)中部斜切进刀D、1)端部斜切进刀;2)中部斜切进刀;3)直接推入法进刀答案:B10、煤矿企业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从业人员的保险费由()缴纳。

煤矿承压水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承压水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承压水开采安全技术措施1.严格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指导方针,坚持贯彻“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和“探掘分离”的制度,要求加强现场探放水管理工作。

2.矿井开拓掘进首先要地测部门探明矿区及周边老空、老窑的分布情况,掌握预计储水量,并依据矿井开拓而编制开采计划。

3.承压水开采要纳入防治水计划当中,当每次掘进开始前要利用有限空间,依靠物探仪器探测前方富水情况,并及时提出预警信息,设置防水煤(岩)柱,通知各部门做好探放水准备,列入探放水倒计的日程。

4.承压水开采工作要依据掘进进度进行,准备掌握预警信息。

5.当承压水开采各种信息提出后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同时协力搞好开采工作。

6.承压水开采前后不能停止或减少钻探的次数,不能替代探放水工作,必须坚持探放水原则,钻探可以进一步验证预测预报结果。

7.每一次掘进探放水结束之后,要认真分析预测预报成果,总结经验教训,并进一步完善预测预报技术技能。

煤矿承压水开采安全技术措施8.预测、预报工作要做好各种顶、底板水、断层裂隙水、溶洞水、老空水的防治工作,为矿井综合防治水I作做好技术指导资料。

9.在有突水危险的地区设置防水闸门,防止巷道或采区突水时,阻挡水流,进行分区隔离,防止灾情扩大,并要对防水闸门]定期检查和维修。

10.水闸墙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建造,筑墙地点应选择在岩石坚硬、完整的地方,并经验收合格。

11.矿井煤层顶板有含水层等积水体存在时,应观测“三带”发育高度,当导水裂隙带范围内的含水层或老空区积水影响安全开采时,必须超前探放水。

12.矿井煤层底部有强承压含水层并有突水危险的工作面,在开采前,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措施,待查明条件后,再确定是否开采。

煤矿承压水开采安全技术措施13.巷道掘进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导水陷落柱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必须采用钻探、物探等手段查清水文地质条件,写出水情分析报告,提出防范措施,经矿井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掘进工作。

05-承压含水层上采煤解析

05-承压含水层上采煤解析
•采深加大后前支承 压力确实定量随采深 加大而加大
底板破坏深度
h(m)
32 28 24 20 16 12 8 4 0
40 80 120 160 200 240 280 320 工作面斜长L(m)
p5-3
不同采煤方法的底板破坏深度
采煤方法及面 长
底板破坏深度 (m)
长壁 80100
m
1017
短壁 50m
3.57
条带 20m
2.53
房柱 15m×15m
35
注:依据数值计算结果
〔2〕底板阻水带
位于煤层底板采动 导水破坏带以下、 底部含水体以上具 有阻水力气的岩层 范围
kγH
h1 h2
h3
w
γH Ⅰ底板采动导水破坏带
Ⅱ 阻水带
kγH
Ⅲ 承压水导升带
此带内岩层照旧能保持连续性,确定厚度的底板阻水 带可以阻挡底板突水 也称为疼惜层带或完整岩层带
5、处理断层和陷落柱
突水与断层有关 ,特殊与多条断层穿插 有亲切关系
注浆加固 留断层和陷落柱煤柱
峰峰 76% 井陉 97% 淄博 70% 焦作 55%
带压开采时的技术措施
6、注浆加固底板,提高疼惜层强度
对于底板裂开带及薄层石灰岩含水层,通 过钻孔注浆,堵塞石灰岩溶洞,加固裂开 带和裂隙带,并封闭奥陶系石灰岩的补给 通道。
允许采取安全 措施后底板采 动导水破坏带 涉及水体,或 与承压水导升 带沟通,但防 水安全煤岩柱 仍能起到安全 阻水作用
底板弱 防水安 全煤岩 柱
二、水体上采煤防水安全煤岩柱设计方法
设计防水安全煤岩柱的原则是:不允许底板 采动导水破坏带涉及水体,或与承压水导升 带沟通
1、无导升带的正常底板

论高承压水体上压煤条带开采技术

论高承压水体上压煤条带开采技术
采煤: 难 以搬 迁或 无 处 搬 迁 的 村 庄 压 煤 ; 铁 路桥 梁 、 隧道 、 或铁 路 干 线下 采 煤 :水体 下采 煤 以及 受岩 溶 承 压 水 威 胁 的煤 层 开
1 我 国煤炭开采现状
全 国建 筑物 下 压 煤 量 就 达 8 7 . 6亿 t , 占“ 三 下” 压 煤 总 量
1 0 ( H为采深) 。 在 相 同采 出率 的条 件 下 , 增 大条 带 开 采 的 宽度
可提 高条 带 开 采 的效 率 。据 此提 出 了允许 地表 非统 一 下 沉盆
地 的宽 条 带设 计理 念 。 宽条 带 开 采技 术 充 分 利 用 了 盆地 范 围
Co a l


使 变形 分散 . 实现 在 控 制 变 形 的 条件 下提 高条 带开 采 宽度 的 目的 。在 此 基 础 上 , 还 提 出 了宽条 带 全 柱 开采 技 术 。还有 人 提 出 了条 带 开 采一 注浆 充 填 固结采 空 区一 剩 余 条 带 开采 的三 步 法
8能源・ 地矿
L O I V C A R B O N i V o R L D 2 0 1 3 , j f
论 高承 压水体 上压煤条 带开采技 术
黎定湘 ( 湖南省煤业集团辰溪矿业有限公司, 湖南 辰溪 4 1 9 5 0 0 )
【 摘 要 】 由于我国地广物博 , 地质条件 比较复杂, 给煤炭开采造成 了很大 的困难 , 特别是在高承压水体上开采时 , 煤层底板突水过程是一个复
杂 的非 平 衡 、 非 线性 的演 化 过 程 , 它 受 到 多种 因素 的 影 响 , 其 实质 是 煤 层 底板 含 水 层 高 承 压 水 沿 采 煤 工作 面 底 板 隔 水 层岩 体 内部 通 道 突 破 底 板

2024年采煤技术管理规定(2篇)

2024年采煤技术管理规定(2篇)

2024年采煤技术管理规定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采煤生产技术管理,实现矿井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矿山安全法》及上级有关法规、条例和技术政策,结合淮北矿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生产技术管理是煤矿企业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

煤矿企业各部门、各专业管理机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把生产技术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来抓。

第二节管理机构第三条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专业性、系统性,是矿井实现安全高效的基础,各矿必须高度重视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矿长领导下的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

第四条矿总工程师应对矿长负责,主管矿技术工作,按要求配齐专业技术人员。

第五条矿总工程师对重大生产技术问题提出的方案和措施,经矿长审定或上级机关批准后,由专业分管负责人组织实施。

第六条矿井按要求配备采煤副总工程师,协助矿总工程师做好采煤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包括技术方案的制定、审核、监督、指导,确保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第七条矿技术业务部门是矿井技术管理主管单位,负责全矿井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第三节管理制度第八条采煤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必须严格按国家及上级有关规程、规范、条例、标准、规定等执行。

第九条矿井技术业务部门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度、技术考核制度、技术分析例会制度、事故追查制度、岗位培训制度、图纸资料和仪器设备(工具、材料)的使用和保管制度等,明确各业务部门、人员的职责范围。

第十条采煤生产技术与地测、设计、掘进、调度、安监、机电、通风、运输、生产等部门应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有业务联系时,必须通过业务联系书或会议纪要等方式进行。

第十一条矿井技术业务部门每年度、季度、月度必须编制采煤生产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技术业务部门对外提供资料、报表等,必须由部门负责人严格把关,并经单位有关领导批准。

第二章基础资料管理第十三条为做好采煤生产技术工作,矿生产技术业务部门必备的图纸资料及要求:1:5000矿井采掘工程平面图及井上下对照图:须注明井下主要开采水平的井底车场、运输大巷、主要石门、主要上下山、总回风巷、主要峒室和采区内的重要巷道,回采工作面及其编号。

承压水上采

承压水上采

第四节 承压水上采煤
2.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1)选择开采:应本着先远后近、先易后难、由浅到深、先简单后复杂的 原则,对受承压水威胁的煤层进行全面规划,划分成不同的水文地质单元,进行 开采。对于条件相同的煤层,应有计划地进行试采,总结经验,找出规律,再逐 步进行推广应用。
(2)分区隔离开采:在采区四周要留设隔离煤桂,采区之间要设置水闸门,
第四节 承压水上采煤
1.水源条件 水源条件包括水量和水压,水量是突水的物质 基础,水压是突水的动力。水量越丰富,突水量越大,
危害性也大。
水压的作用表现为:处于封闭状态的岩溶水不
断地溶蚀、冲刷构造裂隙,形成通道,由含水层上升
进入到底板隔水层,从而破坏了底板隔水层。水压越 大,这种破坏作用越严重,地下水导升带就越大。
第四节 承压水上采煤
2.矿山压力 绝大部分工作面底板突水与矿压作用有直接关系, 影响矿压作用的因素有顶板岩体结构、支护方式、 控顶距等。矿山压力诱发底板突水,有如下规律: (1)无周期来压或周期来压不明显的顶板,支 承压力较小,对底板破坏轻,突水事故较少;有周 期来压的顶板,突水多发生在初次来压或周期来压 期间,因为在初次来压或周期来压期间,对底板破 坏严重。在时间上,突水多发生在工作面初次来压 和正常推进中二次来压或周期来压。
竖向裂隙和层间裂隙(离层),导致突水。
第四节 承压水上采煤
(3)顶板初次来压之前,在开切
眼附近,由于老顶大而较长时间
的悬露,或直接顶岩层垮落后不 接顶,使底板岩层形成较大的自 由面,给底板岩层的移动与破坏 创造了条件。因此,开切眼附近 是底板最易突水的位置之一。
第四节 承压水上采煤
(4)工作面推进速度慢、工作面突然停止推进或 在工作面停采线处,容易发生突水事故。这是由于工作 面推进速度慢或停止推进时,支承压力作用的时间较长, 底板岩层破坏严重。工作面推进速度快时,采空区底板 还来不及形成较大的断裂就会由膨胀状态变为压缩状态, 有利于防止底板突水。慢推进较快推进易突水,突然停 止推进也易形成突水。推进速度慢,底板变形充分,裂 隙发育,破坏深度大。 (5)区段煤柱承受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随工作 面推进侧向支承压力越来越大,再加上区段煤柱边缘处 采空区顶板垮落不充分。因此,区段煤柱附近也是发生 底板突水的最可能位置之一。

朱村矿承压水体上煤层开采研究

朱村矿承压水体上煤层开采研究
和 带 压 开 采 综 合 治 理 技 术 , 功 对 5 区工 作 面进 行 回 采 , 得 了较 好 的 经 济 效 益 。 成 4 取 关键词 : 承压 水 ; 体 充 填 技 术 ; 压 开 采 膏 带
中图 分 类 号 : D 2 T 83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3— 5 6 2 1 ) 4— 0 1— 3 l 0 0 0 (0 O 0 0 0 0
Re e r h o a i ng M e h d Abo e Aqu f r i u u a i e s a c n Co lM ni to v ie n Zh c n Co lM n
HeZ i iGu n j Ko gXin h iHu n ug n hl , o Migi e e, n a g u , a g S ia g
2 1 年第 4 00 期
中州 煤炭
第 12 7 期
朱 村 矿 承 压 水 体 上 煤 层 开 采 研 究
何志 雷 , 明杰 , 祥辉 , 随刚 郭 孔 黄
( 南煤 业 化 工 集 团 焦 煤公 司 鑫珠 春 公 司 , 南 焦作 河 河 449 ) 5 1 1
摘 要 : 作 矿 区 大部 分 矿 井 都 面 临 着 高 承 压 水 的 威 胁 , 何 实现 承 压 水 上 煤 层 安 全 合 理 的开 采 , 为 亟 待 解 焦 如 成
Ab ta tJa z oMiigAraaefcn h he to emaoi fhg —rsuew tr h w t c iv aea drao a l rsue sr c :iou nn e r aigtetra ft jr yo ih pe sr ae ,o oahe esf n e sn hepes r h t

在承压水条件下生产安全技术措施措施1

在承压水条件下生产安全技术措施措施1

山煤集团万家庄煤业有限公司在承压水条件下生产安全技术措施随着矿井巷道延伸深度的不断增加,煤层所承受的水头压力愈来愈大,潜在的突水威胁将表现的更为突出,严重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和职工的人身生命安全。

因此,根据煤矿安全规程、防治水规定及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我矿井在承压水条件下生产安全技术保障措施,望认真遵照执行。

一、井田水文地质条件概况一、地表水井田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及河流,冲沟发育,井田内各沟谷基本常年无水,遇雨一泻而去,雨停后沟干或为细流,属季节性小型沟河。

井田西南部较高,沿着高处向西北、东北、东南分别发育有三条较大沟谷,名为磨石洼沟、王峪沟、万家庄沟,雨季井田内小支沟雨水分别汇集流入磨石洼沟、王峪沟、万家庄沟,均流出井田外。

各沟谷的水均展转向东北流向碾沟河,在黑龙关镇附近汇入昕水河。

昕水河向西在午城一带与三川河汇合在大宁县西古镇一带汇入黄河,属黄河流域昕水河水系。

二、含水层本井田及四邻的含水层自上而下有:1、奥陶系中统碳酸盐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奥陶系在本区埋藏较深,岩溶裂隙较为发育。

根据2009年由山西省第三地质工程勘察院施工的ZK02号水文孔资料,孔深622.07m,揭露奥陶系灰岩140.67m,揭露上马家沟组53.97m时,孔内大量漏水不返水,经止水静止水位观测,水位稳定在358.30m左右。

由于该孔水位埋深较深,未做抽水试验,只观测了水位,静止水位观测质量合格,奥灰水位埋深358.30m,水位标高1117.94m,高于井田内西北2号煤层最低底板标高890.00m,也高于井田内10号煤层最低底板标高810.00m。

据区域资料,单位涌水量0.362L/s.m,渗透系数0.32m/d,富水性中等。

据ZK02号孔水样测试资料,总硬度282.70mg/l,永久硬度130.10mg/l,重碳酸盐碱度152.60mg/l,矿化度0.4187g/l,PH值7.75,水质类型为SO4·HCO3—Ca。

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知识(采煤)练习题库及答案

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知识(采煤)练习题库及答案

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知识(采煤)练习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一般而言,顶板岩层条件一定时,()越大,矿压显现越剧烈A、煤层强度B、采高(煤厚)C、工作面推进长度正确答案:B2、国内开采水平大巷的主流布置形式是()A、岩石大巷B、煤层大巷正确答案:B3、煤层变薄时,严禁采高()A、等于支架最低高度B、大于支架的最低高度C、小于支架的最低高度正确答案:C4、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对生产安全事故实行()制度。

A、经济处罚B、责任追究C、协商正确答案:B5、《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建设开工前,应当对( )进行地面钻井预抽瓦斯。

A、突出煤层B、首采区突出煤层C、开采煤层正确答案:B6、缓斜工作面支架选型设计的基础是()A、直接顶分类和基本顶(老顶)分级B、基本顶(老顶)分级和底板分类C、直接顶分类、基本顶(老顶)分级和底板分类D、直接顶分类和底板分类正确答案:C7、综合开拓正确的是()A、斜井B、立井C、平(斜)硐D、立井-斜井正确答案:D8、综放工作面,顶煤的破碎效果主要受()影响A、埋藏深度、煤层强度和裂隙发育程度B、煤层强度C、埋藏深度D、裂隙发育程度正确答案:A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是要坚持安全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监管、坚持( )、坚持系统治理。

A、源头防范B、源头治理C、安全准入正确答案:C10、回采面回采率主要影响因素有()A、工作面落煤和区段煤柱损失B、工作面落煤损失和采区隔离煤柱损失C、工作面落煤和上下山煤柱损失D、工作面落煤、区段煤柱、上下山煤柱损失正确答案:A11、从业人员参与安全教育培训,所需经费由()负责。

A、生产经营单位B、个人C、所在部门正确答案:A12、对近水平煤层,可以划分为()或大巷条带式进行开采A、盘区B、开采水平C、垂直分段D、区段正确答案:A13、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落实岗位安全责任,遵守本单位的()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在承压水体上安全采煤问题(新版)在承压水体上安全采煤问题(新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

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我国华北及华东地区的主要矿区如开滦矿区、兖州矿区、新汶矿区、枣庄矿区,开采石炭二叠系煤层。

煤系基底为奥陶系石灰岩,厚度大、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强、水压大。

当遇有地质构造(如断裂构造)时,奥陶系石灰岩与上覆的本溪组或太原组的石灰岩连通,发生水力联系,造成底板突水事故。

有些煤层由于受奥陶系石灰岩承压水的威胁而不能开采。

因此,研究和解决受奥陶系石灰岩承压水威胁煤层的安全开采问题,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和解放呆滞的煤炭资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底板突水类型1、按底板突水地点分:巷道突水、采煤工作面突水。

2、按突水的动态表现形式分:(1)爆发型:突然爆发,即达峰值,过后突水近于稳定、减小。

来势猛、速度快、冲击力大,常有岩石碎屑伴水突出。

(2)缓冲型:水量由小到大逐渐增大,经几小时、几天、甚至几月才达到峰值。

(3)滞后型:采掘工作面推过后,在巷道、采空区内发生突水,滞后时间几天、几个月、几年,突水量可急可缓。

3、按突水量大小分:(1)特大型:突水量等于或大于50;49;~(2)大型:2019;~(3)中型:5(4)小型:小于5。

二、开采后底板岩层破坏规律在开采过程中,煤层底板应力重新分布造成底板岩层的变形与破坏,削弱了底板岩层的阻水能力,甚至形成突水通道。

因此,研究开采后煤层底板的应力重新分布、变形与破坏规律,是研究煤层底板突水问题的基础。

1、开采过程中工作面底板应力变形特征采煤工作面周围应力的分布情况:按应力大小分升高应力区(增压区)、降低应力区(减压区)和原始应力区(稳压区)。

采煤工作面底板应力与变形情况:按应力与变形性质分压缩区(压应力)、膨胀区(拉应力)、压缩区与膨胀区之间(剪应力)。

拉应力与剪应力使底板出现一系列垂直于层面的断裂。

垂直断裂与层理、顺层断裂交叉,形成底板破碎带。

2、煤层底板“下三带”根据煤层底板的破坏情况及地下水的导升情况,采煤工作面连续推进后,工作面及采空区煤层底板可分为三带(1)破坏带:直接与工作面邻接的底板,出现一系列沿层面和垂直于层面的断裂,使底板导水能力增强,因此又称为导水破坏带,其厚度称底板破坏深度h1,可达几米到十几米。

(2)保护层带:位于破坏带之下的完整岩层,岩层在支承压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但仍保持连续性,其阻水能力未发生变化。

因此,又称完整岩层带或阻水带。

其厚度为h2。

(3)地下水导升带:位于保护层带之下,底板承压水,沿底板隔水层裂隙上升的高度,其厚度为h3。

(4)底板含水层顶部充填隔水带:有时底板含水层顶部存在泥质物的充填,具有隔水作用,其厚度以h4表示。

根据下三带理论,预测承压水体上采煤有四种情况,三、影响底板突水因素1、水源条件水源条件包括水压和水量。

水量是突水的物质基础;水压是突水的动力。

水量越丰富,突水量越大,其危害性也越大。

水压大,一方面冲破力大;另一方面在隔水层裂隙中导升高度增大,水压越大其破坏性越大。

2、矿山压力(1)有周期来压的采煤工作面,在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时,支承压力大,对底板破坏严重,易发生底板突水事故。

(2)在采煤工作面后部采空区附近的底板处于降低应力区或变形膨胀区,顶板垮落不充分,断裂张开,阻水能力最弱,易于突水。

(3)初次来压前,在开切眼附近,老顶大面积悬露、且直接顶垮落不接顶,底板形成较大的自由面,易于突水;(4)工作面推进速度太慢或停止时,在停采线处由于支承压力的长时期作用,使底板破坏严重,易于突水。

工作面推进速度快,采空区底板还来不及形成较大的断裂,就会由膨胀状态变为压缩状态,有利于防止底板突水;(5)区段煤柱在侧向支承压力的作用下,边缘处破坏;煤柱边缘处顶板垮落不充分,易于突水。

3、隔水层(保护层)阻力0.3Mpa/m~隔水层的强度、厚度及裂隙发育程度,影响隔水层阻力的大小。

隔水层阻力系数(Z),以Mpa/m表示,在一般情况下Z=0.1。

4、地质构造地质构造,特别是断裂构造,是造成煤层底板突水的主要原因。

我国绝大部分(80%以上)的底板突水,是由断裂构造引起的。

(1)断裂错距的存在,缩短了含水层与煤层之间的距离,使底板隔水层厚度减小甚至消失(见图4)。

(2)断裂错动时,断裂影响范围内的岩石比较破碎,极大地破坏了隔水层岩石的完整性,降低了隔水层的阻水能力。

(3)断裂错动时,断裂影响范围内的岩石比较破碎,具有良好的储水和导水特征,当采煤工作面揭露到断裂构造时,即会发生底板突水。

(4)采煤工作面底板岩体中存在断裂构造时,使底板的破坏带深度增大。

四、承压水体上采煤防水安全媒岩柱的留设1、防水安全煤岩柱的类型承压水体上采煤,对于不同采动等级的水体,都必须留设安全媒岩柱。

表1为承压水体上采煤的采动等级、允许采动程度及留设的安全煤岩柱类型。

2、防水安全煤岩柱的设计原则:不允许底板采动导水破坏带波及水体,或与承压水导升带沟通。

计算公式:(1)含水层顶部无泥质物充填ha=h1+h2+h3,m式中ha-防水安全煤岩柱厚度,mh1-导水破坏带厚度,mh2-阻水带或保护层带厚度,mh3-承压水导升带厚度,m(2)含水层顶部有泥质物充填ha=h1+h2+h4,m式中h4-充填隔水带厚度,m3、防水安全煤岩柱基本参数的确定(1)导水破坏带厚度确定根据现场观测,破坏带厚度主要取决与工作面长度、开采深度、煤层倾角、煤层开采厚度以及开采方法和顶板管理方法等因素,其次是底板岩层的抗破坏能力,包括岩石强度、岩层组合和原始裂隙发育状况。

根据实测结果,采用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统计公式:h1=0.7007+0.1079Lh1=0.3030.8h1=0.0085H+0.1665a+0.1079L-4.3579式中h1-破坏带厚度,mL-工作面长度,mH-开采深度,ma-煤层倾角,°(2)阻水带或保护层带厚度确定根据现场钻孔水力压裂法实测的表示单位底板隔水岩层平均阻水能力的系数,可用下式表达:Z=Pb/R式中Z-阻水系数,Mpa/mR-裂缝扩展半径,一般取40-50mPb-岩体破裂压力,与地应力和岩体抗拉强度有关。

Pb=3sb-sH+T-P0式中Pb-使岩体破裂时的临界水压力,Mpasb-作用于岩体的最小水平主应力,MpasH-作用于岩体的最大水平主应力,MpaT-岩体的抗拉强度,MpaP0-岩体空隙中的水压力,Mpa阻水带带厚度等于作用在底板上的水压力(P)除以阻水系数(Z),即h2=P/Z根据我国部分矿区钻孔水力压力试验,不同岩层阻水系数一般是:中、粗粒砂岩0.3~0.5Mpa/m;细粒砂岩约0.3Mpa/m;粉砂岩约0.2Mpa/m;泥岩0.1~0.3Mpa/m;石灰岩约0.4Mpa/m;断层带因其中充填物性质及胶结或密实程度不同,其阻水能力变化很大,按弱强度充填物考虑,其阻水系数为0.05~0.10Mpa/m。

(3)地下水导升带高度确定地下水导升带的高度(h3)可采用物探和钻探方法确定,一般可在井下巷道中用电测深方法进行探测,必要时用钻探验证。

当井下物探与钻探条件受限制时,也可通过以往勘探钻孔资料分析确定。

断层带附近的地下水导升带高度一般比正常岩层中增大,有时甚至可达到或超过煤层。

(4)底板含水层顶部充填隔水带厚度确定底板含水层顶部充填隔水带厚度(h4)可以采用物探和钻探方法综合确定,表2为现场实测结果。

五、承压水体上采煤方案1、深降强排采用疏水井巷、疏水钻孔,将含水层水位降低至开采水平以下,以保证安全开采。

但疏水工程量大,设备多,电耗大,投资大;使附近工农业用水缺乏;若井田内有奥灰,水量大、补给充足,难以实现深降强排方案。

2、外截内排先采用帷幕注浆,截堵补给水源。

再疏干降压,将承压水水位降至开采水平以下。

要求水文地质条件清楚,补给径流集中,帷幕截流工程易施工。

3、带压开采在开采过程中利用隔水层阻力,防止底板突水。

承压水水位高于开采水平,底板要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承压水的压力。

带压开采方案经济,但要探明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论证,并采取安全措施。

4、带压开采,综合治理带压开采,开采前,堵截地下水补给水源;开采过程中,疏水降压。

该方案既安全又经济。

六、承压水体上采煤安全技术措施。

1、防探水安全技术措施(1)做好水文地质及构造地质工作:了解含水层、隔水层、岩溶、断层、裂隙分布、承压水径流、补给水源通路等情况。

(2)加强防探水工作:超前探明底板隔水层厚度、底板含水层含水性能、地下水导升高度、断层含水性能及裂隙富水程度。

(3)设置井上下水文工程设施:设置水文观测孔,建立水文观测制度,及时收集和整理水文观测资料,必要时设置专门的疏水巷道和疏水钻孔,增加排水设备,提高排水能力。

(4)必要时对底板破碎带进行注浆加固。

2、开采安全技术措施(1)选择开采:按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进行开采;对条件相同的煤层,先进行试采,总结经验,找出规律,再逐步推广应用。

(2)分区隔离开采:用留设隔离采区煤柱、设置水闸门等方法,缩小底板突水的影响范围。

(3)改革采区巷道布置:减少过断层,减少巷道交叉点数目,缩小巷道交叉点面积,巷道交叉点和采煤工作面上下出口要尽量避开小断层,无法避开时要对小断层进行加固。

(4)采煤方法:采用充填开采、部分开采、仰斜长壁开采、分层开采;缩短工作面长度,提高工作面推进速度;正确确定工作面推进方向。

XX设计有限公司Your Name Design Co., Lt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