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与异地搬迁扶贫的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浅析黔西县易地扶贫搬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

浅析黔西县易地扶贫搬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

浅析黔西县易地扶贫搬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近年来,我国在扶贫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易地扶贫搬迁成为了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举措。

而在易地扶贫搬迁的过程中,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减挂钩工作,也成为了一项关键的环节。

作为扶贫开发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有效性和科学性对于扶贫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在云南省黔西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一直备受关注,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也备受瞩目。

本文将就黔西县易地扶贫搬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进行浅析。

一、易地扶贫搬迁的背景和意义易地扶贫搬迁是指将那些因自然灾害、资源环境条件等因素所限,生活条件极差的贫困户,从原有的贫困地区向新的搬迁安置点进行集中安置的一项扶贫开发手段。

这项措施旨在改善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在这一过程中,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减挂钩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减挂钩工作,是指在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建设用地指标,实现新增建设用地和减少建设用地的挂钩。

其意义在于,一方面确保了搬迁地区的城乡建设用地指标的有效利用,也有利于减少占用耕地和集约用地,实现更加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

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减挂钩工作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易地扶贫搬迁的过程,推动贫困地区的城乡建设事业。

黔西县地处云南省西南部,是一个多山地带,自然条件十分艰苦。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一直是该县扶贫攻坚的重点。

在这一过程中,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减挂钩工作也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1. 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在易地扶贫搬迁的过程中,黔西县政府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对新的搬迁安置点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布局。

在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减挂钩工作中,县政府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新增建设用地和减少建设用地进行挂钩安排,确保不增加耕地占用,实现土地利用的科学、合理和可持续发展。

2.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黔西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并将其作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重要内容。

浅析黔西县易地扶贫搬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

浅析黔西县易地扶贫搬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

浅析黔西县易地扶贫搬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
黔西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是我国贫困地区之一。

近年来,该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扶持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其中易地扶贫搬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成为了扶贫工作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对黔西县易地扶贫搬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进行浅析。

易地扶贫搬迁是指将原先居住在贫困地区的居民搬迁到相对富裕或者更适宜生存的地区,并在新地区重新安置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则是在搬迁过程中对原先占用的土地进行合理规划,释放出土地资源用于城市建设,同时在新地区划拨土地给予搬迁居民,确保其有可持续的生存发展条件。

黔西县易地扶贫搬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背景是该县贫困地区较多,土地资源相对匮乏,同时城市建设需求也日益增长。

通过开展这项工作,一方面可以有效整合土地资源,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则可以为搬迁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机会。

易地扶贫搬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工作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合理规划和利用原贫困地区的土地资源,将其用于城市建设,并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二是划拨适当的土地资源给予搬迁居民,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三是通过挂钩政策,实现原贫困地区和新安置地区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六、对易地扶贫搬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建议和展望
展望未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将会变得更加重要,也将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信在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贫困地区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关于我镇易地扶贫搬迁情况的调研报告[大全五篇]

关于我镇易地扶贫搬迁情况的调研报告[大全五篇]

关于我镇易地扶贫搬迁情况的调研报告[大全五篇]第一篇:关于我镇易地扶贫搬迁情况的调研报告为了深入了解我镇移民搬迁工作的情况,按照孙县长在9月12日会议上的要求,我镇组织专人对我镇易地扶贫搬迁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调研,通过走访我镇的安置点,入户与群众交谈,了解情况,与村干部及四支力量成员座谈的形式,对我镇(2016-2018)年度的移民搬迁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具体情况我镇“十三五”期间易地搬迁任务为193户817人,其中2016年度安置任务154户643人2017年度安置39户173人,采用存量商品房安置74户325人;村内新建集中安置点5个,安置111户453人;交钥匙工程安置3户5人;分散安置5户23人。

通过三年的工作,我镇193户搬迁户房建工程已全部完工,通过验收质量合格。

基础配套设施也已全部完工,为群众入住提供了保障,相应配套也已配套,群众已全部实际入住,旧宅基地工作推进有序,目前全镇旧宅基地腾退155户,占任务的80.3%。

通过产业项目支撑、点菜、引导外出务工等方式,保障群众收入,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二、具体做法及成效(一)领导高度重视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移民搬迁工作,一是成立镇移民搬迁领导小组。

镇长任组长,根据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组织领导镇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并在此基础之上又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小组,由专人具体负责项目建设的督导督查和问题协调工作。

二是完善制度,制定了城关镇移民搬迁计划,并与各村签订年度易地扶贫搬迁责任书,对移民搬迁工作不力的村实行一票否决,压实责任。

三是高度重视,镇主要领导多次来到搬迁点,查看项目进度及质量,听取村上的汇报,现场解决存在的问题,在双超整改等重大问题上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确保工作有序进行,完成工作任务。

(二)工作力求精准一是注重政策宣传。

通过印发宣传单、年画挂历村上广播宣传等形式,做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宣传解释,确保搬迁政策家喻户晓。

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关于临南镇夏口社区的调研报告

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关于临南镇夏口社区的调研报告

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关于临南镇夏口社区的调研报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国家推出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破解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两难”困境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

为加快我县城乡统筹发展,调整优化城乡用地布局结构,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促进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和可持续利用,临邑县积极稳妥地开展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

近日,县国土资源局组成专题调研组,实地考察了临南镇夏口社区,听取了相关情况介绍,并查看了实施项目,特形成以下报告。

一、我县土地利用现状一是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不合理,集约利用程度低。

城镇规模总体偏小,城镇用地内部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建筑密度与容积率低,存在浪费土地现象;独立工矿用地中部分企业规模较小,分布过散,容积率低,土地产出效益不高。

二是农村居民点分布零散,缺乏统一规划。

我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大,规模大小不一,且布局分散,居住环境差,造成大量的土地闲置和浪费,现在全县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252.26平方米,和上级用地标准相比严重超标。

另外大部分村庄缺乏统一规划,无法合理布局村内公共设施,建设用地结构极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农村居住环境的改善和居住条件的提高。

二、我县实施增减挂钩的基本情况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国土资源部统筹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会议和省政府《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的意见》(鲁政发﹝2009﹞17号)精神,按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国土资发﹝2008﹞138号)、《山东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实施管理暂行办法(试行)》(鲁国土资发﹝2012﹞8号),积极开展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促进城乡统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2009-2013年,临邑县共申报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14个(含1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项目区拆旧总规模8524.4亩,农村安置区总面积2951.2亩,可实现节余指标5733.0亩。

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工作汇报

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工作汇报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工作报告为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盘活城乡存量建设用地,落实省、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精神,缓解我区城镇村建设用地供求矛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38号)、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08]6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今年着手申报一个试点项目,现将该项工作做如下汇报。

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概念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二、挂钩项目实施工作任务及步骤1、项目申报国土资源局和各乡镇人民政府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结合土地综合整治、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危房改造等工作,在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初步确定项目区位置和规模。

并按照国土资源听证管理规定的法定程序,对项目区选点布局、农房拆迁安置补偿、土地整理复垦等组织听证、论证。

国土资源局依照国家和四川省相关规定编制项目区实施规划,并附相关立项申报材料,经市国土资源局审查后,出具审查意见并转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批。

2、项目实施国土资源局制定项目区实施规划方案,逐级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批。

县(区)国土资源局应按批准的实施规划方案组织实施。

拆旧地块土地整理复垦工作要严格执行国家、省、市土地整理复垦的有关规定,涉及工程建设的必须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公示制、监理制和廉政建设制度。

项目区内建新地块需要征收为国有土地的,可按乡镇或城市批次以建设用地报批。

土地增减挂钩工作情况汇报

土地增减挂钩工作情况汇报

土地增减挂钩工作情况汇报一、工作进展情况自我市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以来,各相关部门积极响应,加大力度推进土地增减挂钩工作。

截止目前,我市已累计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100个,涉及土地面积达到2000公顷。

其中,新增耕地面积1500公顷,退耕还林面积500公顷。

这些项目覆盖了农田、村庄和城市边缘地区,为我市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我市在土地增减挂钩工作中加大了政策宣传和普及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向农民、村民和各相关单位宣传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意义和实施方案。

各相关部门还积极开展政策解读和咨询活动,对于农民和村民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解答和指导。

这些工作不仅增强了群众对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理解和支持,也提高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二、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挑战在土地增减挂钩工作中,我市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地方和单位在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时,存在政策执行不力、监督不到位的情况。

在一些项目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导致土地的流转和使用存在一些纠纷和问题。

其次,一些农民和村民对于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理解程度不够,存在一些误解和疑虑。

这也给政策的推进和实施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另外,我市还存在一些土地资源的浪费和过度使用问题。

一些地方和单位在土地使用中存在浪费和滥用的情况,导致土地资源的长期利用受到影响。

在城市扩张和农村建设中,也存在对土地资源的过度使用和开发,给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一定的压力。

三、未来工作重点和措施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市将进一步完善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强对各相关单位和项目的监督和考核。

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责任体系,加大对土地流转和使用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力度,规范土地流转市场和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同时,我市还将继续加大对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宣传和普及力度,通过多种途径向农民和村民传达政策的意义和实施方案,增强他们对政策的理解和支持。

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集约利用。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总结材料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总结材料

大洼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总结大洼县被确定为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县以来,县委、县政府对城乡一体化工作高度重视,迅速统一思想,积极行动,扎实推进,开局良好。

一、县域基本情况大洼县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东北部,是联结辽南、辽西与辽中三大经济板块的重要节点,也是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辽宁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区域之一。

县域辖区总面积1683平方公里,全域为国有农场,全部为国有土地,下辖15个镇(农场),总人口40万,农工已纳农垦职工养老保险体系。

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80亿元,增长55.6%,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有望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被列为全省唯一的全域城镇化试点县。

长期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土地管理、耕地保护等工作,建立健全了较为完善的“批、供、用、补、查”国土资源综合监管平台。

在破解用地瓶颈、推进经济快速发展上,用实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逐渐探索出了符合大洼实际的利用增减挂钩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子。

二、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情况为有效解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用地瓶颈问题,我们在用足用活政策,多方增加建设用地指标和积极对上争取土地指标的前提下,突出抓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

(一)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基本情况我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启动工作始于2009年国土资源部和国家发改委小城镇建设项目,到目前,经省国土资源厅(省政府)批准五个批次、十五个项目区,累计批复挂钩周转指标904.3107公顷,项目区共涉及拆旧区总面积1057公顷,规划区内拆旧户数10160户,拆迁人口35679人、拆迁村屯85个。

(二)主要工作做法1、思想认识到位经过学习和引导,全县上下思想高度统一,一致感到增减挂钩政策是我县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必须牢牢把握,这样才能拉大发展空间,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可以说,增减挂钩是我县城乡一体化的发动机,增减挂钩的作用和意义不仅仅在于争取多少建设用地指标,而是通过挂钩规划的实施,可以大手笔地谋划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维护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三次产业形成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真正使统筹城乡一体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调研报告(完整版)

--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调研报告(完整版)

--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调研报告**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调研报告1 引言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1X]28号)文件精神,推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按照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1X]207号),以及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加强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资发〔201X〕231号)文件要求,宜兴市成为省第一批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单位,完成《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规划》(201X-201X)编制工作,并编制实施了2006、2007、201X三个年度实施计划,通过全市对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挂钩方法的探索,逐步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挂钩操作办法。

2 “挂钩”的意义2.1 有利于推进城镇化发展进程,缓解用地指标不足的矛盾目前随着宜兴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提速,用地的供求矛盾将越来越突出,单纯依靠国家下达1000亩左右的年度用地指标难以保障快速发展的用地需求。

通过实施“挂钩”,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不仅拓展了城镇建设用地空间,而且有效缓解了建设用地扩张对农用地的压力,有效地推进了“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及中心村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2.2 有利于优化用地结构,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通过“挂钩”的实施,一方面有效整合全市农村建设用地,改变过去布局分散,结构“散、大、乱、差”的局面,形成了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提高了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仅201X 年就将挂钩指标的90%用于城市和园区工业建设,有力地促进土地利用的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

另一方面,通过对农村砖瓦窑厂、矿山宕口和村庄的整理,促进农田连片,配套沟渠,提高了农田产出率,推进了农地规模化经营。

2.3 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于我县农业用地使用情况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我县农业用地使用情况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我县农业用地使用情况的调研与思考土地是农业农村发展最重要、最具潜力的稀缺资源,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

充分开发利用农村发展用地资源,破解耕地保护与建设占用耕地之间的矛盾,对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本情况(一)农村发展用地基本情况农村发展用地包括四类:一是以耕地、园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设施农用地为主的生产用地;二是以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和农村道路为主的生活用地;三是以林地、湿地为主的国土生态空间;四是以草地及其他可复垦土地为主的耕地后备资源。

我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我县四类农村发展用地总面积148464.23公顷,占总面积的97.25%。

其中,国土生态空间占比最大(72.93%),生活用地占比最小(3.37%),以耕地为主的生产用地占比为17.28%,人均耕地1.78亩。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业的产业地位相对减弱,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相对发达地区,形成农村人口发展性流动趋势。

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乡村发展用地相对剩余与城镇建设用地紧张两个问题并存,建设占用耕地情况加剧,耕地保护压力进一步增大。

(二)工作开展情况为促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我县立足农村发展用地资源,用好用活占补平衡、增减挂钩、进出平衡等政策,通过土地整治复垦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拓宽补充耕地资源,积极化解发展中耕地保护与建设占用耕地这一矛盾。

1.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

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或者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耕地开垦费,专款用于开垦新的耕地为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2024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发言材料范文(二篇)

2024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发言材料范文(二篇)

2024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发言材料范文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下午好!今天,我就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与大家共同探讨交流,首先要感谢国土资源局给我这个宝贵的机会。

实施挂钩项目,有利于盘活存量土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优化城乡用地布局和结构调整,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缓解城镇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满足产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需要。

我镇有和先林两个片区共____个村实施该项目,总面积____亩,涉及拆迁户近____户,工作面宽、量大,时间紧、任务重。

如项目的成功实施,必将极大帮助我镇实现新增耕地、打造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破解城镇扩容用地瓶颈,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挂钩项目的规划实施,对于我镇来说如雪中送炭,来之不易。

一年多来,我镇积极主动争取,认真做好前期规划,工作得到了县级领导和国土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支持,在此我代表镇党委、政府深表感谢,并做好如下工作: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挂钩项目,将作为我镇的一号工程,配备最强的班子和团队,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和有关部门、项目村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工作领导。

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我们将通过广播、电视、标语、宣传栏和走村入户等多种方式,积极宣传挂钩项目的重要意义和惠农惠民的相关政策,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充分发动群众,认真征求各方意见,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最大限度减少工作阻力。

精心组织,认真实施。

挂钩项目的启动并实施,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工作繁琐、程序复杂、矛盾突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作保障。

为此,我镇一是精心组织,认真制定并细化工作方案,并在镇挂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工程协调组、资金管理组、工程廉政组、技术质量监督组,将各项任务分解到相关责任人。

二是科学规划,特别是建新区的设置点、房屋布局、户型设计、基础配套,我们将邀请专业规划设计队伍,结合所在村的地形地貌、群众意愿、各方建议和意见,提前介入,尽早准备。

移民搬迁情况的调研报告

移民搬迁情况的调研报告

移民搬迁情况的调研报告篇一:移民搬迁情况的调研报告XX镇位于XX县西北方向,距县城37公里,甘志公路、洛河穿境而过,是XX集团驻地,是XX县经济、商贸、文化活动中心,是全县农副产品集散地,镇域面积448.7平方公里,全镇共有18个行政村,4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047人,其中镇区城镇人口达到7737人,有耕地面积8.5万亩,其中山地7.2万亩,川台地1.3万亩,有蔬菜大棚524座,省级蔬菜示范园1处,养殖小区3个,丰裕种猪场龙头企业带动养殖业的发展,有山地果树4200亩,XX年,全镇农民城镇居民纯收入9446元,大学生土著搬迁女教师心得体会作文3000字。

近年来,XX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统筹城乡发展持之以恒及重点镇建设为统揽,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在重点聚集镇建设和人口聚集上所,按照先建设后才聚集,边建设边聚集的原则,按照省、市、县的总体要求,实施有计划、因地制宜的移民搬迁工作,对拐沟、偏远村组的群众实施分年度、分批次的移民搬迁,直至实现整村搬迁,全镇重点搬迁柴龙潭、新庄洼、甘沟河3个行政村9个村民小组,548户2120人,并对其他拐沟村的群众拟定实施部分搬迁,现就搬迁情况调研如下:一、移民搬迁是拐沟村组群众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拐沟、偏远村群众的贫困落后面貌有了较大改变,群众的温饱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但是,由于自然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贫困面仍然很大,贫困程度仍然很深,返贫率仍然很高,最近几年,经过不断的扶持,按照新的贫困标准,贫困发生率为37.6%。

那么,如何反过来解决拐沟、偏远村组的贫困问题,使拐沟、偏远群众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效率,提高幸福指数,通过调研,认为现实试行的最合适就是实施大规模、整建制的移民搬迁,只有走出大山,才能彻底重回贫困。

其理由是:第一、拐沟、偏远村组自然条件差。

地貌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区,立地条件差,地表植被脆弱、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陡峭的山坡、匮乏的水源、脆弱的生态,是制约群众生存和发展的一道道难关。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成本与效益探析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成本与效益探析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成本与效益探析[摘要] 为了更好地解决城市建设用地的紧张需求,遏制农村建设用地的浪费现象,我国相继出台一些土地政策,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统一整理整合农民居民点用地,建设居民点土地浪费,将居民点面积复垦来补充或者替换城镇化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农村建设用地成为我国新时期的发展战略之一。

因此通过对实体项目“挂钩”工作分析,完善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提出有效建议则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城乡建设;增减挂钩;成本效益doi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10. 0190 前言目前,我国的土地使用情况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①城市化所需土地供给不足的问题,一个是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存在很多浪费的问题。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经济以及生活意识的提高,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涌入城市,城市也必须随之扩展来满足和适应,扩大建设来给城市人们提供生活基础。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建,很多城市目前已经将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的建设用地指标用完,这就形成城市发展的瓶颈。

另外由于大量的人涌入城市,也造成了农村居民点出现大量闲置用地,造成农村土地浪费状况。

因此我国政府相继出台政策,在各地进行“挂钩政策”试点工作。

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效益与成本构成1.1 经济效益与成本经济效益体现在政府、投资者的经济效益和农户的经济效益2个方面。

对政府或者投资者来说,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获得挂钩指标,通过指标的实用而达到资金回收的结构。

同时通过城乡建设,政府还可以获得建厂、房地产开发等方面的税收收入。

农户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失去土地所获得的相应补偿。

在城乡建设的增减挂钩项目中,政府和投资者的经济成本包括项目新区的建设成本和旧区拆迁、复垦等费用。

农户的经济成本则集中在搬迁费用、失去附着物和原有住房等,另外农户要重新获得房子还需要负担建房费用。

XX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XX地区是一个城乡结合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同时农村地区的土地利用存在不合理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项目将进行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减挂钩土地整理。

二、项目目标1.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2.改善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3.提高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4.促进农村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三、项目内容1.调查和评估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2.制定土地整理规划方案,确定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减挂钩指标;3.进行土地整理工程设计和技术研究,确保整理工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4.实施土地整理工程,包括土地调整、土地复垦和农田建设等工作;5.监测和评估土地整理项目的效果,对整理后的土地进行管理和维护。

四、项目投资和经济效益分析1.项目总投资为X万元,包括土地调整、土地复垦和农田建设等费用;2.预计项目实施前期会有一定的财政投入,但随着项目的进行,土地的合理利用将提高,市场效益将逐步显现;3.项目实施后,城乡建设用地的合理利用将提高,城市用地的浪费将减少,农田和农村地区的发展将得到促进,农民收入将增加;4.预计项目的回收期为X年,内部收益率为X%。

五、项目风险和可行性分析1.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风险包括土地利用调整的阻力、资金筹集困难、政策变化等;2.对于这些风险,项目团队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3.综合考虑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以及可持续性,本项目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六、项目实施计划1.编制项目实施计划,明确项目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时间安排;2.调动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支持,开展土地调查和评估工作;3.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土地整理规划方案;4.进行土地整理工程设计和技术研究,明确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5.申请项目投资资金,进行工程施工;6.完成土地整理项目后,进行效果监测和评估。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解读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解读

四、开展增减挂钩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安置点选址要充分尊重拆迁农户的意愿和 风俗习惯,方便老百姓生产生活,并结合地理位 置,新村建设规划、易地扶贫搬迁规划、产业发 展规划、交通条件、水源供给能力、安置点建修 成本等情况,规模大小要适度,选点布局要合理, 一般控制在10-20户人(条件差的村安置点至少3栋 房屋6户人,安置点可根据实施规划批复情况占用 原有部分旧宅基地和其周边的耕地,降低聚居的 难度),安置点人均综合用地控制在50-60平方米。
三、如何开展增减挂钩(实践与探索)
2、项目工作流程
立项
变更
验收
三、如何开展增减挂钩(实践与探索)
3、我县增减挂钩项目的实践与探索
(1)工作开展情况
2016年,R县被省国土资源厅纳入增减挂钩项目试点县。 截止2017年12月,R县通过招商引资申报增减挂钩项目88个, 共引进投资企业40家。其中批复项目30个,涉及25个乡镇, 107个村(贫困村45个),批复挂钩周转指标10705亩,节余 指标8664亩。申报入库15个,涉及17个乡镇,57个村(贫困 村22个),申请挂钩周转指标4650亩,节余指标3750亩。截 止目前,竣工验收取得省厅颁发的指标合格证书的项目共10 个,节余指标2607亩。2018年,R县成功招商国有企业实施 增减挂钩项目,拟定规模5600余亩,涉及25个项目,97个行 政村,23个贫困村。
六、如何将增减挂钩与易地扶贫搬迁相结合
“十三五”期间,R县将对68个乡(镇)508 个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共计搬迁建档立卡贫 困人口11811户40517人。平均每个村实施易地扶贫 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约23户,覆盖幅员面积广,单 个村拆旧数量少,房屋布局较分散。而增减挂钩项 目有着它自身的特点和技术规范要求,如何将二者 有机结合,应该做到以下四点:

2024年某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

2024年某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

2024年某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总结随着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县在2024年顺利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在这一年里,我县积极参与国家扶贫开发的战略部署,全力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背景介绍我县是国家贫困县,是一个集山地、丘陵地、平原地、湖滨地为一体的地区。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加上基础设施的薄弱以及经济发展的瓶颈,导致该县贫困人口众多,扶贫工作任务艰巨。

为了加快脱贫攻坚的步伐,政府决定采取易地扶贫搬迁的方式,将贫困人口搬迁到发达地区,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条件,实现脱贫目标。

二、工作进展自____年起,我县启动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经过数年的努力,2024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首先,我们制定了周密的规划。

在进一步调研和摸底的基础上,我们绘制了详细的搬迁规划图,并与相关部门进行充分沟通,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我们坚决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搬迁过程中,我们充分尊重搬迁户的意愿,确保他们能够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新居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同时,我们积极改善搬迁户的生活条件。

我们在新居地建设了配套设施,包括道路、学校、医院、市场等基础设施,提供了更好的公共服务条件,确保搬迁户能够顺利适应新生活。

此外,我们还注重产业扶贫的发展。

通过拓宽搬迁户的就业渠道,提供职业培训和技术支持,帮助他们建立稳定的收入来源,实现持续增收。

三、取得的成绩2024年,我县共有5000多户贫困家庭完成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涉及贫困人口2万人。

搬迁户的饮水安全、教育、医疗、就业等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在产业扶贫方面,我们着重发展了农牧业、旅游业和电商业,帮助搬迁户找到了就业机会。

通过发展产业,搬迁户的收入显著增加,实现了稳定脱贫。

此外,我们还注重了生态环境的保护。

在搬迁过程中,我们积极推动搬迁户参与生态修复工作,加强农业生态化建设,实现了生态环境和扶贫开发的双赢。

XX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是我国对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进行调控的重要制度之一,旨在优化城市规划,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而土地整理项目是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的重要手段之一,其通过对农村土地进行整理、调整,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通过土地整理,对XX地区的城乡建设用地进行增减挂钩,实现城乡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内容1.项目范围:本项目涉及XX地区的城镇和农村的土地整理工作。

2.项目目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推进城镇危房改造,促进新农村建设。

3.项目措施:对农村集体土地进行整理和调整,规划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生活品质。

四、项目可行性分析1.政策支持:本项目符合国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2.土地资源:XX地区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具备开展土地整理工作的基础条件。

3.现状分析:目前XX地区的城镇和农村土地利用存在不平衡现象,急需开展土地整理工作。

4.市场需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城乡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本项目符合市场需求。

五、项目实施方案1.组织实施单位: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项目实施机制。

2.制定规划方案:结合XX地区实际,制定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方案,明确土地整理目标和措施。

3.开展调查评估:对XX地区的城镇和农村土地资源进行调查评估,确定土地整理范围和规划方向。

4.实施整治工作:按照规划方案,组织开展土地整理工作,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生活品质。

六、项目效益预测1.增加土地利用效率:通过土地整理项目,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2.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生活品质,推动新农村建设。

3.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城乡建设用地供给,推动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易地搬迁调研报告

易地搬迁调研报告

易地搬迁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贫困地区扶贫工作的不断加强,易地搬迁成
为了一种常见的扶贫手段。

易地搬迁指的是将贫困地区的居民搬迁到
生活条件更好的地方,以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

最近,笔者实地走访了几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并进行了调研。


了解,这些安置点均位于山区或者边远地区。

在这些地区,交通不便、自然环境严峻,农业产业发展缓慢,导致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十
分艰苦。

通过走访调研,笔者发现,易地搬迁对贫困地区居民来说是一件
好事。

在新的居住地,他们可以得到政府的帮扶,享受更好的基础设
施和公共服务。

此外,新的生活环境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然而,易地搬迁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新居住地与原生活
环境的差异较大,居民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另外,为了避免“脱贫不脱困”的问题,易地搬迁需要加强后续扶持措施,
确保搬迁后的居民能够长期稳定脱贫。

总之,易地搬迁是一项重要的扶贫措施,可以提高贫困地区居民
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解决可能
存在的问题,确保其能够真正达到扶贫开发的目的。

易地扶贫搬迁调研汇报材料

易地扶贫搬迁调研汇报材料

易地扶贫搬迁调研汇报材料一、调研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贫困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贫困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其中易地扶贫搬迁是重要的扶贫措施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情况,我们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目的1. 了解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情况;2. 了解易地扶贫搬迁对搬迁户生活和就业的影响;3. 分析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三、调研方法1. 实地走访:我们深入到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所在地,与当地政府官员、村民代表以及搬迁户进行面对面交流。

2. 调查问卷:我们制定了针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问卷,并向当地村民和搬迁户进行调查。

3. 统计分析: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四、调研结果1.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情况根据调研结果,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在当地得到了较好的实施。

政府通过与企业合作、引进项目等方式,为搬迁户提供了更好的就业和生活条件。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搬迁户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2. 易地扶贫搬迁对搬迁户生活和就业的影响易地扶贫搬迁对于搬迁户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改变。

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搬迁户对易地扶贫搬迁持积极态度,并表示新居所比原来住所更加安全、舒适。

同时,在新居所就业机会也更多,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改善。

3. 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尽管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在当地得到了较好的实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在一些项目中存在资金使用不透明、工程建设质量差等问题。

其次,在搬迁户的安置和就业方面,政府还需要加强培训和技能提升,使得搬迁户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五、改进意见1. 政府要加强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监管,确保资金使用透明、工程建设质量高。

2. 政府要加强对搬迁户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3. 政府要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这项政策,并积极参与其中。

六、总结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实施情况,并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搬迁项目调研报告模板

搬迁项目调研报告模板

搬迁项目调研报告模板【搬迁项目调研报告】【项目概述】本报告旨在对某搬迁项目进行调研,评估项目可行性,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一、目的】调研搬迁项目的背景、原因以及潜在影响,为项目决策提供客观数据和分析。

【二、方法】1. 文献调研:对相关行业规定、政策法规、项目案例进行文献搜集和分析。

2. 实地考察:走访目标地点,了解现场环境、社区关系、交通情况等相关情况。

3. 面访调查:通过访谈权威、相关的政府部门、业主等相关方,采集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1. 搬迁项目的背景和原因。

结果1:搬迁项目是由于原址改造计划,包括安全风险、环境影响等因素导致。

结果2:面临违章建设、不规范经营等问题,需要进行整治和改善。

2. 搬迁项目的可行性评估。

结果1:目标地点拥有较高的社区支持度,居住环境良好,交通便利。

结果2:目标地点附近有多个潜在合作伙伴,助力项目的顺利进行。

结果3:项目可行性研究显示,搬迁项目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都具备可行性。

3. 搬迁方案和建议。

结果1:制定详细的搬迁计划,包括时间、流程、资源配置等。

结果2:尽量减少对员工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结果3:与相关部门密切合作,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尤其是涉及法规执行等方面。

【四、结论】经过调研和评估,认为搬迁项目具有可行性,但需要制定合理的搬迁计划,并与相关方密切合作,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五、建议】1. 制定详细的搬迁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2. 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和社区的沟通与合作,争取支持和资源。

3. 提前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安抚工作,确保搬迁过程顺利进行。

4. 关注项目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解决。

【六、参考文献】(列出所有文献和资料的引用)注意:以上内容没有标题,并且文中没有相同的标题文字。

回迁异地安置调研报告范文

回迁异地安置调研报告范文

回迁异地安置调研报告范文一、调研背景我市近年来在城市更新和改造项目中实施了大规模的回迁异地安置工作,以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为了解回迁异地安置政策实施情况和居民满意度,特组织开展了此次调研。

二、调研对象本次调研对象为被动迁移的居民,包括老年人、儿童、家庭以及居住在不同地理位置和环境的居民。

三、调研内容和方法1. 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回迁异地安置政策的实施情况、居民对新居住环境的认可度、居民生活质量变化等方面。

2. 调研方法:采取问卷调查、走访访谈和座谈会等方式进行调研。

四、调研结果1. 大部分被调查居民对回迁异地安置政策感到满意,认为政府提供了较好的安置条件。

2. 居民在新的居住环境中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3. 部分老年人和儿童因为习惯问题对新环境适应有一定困难,需要加强社区关怀和服务。

五、建议1. 继续完善回迁异地安置政策,更加人性化和普惠性,确保居民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2. 加强居民社区服务,提供老年人和儿童的关怀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的居住环境。

3. 加大对回迁异地安置政策的宣传力度,增强居民对政策的理解和认可。

六、结语通过此次调研,我们发现回迁异地安置政策对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居住环境有显著效果,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继续完善和优化,希望政府能够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并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服务。

七、另一方面,针对部分居民对于新居住环境的适应问题,建议在回迁异地安置政策中增加心理咨询和社会支持服务,帮助居民在心理和情绪上得到更好的调适。

此外,对于儿童的教育和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也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以确保这些特殊群体在新环境中能够获得所需的服务和保障。

八、关于新居住环境的建设和规划,建议政府部门加强对居民社区的建设和管理,着力打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和服务设施。

此外,也应该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确保新区域的供水、供电、交通等基础设施能够满足居民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与异地搬
迁扶贫的调研报告
我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与异地搬迁扶贫的调研报告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国家推出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破解保护与保障“两难”困境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

笔者结合XX在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盘活农村存量土地,探索异地扶贫搬迁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和思考。

一、XX县情
XX集农业大县,山区大县,人口大县,贫困大县于一身,地处小江断裂带中心区域,集深山区、石山区、冷凉地区、干热河谷地区及泥石流滑坡地区于一体,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

全县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是土地面积广、山区面积大、地块破碎、坡耕地面积所占比例大、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难度大、水土流失严重。

全县农村建设用地地块、空心村、工矿废弃地、空闲地、废弃建设用地、低效用地相对较多,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有一定潜力。

二、实施增减挂钩项目与异地扶贫搬迁的成效及问题
XX国土资源局根据各乡(镇)实际情况,做了调查摸底工作,立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认真研究制定符合各乡(镇)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方案。

近年来,共批准实施7个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总投资1677.18万元,拆旧区整治复垦总面积2298.45亩,可置换城市建设指标2298.45亩。

目前,7个项目已完成3个,另外4个正在组织实施。

(一)取得的成效
XX增减挂钩项目居民点整体搬迁为了保证能符合实际,我们尊重民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坚持自愿原则,组织了项目区所在乡、村群众代表进行了听证,做了听证会议纪要记录,收集了同意搬迁意见书,对项目的选址、布局、设计进行了充分的论证。

强调因地制宜,实地对照二调现状图,认真做好现场踏勘和现状调查,让群众参与规划,并把群众的接受程度、满意程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果的评判标准。

这项工作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实践,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逐步显现。

以者海镇蚂色卡村居民点整体搬迁为例,一是有力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坚持把方便农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放在突出位置。

通过迁村腾地、土地平整等措施,同步实施环境整治、园林绿化、建设农村新居,改变了村庄布局散乱、基础设施落后和脏、乱、差等问题,提升了村民生活质量,新农村建设大为改观。

二是极大地提高了土地使用率。

下一步通过对
蚂色卡拆迁旧村土地复垦工程措施,将新增耕地234亩,复垦后的土地路、沟、渠等生产设施完善,基本上达到“田成方、渠相连、沟配套、路相通、林成行、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化农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促进了节约集约用地。

三是有效地缓解建设用地压力。

通过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我县项目用地空间将得到有效缓解,做到以农补工、工农互补、城乡互动、耕地动态与建设用地动态实现“两平衡”。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县是集“老、少、边、穷”为一体的贫困地区。

一些山区地理环境恶劣,土地匮乏、贫瘠,不适合发展生产和生活居住;一些山区地处偏远,易发生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极大影响和制约着群众脱贫致富;一些山区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十分滞后,存在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通信难等问题,采取常规扶贫手段难以脱贫。

开展异地扶贫搬迁实践中,各地遇到了种种问题。

一是XX 县需要搬迁的贫困人口多、分布广。

大部分综合能力及自我发展能力低,通过原地或就近安置的方式难以彻底解决贫困问题。

二是项目实施中存在资金紧缺,如我县者海、金钟项目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拆旧区要待异地搬迁建新区的群众全部搬迁后才能实施项目。

但建新区因资金困难,工作进度慢,拆旧区复垦项目就无法实施。

三是后续产业发展周期长,致富能力不足。

搬迁群众自我积累有限,通过异地扶贫搬迁试点,虽然基本解决了搬迁群众的住房问题,但由于后续产业发展投入不足,还不能完全满足广大搬迁户的需要。

四是实
施移民搬迁后,搬迁户口粮田、宅基地、责任田还需要很好的解决,但就土地政策而言,规模化移民聚居点土地调整困难较多、难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移民搬迁的整体推进。

三、加快实施增减挂钩项目促进异地扶贫搬迁的思考
为进一步发挥增减挂钩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国土资源部明确提出加大增减挂钩对扶贫开发和生态搬迁的支持力度,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XX年)》确定的11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以及纳入国家相关规划的生态移民搬迁地区,将增加挂钩作为激励政策,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及移民搬迁规划,在保证耕地不减少、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的前提下,优先保障本县域范围内农民安置和生产发展用地,可将部分节余指标在省域范围内挂钩使用。

并将土地增值收益全额返还搬迁区,用于支持农业农村发展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促进地灾防治和生态建设。

统筹破解移民搬迁用地和资金缺口两大难题。

XX属于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如何加快实施增减挂钩项目促进异地扶贫搬迁,笔者认为:一是要将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落实到异地扶贫搬迁工作中,搬迁旧村开发利用置换的土地指标和补偿费用,重点用于搬迁新区建设用地和搬迁补助。

二是积极整合各类资源。

要整合各类建设资金,统筹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生态移民、库区移民、地质灾害避让搬迁等各类移民搬迁项目;要整合各类资源,为搬迁工程配套建好水、电、路、校、医等基础设施;要与资源开发、产业园区建设相结合,一方面解决搬迁资金问题,另一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