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阶段易地扶贫开发政策措施的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新阶段易地扶贫开发政策措施的调研

报告

根据云贫开办发[2016]151号《云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新阶段易地扶贫开发政策调研的通知》要求,**市扶贫办高度重视,按照通知要求自下而上认真开展了**市易地扶贫开发政策措施调研工作。现将易地扶贫开发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十年(2001—2016年)易地扶贫主要成效

(一)十年搬迁人口及投入情况

2001年实施《纲要》期初,全市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301725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0年来,我市立足市情,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十年纲要》和《**市农村扶贫开发十年规划》的要求,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以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和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目标,大力实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本素质、社会事业建设,全市贫困面貌不断得到改善。到2016年底,全市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万人。10年来,**市共投入易地扶贫搬迁资金万元,其中省级专项资金万元,债券资金651万元,市级专项资金万元,县级万元,整合部门资金万元,自筹资金万元。完成搬迁6139户、24074人,2016年项目正在实施。搬迁方式以县内就近就地和拆旧建新搬迁为主,安置方式以集中、分散、插花安置并举。

(二)搬迁群众脱贫及发展情况

到2016年底,全市已实施易地搬迁的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平均达2000以上,人均占有粮食300公斤以上,基本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全市易地搬迁项目通过坡改梯建设,培肥地力,调整种植结构,大力种植烤烟、蔬菜等经济作物增加收入。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户均有一人掌握一门农业生产适用技术,为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基础。

全市易地搬迁项目迁入点选址尽可能靠近交通干线,靠近集镇,有利于发展商品生产和第二、三产业,交通便利,人流、物流、信息流加快,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有利条件。以前“等、靠、要”思想正有所转变,出现外出学技能、学科技的良好势头;农闲时外出打工可增加部分收入。通过各种途径,创收、增收,到达了“一年搬迁二年脱贫”的效果。

(三)生态环境改善及减灾防灾效果情况

我市的易地扶贫开发工作,始终坚持把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以及防灾减灾放在突出的位置,一是加强迁出区生态的建设。群众搬迁后,迁出区的土地统一规划,宜耕则耕,宜林则林,紧密结合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和抚仙湖保护中“一退、二调、三保”的政策,加大退耕还林还草的力度,

原先生态环境恶劣的迁出区又呈现出山青水秀的原貌;二是加强迁入区生态的建设和保护。合理规划土地的使用,杜绝在坡度15度以上的土地上开荒种地,加大农田水利及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耕地单产,减少土地开发。动员、组织搬迁群众从事非农产业,减小对土地的依赖。通过实施易地扶贫开发,迁出迁入区的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迁出区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大为降低,迁入区未出现发生地质灾害的情况,防灾减灾效果明显。

(四)我市易地搬迁的成功案例

2016年8月16日《云南经济日报》**经济版上“**市彝族山苏支系贫困群众扶贫攻坚特别报道”楼阁新宇图片就是峨山县塔甸镇大西村委会6个村民小组116户实施易地搬迁后的新貌。大西村是峨山县彝族山苏群众最集中的一个行政村,属全市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为改变大西的落后面貌,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该村的发展,省、市、县领导多次深入大西调研,指导帮扶工作,整合各级资金实施易地搬迁,如今,大西村的农业基础不断强化,水利化程度达22%,实现全部村组通公路、通电,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兴建了卫生所,普及了有线电视和电话,农民种起了核桃、竹子,养起了牛羊。用大西人的话说“我们至少提前进步了十年”,大西人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居房,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3/ 11

通海县里山乡大牛圈易地扶贫开发项目。搬迁规模50户250人,项目结算总投资万元,其中:省级补助125万元;市级配套7万元;整合及群众自筹万元。省市领导多次亲临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得到了高度评价,称此项目是起点高、效果好,是全市易地扶贫开发项目的又一个亮点。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易地搬迁扶贫开发工作,县、乡、村三级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和解决搬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落实政策。在县扶贫办设立办公室,负责制定计划、监督检查项目实施情况,同时组织相关部门共同参与易地搬迁工作,并对各部门职责做出了明确规定。市委、市政府两办督查室专门跟踪监督,保证了搬迁项目的顺利开展。

2.宣传得力,认识到位

各县区将宣传工作作为易地搬迁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制作了大量文字、图片、影像等宣传资料,在报纸、电台、电视等媒体上广泛宣传,得到了社会各界、各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乡镇的同志,走村串户,了解情况,耐心细致地做宣传动员,并组织搬迁群众代表到安置地实地考察,通过对比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社会事业及后续产业发展

等,使贫困群众充分认识到,只有搬迁才能脱贫、才能发展,从“让我搬”主动变为“我要搬”。

3.制度完善,责权利明确

为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各县区均转发了《云南省易地扶贫开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从搬迁的意义、原则、任务、政策措施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做了详细、全面的规定,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基本原则、政策措施、组织机构、管理办法等,为易地搬迁实施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为核实搬迁对象,各县区认真填写了搬迁贫困户申请表。为确保搬迁贫困户迁入新居后安居乐业,树立依法办事、勤劳致富的思想,各县区制订了《易地扶贫项目后续管理办法》,从组织管理、思想教育、生产要求、房屋土地管理、计划生育政策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明确了安置区政府和搬迁群众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对搬迁工作中出现的土地调配、政策落实等问题,县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并以政府办公会议纪要形式下发相关乡镇,确保了易地搬迁工作的顺利实施。

4.项目管理严格,配套资金落实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县区都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报批项目,主要包括确定搬迁对象、选择安置区、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方案、下达投资计划、审计、验收移交手续等。资金管理实行“专户存、专账记、专人管、专项用”

5/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