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指导
2023年新课标全国Ⅰ卷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指导+课件31张

二、题型上强调语言能力,稳中求变创新命题形式;试题关联教材,具有很 强的迁移性
(一)强调语言能力,稳中求变,创新命题形式文言文既是中华传统文 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因此,对文言文基础知识 的考查,向来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考试内容改革在强调能力立意的同时, 也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由知识习得到能力提升,这是学习的必经之路。 2023年新课标I卷文言文考点包括断句、文言实词、内容概述三道客观题 和翻译、文意理解两道主观题覆盖了常见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等知 识点,全面考查了考生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能力。
赵襄子被围困于晋阳城中,解围后, 赏赐有功的五个人,第一个受赏赐 的是高赫。张孟谈说:“晋阳城解 围的事,高赫没有大功,现在第一 个赏他,为什么?”赵襄子回答说: “晋阳被围的时候,我的国家形势 危急 ,社稷危亡啊。我的群臣们对 我都有骄傲轻侮之意,只有高赫没 有失去君臣应有的礼节,因此先赏 赐他。”孔子听到后说:“这是善 于赏赐啊,赵襄子!奖赏一个人而 使天下做臣子的都不敢失礼了。” 有人说:孔子不懂得什么是善于赏 赐。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指导 《韩非子·难一》|《孔丛子》
学习目标: 1.读懂文本,理解大意; 2.精准审题,规范作答。
【总体评价】
➢ 2023年高考语文新课标I卷试题文言文阅读选择了两则阅读材料,分别节选自 《韩非子·难一》和《孔丛子·答问》。《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 的著作总集,是法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孔丛子》是继《论语》之后儒学的 一部重要文献,相当于“孔家杂记”,主要记述从战国初期到东汉中期十几位 孔子后代子孙的言语行事,时间跨度近六百年,涉及的内容广泛而丰富。今年 新课标I卷文言文阅读文本共计655字,比2022年新高考I卷589字多了66字,阅 读量上略有增加,保持了近年来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600字左右的阅读篇 幅
2023届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指导 课件54张

一、试题选取依据——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
名称
具体要求
课程 标准
1.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 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学习目标与内容 (1)选择中国文化史上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一些代表性作品进行精读,体会其精 神内涵、审美追求和文化价值。 (2)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考察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 认识作品对中国文化发展的贡献。 (3)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 的异同。 (4)阅读作品应写出内容提要和阅读感受。选择一部(篇)作品,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讨 论分析,撰写评论。
观点态度。
一、试题选取依据——考情变化
年份
卷别
传主
出处
选材
新高考Ⅱ 卷
海瑞
《明史》 勇于劝谏、关心国事的清官廉吏
2020
新高考Ⅰ 卷
左光斗
《明史》 为人刚直、忠于朝廷的优秀官员
全国Ⅰ卷
苏轼
《宋史》 心怀家国、勇于担当的士大夫
全国Ⅱ卷 王安中
《宋史》 直言进谏、不畏权贵的优秀官员
全国Ⅲ卷 王彪之
《晋书》 敢于质疑、刚正不阿的实干家
出入无完裙(《石壕吏》) 裙:古义泛指衣裳。今义:指裙子。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
01 词义扩大
02 词义缩小
03 词义转移 05 词义强化
04 词义弱化
06
感情色彩 变 化
1.词义的扩大
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
古义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今义泛指一切美好的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高考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而语文科目中的文言文阅读部分更是让不少同学感到头疼。
文言文由于其语言表达方式、语法结构和词汇用法与现代白话文有较大差异,往往成为同学们得分的“拦路虎”。
但其实,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技巧和方法,文言文阅读也并非难以攻克。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技巧。
一、积累常见实词、虚词实词和虚词是文言文的基础,如同构建大厦的砖石。
常见的实词如“爱”“安”“被”“倍”“本”等,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
例如,“爱”有“喜爱”“爱护”“吝啬”等意思;“安”有“安稳”“安全”“怎么”等含义。
虚词如“而”“何”“乎”“乃”“其”等,用法也较为复杂。
“而”可以表示并列、转折、承接、修饰等关系。
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积累,才能准确理解它们在文中的含义。
同学们可以准备一个专门的笔记本,将遇到的实词、虚词及其不同的用法和例句记录下来,经常翻阅复习。
同时,可以结合课本中的文言文篇目,对重点字词进行深入理解和记忆。
二、掌握文言文语法文言文的语法与现代文有很大不同,比如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词类活用包括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
例如,“沛公军霸上”中的“军”,原本是名词,在这里用作动词,意为“驻军”。
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
像“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就是典型的判断句,“见笑于大方之家”则是被动句。
了解这些语法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重对这些语法现象的总结和归纳,遇到相关的句子要能够准确判断和翻译。
三、注重古今异义很多文言文中的字词在现代语境中的含义发生了变化,这就是古今异义。
比如“妻子”在古代指妻子和儿女,而现在仅指男子的配偶;“卑鄙”在古代表示身份低微、见识短浅,现在则是指品德恶劣。
在阅读文言文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古今词义的差异,避免用现代的意思去理解古代的词汇。
高考语文 复习文言文阅读指导素材

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指导一、文言文阅读方法(一)两读材料,据文正义从考题选项中得到的信息,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
要辩清正误,还得返回材料,据文正义。
“据文证义”,就是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考察揣摩字义、词义、文意。
“具体的语言环境”,指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感情,全文的中心意思,以及上下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特点等。
“考察揣摩”,指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前提下,进行一系列的体味、判断、推导,以达到准确把握语义、文意的目的。
(二)审视选项,逐一排除仔细审视考试题目,充分利用已知信息,逐一排除错误选项。
(三)要建立整体的解题审读观在进行选答时,要建立整体的解题审读观,题干选项、材料(文段)、尾注三者不可偏废。
①要注意题干、选项的分析;从以往高考来看,不少考生在做文言题时光注意选项而不注意题干,丢分往往丢在不注意审题干上,例如问的是“全都直接表现某某人热爱国家、不畏强敌的言行的一组是哪项”,有些考生往往不是忽略了“直接”就是忽略了“言行”这样的重要词语;或者由于平时同类型的训练多了,造成一种心理定势,当出现“间接表现了”或“反衬出”之类要求时,也往往“视而不见”,不能正确地选择。
②要注意对材料的理解;我们主张考生解题时最好有一种随时观照材料(文段)的习惯,能把选择项放回到材料当中去检验或辨析正误;这样有利于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避免因主观随意或粗心大意而导致的失分。
文言实词、虚词的选择就应把解释放回原文,结合前后境来判断对错。
③要重视审读尾注;一般来说,高考文言文段下面都有一些附加的注释(尾注);这部分注释必须要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并能在解题中加以运用。
事实上,试卷既然把这些词句注出来了,就肯定是有用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
它们都是一些命题者认为超出考纲规定的中学生阅读能力范围的内容,所以考生如果不加以很好地利用,肯定会对翻译和文意的理解形成障碍。
二、文言文阅读题练习一海瑞,字汝贤,琼山人。
举乡试。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最佳答题技巧方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最佳答题技巧方法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中的重要题型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考验阅读和理解能力的。
那么在应对文言文阅读时,应当采用何种最佳答题技巧方法呢?技巧1:通读全文在应对文言文阅读时,首先应当通读全文,把全文大意、情节等都了解清楚。
并且应当留意关键词、名词、短语以及逻辑关系等,分析出文章的重心和脉络。
技巧2:辨识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应当辨别出文言文的特点,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文言文通常使用繁体字,而且使用的词汇、语法结构也与现代汉语不同。
例如,“然则”代表“但是”,“此”代表“这”,在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以某为某”、“不某而某”等,需要学生们注意辨别和掌握。
技巧3:注重句子结构文言文句子结构比较复杂,往往一句话包含几个分句,甚至十几个字以上。
因此,在阅读文言文时,要注重句子结构,分清主谓宾等成分。
技巧4:强化语感文言文比较注重修辞和意境的营造,因此需要强化语感,把握节奏和韵律。
通过多读经典文言文,增加对文言文的感受和理解,并且可以通过背诵句子、段落等方式来巩固自己的语感。
技巧5:多做历年真题高考语文文言文的考查重点属于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因此多做历年真题可以帮助学生熟悉文言文阅读的出题规律和考查难度。
同时,根据历年真题反思自己的考试策略和不足,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技巧6:注重考试策略在考试时,应当注重考试策略,合理分配答题时间,把握分数点。
在答题时,应当先阅读题目,然后再精读文章,留意题目的关键词和要求,选择正确答案。
总之,文言文阅读是高考语文中的一大难点,需要学生们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答题技巧方法的运用。
通过通读全文、辨识文言文的特点、注重句子结构、强化语感、多做历年真题和注重考试策略等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应对这一题型。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阅读常考题型方法指导(共7种题型)

高考文言文阅读常考题型方法指导题型一断句【方法指导】断句分为二种:一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停顿,二是句子内部的停顿。
1.结合上下文,理解句意,理解越准确,断句也越准确。
2.翻译成现代汉语,根据现代汉语的停顿,对应原句标出停顿之处。
3.朗读停顿与节奏划分的基本方法:(1)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词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2)句首发语词后要停顿;(3)句首关联词语后要停顿;(4)句首状语后要停顿;(5)“古二今一”词语之间要停顿;(6)表转折意思的句子中,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朗读节奏;(7)有省略成分的地方要停顿;(8)“也”“乎”等语气助词后要停顿;(9)古人的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称等的后面要停顿。
题型二文言虚词和实词【方法指导】1.文言虚词。
常见的文言虚词有14个,我们要熟记每一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根据这些虚词的不同意义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把握地完成虚词的相关考题。
2.文言实词。
实词的考查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几个考点,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
实词解释的方法:(1)扩词法。
这是最常用的方法,即给单个的文言字词组词,把单音节词变为双音节词。
注意扩词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2)积累法。
即把教材中所学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字积累起来,以便自如地理解运用。
(3)揣测法。
有些文言字词,用扩词的方法理解不通,教材中也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联系上下文揣测其意义,用这种方法时切忌脱离文本,毫无根据地随意猜测。
课外文言文虽然考查的是对课外文言词语的理解,但是考点都在课内,它往往与已学过的课文中的文言词汇有联系,遵循的是“题在课外,答在课内”的原则。
所以,在复习时,要对这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进行归类整理并识记。
题型三文言句子翻译【方法指导】1.文言文翻译的两个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2.文言句子六字翻译法:对、换、留、删、补、调。
2023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指导

2023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指导2023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指导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文言文在高考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文言文阅读一直是一项难以逾越的难题。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针对2023年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指导,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这一考试。
首先,要重视文言文的基础知识。
2023年高考的文言文阅读题目不仅会考查学生对于古文的理解和解读能力,还会涉及到一些文言文的背景知识和常见表达方式。
因此,同学们需要通过系统地学习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包括文言文的常用词汇、文法、语法结构等方面的内容。
其次,要注重文言文的阅读技巧。
与现代文不同,文言文的阅读需要更加注重细节的把握和推理能力的运用。
在阅读文言文时,同学们要仔细研读文本,理解每个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并通过上下文来推测句子的含义。
同时,同学们还要学会运用排除法和对比法来解答题目,避免被干扰选项迷惑。
另外,要多做文言文阅读题目的练习。
通过做大量的文言文阅读题目,同学们可以熟悉考试的题型和出题规律,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同时,做题的过程也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最后,要注重对文言文背景知识的了解。
文言文作为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哲学、文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在阅读文言文时,同学们要了解文言文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和创作意图等方面的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和意义。
综上所述,2023年高考文言文阅读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考点,需要同学们重视起来。
通过提前做好准备,学习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掌握阅读技巧,多做练习题,了解文言文的背景知识,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4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方法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方法总结如下:
1. 熟悉基本文言文阅读技巧: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掌握如何理解古文的意思和结构,包括词义辨析、句子分析、篇章结构等。
2. 多读经典文言文作品:选择一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例如《红楼梦》、《史记》等,通过多读经典作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动手翻译:选择一些经典文言文段落进行翻译,锻炼文言文翻译能力和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4. 增加专项训练:重点关注与考试相关的文言文考点,例如文言文常见修辞手法、典故等,进行专项训练,提高对重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5. 多做真题和模拟题:通过做真题和模拟题,了解高考文言文题型和命题特点,熟悉考题形式和解题思路,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6. 多参加讨论和交流: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文言文学习经验和解题技巧,互相学习和借鉴,提高文言文学习效果。
7. 注意积累词汇和知识点:文言文的词汇和知识点非常重要,要有意识地积累相关的词汇和知识点,以便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准确理解和应用。
8. 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文言文的复习时间,制定复习计划,按照计划进行复习和练习,保持持续性的学习和训练。
总之,复习文言文需要掌握基本技巧,多读经典作品,增加专项训练,做多做真题和模拟题,参加讨论和交流,并且要注重积累词汇
和知识点。
还要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坚持学习和练习,才能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和应试水平。
2024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方法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复习方法总结一、总体策略:1.系统复习:在复习文言文阅读的时候,要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复习,系统学习每一篇文言文的特点和阅读技巧。
同时,要注意将文言文与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和现代文学作品相结合,形成全面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
2.练习为主:复习文言文阅读过程中,要注重练习,通过大量的阅读、分析和解读文言文的练习,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同时,要注重做一些真题的模拟训练,加深对考试形式和题型的了解。
3.正视难题:文言文阅读中,难度较大的题目多为细节理解、词语解释、句子理解和修辞手法等方面,要认真分析并解答这些难题,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
二、阅读技巧:1.注意文体特点:文言文的特点是古典、庄重、正式,要注重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和外延,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和情感表达方式。
2.抓住关键词: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要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的主题和中心思想,这样能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意图。
3.注重上下文理解: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复杂,语言表达隐晦,常常需要通过上下文的理解和推断来获得正确的答案。
4.分析句子结构: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多为并列、主谓,主谓宾,主谓宾补等,要注重分析句子结构和成分,并理解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
5.辨别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常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对偶等,要善于辨别和理解这些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三、精练习题:1.积累词语:文言文中有许多生僻的词语需要记忆和理解,要注重积累生词,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句子:针对文言文中的句子进行分析和解读,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做到句子的字字都能理解。
3.答题解题:做文言文阅读理解的题目时,要注意审题和理解题意,然后再通过分析文言文的内容和语言特征选择答案。
四、精读佳作:1.阅读名篇:适当选择一些优秀的文言文名篇进行阅读,理解其意义和价值,注重对文言文经典名篇的研究和分析。
2.模仿仿写:根据文言文名篇的风格和特点,进行模仿和仿写,提高自己的文言文写作能力。
2025高考语文古文阅读高分攻略

2025高考语文古文阅读高分攻略高考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
而语文科目中的古文阅读部分,往往是让许多同学感到头疼的难题。
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策略,古文阅读也能成为我们的得分利器。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2025 高考语文古文阅读的高分攻略。
一、夯实基础(一)积累实词虚词古文阅读的基础是词汇。
常见的实词如“爱”“安”“被”“倍”“本”等,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
虚词如“之”“而”“以”“于”“其”等,用法更是复杂多样。
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学习中,通过背诵和例句分析,来准确理解和掌握这些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二)熟悉古代文化常识古代文化常识涉及到天文地理、官职科举、礼仪制度等各个方面。
比如“庙号”“谥号”“年号”的区别,“六部”的职能,“科举考试”的流程等。
了解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古文的内容,还能在做题时快速排除错误选项。
(三)背诵经典篇目课本中的经典古文篇目,如《劝学》《师说》《岳阳楼记》等,不仅要背诵,还要理解其文意和写作手法。
通过对这些篇目的深入学习,我们可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熟悉古人的表达方式和思维逻辑。
二、掌握阅读技巧(一)通读全文,把握大意拿到一篇古文阅读材料,不要急于逐字逐句翻译,而是先快速通读一遍,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体裁。
是记叙文、议论文还是说明文?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有了整体的把握,再去仔细研读细节,就会事半功倍。
(二)结合语境,推断词义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词,不要慌张。
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推断其大致的意思。
比如“沛公军霸上”中的“军”,结合后面的“霸上”这个地名,可以推断出“军”是“驻军”的意思。
(三)抓住关键词句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往往能够揭示主旨、表达作者的观点或情感。
比如议论文中的论点句,抒情文中的抒情句等。
抓住这些关键语句,有助于我们快速理解文章的核心内容。
三、提高解题能力(一)文言文实词题这类题目通常考查对实词含义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文言文阅读指导
整体把握文意
一、提取主要信息法。
通过整读,应能快速准确地把握如下的信息:
1、地名、人名、官名
2、人物之间的关系(家庭情况等)
3、句子省略的主语或宾语,概括了解其人其事
提取主要信息法。
通过整读,应能快速准确地把握如下的信息:写的是什么人,其生活在什么时代(朝代),干了什么事(起因、经过、结果),这些事有什么意义,文中还涉及了什么人,他与主要人物之间是什么关系等等。
二、利用试题题面。
文言文试题的三道选择题均能给予帮助。
(实词、人物品质、文意理解)
备注:
(一).归纳职官变动的文言词语。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除:任命,授予官职;
授:给予官职;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第二类:降职、罢免的词语。
贬:降职;谪:被罚流放或降职;
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
左迁:降职;
罢、免:罢黜、免去官职;
黜、废:废弃不用。
第三类: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
转、调、徙:调动官职;
补:补充缺职;
改:改任官职。
第四类:兼职、代理的词语。
兼:同时掌管,兼任;领:兼任;
署:代理,暂时担任;权:暂代官职。
第五类:其它。
还有一些不表示职官的变动,但常常与职官结合在一起,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
例如:知: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行:迁左丞,行徐州事主:掌管。
例如《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尉绛侯勃不得入军中~兵。
”(勃:人名。
)
了解常见官职:
1.武官。
一般称呼为将军、尉、将、司马、节度使、掌书记、参谋、参军等。
如:中郎将、屯骑校尉、祁连将军等。
2.中央文官。
一般称呼为大夫、侍从、郎中、员外郎、主事等。
例如:谏议大夫、御史大夫、侍郎、秘书郎、翰林待诏(侍从)。
3.地方文职。
太守(郡一级最高行政长官)、刺史(监察)、长史(郡府官﹐掌兵马)、别驾(州刺史的佐吏)、黜陡使、知州、知府、令等。
此外,还有其他常见词:
掾:古代官署属员的通称。
如: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
为临菑市掾。
有司:有关的官员。
文言文试题中常设的障碍主要有:
1、张冠李戴(不同人物身上发生的事件)
2、时间混淆或已然、必然、未然混淆(注意历任官职中做的事情)
3、强加因果或因果颠倒(注意选项中“因此”等字眼)
4、望文生义、无中生有
5、故意曲解或夸大文意(注意古今异义词的意思)
文言翻译要注意:“字字落实留删换”:
“留”,就是原文中凡朝代、年号、人各、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
删: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
换:将单音词换成双音词,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通假字换成本字……换言之,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其他的都是“换”的对象了,这是字词翻译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文从句顺调补贯”
调: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
补:即补出省略内容。
贯: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这往往指前五种方法都用上了还不能解决问题时)
周维城传(清)张惠言
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侯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侯奉调,余去富阳。
富阳高傅占,君子人也,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周丰,字维城,其先绍兴人,徙杭州,世为贾,有资。
父曰重章,火灾荡其家,流寓富阳。
重章富家子,骤贫,抑郁无聊,益跅驰①不问生产,遂大困,寻死富阳。
丰为儿时,当天寒,父中夜自外归,又无所得食,辄引父足怀中以卧。
十余岁,父既卒,学贾。
晨有老人过肆②,与之语,奇之,立许字以女。
丰事母,起坐行步,尝先得其所欲;饮食必亲视,然后进。
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去少顷,即又至,母脱③有不当意,或端坐不语,丰大惧,皇皇然若无所容,绕膝盘旋,呼“阿母”不已,声悲慕如婴儿。
视母颜色怡,乃大喜;又久之,然后退。
其子孙逮见者,言其寝将寐,必呼“阿母”,将寤又如之,殆不自觉也……丰贾致富,有子三人、孙六人,年八十四卒。
丰于乡里,能行其德,有长者行。
尝有与同贾者归,丰既资之,已而或检其装,有丰肆中物,以告丰。
丰急令如故藏,诚勿言,其来,待之如初。
高傅占言曰:富阳人多称丰能施与好义,然丰尝曰:“吾愧吴翁、焦翁。
”吴翁者,徽州人,贾于富阳。
每岁尽,夜怀金走里巷,见贫家,嘿④置其户中,不使知也。
焦翁者,江宁人,挟三百金之富阳贾。
时江水暴发,焦急呼渔者,拯一人者与一金。
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水息,资遣之归,三百金立罄。
二人者,今以问富阳人,不能知也。
丰又尝言:“吾生平感妇翁知我。
”
呜呼!市巷中固不乏士哉!
【注】①跅(tuò)弛:放荡,不守规矩。
②肆:店铺③脱:偶尔④嘿(mò):悄悄地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项是(3分)
A.未及属稿属:撰写
B. 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具:完备
C.遂大困,寻死富阳寻:不久
D. 挟三百金之富阳贾贾:商人
3.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周维城美好德行的一组是 (3分)
①引父足怀中以卧②立许字以女③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④丰贾致富,有子三人⑤丰急令如故藏,诚勿言⑥拯一人者一金
A.①②⑥ B.①③⑤ C. ②③④ D.④⑤⑥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维城祖上世代住在杭州从商,有了些资产,但到他父亲这一代,因遭火灾,家道衰落。
B.周维城自幼遭受磨难,但乐善好施,对父母富有孝心,是一位秉礼守义的商人。
C.文章结尾部分引用周维城感佩吴翁、焦翁的话,目的是使周维城的形象更加丰满。
D.文章最后一句表明,作者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杜会,感叹民间并不缺少仁义之士。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 故为之传,以遗后之修志者。
(2)
译:
(2)凡数日,得若干人,留肆中饮食之,俟水息,资遣之归(4分)
译:。